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出炉!最赚钱的不是茅台

2.多地强力救市 22汽车股一日市值暴涨超400亿

3.2022年复苏利好什么行业3篇

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出炉!最赚钱的不是茅台

东方财富油价板块_东方财富网国际油价

2020年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尘埃落定。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0年9月1日,除了暴风集团和千山退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半年报之外,沪深两市3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半年度财务报告。

在这特殊的一年,A股公司的赚钱能力如何?是否扛过了疫情冲击?哪些行业表现优异哪些公司出现巨亏?国是直通车带您一览上市公司半年报。

总体来看,2020上半年所有A股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35185.98亿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28251.74亿元,环比上升20.11%;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453.52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0159.18亿元,环比增长22.77%。

其中,沪深两市共有超八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为正值。

年初暴发的肺炎疫情给上市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冲击,但从数据可以看出,二季度的表现相比一季度有明显好转。

从单季度可比数据来看,2020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大幅放缓,2020第一季度创下 历史 新低-7.74%,第二季度强势复苏,反弹至4.15%,环比方面增幅高达20.11%。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2020第二季度企业业绩增速下降速度放缓,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也由一季度的-23.32%上升至-12.19%。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从中报来看,实现盈利的上市公司数量较一季度而言有明显改善,一季度仅七成实现盈利。

但他也强调,若细分至各个行业来看,可见分化态势,部分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业绩仍待改善,但也有不少行业在终端市场及供给端逐步恢复至常态的基础上,业绩表现得到显著改善。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科创板营收和净利增长可观,创业板盈利增幅较大,中小板表现平稳,主板业绩表现不佳;从各行业的业绩表现来看,金融、建筑、化石能源、交运设备与交通运输依然是营收大户,行业总营收均超1万亿元。

中金公司研究团队称,A股中报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按已发布业绩的约3800家公司计算,2020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约为-17%,其中非金融为-20%。已披露公司第二季度单季盈利同比增长-5%,其中非金融为3%。

相较一季度,非金融业绩增速有较明显好转,而金融板块尤其是银行业绩增速有所回落。不同板块之间的分化较大,例如通信、农业、机械二季度有较明显正增长,能源、交通运输等业绩仍为负增长。

茅台近期突破1800元的 历史 高位,尽管它在A股的股价榜上占据首位,但要论赚钱能力却排不进前10。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方面,全部A股中金融及能源上市公司上榜较多,其中工商银行以1487.9亿元的成绩排名第一,随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列二至四位,这四家银行上半年赚钱超过1000亿元。

贵州茅台以226.02亿元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在赚钱排行榜上排第14位,在其前面的13家公司全部属于金融行业。

如果看收入榜和亏损榜的话,会发现有两家公司同时都进入了前三。

收入最高的前三甲分别是中国石化的10342.46亿元、中国石油的9290.45亿元和中国建筑的7281.88亿元。

尽管“两桶油”在收入榜占据第一和第二位,但两者的收入同别下降了31%和22.3%,主要归因于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影响,中石化的主要产品经营量和实现价格同比下降,中石油则主要是受成品油、天然气销售量减少以及油气产品价格下降影响。

如果要比增速,圣湘生物是今年上半年最惊艳的公司。数据显示,圣湘生物在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均位列第一。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159.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14687.2%。

这家以体外检测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在上半年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新型冠状检测产品。圣湘生物表示,新型冠状核酸检测试剂等相关产品市场需求量短期内大幅增加,导致公司本年度业绩显著增长。

圣湘生物提示,“公司报告期后业绩大幅增长为疫情所致,具有偶发性,未来业绩存在不可持续和大幅波动的风险”。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上半年,科创板、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29%、13.%和8.53%。其中,科创板公司中超六成业绩实现增长。从板块来看,二季度科创板企业业绩继续回升,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业绩由降转升。

