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2.两口之家:年入18万的理财规划

3.秦川发展的十大股东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诺德价值基金净值 570001_诺德价值基金价格

1991年3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和湖北省人民批准,湖北证券公司(长江证券前身)成立。公司实收资本金1700万元,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出资1000万元。

1991年4月18日,公司首次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国债承销团,确立了公司国债一级自营商的地位。

1991年4月23日,公司首家营业部正式对外开业。

1992年3月13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批准,公司发行2000万元湖北投资受益债券(现合并为同智证券基金),在业内较早地开展了证券投资品种的业务创新。

1992年6月20日,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成立,这是公司在湖北省外设立的第一家业务部。

1992年8月28日,华中地区第一家开通沪深股票异地代理交易业务的证券营业部——我公司汉口营业部(今武汉友谊路营业部)正式开业。

1993年1月18日,公司与美国美林集团就大陆企业到海外上市等事宜正式签定合作协议。这是公司首次与境外券商进行业务交流与合作。

1994年1月3日,公司第一次担任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的“华新水泥”上市,成功实现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突破。

1995年末,公司第一个五年规划——《湖北证券有限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出台,这是一份对公司后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专题报告。

1996年,以股票主承销家数为排名指标,公司在全国列第七位,首次跻身全国十大券商之列。

19年5月26日,公司担任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的上年额度内发行的首家大盘股和三峡概念股——“葛洲坝”发行上市。

19年10月21日,公司主承销的第一只B股——“大化B股”发行上市。

19年,按照《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行与其投资入股的证券公司脱钩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公司与人民银行脱钩。同时,公司增资扩股至1.6亿元,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等13家企业成为公司增资扩股后的股东。

1998年11月11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及上年度部分待分配红利转增股本,使公司的资本金扩充至3.02亿元。

1999年3月26日,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长盛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运营。

1999年4月2日,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同益”上网定价发行。

1999年12月23日,公司主承销的第一只大型企业债券——“’98清江债”发行。公司当年还担任了“三峡”、“中信”、“宝钢”、“东风汽车”等多家全国性企业债券的副主承销商。

2000年2月23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公司增资扩股至10.29亿元,同时更名为“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海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湖北省外知名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成为公司大股东。

2000年5月12日,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从而实现在银证合作方面的重大进展。

2000年9月14日,长江证券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首任中国证监会刘鸿儒先生任咨询委员会主任。与此同时,公司第二个未来五年规划——《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1—2005年发展战略》出台。

2000年10月8日,公司总部乔迁至智能化办公大楼——长江证券大厦,从而结束了多个地点分散办公的历史。同日,公司网站“长网”改版升级,证券电子商务全面启动。

2000年10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

2001年10月,公司管理架构实现重大变革,北方、上海、南方及西南四大总部撤销,同时经纪业务总部成立,公司管理体系完成了从“块”到“条”的变革。

2001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公司增资扩股至20亿元,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2年3月7日,公司与法国巴黎银行签署“设立中外合营证券公司”的框架协议,并就双方长期合作达成协议。这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证券业的首批合资案例之一。

2002年8月9日,公司与中信实业银行举行“银证超越理财”合作签字仪式暨产品推介会。这是国内第一个规范性集合理财产品。在该项业务中,公司突破了传统的理财模式,确立了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化和银证合作理财的业务发展思路。

2003年4月28日,公司主发起设立的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运营,基金管理业务步入新阶段。

2003年11月26日,公司与法国巴黎银行合资设立的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运营,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转移至新的平台运作。

2003年,公司实现全公司的财务集中管理,各业务部门财务职能并入财务总部,总部统一向营业部派驻财务人员,并实行定期轮岗。

2004年3月10日,公司担任主承销商和保荐人的“楚天高速”2.8亿股A股上市交易。这是湖北省当年发行上市的首只大盘股,也是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发行股票中流通盘最大的股票。

2004年3月16日,公司与厦门海洋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推荐恢复上市、委托代办股份转让协议书》,拉开代办股份转让主办券商业务帷幕。

2004年6月17日,公司与杭州恒生电子公司签订大集中交易项目软件开发合同,公司大集中交易系统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2004年9月16日,公司控股的长江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开业庆典。公司是华中地区首家进入期货行业的证券公司。

2004年12月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告,包括公司在内的5家证券公司成为从事相关创新活动的试点证券公司。至此,我公司成为率先进入创新试点行列的8家券商之一。

