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委内瑞拉石油丰富,为什么却不富裕?

2.弱美元、高油价 关联关系转变 谁是因、谁是果?

委内瑞拉石油丰富,为什么却不富裕?

国际油价40美元对应油价_国际油价400美元

不好开。成本高。现在好多产油的国家都玩不下去了。主要是成本价高于市场价格。例如,某非洲产油国一桶原油价格,除了开、运输等成本达到了40美元。那之前国际油价100-147的美元的时候,利润非常可观。我们按照120美元算。于是近几年预算都是按照一桶油利润+80美元算的。当然沙特原油成本很低,开容易,优质好,成本才10美元。(举例,并非真实数据),那么沙特利润是110美元一桶。现在国际油价跌到了30美元,那么某非洲产油国的利润就是亏10美元了。即便它的成本低于30美元,比如是20美元,但是利润从之前的+80美元变成了10美元,国家预算的钱还要花,雇的人要发工资,项目剪不下去要停工等等。据说有的国家已经8个月没发工资了,包括公务员、医生、教师等等。

就好比一个人之前一个月挣8000,然后买了各种奢侈品、各种,但是行情变了,只能收入1000甚至亏钱了,这些债务就没法偿还了。而且好多产油国都有一种“荷兰病”,也就是说靠出口矿产石油赚钱以后,其他工业就发展不起来了。因为卖油太赚钱了,躺着就大把大把美元,养成了人们好逸恶劳的习惯,这是人类共性。何况委内瑞拉、非洲、中东等国家民众天生爱玩乐,好多预算做得没有规划,按说油价高的时候来钱快就应该做点其他投资什么,搞点工业,但是这些国家,特别是委内瑞拉左派上台,给民众许下了不知道多少承诺和好处,说白了就是把本应该用于国家建设的资金都分给大家花了、吃了、喝了、玩了。等突然收入低了,甚至没收入了就傻眼了。委内瑞拉的石油,虽然储量还是比较丰富,但是很多开非常的不容易,开成本很高。他们的原油质量也不是很高,不像沙特原油那样纯净。当然他们的石油也是非常丰富的,也是完全可以富得流油的。那为什么他们现在国内,也不能说他穷得过不下去,反正也是经济比较糟糕了。因为本人的朋友在委内瑞拉呆了五年,他跟我讲了很多有关委内瑞拉的事,就是自己的感受。经济我也不太懂,我只是说一说,我朋友自己的所见所闻。

委内瑞拉的原油成本大约是23.5美元。现在国际油价大概56美元,利润从之前100美元下降到了现在30美元。所以现在简直没法过了。沙特,不是因为它搞了很多副产业保证了收入,主要原因是沙特的原油开成本太低了,10美元。但总的来说,对于沙特只是少赚了一些而已,但并非没有影响。如果油价徘徊在二三十美元,即便沙特也扛不住的。首先,委内瑞拉给人的感觉就是街上非常多的无所事事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整天在街上,可以说是漂流晃荡的,无所事事啊,不知道干什么。也不是企业不招人,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想做,说白了就是懒。为什么懒了?因为之前是的高把他们养懒了。那些年轻人整天无所事事的在街上晃荡,不产生劳动成果,不产生效益,就只是吃的,你说国家的经纪能有多好了。

而且沙特真的是“富得流油”吗?沙特的人均GDP仅为2万美元,连发达国家门槛都找不到。比我国这么一个13亿人口大国人均GDP就多了一倍多一点。而中国完全是靠双手一点点攒下的家业。国家***也不懂怎么搞经济。不管是之前的查韦斯,还是之后的马杜罗,都是理想主义者,理论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实际搞起经济来,他们却都是外行。很多反美的口号说出来很好听,很提劲,但是,怎么说呢,你跟美国斗,下场也都是知道的。***根本不懂得怎么搞经济,完全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色彩。当然因为他们挨着美国非常近,美国也不可能对他们发动战争,只能搞一些经济制裁。你***成了反美斗士,非常的风光,非常的提劲,但是老百姓跟着你倒霉,那这个就真的,感觉有点不好说了。

为什么大家觉得这国家“富得流油”呢?因为沙特王室、土豪有钱,而且经常炫富。还有沙特人不干活也有钱赚,躺着赚钱。卖了石油的钱(不用自己操心,都是西方国际大企业在开,只需要躺着等别人把钱送过来就行了),这些钱让土豪花了大头,再给有沙特户口本的居民分了花了,剩下的再买了武器,每年沙特军费高达400亿美元。这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土豪国家。其实沙特有的毛病委内瑞拉都有,沙特没有的毛病委内瑞拉也有,如果石油价格继续保持低位,恐怕沙特也撑不了太久了,你看现在沙特急于把阿美公司弄上市,国内正在加强反腐,那就说明沙特也开始缺钱了,影响到它国内稳定了。两国还有一点相同,就是石油收入大多落入了上层腰包,导致贫富差距拉大。为了安抚底层民众,两国都加大了。对于委内瑞拉来说,由于需要在化措施方面消耗大量的资金与,而这些资金大多取自石油天然气产业,导致了石油天然气产业投资严重不足,虽然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石油产量却从2006年持续下滑至2009年。二是即使在那几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时期,由于资金的大量消耗,委内瑞拉也无法积累外汇储备,甚至在2012年出现了财政赤字。