而从半年报中的研发投入指标数据来看,A股上市公司愈加注重关乎长展的“硬实力”,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的公司逾1920家,这意味着近半壁江山A股公司都在加码研发,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至少有1448家,占已露半年报公司的逾36%。

按绝对金额统计,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达到1亿元以上的公司有570家,超过3亿元的有170家,超过10亿元的有46家。

其中,中国建筑以接近90亿元的研发费用位列第一,中国石油、中国铁建、中兴通讯等公司紧随其后。中芯国际以22.78亿元的研发投入领跑科创板公司,位列第二的是研发投入7.09亿元的君实生物。

数据显示,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幅在10%以上的1448家公司中,有907家当期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3%,占比超过六成。

按照行业划分,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化工、计算机等有着硬 科技 属性行业的公司在研发投入的数据上更为亮眼。

粤开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殷越认为, 2019年年报业绩显示, 科技 股已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在公共卫生影响下,今年一季度企业盈利情况再度探底,库存周期被拉长,随着二季度国内经济的持续修复, 科技 股高弹性凸显。

殷越直言:“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回暖的过程中,后续受疫情影响有限的企业盈利有望持续修复。”

来自:国是直通车

作者:夏宾

责编:周锐

多地强力救市 22汽车股一日市值暴涨超400亿

受各地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利好消息面影响,港A两市汽车板块连续两日表现强势。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3月25日收盘,申万汽车指数上涨4.74%,涨幅领涨各行业指数。

A股176只汽车成分股中,171只股票飘红,12只涨停,仅4只出现下跌。

整车板块中,22只汽车股一日内市值合共暴涨了432.4亿,其中,力帆股份(601777.SH)、曙光股份涨停,上汽集团(600104.SH)、长安汽车(000625.SZ)股价涨幅超5%。

港股汽车板块同样疯狂,华晨中国(01114.HK)、长城汽车(02333.HK)等多只股票涨幅超10%。

对于汽车股近期走势,3月25日国泰君安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对我们表示,汽车板块股市接下来的走向不好判断,“但资本市场的任何反应都与政策、行业动态等相匹配,受汽车行业的综合因素影响,具体要看接下来政策等方面的演化。”

汽车股暴涨?整车板块全线飘红

延续前一交易日的反弹行情,3月25日,港A两市汽车板块继续走强。

A股方面,曙光股份、力帆股份、京威股份(002662.SZ)、襄阳轴承(000678.SZ)、奥特佳(002239.SZ)等12只个股涨停。

其中,整车板块全线飘红。

具体来看,截至25日收盘,上汽集团领涨,涨幅达8.05%,报收20.53元/股;江铃汽车大涨6.7%,报收12.71元/股;长安汽车涨5.67%,收盘价为11元/股;北汽蓝谷涨5.65%收5.61元/股;长城汽车股价报收9.06元/股,涨幅达5.6%;广汽集团和比亚迪涨幅分别达5.17%、5.07%。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两个交易日连续反弹,不少上市车企“身价”大涨。

其中,上汽集团总市值暴涨330.64亿元,广汽集团暴涨115.69亿元,长城汽车暴涨115亿元,比亚迪暴涨111.85亿元。

港股汽车股方面,华晨中国涨14.54%至6.46港元/股,长城汽车涨12.53%至4.85港元/股,吉利汽车(00175.HK)涨7.35%,广汽集团(02238.HK)涨6.22%,北京汽车(01958.HK)涨7.66%,比亚迪股份(01211.HK)涨8.63%。

渤海证券证券指出,是中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汽柴油价格也随之下调,这将利好传统汽车消费,叠加部分地方出台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将助力汽车行业景气度提升,疫情结束后有望迎来需求的复苏。

多地限购“松绑”

汽车股近日持续走强的背后,与国家和多地陆续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有关。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7地明确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包括佛山、广州、珠海、湘潭、长沙、株洲等。具体措施包括推出购车补贴、置换补贴、购置税补贴等。其中,广州还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3月25日在接受我们访时表示,最近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比较多,特别是地方方面。

