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面说要稳定物价,一面上涨油费,到底什么意思?

2.求高一政治论文..(可以写物价的)800~1000字 最好是原创哈...不过拼凑的也行..要能自圆其说额 .

3.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一面说要稳定物价,一面上涨油费,到底什么意思?

油价对物价的影响_物价还有油价感想

世界各国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你这句国之将亡,就太没经济水平了...

物价的高低,是和工业水平成反比、和人口消费规模成正比的.

工业越发达,成本就越低.人口越少,物价也就越低.

然而我们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吃亏了.我发现网上很多人的思想相当可笑.认为发达国家什么都是高,物价也应该高.这种北极很冷南极就很热的想法让人很无语.但依然很多人在网上把中国物价和美国物价发出来对比,而且乐此不疲.SB

以工业实力来比较的话,我国每生产一件商品,发达国家就能够生产十件甚至百件.成本上我们就吃了大亏.因为所谓的发达国家,也就是工业发达.生产力发达.而不是说发达国家的国民有钱,那商品一定更贵,这样说的人,的确对不起高一政治老师.设没上过高一,那就对不起父母的栽培.

接着说人口.以美国的生产力,满足4亿人的消费完全没有问题.但中国呢?中国是要以比美国更低的生产力去为更多的人生产商品.这就必须涨物价.

大家都说房价高.的确高.但不高行吗?不行.

10年前50万的房子,如今卖150万.10年前百万富翁都稀罕,现在千万富翁满街跑.

如现在的房子,还是50万,你们猜猜看会怎么样?70后的富翁绝对把钱投资到房产上,现在家境好的人,一般能拿出100-200万买房子,按10年前的物价,那他们就能买3-4套房.家境很好的人,那能拿出500万买房子,那就是10套.而那些非常好的,现在可以花一亿买汤臣一品房子的呢?他们可以买上百套房子.

所以,如果房价没涨,那就根本轮不到80后买房子,90后买房子更是扯谈.这样一来,那房价是多少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没有?反正都是买不到的

也就是说,消费规模增加,而物价没涨,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大家有钱买不到东西.通货膨胀一旦爆发,那就和国民时期一样了,货币贬值,十几万一斤的猪肉...

知道为什么了吗?国家的是有限的是固定的,但人口在不断增加,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加.提高物价是控制消费规模的一种手段.这是经济常识,不涉及政治问题.

求高一政治论文..(可以写物价的)800~1000字 最好是原创哈...不过拼凑的也行..要能自圆其说额 .

物价上涨论文

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物价涨了,工资没涨。工资涨了,物价涨的更快!”

近几日,吵得沸沸扬扬的就数物价上涨了。目前咱们国家有个怪现象就是涨价一是听证会只是形式,价该怎么涨还是怎么涨。

乡村的文化高了,农民听说:人民币升值,以为可以多买点东西。一打听,对洋人是涨了,对国内的老百姓可是苦了,人民币不值钱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了。原来,农村的啊婆啊公以为今年的桃李卖了个好价钱,可高兴了。

回到生活上一看,其它的东西也涨了。啊公啊婆打开手帕上包的那包钱,辛苦几年省下的几千百元钱,现在成了没有用。

这不孙子要买房子结婚,这下可犯愁了。

孩子家的书童,打开了报纸,念给啊公听,上面写满了“什么门,什么门的”。

于是就读到:农产品炒作门,炒二手房房涨,

炒二手豆豆涨门,炒乞丐乞丐名气涨。

炒我,我的人气大涨。

啊公听到了,拍了拍自家的大门,叹道:怪事呀,物价上涨可和门粘上亲戚了,再涨,我把门都给卖了。

今年桃李是个好价钱,我们再老,雨再大也要上。没想到我们的桃李涨价了,其他的物品涨的更多。

以上只是农村的一个小笑话,且不论是真的的,听完不仅是一阵心寒。是否能让人反思一下呀!

价格从来都是只见涨不见降。什么粮油价格上涨了,什么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什么水价上涨了。等等,反正涨价有很多理由,可是涨上去了从来没听说现在粮价下降了油价下降了,咱们去买馒头去加油降价?还有对近一个月来全国各地的粮油价格持续上涨,专家的说法是“属于恢复性上扬”,“在正常范围以内,不值得大惊小怪”,“对老百姓生活影响不大”。

我对这种说话是最反感的,现在还有一个怪现象是现在很多经济学家不知道成了谁的代言人了,为了钱不知道廉耻了,不知道职业道德了。5毛钱对你个到处走穴,到处当什么董事监事,钱大把大把的有,5毛钱当然不在乎了,可是那些一个月800多块钱,吃饭得掐着吃的下层人民,5毛钱是小数吗?

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我国的油价如此之高,本来就不正常。几年前国际油价涨到每桶147美元,我国的油价是92号 7.8元每升。去年国际油价跌倒30多美元一桶,我国的油价92号在6元左右,你说这正常吗?!

