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料-能源领域综述

2.解放240马力的车,跑1公里要多少钱?油价是7.51元一升!

3.2008全球金融危机

燃料-能源领域综述

1950美元油价_美国历史油价

(1)燃料-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其税收政策的建议

我们应以更开阔的视野来分析燃料-能源领域的形势。以电力部门为例。目前我国发电与供电实质上是合在一个机构中,也就是说它具有专营性质。目前俄罗斯已出现电力不足的现象,需要新增几十兆千瓦的发电能力。但近年来,每年新增的发电能力还不到一百万千瓦。同时,我国的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如果全俄罗斯节约能耗20%就相当于15亿~18亿吨标准燃料。目前全俄罗斯仅在热能和电能的输送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8亿~9亿吨标准燃料(1吨标准燃料的价格为350卢布)。很明显,对国家而言最有效的供电原则是两手抓,既抓新增发电能力,又抓用户(包括能源部门本身)的节能措施——使生产过程单位能耗达最小值。但“俄罗斯统一能源系统”股份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现行政策却跟以前垄断时期一样,奉行“多发电,多赚钱”的原则。而作为国家代表占优势的公司经理委员会却对公司这种做法熟视无睹,所以,虽然国家是“俄罗斯统一能源股份公司”的主要股东,但实际上没有能力影响该公司的工作。

要知道,根据现行法律,联邦能源委员会是可以从国家层面对这种专营权进行干预的,其中包括对大宗投资的合理性进行跟踪调查。任何自然的专卖者都应本着均衡民主的理念兼顾各部门的经济利益。因此,亟须制订国家在燃料与能源领域的长远税务政策。

前几年的经济分析表明,能源涨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终端产品跟着涨价,甚至远超过成本涨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如果产品进入市场之前存在着多个中间环节的话,情况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用电的生产单位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由于无法控制自身产品价格而默默承受能源涨价的负担和供电失常造成的损失,二是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获得不正当的超额利润。例如,1990~1999年间,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的价格平均上涨21倍,电能上涨18倍,铁路运输上涨21倍,而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30倍。如果电能和热能进一步涨价并接近企业的竞争价格底线,那么企业(尤其是耗能大户——炼铝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企业等)只有破产。有人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预测模型处理十年来的数据,结果表明,当燃料与能源的价格上涨4倍时,总产量的成本将上涨1.3~1.4倍,国家的收入将上涨0.2~0.25倍,绝对投资会下降2%~2.5%,而有效的投资(即考虑到设备和基本建设工作的涨价)将缩减58%~60%。由于能源涨价引起产品制造业和公共事业的成本增长,同时造成投资总量明显减少和严重不足,所以整个国家的经济衰退。

根据部门间生产和产品分布的平衡表,可以算出燃料涨价对能源产品价格和经济的影响。针对7个部门(电力工程、燃料部门、加工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和通信、物质生产的其他部门)综合计算的结果示于图4.1。

图4.1 主要经济部门生产企业价格与燃料涨价的关系

1—运输业;2—电力工程;3—其他燃料用户;4—加工制造业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专家们提出了关于燃料与能源领域国家税收政策的建议:

1)为了保障国内市场重要燃料和能源的价格处于最合理的平衡状态,除了调整天然气和电价外,还必须对石油、燃料重油、燃料煤及其铁路运输价格进行国家调控,因此,应加大联邦能源委员会的职能。

2)为了减轻国际价格动荡对国内主要燃料价格的影响,对天然气、石油和重油这类基本燃料必须依据其出口价征收海关税。

3)在调控天然气、石油(重油)和煤的国内价格时,必须考虑到能源部门及其燃料基地发展所需的资金(自筹)主要来自能源出口收入及其制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按照这种思路,国内市场消费价格(不考虑附加税)允许维持在:天然气480卢布/千立方米,石油5~980卢布/吨,燃料重油680~685卢布/吨。

4)由于国家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占有很大的股份,应对其专用投资加强监控,只能把这部分资金用于发展燃料基地和投向该行业的固定资产。

