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冶金价格表_今日冶金资讯
1.中国的煤炭储量到底有多少啊?在世界上排名又如何?
2.减速机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中国的煤炭储量到底有多少啊?在世界上排名又如何?
环球能源网根据BP能源数据整理,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排名如下表所示,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稳坐头把席位,俄罗斯为1570亿吨储量排第2位,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排第3位和4位: 排名国家探明储量百万吨所占份额%储比(R/P)1美国24664327.12342俄罗斯15701017.3>5003中国11450012.6484印度9244510.22075澳大利亚785008.62106南非487505.41907乌克兰341533.84248哈萨克斯坦312793.43259波兰140001.59010巴西101131.1>500 (环球能源网根据BP能源数据整理) 解析:俄罗斯除了具有丰富的油气外,煤炭也相当丰富,而且,由于每年的开量非常小,煤炭的开前景非常大。美国丰富的煤炭支撑其在全球火力发电的老大地位,但由于美国各州陆续制定出严厉的环保法律,愈来愈多的发电厂已经改用天然气做燃料发电。最近,在鼓励减少石油对外的依存度的激励下,美国一些大公司和研究机构正在探索煤制油、煤制气的工业试验项目。中国也是煤炭储量大国,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高达75%以上,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由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以及产品涨价等因素,这几年中国煤炭生产增速加快,2007年上半年中国已经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虽然煤炭储量绝对数位列全球前茅,但每年开量和消费量巨大,中国煤炭的储比低于50年,小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虽然印度的煤炭储量略低于中国,但其储比却大于200年,一旦清洁煤和煤烃化有突破性进展,印度的煤前景将远胜于中国。 环球能源网认为,作为煤大国,中国理应把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之一,以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但是,煤在中国也不是无限制的一次能源,而且,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事实已经证明大量使用煤炭已使中国环境严重污染,因此,从国家能源战略角度考虑,应该相当谨慎地使用煤炭,尽可能使能源来源分散化和能源消费结构合理化,尽可能通过市场方式充分利用全球的能源。 山西煤炭没了?没听说,应该不会吧,不过也快了。
减速机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减速机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产品已从最初单一的摆线减速机,发展到现在多品种起头并进的格局,主要包括摆线减速机、无级变速器、齿轮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等。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减速机行业的产业链,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竞争格局等。
减速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减速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国茂股份(603915)、绿的谐波(688017)、宁波东力(002164)、中国高速传动(00658)、中大力德(002896)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趋势预测
产业概况
1、定义
减速机又称减速器,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马达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
减速机主要针对的减速对象是电机,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起着匹配转速和传递扭矩的作用。绝大多数工作机负载大、转速低,不适宜用原动机直接驱动,需通过减速机来降低转速、增加扭矩,因此绝大多数的工作机均需要配用减速机。作为工业动力传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部件之一,减速机广泛应用于环保、建筑、电力、化工、食品、物流、塑料、橡胶、矿山、冶金、石油、水泥、船舶、水利等行业。
减速机主要包括工业通用减速机和工业专用减速机,这两大类减速机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又可分为不同的产品类型,具体的产品情况如下表
2、产业链剖析:减速机行业下游应用广泛
上游企业主要包括设备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及原材料企业,减速机主要生产设备为金属切削机床,主要企业为大连机床集团等;零部件生产企业包括铸件和轴承生产企业;原材料生产企业主要为钢铁企业。中游参与者主要为通用减速机、专用减速机生产企业和机器人减速机生产企业。减速机下游应用领域较广,涉及冶金、航空、食品、机器人等。
目前,减速机产业链中游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宁波东力、中大力德、杭齿前进等。除此以外,部分非上市公司的减速机产品也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席之地,如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发展历程:
减速机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产品已从最初单一的摆线减速机,发展到现在的多品类,即摆线减速机、无级变速器、齿轮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电动滚筒等。减速机行业在中国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
