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温合金价格多少-高温合金 价格
1.铬矿储量上市公司一览表
2.轻钢别墅弊端有哪些。
3.铬矿的用途和08年的价格?
4.国内生产碳化硅的上市公司有那几家
5.钠离子电池:快速升温,从幕后到台前,坐拥资源和成本两大优势
6.上海宝屿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铬矿储量上市公司一览表
如下:
1.西藏矿业: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总营收1.36亿,每股收益0.0385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拥有的铬铁矿储量将大幅提高。
2.五矿发展: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总营收166.3亿,毛利率3.67%,每股收益0.0900元。公司铁合金业务主营铬、锰、硅、镍四大系列铁合金和其他特种合金,以及铬矿、锰矿、镍矿等合金原料,其经营模式为进出口、内贸及产品生产加工。
3.西部黄金: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总营收12.16亿,毛利率1.82%,每股收益-0.0361元。公司主营业务为黄金采选及冶炼,同时从事铁矿采选以及铬矿石的开采。
在冶金工业上,铬铁矿主要用来生产铬铁合金和金属铬。 铬矿铬铁合金作为钢的添加料生产多种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种钢,如不锈钢、耐酸钢、耐热钢、滚珠轴承钢、弹簧钢、工具钢等。
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其中富矿占53.6%。铬矿产地有56处,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13个省(区),以西藏为最主要,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铬矿床是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绝大多数属蛇绿岩型,矿床赋存于蛇绿岩带中。西藏罗布莎铬矿和新疆萨尔托海铬矿等皆属此类。从成矿时代来看,中国铬矿形成时代以中生代、新生代为主。
金属铬主要用于与钴、镍、钨等元素冶炼特种合金。这些特种钢和特种合金是航空、宇航、汽车、造船,以及国防工业生产枪炮、导弹、火箭、舰艇等不可缺少的材料。
在耐火材料上,铬铁矿用来制造铬砖、铬镁砖和其他特殊耐火材料。
铬铁矿在化学工业上主要用来生产重铬酸钠,进而制取其他铬化合物,用于颜料、纺织、电镀、制革等工业,还可制作催化剂和触媒剂等。铬铁矿是中国的短缺矿种,储量少,产量低,每年消费量的80%以上依靠进口。
轻钢别墅弊端有哪些。
轻钢别墅弊端
1、暴露在外的屋面、墙面主要是轻钢龙骨构造,在自然环境中抗腐蚀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屋面墙体的保质期一般来说不过三年,可能3-5年就需要换一次,所以额外的开销是非常大的。
2、轻钢结构的组装需要熟练技术工人安装,造价又增加不少,严重依赖产业配套,比如预制墙板、屋面板、墙体内填保温材料、防火材料等工序都需要提前准备。
3、轻钢别墅相比传统式构造的别墅造价更高很多,每平方米的工程造价大概在1500-2500元左右,而且需要定期维护保养,需要花一笔费用。轻钢别墅属于新型建筑方式,与传统建筑不一样,必须有娴熟施工团队操作才行。
数据分析
1、结构构件:结构构件全部选用高强度镀锌型钢材,确保房屋的使用寿命。所有结构构件均为工厂精密机械流水线冷压成型,尺寸精度均为毫米计,是其他结构无法媲美的。
2、屋面系统:屋架由各种轻钢构件组合拼装而成,一般有三角屋架和T形屋架,可以轻松灵活实现各种复杂的屋面造型,一般屋面采用多彩沥青瓦,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凸显美观和品质。
铬矿的用途和08年的价格?
