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上升,对于海油工程是利好”真的是这样吗

2.现货原油知识:原油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3.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油价上升,对于海油工程是利好”真的是这样吗

支持油价回升的理由_油价上涨是为了推进新能源吗

简单滴说:中东石油生产国如果要提升油价取减产措施,那么现有的油气生产项目就能足够保证缩小产量后的产能,就不必急于扩大建设新的油气项目,海油也就拿不到新项目订单,如果不减产而保持现有产量,那么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产能余量,自然要新上更多的油气项目。海油的潜在订单就有了,所以不减产对于油气工程的施工者来说反而是利好,取减产而导致油价上升的情景对海油工程实质上未必是多大的利好(理论上是,实质上未必就是)

从另一个道理来说,油气提价的主要因素无非是两个:1、世界经济走好油气消费上升拉动价格上升,2、油气产量减少价格上升;对于第一个因素,自然是最理想的局面,几乎对于所有油气生产和施工的企业都是利好,产能既能扩大,价格又不至于下降甚至提升,新的油气项目会大量开工;然而这种情形几乎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不会出现,所以更大的概率是第二种情形减产提价,减产必定要减缓新项目的投资和开工规模,对于油气项目的施工企业将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空。

那么为什么人们常常以为油价上升对海油是利好呢?这只是理论上的逻辑:价格上升会驱动企业扩产,然而这又是本末倒置的逻辑,现在的问题是油价必须先上升才行,这是前提,那么油价会无缘无故地上升吗?前面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目前世界经济状态下。油价上升最大概率的原因就是减产,这在实际上又回到了上面的逻辑,也许这才是事情的真相部分。而且,油气生产的国家和企业都很清楚如果都来扩大产能,油价最终还会回到下跌的趋势里

所以,油价上升的驱动力不同,决定了海油工程不同的状态!不能简单地因为油价下降就对海油工程盲目悲观,人云亦云,也不能因为油价回升,就想当然的跟着傻乐,形同羊群!

现货原油知识:原油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

2、宏观经济(政策法规,通货膨胀,货币汇价:主要是美元,利率等)

3、国际政治因素(地区争端,战争)

4、相关市场的联动性(黄金,外汇(主要是美元),股票)

5、投机活动和国际游资 ,

6、心理因素(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

通常认为都是以上因素 还有一种观点 是老师傅说的 相当精辟 ;真正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东西记住只有一个:资金。 资金是否进入了原油市场或者资金是否从原油市场抽离。资金可以分类为:供求的资金、炒作资金、避险资金。 1、供求资金,就是需求,市场上的正常需求。2、 炒作资金,一旦价格超过了供求关系,偏离了正常价值。或者一个超常波动的出现都是供求资金的进出造成的。

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国际油价近期连续回升,创四个月以来新高,而国内油价在四个月内3次调整,频率之高前所未有。邓郁松认为,尽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并没有量化的具体指标表明油价在什么价位、什么时候该调整,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频繁调整将成为今年常态。

中国经济网记者作了一个粗略统计:2005年3月至今,汽油出厂价共12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980元;柴油出厂价共10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67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共调整8次,其中6次上调,累计上涨910元。总体来看,涨价成为国内油价调整的“主旋律”,跟涨不跟跌现象一直以来饱受质疑。对此,邓郁松分析,这是因为3年来我国原有的定价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而照现在新机制的执行情况,这种现象有望改观。

在邓郁松看来,按照目前油价调整的实际情况,新机制从执行层面与以往有着很大区别,这是好现象。“希望这种机制能坚持下去,密切跟踪,那么将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回落,国内油价也能适时跟跌。”

大幅波动仍是未来国际油价主基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接近50%,高油价几乎成为中国无法避免的刚性开支,油价动荡也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新定价机制的实施,中国油价逐渐接轨国际,将越来越紧密地随国际油价调整,因此对国际油价未来趋势的判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预测国际油价也许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揣摩透它的脾气,即使是极其专业的投资机构也常常失手。”邓郁松在他参与撰写的《中国经济报告》如此叙述,因此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访时,他更多地倾向于发表自己的判断,和陈述理由:“我的判断是,油价大幅波动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我个人认为今年的趋势是前低后高。”他认为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一是石油需求形势,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需求量下降;二是石油集中,欧佩克和俄罗斯对油价走势仍有控制能力;三是货币因素,美元走势的影响;四是石油公司成本居高不下,以致油价长期低于40美元不现实。

邓郁松认为未来几年国际油价“走高比走低的概率更大”,而种种因素变化导致中国油价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具备外在条件”。而对于这次油价上调,他认为并不影响部分地区价格促销,因为去年四季度以来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市场由于需求量下降,短期内存在供过于求的压力,库存需要释放。(记者 牟修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