2004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公司分立改制的方案。通过分立改制,剥离非证券类资产,公司朝着股份制改造、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005年1月14日,受中国证监会的委托,公司托管大鹏证券经纪业务及所属的31家证券营业部和2家证券服务部。

2005年3月28日,公司“长江超越理财1号”集合资产管理募集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这是《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正式实施以来,首批获准发行的3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之一,也是首只提取“风险准备金”的理财产品。

2005年11月26日,公司参与创设的武钢认沽权证上市,这是创设首次被引入国内证券市场。

2006年1月19日, “第二届(2 005)中国品牌影响力高峰论坛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年会同时宣布了“第二届(2005)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公益评选活动获奖名单,公司荣膺“中国证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

2006年5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文,同意设立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由外资相对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诺德基金由公司、美国诺德?安博特基金公司和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30%。

2006年12月9日,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借壳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一事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石炼化董事会发布公告,宣布12月11日起该公司股票将因此继续停牌。这标志着公司上市工作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2007年3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简称“长江承销”)。长江承销是公司全资控股、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子公司,注册地和总部办公地点设在上海。

2007年4月16日,公司参股的诺德基金公司发行首只基金”诺德价值优势基金”并受到投资者追捧,发行首日认购金额达150亿元,远超该基金80亿元的发行限额。

2007年8月11日,公司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上线工作宣告竣工。

2007年8月19日,中国证监会核准长江期货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变更为1亿元,并通过股权变更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07年8月20日,公司历时数年的交易系统大集中工作宣告完成。

2007年12月6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核准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回购、重大资产出售暨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7]196号),正式核准公司借壳石炼化上市方案。这标志着公司成为国内第4家成功借壳上市的证券公司。

2007年12月27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举行上市仪式,宣告正式登陆A股市场。

2008年起,公司开始全面实施零售客户业务体系改革。

2008年2月26日,公司集合理财产品“超越理财2号”获准发行。该又名“基金管家”,为开放式非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其突出特点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上有创新,即公司将以一定量自有资金承担有限责任。

2008年3月22日与4月18日,公司与招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表明了公司在银证合作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4月16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期货IB业务资格,为公司营业部提供了新的业务渠道。

2009年初,《长江证券企业文化纲要》出台,公司首次总结并形成了以“追求卓越”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

2009年1月20日,由公司发起成立的湖北江证券公益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

2009年5月25日,公司获得湖北证监局核准,实施经纪人制度。由此,公司成为国内第二家,亦是华中地区首家获批实施证券经纪人制度的券商。

2009年7月上旬,中国证监会公布了2009年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评价结果,公司成功晋升至A类A级。

2009年11月13日,公司配股认购缴款工作结束,认购比例为98.8046%。本次配股是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融资,为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金支持,为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09年12月8日,长江成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登记成立,标志着公司直接投资业务正式启动。

2010年11月1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长江证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港币30,000万元。2012年2月16日,长江证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庆典。

2010年10月29日,公司通过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融资融券业务实施方案专业评价,15家公司中排名第一;11月24日,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资格获证监会核准,成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证券公司;12月7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换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同意公司经营范围变更,在公司经营范围中增加“融资融券”。12月13日,公司成功实现了融资融券业务的平稳上线,3家营业部为公司实现了融资融券业务零的突破。

2011年5月,公司申报的“结算存管质控模式”创新项目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专业评价中获得第一。该模式在实践中有效控制了结算风险,提高了结算工作能力,改善了结算工作质量,其设计思想和实施方法具有较突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不仅为公司结算存管业务的发展带来许多便利,也对整个证券行业有着较大地参考和借鉴价值。

2011年10月,公司营业部数量突破100家。

2011年11月28日,公司正式获准开展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试点。12月19日,公司报价回购业务的首单交易在武汉武珞路营业部诞生,这标志着该项业务正式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2011年12月14日,公司新三板首家挂牌项目“北京科若思技术开发股份公司”获得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批准,这标志着公司实现新三板业务“零突破”。

2012年7月6日,公司首只金融债主承销项目——“2012年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小型微型企业专项金融债券”成功发行,发行总规模50亿元,这也是截至当时,公司历史上发行规模最大的债券主承销项目。7月22日,公司主承销首只中小企业债——武汉四方物流2012年中小企业债成功发行。

2012年10月23日,公司获得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管理人资格。

2012年11月8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转融通业务的复函》和《关于参与转融通业务试点的通知》,批准公司的转融通业务试点资格。

