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高油价还会持续多久?

2.美元跌一步,再涨一波,是不是相当于的压榨了世界一笔?

3.新消息!油价“10轮涨”,要多花3比花费,生活压力加大,早准备

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高油价还会持续多久?

持续走高的油价叫什么_油价不停的涨

今年开始截止目前已经连续已经经历了11次调整,涨价10次,降价1次。相比去年同时已经涨了几乎一倍,已经进入了10元/升的时代,造成这种油价持续走高的因素有以下几点,这几点问题没有解决,油价很难再降下来。

1、俄乌战争的问题

今年的油价的上涨基本上都是发生在俄乌战争开始以后,因为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石油能源,是战争必不可少的原料,所以油价自然会水涨船高,什么时候,战争停止了,什么时候可能会看到油价的一次下滑调整。

2、疫情原因

疫情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的经济发展,甚至一些世界性的大企业纷纷关门、破产、倒闭,所以拥有石油的能源大国都希望能够通过石油的输出,来提升其他方面经济的负增长,如果疫情得到全球的有效缓解与控制,其他经济得到有效的恢复与发展,那么石油的价格也是有可能会有机会进行一定的下调的。

3、碳中和和达峰的影响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从我们小的时候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和宣传到了,减少碳的排放,发展新能源、环保能源势在必得,油价的上涨变向的在帮助推动这件事情的实施。

4、新能源汽车的推动

油价的上涨,会严重影响汽油车的生产与销售,所以,这也将意味着汽油的时代即将过去,再到混动、纯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的过渡阶段,想要变化是很难的,但是变化之后带来的好处与前景也是不可估量的。

整体来说一切都是向前发展的,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是,物价还在上涨、暂时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的收入受到了影响,所以觉得会压力很大,如果人们的经济收入也有所提升,油价上涨的问题相对也就不会太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你觉得呢?

美元跌一步,再涨一波,是不是相当于的压榨了世界一笔?

过去一个月以来,尽管这些新兴市场国家都已经纷纷提高了市场利率水平,但这些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攀升。既便如此,在美元持续强势的情况下,投资者仍然加快从新兴市场的债券基金撤离步伐,可能会引发新兴市场资产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抛售。

过去一个月以来,包括墨西哥、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都已经纷纷提高了市场利率水平。这些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攀升,普遍上涨有50个基点左右。

反观美国,10年期美债利率接近3%,5年期接近2.8%,2年期接近2.5%,比欧洲和日本的债券收益率高太多。这是近期美债进一步强势的表现。

更令全球“窒息”的是,美元正涨势如虹,刷新了半年来新高,而美联储再度加息预期更是火上加油。相对利差的扩大,更进一步提升了美元吸引力。

显然,如果美元持续升值,对全球新兴市场货币而言将是“三重打击”,汇率贬值、利率抬升,风险资产价格下跌。而面对潜在危机,新兴市场则需要拿出更大勇气,进一步提高市场利率,如果背道而驰,则需要做好外汇储备快速消耗的准备。

重量级冲击: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

全球盯住美元的国家比重在50%以上。由此可见,美元定价仍然是全球主要的方式,美联储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央行”。

目前,10年期美债利率接近3%,5年期接近2.8%,2年期接近2.5%,比欧洲和日本的债券收益率高太多。相对利差的扩大,提升了美元吸引力。美元走高的态势更为明显。

普遍影响:全球新兴市场汇率全面调整

伴随美联储缩表与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同步,全球资本市场“美元荒”的不断蔓延,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和金融市场正在经受着严峻考验。

从上图来看,在最近一个月内,对美元货币跌幅最大多数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包括墨西哥、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国家。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墨西哥比索暴跌了约6.7%;而土耳其里拉仅在过去的一周之内就一度暴跌超过6%。

从周跌幅来看,墨西哥比索、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韩国韩元等跌幅靠前。其中,墨西哥周跌幅达到了3.25%。

最受冲击:阿根廷和土耳其属于特殊国别风险

有意思的是,阿根廷汇率跌幅在排行中,并不特别靠前。但是,阿根廷上周所经历“汇债双杀”正是这场美元加息“冲击波”最激烈的市场表现。目前,阿根廷总统Mauricio Macri 表示,已经开始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灵活进行谈判。

不过,阿根廷披索下跌,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特别是进入2018年之后,跌势加大,国际投资者信心缺失,资本流出加大。从上图来看,阿根廷比索对美元一路贬值,从2017年7月的15.4一路贬值,到2017年底17,再到今天的22.4。

在上周,披索兑美元触及历史收盘低点22.40之后,阿根廷将指标利率调升至40%,同时将财政赤字目标从相当于GDP的3.2%降至2.7%。40%,这个水平,让人吃惊,不过翻开历史来看,阿根廷的政策利率前期高点在2016年3月曾经达到了38%。也不算啥特别稀奇的。