5)为了支持煤炭工业,应继续给予适当的补贴,把补贴额提高到100卢布/吨。由煤炭工业商品附加税及其铁路运输费中提成后,可把补贴减至50卢布/吨,并把煤炭的平均价维持在400卢布/吨左右,这样对煤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平均价格增加了183~187卢布/吨。

6)核发电站的自有资金和自筹投入原则上应随发电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设备利用率85%的情况下,可把核电的出厂价(不考虑附加税)保持在15.3~17.1戈比/千瓦的水平。

7)对“俄罗斯统一能源股份公司”的专项财政投资实行国家监控时,应注意协调燃料价和核电站用自筹资金发电的电价。搞好了协调,即使在燃料成本上涨2倍,用电部门成本为20.2~20.3戈比/千瓦的情况下,也可使2005~2010年的平均电价降至28.6和24.1戈比/千瓦(未考虑附加税)。

(2)燃料-能源领域的发展形势

我国无论是石油、天然气原料基地的数量,还是该行业经济实体的数量都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模式。国家对地质勘探工作拨款锐减造成深部钻探工作量急剧下降,使得许多石油、天然气远景区域(含水域)的大规模地质勘探完全或部分下马,包括西西伯利亚在内的一些主要油气产地储量递增的速率下降。1988~19年间,俄罗斯进行石油、天然气深部钻探的工作量从600万米降至140万米,减少了76%。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原料基地实现简单再生产的任务都难以完成。如果说80年代油气开1个单位,当时就有2~4个单位的新增储量;而到1995~19年,开1个单位的石油,只有79%的新增储量作为后备基地,天然气的情况更糟,只有39%。

在原料基地和地质勘探工作存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相关职能部门很难形成稳定的国家政策,或者说很难操作。目前已开始在这个领域制订近期和中期发展规划。主要文件是“1994~2000年俄罗斯联邦矿物原料基地的联邦发展规划”,燃料与能源领域的扩大再生产规划(1993年)和保障经济安全的中期规划(1996年),近5~8年正属于规划包含的范围内。

由于一批油气矿区对地质勘探结果没有预先进行充分的经济评估,所以开发后立刻感到不合算,使得投入该区普查勘探的资金处于不定期冻结状态。现在基地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地下油气自然衰竭,还在于具体地区油气预测储量的不确定性,预测方法与机制的可操作性差,另外还与国家长期宏观经济和能源战略等全局性问题联系在一起。

图4.2相当完整地绘出了1988~1995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开量变化曲线和前景预测图。

应该看到,俄罗斯的石油工业及其在前苏联时期建立的原料基地都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首先是乌拉尔-波沃尔斯克矿区的开发与快速开,1950~10年,乌拉尔-波沃尔斯克主要油区的产量从1110万吨增至20840万吨。到10年,该地区产量已占全苏联的59%和全俄罗斯的73.2%。之后,西西伯利亚含油气地区及其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与开发,它们在全苏联新增储量中所占的份额达70%。从10到1998年(1998年油量达最大值)全国石油产量增长了12倍,从3140万吨增至41570万吨。毫无疑问,这些都为我们积累了组织经验和技术优势。

但是,从1989年开始石油产量不断下降,至1996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仅为29870万吨。也就是说比1988年减少了52%。国内的石油需求量也下降了:1995年曾是19400万吨,换算成人均1.3吨。当时美国的人均石油消耗为3吨多,也就是说按这个重要指标俄罗斯在世界上排在第25位。这就是我国总的经济现状。

图4.2 1988~1995年石油(1)、天然气(2)和煤炭(3)产量及其至2010年的预测曲线

过去我们的地质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波沃尔日亚等几个产油区,随着地质勘探工作规模的缩减,不仅导致远景新区勘探工作量的下降,而且使新区超前地质研究也无法实施,同时,各地的普查项目数量也明显减少。

事实证明,导致石油储量增长势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地质勘探工作量锐减。从1991至1995年,深部钻探的工作量减少了96.8%(由123.81万米减至3.85万米),地震勘探工作量减少了1/3(从80.9百万米减至53.1百万米)。在后来的几年中,地质勘探工作量并未增加,技术经济指标也未出现好转。