2013年2月5日,公司柜台交易业实施方案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专业评价,正式获得了该项业务资格。 公司首批柜台产品——权益类收益互换与场外期权业务亦于8月7日正式获批。

2013年5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为表彰公司依法经营,重约守信,严格自律,规范合同信用管理,授予公司“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2013年7月4日、5日,公司先后收到沪、深《关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权限申请的批复》,标志着公司正式获得该项业务资格。

2013年8月22日,上海长江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江财富”)宣布正式成立。长江财富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持股30%、长信基金持股40%、上海和尔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30%。

2013年9月9日,公司通过在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公开招标的方式,成功发行了2013年度第1期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人民币20亿元 。

两口之家:年入18万的理财规划

个人基本资料

张女士今年30岁,在湖南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老公也就职于国企单位。张女士家庭年收入合计180000元,家庭开支情况如下:生活开销130000元/ 年,住房按揭还款40000元/年,其他零碎的支出大概14000元/年。张女士家庭目前拥有1万银行活期存款,2万银行定期存款,房产现在的市值是30 万,未偿还10万。目前家庭双方父母健在,张女士父母国企退休,还有些保障,但不多;张女士老公的父母在农村,无任何养老保险。

张女士家庭购买商业保险情况:2000给本人购买20年分红险,保障金额4万;2004年购买30年期女性保险,购买20年医疗险;2006年购买10年分红险。张女士老公的投保情况:2004年投保20年医疗险,单位有医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张女士家庭的理财目标主要如下:

1、希望合理理财,两年内购买一辆10万元内的汽车。

2、合理进行投资,达到年收益率20%。

3、两年之内要宝宝,希望以后能送宝宝出国读书。

4、双方父母都上了年纪,都没有商业保险,希望能解决双方父母的保障问题。

理财规划建议

张女士30岁,正处于事业的起飞阶段,家庭收入预期会增加,家庭需要开始逐步积累财富。此时,家庭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但需要合理分配家庭的各项资产,包括流动资产、投资资产、固定资产等,可以尝试较高风险的投资,获得较高的收益,以期财富尽可能快速增值。此外,家庭成长期正面临着子女的诞生,家庭预期的消费能力会增强,张女士家庭应该提前做好小孩的生育。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张女士家庭年收入180000元,年开支184000元,家庭每年没有节余,还入不敷出。张女士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做好家庭日常开支预算,控制家庭的过度消费行为。张女士家庭没有记账的习惯,建议考虑开始记账,使用EXCEL表或专业理财软件象财智家庭理财软件来记,将每日的固定支出及具体的伙食费、交通费、通话费等都详尽分类,并自动生成近期消费分析图、各项开支比率表等。这样一来,对每一笔账都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帮助你找到家庭超支的大秘密,并对症下药。另外,家庭年节余需要达到收入的40%,我们将这个比率称之为家庭的储蓄比率,储蓄比率在40%以上是正常的。

张女士家庭的资产分布情况:银行存款3万,开放式基金市值2万,按揭房产市值30万,尚有10万尚未归还。从张女士家庭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可以看到,张女士家庭房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了86%,家庭资产的流动性严重不足,潜在的财务危机比较严重。金融投资资产(开放式基金)占总资产的6%左右,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8%,家庭闲置资金的再增值能力很差,投资资产比例不足。一般来说,家庭应当拥有一定比例的金融资产,通过投资增值家庭的闲置资金,是最省时省力的方式。现在来看,张女士家庭金融资产也远远不够,闲置资金“钱”生“钱”的能力很差。

流动性比例是家庭的资产中能迅速变现而不受损失的那部分资产(现金、活期存款等)与家庭的每月支出的比例,这个比例反映了家庭是否有足够的应急资金来应付突发情况。这个比值至少要大于3,在3到6之间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个家庭中需要保留每月支出的3到6倍的现金存款,这样才能保证在遇到变故的时候,至少有维持3到6个月生活开支的现金。由于张女士家庭还有房屋的偿还支出,所以我们建议这个比例为5比较合适。也就是说,张女士家庭要保持有77000的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而张女士家庭现有流动资金(包括开放式基金)共5万,资金缺口还有1万多。

家庭保障情况。从目前张女士家庭购买的商业保险来看,张女士还是颇有保险保障意识的。张女士目前30岁,可以考虑定期寿险、重疾险、医疗健康险等常规保险。在家庭财富积累不多的情况下,分红险适当购买即可。保险毕竟是为了在我们发生意外或不幸时的一种经济补偿,不能做为投资的手段。另外,张女士老公的保险保障应适当加强,家庭购买保险的费用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5%就比较合适。

