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油价和国内油价对比-外国油价降中国油价升
1.国际油价下落,国内油价再升?真的就没有人管了吗?
2.国际油价一直在降为什么国内油价不降?
3.九涨一跌!国际油价降了一半,我国油价为什么却一直在涨?
4.为什么国际市场原油从100美元一桶,降到60元一桶。而我们的油价却只从8元每升降到7元每升?
5.为什么美元下跌,油价会上涨?
6.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油价下落,国内油价再升?真的就没有人管了吗?
中国的很多东西都是国家垄断的 石油价格是由国家(利益集团)决定的而非市场供需决定。国际油价100的现在比国际油价149的时候还贵,你还说对了,真是没人管,他又定价者又是执法者,你找谁说理去啊。
国际油价一直在降为什么国内油价不降?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消息,就是国际原油暴跌百分之六。那么很多人就是想国际原油既然跌了,那我们国内的油价。会不会降下来呢?其实纵观之前油价的涨跌,大家应该能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国际油价暴跌的时候。
国内油价反而没有降多少,尤其是在去年,国际油价跌至每桶二十美元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还是在五元左右。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其实我们国内的油价它不光是油。
还有其他税费在每一升汽油里面有百分之二十六点八一的消费税,百分之十四点五三的增值税。百分之二点八九的城建税,百分之一点七五的企业所得税,百分之一点二四的教育附加税。
百分之零点八三的地方教育附加税在一升汽油中,这些各种各样的税加起来占比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八点零五。而真正的汽油成本价却只有百分之五十一点九五,所以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我们的汽油价格降得很少,这就不难理解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原油降价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降价幅度很小了吧。
九涨一跌!国际油价降了一半,我国油价为什么却一直在涨?
九涨一跌!国际油价降了一半,我国油价为什么却一直在涨
国内油价上涨在目前来看无法避免,对于用车来说需要自己想办法了!从整个市场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国际油价的形势,还是国内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基本上都没有办法避免国内油价上涨的趋势,未来油价上涨和高位运行将会是必然的结果。
这是因为国际的石油供应依然处于紧张的状态,无论是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还是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应都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与此同时,进入夏季之后,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会进入油价的高需求状态,这种需求只会增长不会下降,这必然会导致石油需求量的进一步提高,石油供给和需求将会进入进一步失衡的状态。
除非国际油价达到了天花板价格,否则国内油价的上涨可能还会继续。对于我们来说,更需要的是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出行效率,降低私家车的出行次数,从而降低自己的用车成本。
不过,对于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来说,高油价反而是新能源汽车的良机。其次这个是由调价机制和成本决定的。国内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所以有时间差。国内油价只是以国际油价为基础,还需要考虑生产成本、利润、税费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即便是国际油价降了,国内的相关成本、各项费用不减,那么自然也就降不了多少。
我国的油价并不敏感,与国际市场的油价是脱节的。国际油价下跌,我国的油价未必会下跌,但国际油价上涨,我国油价大概率会上涨。高价采购进来的油,一定会高价卖出去,低价采取的油,却不一定卖低价。跟中国股市跟跌不跟涨相反,中国油价跟涨不跟跌。
为什么国际市场原油从100美元一桶,降到60元一桶。而我们的油价却只从8元每升降到7元每升?
毕竟中国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上的意思是,国家有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而不是让市场自由调节。
国际原油市场的跌价是有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因素在的,原油价格可能已经跌破成本价,黄金其实也是,铜也是,塑料也是,螺纹钢铁矿砂也是,大宗商品都跌得裤衩都看不见了。黄金不用其实熬得过去,但是原油作为能源消耗量还是非常大。所以仍然需要不断开采,大庆等油田开采的成本(基本固定),和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受经济政治因素影响)会有偏差是正常的。
就像网曝苹果成本就一千块,现在我们卖五六千,如果让专卖店卖4000他们就肯定亏,道理一样。成本归成本,期间的渠道,人工费用,还有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又不一样了。
为什么美元下跌,油价会上涨?