对比上下两个图来看,阿根廷政策利率也从2017年7月份见底,一路攀升,同时,阿根廷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看,2017年至今收益率从1.7%,也是一路持续攀升,但是汇率仍然继续走高。但是资金流失仍然较大,市场信心丧失。

阿根廷情况基本和土耳其相似。市场利率持续走高,汇率却出现暴跌,土耳其里拉过去一个月对美元的比价也下挫了5.3%。根源已经不是利率问题,而是市场对于国家发展信心的丧失。

后续影响:更多新兴市场的市场利率开始攀升

在最近一个月内,对美元货币跌幅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包括墨西哥、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4月份之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持续的下滑,宽松迹象比较明显。在4月份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上升态势。

从上图来看,各个新兴市场相对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较大,考虑到5月份美联储再度加息的可能性,新兴市场需要在抬升利率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以防止资金外流,捍卫货币稳定性。

当然,在加息过程中,这些国家的资产价格泡沫严重的话,将受到重大冲击。而且这些国际收支逆差加大的话,则国内资产价格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如果不提高利率,则国内通胀压力将进一步上升。从这个角度看,本身负债比较高的国家,面临的冲击更大,比如巴西和印度。

看中国:中国外储“防洪坝”能发挥多久?

一旦全球新兴市场汇率出现大面积调整,中国很难独善其身。但是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而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了3万亿,汇率波动较为平稳。

但是,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角度看,中国也出现了上述同样的问题,在今年以来市场资金宽松迹象显著。但是,伴随美元升值压力和美债收益率攀升,但是上升幅度仅与南非相当。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也显著限制了国内进一步宽松的空间。

在港元方面,港币利率抬升更为明显。4月12日,港元兑美元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刷新了香港引入联系汇率制度以来的最弱水平。为捍卫港元币值,香港金管局多次出手承接港元沽盘,8天里共计买入513亿港元。

5月4日,汇丰银行宣布即日起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100倍,由0.001%上调至0.1%。

在汇丰上调存款利率之后,香港其他银行也会有所行动,而下一步,就是提高港元存款利率。从货币市场利率到信贷市场利率,港元利率上行的趋势已经逐渐清晰。

显然,如果美元持续升值,对全球新兴市场货币而言将是“三重打击”,汇率贬值、利率抬升,风险资产价格下跌。而面对潜在危机,新兴市场则需要拿出更大勇气,进一步提高市场利率,如果背道而驰,则需要做好外汇储备快速消耗的准备。

延伸阅读

美元飙涨,阿根廷崩溃,对中国有何影响?

来源:秦小明(ID:xiaoming_qin)

作者:秦小明

进入4月以来,全球宏观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两个zhang字:

胀和涨。

前者指原油价格的暴涨,后者指美元指数的飙升。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通常又和通货膨胀紧密相连,因此油价大涨可以用一个「胀」字来概括,事实上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开始交易这一事实。

今天先和大家讲一讲美元指数的「涨」,油价的问题,先挖个坑,后续再填。

1

什么是美元指数

先简单科普一下,什么是美元指数。它指的是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动情况,用来综合反映美元的强弱,具体的构成情况如下图:

简单的常识,美元指数里并没有人民币。至于原因,大家都懂的,人民币到目前为止连自由兑换都没有实现,美元指数不参考CNY也并不奇怪。

2

美元指数的王者归来

美元指数从去年11月开始,先是从95的阶段高点一路狂跌,跌至最低88附近。而后在今年2月开始展开反攻,尤其是进入4月,一路狂飙,迅速拉涨至目前的93附近,涨幅达到5.7%。

一个常识,大家不要把外汇的波动幅度和股票对比,在外汇市场1%的波动幅度已经算非常大。外汇市场交易通常是加杠杆的,里几十倍几百倍很常见。

外汇市场很多同学都很懵逼,因为去年底以来,做空美元成了最时髦最拥挤的交易。短短两三个月后,行情就开始迅速反转,尤其是最近三周,说是对美元空头的大也不过分。

顺便一提,这种拥挤的交易到达顶点后迅速反转后发生踩踏的情况,近段时间我们已经见了不少:

2017年12月做多比特币的交易,

2018年1月做空中国债市的交易,

2018年2月做多全球股市的交易,

2018年4月降准后继续做多中国债市的交易,

……

这些交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转前都非常拥挤,市场预期达到空前一致。而后在反身性的作用下价格迅速反转,因为发生的时间太快,很多参与者根本来不及撤离。踩踏事故反过来又加剧了反转的趋势。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大家可以把以上几种交易策略拉出来用心体会一下。

