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脱欧与留欧意义何在

2.英国媒体:整个英国都快被他买下了,李嘉诚到底多有钱?

3.英国史上所有的经济危机包括现在的

英国脱欧与留欧意义何在

英国 油价_英国油价下滑的原因

英国脱欧会产生什么影响

一、对英国的影响。

许多英国经济学家认为,离开欧盟会伤害英国的经济,对就业形势不利,并会造成物价上涨,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会萎缩3.1[%]左右,这将比金融危机更为糟糕。

英国是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占欧盟GDP的17.6[%]。英国退出欧盟虽不至于成为一场灭顶之灾,但需付出不小的代价。欧洲经济一体化已使英国经济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紧密相连,其不到一半的出口是输往欧盟的,一半以上的进口来自欧盟其他国家。如果英国脱离了欧盟,那么它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它与欧盟的贸易协议将需重谈,双方需要很长时间就条款进行协商,并且到时由于双方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欧盟不可能轻易对其做出让步。

由于欧盟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如果“脱欧”,英国需花数年时间与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进行谈判,以重新建立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而以一国之力去与其他国家商谈贸易条款,英国不占任何优势,所谈条件也绝不可能好于欧盟统一对外谈成的条件。

由于脱离欧盟后英国是否还能保证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在欧盟进行金融活动尚不确定,很多在英的美国和日本跨国公司已对此表示担忧。它们极有可能把部分欧洲的分支转移出英国,高盛就曾表示要迁出业务。此外,以欧元计价的其他相关业务及许多金融活动都很有可能会撤离英国。

最后,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英国借助欧盟的影响在很多国际事务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在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及与伊朗谈判中,它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一旦脱离了欧盟,英国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余地就会变小。

对原油,沥青等现货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如果手上还有单子,请及时联系本人V信:jfcx8888(长按可复制)加一个微信你不会损失什么,也许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二、对欧盟的影响。

如果公投结果是英国退出欧盟,这无疑是在欧盟内部开启了一个很坏的先例。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来看,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因为其他成员国极有可能效仿英国,试图与欧盟讨价还价,以承担尽可能少的责任来换取同样多的利益,这种负面效应不可低估。

没有英国,欧盟的国际地位将受到削弱。英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军队在欧洲以其规模和能力着称,它同时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毫无疑问,英国的加盟壮大了欧盟的力量并扩大了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所以,尽管英国在欧盟内部已享有从申根协定到欧元等诸多“例外权”,并且英国这种“例外主义”常常令欧盟***及其他成员国十分恼火,但他们并不希望英国退出欧盟,即便是法国也认为让三心二意的英国留在欧盟利大于弊。其原因就是:大家都明白没有英国的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英国可能的选择

英国于13年加入欧共体。加入后不久,也就是在15年英国就举行了一次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脱欧”,公投结果是英国选择留在了欧共体。当时作为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在那次公投中也呼吁英国留在欧共体,她支持的理由非常明确,这就是:欧洲有助于放大英国的实力。当时的欧共体只有9个成员国,其市场规模、经济体量和政治影响力与现如今的欧盟不可同日而语。而那时撒切尔夫人已能清楚意识到像英国这样一个中等的欧洲国家离开欧共体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正如她在一次演讲中所言:“英国并不梦想舒适、孤立地存在于欧洲共同体的边缘。我们的命运注定在欧洲,作为共同体的一部分。”

如今,欧洲联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已拥有28个成员国,同时拥有5亿多消费者的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吸引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更为重要的是,欧盟的扩大进程还在继续。“退欧”对英国在政治、经济和国际影响力方面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那么相对的对于我们的中国经济的影响会是那些呢?