在我国经济困难的形势下,人们简直没有注意到在俄罗斯地下还蕴藏着巨大的尚未开发和未探明的碳氢化合物:已查明的潜在石油中有34%,冷析油中有16%将可形成大型新矿区。专家们认为,如果地质勘探工作量恢复到1988~1990年的水平,则每年新增的石油和冷析油的储量可达到10亿吨,天然气达1.5万亿立方米。预计这些新增的储量有70%~75%将在西西伯利亚获得,10%~12%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获得,15%~18%在东西伯利亚、远东和海洋的大陆架获得。自然,这对于实施地质勘探工作战略是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材料。

在谈及燃料与能源领域近远期发展前景之前,应了解能源体系的简要特征。前苏联用1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能源体系保障了全国各地区的需要,但后备基地不超过10%~12%。1991年之后,能源体系被分割成多个独立国家的单独体系,因而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大大削弱了能源生产能力再分配和集中使用的机动性。

俄罗斯有700多座发电站,总发电能力超过215百万千瓦,其中冷析油热电站和火力发电站占70%,水力发电站20%,核发电站10%。由于俄罗斯每千瓦的电价仅为欧洲国家电价的33%~40%,增加电力出口本可望换回大量外汇。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能源供应紧张。目前“俄罗斯统一能源股份公司”的71个地方机构中有51个能源供不应求,只有20个能源过剩。

(3)燃料-能源领域的中远期前景

在分析中远期前景之前,首先来看看近年来燃料与能源领域的现状。燃料与能源作为基础产业,它能支撑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遏制国内生产总体衰退的趋势。但很遗憾,燃料与能源生产联合体把税收和地租费交给国家以后,国家并未利用手中掌握的这些资金来保持能源企业的“火车头”作用,未大力支持市场前景看好的能源产品后续产业,反而容忍能源用户拖欠燃料费和电费的现象。

权威人士指出,从1991~2010年当代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将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如果顺利的话,2005~2010年经济增长速率将达年增长4.6%~4.8%,往后到2020年达5.2%~5.5%。预计俄罗斯对一次能源的总需求量将缓慢增长,到2010年时才会达到1995年的水平,然后到2020年时增长量也不会超过5%。

于是,可以预测,在2005~202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能耗将快速下降。当然,由于缺乏到2020年之前俄罗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资料,所以今后各地能量需求的规律不明显。但是可是预料,直至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总的能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然后到2020年逐渐下降,占全国需求量的29.6%,但欧洲部分的能量需求到2020年将增长到52.6%。

一般认为,如果2010年产气量达6000亿立方米,那么将有约52万亿立方米的地下可变成价格54~60美元/立方千米的商品(在开现场价格是18~30美元/立方千米)。这时必须要动用亚玛尔半岛的储量。而到2020年产气量增至7500亿立方米甚至8500亿立方米时,则有57万亿~61万亿立方米的地下价格将上涨到60~70美元/立方千米和67~92美元/立方千米)(后一种情况下,将动用包括亚玛尔半岛大陆架和格丹半岛的储量)。

如果产气量要达到7500亿立方米,那么已探明的储量(46.9万亿立方米)将不能满足开的需求。所以,为了保障上述开水平,必须每5年增加近3万亿立方米的储量,以保证气的出厂价不超过70美元/立方千米。

为了搞好对石油工业的投资,必须认真研究到2010年和2020年时石油产量、油价及其成本的特点。研究表明,如果世界油价走低,俄罗斯的石油产量2010年将降至29000万吨,2020年27000万吨;如果世界油价上涨,将使俄罗斯的产量上升至33500万~35000万吨。但是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甚至不能满足所谓的低产量,如果年产量达到33000万~35000万吨需要每年新增探明储量5亿吨,这样才能保证石油的出厂价不超过90~100美元/吨。

考虑到运费在煤炭价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煤价与各地煤质的关系,专家们在评估煤的经济特性时不仅要从全国出发,还要从各个煤田出发。根据能源市场模型,全国2010年所需的煤总量为30000万~36000万吨,而2020年为34000万~40000万吨。已探明的储量将满足上述煤量的需要。

