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美国撤军_美国油价暴跌
1.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2.美国打伊拉克花了几千亿美元得到石油了吗?听新闻说大部分是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在那开发。
3.普京为什么宣布从叙利亚撤军
4.海湾战争有哪些国家参战?
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沙特和俄罗斯的能源部长在G20峰会期间,进行石油减产谈判会议,但是和3月初的谈判一样,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减产协议。沙特和俄罗斯都将坚持自己的增产,沙特同时将继续自己低于25美元每桶的销售价格不变。
由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都不打算在石油价格战中退让,美国原油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原油需求继续保持当前的低位,而沙特和俄罗斯等国依然增产,那么三个月内,全球原油将无处可储存,势必将下跌,尽管国际原油市场乱象横飞,但对于中方而言,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中方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在当今油价暴跌之际多进口国际原油,不仅能省去极大的一笔成本,而且还可顺带做好战略石油储备。目前,受谈判破裂影响,国际油价再次暴跌。
美国打伊拉克花了几千亿美元得到石油了吗?听新闻说大部分是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在那开发。
美国参加二战,尤其是欧洲战场,死伤了几十万人,无数的金额。战后还以3百亿美元帮助欧洲复兴。它得到了什么? 土地??金钱? 伊拉克战争:这要从两伊(伊拉克-伊朗)战争说起 -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伊战争的结果两败俱伤。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伊拉克因战争向阿拉伯国家大量举债,单科威特就超过150亿美元。伊拉克因此希望OPEC减少产油量,提高油价,以便伊拉克能从石油获得更多的利润还钱。但科威特反提高产油量,使得油价大跌,想逼迫伊拉克接受两国间长久各种纠纷的方案。结果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将之划为伊拉克的第9省。海湾危机爆发。第一产油大国沙特与伊拉克有一千千米的边境,也纠纷不断。沙特怕伊拉克藉机入侵,联合科威特向联合国求救。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否则国际社会有权取一切必要措施。伊拉克拒绝。1991年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从沙特提供的基地发动“沙漠风暴”行动。大败伊军。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出。2月27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12项决议。海湾战争宣告结束。战后数年内联合国派各检查小组进入伊拉克依决议检查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况。伊拉克违反决议,百般刁难。联合国小组屡次无功而返为后来伊拉克战争埋下伏笔。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萨达姆有个表弟绰号“化学阿里”。曾以毒气弹杀死国内8千多库尔德族老**女)绕过联合国,与多国联合对伊拉克进军。打垮萨达姆。
现美国已自伊拉克全部撤军。只留少数的教导员。
伊拉克在过去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从西方媒体引述的统计数字就可以看出来。
伊拉克:在萨达姆时代,完全是独裁统治。虽然也有〝选举〞,但每次都是萨达姆高票当选,他拿到的选票有时超过全国总人数。当然,这些"票"也并不都是作,萨达姆大搞个人崇拜,广大民众被洗脑,崇拜"伟大领袖"。《纽约时报》曾刊文讽刺说,在八十年代,个人崇拜文化让伊拉克的1,700万人口翻了一番,成了3,400万,其中有1,700万人民和1,700万萨达姆肖像(遍布全国各地)。
在结束了萨达姆的专制统治之后,伊拉克不仅实行了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成功地进行了多次全国性选举,由此产生了民选***,政局稳定,而且伊拉克的经济也发生重大变化。
在萨达姆统治后期,伊拉克人口2,600万,人均GDP只有625美元,通货膨胀率高达三位数。现在,伊拉克人口增至3,500万(增幅35%)。人均GDP增至4,600美元(增了七倍半)!通膨率从原来的百分之一百多,降到6%。在全球经济成长缓慢的情况下,伊拉克的经济却快速成长,2006年,遽增17%!2011年成长9.9%,2012年成长10.2%。
经济成长名列前茅
伊拉克的经济之所以发生巨变,是因为走向市场经济:战后第二年——2004年,伊拉克就改革税率,实行单一税率(flat
rate)15%,由此进入全球实行单一税率的27国(地区)行列——香港(14%)、新加坡(16%)、爱尔兰(12.5%)、俄国(13%)等。
伊拉克并把关税降低到5%,制定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大量外资,尤其是国际石油巨头。由此使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迅速上升:在刚开始的2004和2005年,就分别成长了7%,2006年,石油生产设施修复重建完善之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大幅成长了40%!
