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汽油价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占比例是多少?

2.汽油费中包含哪些税,比例分别多少

3.五问成品油消费税上调:油价里的税收占比多少

现在汽油价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占比例是多少?

中国油价费用构成比例_中国油价成本

小伙子,你有这个想法就已经危险了,嘻嘻,不要再试探了。

网图

以92号,7.48元,分析大约如下:

原料37%

炼油成本2.2%利润2.38%

消费税20%

增值税14%

其它杂费5%

加油站成本和利润约20%

汽油费中包含哪些税,比例分别多少

每升汽油含税费为2.71,占比38.6%。

目前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与包括欧洲、日韩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相比仍是低的;目前各项税收占成品油价格的比重不到50%,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水平。

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财政部发布的《关于继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

2015年1月13日起,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分别提高0.12元和0.10元,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提升至1.52元/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消费税提升至1.2元/升。

这已经是2014年11月底以来第三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目前成品油税负比例已增至45%左右。

扩展资料

税,约0.07元/升

税的核算,按原油实现销售价格的5%从价计征。按最低70美元/桶计算,汇率按当前中间价6.79,每桶原油需要缴纳税23.77元;而每吨约合7.40桶,合每吨原油交纳税176元,但由于每吨原油大约可加工汽、柴、煤油0.65吨(产量系数,不含其它化工品),汽、柴、煤油约分配84%税,则每吨汽油的税的计算结果为176×0.65×84%=96.1元,而每吨汽油折合1351升,则每升汽油含税0.07元。

消费税,汽油1.52元/升、柴油1.2元/升

2015年1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继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自2015年1月13日起,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4元/升提高到1.52元/升。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1元/升提高到1.2元/升。

暴利税,忽略不计

“暴利税”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按月计算、按季缴纳。一般说来,按照现行规定,起征门槛已于2015年1月1日提高至65美元/桶,征收空间非常有限。

增值税,税率16%(约1.01元/升)

自2018年5月1日期,汽、柴油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为16%,应缴增值税额的计算公式:增值税额=油价÷1.16×0.16。以92#汽油7.31元为例,增值税是1.01元/升。

城建税与教育附加,税率7%、3%(约0.18元/升、0.08元/升)

城建税与教育税附加,分别按增值税与消费税的7%和3%征收,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以92#汽油7.31元为例,城建税是0.18元/升,教育附加是0.08元/升。

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2%(约0.05元/升)

地方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与消费税的2%征收,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2%。以92#汽油7.31元为例,地方教育费附加是0.05元/升。

百度百科-成品油消费税

五问成品油消费税上调:油价里的税收占比多少

如果消费者购买10元钱的汽油,其中包含3.4元的税;10元的柴油则包含3.1元的税。

我国的成品油中包含的各项税收都是价内税,也就是说,税额计入了成品油价格。

成品油中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经过此次调整后,汽油的消费税为1.12元/升,柴油的消费税为0.94元/升;成品油的增值税税率为17%;同时,还有以消费税和增值税为税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附加的税率为3%;此外,消费税的提高会联动成品油中其他税费的上调。

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

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测算,此次调整后,汽油、柴油流转税税负将分别由32%和29%提高至34%和31%。

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购买10元汽油,其中包含约3.4元的税;10元的柴油则包含约3.1元的税。

中国大陆油价中的税负高于美国等国家,低于德国、日本等国家。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成品油税负水平如何?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表示,世界各国成品油中税负水平不同,首先与产油国不具有可比性;其次,从发达国家的比较来看也分为两种情况,美国成品油中的税负较轻,欧洲的成品油中的税负比较重。

根据财政部的说法,“明显低于欧盟国家的税负水平,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也偏低。”

据报道,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于去年3月份成品油价格水平所做的测算,汽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中国大陆为30.46%,美国为11.22%,德国为56.92%,日本为39.30%,为26.31%。柴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是,中国大陆26.31%,美国11.87%,德国为45.62%,日本为27.35%,为16.96%。

,“不同国家之间比较意义不大,我们应该自己跟自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