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船舶油价查询_秦皇岛今日油价92汽油价格表
1.海油工程设计公司待遇问题
2.我国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有哪几个?
3.「特写」煤价飙涨、矿区排队等煤,有贸易商一笔交易就挣600万
4.急求!各国近几年的工业生产率的数据。请大家帮忙,实在是找不到了,谢谢谢谢了!
海油工程设计公司待遇问题
我就是海工的我来告诉你:给分哦~~~
如果你是统招的,就是公司去学校招聘的应届大学生,会有一年的实习期,实习前还要参加公司组织的军训,待遇比较好,第一年没有奖金,月收入大概在2500左右,实习期满后待遇提升很大,奖金什么都有了.平均月收入应该在4500左右.设计公司的待遇比较好.公积金一般按年收入的基数来看,如果你的平均月收入达到了7000多,具体多少忘记了,那么你的公积金就达到封顶界限了,每月固定要交1000左右,,当然雇员制和社聘制是有区别的.
设计公司比较好,他和安装公司一样是海工的龙头,海工为什么能在中国垄断海洋工程领域,主要是因为设计和安装2个分公司.
设计公司主要从事详细设计和加工设计,主要工作就是画图纸咯,工作不会特别忙.
如果你是统招的,待遇你可以放心了,转正后你拿的是T岗就是技术岗,工资补贴奖金非常高,如果是社聘制度就要看你签的是S几,一般在S4-S10不等,工资每个级别差别不是很大,大概200左右,奖金就要看部门领导怎么给了,一般不会高.
海工很不错,尤其在设计.下面是设计公司的介绍:
设计公司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60年代与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同期诞生,在80年代海洋石油对外合作中发展壮大,是国内从事海洋石油开发工程设计的专业公司。设计公司持有国家颁发的甲级工程设计证书、工程总承包资格证书、甲级环境影响评价和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证书、建筑设计乙级证书、计量检测一级证书,并取得挪威船级社(DnV)颁发的IS0 9001质量认证证书。
设计公司现拥有一大批熟悉国际通用标准,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善于管理工程项目的各类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在近二十几年的工程实践中,成功地参与设计并投产了埕北、渤中28一1、渤中34、涠州10一3、秦皇岛32-6等中外合资油田及锦州20一2凝析气田、涠州11一4油田、绥中36一1高粘度油田、涠州10一3北油田续建工程、渤西油田群、锦州9-3、绥中36-1二期油田群、文昌13-1/2等自营油气田,所设计的50多座固定平台分布在我国海域。目前正在设计中的项目有:蓬莱19-3油田一期、东方1-1气田、番禺FPSO模块、锦州9-3天然气改造、崖城13-1住房导管架、岐口18-2油田等。工程设计均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取得了国家和国际第三方检验机构的认可。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叁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壹项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壹项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
设计公司先后完成了导管架下水驳船,多座自升式钻井平台、海上打桩船、溢油回收船、封闭式耐火救生艇和气动卧式坞门等各类特种工程船舶及设施的设计。近年来还为客户进行了大型悬臂式钻井船、铺管船、消防船、破冰船的方案设计。
设计公司现有员工22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7人,工程师74人。公司装备有供专业人员使用的各类高档微型计算机260台套;配有国际公认的、先进的、齐全的各类专业软件,如:PDS、AUTOPLANT、AUTOPIPE、SACS、HYSYS、PIPEFLO、SAFETI、DNV-PRO、SESAM、MOSES、ANSYA、EDSA、INTOOLS等。可进行计算机3D设计,工艺和管线模拟,结构分析,方案优化,工程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工程项目管理。
设计公司愿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科学技术,热情地为国内外业主提供海洋石油与天燃气开发工程设计、工程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港口工程、特殊船舶工程、大中型建筑的设计、咨询以及上述项目的现场技术服务和调试/计量。
我国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有哪几个?