据权威学者的看法,与快速涨价的天然气和石油不同,由于煤炭的储量大,煤炭部门的经济结构更优化,再加上煤、煤炭深加工和煤炭运输方面的科技进步,到2020年煤炭的价格将比2010年下降10%~15%。

(4)燃料-能源(石油、天然气、煤和铀)的矿物原料基地问题

分析数据表明,到1999年为止各类燃料已探明储量可供开的强度是:石油——22年,天然气——81年,煤——100年。这里必须特别注意,用于发电的燃料在各类燃料全部已探明储量中存在着不均衡现象:石油和天然气仅占已探明总储量的1/4,而占了发电用燃料的80%;煤和天然铀矿占总探明储量的76%,而只占发电用燃料的13%(表4.1)。

表4.1 俄罗斯的燃料-能源预测与储量情况(至1999年1月1日数据)

引自国外文献的数据。

一般认为,如果某种燃料已出的量占预测量的25%,则可认为该种已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对我国而言,石油的利用已接近于这个槛值,而天然气和煤的槛值不仅取决于储量的多少,还取决于其开成本。

必须自豪地看到,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拥有的丰富有机燃料优势。俄罗斯仅占世界2.8%的人口和12.8%的领土,却拥有占世界预测石油的11%~13%,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5%左右,天然气预测的42%和已探明储量的34%,已探明石炭储量的20%和已探明煤储量的32%。(这个自然段的数据引自参考文献[22]。由于出处不同,其中有些数据与表4.1有出入——译注。)

解放240马力的车,跑1公里要多少钱?油价是7.51元一升!

百年世界汽车大事记

1886年 卡尔?奔驰制造出世界上首辆三轮汽车,戈特利布?戴姆勒制成四冲程汽油机驱动的四轮汽车。

1888年 奔驰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供出售的汽车。

1889年 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成立。

1890年 陆虎(Rover)开始生产汽车。

1891年 法国潘哈德与勒伐索首创发动机前置车型,研制成功汽车专用车架。

1893年 世界上第一个汽车牌照和驾驶证在法国颁发。杜里埃设计出美国第一辆汽油机汽车。

1894年 戴迪安获首届汽车公路赛冠军,平均时速12英里。P?狄塞尔展示第一台实用柴油机。

1895年 世界上首次官方举办的公路汽车赛在巴黎――波尔多之间举行。杜里埃获首届美国汽车赛冠军,平均时速5.05英里。美国第一家汽车公司杜里埃汽车公司成立。米其林兄弟在标致汽车上使用充气轮胎。法国汽车俱乐部成立。贝斯电动车问世。

1896年 亨利?福特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为了庆祝英国法律将机动车限速提高到19公里/时,举行了首届伦敦-布莱顿汽车赛。

18年 奥兹汽车公司成立,并出产第一辆奥兹汽车。

1898年 波士顿举办美国首届汽车展览会。美国的哥伦比亚号汽车首先使用电灯照明,用于前灯和尾灯。查斯洛普?劳博特伯爵创造出63公里/时的车速纪录。梅茨格设立第一家汽车专卖店。

1899年 菲亚特汽车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成立。第一辆汽车出厂。纽约市成立美国第一家汽车修理厂。卡米尔?金纳特驾驶一辆电动车创造了106公里/时的车速纪录。

1900年 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登出全球第一份汽车广告。纽约市政当局颁发美国第一份汽车驾驶执照,称”工程师证书”。

1901年 奥兹汽车公司首先给汽车安装车速表。美国帕克特汽车上出现第一个手控点火提前装置。戴姆勒用”梅赛德斯”为自己的汽车命名。一辆罗克莫比克蒸汽车征服了美国科罗拉多海拨4312米派克斯峰。

1902年 卡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

1903年 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别克汽车公司成立。一辆温顿汽车用65天时间横穿美国。在发生多起死亡事故后,巴黎-巴德里汽车拉力赛停办。纳皮尔制成6缸发动机。欧洲出现V型8缸发动机。

1904年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成立。美国的汽车产量超过法国。哥博恩?博里的赛车速度达到167公里/时。