朗学红表示,目前来看,相关措施可以分成两大类,“一大类为非限购地区,这些地区会因应当地汽车生产基地的特点,重点对地产车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这以湖南等地为代表;另一大类则是限购城市,主要还是以增加牌照量来促进汽车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亦有不少地区汽车限购政策出现松动。

3月24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北京正研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措施,上半年或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不过,该消息随即被删,北京市商务局3月25日澄清,相关措施尚未经研究论证,因工作不慎被放网上。

而在“北京新增10万指标”消息遭澄清后不久,3月25日杭州下午出炉了相关汽车限购“松绑”措施,将在2020年一次性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

“6个限购城市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如果释放一定的牌照指标,对拉动汽车消费有很大的作用,而大部分地区实际不存在限购因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措施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郎学红对我们说道。

不过张欣则认为,政策面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现阶段的地方救市政策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主要聚焦于换购群体,实际效果并不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2年复苏利好什么行业3篇

2022年复苏利好什么行业3篇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2022年复苏利好什么行业,方便大家学习。

2022年复苏利好什么行业

近期券商研报内容摘要如下:

1)调味品及食品加工

自2021年年底,随着部分调味品开始提价,PPI与CPI剪刀差收窄,食品加工业绩增速从-30%收窄到Q1的-13%,调味发酵品从-3.7%回升至q1的12.7%。但在疫情爆发的情况下,需求端受到较大冲击,导致涨价的传导逐步乏力(尤其toB端受到较大的影响,餐饮在调味品里面占比可能达到5成左右)。而随着疫情影响边际减弱,toB端需求得到修复,困境反转逻辑有望延续。

2)旅游酒店、餐饮

这两年因为疫情影响,居民出行和常规的线下消费场景受到较大限制,20年带来的低基数效应在21年消退后,22Q1业绩增速再度大幅回落。随着上海北京疫情冲击逐步消退,居民线下场景有望(至少是阶段性)恢复。从22年全年万得一致预期来看,目前旅游及景点预期增速为116%,酒店及餐饮预期增速为237%;但估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景气度的复苏会有反复,因此目前看更偏向于交易性的机会。

3)药房

板块22年业绩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21年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受疫情反复、高基数、租金会计准则变化等拖累;短期来看,疫情影响逐步趋缓,药房同店销售向好;中期来看,头部药房门店扩张稳步推动,市占率提升有望进一步提升。

4)信创

2020-2021年信创试点已取得积极成果。2019年开始信创完成了省市级电子公文系统替换,金融、运营商等也开启行业内试点,虽然落地过程中经历了竞争加剧下落地购价格低于预期的情况,但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信创国产生态初步成型,产业竞争格局逐渐明晰,关键产品迭代进步明显。疫情对短期需求和交付的影响边际减弱之后,可作为困境反转布局方向。

2022复苏受益股票有哪些

免税:3月海南客流同比大幅下降,预计中免Q1净利润同比微降

中免2022年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4亿元,同比增长约20%;归母净利率约为18.3%,同比增长2.6pct,剔除所得税优惠干扰后同比增幅约0.8pct,该行认为,主要因为1-2月海南旅游旺季下散客占比相对较高、中免海南普适性折扣收回至85折,且公司今年开始向管理要效益,注重考核利润指标。

酒店:春运为传统淡季、3月受疫情冲击,22Q1业绩承压

根据STR数据,2022年1-2月我国酒店Occ43.4%,同比+3.6pct;ADR415.8元,同比+7.8%;RevPAR180.6元/间夜,同比+17.6%。3月全国多地现散发疫情,该行预计3月酒店业Occ同比下降明显。

