金价走势k线图_金价股市趋势预测最新
1.国际金价近日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今年黄金会跌破300元/g吗?
2.黄金未来的走势是什么?
3.金价会一直上涨吗
4.股市大跌会拖累金价走低吗?
国际金价近日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今年黄金会跌破300元/g吗?
没有可能。
1、国际金价从1700跌到1400左右,金饰价格跌到350元左右,估计就难跌下去了,金饰价格除了料金价外还有各种成本,金店需要利润还要赚钱,所以金价也是很难再跌到300元以下。
2、目前国外疫情的情况还是很严峻的,各国央行降息,世界经济不乐观,股市油价下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黄金的避险功能,让金价大幅度上涨,所以短期内黄金价格并不会下跌,跌到300元以下可能性就更低了。
详细信息1、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黄金的价格是有可能会跌到380元的,不过再往下就很难了,基本不会低于350元。这样的下跌行情走向,是综合了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
2、比如疫情发展态势慢慢可控,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整个市场慢慢恢复到有序的状态里。另外,美国可能会施行的收紧货币政策,还有投资者对黄金的出手,都可能会导致价格的下跌。
3、在此之前,黄金上涨算是到达了一个近几年的高位,再往上基本没什么动力了。由此,从2021年开始,整个国际环境里黄金价格下跌是非常正常的了。
2021年,从开年以来,黄金的价格就呈现除了下跌的态势,从开始的逼近600,一直掉到400多元。这样一个下降的走向趋势,其实是我们可以预见到的。
毕竟,随着疫情、美元政策等因素的改变,势必会对黄金价格产生影响。不过,如果说黄金重新回到350元左右一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否则整个黄金市场都有不小的震荡。
而就我们目前的黄金价格走向来看,我们在夏季的时候是最适合购买黄金首饰的。这个时候的黄金价格应该是基本稳定了,不会再有很大的变动,是不错的购买时机。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一般有这么几种途径:实物黄金,黄金基金,金币,或是一些纸黄金。
A、实物黄金
这是一个很多人喜欢的投资黄金的渠道,毕竟,真金白银的,看得到摸得着,不但能享受投资的回报,还能享受拥有黄金的喜悦。
黄金表现比较好的时候往往是经济出现危机等时期,而在经济危机时期,金融系统是很容易崩溃的,银行也就可能无法开门了(国外出现过,我们在100年前也出现过)
由此我们也就能知道实物黄金的优势了,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可以实现线下交易。而黄金基金和纸黄金这些产品,在金融危机时期也是有可能无法进行交易的。
实物黄金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第一是不方便流通,第二是有可能买到黄金(纯度不足),所以自购买实物黄金时一定要货比三家,三思而后买。可以多考虑一些比较正规的渠道或金店购买。
B、黄金基金
相较于实物黄金,黄金基金就方便多了,比较适合大多数人群。而且,黄金基金也算得上是一种不错的产品。
黄金基金不像原油基金,它背后是正在持有黄金的,而不像原油基金那样,通过期货来配置。如果留意财经新闻的朋友就会看,时不时有新闻指出,黄金ETF在上个月又购买了多少多少黄金。
在以往,持有黄金基金常高达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那时候是真的可以提取黄金出来,只是操作会比较麻烦。
黄金基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不用担心会买到货,对于不太了解黄金的人来说是比较方便的,也不存在保管,回购等困难。
而且,黄金基金的收益一般而言都会比黄金要高一点,因为黄金基金的持有者可以把手里的黄金短暂租出去,从而获得一定的租金。租金虽然不多,但也能弥补一些额外的费用,并算进其基金净值里。
总体而言,很多黄金基金的收益都要比黄金要好上一点。
不过,黄金基金也算是一种金融产品。如果遇上了金融危机,金融系统崩溃,那么黄金的避险作用有可能无法发挥了。
黄金未来的走势是什么?