铬矿分为冶金级、铸造级、化工级,相对应的用途是:冶金级用于冶炼铬铁、金属铬,他们都是冶金工业炼钢时的合金添加剂;铸造级用于作为铸造型砂的组分;化工级用于无机化学工业,生产铬盐的原料(也就是生产含铬无机化合物);
2008年,大家都知道市场波动非常大,危机前所有产品市场价格都达到空前的高度,而危机后则很惨烈。铬矿是矿产品,它的价格与成分、产地、粒度、用途相关,在一个时点上,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变化,价格都不一样,除非在限定某个产地、某个牌号、某个粒度、某个用途的标准矿种,才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国内生产碳化硅的上市公司有那几家
国内生产碳化硅的上市公司有以下几家。
1,天富能源(600509):
控股的公司北京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专业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2,东方钽业(000962)?:
一是以传统产业以钽铌铍等产品为主线,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是以钛及钛合金加工材为主线,做大做强钛及钛合金制品。
三是以刃料碳化硅,钢线产品为主线,尽快做大做强太阳能(000591)光伏材料产业。
四是以新型锂离子正极材料产品为主线,积极实现能源材料升级转型,把能源材料分公司打造成国内知名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供应商。
公司四大产业发展布局已形成,另外公司将适时介入重要且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温合金领域。
3,易成新能(300080):
公司研发碳化硅精密陶瓷制品具有耐磨损、耐腐蚀、抗高温、抗氧化、气密性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冶金、船舶、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高温下液态硅渗入含碳坯体,并与碳反应生成碳化硅,使坯体获得烧结,从而得到高致密性的陶瓷材料。
扩展资料:
股票板块:
天富能源(600509)。
所属板块:
QFII重仓板块,基金重仓板块,电力行业板块,中证500板块,上证380板块,沪股通板块,证金持股板块,新疆板块,煤化工板块,社保重仓板块,分拆上市板块,CDM项目板块,西部开发板块,融资融券板块。
东方钽业(000962) 。
所属板块:
深成500板块,预亏预减板块,锂电池板块,小金属板块,中证500板块,证金持股板块,宁夏板块,有色金属板块,稀缺资源板块,新材料板块,太阳能板块,西部开发板块,融资融券板块。
易成新能(300080)。
所属板块:
创业板板块,新能源板块,材料行业板块,证金持股板块,国企改革板块,河南板块,太阳能板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东方钽业 [000962]
百度百科-易成新能[300080]
钠离子电池:快速升温,从幕后到台前,坐拥资源和成本两大优势
1.1 锂钠同族,物化性质有类似之处
锂、钠、钾同属于元素周期表ⅠA 族碱金属元素,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有相似之处,理论上都可以作为二次电池的金属离子载体。
锂的离子半径更小、标准电势更高、比容量远远高于钠和钾,因此在二次电池方面得到了更早以及更广泛的应用。
但锂资源的全球储量有限,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对电池的需求大幅上升,资源端的瓶颈逐渐显现,由此带来的锂盐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对电池企业和主机厂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行业内部加快了对资源储备更加丰富、成本更低的电池体系的研究和量产进程,钠作为锂的替代品的角色出现,在电池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2 综合性能优于铅酸电池,能量密度是短板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类似。与其他二次电池相似,钠离子电池也遵循脱嵌式的工作原理,在充电过程中,钠离子从正极脱出并嵌入负极,嵌入负极的钠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放电时过程相反,回到正极的钠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能量密度弱于锂电,强于铅酸。
在能量密度方面,钠离子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为100-160Wh/kg,这一水平远高于铅酸电池的30-50Wh/kg,与磷酸铁锂电池的120-200Wh/kg相比也有重叠的范围。
而当前量产的三元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普遍在200Wh/kg以上,高镍体系甚至超过 250Wh/kg,对于钠电池的领先优势比较显著。
在循环寿命方面,钠电池在3000次以上,这一水平也同样远远超出铅酸电池的300次左右。
因此,仅从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考虑,钠电池有望首先替代铅酸和磷酸铁锂电池主打的启停、低速电动车、储能等市场,但较难应用于电动 汽车 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在这两大领域锂电仍将是主流选择。