大量资金的下放也造成了国内的轻微通货膨胀,外汇短缺,没有足够的外汇进口外国商品又导致了国内的物资匮乏。先说沙特没有而委内瑞拉有的毛病吧。人家沙特虽说也过度依赖石油,但是人家好歹把这命脉攥紧了。委内瑞拉呢,自己国家石油倒是国有化了,可是开动力很不足,积极性不高,开石油养肥了一批官僚和腐败分子,形成了经济上的裙带关系,却在实际技术上很落后,甚至连开石油的电力都不足。石油产量扩大不起来,空谈储量又有什么意义呢?再说两国共同的毛病。两国都是依赖石油,所以这次石油低价对两国冲击很大,油价突如其来的巨大下跌造成了委内瑞拉外汇收入大量减少。委内瑞拉更糟糕的是经常账户出现外汇逆差,外汇储备的不足使得委内瑞拉不得不发行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结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民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恶化。总之,石油价格下跌,让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玩家玩不下去了。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或者只是保持现在的油价,像委内瑞拉这样的破产国家会越来越多。

弱美元、高油价 关联关系转变 谁是因、谁是果?

虽然从统计上很难证明美元汇率与石油价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我们有若干理由相信两者之间会持续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油价将是影响美元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不是唯一的。尤其是,较低的、稳定的油价将对美元利多,而油价攀升则是利空。

油价―美元关联

油价上升和美元汇率下跌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最近这一趋势有所逆转,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同时也有利于全世界。较低的油价不仅有助于支撑全球石油需求,也赋予货币政策更大的灵活性,以应对经济增长减速。(油价和美元的联系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二者之间的关联,二是谁是因、谁是果。我们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实际上,尤其是1992~2008年,是美元在引领油价,而不是相反。)

在2003年以前,高油价往往关联着强美元。这主要是因为石油美元回流美国,不仅通过贸易,也通过金融流动:在那个时候,美国的出口和资产都是最具吸引力的。然而,从2004年起,高油价和强美元这种关联消失了,从2006年起,油价和美元之间的关联转变为强烈的负相关关系。

油价和美元的负相关关系有几种可能的解释,我们把它们列举如下,并特别考虑谁是因、谁是果的问题。

油价影响美元有三大渠道:

渠道一、石油美元循环不再那么青睐美元

近年来,石油出口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下降了。尤其是,石油美元持有者对欧洲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反观20世纪70年代,OPEC有18%的进口是来自美国。如今这个比例已下滑至9%,而OPEC从欧盟的进口则达到26%。)另一方面,它们投资美元资产的边际倾向也降低;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石油美元可选择的资产,范围比从前广泛多了。这也关系到石油出口国储备多样化的问题。欧洲经济货币同盟的成立增强了以欧元计价的资产的流通性,而欧元区内部存在的多样性也保障了投资欧元资产可获得多样化带来的好处。石油美元持有者正是回应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这些变化。因此,油价越高,石油美元的投资就越多样化,美元也就越弱。

渠道二、各国央行对油价冲击的不同反应

关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会对上升的油价作何反应,投资者意见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欧洲央行会取比美联储更激进的行动,因为欧洲央行所负有的使命(控制通胀)与美联储的(增长和通胀的双重任务)不尽相同。因此,较高的油价会引发对欧洲央行激进反应的普遍预期。换言之,面对油价上升,提高利率对欧洲央行来说比对美联储来说是更自然的抉择。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欧元/美元汇率同油价之间存在一种即时关联――这一趋势很难用上述多样化理由来满意地解释。因此,一般而言,石油的美元价格升高给全世界的印象是比实际情况更严重的全球通胀。为了回应通胀冲击而收紧银根,会进一步打击美元,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渠道三、高油价扩大美国经常项目赤字

从2005年第四季度起,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已经在迅速收缩了,尤其是非石油贸易的部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GDP占比在2005年第四季度达到6.8%的峰值,而在2007年第四季度只略略突破了5.0%,到2008年底可望下降至4.5%左右。)事实上,从2005年以来,非石油贸易收支与石油贸易收支已呈两种态势。非石油贸易赤字由每月400亿美元缩减到300亿美元,而石油贸易赤字则由每月2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后一种情况反映了美国贸易条件的急剧变化。简言之,高油价抵消了美国在外部失衡方面已经取得的、还会继续发生的巨大改善,并且使得美元无法从这一改善趋势中获益。

另外,美元驱动油价(除了计价因素外)也有三个渠道:

渠道四、来自事实上的美元区的反馈

事实上的美元区也有助于解释美元和油价之间的关联,而且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虽然目前事实上的美元区比两年前要松散一些,但是许多亚洲货币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仍然相当地黏着于美元。美元贬值实际上使得亚洲出口商越发具有竞争力,而这些美元区国家的经济景气导致了对能源产品的高消费。因此,全盘考虑下,弱美元增强了世界对能源产品的需求。

渠道五、大宗商品金融投资

种种迹象表明,机构资金似乎已经把大宗商品当作一类独立的资产来对待了。只要大宗商品被当作反美元来对待,在美元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这两个变量之间就会存在负相关关系。相似地,如果大宗商品被当作通胀的一种对冲手段,对美国通胀走高的预期就会驱使美元走低、油价走高。

渠道六、弱美元与石油需求抑制乏力

最近几个季度,许多国家都试图使自己的货币升值,以抵消美元计价的油价上涨的影响。然而从个别国家角度看起来是合理的做法,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在加剧通胀。从本质上讲,强货币等于是暗地里提供石油补贴,结果油价升高并未充分发挥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所以油价越高,那些国家所奉行的强货币政策就维持得越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