1905年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成立。69中文之家论坛

1906年 汽车”大奖赛”首次在法国出现。路边加油站出现。兰西亚汽车公司成立。

1907年 日本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旁蒂克公司前身-奥克兰公司成立。

1908年 福特推出T型车。杜兰特组建通用汽车公司。

1909年 布加迪汽车公司成立。阿罗?金斯顿推出4轮制动装置。

1910年 布加迪推出首辆顶置式凸轮轴发动机。阿尔法汽车公司成立。费迪南德?保时捷为戴姆勒公司设计的亨利王子实验车获得成功。

1911年 蒙迪卡罗开始举办汽车拉力赛。雪佛莱汽车公司成立。

1912年 卡迪拉克汽车用电起动发动机。

1913年 哈德逊研制第一辆现代四门轿车。福特工厂安装了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1914年 道奇兄弟开始生产全钢车身的道奇牌汽车。玛莎拉蒂汽车公司成立。英国出现双层客车。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首先使用交通信号灯。美国的斯蒂培克公司首先在汽车上安装油量表。

1915年 福特T型车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70%,售价从850美元降至265美元。帕克德推出使用V12型发动机的汽车。雪铁龙公司成立。

1916年 发明挡风玻璃刮水器。

1917年 林肯汽车公司成立。三菱轿车出厂。

1918年 雪佛莱成为通用公司的一个分部。

1919年 本特利汽车公司成立。保罗?加利利用风洞检测汽车的流线性能。

1920年 马自达的前身东洋汽车公司成立。杜森博格A型车首次用液压制动器。

通用公司首先用了车顶内灯。

1921年 托马斯?米杰里与同事共同研究发现了四乙基铅在汽油中的抗爆作用。巴洛特2LS汽车用双顶置凸轮轴(DOHC)。福特T型车占当时美国全部汽车产量的55.4%。柏林出现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美国的克莱尔发明了倒车灯。

1923年 福特汽车创造年产汽车超过200万辆的新记录。美国出现可选装的汽车收音机。奔驰公司制造出第一辆用于大奖赛的中置发动机汽车。杜兰特重组通用汽车公司。含铅汽油开始出售。

1924年 麦克斯威尔公司更名为克莱斯勒公司。美国平均7人拥有一部汽车。德国博世公司发明电动刮水器。

1925年 斯柯达公司开始生产汽车。

1926年 第一辆旁蒂克汽车在纽约车展上展出。富豪汽车公司成立。奔驰公司与戴姆勒公司合并。

1927年 福特T型车在生产1500万辆后停产。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曲轴箱换气装置和后视镜开始出现。亨利?赛格瑞的”阳光”赛车速度达到328公里/时。

1928年 福特A型车代替T型车。

1929年 世界汽车产量达到533万辆。亨利?福特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卡迪拉克使用带同步器的齿轮变速器。法拉利汽车公司成立。

1930年 布加迪制造了””号汽车。卡迪拉克第一次使用V6型发动机。

1931年 劳斯莱斯公司接管本特利汽车公司。保时捷设计公司成立。

1932年 阿尔法汽车公司推出第一辆单座位大奖赛汽车。

1933年 世界上第一家汽车**院在美国开张。丰田自动织布机厂设立汽车部。

1934年 日产汽车公司成立。克莱斯勒率先推出流线型车身轿车。雪铁龙推出前轮驱动汽车。

1935年 菲亚特推出500型微型轿车。

1936年 奔驰公司首先推出柴油轿车。保时捷博士设计的甲壳虫原型车面世。三菱公司销售首批柴油汽车。第一辆摩根汽车问世。

1937年 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五十铃汽车公司成立。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伊斯顿的”霹雳”汽车速度超过500公里/时。

1938年 美国别克汽车装上了转向闪光灯。

1939年 帕克德推出空调汽车。

1940年 美国汽车内开始安装安全带。美国军队开始使用吉普车。哥廷根大学开始研究汽车阻力、升力和侧风的影响。

奥兹率先推出全自动变速器。一种流线型的宝马汽车赢得了意大利1000英里公路汽车赛胜利,这对战后汽车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941年 大众汽车公司首先生产水陆两用汽车。