安全性高,高低温性能优异。
钠离子电池的内阻比锂电池高,在短路的情况下瞬时发热量少,温升较低,热失控温度高于锂电池,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因此针对过 充过 放、短路、针刺、挤压等测试,钠电池能够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另一方面,钠离子电池可以在-40 到80 的温度区间正常工作,-20 的环境下容量保持率接近90%,高低温性能优于其他二次电池。
倍率性能好,快充具备优势。
依赖于开放式3D结构,钠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能够适应响应型储能和规模供电,是钠电在储能领域应用的又一大优势。
在快充能力方面,钠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间只需要10分钟左右,相比较而言,目前量产的三元锂电池即使是在直流快充的加持下,将电量从20%充至80%通常需要30分钟的时间,磷酸铁锂需要45分钟左右。
2.1 资源端:克服锂电瓶颈
锂电池面临资源瓶颈,钠资源相对丰富。锂的地壳资源丰度仅为0.0065%。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随着锂矿资源勘探力度增加,2020年全球锂矿储量提高到 2100万吨锂金属当量(折合碳酸锂1.12亿吨),同比增长23.5%;若按照每辆电动车使用50kg碳酸锂测算且不考虑碳酸锂的其他下游市场,当前锂储量仅能够满足20亿辆车的需求,因此存在资源端的瓶颈。
分区域看,全球主要锂矿资源国锂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澳大利亚和中国增加较多,其中澳大利亚锂储量由2019年的280万吨提高到470万吨锂金属当量,而2020年中国锂储量则大幅提升50%至150万吨锂金属当量。
总体来看,智利和澳大利亚仍为全球前两大锂资源拥有国,2020年分别约占全球锂资源储量的43.8%和22.4%。
与之相比,钠资源的地壳丰度为2.74%,是锂资源的440倍,同时分布广泛,提炼简单,钠离子电池在资源端具有较强的优势。
锂价上涨带来企业成本端的扰动。
从短期来看,由于2021年开始锂的需求增长,而上游锂矿供给有所收缩以及去库存,锂矿以及锂盐价格在2020年见底,2021年上半年价格回升幅度较大;从长期来看,锂资源存在产能瓶颈引发市场对于锂价中枢上移的预期。
对于企业来说,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价格对于自身的正常经营意义重大,锂价的持续上涨可能加速企业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的进程。
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中国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区,形态包括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
受制于提锂技术、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长期以来中国锂资源开发较慢,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下游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进步,中国锂资源开发进度有所加速。
在不考虑库存下,2020年中国锂行业对外资源依赖度超70%,维持较高水平。
发展钠离子电池具备战略意义。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的目的除了降低碳排放、解决环境问题之外,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进口依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若不能有效解决资源瓶颈问题,发展电动车的意义就会打一定折扣。
除了锂资源外,锂电池其他环节如钴和镍也面临进口依赖以及价格大幅波动的难题,因此发展钠离子电池具备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
2020年,美国能源部明确将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池的发展体系;欧盟储能计划“电池 2030”项目将钠离子电池列在非锂离子电池体系的首位,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和创新计划”更是将钠离子材料作为制造用于非 汽车 应用耐久电池的核心组件重点发展项目;国内两部委《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
钠离子电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2.2 材料端:凸显成本优势
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使用钠离子活性材料,选择呈现多样化。
正极材料是决定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和有量产潜力的材料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聚阴离子(磷酸盐或硫酸盐)体系、普鲁士蓝(铁氰化物)体系三大类。
过渡金属氧化物为当前正极材料主流选择。