美元下跌,实际上是美元贬值。贬值就意味着购买力下降,所以油价相对就上涨了。
但是油价上涨的比美元贬值幅度还要大,这是因为美国等国家操纵石油价格上升,使中国等没有什么石油库存的发展中国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来购买石油,他们好从中渔利。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中国的影响
从2014年6月下旬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下跌,2014年全球油价暴跌了42%,进入2015年,国际油价继续大跌近10%。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经济对石油的需求下降,供应能力持续增强,而这些因素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油价重新推高缺乏动力,因此国际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在较低水平。中国作为原油最大净进口国,油价下跌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多重影响。综合来看,低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利有弊,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一、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因素
1、拉动经济增长
油价走低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原油进口成本下降。由于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2014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而总体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将直接降低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业成本,并通过产业链传递,降低我国经济整体运行成本。油价下跌还将对中国消费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繁荣。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油价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国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个百分点,2016年则提高0.5至0.9个百分点。同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油价大幅度走低给中国经济更大的自我调整空间,降低了转型升级成本。
2、推进能源领域改革
国际油价下跌会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实际上,我国能源体制和能源价格改革挑战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改革障碍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满足能源需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能源价格长期受到管制,政府运用成本加成原则来制定能源价格,公众也因此习惯了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对价格上涨非常敏感。作为发展中国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们的支付意愿限制,能源价格改革进程比较缓慢。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位运行,将大大降低油价成本对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制约,为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理顺相关价格体系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事实上,中国政府已决定让市场发挥更重要作用,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势。
3、为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提供了机遇
石油储备在战略保障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国际能源署规定一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安全线”相当于该国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根据估计,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加上商业储备)为70天左右,距离90天的储备目标仍有一定距离,更低于石油净进口国平均172天的现有水平。201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根据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可能会超过65%、到2030年将攀升至75%。国际能源机构(IEA)也发布报告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国际油价的下跌,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储油好时机。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037万吨(约为717万桶/日),环比增加近两成,同比增长13.4%,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单月进口量最高纪录。2014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了将近10%,达到3.0838亿吨(约为23亿桶)。
4、加快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中国对国际原油价格没有丝毫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准价都是以期货市场来定价,推出我国原油期货,争取原油定价权的呼声已持续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后续具体上市时间将择机对外公布。目前的低油价时期,是推出原油期货、建立定价影响力的有利契机。未来“中国版”原油期货上市,会为原油的价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着中国在获得国际原油的定价权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强化了通缩预期
2014年12月,中国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低于2%;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连续3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进入通缩的担忧。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原油价格下跌,不仅意味着输入性通缩增强,还会拉低中国国内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带动整个物价水平下降,可能进一步强化我国的通缩预期。
2、不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
石油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近年来,油价高企,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进入激励,并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如果国际油价长期维持低位运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场需求,将可能会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尤其是对正在大规模进行商业化阶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场环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更会加速产生挤出效应。同时,低油价可能会带来全社会增加石油消费,高耗能产业获得复苏机会,不利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石油类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国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业的产量和产能
石油价格长期低位运行短期内将降低石油企业产量,长期内减少产能。如果石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甚至是下跌,会降低石油行业的利润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价格跌破成本,还会导致石油企业亏损。短期内,石油行业企业为减少损失会减少产量。在长期内,将会减少石油产能,甚至会使得部分石油行业的企业退出,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石油行业相关的人才、技术、要素市场发展。
三、中国应抓住油价下跌的机遇
首先,应借此契机全面推进石油及相关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的增长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计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长支撑,而不是要素生产率增长支撑。石油工业要实现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根本出路是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其次,应逐步完善石油的战略储备、商业储备和资产储备布局,对冲国际油价波动的系统风险。我国作为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在油价持续下跌时期,应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资产的股权多元化投资,而不仅仅是绿地投资。同时逐步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形成石油全球资产多样性组合对冲系统性风险;再次,应做好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在石油跌价之时,加快煤炭能源结构的转型,鼓励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大天然气能源站、光伏电站、风力电站等新能源建设,以便在未来石油价格再一次高涨之时,充分发挥能源补充作用;最后,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力度。在国际油价下跌时,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在商业合作中话语权有所增加,可以借此机会拓展与俄罗斯、中亚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国的谈判与合作,在逐步降低对中东国家油源过度依赖的同时,加快推进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缅等油气运输管道的建设,开辟多元化的石油进口通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