1944年 韩国起亚汽车公司成立。

1945年 大众公司在英军控制下恢复生产。美国各大汽车厂研制新车型。

1946年 本田汽车公司成立。

1947年 日产生产达特桑牌汽车。当年全球汽车产量585万辆。第一辆法拉利跑车参加比赛。

1948年 陆虎越野车问世。捷豹XK120跑车在伦敦车展引起轰动。保时捷车型365跑车问世。林肯和卡迪拉克汽车开始安装电动车窗。

1949年 克莱斯勒使用盘式制动器。福特V8型轿车推出。雪铁龙2CV投产。

1950年 陆虎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当年全球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达到1057万辆。一级方程式大奖赛举行。

1951年 福特公司提倡汽车碰撞试验。克莱斯勒推出助力方向盘。国际比赛中使用防撞头盔。

1952年 铃木公司开始制造摩托车。

1953年 克尔维特跑车推出,富士重工业公司成立。米其林发明子午线轮胎。

1954年 奔驰300SL跑车用燃油电子喷射发动机。汪克尔设计出转子发动机。

1955年 福特推出雷鸟牌双座汽车。福特创造一天生产10877辆汽车的纪录。莲花汽车公司成立。丰田推出汽车。本年度全球汽车产量达到1363万辆。在法国勒芒大赛中,发生了一起最为悲惨的意外事故,84人丧生。

1956年 中国第一辆自行设计制造的汽车”解放”载货车问世。

1957年 所有的瑞典富豪汽车均安装安全带。在2名车手和2名观众丧生后,意大利停止了1000英里公路赛。

1958年 中国 ”东风”轿车问世,这是中国第一辆轿车。

1959年 ”迷你”(Mini)车投产。本田在美建摩托车厂。全球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当年产量达到1392万辆。

1960年 装有前置发动机的法拉利跑车在汽车大赛中获胜。兰博基尼汽车公司成立。

1963年 全球汽车产量超过2000万辆。

1964年 保时捷911 跑车问世。唐纳德?坎贝尔用”蓝鸟”汽车创造了648公里/时的车速记录。

1965年 两辆水陆两用汽车横渡英吉利海峡。

韩国亚细亚汽车公司成立。

克雷格?博瑞德拉夫驾驶”美国精神”号喷气式汽车创造了967公里/时的车速记录。美国颁布”机动车安全法”。

1966年 查帕瑞2F赛车首次用导流板。

1967年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成立。

1968年 丰田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福特公司推出防抱死刹车装置(ABS)。

美国第2亿5千万辆汽车出厂。

1969年 丰田累计出口汽车100万辆。年度全球汽车总产量2980万辆。奥迪汽车公司成立。

11年 本年度全球汽车产量突破3000万 辆,达到3343万辆。耗资500万美元的月球车在月球上行驶。无花纹的赛车轮胎问世。

12年 韩国大宇汽车公司成立。

13年 克莱斯勒汽车装上电子点火器。通用汽车首先用安全气囊。油价猛涨,小型车更加流行。本年度全球汽车产量为3992万辆。

14年 最后一辆德国产”甲壳虫”在德国本土下线。高尔夫牌汽车投产。

15年 保时捷推出涡轮增压式赛车,成为提速最快的公路跑车。

16年 奔驰建成气流速度达270公里/时的汽车风洞,为世界之最。

17年 中国第二汽车厂建成投产。雷诺在F1赛车上用涡轮增压器。第一届国际电动汽车会议在芝加哥召开。年度产量4095万辆。

18年 在英国,一辆太阳能汽车时速达到13公里。马自达推出双转子发动机双座运动车RX-7。日本研制出混合动力汽车。

19年 巴西研制成功酒精汽车,并成为酒精汽车大国。

1980年 日本汽车年产量达到114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1981年 福特在其轿车两侧装上机翼,改装了3辆”会飞的汽车”。日本研制出原地转向汽车。莲花独特的双底盘赛车被禁赛。德罗林汽车是第一辆,也是唯一一辆不锈钢车身的汽车。