“脱欧”将影响中欧贸易、投资谈判进度。当前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出口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二大出口经济体,2015年中国对欧盟出口3560亿美元,其中对英国596亿美元,占比16.7[%],仅次于德国。进口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进口经济体,2015年中国从欧盟进口2089亿美元,其中从英国进口189亿美元,占比9[%]。贸易差额方面,2015年中国对欧盟顺差高达1471亿美元。当前,中国与欧盟正就自由贸易、投资协定等展开谈判,而在欧盟内部,英国一直积极支持并推动中欧贸易自由化进程。因此,如果英国脱欧,其原本对欧盟决策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短期内中国与欧盟的上述谈判进度或受影响。

对原油,沥青等现货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如果手上还有单子,请及时联系本人V信:jfcx8888(长按可复制)加一个微信你不会损失什么,也许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后续油价的走势:

自从3月底发改委公布新版成品油调机制后,油价年内已经“三连涨”。如果英国公投退欧通过,那么四连涨可能年内无望;相反的,油价可能重启调价窗口降低成品油价格。为何这么说呢?紧接着我们来看看国际原油的走势。周线上看,上周收取一颗高位射击之星,紧接着本周收取一颗吊颈线,单从这个K线组合就能明显看出周线级别空头趋势有多强。技术面看,BOLL通道开口,均线系统交织K线受5周均线支撑反弹,附图MACD红色柱缩量,双线聚拢,RSI指标拐头向下,KDJ高位死叉向下发散,空头趋势非常强势。

英国媒体:整个英国都快被他买下了,李嘉诚到底多有钱?

李嘉诚非常有钱,到底有多少钱或许他都不知道。许多朋友仍然对李嘉诚印象深刻,认为他是一个工业家,有着很强的工业天赋,却对他全能的股票投机知之甚少。

事实上,正是股市确立了李嘉诚作为香港首富的地位。回顾家族历史,他继续拓展自己的领地和业务领域,这被英国媒体称为““买下了英国”(buying Britain),都依赖于他大胆的投资愿景和收购方式。

李嘉诚的投资方式遵循价值投资策略。他倾向于购买价值链上游的企业,这反映在他非常典型的石油行业布局中。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国际油价一度跌入低谷,但李嘉诚坚持购买加拿大HES的股票。总部设在美国的石油公司不断扩大石油工业的分布。随着国际油价的逐渐复苏和稳定,亏损的海斯基成为李嘉诚的“摇钱树”,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投资之一。

从李嘉诚的投资偏好来看,不难发现他特别喜欢基建板块领域的股票。基建项目相对更加工业化,风险低,回报稳定,对精细管理的要求相对较低。

李嘉诚是一名实业家,喜欢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租赁等基础设施项目。在这方面,大型财团长江实业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因此,他更喜欢擅长以长江基础设施为平台,在中国内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家开展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领域。

英国史上所有的经济危机包括现在的

1、经济危机 1788年

繁荣期 1788—1792年

英国纺织业发展 银行使筹集资金更主容易,工业投资迅猛增长,投资品需求旺盛,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出口不断增加

2、经济危机 1793年

1792年末,物价开始下降,破产开始增加。1793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国对法国及欧洲大陆的出口严重萎缩,物价急剧下跌, 到1794年,工商业的状况开始好转。  

繁荣期 1795年 

3、经济危机 17年

1794年到1795年,英国农业歉收,粮价飞涨,工业品的需求下降。  

繁荣期 1798年—1800年 1806年—1809年

好景持续了12年

4、经济危机 1847年—1850年

1847年秋,铁路投机终告破产,英国第九次经济危机开始了。许多线路停目铺设,干线铁路的工程进展大大放慢。恰在铁路危机爆发之际,又出现英国和中欧、南欧地区农业严重歉收。 

繁荣期 1851年—1854年 1855年—1856年

5、经济危机 1857年—1858年

1857年12 月英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一半,但存货却增加了。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都大规模停工、减产,物价急剧回落。美国的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减产20%-30%,铁路建设工程量缩减一半,许多煤矿关闭,煤价大幅度下跌。

6、经济危机 1867年—1868年

事实上,早在1864年,英国铁路建设规模就缩减了40%,造船业也在1864年达到生产的最高峰并开始收缩。英印贸易逆差在1864年高达3200万英镑,黄金外流严重,1867年春,英国棉花纺织工业生产缩减20%-25%,丝织品输出减少23%。

毛纺织业出口1868年比1866年下降30%。生产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英国的重工业。1867年铁路建设比 1866年下降30%。1866年中,苏格兰地区137座炼铁炉大半停止生产。造船业从1865年到1867年下降达40%。

百度百科-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