理财目标分析及建议

结合张女士家庭的理财目标,给出以下建议帮助张女士合理和安排家庭财务活动。

1、制定家庭开支,开始记账以尽快增加家庭积累

张女士家庭目前是入不敷出,每年的开销在184000甚至还有多,认为这是极不正常

的花费行为。张女士家庭目前的资产积累很少,资金缺口很严重,现在首要解决的就是严格控制开支,增加日常积累。前面提到使用财智家庭理财软件来帮助你记账,是个不错的办法。先坚持一个月,在软件中看看自己家庭的月度开支情况以及相应的统计表和分析图,找出花费严重超支的原因,严格控制。其次,前面提到张女士家庭需要留够应急资金77000左右,但要马上实现还并不太现实。目前家庭的银行存款30000元,建议以货币市场基金的形式持有,在保障资金流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让资金保值增值。货币市场基金免手续费,收益免税,流动性较强(实施T+1交易),这部分现金可以尽可能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收益,是的选择。

2、合理进行投资,达到年收益率20%。

张女士家庭每月有15000的收入,排除房贷支出3400,剩下可支配的资金应该是11600。如果张女士家庭日常开支能控制在5000-6000左右,那么每月的节余资金大概就在6000左右。目前股票市场风险偏高,新基发行热延烧,按照张女士家庭承受能力来看,建议张女士可以考虑以投资基金的方式来实现资金积累的目标,曲线介入股市。张女士家庭目前财富积累是很慢的,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基金投资组合来实现财富增值的目标,建议张女士家庭可以考虑以下的投资组合:股票型基金50%,混合型基金30%,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20%。这样的投资组合风险中高,收益中高,年收益率预期在20%-50%不等。一来可以考虑近期发行的部分新基金,象诺德基金公司的诺德价值优势股票型基金、华安小盘基金、博时第三产业基金等,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些成长性高的老基金,特别是刚刚分红的老基金,如长盛动态精选、博时价值增长等。

3、购车及养育宝宝的

按照我们第3点说到的,张女士家庭控制开支将节余资金用于投资,按照预期收益来计算,不到一年,应该就有10万左右的本利和。届时在2008年二季度购买10万左右的家用小车,是没有问题的。而同时张女士家庭希望在2008年生育一个奥运宝宝,从怀孕到生产,按一般情况,前后花销起码需要准备4万。生产后,张女士又不能立即工作,家庭收入将积聚降低,到时家庭需要调整投资和家庭开支,以便在生育宝宝后家庭生活品质不会受到影响,届时可以考虑将购车延后。

4、双方父母的保障问题。

张女士家庭只需供养一方的父母,现在就应该开始为父母准备未来养老及医疗保障。可以考虑为老人购买部分医疗保险和意外保险。可以参照以下的标准购买。这样的安排,年保费支出大概2200元左右,占年收入的1%,比较合适,张女士家庭也能承受。

秦川发展的十大股东

编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股本性质 1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9293.53万 26.650% 流通受限股份 2 中国农业银行-富兰克林国海弹性市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1411.91万 4.050% 流通A股 3 中国工商银行-诺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660.45万 1.890% 流通A股 4 中国建设银行-上投摩根中国优势证券投资基金 569.92万 1.630% 流通A股 5 中国农业银行-富兰克林国海深化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300.10万 0.860% 流通A股 6 中国农业银行-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255.96万 0.730% 流通A股 7 中国银行-长盛同智优势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15.37万 0.620% 流通A股 8 中国建设银行-诺德价值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208.00万 0.600% 流通A股 9 杨韵雅 150.46万 0.430% 流通A股 10 中国工商银行-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149.99万 0.430% 流通A股

编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股本性质

1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9293.53万 26.650% 流通受限股份

2 中国农业银行-富兰克林国海弹性市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1411.91万 4.050% 流通A股

3 中国工商银行-诺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660.45万 1.890% 流通A股

4 中国建设银行-上投摩根中国优势证券投资基金 569.92万 1.630% 流通A股

5 中国农业银行-富兰克林国海深化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300.10万 0.860% 流通A股

6 中国农业银行-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255.96万 0.730% 流通A股

7 中国银行-长盛同智优势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15.37万 0.620% 流通A股

8 中国建设银行-诺德价值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208.00万 0.600% 流通A股

9 杨韵雅 150.46万 0.430% 流通A股

10 中国工商银行-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149.99万 0.430% 流通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