2011年全球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
2012-03-03 22:32:42| 分类: 交通能源 |字号 订阅
2012年2月29日,继2011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次推出《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0)》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于2012年2月再次推出《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1)》及英文版本。
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放缓
报告指出,受全球经济持续走弱的影响,2011年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速呈现大幅放缓态势,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仅实现7.3%左右的增长,较2010年14%的增速相比明显下滑,疲软态势尽显。就全年来看,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呈现震荡下行趋势。
欧洲港口小幅增长全年低走
2011年欧债危机日趋严重,致使欧洲大部分港口吞吐量出现逐季下滑现象。
其中,欧洲大港鹿特丹港2011年货物吞吐量基本与2010年持平,同比仅增不足0.8%,排名也下跌一位;安特卫普、巴塞罗那等港口季度增长幅度也呈现不断下滑;仅汉堡港凭借自身优势,逆市上扬,货物吞吐量增长10%。
澳洲港口走势向好
在全球港口一片惨淡之中,2011年澳大利亚港口货物吞吐量逆势上扬,整体走势向好。由于中国、韩国、日本三大铁矿石进口国高需求量,主要铁矿石出口港黑德兰港吞吐量增幅显著,2011年货量达22190万吨,同比增17.4%;12月吞吐量为年内高点。
经济疲软拖累非洲港口发展
欧美经济动荡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非洲经济,加之非洲港口长期受制于基础设施落后、港口科技欠发达等因素影响,2011年非洲港口未能保持2010年的强劲涨势,大部分港口在本年处于20%左右的负增长状态,南非各港尤为明显。
中国港口排名强势挺进
2011年全球十大港口格局总体与2010年基本保持一致,部分港口略有变动。中国港口表现强势,在前十大港口中占据7席。其中,上海港继续稳居货物吞吐量首位,年吞吐量实现7.2亿吨,同比增长达到10.26%;天津港凭借积极投资建设和多方合作,吞吐量不断增长,排名上升一位;唐山港是中国能源和原材料等大宗货物运输大港,以快速、稳健发展态势挤入前十之列。
2011年全球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 (单位:万吨)
2011年排名 2010年排名 港口名称 2010年 2011年 增长率
1 1 上海 651.1 72032.90 10.48%
2 2 宁波-舟山 62052.1 67838.20 9.32%
3 3 新加坡 57893.1 61571.62 6.35%
4 4 广州 41100.0 45100.00 9.73%
5 6 天津 41000.0 44800.00 9.27%
6 5 鹿特丹 43015.9 43342.40 0.76%
7 7 青岛 35000.0 37500.00 7.14%
8 10 大连 31135.7 33800.00 8.56%
9 11 唐山 25062.0 30800.00 22.90%
10 8 釜山 26000.0 29357.07 12.91%
2011年中国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 (单位:亿吨)
排名 港口 2011年吞吐量 2010年吞吐量 增幅
1 上海 7.20 6.53 10.26%
2 宁波-舟山 6.91 6.33 9.16%
3 广州 4.51 4.11 9.73%
4 天津 4.48 4.10 9.27%
5 苏州 3.80 3.29 15.50%
6 青岛 3.75 3.50 7.14%
7 大连 3.37 3.14 7.32%
8 唐山 3.17 2.46 28.86%
9 秦皇岛 2.87 2.57 11.67%
10 营口 2.61 2.26 15.49%
全球港口干散货吞吐量回暖
2011年,得益于各国经济政策的持续推行,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呈现回暖,国际干散货全年海运贸易量预计达到36.33亿吨,同比上涨4.55%。海运贸易量的逐步回暖加快了全球干散货港口吞吐量的复苏进程。2011年全球主要干散货港口如秦皇岛港、温哥华港、理查德湾港、鹿特丹港分别实现了13.4%、9.5%、3.3%和2.7%的吞吐量增长,黑德兰港更是完成了20%以上的增幅。
全球港口液体散货吞吐量震荡波动,差异较大
2011年,由于主要工业化国家受经济放缓影响,需求有所减少,致使全年液体散货港口发展表现出全年震荡波动、东西极度不平衡的局面,个体港口运营差异较大。其中,亚洲液体散货港口大体呈现吞吐量平稳上升、增速放缓的态势,受油价波动影响全年走势不稳;欧洲三大主要液体散货港口表现不一,安特卫普港凭借自身港口设施及经营管理逆势上扬,吞吐量创历史新高;相较之下,美洲港口则普遍表现不佳,全年吞吐量增速徘徊于零点上下。
虽然,2011年港口增速出现下滑,全球经济表现异常疲弱,但港口建设情况并未因此而削弱,远东、北欧和南非仍是2011年码头投资建设的热门区域,可见码头投资建设者对未来港口的发展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随着散货船舶大型化发展,以及对LNG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码头建设在本年度表现十分突出,受到货主和的青睐,纷纷投资扩建新建。而全球码头运营商也表现出对南美、非洲、东南亚地区集装箱港口发展的乐观预期,投资力度在2011年并未因为经济的萧条而减弱,但整体来看,码头运营商的投资将在未来表现的更为谨慎。