,我国建立了行业发展的标准,设立了专门生产减速机的生产厂;18年后国家引进先进加工装备,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科研攻关,逐步掌握各种高速和低速重载齿轮装置的设计制造技术;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环保型减速机取代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减速机。行业进入大改革,摆脱对囯外技术的依赖,自主研发节能环保型产品;2015年以来,《中国制造2025》要求突破突破机器人减速器等高端产品的技术,意味着减速机技术进入追赶期,随着国内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的部分量产,国内精密减速器行业进入国产替代阶段。
上游原材料供给:2021年铜材和钢材产量均提升,价格持续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铜材累计产量为2046万吨,累计增长1.4%;2015-2019年期间中国铜材产量2018年跌至最低,此后慢慢回升。截止2021年7月,2021年铜材产量为1188万吨,较同期上升0.5%。
根据中国五金机电指数的铜材价格指数数据显示,2012-2021年国内铜材价格指数呈波动变化趋势。2012-2016年,铜材价格指数逐年下降,从2012年的96.88下降至2016年的71.32。2017年后,铜材市场价格趋势波动不大,2020年价格指数为75.86。2019-2021年我国铜材价格不断攀升,受原矿石价格上涨的影响,截至2021年8月底,2021年铜材价格指数为100.9,处于最近几年的高点。
2016-2020年,我国钢材产量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2020年中国钢铁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钢材产量13.25亿吨,同比增长7.7%。2021年1-7月,钢材产量为8.09亿吨,产量同比增长10.5%。
2020年12月底钢材(板材)价格涨幅扩大,减速机行业成本上升。2021年1月钢材价格有所下行,2021年3月钢材价格指数又升至136.28点,比年初上涨9.44%,同比上涨37.37%,2021年6月底钢材价格指数提升至143.47点,同比上升40.46点,升幅为39.28%。
下游应用领域:起重运输、水泥建材和机器人领域使用最多
减速机的下游应用行业主要包括起重运输、水泥建材、重型矿山、冶金、电力和航空船用等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其中,起重运输行业使用减速机产品的数量占比约为25.02%,水泥建材行业使用减速机产品的数量占比约为14.89%,重型矿山行业占比约为9.76%。
注:数据截止时间为2019年。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规模以上减速机企业数量:2015-2019年波动下降
据《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年鉴2020》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减变速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波动变化。2019年,我国减变速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800家。
2、减速机行业市场规模:2019年和2020年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近年来中国减速机产量波动较大,2019年我国减速机产量增长较快,达到852万台,同比增长51.3%;2020年,中国减速机生产稳定增长,产量为917万台,同比增长7.6%。
注:2019年之前数据来自《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年鉴》,由于年鉴更新存在滞后性,2019年数据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根据历史数据核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9年之前数据与《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年鉴》数据相符,因此2019-2020年数据具有一定参考性。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山东和江苏名列前茅
从区域竞争格局看,山东和江苏的减速机企业分布较多,其次是浙江、河北和河南等省份,也聚集着较多的减速机生产企业。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企查查,通过企查查搜索“减速机”,筛选存续和在业的制造业企业。
2、企业竞争:外资品牌占领高端市场,内资品牌主导中端市场
国内工业减速机市场逐渐呈现中低端两极分化趋势。随着下游制造业升级,多样化需求对减速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德国SEW和西门子等高端品牌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5%左右,国茂、宁波东力等国产中端品牌市场份额达50%,低端品牌占比约为25%。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 政策将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2015年5月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中关于减速机相关政策如下: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和研发投入的增加,中国减速机技术将逐渐缩小与巨头差距,企业产能也将不断提升,中国减速机企业的市场份额将相应增加。
2、2021年中国大陆减速机市场或超1200亿元
减速机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广泛,预计2021-2026年减速机行业需求升级发展。一方面,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继续深入、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市场供求矛盾逐渐缓和,传统下游行业将逐步回暖。
另一方面,在《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大力支持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工业自动化的趋势和环保、新能源发电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为减速机行业需求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前瞻预计2021-2026年中国减速机行业市场规模将会以5%的增长率增长,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减速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