层状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2(M 为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较高比容量以及其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在合成以及电池制造方面的许多相似性,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潜力得到商业化生产的主流材料之一。
然而,层状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结构相变,在长循环和大电流充放电中容量衰减严重,使其具有较低的可逆容量及较差的循环寿命。
常见的改善手段主要有体相掺杂、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等。
中科海钠采用了P2型铜基层状氧化物(P2-Na0.9Cu0.22Fe0.3Mn0.48O2),显著提升正极材料的容量水平,并且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45Wh/kg;
钠创新能源采用的O3型铁酸钠基三元氧化物(O3-NaFe0.33Ni0.33Mn0.33O2)具有较高的克容量(超过130mAh/g)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英国Faradion公司采用镍基层状氧化物材料,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40Wh/kg。
磷酸钒钠是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 Na[() ] (M 为可变价态的金属离子如Fe、V等,X为P、S等元素),具有较高电压、较高理论比容量、结构稳定等优点,但电子电导率低,限制了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目前业界研究最多材料的主要包括磷酸铁钠、磷酸钒钠、硫酸铁钠等,并通过碳包覆以及参入氟元素提升导电性以及容量。
钠创新能源将磷酸钒钠作为重点研发的钠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中科院大连物化所已实现三氟磷酸钒钠的高效合成和应用。
普鲁士蓝材料具有更高的理论容量。
普鲁士蓝类材料,Na[()6] (为 Fe、Mn、Ni 等元素)具有开框架结构 , 有利于钠离子的快速迁移;理论上能够实现两电子反应,因此具有高的理论容量。
但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结构水含量难以控制等问题,并且容易发生相变以及与电解质产生副反应导致循环性能变差。
辽宁星空钠电致力于 Na1.92FeFe(CN)6的产业化研究,理论容量高达170mAh/g; 宁德时代采用普鲁士白(Nan[Fe()6])材料,创新性地对材料体相结构进行电荷重排,解决了普鲁士白在循环过程中容量快速衰减这一核心难题。
钠离子电池在材料端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由于碳酸钠价格远低于碳酸锂,并且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常使用铜、铁等大宗金属材料,因此正极材料成本低于锂电池。
根据中科海钠官网数据,使用NaCuFeMnO/软碳体系的钠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仅为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成本的40%,而电池总的材料成本较后者降低 30%-40%。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碳基材料(硬碳、软碳)、合金类(Sn、Sb等)、过渡金属氧化物(钛基材料)和磷酸盐材料等。
钠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难以嵌入石墨类材料,因此锂电池传统的石墨负极并不适用于钠电池。
合金类普遍体积变化较大,循环性能较差,而金属氧化物和磷酸盐材料容量普遍较低。 无定形碳为钠电池主流材料。
在已报道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无定型碳材料以其相对较低的储钠电位,较高的储钠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无定型碳材料的前驱体可分为软碳和硬碳前驱体,前者价格低廉,在高温下可以完全石墨化,导电性能优良;后者价格较高(10-20万元/吨),在高温下不能完全石墨化,但其碳化后得到的碳材料储钠比容量和首周效率相对较高。
以亚烟煤、烟煤、无烟煤为代表的煤基材料具有资源丰富、廉价易得、产碳率高的特点,采用煤基前驱体制备出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储钠容量约220mAh/g,首周效率可达80%,是目前最具性价比的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但该类材料存在微粉多、振实密度低、形状不规则等特性,在电芯生产过程中不利于加工。
中科海钠以亚烟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等煤基材料为主体,沥青、石油焦、针状焦等软碳前驱体为辅材,提出一种能够改善煤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得到微粉含量低、振实密度高的电池负极材料。
宁德时代开发了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其具有易脱嵌、优循环的特性;比容量高达350mAh/g,与动力类石墨水平相当。