1982年 奥迪100车的风阻系数为0.30,为当时最低。”甲壳虫”产量超过福特T型车。

1983年 理查德?诺布尔的喷气式”推力2号”车创下1019公里/时车速记录。

宝马的4缸F1赛车最大功率达到1000马力。涡轮增压器普及。

年 前苏联研制出双燃料汽车。

1985年 第一届太阳能汽车赛在瑞士举行。通用成立土星分部。

1985年 中德合资在上海生产大众轿车。

1986年 瑞克?梅柯创造了376公里/时的环形赛道平均车速记录。宝马展出Z1型赛车,车身用塑料车身,升降车门。

1987年 五十铃在东京展上展出陶瓷柴油发动机。韩国汽车年产量达到.6万辆。

1988年 丰田美国工厂投产。法拉利F40推出。

1989年 大众开发电力、柴油混合动力汽车。

1990年 世界汽车总年产量超过5000万辆。

通用开发出一次充电可以88公里/时速度行驶190公里的电动车。

1992年 法拉利跑车第500次参加F1赛车。

1993年 麦克拉仑碳纤维车身F1赛车推出。

1994年 中国公布”汽车行业产业政策”,确定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

赛纳在F1意大利分站比赛中身亡。

19年 安迪?格林驾驶”推力SSC”号喷气式汽车,创下超音速的1221公里/时陆地最高车速世界记录。

1998年 大众和宝马公司分别购得本特利及劳斯莱斯汽车公司。

1999年 中美合资在上海生产别克汽车。奔驰汽车公司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联合组成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集团。

2000年 通用、菲亚特结成战略同盟。雷诺收购三星。3升路波轿车首创百公里油耗2.4升。

<a href="://jd.chinawisesoft/redirect.php?tid=1462&goto=lastpost" target="_blank">://jd.chinawisesoft/redirect.php?tid=1462&goto=lastpost</a>

这是参考网址!LZ自己看吧。

2008全球金融危机

先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次贷危机!一看就明了

过去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到电话账单,无处不在。

当地人很少一次现金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可是我们也知道,在美国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子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者。

大约从10年前开始,那个时候公司漫天的广告就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满诱人的传单:

『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吧!』

『没有收入吗?找阿囧公司吧!』

『首次付款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

『担心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的优惠利率!』

『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的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想想看,两年后你肯定已经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为经理了,到时候还怕付不起!』

『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买房。(你替他们担心两年后的债务?向来相当乐观的美国市民会告诉你,演**的都能当上州长,两年后说不定我还能竞选总统呢。)

阿囧公司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可是钱都贷出去了,能不能收回来呢?公司的董事长--阿囧先生,那也是熟读美国经济史的人物,不可能不知道房地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这笔收益看来不能独吞,要找个合伙人分担风险才行。

于是阿囧找到美国财经界的领头大哥--投资银行。这些家伙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大哥(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找来诺贝尔经济学家,找来哈佛教授,找来财务工程人员,用上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金融炼丹(copula 差不多是此时炼出)之后,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已经有泡沫了,这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呼风唤雨的大哥,你说他们看到这里面有没有风险?

开玩笑,风险是用脚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吧!于是经济学家、财务工程人员,大学教授以数据模型、随机模拟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新产品--CDO(注: Collateralized De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就是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的风险。

光这样卖,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啊,设原来的债券风险等级是 6,属于中等偏高。于是投资银行把它分成高级和普通CDO两个部分(trench),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 4 和 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投资银行三寸不烂"金"舌,在高级饭店不断办研讨会,送精美制作的powerpoints 和 excel spreadsheets,当然卖了个满堂彩!可是剩下的风险等级 8 的高风险债券怎么办呢?避险基金又是什么人,于是投资银行找到了避险基金,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角色,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简直小意思!