2012年,以黄金白银为代表的贵金属市场虽然从最高点回落,但基本还维持了高位震荡的格局,因为当时全球的经济前景还不明确,欧元区正在去除泡沫,而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还不明朗。然而到了2013年,特别是从第二季度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以及美国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经济动力源头由工业制造向科技制造和互联网产业转型,并且加大服务业规模,升级和完善服务业。这个从美国经济危机以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失业数据不断扩大而服务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多,即使到了现在美国经济基本走出低谷然而传统的制造业就业仍没有明显改善并且传统工业城市如底特律不断传出破产消息可以看出)黄金白银开始了大规模的下跌,从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底幅已经跌去近70%。
近几年黄金市场的基本状况:随着全球投机资金的大幅提升,黄金价格的主导因素已经完全摆脱了供求关系而取决于投机资金(国际上的对冲基金)的方向选择。在07年金融危机暴发之后,黄金从600多美元/盎司大幅上涨至1920美元/盎司,涨幅高达200%。如此的大幅上涨导致账面利润的迅速膨胀,必然要有兑现的时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四月份连续2天累计多达200多美元(超过15%)的暴跌。这就好比中国股市从6000多点的急速滑落。之前做多的时候,大家账面上一起赚钱,但开始急速下跌的时候,只有抛得早的人才能兑现利润率,出手慢的,利润只能是打了水漂。
“也就是说,在九月初的这段时间里,黄金,我是看空的(爆发点很可能就是九月份的非农数据)。再一次的探底之后(个人估计,低点可能位于1150附近),如果没有意外,黄金不会无限制的下跌而会重启反弹,而将再一次的开始区间震荡行情,随着美国经济形势的变化,黄金的震荡预计会逐步放大,直到美联储正式结束的量化宽松政策。这是一个节点,当美联储彻底退出QE,意味着美国股市一年多来的黄金期也将结束,美股将开始周期性的高位震荡,资金进一步向美元回流,黄金经历最后一波探底后开始缓慢上升。”
以上这两段文字是本人在八月末对九月份全球资本市场行情做出预测时写下的,当时本人就预测九月份黄金会有一波大跌,具体可以看本人的空间日志。
金价会一直上涨吗
金价从长期来看,一直是走的上涨趋势,但是短期还是有涨有跌的。影响金价的主要因素:
美元汇率:在黄金投资中,黄金价格和美元汇率通常表现为负相关。
地缘政治局势:战争和政局震荡时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任何当地的货币都可能由于通货膨胀而贬值。这时,黄金的重要性就发挥出来了。由于黄金具有公认的特性,为国际公认的交易媒介,在这种时刻,人们就会把目标投向黄金。对黄金的抢购必然会造成金价的上升。
世界经济形势:当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金融体系出现了不稳定现象时,世界资金便会投向黄金,黄金需求增加,金价即会上涨。
供需关系:金价运行基于市场供求关系。
黄金价格(Gold price)即以一定市场价格为标准,通过重量来计算黄金的价格。黄金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投资保值和双向交易的产品,因此金价具备投资属性,且金价的上扬往往会影响到一些国家的货币价格。黄金在贵金属和宝石市场中有几种称重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个金衡制(TROY)盎司约等于31.10克,而一个常衡盎司约等于28.35克。
尽管黄金市场是24小时交易,但在交易时段的选择上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参考黄金价格走势图可以很好的分析下未来2013年黄金价格走势图,也可以分析下黄金价格从1999年到2013年全部走势。以下是一些交易时段的经验。
伦敦市场:伦敦是全球老牌金融中心,各国银行习惯在伦敦外汇市场开盘后,才开始进行大宗交易。因此,全球外汇市场一天的波动也就随着它的开盘而开始加剧,个人投资者在这个时段的机会也将逐渐增多。欧洲央行利率决议、德国IFO景气指数、欧元区国家GDP、欧元区国家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因素,也将在此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纽约市场:由于美国股市是全球最大的资本流动中心,因此纽约外汇市场也是全球最活跃的外汇交易市场,
其高度的活跃性也就意味着投资者盈利机会的增多。在纽约外汇交易市场,美国GDP数据、利率变化、生产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失业率以及美联储公开言论等一系列基本面数据,都会在此时产生重要的影响。
东京市场:东京外汇市场是亚洲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但在三大外汇市场中却是规模最小的。东京外汇市场在其交易时段内,仅有日元出现波动的概率会大一些。因此,习惯于做日元交易的投机者,往往都是在此时开始交易的。
股市大跌会拖累金价走低吗?
股市暴跌不一定会拖累黄金价格。
正常情况下,黄金走势和股市走势的关系通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并不是十分强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布雷顿体系解体之后。但是在极端情况下,黄金作为常规的避险资产也会表现一定的跟随性,这种时候会出现股市暴跌金价也走低的趋势。
从理论上来说,股市能够反应一国国民经济的情况,当股市下跌时说明该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此时的失业率增加、民众收入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就会出现资本为了躲避风险更多地进入黄金市场,导致黄金价格上涨。又或者股市下跌,通常中央银行会取货币宽松的政策来救市,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加大通胀和货币贬值的风险,从而迫使部分资金出于保值目的进入黄金市场。但是在布雷顿体系瓦解之后,黄金的避险属性大大削弱了,甚至完全变成一个投资的产品进行期货交易。
当黄金的避险属性削弱后,其价格的涨跌就更多收到其流动性的影响,当流动性较差的时候,股市一定是处于下跌情况,这时候虽然黄金的流动性差但是也会跟随下跌,比如此次美股暴跌,黄金就出现了一同下跌的情况,因为此时由于黄金的避险属性削弱,大家觉得现金为王,其他任何资产都不靠谱,所以进行了无底线抛售。
此次全球股市暴跌的北京,黄金价格只坚挺了几天便跟随股市出现下跌,这主要是因为:全球股市暴跌、疫情所带来的恐慌情绪蔓延,金融市场的危机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投资者选择抛售暂时没有下跌的黄金,以缓解自己的债务危机。换句话来说就是股市出现了巨额亏损,手里暂时可以变现的性价比比较高的就是黄金了,只能变卖黄金来补充自己的流动性危机。
所以,总体来说,黄金和股市在大多数时间是保持反向关系,只有少数极端情况下会收到股票市场的拖累齐涨共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