电极集流体皆为铝箔,成本更低。
在石墨基锂离子电池中,锂可以与铝反应形成合金,因此铝不能用作负极的集流体,只能用铜替代。
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都为铝箔,价格更低;根据中科海钠官网数据,使用 NaCuFeMnO/软碳体系的钠电池的集流体(铝-铝)成本仅为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的锂电池集流体(铝-铜)成本的20%-30%。
集流体是除正极外,材料成本与锂电池差异最大的环节。
电解液
和锂离子电池相似,钠离子电池电解质主要分为液体电解质、固液复合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三大类。
一般情况下 , 液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高于固体电解质。
在溶剂层面,酯类和醚类电解液是最常用的两种有机电解液,其中酯类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体系的主要选择,因为其可以有效地在石墨负极表面进行钝化且高电压稳定性优于醚类电解液。
对于钠离子电池:
首先,目前主流的研发机构依然沿用了酯类溶剂,如PC、EC、DMC、EMC等,针对不 同的正负极和功能配方有所不同,且 PC 的用量占比高于锂电池;
其次,由于在醚类电解液中钠离子和醚类溶剂分子可以高度可逆地发生共插层反应,且有效地在负极材料表面构建稳定的电极/电解液界面,所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最后,水系电解液也是新的研究领域之一,以水为电解液溶剂替代传统有机溶剂,更加环保安全且成本低。
在电解质层面,锂盐将换成钠盐,如高氯酸钠(NaClO4)、六氟磷酸钠(NaPF6)等。
在添加剂层面,传统通用添加剂体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FEC在钠离子电池中依然被广泛应用。
其他
隔膜方面,钠离子电池和锂电池技术类似,对孔隙率的要求或有一定差异。
外形封装方面,钠离子电池也包括圆柱、软包和方形三种路线。
根据各家官网显示,中科海钠主要为圆柱和软包路线,钠创新能源则三种技术路线都有。
设备工艺方面,与锂电池区别不大,有利于钠电池沿用现成设备和工艺快速投入商业化生产。
规模化生产后成本有望低于0.3元/Wh。
当前由于产业链缺乏配套、缺乏规模效应,钠离子电池的实际生产成本在1元/以上;政策的支持和龙头企业大力推广有望加速产业化进程,若达到当前锂电池的市场体量,成本有望降至0.2-0.3元/Wh,与锂电池相比具备优势。
3.1 钠离子电池重回舞台,研究热度升温
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始于1970年左右,最初与锂离子电池都是电池领域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方向。
20世纪80年代,锂离子的正极材料研究首先取得突破,以钴酸锂为代表,和由石墨构成的负极材料组合,让锂电池获得了极佳的性能;让两者真正分野的是索尼在1991年成功将锂电池商用化并首先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锂电池商用化的顺利进行反向抑制了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的发展,当时商用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能达到钠离子电池的10倍左右,两种电池的产品性能表现相去甚远,锂离子电池获取了科学家和资本、产业的绝对关注。
2010年之后,由于大规模储能市场的场景逐渐清晰以及产业界对未来锂资源可能面临供给瓶颈的担忧,钠离子电池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之后十年时间,全球顶尖的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先后大力开展钠离子电池的研发,部分企业也开始跟进。
包括国际代表Faradion公司、国内代表机构中科海钠和钠创新能源以及锂电池代表企业宁德时代等。
Faradion英国牛津大学主导的Faradion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首家从事钠离子电池研究的公司,15年开发出电池系统,材料为层状金属氧化物和硬碳体系。
之后多个国家也成立了相关机构和公司,例如法国科学院从15年开始开发磷酸钒钠电池,夏普北美研究院几乎同时开发长循环寿命的钠电池。
中科海钠
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首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的公司,公司团队主要来自于中科院物理化学研究所。
2017年底,中科海钠研制出48V/10Ah钠离子电池组应用于电动自行车;2018年9月,公司推出首辆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车;
2019年3月,公司自主研发的30kW/100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省溧阳市成功示范运行;2020年9月,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实现量产,产能可达30万只/月;