航空:油价走高,需求受疫情冲击,预计22Q1亏损同比扩大

春运表现优于上年,3月需求受本土疫情冲击较大,油价走高,料22Q1航司业绩承压,亏损同比或扩大。

公司日均执飞量约186班次,22Q1日均执飞量约160班次,该行估计公司22Q1归母净利润约-2亿元。

机场:因上海、深圳本地疫情,22Q1亏损同比或扩大

春运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21年+13%,3月出行需求受多地本土疫情干扰。民航局公布数据显示,22年1-2月我国机场企业亏损52亿元,该行预计22Q1上市机场亏损同比扩大。

2022年看好的行业和个股有哪些

1、医保集利空落地后业绩反转的行业

说的就是医药医疗行业。今年医药医疗行业经历了两轮大涨大跌,现在是处于第二轮大跌的底部。下半年医药医疗行业经历了两轮的医药集,加上大盘行情欠佳、行业资金轮动等因素,目前行业离年初高点跌幅超过30%,很多个股股价腰斩。

但实际上很多绩优医药医疗股受到集的影响并不是很大,随着医保集逐步落地,医药医疗行业会用业绩证明,它依然是A股最值得投资的长牛行业之一。

相关个股: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华东医药、甘李药业、华兰生物、乐普医疗,等。

2、后疫情时期社会经济秩序恢复利好的行业

后疫情时期,并不代表疫情即将结束,而是国内疫苗接种率已经高达一定程度后防疫政策的转变,使得社会经济秩序加速恢复。

这些行业有很多,如旅游、酒店、**、文娱等,但这些行业我都不看好,主要是这些行业没有长期走牛的龙头股,选股难度太高。

但有一个行业确定性是最强的:机场股。代表个股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3、碳中和政策下利好的行业

未来一两年,碳中和几乎是每逢重要会议必讲的重要议题。国家已经制定了长达几十年的“碳达峰”和“碳中和”长远规划目标,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碳中和相关行业发展前景依然巨大。

代表行业:新能源车(锂电)、光伏、风电。

相关个股:

宁德时代、比亚迪、恩捷股份、赣锋锂业、亿纬锂能、先导智能

隆基股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中环股份

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天顺风能

4、PPI向CPI传导的消费复苏行业

今年原材料价格飞涨,导致PPI和CPI剪刀差连续创历史新高,企业端成本高居成为企业利润增长一大压力,四季度,包括食品、家电等行业掀起涨价潮,价格有企业传导至消费端是2022年的趋势,有定价优势的企业将迎来业绩复苏。

代表行业:食品饮料、家电、化工原材料

相关个股:海天味业、涪陵榨菜、中炬高新、美的集团、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

5、反垄断政策下遭遇史上最大回撤的互联网行业

今年,在互联网反垄断、共同富裕等政策影响下,互联网巨头遭遇历史上最大的回撤。但这些互联网巨头拥有几亿、十几亿用户,并且它们提供的服务短期内各自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政策的影响并没有伤害到它们的核心价值,利空出尽,价值回归值得期待。

代表行业:中概互联网

相关个股: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

6、高质量发展利好的高科技行业

高质量发展也是近年来国家重要会议频繁提到的主题,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科技与创新的发展。因此高科技行业和个股将持续利好。

代表行业: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服务器等

相关个股:韦尔股份、紫光国微、兆易创新、闻泰科技、海康威视、视源股份、用友网络

7、投资市场日益繁荣背景下的证券行业

证券行业业绩和证券市场繁荣程度密切相关,这两年A股投资者数量大增,每日成交量相比前两年暴涨近80%,证券行业业绩也频频报喜,但股价却始终并没有完全释放业绩大增的利好。但只要A股继续保持高成交量,证券行业就总有兑现利好的时候。

相关个股:中信证券、东方财富、中信建投

8、“稳经济”大前提下的低估建材股

年末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到,2022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投资,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稳健且偏向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刺激经济,一系列政策支持,将会有效刺激基建行业。

基建行业本身处于估值过低水平,接下来国家政策开始吹暖风,基建行业有望迎来复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材股值得关注。

相关个股:海螺水泥、三一重工、东方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