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又涨了!美国释放“大消息”,玉米恐将“生变”!咋回事

2.国际油价会上涨吗

3.苏伊士运河“堵船”,原油跳涨,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

4.国际期货原油和现货的原油有什么区别

5.原油期货价格大跌加剧对冲基金投资组合的净值波动性减持原油期货头寸避险

国际油价又涨了!美国释放“大消息”,玉米恐将“生变”!咋回事

原油价格暴涨原因-原油价格跳涨背后原因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今年的国际市场,变数最大的就是能源和粮食。

回顾今年的原油市场,原油价格从今年一开年就在高位震荡,而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后,在3月份油价先后经历了2次比较大的跳涨,美油和布油都一度超过了130美元/桶的大关,刷新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

但随着一系列“补救”措施等利空消息传来,此后油价一路震荡走低,但也基本在100美元/桶附近徘徊。

利空方面的因素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是虽然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但市场对于冲突导致的对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担忧渐渐下降。

或者更准确地说,随着冲突持续已一个月有余,担忧的情绪不可能一直处在高位,自然对市场的影响也渐渐变小。

二是因油价大涨导致下游需求被破坏,需求有一定走弱。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下滑至9940万桶/日,比之前下降了26万桶/日。

三是近期国际能源署与美国共同表示,将释放总计2.4亿桶的原油战略储备,这也使得市场的缺口短期内得到一定缓解。

不过,虽然利空因素不少,但油价大跌也很难。

首先,到了二季度以后,原油市场将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需求自然会逐渐由弱转强。

第二,根据欧佩克称,由于相关制裁,将导致俄罗斯原油的出口量将减少700万桶/日,而并非国际能源署预计的300万桶/日,所以虽然有2.4亿桶的原油储备释放,但显然如此庞大的缺口想要补足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当前全球库存处于低位,当战备储备再度释放后,会使原油市场更加缺少了抵御波动的缓冲力,市场一旦发生波动,油价可能波动更为剧烈。

也正是在这诸多因素影响下,4月12日,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收复失地,美油涨回到了98美元/桶,涨幅达3.9%;而布伦特原油则重回百美元以上,达到了102.7美元/桶,涨幅达4.3%。

因此短期来看,利空与利多因素相互牵制,原油市场或暂时高位企稳。

但是为了平抑油价,美国政府近日豁免了一项禁令,或使得玉米市场再次异动。

近日,美国政府紧急豁免了夏季高比例乙醇汽油销售禁令,将允许6月至9月期间销售混合15%的乙醇汽油。

在我国,是严控利用玉米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的,但是在欧洲、美国等地区用粮油生产生物燃料极为普遍。

2021~2022年,美国用于生产燃料所消耗的玉米总量约为1.36亿吨,占美国2021年玉米总产量的35%,相当于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73%。

而当前油价大涨至百美元附近,根据测算,当油价超过75美元/桶时,用玉米制作乙醇燃料就是有利可图的,虽然当前玉米价格也大幅上涨,但相比高企的油价来说,仍有利润空间。

而上述禁令放开以后,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玉米被“烧掉”,玉米的整体需求则会增长。

另一方面,今年化肥价格已然飞涨,之前美国的种植意向报告中就显示,美国农民对于大豆的种植意愿明显增加,而大豆与玉米相爱相杀,这也意味着玉米的种植将会缩减。

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这无疑为玉米市场埋下了涨价的动因。

而这种反应当前已然显现,4月12日,美玉米期货价格一度涨至了7.79美元/蒲式耳的高位,创3月以来的新高,今年初以来玉米的涨幅已超过30%。

对于利用增加玉米制作生物燃料是否能有效平抑高企的油价,市场一度存疑,但是这对于玉米市场来说,无疑是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因此可以预见,后续玉米市场的变化不会小,这场关于粮食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国际油价会上涨吗

 市场分析师John Kemp则撰文称,周四油价跳涨更大程度上反映出油市内主要金融机构的仓位调整,而不是全球原油供应面风险。在沙特空袭也门前,对冲基金和其他货币经理人持有的原油类衍生品空仓已创纪录高位。

很多看空原油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和石油分析师确信,原油库存的快速增加,尤其是美国库存的上升,势必会导致油价的进一步回落。但如果市场过分做空或者做多,那么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就很可能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欧美原油自3月18日便开始逐步上升,因卖压逐步减弱,对冲基金也开始回补一些仓位。昨日沙特在也门发动空袭的消息得到确认,只是加剧了前述回补空头的趋势。