这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市场的一致预期,往往都是错误的。

3

理解汇率的简单框架

要理解汇率问题,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利率平价知识作为背景。

简单来说,在即期,高利率国家可以吸引更多货币流入来赚取高利息(简单可以这么理解),而低利率国家则会面临资本流出,从而高利率国家的货币会升值,低利率国家的会贬值。

举个例子,A国和B国。

目前的情况是A国利率是5%,B国是3%,利差是2%。

当前汇率是2:1,即是一块钱B国货币可以兑换2两块钱的A国货币。

100块的A国货币,存在A国的利息是5块钱,存在B国的利息是1.5块B国货币,等值于3块A国货币。

此时B国加息,利率上调为4%,利差缩减为1%。

此时,100块的A国货币依然只能获取5块钱的利息,而换成B国货币存到B国后,就可以获取2块B国货币,比此前均衡时的1.5块要多出0.5.

这样的变化下,就有一部分资金会流入B国追求这多出的0.5块利息,从而对B国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加,那B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就会上升,即B国货币升值。

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是利率的边际变化,更准确的指标是利差边际变化;

二是要注意这种货币的升值贬值是即期的,中期的汇率走势要受抛补套利掉期交易的影响,而更远期的汇率,则取决于经济体基本面的情况。但市场里的交易员通常只关注短期变动。

事实上,解释汇率问题,除了利率平价理论之外,还有很重要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这个理论下面观察资产价格泡沫(例如中国的房价)是很有启发的一个视角。很巧,又是训练营的内容。

4

本轮美元升值的逻辑

重申很早就提过的一个金融市场定价总逻辑:

基于预期,一切金融资产的价格,都是基于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得来的。金融市场交易的本质就是交易未来,或者叫交易时间。

然后我们来看本轮美元指数迅速反弹的逻辑,我认为主要有4个:

1)美国国内通胀预期的边际走强导致的收益率迅速上升。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突破3%主要的逻辑就是通胀预期边际走强的推动,通胀预期的改变大致又与油价的暴涨和减税有关,之后再讲。而10Y收益率的走强,意味着美元资产的收益率整体的抬升,这会吸引美元回流。

2)经济体退出货币宽松的进程不及预期。

全球经济受到油价暴涨(进而产生的通胀担忧)、中美贸易对抗、中东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增长动能有所减弱。最典型的就是欧洲和日本,在最新的利率决议声明中,都释放了比预期更缓慢的结束宽松货币政策的节奏。

去年底美元指数暴跌,就是当时欧洲和日本央行,都表态经济很强劲,声明已经为退出宽松做好准备。因此市场就普遍解读为欧日的货币紧缩很快就要到来。

然而最新的货币当局表态,地打了市场的脸(当然也打了他们自己的脸,这也无所谓,金融市场上被打脸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此时美元的暴涨,也是对去年底对欧日乐观预期的修正。

说人话,就是之前大家觉得欧洲和日本货币要减少了,利率会走高,利差会缩窄,所以先把美元抛一波。现在发现搞错了,被打脸了,于是又把美元买回来。

如果说第二善变的是女人,那么第一善变的就是金融市场了。

3)特朗普支持率的回升。

事实上,从特朗普当选以来,金融市场就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定价因素,从此前的「特朗普交易」,到后面的「抛售特朗普」,特朗普在美国获得的支持率传递的政治信心,是影响美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走势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轮美元指数的强劲回升,与特朗普2018年以来通过一系列的对内对外政策重拾民意支持,不无关系。很明显,如果人们预期特朗普会为美国带来积极的改变,那么美元走强也是情理之中。

红线为反对,黑线为支持,来源:RealClear Politics

4)空头踩踏。

这是一个技术上的原因。如前所述,此前做空美元是非常拥挤的流行的交易,现在形势急转直下,在短时间内空头止损平仓造成的踩踏,也助长了本轮美元指数的飙升。

5

对全球的影响

影响部分不打算展开讲,讲一个最重要的基本逻辑。

强势美元会让美国在全球「资本争夺」的游戏中,处于优势地位。也即是加速资本流向美国,尤其是从新兴市场撤出的资金。

最典型的案例是当前的阿根廷。

根据公开市场的资料,阿根廷今年以来,美元/阿根廷比索已经上涨了近22%(意味着阿根廷的货币贬值了22%),资本疯狂从阿根廷流出。总统Marci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

求援之前,阿根廷央行已经在10天之内连续加息三次,将利率从32.5%上调至40%,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市场依然疯狂抛售阿根廷比索。

除了阿根廷,今年以来,美元/土耳其里拉升值了13%,美元/印度卢比也上涨了5%。

这说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普遍面临贬值压力。

中国呢?