展望未来,报告分析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仍不明朗,全球港口吞吐量仍将呈小幅增长趋势,增长步伐将持续放缓,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平均增速或将保持在7%左右,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将维持5%左右的平缓增长态势。港口的“双速增长”现象也将愈加明显,欧美地区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可能仅维持在3%-4%左右,而亚洲主要大港增速也将逐步放缓,维持在7%-8%左右。由于各国港口长期规划于2011年分别出台,因此2012年码头建设力度不会随着经济的萧条而大幅放缓,但由于部分地区出现港口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这些地区的码头步伐将有所放缓。此外,码头运营商在2012年也将更多的侧重于调整各自的股权结构而不是投建码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低迷,港口将更多的利用费率以弥补利润,缓解压力,全球港口费率或存在走高趋势。
「特写」煤价飙涨、矿区排队等煤,有贸易商一笔交易就挣600万
2020年12月29日,今冬最强寒潮袭击北方地区。在河北省秦皇岛港口,寒风凛冽。即便在太阳的照射下,白天最高气温仅有零下三度,靠近公路的河流均已结冰。
在空旷的厂区里,除了架在上空的铁路运煤专线外,随处可见一座座堆积成山的煤堆。但与往年相比,这些煤堆已有所减少。
当天下午,在秦皇岛港口附近,秦皇岛港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受天气转冷和经济复苏加快影响,下游终端耗煤需求大幅回升,纷纷增派船赶往北方港口抢煤。
“抢煤“,成了近期众多煤炭交易商的常态。
“今年赚的还可以,就是煤炭太紧张,没货。”江志明从事煤炭贸易十多年,目前在一家发煤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中旬以来,煤炭需求持续高涨,煤价不断攀高。
“这个月的煤价,是十年一遇的行情。”江志明告诉界面新闻,“胆子大的赶上了,有的人都没想到能赚到这么多。”
沙经理常年在黄骅港、秦皇岛码头装船。10月左右,他所在的公司以每吨560元的价格,提前抢到了煤。两周前以每吨760元的价格出手,一笔卖了3万吨煤,不算中介费,赚了600万元。
“这不算赚的多的,有些大贸易商发财了。”他说,前几年煤价忽高忽低,做煤炭贸易不赚钱。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内陆电厂并不缺煤,挣钱多的贸易商,多为沿海电厂供货。
界面新闻获悉,12月31日,北方港煤5500K动力煤现货价格已达850元/吨,现货交易成交价约823元/吨。多位行业人士认为,煤价上涨趋势或延续到2021年1月中旬。
江志明预计,动力煤价格可能达到1000元/吨。这将接近煤价12年来的高位。
2008年,动力煤现货价格冲高至1060元/吨。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结束十年黄金期,煤价随之滑落,之后经历起起伏伏,但再没能站上1000元关口。
2020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受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需求旺盛、气温偏低暖用煤有所增长影响,今冬煤炭需求较前几年增加较为明显。
12月,全国发用电同比增长11%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因寒潮来袭,当月全国日最高用电负荷超过夏季峰值,20个省级电网用电两位数增长。
除经济快速复苏、煤炭需求激增因素外,煤炭主产地供应受限,也是今年煤价走高的主要原因。
作为第一产煤大省的内蒙古,今年开展了倒查20年涉煤腐败问题,当地煤炭供应受到影响。下半年发生多起煤矿事故,导致环保、安全检查升级,也加剧了煤炭供需紧张。
目前的坑口煤炭,是非常抢手的。在部分主产区,出现了近年少见的“排队等煤”现象,煤炭价格也一天一涨。
12月30日,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官微消息称,榆林地区在产煤矿销售普遍较好,煤矿即产即销,均没有库存。面煤、籽煤出货顺畅。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2月23日至今,榆林地区35家煤矿上调价格,涨幅5-40元/吨不等。
“煤价太高也有风险。”
在另一位李姓煤炭贸易商看来,目前真正的市场煤交易并不多,电厂要求兑换长协,且均根据需求买煤,并不会像以前那样进行囤货。
“高日耗、低库存”,已成为下游电厂普遍现象。个别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甚至降至个位数。
12月28日,河南安阳市发改委发布《安阳市煤电气保障情况分析报告》称,安阳市两个热电厂电煤库存均处于警戒以下。
其中,安阳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4万吨左右,每天耗用8000吨,可用库存不足5天;林州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6万左右,每天耗用6000吨,可用库存10天,均严重低于最低库存警戒线。
安阳市发改委表示,电煤告急的原因,主要为煤源紧张及运输困难。
安阳市主要购山西煤,由于部分煤矿停产,山西煤源紧张,煤价由每吨400多元涨至600多元,即便接受高价,依然很难买到。
安阳电厂每日进煤3000吨,缺口近5000吨。林州电厂每日进厂3000吨,缺口3000吨。预计这两个电厂后期库存仍持续下降,停限热风险极大。
12月28日,全国出现大面积降温,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橙色寒潮预警。此次降温范围覆盖了全国中部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煤炭运输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煤炭矿区“一煤难求”,铁路发运压力不小,煤炭港口也热闹非凡,派船北上增多,运价连续创新高。
秦皇岛煤炭网信息显示,截至12月15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报1346.54点,各航线运价均刷新近三年新高,秦皇岛、唐山、沧州三港口合计锚地船舶数量170艘,电厂购需求高。
在上游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带动下,港口煤炭库存快速下滑。
界面新闻获悉,2020年8月中旬至今,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连续四个月处于500万吨的低水平,甚至下探至490万吨。