2021年3月,公司完成亿元级 A 轮融资,用于搭建年产能2000吨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2021年6月,公司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山西太原正式投入运营。
在材料体系方面,正负极材料分别选用成本低廉的钠铜铁锰氧化物和无烟煤基软碳,电芯能量密度已接近 150 Wh/kg, 循环寿命达4000次以上,产品主要包括钠电池以及负极、电解液等配套材料。
钠创新能源
钠创新能源诞生于2018年,由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紫剑化工 科技 有限公司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技术团队主要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
2019年4月,正极材料中试线建成并满负荷运行;2020年10月,公司二期生产规划基地建设;2021年7月,公司与爱玛电动车联合发布电动两轮车用钠离子电池系统。
在材料体系方面,公司在铁酸钠基三元氧化物方面研究较为深入,产品主要包括钠电池以及铁基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钠电电解液等。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从2015年开始研发钠离子电池,研发队伍迅速扩大;2020年6月,公司宣布成立21C创新实验室,中短期主要方向为锂金属电池、固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2021年7月,公司推出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采用普鲁士白/硬碳体系,单体能量密度高达 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
在-20 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
公司表示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研发目标是200Wh/kg以上。
在系统创新方面,公司开发了 AB 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即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两种电池按一定比例进行混搭,集成到同一个电池系统里,通过BMS精准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均衡控制。
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既弥补了钠离子电池在现阶段的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出了它高功率、低温性能好的优势;以此系统结构创新为基础,可为锂钠电池系统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公司已启动相应的产业化布局,计划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3.2 剑指储能和低速车市场,潜在市场空间大
预计2025年钠离子电池潜在市场空间超200GWh。
根据上文分析,钠离子电池有望率先在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成本敏感性较强的储能、低速交通工具以及部分低续航乘用车领域实现替代和应用。
暂不考虑电池系统层面的改进(如锂钠混搭)对应用场景的拓展,2020年全球储能、两轮车和A00车型装机量分别为14/28/4.6GWh,预计到2025年三种场景下的电池装机量分别为180/39/31GWh,对应2025年钠离子电池潜在市场空间为250GWh。
钠离子电池作为二次电池重要的技术路线之一,在当前对上游资源紧缺度和制造成本的关注度逐步升温的情况下,凭借资源端和成本端的优势重新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但由于钠离子电池本身能量密度较低且提升空间有限,因此在行业内更多地扮演新能源细分领域替代者的角色,有望率先在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成本敏感性较强的储能、低速交通工具以及部分低续航乘用车领域实现替代和应用,对中高端乘用车市场影响十分有限。
在龙头企业的推动下,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行业公司:
1)布局钠离子电池相关技术的传统电池和电池材料企业。
尽管技术路线有差异,但传统的锂电龙头企业在资金和研发方面优势明显,对各种技术路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钠离子电池相关技术也多有布局。
宁德时代、鹏辉能源,公司在钠电领域皆保持长期的研发投入,后者预计21年年底电池量产;杉杉股份、璞泰来、新宙邦,关注欣旺达、容百 科技 、翔丰华,上述公司在钠电池或材料领域皆有专利或研发布局。
2)投资钠离子电池企业的公司。
华阳股份,公司间接持有中科海钠1.66%的股权;浙江医药,公司持有钠创新能源40%的股权。
3)产业链重塑带来的机会。
钠离子电池的起量将带动正负极、电解液锂盐技术路线的变更,新的优秀供应商将脱颖而出。
华阳股份,公司与中科海钠既有股权关系,又有业务合作,生产的无烟煤是海钠煤基负极的重要原料之一,并且与后者合资建设正负极材料项目;中盐化工、南风化工,公司具备上游钠盐储备。
1)钠离子电池技术进步或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的风险:
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还处于初期阶段,若技术进步或者成本改善的节奏慢于预期,将影响产业化进程,导致其失去竞争优势。
2)企业推广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当前由于规模较小、产业链缺乏配套,钠电池生产成本较高,其规模化生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大力推广;若未来企业的态度软化,将影响钠电池产业化进程。
3)储能、低速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钠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和低速车等领域,若下游市场发展速度低于预期,将影响钠电池的潜在市场空间。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平安证券 朱栋 皮秀 陈建文 王霖 王子越
报告原名:《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巨头入场摇旗“钠”喊,技术路线面临分化 》
上海宝屿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2004年11月上海宝屿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4年12月超级奥氏体不锈钢904L锻件/进口904L钢板交付中船重工七二五所
2004年12月Inconel600无缝钢管交付上海氟化工客户
2004年12月超级奥氏体不锈钢1.4529脱硫脱销钢板交付山东鲁电项目部 2005年1月镍基合金Incoloy800无缝管交付华中师范大学科研项目
2005年3月超级奥氏体不锈钢1.4529无缝管交付常州客户
2005年4月蒙乃尔400无缝管交付核工业四零四工厂
2005年8月超级奥氏体904L无缝管交付宁波纺织机械厂
2005年12月真空炉冶炼3吨Inconel600无缝管供应江阴石化装备总厂 2006年2月哈氏合金c276薄板交付大连某日资屏蔽泵工厂
2006年6月高温合金GH3030高温合金钢板交付江西中氟公司
2006年8月高温合金Inconel600高温合金无缝管交付上海三爱富氟化工
2006年9月镍基合金Inconel718合金带坯交付常熟客户
2006年10月蒙乃尔合金Monel400无缝管、大型锻件交付湖南石化装备厂
2006年12月超级奥氏体不锈钢S31254无缝管研制成功并交付客户 2007年1月公司获得上海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
2007年2月镍基合金Incoloy825大型锻件交付大连船舶重工
2007年4月镍基合金Inconel625国产无缝管试制成功并交付客户
2007年6月高温合金GH3039高温合金圆钢交付山东石化装备客户
2007年10月哈氏合金B2大型锻件研制成功并交付客户
2007年12月精密合金4J29膨胀合金钢带交付广东客户 2008年2月哈氏合金c276脱硫脱销钢板交付鲁电项目部
2008年3月进口坯料904L无缝管交付上海某制药厂客户
2008年5月公司响应政府号召开展迎奥运安全生产月活动
2008年6月公司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2008年7月镍基合金Monel400大型锻件交付中石油西气东输项目
2008年10月哈氏合金B大型锻件交付威海化工设备厂 2009年1月公司获得上海高薪技术企业称号
2009年5月哈氏合金c276大型锻件法兰内蒙古乌海40万吨醋酸项目
2009年9月镍基合金GH4169圆钢交付烟台万华项目部
2009年10月精密合金3J1弹性合金钢带交付昆山台资工厂
2009年12月公司获得上海重合同守信用AAA级认证 2010年2月904L大口径焊接管出口中石化印尼项目部
2010年4月哈氏合金c276无缝管出口中石油伊朗项目部
2010年8月哈氏合金C-276大型锻件成功交付核工业山东同兴公司
2010年10月镍基合金Inconel625无缝管交付苏州客户
2010年12月高温合金Inconel600无缝管/锻件交付上海三爱富内蒙古项目部 2011年3月蒙乃尔Monel400无缝管交付中石化新疆项目部
2011年5月镍基合金GH2132交付河北石化装备工厂
2011年10月哈氏合金B2无缝管试制成功
2011年11月超级奥氏体不锈钢904L大口径无缝管余姚客户
2011年12月哈氏合金c276大型锻件成功交付中石化新疆项目部 2012年2月高温合金GH3030高温合金钢板交付江西中氟工厂
2012年6月时效硬化镍合金Inconel718大型锻件直径300mm交付湖北客户
2012年8月超级奥氏体钢S31254无缝管出口澳大利亚中石化项目部
2012年10月精密合金4J50圆钢出口东南亚
2012年12月哈氏合金B2无缝管/锻件交付中石化库尔勒油田项目部 2013年3月镍基合金Inconel600无缝管/锻件交付四川彭州80万吨乙烯项目
2013年5月镍基合金Incoloy825换热管/法兰交付新疆塔里木油田岭南站
2013年7月高温合金GH3030钢板交付大连客户
2013年8月镍基合金Inconel625无缝管交付燕山石化项目部
2013年12月哈氏合金c276管板/无缝管出口美国GE澳大利亚能源项目 2014年2月被上海市评委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
2014年5月镍基合金Inconel600非核级无缝管成功交付核电厂
2014年8月镍基合金Inconel625无缝管出口美国GE能源
2014年10月镍基高温合金Cr20Ni80交付沈阳客户
2014年12月哈氏合金c276大型锻件交付宁波化工客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