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周三(3月25日)的一份报告中称,美国原油库存到5月份之前都会一直上升,这应该会暂时为看跌人气提供支撑,并称仍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用于增加库存。

美银美林(BAML)首席商品研究员Francisco Blanch预计,第四季度原油价格将为58美元。根据彭博排行榜,美银美林的Blanch是去年第四季度的最佳布伦特油价预测者。

Blanch在纽约通过电话表示,真正改变原油市场的是沙特决定不再从供应层面调整供需关系以维持库存稳定。就算美国形势有变,国际市场的供应也将非常充足。

自以沙特为首的OPEC产油国在去年11月维也纳会议上宣布不减产以来,油价跌跌不休。沙特多次表态强调该坚定立场,称OPEC将坚持捍卫原油市场份额。而且沙特石油部长欧那密周日(3月22日)还间接证实了该国产量在增加,他称目前该国产量约在1000万桶/日接近纪录高点,比向OPEC提交的2月产量报告高出约35万桶左右。

因此,原油价格昨日的大涨之势似乎很有可能会是“昙花一现”,毕竟原油市场空头氛围仍然浓厚。看看今日油市表现,欧美原油亚洲时段跌幅均达到1美元,回吐昨日部分涨幅,也门冲突导致的供应担忧情绪似乎已经在缓解。

北京时间14:02,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58.13美元/桶,下跌1.24%。

苏伊士运河“堵船”,原油跳涨,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

3月23日,布伦特原油突然来了一波跳涨,目前已有所回落。

原来是苏伊士运河发生了堵塞,竟然被一艘船堵住了,堵车我们经常看到,“堵船”真是活久见了。

据澎湃新闻消息:开罗当地时间3月23日,中国台湾航运公司长荣海运旗下的集装箱货轮Ever Given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水路双向受阻。汇编的数据显示,该轮船的船身几乎横向堵住苏伊士运河,据不完全统计,航道受阻导致当前已有165艘总载货量1300万吨的船只被堵在苏伊士运河两端,其中包括24艘运输原油的油轮,16艘天然气运输船和15艘成品油运输货轮。

搁浅的船是台湾长荣海运营运中最大的集装箱轮之一。船长说是被强风吹偏航了,导致搁浅,额~这个理由感觉有点牵强,自己技术菜就认了吧,有什么难为情的,哈哈哈~

称,苏伊士运河受阻可能对全球能源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原因是,欧洲和美国的炼油厂依赖苏伊士运河运输中东石油,如果运河持续阻塞,进口商可能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从而抬高替代品的价格。

苏伊士运河建于1869年,连结地中海和红海,是欧洲到亚洲的最短航道,也是全球最为重要和繁忙的通航通道之一,世界贸易12%的货物都要通过这个运河。

世界贸易总量的12%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2018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11.75%,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而经过这个运河的贸易量就跟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贸易量相当!

据新华社报道, 2020年埃及苏伊士运河收入降至56亿美元,低于2019年的年度收入,但仍创下苏伊士运河 历史 上年度收入第三高的水平。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苏伊士运河收入达59亿美元,为 历史 最高水平。而当年埃及全年GDP为3329亿美元,运河通航费占GDP的1.80%。

与苏伊士运河齐名的还有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横穿巴拿马海峡,连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比绕行南美洲缩短了一万多公里的航程,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8财年巴拿马运河货物通行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421亿吨,创造了其104年 历史 上的最高纪录。

仅仅是发生一点小小的意外,导致运河堵塞,就能影响全球经济。这让我想到“东莞堵车,全球缺货”那个梗,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却有其实际的意义。特别是在现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小到一个运河堵塞、高速公路塞车,大到战争、病毒、全球升温等等都会对全人类造成重大影响。我们生活在 科技 发达的现代 社会 ,但是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风险无处不在。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达到了50572万吨,累计增长9.5%。截止至2020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累计达到54239万吨,累计增长7.3%。自2014年以来,每年逐步增长。目前我国使用的石油和原油均有超过70%需要依靠进口,天然气则有40%依靠进口。高度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

俄罗斯进口到我国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19%,是我国的第一石油供应国,其次沙特阿拉伯占比15%、安哥拉占比13%、伊拉克占比12%,这四个国家加起来占到了进口总量的59%。

我国的能源安全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中东地区不稳定的局势限制了石油产量,以及运输路径等。

在2013年以前我国大部分的石油都是从中东经马六甲海峡海运到我国。因为一些政治因素,当时甚至有考虑横跨泰国开挖运河,绕过马六甲海峡,但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得不到实施。