一位资深煤炭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往年的库存量一般在550万-600万吨。
“从来没有这么低过”。
据他多年观察,秦皇岛下锚船超过30艘、甚至40艘以上,港口存煤量在500万的低位徘徊半个月左右,煤价肯定会上涨,且将带动周边港口煤价。
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近期秦皇岛港煤炭昼夜生产情况表显示,当前秦皇岛煤炭日均发运煤炭52.4万吨,铁路日均到车6439万吨,港口卸车6453车。
“秦港的设计能力是1.93亿吨,即日均发运52.8万吨,目前发运量接近设计能力。”某贸易企业驻秦港业务经理周先生告诉界面新闻。
在另一煤运港口黄骅港,目前煤炭库存仅为150万吨,日均发运量创新高。
界面新闻从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获悉,12月,黄骅港日均发运煤炭达60万吨。
2020年,黄骅港年度煤炭吞吐量达约2.04亿吨,秦皇岛煤炭吞吐量约达1.76亿吨。黄骅港超越秦皇岛,成为中国煤运第一大港。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煤南运”主枢纽港,分为东、西两个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煤炭码头和原油管道运输码头。西港区以杂货、集装箱装卸运输为主。
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认为,秦皇岛港被黄骅港超越的原因在于总调度量不足。大秦线曾出了两起事故,煤炭运送产能降至480万吨,之后大秦线进行检修,煤炭货运部分分流至其他港口,检修结束后,运送产能也未恢复。
另一机构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很多电厂在曹妃甸拥有自己的码头,蒙冀线分流了大秦线运量,曹妃甸港则分流了秦皇岛港的货运量。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的客货源结构不同。秦皇岛港属于公共码头,户头较多,这使其垛位的运送效率没有后者高。
据该人士介绍,黄骅港煤炭吞吐量中,除伊泰集团年1000万吨外,均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属于业主码头。
秦皇岛煤炭则基本由四家煤企构成,七成煤炭来自山西。其中,同煤集团占大头,每年下水量达5000万吨,中煤集团约为4000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和伊泰集团分别约1000万-1500万吨。
煤价的抬高,也与煤炭进口政策不断收紧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煤炭进口量2.65亿吨,同比下降10.8%。
其中,10月进口煤炭1372.6万吨,同比下降46.56%;11月进口煤炭1167万吨,同比下降43.8%。
据普氏能源统计,今年1-8月,中国进口澳洲动力煤3860万吨、治金煤3160万吨,合计7020万吨,平均每月进口近1000万吨。
澳洲煤炭主要在广东、福建省等南部港口卸货。目前,华南不少电厂只使用5500大卡煤。澳煤进口受限后,5500大卡煤在市场上紧缺,只能依靠神华集团和同煤集团的煤炭替补,出现结构性短缺。
一位在中东从事煤炭进口的贸易商告诉界面新闻,限制澳煤进口后,印尼、俄罗斯 、南非、哥伦比亚的进口量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进口煤缺口。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将带动煤炭需求进一步增长,煤炭供需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
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公开表示,将全力组织增产增供,指导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此外,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日前接受新华社访时称,将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提高重点区域和重点电厂存煤水平,确保不出现缺煤停机。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煤炭行业利润正加速修复,11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9.1%,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截至12月28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达1.32亿吨,可用天数为17天,处于高位水平。其中,湖南电煤库存336.9万吨,可用25天;江西电煤库存248.7万吨,可用16天。
(文中江志明为化名)
急求!各国近几年的工业生产率的数据。请大家帮忙,实在是找不到了,谢谢谢谢了!
工信部:2010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项政策措施的效应继续显现,工业生产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运行态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情况下,效益明显提升,出口有所改善,就业情况好转,但回升向好基础仍有待进一步巩固。
一季度,完成工业增加值35263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6%,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同比加快14.5个百分点。
重工业加快增长,轻工业运行平稳。一季度,轻、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下同)同别增长14.1%和 22.1%,增速同别加快7.3个和17.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分别增长13.4%和20%。