于是凭借着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利率仅为1.5%;普通 CDO 利率可能达到12%,所以光靠利差避险基金就赚得满满满了。

这样一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2001年末,美国的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多,天呀,这样一来就如同阿囧公司开头的广告一样,根本不会出现还不起房屋的事情,就算没钱还,把房子一卖还可以赚一笔钱。

结果是从买房的人,到阿囧公司,到各大投资银行,到各个一般银行,到避险基金都赚钱,但是投资银行却不太高兴了!当初是觉得普通 CDO 风险太高,才丢给避险基金的,没想到这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净值拼命地涨,早知道自己留着玩了,于是投资银行也开始买入避险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这就好像阿宅家里有放久了的饭菜,正巧看见隔壁邻居那只讨厌的小花狗,本来打算毒它一顿,没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没事,反而还越长越壮了,阿宅这下可傻眼了,难道发霉了的饭菜营养更好?于是自己也开始吃了!

这下又把避险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当然要大干一票!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 CDO 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 10 倍的操作其他金融商品,然后继续追着投资银行买普通 CDO 。

科科,当初可是签了协议,这些普通 CDO 可都是归我们的!!

投资银行实在心理不爽啊,除了继续闷声买避险基金和卖普通 CDO 给避险基金之

外,他们又想出了一个新产品,就叫CDS(注: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交换)好了,华尔街就是这些天才产品的温床:一般投资人不是都觉得原来的 CDO 风险高吗,那我弄个保险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险费,白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

以AIG为代表的保险公司想,不错啊,眼下 CDO 这么赚钱,1分钱都不用出就分利润,这不是每年白送钱给我们吗!避险基金想,也还可以啦,已经赚了几年了,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于是再次皆大欢喜,Win Win Situation!CDS也跟着红了!

但是故事到这还没结束:

因为"聪明"的华尔街人又想出了基于 CDS 的创新产品!找更多的一般投资大众一起承担,我们设 CDS 已经为我们带来了 50 亿元的收益,现在我新发行一个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买入 CDS 的,显然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产品之上的基金的风险是很高的,但是我把之前已经赚的 50 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元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你投资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首次募集规模 500 亿元。天哪,还有比这个还爽的基金吗?

1元面额买入的基金,亏到 10% 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

Rating Agencies 看到这个天才的规画,简直是毫不犹豫:给出 AAA 评级!

结果这个基金可卖疯了,各种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虽然首次募集规模是原定的 500 亿元,可是后续发行了多少亿,简直已经无法估算了,但是保证金 50 亿元却没有变。

如果现有规模 5000 亿元,那保证金就只能保证在基金净值不亏到本金的 1% 时才不会亏钱,也就是说亏本的机率越来越高。

当时间走到了 2006 年年底,风光了整整 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因为房价下跌,优惠利率的时限到了之后,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然后阿囧公司倒闭,避险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AIG保险公司和的银行,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避险基金的各大投资银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美国Subprime Crisis 爆发接近成为 Prime Crisis。

Credit Crunch 开启的地狱大门,还不知道如何关上……

看完了上面的再说说中国,中国主要的外汇储备是美元已经有1.9万亿,这次的金融危机美国增加了不少现金流,多印出来不少钱,所以短期内有通胀,美元贬值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受损失的还是中国,谁叫你储备美元了

看完国外再看国内,国内的楼市泡沫也很大,人民都在单款买房子。国家是放宽金融政策,说白了就是降息刺激钱的流通,反正放银行里也没利息,就是楼主说的(1.银行利息收入减少),再者国家也说了增加资金流,说白了也是多印钱。短期的增加货币量,钱印多了就不值钱了就是楼主说的(2.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降息可以有点作用,这就好比在烂疮上擦粉,短期看似盖住了,其实烂疮烂得更深,至于挑战和机遇没有看到,发改委又说粮价要和国际“接轨”了,好比石油,国际原油价格到150美圆了发改委就“接轨”了,现在跌到60美圆以就看不到接轨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了发改委就“接轨”了,为什么只看所谓的汇率不考虑国内货币实际购买力和工资水平? 所以,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力不行,工厂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就只好倒闭,现在有千万农民工失业潮就不奇怪了!

生活水平与朝鲜接轨,老百姓的待遇和医疗保障与非洲接轨,物价房价油价与欧美接轨。这就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挑战和机遇,楼主你明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