近几年我国只能把目光瞄准陆地,现在已经建立四条陆地石油管道运输路线。同时积极拓宽进口石油的来源,分散单一来源的风险。

另外,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官方提出“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各项 社会 经济发展活动正在有序开展,在发电以及工业制造领域难免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目前,我国产生的二氧化碳已占到全球排放量的30%。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占比较低。电力能源结构主要为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火电占比约71%、水电占比约16%、核电占比约5%、风电占比约6%、太阳能约2%。

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在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况下,我国必将从根本上进行能源改革,一方面是降低石油资源的使用量,尽量做到自给自足,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使我国的能源结构更加平衡。

国际期货原油和现货的原油有什么区别

一、机制不同

期货原油:有做空机制,可双向交易获利,涨跌行情中均有获利机会。T+0交易制度。当天可以多次开仓平仓,但有交割日,到期必须交割,否则会被强行平仓或以事物交割。同时保证金不足时也会被强行平仓。

现货原油:有做空机制,可双向交易获利,涨跌行情中均有获利机会。T+0交易制度。当天可以多次开仓平仓,无交割限制,可无限持有。但保证金不足时会被强行平仓。

二、资金不同

现货原油:保证金交易,20到33.3倍的杠杆不等,较高。

期货原油:保证金交易,8到12.5倍的杠杆不等,较低。

三、交易时间不同

现货原油:跟随欧美开盘时间分夏令时和冬令时,由于时差关系目前国内交易时间是每个交易日北京时间早07:00至次日凌晨05:00,05:00至07:00为交易所停盘结算时间,11月份开始跟随欧美市场冬令时交易时间,开盘和收盘都往后推迟1小时,也就是连续22小时交易。可以在行情任何时段进入,价格的连续性上比期货更有优越性。其中交易最活跃的时段为20:00至02:00之间。

期货原油:交易时间为,上午9:00~11:30?下午1:30~3:00。由于交易时间短和国际金价不接轨,跳空现象频繁。投资者不能在行情初期第一时间进入。容易错失进出场机会。

四、涨幅限制不同

现货原油:无涨幅限制。

期货原油:根据期货的品种不同日涨跌停板3%-15%不等。

原油投资在国际上属于相当成熟的市场投资,但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市场上对于原油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使得原油价格波动比较大,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

原油期货价格大跌加剧对冲基金投资组合的净值波动性减持原油期货头寸避险

从众星捧月到少人问津,全球原油期货仅仅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

截至8月16日19时,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价徘徊在88.38美元/桶,盘中创下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最低值86.82美元/桶。

“没人会想到,WTI原油期货会出现如此大的变脸。”一位华尔街多策略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感慨说。至今,不少对冲基金仍认为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原油市场供需关系紧张,尤其是欧洲天然气价格迭创新高,令全球能源供需平衡的临界点远远没有来临。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原油期货却在过去2个月下跌逾32%。

一位原油期货经纪商向记者直言,WTI原油期货在短短2个月内大跌约30美元/桶,除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加,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是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令美元指数迭创新高,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调;二是原油价格大起大落,无形间加剧对冲基金投资组合的净值波动性,导致他们纷纷减持原油期货头寸避险。

“目前,不少对冲基金经理将原油大跌视为美国政府强势美元政策的产物,因为强势美元有助于降低美国燃油价格与通胀压力。”他向记者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油期货价格大跌期间,投行“变脸”的速度更快。近日,高盛发布最新报告,将今年第三季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的预测值下调至110美元/桶,此前的预测值则是140美元/桶。

近日,花旗银行也发布最新报告称,未来数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将跌至80-85美元/桶水准,较目前的94美元/桶仍有约10美元的跌幅。

这也引发金融市场骤然掀起新一轮原油期货沽空潮。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最新报告指出,截至8月9日当周,对冲基金为主的资管机构持有的WTI原油期货期权净多头头寸较前一周大幅减少2565.4万桶。这背后,是越来越多对冲基金意识到西方国家正竭尽全力遏制能源价格上涨与通胀压力,此时沽空原油价格反而更显得有利可图。

但是,不少投行一面“唱空”油价,一面却悄悄抄底原油期货。CFTC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以投行为主的互换交易商增持WTI原油期货期权净多头头寸1191万桶。