中、西部地区较快增长。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别增长18.3%、23.1%和20.2%,其中3月份分别增长16.9%、22.2%和17.2%。分省市看,一季度全国23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超过20%,其中,山西、宁夏、天津、四川、湖北分别增长39.8%、37.2%、30.5%、30.4%和30.3%;工业大省山东、江苏、广东、河南、辽宁分别增长21.9%、21.2%、16.5%、27.9%和22.1%。
工业品出口呈恢复性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在去年较低基数上同比增长25.2%(去年同期为下降16%),比2008年同期增长4.6%;其中3月份增长25.7%,比前两个月加.3个百分点。另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额3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去年同期下降19.7%),其中3月份增长24.3%。
工业投资增速回落。一季度工业投资12251亿元,同比增长22.7%(3月份增长23.9%),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9565亿元,增长25.8%。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较快,成本推动压力加大。自去年12月份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由负转正持续上涨。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5.2%(去年同期下降4.6%),3月份增长5.9%,当月环比增长0.5%。其中,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分别上涨6.5%和0.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9%(当月同比增长11.5%,环比增长0.5%),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3.5%。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产销率分别为.2%和.6%。
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呈现明显改善。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67亿元,其中中小型企业实现利润2981亿元,同别增长119.7%和90.3%;上缴税金4278亿元,增长32.8%;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2.8%;亏损面19.6%,同比缩小5.7个百分点。
企业用工情况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232万人,同比增加399万人,增长5.1%(去年同期同比仅增长0.4%);其中中小型企业从业人数6374万人,增加343万人,增长5.7%。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一:原材料工业
一季度,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同比加快14.3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7.4%。
冶金:一季度,冶金行业增加值增长20.7%,同比加快18.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9.4%。粗钢产量15801万吨,同比增长24.5%,日均产量比去年全年高12.8%;其中3月份日均产量177.3万吨,比1-2月增长1.7%。钢材产量18575万吨,同比增长28.6%。1-2月,冶金行业实现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5.96倍(去年同期下降90.1%);亏损企业亏损额55.7亿元,同比减亏111亿元。
钢铁进出口量增幅较大。一季度,进口钢材411万吨,同比增长27.3%;出口钢材871万吨,增长69.5%;钢材钢坯进出口折合粗钢净出口474万吨,增长4.2倍。铁矿石进口保持增长,矿粉价格屡创新高。一季度,铁矿石进口15503万吨,增长18%;其中3月份进口5901万吨(比上月增加963万吨),增长13.5 %。3月末,青岛港成分为63.5%的印度铁精矿粉价格达到1180元/吨,比去年最高价格高220元/吨。
钢材价格快速上涨。3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结束前两个月的平稳走势快速上涨,3月29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6.81,比上月末提高7.7点,达到2008年10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6.5mm普线、16mm螺纹钢、10mm中厚板每吨价格分别为4140元、4165元和4547元,环比上涨7.8%、8.4%和11.4%;热轧薄板和冷轧薄板每吨价格分别为4676元和6022元,环比上涨8%和5.6%。
钢材库存回落。据钢铁协会统计,截至3月末,26个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1729万吨,比2月末减少80万吨,长材、板材库存比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建材:一季度,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长21.5%,同比加快8.9个百分点。水泥产量33585万吨,同比增长20.3%;平板玻璃产量15344万重量箱,增长13.7%。1-2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188亿元,增长.9%(去年同期下降0.5%)。
水泥价格继续上涨,平板玻璃价格小幅回落。据建材联合会统计,3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293.8元/吨,比2月份上涨1.3元/吨,自去年8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上涨;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78.2元/重量箱,比2月份下降1.6元/重量箱。3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645万吨,同比下降1.3%;平板玻璃库存1888万重量箱,同比下降5.9%。
