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回调最新消息发改委通知_油价回调最新消息发改委
1.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涨,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2.油价"六连停"后迎来年内首涨
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涨,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国内成品油油价疯狂上涨原因:地炼生产单位检查,江内柴油欠缺,各大油库限量停发,终端客存低位,加之双节前备货积极,消费买涨心态偏重,目前原油涨跌与成品油行情关系不大。
对不少上班族而言,买车容易养车难确实是内心真实的写照,一年到头算下来,一辆车的支出例如车险、油费、保养费用以及可能存在的维修费、洗车费、停车费等等,别看每一项都不算多大的花销,但是一年下来合计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
关于车主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街上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多,虽然燃油车的地位已经逐渐被动摇,但是燃油车仍然具有新能源汽车不具备的优势。燃油车的历史悠久,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加油方便,不用担心电池的安全指数,很多人在决定要买首辆车之前都会考虑购买燃油车。
对于燃油车主来说,每一次成品油调价都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毕竟事关加油成本,所以很多人会在油价上涨之前赶去加油站加油,众所周知,国际油价的变化很快就能传导到每一个消费者身上,每次一听到油价上涨了,都会牵动不少车主的神经。
这不,在9月18日24时,国内今年第18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再次开启,国内成品油汽油每吨上涨90元,柴油上涨85元,大致换算一下,92号汽油上涨0.07元,95号汽油也上涨了0.07元,设一般私家车常用的油箱为50L,那么加满一箱油,车主将比之前多付3.5元。
在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下,第18轮计价周期之内,国际油价大涨,行情一片红火,11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幅0.3%,这是自7月底以来的最高价,这也与之前坊间预计的涨价预期相一致。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油价似乎经常涨,但是跌的时候不多呢除了今年油价总体的走势确实一直在上涨的因素以外,实际上,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存在一个天花板价格和地板价,在我国,每10个工作日就会进行一次油价调整,地板价是40元,天花板价格是130元。
稍微思考一下不难得出,这是为了维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稳定,使得成品油油价不至于因为国际油价的起伏而出现过大的起伏。只不过因为“天花板”价格130元很少出现,导致人们会觉得油价一直在涨。而国际油价跌到“地板价格”40元的情况是出现过的,但也是短暂地出现了一下就开始回调。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有很多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原油库存的下降速度超过了预期,从而导致了供给减少,油价继续上行,并且暂时没有看到油价转而向下的趋势,此前受到飓风过境影响的墨西哥湾能源生产依旧没有恢复正常,仅能供给正常原油的70%左右。
除此之外,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也大幅上涨,这也给成品油的消费带来了支撑。由于天然气价格变高了,人们就会增加石油的使用,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中心的推断来看,下一个定价周期内,由于对于原油需求的上涨预期较为一致,油价有可能呈现出震荡之中稳步上涨的态势。
许多车主应该感受到了今年油价的“节节高”,实际上,今年以来,世界主要产油国逐步减小产量,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的情况逐步向好,对原油需求增多,原油价格已经涨超50%。
油价"六连停"后迎来年内首涨
6月28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开启。在经历了3个来月的调价搁浅后,国内油价将迎来2020年首次上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信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0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20元和110元。
记者帮您算了一笔账,折合成升价后,92#汽油每升上调0.09元,0#柴油每升上调0.09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4.5元左右。
按照2016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成品油价格机制设定了调控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最高零售价格不再下调;当国际油价在40-130美元/桶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油价上一次调整发生在3月17日24时,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大幅降低了1015元和5元。此后,由于国际油价平均水平已跌破每桶40美元的调控下限,自3月31日24时起,按照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连续6次未做调整。
本次调价是油价调整“六连停”后迎来的首次上调,也是年内首次上调。调价后,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呈现出“一涨三跌八搁浅”的格局,年内汽油累计跌幅为1730元/吨,柴油累计跌幅1670元/吨。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时隔三个月,国际油价再次站上每桶40美元。其中,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6月11日—6月27日),伦敦布伦特油价最高为每桶43.08美元,平均为每桶40.87美元。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认为,今年1—4月,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导致用油需求锐减、仓储库容极度短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至近二十年来低位。
其中,4月20日纽约WTI原油5月合约临近交割前甚至跌至每桶-37.63美元的负值。极低油价给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带来沉重压力,并促使各方达成新一轮历史性最大力度减产协议。随着5月OPEC+正式推进减产,美国等产油国在低油价下产量也出现下降,以及更多海外国家放宽疫情管制,需求预期得到改善,国际油价逐步回升。目前,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油价升至每桶41美元和39美元的水平。
隆众资讯分析师李春艳表示,本轮调价周期内变化率先降后升,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个方面:
一是美联储宣布在2020年之前将利率降至接近0的低位,美元汇率遭遇重挫;
二是美国部分地区疫情新增确诊人数再度增长,市场担忧海外疫情仍有二次爆发的可能性;
三是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6个月内全球原油库存有望迅速减少,且将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测上调近50万桶/日;
四是OPEC与非OPEC产油国继续积极推进减产,5月的整体减产执行率为87%,同时此前减产执行欠佳的伊拉克和科威特已经提交补偿,供应端收缩预期仍在延续。
* 油价后续走势将受两方面影响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肺炎疫情防控和OPEC+减产情况是影响后续油价走势的关键。
一方面,美国、拉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新增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引发了市场对疫情二次爆发的担忧。库存压力也持续存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保持了五个月的上升势头,增至5.41亿桶的纪录高位。
另一方面,根据减产协议,5—7月减产幅度为0万桶/日。市场关心该组织减产执行情况和7月中旬将召开的会议,OPEC+将商讨是否延长当前减产幅度至8月份。此外,油价回升至每桶40美元上方,可能促使美国页岩油再度增产,各产油国矛盾将加剧。
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0年7月10日24时开启。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认为,近期国际油价延续高位震荡态势,预计下一轮调价上调的可能性较大。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瑾怡认为,下一周期来看,原油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面临回调压力但整体空间有限,因此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上涨力度有限,预计下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或搁浅概率并存。
新闻来源:人民网汽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