国内官方媒体当年渲染说,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主要目的是为了占取那里的石油。但美国在铲除了萨达姆后,马上把当地的石油管理权等交给了伊拉克新的石油部,等于交给了伊拉克人民。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金米特(Robert
Kimmitt)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说,"美国把石油主权交给伊拉克人民之后,没有想做任何一点影响伊拉克石油政策的事情。"
中石油、中石化在伊拉克
而且近年美国在本土的石油开剧增,去年底美国石油产量已超过沙乌地阿拉伯和俄国,成为全球第一。而中国,目前则已占据了伊拉克最大开份额。所以当伊拉克ISIS闹事时,最着急的其实是中国。
现在无论人口成长率,还是经济成长率,伊拉克都名列世界前茅!这些成就,都归功于结束了独裁统治,实行了民选制度,并走向了市场经济的道路等。
普京为什么宣布从叙利亚撤军
普京为什么宣布从叙利亚撤军
俄罗斯总统普京2017年12月11日在没有提前知会的情况下,突访俄罗斯驻叙利亚赫迈米姆空军基地,在访问的过程中普京透露,他已下令俄罗斯开始从叙利亚撤军。普京说:“我对国防部长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长下达了指令,要求军队开始撤回原驻地。”普京此次突然访叙并宣布撤军可能出于以下目的:
一 、彰显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反恐战争所取得的战果。
普京此次在讲话中表示,2年多的时间里,俄军与叙军“联手粉碎了战斗力最强的国际恐怖团伙”。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数据,自2015年9月军事介入叙利亚以来,俄罗斯空天军共进行了至少2.3万次战斗飞行,发动空袭约7.7万次,消灭武装份子约2.8万名,摧毁油品加工输送厂3000余个,收复500余个被“伊斯兰国”占领的居民点。此外,俄罗斯医疗部队还救助了5000余名叙利亚民众,向叙利亚方面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超过1700吨。在战场损失方面,截止2017年11月底,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战场总计损失各型战机共7架、损失军人39名,其中包括1名陆军中将。就俄罗斯军队所取得的成绩来看,这样的损失完全在正常战损范围之内。
俄罗斯此次宣布撤军,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敌人已经被消灭了,我也该走了”。同时相比于美国为首的反恐联盟这些年来的出力不出工,俄罗斯的反恐成绩也让克里米亚以后被西方世界孤立和制裁的俄罗斯重新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部分认可。俄罗斯此次可谓是英雄般的华丽退场。
二 、为普京再次参选俄罗斯总统造势
不久前,普京宣布将再次参选俄总统,俄军在叙利亚的战绩可以为其造势。有道是国难思良将,越是逆境,国民对硬派***就越是渴求。在普京的第三次任期中,俄罗斯在外交领域以强硬的姿态捍卫本国利益,证明了自己参与国际议程的实力,因此普京得到了人民的爱戴。普京支持率在克里米亚入俄后飙升至80%以上。虽然长期以来,受西方的制裁和国际油价低迷的影响,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低水平。但即使生活受到影响,民众的不满也主要指向和总理,对总统的肯定和信任依旧。根据全俄舆论调查中心最新的民意调查,民众对总统本年度工作的认可度达到82.4%,远高于对总理、、联邦委员会(议会)的认可度。总之,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经济实力有所下降,但国际影响力提升了。如果再加上此次俄军在叙利亚力挽狂澜的表现,普京的国民英雄形象再次放大,其胜选就基本无虞了。
三 、减少美国等西方国家继续介入叙利亚局势的借口
有人担心,俄罗斯离开以后,美国等国家会乘机填补空缺。不过目前看来西方还不会有大动作,叙利亚打了这么多年,美国出于防止再次陷入泥潭的顾虑,始终是以“代理人战争”为主,自身直接干涉的不多。俄罗斯此次宣布撤军的前提,是确信各路“反对派”都搅不起大浪,而随着俄军的见好就收,美国等也没有理由继续加大在叙利亚的投入,否则就会让人起疑:为什么反恐战争趋于结束,俄罗斯打算抽身离开,美国却反而变得热心起来?更何况,俄罗斯对这次撤军还是留了一手,普京在讲话中还强调,如果恐怖势力在叙利亚再次抬头,俄方将“对他们实施前所未见的打击”。这个“恐怖势力”明显是意有所指,暗含警告西方的意味。
海湾战争有哪些国家参战?
海湾战争共有13个国家参战。
参战国家有:科威特 美国 英国 沙特阿拉伯 埃及 卡塔尔 法国 加拿大 意大利 澳大利亚 韩国 阿联酋;伊拉克共和国 。其中以美国为首的11个国家,共同对抗伊拉克。美军是主要参与方,其他国家主要是以联合军队为主。在联合军队中还有很多13个国家之外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都没有直接参战。
扩展资料
海湾战争的中亚洲的参战国有6个;美洲参战国2个;欧洲参战国3个;大洋洲参战国1个;非洲参战国1个。
战争背景
1、伊拉克爆发大规模财务危机,科威特成为其重要债务国。
2、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获利后偿还债务。但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
3、伊拉克想要同阿拉伯国家建立中间缓冲地带,企图占领科威特。
百度百科-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于1991年对伊拉克的战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