有色:一季度,有色行业增加值增长23.7%,其中3月份增长20.7%。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43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3月份日均产量8.3万吨,比前两个月增长2.5%。精炼铜105万吨,增长12.8%;电解铝产量399万吨,增长48.3%。氧化铝产量达到 738万吨,增长52.7%。1-2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189亿元,增长28.7倍(去年同期下降99.5%)。
主要有色金属产品进口有所增长。一季度,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107万吨,同比增长14.2%,其中3月份增长21.8%;氧化铝进口159万吨,增长55.2%,其中3月份进口增长82.1%;未锻造铝及铝材进口25.7万吨,受去年同期较高基数影响,同比下降2.5%,其中3月份下降35.4%。
有色产品价格回升。3月份,国内市场铜、铝现货月度平均价格分别为59110元/吨和16169元/吨,比2月份回升3783元/吨和89元/吨(低于1月份的 961元/吨和784元/吨)。
化工:一季度,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1%,同比加快18.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8.1%。主要产品中,烧碱、纯碱、乙烯分别增长22.5%、24.7%和19.1%;农药、化肥分别增长16.6%和11.2%。1-2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310亿元,增长2.2倍(去年同期下降55.5%)。
化工产品价格涨多跌少。受原材料上涨、国内需求预期提升和国际市场回升拉动,3月份中国化工网监测的68种化工产品中,价格呈现上涨态势的有40种,达半数以上;呈现跌势的22种,仅6种产品价格持稳。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二:装备工业
一季度,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25.7%,比去年四季度加快5个百分点,同比加快19.2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23%。装备工业出货值同比增长24.1%;另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891亿元,由去年同期的下降20.8%转为增长31.5%。1-2月,机械行业实现利润1080亿元,同比增长1.3倍(去年同期下降24.3%)。
投资类产品生产快速回升。一季度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产量分别增长22.7%、59.7%和43.4%,水泥、炼油及化工专用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16.5%和59.5%,金属切削机床、成形机床分别增长23.5%和17.8%。
汽车产销保持高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一季度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56万辆和461万辆,同比增长77%和71.8%(去年同期汽车同别增长1.9%和3.9%)。小排量汽车持续旺销。一季度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为352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5%。3月份汽车产销突破17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3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量均达到173万辆,环比增长43.8%和43.2%,同比增长57.7%和55.8%。1-2月,汽车工业实现利润478亿元,增长4.1倍(去年同期下降51.6%)。
船舶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承接新船订单有所改善。一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14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8%,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1.1%。新承接船舶订单826万载重吨,为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10.5倍;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841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下降2.2%。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三:消费品工业
一季度,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同比加快7.7个百分点;出货值由去年同期下降9.5%转为增长18%。
轻工:一季度轻工行业增加值增长16.4%,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同比加快8.6个百分点。出货值同比增长19%,保持回升态势。1-2月,轻工行业实现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4.6%(去年同期下降4.2%)。
食品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别增长16.1%、16.6%和15.4%;主要产品中,小麦粉增长17.9%,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13.4%,肉类增长31.7%,乳制品增长8.8%,饮料酒和软饮料分别增长11.3%和18.4%。
