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负油价经济-负油价事件最大赢家
1.为什么负利率时物价会上升
2.人均GDP上升,恩格尔系数下降,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更新快,生活节奏快,数字化和网络化,全球化,城市化对
3.货币大幅升值或贬值会造成什么后果?
为什么负利率时物价会上升
首先,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其次,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实录)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推荐阅读:今年中国工资涨幅将列全球第一?
第四,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今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5.95%。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沪深股指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后,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继续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已站上4700点的高位,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推荐阅读:沪深股市总市值首次超GDP总量 逼近22万亿元
第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虽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而且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5%,增速较1-5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受房价大幅上涨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8.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因此,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第六,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上半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历史数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的40%左右将逐步转化为消费资金,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强劲的出口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就业岗位,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第七,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6月份中国食品价格呈两位数增长
第八,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6月末M2同比增长17.06%,增幅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也超出年初确定的目标增速1.06个百分点。同时,信贷投放也有较大增幅,上半年新增贷款2.5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纪录。充裕的资金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第九、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波动,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第十、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为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国家将加快税制改革进程,并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人均GDP上升,恩格尔系数下降,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更新快,生活节奏快,数字化和网络化,全球化,城市化对
是什么造成当前物价上涨之快的?
该负责人认为,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因有四:
一是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市场物价也逐步开始恢复性回升。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持续下降十四个月后,从二00三年一月开始回升。
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受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并带动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据测算,今年前八个月,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百分之二十八,影响整个价格总水平上涨三点五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七点五。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拉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并传导到居住类价格上来。
四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也对中国市场物价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去年十月以来,国际市场食用油价和石油价格飙升,影响甚巨。
对于粮食价格上涨的利弊,该负责人认为,粮食价格上涨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利的方面是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弊的方面是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中国政府已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调控措施,促使当前价格走势呈现稳中趋降态势,预计今年第四季
物价的上涨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今年以来,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对居民生活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持续且逐月扩大的负利率,使居民财产严重缩水。
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老百姓把银行作为保险箱,大部分结余收入存放于此,一求安全,二求增值。但是,今年以来随着居民消费物价持续上涨,银行存款已进入负收益时代。以一年期存款为例,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的存款利率为1.98%,扣除20%的利息税,实际利率只有1.58%,如果再扣除1-6月3.6%的物价上涨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上为(1.58%-3.6%)负2.02%,也就是说,将1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后这1万元不但没有增值,其实际价值还会下降为:10000-(10000×2.02%)=9798元,其中202元白白蒸发了。我国是一个储蓄大国,目前老百姓放在银行里的钱,已经超过了11万亿元,也就是说每个国民的手中已经有接近1万元的储蓄存款了,负利率对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普遍有所下降。
因为银行的负利率,一些一生只知道把钱存在银行的人不得不尝试新的理财方式,我曾见过一位和我母亲差不多年龄的人在银行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取出来买基金,可她连一丁点的基金常识都没有。。。。也许这就人生,每个人都要学习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第二,物价高企导致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下降。
不久前,人民银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居民对物价指数的满意度降低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民以食为天,本轮价格上涨的核心恰恰是食品价格,它直接影响到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据统计,由于粮食涨价,今年1-5月每户低收入家庭粮食支出每月增加13.2元左右,油、肉、禽、蛋及蔬菜五类必需品涨价,使每户低收入家庭每月支出增加21元左右,共计增加支出34.2元左右,即食品支出额的14.8%是由于涨价因素付出的。今年1-5月,这些低收入家庭每人每月食品消费支出118元,同比增长15.2%,恩格尔系数高达5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由于恩格尔系数低于50%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温饱到小康的一个最重要标志,所以,可以说,食品涨价直接导致了这些低收入家庭中的多数,在名义上,由小康再度降入温饱阶段。
物价上涨还使一些低收入者沦落到“衣食有忧”的地步。调查显示,今年1-5月低收入家庭平均每人每月粮食消费6.3公斤,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17公斤,虽然比例不大,但由于粮食的弹性系数极低,所以,确实有一部分人已经到了“缩食”的地步。
第三,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农民消费雪上加霜。
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是今年物价变动最鲜明的特征,今年前6个月农村物价涨幅始终高于城市2-3个百分点,1-6月农村物价上涨4.6%,城市上涨3%,农村高于城市1.6个百分点。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商品占总消费商品较大比重、农村医疗保健和教育费用价格大幅上涨是造成农村消费价格涨幅过高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的增长,今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和各项扶持农业发展政策的作用下,农民收入状况明显改善,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
但是,收入增加了,农民消费并未大幅增长,1-6月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1%,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7%,农村低于城市5.6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增幅差距比近年平均水平拉达2.6个百分点。农民微薄的收入难以承受物价的高增长,是其消费需求没有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农民家底薄,承受能力差,物价水平大幅上涨,将在相当程度上抑制消费的增长。
货币大幅升值或贬值会造成什么后果?
货币大幅升值:
有利于出境消费者,人民币升值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购买力上。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对海淘一族、出境游客、留学生等出境消费者形成利好,势必刺激更多的海外消费和海外旅游。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境投资者,其投资回报率要在外币收益率基础上扣除汇率变动因素。我国一些准备到国外投资的企业会受一定影响,注意选择投资项目、尽量控制规模,防止因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投资损失风险。
货币大幅贬值:
进口会减少,以进口为主的企业,其利润会下降。因为进口货物时,须先用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成美元等外币,然后再从国外购买货物。
人民币贬值后,相同的人民币换得的美元更少,所购买到的货物量更小,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使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降低。
出口会增加,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其利润会增加。人民币贬值后,出口货物所收到的美元,能从银行换回更多的人民币,利润会增加。企业为了竞争的需要,有了更大的降价空间。
扩展资料:
国家通过增加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达到货币升值,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货币升值的国家,由于货币对外比价提高,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削弱了商品的竞争能力。
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百度百科-货币贬值与升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