油价贵了,那就少开,该不开的就不开了,现在的车不是以前了,开个车觉的挺有面子,现在已经是个负担了,开到哪哪堵,停车没地方停,不注意弄个违停,得不尝失。除非弄个1000万级别的,可有那车了,还考虑油价么?[捂脸][捂脸][捂脸]

油价涨少降多,快涨慢降,蜿蜒曲折中一路向上,走出了一条股市望尘莫及,股民望眼欲穿的大阳线。

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我们普通人还能怎么办,因油价上涨带来的全面通胀只能忍受,能够选择的也不过是少开几次车罢了。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油价就会突破10元一升了,毕竟广义货币M2一直在快速增加,货币持续贬值,物价必然持续上涨。

如今 汽车 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门面,还为生活增加了很多便利。油价每一次上涨,有车家庭每月支出就会增加少说三五十元。相对于收入较高的家庭增加的部分并不起眼,但是对于房贷压力较大的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则会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城市限号,所以很多家庭干脆买两辆车,选择不同的尾号方便出行。想必这样的家庭是不会担心油价涨多少的。一二线城市收入较高,油价相对于收入水平并不算特别高,影响相对较小。

实际上,即便是三四线城市养一辆车的成本一年近万元都是少的,毕竟还要有停车位,要烧油,要交保险,要保养,要交过路费,出去还要停车费。油价不断上涨,部分家庭就需要考虑养车是否合适了。

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完全可以考虑使用电动车,乘坐公交车的方式降低影响。 如平时用车频率不高,居住的社区交通也很便利的话, 汽车 完全可以放弃。如果细算的话,养车的成本比每天打车都贵,毕竟 汽车 还有一个折旧,一辆车开上十年估计也该退休了。

除了节约,更多的则是需要考虑如何赚钱。未来几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普通人要珍惜工作,努力工作,不说升职加薪,起码要让老板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敬业。先保住工作,保住工资,然后再寻求赚更多的钱。

最后,推荐我做的加百利网加百利点靠木,每天更新,能够大幅降低生活成本,省的钱足够多加两次油了。

既然油价不断上涨,作为我们普通人,如何应对呢?那就是:不嘛,还不如骑个电动车。开车有什么好嘛,停没有地方停,一不小心,就会收到违法短信,交钱还不说,还得扣分,划不来。我曾经实验过,开车从家里到单位,一路堵车,整整四十分钟,心烦上火;骑电动车,十五分钟不堵不心烦。就是下雨,买个雨披,也比开车堵在路上好。

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普通人唯有改变出行方式才能应对。离开美国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的禁令限期11月4日还有一个月不到,伊朗准备以封锁霍尔姆斯海峡作为报复,全球石油供应岌岌可危。

所幸新经济创造出更多便捷的出行方式,比如“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还有全国各地的地铁、BRT快速公交。本来一个家庭两辆 汽车 就属于过度消费,对城市交通、个人 健康 安全,均无太多的好处。而国家加快二三线城市的地铁建设,就是基于国际油价的趋势,取的未雨绸缪之策。

如今北上广深很多上班一族,均以地铁作为主要出行工具,香港特区更是地铁、巴士作为主要出行方式。而内地的普通家庭,完全没有必要提前消费,还是老老实实多用传统方式出行吧!

至于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当初老一辈哪有这样奢侈?让他们自己坐公交车上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还能锻炼他们的自立能力以及安全防范意识。

普通人家一辆车够了,平时多走几步路,比去健身房更加实惠。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顺祝长之后有一个好心情上班。

应对不起,没事少开车,不开车,多用非机动车,多走路对身体好,专卖品老百姓控制不了。

看看小区的车逐日递增还是减少,看看路上是不是越来越堵?买车的和有车一族都用真金白银投票了,没车的就别瞎操心了。

普通一族,如果头脑正常,该做的就是赶紧提高自己水平,想方设法合理赚钱!

随着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调。国际油价创三个月来最低,而我国两桶油价格逆水而上连续攀升,95号乙醇汽油达八块五左右。这种降价三分涨五毛今年已累计每升涨价一块三毛多钱。每箱油按50至60升计算。一箱油多付出竟百块钱。由于兑了乙醇,除对车有损伤燃烧排出的甲醛还造成二次严重污染,动力输出减少,燃油量增加百分7 10到。这样每公里车主要多付出五角左右。对全国车主产生了巨大影响。

丨现在由于美国对我国的贸易战经济制裁。实体企业正在转型,物品销售出现滞迟,再加上这几年的高房价,包括三线城市的购房,已把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和普通群众钱包掏空。巨额财富垄断在极少数人手中。从而造成人民群众消费能力不足。

这时候发改委本应该控制油价。抑制物价上升。在国际国内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帮助国家度过困难。给人民群众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可是却反其道而行。就会造成必然的物价上涨。

在这样情况下,虽然我们可以减少开车。但是却不得不开车,不得不加油,运输成本必然增加。农民耕地费用必然增加。除非国家控制粮食价格。不然,粮食也会涨价。综上所述,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消费能力。

既然油价涨,成本就要增高,那只有转嫁成本啦。所以,油照样加!

私家车都好说,可苦了我们这些养大车的了。今年运费行情本来就是一塌糊涂 ,降到了厉史冰点,现在这油比去年刚买车的时候,涨了快两块了。哎,后悔买车了,欲哭无泪啊!

油价涨价怎么办?那么就改变出行方式乘公交、地铁、共享单车吧!绿色环保正能量!咳咳,说说容易做起难!涨价就涨呗,车车还是得开。每个人生命时间有限,出行是绿色了,但时间却大把耽误了,等我老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