政策拉动家电产品产销增长。一季度重点监测的11种家用电器产品中,9种产品增速超过20%,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分别增长27.4%、30%和40.7%。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效果显著,一季度,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603万台,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6.8%;以旧换新销售额环比增长61.6%。
纺织:一季度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上年同期加快7.3个百分点;出货值同比由上年同期下降8.5%转为增长14%。主要产品中,纱、布、服装分别增长19.7%、17.7%和17.3%;化纤增长20%。1-2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23亿元,增长71.6%(去年同期为下降9.5%);其中纺织业实现利润125.5亿元,增长83.1%,服装及其制造业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1%。
国内棉花价格大幅攀升。3月份,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价格为16083元/吨,比上月上涨1093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相对稳定价位。钱清市场纯棉纱价格比上月末上涨3200元/吨,聚酯切片和涤纶长丝价格有所回落,分别比上月末下降175元/吨和150元/吨。
医药:一季度,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5.5%,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当月增长12.8%。主要产品中,化学药品原药产量52万吨,同比增长22%;中成药49万吨,增长18.3%。1-2月,医药行业实现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40.4%,增幅加快18个百分点。
烟草:一季度,烟草行业增加值增长14.2%,同比加快8.1个百分点;生产卷烟6557亿支,增长3.6%。3月份,烟草行业增加值增长12.2%。1-2月,烟草行业实现利润174亿元,下降12.1%(去年同期为增长13.8%)。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四:电子制造业
一季度,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去年同期同比下降5.3%),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0.2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增长54.8%,其中笔记本计算机增长53.7%;手机产量增长36.5%;彩电产量增长40.2%,其中液晶电视机增长79.5%;集成电路产量增长89.2%。1-2月,电子行业实现利润164亿元,增长5.6倍(去年同期为下降96.3%,目前尚未恢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
出货值增长加快。一季度电子制造业出货值同比增长30.2%(去年同期为下降15.5%);其中,3月份增长27.3%。主要产品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99.8%,彩色电视增长48.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同比增长44.8%。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五:能源保障
一季度,电煤、电力、成品油生产稳定,供需基本平衡,西南地区受旱情影响电煤供应趋紧。
煤炭:煤炭生产增速回升。一季度,原煤产量增长28.1%。据海关统计,一季度煤炭净进口3871万吨,同比增长5.2倍。煤炭价格基本稳定。秦皇岛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价在3月初降至675元/吨后一直保持稳定状态,3月29日为680元/吨,比上月末下降25元/吨,但同比上涨120元/吨,仍处高位。
库存维持正常水平。截至3月底,全国统调电厂(532家)存煤4307万吨,可用12天,比上月减少4天。4月6日,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785万吨,比上月末下降27万吨。西南省份由于长期存在“小煤大电”、电煤供应链脆弱问题,加上旱灾水电减发加大了火电压力,电煤供应趋紧。
电力: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94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其中火电增长24.3%;受来水偏枯影响,水电下降5%。工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长。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全国工业用电量为70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6%;其中轻工业用电增长14%,重工业用电增长30.5%。
石油:石油供应充足。一季度,原油产量4819万吨,同比增长4.6%。据海关统计,进口原油5668万吨,增长39%。原油加工量10030万吨,增长21.6%;其中汽油产量增长7.7%,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柴油产量由去年同期下降7.1%转为增长22.1%。受提价预期影响,成品油销售走强。
国际油价振荡上行。3月份,布伦特原油现货月度平均价为78.9美元/桶,比上月上涨5.3美元/桶。伦敦市场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月初上涨至80美元/桶后持续小幅波动,月末再度上涨,3月31日三个月期货收于82.9美元/桶,比上月末上涨4.5美元/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