“这正令原油期货市场的多空博弈变得更具戏剧性。”上述原油期货经纪商认为。这背后,或许是投行已意识到未来美联储加息幅度不如6-7月,转而押注美元冲高回落与油价重拾涨势。毕竟,众多投资机构都认为当前油价跌势早已偏离供需基本面。

高位跳水的背后推手

“没人会在6月中旬猜到,2个月后WTI原油期货价格竟然只有86美元/桶。”上述华尔街多策略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当时多数华尔街对冲基金鉴于西方国家限制俄罗斯原油出口,押注WTI原油期货从123美元/桶涨至160-200美元/桶。

在他看来,改变油价涨势的首要幕后推手,不是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而是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所营造的强势美元。

在6月美联储超预期加息75个基点令美元指数迭创新高后,大量量化投资基金鉴于美元上涨令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回落,开始纷纷抛售原油等大宗商品,这骤然引发一系列多米诺效应。

具体而言,在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升温导致美股大跌的情况下,众多对冲基金都寄希望油价上涨能对冲股票投资组合亏损压力。但随着量化投资基金大举抛售美元导致油价回落,他们骤然发现投资组合净值波动性进一步加大,迫使他们不得不跟随减仓原油期货避险。

“那时起,对冲基金与家族办公室不再将原油视为避险资产,而是高风险资产,恨不得迅速清仓离场。”上述原油期货经纪商告诉记者。从6月下旬起,CFTC报告显示对冲基金一直在大幅减仓原油期货净多头头寸。

在他看来,7月起华尔街骤然炒作美联储大幅加息令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激增,进一步推倒力挺原油者的信心——随着美国经济衰退担忧与日俱增,原先鉴于原油供需缺口而力挺油价的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等长期投资者也开始减仓原油期货。

记者多方了解到,不少对冲基金将油价大跌视为“美国政府强势美元措施的胜利”,因为这有助于降低美国燃油价格与通胀压力。

但与此同时,他们依然相信原油市场供需紧张令油价被低估,目前他们不敢大举抄底原油期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金融机构相应收紧杠杆融资门槛,令他们不但无法像以往般动用6-8倍资金杠杆买涨WTI原油期货,反而不得不持续压缩原油多头持仓规模以减少杠杆投资额度。

“此外,多数对冲基金也意识到,随着西方国家竭尽全力遏制通胀与能源价格,即便他们战胜了市场(抄底成功),也未必能战胜政府。”这位原油经纪商指出。

投行变脸背后

面对油价高位跳水,投行“变脸”速度同样不低。

近日,高盛发布最新报告,将今年第三季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的预测值下调至110美元/桶,此前的预测值则是140美元/桶。

7月初,摩根大通分析师警告称,若西方国家制裁措施促使俄罗斯实施原油报复性减产,全球油价可能会达到每桶380美元。

如今,摩根大通似乎尚未对原油价格走势发布最新预测。

值得注意的是,投行一面“唱空”油价,一面却在大举抄底油价。

CFTC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以投行为主的互换交易商增持WTI原油期货期权净多头头寸1191万桶。

一位国内券商分析师向记者透露,投行或许是“被动”增持原油期货净多头头寸。究其原因,投行作为原油期货做市商,需要盘活市场交易流动性。当上周对冲基金大举抛售原油多头头寸且无人愿意接盘时,不排除投行自营部门只能买入原油期货多头头寸“撮合”交易以维持必要的原油期货市场交易流动性。

但是,多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认为,投行此举表明他们鉴于原油市场供需缺口依然巨大,更敢于押注油价触底反弹。

高盛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当前原油供应仍令人失望,尽管需求端受到欧洲天然气危机影响而依然高涨,因此原油需求比市场预期更坚挺。此外,即便全球经济持续放缓,但布伦特原油价格仍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与2023年达到150美元/桶,才能真正意义上通过减少需求以实现原油供需平衡。

“事实上,投行最不愿看到油价持续下跌,一方面这导致他们在原油开采方面的巨额投资,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收回本金利息;另一方面油价低迷也会影响他们在原油期货做市交易方面的业务收入。”一位熟悉投行原油大宗商品业务的对冲基金交易员告诉记者。

但是,尽管高盛等投行正用实际行为力挺油价,但响应者依然寥寥。

“如今众多机构投资者都意识到,即便油价被低估,但在当前遏制通胀成为西方国家首要经济任务的情况下,贸然推高油价将面临未知的风险。”这位对冲基金交易员指出。尤其在强势美元令他们此前买涨油价套利策略铩羽而归后,如今多数机构投资者变得极其谨慎,不愿轻易踏入“同一条河”。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