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人民币自然也是亚历山大的。看看最近一段时间的CNY走势就一目了然。4月以来,在岸人民币已经从6.24贬值到6.38,贬值幅度2.2%。

美元的持续强势,对人民币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好在我们有资本管制这个「制度优势」。但也不要觉得有了它就一切万事大吉,逐利的资本总有办法突破限制。

此外,贬值压力越大,对维持本币计价的资产泡沫的压力也会越大,这个逻辑不言自喻。

新消息!油价“10轮涨”,要多花3比花费,生活压力加大,早准备

自今年开始,油价迎来了持续性走高,本以为油价涨至8元就已是天花板,可随着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国际油价开始新一轮大涨,这使得国内油价也跟着走高。

如今成品油价格迎来第11轮调整,其油价也迎来“10轮涨”,这让不少私家车主抱怨不已。

其实,抱怨的又何止私家车主,广大农民群众也深受影响,特别是下面4笔花费多出很多,该咋办?

01、油价迎来“10轮涨”

自6月15日0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此次也是年内第10次上涨,其中汽油、柴油分别涨了390元、375元每吨,此次调整后,油价呈现出“10涨1跌0搁浅”。

有关机构计算,此次成品油价上调后,加油站89号汽油涨0.29元,92号油涨0.3元,95号油涨0.32元,0号柴油涨0.32元。

以容量为50L的私家车来看,此次调整后,加满一箱92号油将多花上15元。

而从全国加油站油价变动来看,92号油已全部进入9元大关,多地95号油已突破10元时代。

对于那些依靠物流运输为主的产业而言,油价上涨影响最大,一辆50吨载重的卡车,油价上调后,百公里燃油费用多花上12.8元,跑一趟长途费用轻松增加百元。

很多私家车主也抱怨,如今油价大涨,再这么涨下去,那真不如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出行。

北京于女士称,自家爱车百公里油耗12升,加的是95号汽油,100公里要花上120元,这样还不如直接乘坐网约车上班,其成本相等。

其实,国内成品油价格走高,主要是受国际油价的影响,上一轮平均油价涨幅比前一轮涨了6.12%。

国际油价上涨的主因是欧盟对俄制裁加剧,目前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期货已涨至120美元大关。

美国油价也已突破5美元/加仑,而去年同期仅为3.077美元/加仑,可见涨幅有多大。

如今,国际油价已涨至124美元高位,距离天花板130美元只有6元之差。

短期内来看,随着国际局势复杂变动,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

而从欧佩克来看,全球石油产能需求为1.018亿桶/日,但实际需求预计为1.0029亿桶/日,因俄乌冲突加剧,石油价格仍有走高可能。

不过大家也不用着急,根据政策,国内油价天花板是130美元/桶,就算国际油价涨破这一数值,国内油价将保持稳定,这不得不说是个利好消息。

02、农民多花3笔费用

自从油价上涨后,航空公司额外收取一笔燃油附加费,其中800公里以上收取40元,以下收取20元;而出租车、网约车、大巴车费用也开始调高,如杭州出租车就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

不少人认为,油价上涨只是和广大机动车车主有关,和农民没有关联。

实际上并不然,如今正处在三夏农忙之际,正是农用车需求最盛的时候,柴油价格已涨至9元时代,农民将多出3笔花费。

1、农耕成本

除河北部分地区外,小麦已基本收割完毕,但不少农民抱怨,今年的收割成本大增。

往年收割机一亩地收割成本为50元,今年直接涨至70-80元/亩,机手表示油价上涨,收割成本增加,农民也只能被动多给上一笔钱。

小麦收割过后,农民又要及时耕地,而今年的深耕成本也涨了20元/亩,达到60-70元每亩。

不少农民为了及时赶农时,只能无奈让机手帮忙耕地,这样下一季作物才能及时播种下去。

2、运输成本

农忙季节,各种农用机也开始频繁使用起来,不管是去农资店购买化肥、秧苗还是运输粮食,都需要依赖农用车。

毕竟这些东西重量偏重,使用电三轮一次拉不完,可柴油大涨,农输成本增多。

还有一些农民,家里种植桃子、西瓜、杏子等果蔬,为了能卖上好价钱,不少农民直接用农用三轮车拉到大集上,可如今油价走高,光是运输成本都是不小的费用。

3、出行成本

如今,很多农民也开始去县城里工作,或将孩子送到县城上学,因距离较远,农民多半使用私家车出行,这使得出行成本增多。

平时,也有不少人逛街、购物、走亲访友开车出行,但随着油价上涨,不少人开始购买电动车,短途出行更倾向于骑电动车。

可以说,随着油价走高,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受到影响。

不过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也提高了粮食价格,如小麦价格就突破历史,达到1.5-1.6元/斤;官方还出台多种惠农补助,减轻农民种地成本,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