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些基金净值下跌50%或成为2022年业绩最差的基金!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2.基金价格低于净值的原因,从基金分类来看

基金跌破净值能买入吗_基金价格跌破净值

基金在进行大额赎回后,基金净值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和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

基金大额赎回净值下跌怎么回事?

基金大额赎回净值下跌主要是由于投资者,投资的基金规模和流动性这两个因素所导致。当投资者进行基金大额赎回时,基金管理人需要将手中的股票进行部分卖出才能够完成赎回要求,而此时若是基金投资的股票市场流动性较差就会面临卖出成本较高,无法及时卖出的风险。

投资者需要进行大额赎回时,基金管理人会将自己手中的股票进行卖出,此时股票市场若是出现大规模下降会导致基金管理人卖出股票的价格低于购买价格,从而使基金净值下跌。

当市场出现经济严重衰退或是就业率下滑等这些不利因素的时候也会给投资市场带来致命冲击,因而出现基金、债券和股票缩水的现象。此时相关的基金净值也会出现大跌。

面对以上多种情况需要投资人在进行资基金赎回时,综合考虑基金规模,流动性、市场风险以及投资策略风险等多个因素,才能避免基金大额赎回时基金净值一直下跌的情况发生。

这些基金净值下跌50%或成为2022年业绩最差的基金!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封闭式基金折价原因:内部结构管理不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缺陷: 基金持有人不能有效地对基金经理人的行为进行干预制约。(1)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契约型基金没有董事会,监督责任落在托管人身上。(2)基金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基金经理道德风险大大增加(3)基金交易没有完全的透明合理化。我国目前系统风险占总风险的比重较高。但却没有做空机制,没有规避风险的工具。面临巨大风险投资基金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基金经理人操作被动。基金中含有很大程度上的风险,因此有巨大的折价。市场下跌时,基金拥有大量股票无法短时间内变现。而美国基金管理者可以通过卖空股指期货对风险进行对冲,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金融衍生品,不能对冲,加大了系统性风险对基金的影响。基金投资品种趋同化,基金经理操作理念不成熟无特色,众多投资组合相似的封闭式基金是国内证券市场出现变相的过度供给现象。优秀的证券投资标的缺乏,新成立的基金抽取了原因投资于其他设立较早基金的资金,最终导致所有封闭式基金出现较大幅度的折价交易 。

外部环境不健全:证券市场不成熟,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虽然经过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是投资者认识不全面,缺乏专业基金管理人员,投资者容易对折价产生恐慌而抽出资金。 法律机制不完善,对基金交易有较大影响的法律法规并未颁布,只是在证券交易所内有所规定, 信息披露制度不及时,投资者难以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尽管我国封闭式基金每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定期报告,同时基金管理人至少每周公告一次封闭式基金的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信息滞后的问题。一些基金为了粉饰业绩而弄虚作假,投资者却难以对其形成有力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寻求价格上的保护。基金折价也在所难免。

基金价格低于净值的原因,从基金分类来看

2022年接近尾声,盘点这一年公募基金的表现,首尾差距非常大——排名靠前的,收益超50%,而排名靠后的跌幅也超过了50%。

相比于全年冠军的毫无悬念,业绩倒数的“冠亚季军”似乎还比较胶着,多只基金业绩跌幅接近或超过50%,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小。

那么,究竟谁会成为2022年业绩最差的基金?它们在今年都发生了什么?

55只基金跌幅超过40%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在全部公募基金中,有超900只基金年内的跌幅超过了30%(A、C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其中,55只基金年内的跌幅已经超过了40%,年度的倒数“冠亚季军”几乎可以确定将在这些基金中诞生。

浏览这些基金可以发现,科技、消费电子相关的基金占比较高,这其实与今年这些赛道的表现欠佳也有一定关系。比如华宝科技先锋、富安达科技领航、富国创新科技、兴银科技增长、民生加银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等。

最惨债券基金因“踩雷”跌超70%

除了赛道行情的影响,上述基金在2022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了这么大的下跌?

先看目前排在倒数第一位的中邮睿利增强,这只基金应该是今年最惨的债券型基金,12月28日的净值数据显示,该基金的净值仅剩下0.28元,今年以来的跌幅达70.4%。

每经记者注意到,该基金净值大跌的主要原因在于踩到了问题债券。

今年8月份时,该基金曾公告因持有债券发行主体正常进行资产重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保护持有人权益,暂停赎回及估值。净值数据显示,8月5日,该基金的净值还有0.93元。而到了三季报时,该基金的持仓中,债券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95.05%,其中在前五大重仓债券中,“17洛娃科技CP001”的持有数量为10万张,彼时的公允价值仅为183万元,相比于今年二季报时496.8万元的公允价值大幅缩水。

虽然持有金额不算高,但同时又占到了基金资产净值50.95%的比例,这显然对于基金净值的影响不言而喻。

在三季报中,基金管理人还提及,基金持仓债券“17洛娃科技CP001”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保护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于2022年8月5日起对基金财产进行暂停估值处理。暂停估值期间,“17洛娃科技CP001”债券依据中债特殊证券估值价格制作报告,该债券价格以实际变现价格为准,基金净值会相应变化。

到了12月21日,该基金又公告,前期持有的资产重组主体发行的债券已交易卖出,产品估值方面较大不确定性已消除,决定自2022年12月21日起恢复基金的赎回业务。而12月20日的净值数据显示,基金的净值直接跌至0.2790元。这也就是为什么该基金今年以来出现超70%跌幅的原因,从“踩雷”到资产价格大跌,再到处理问题资产,基金净值大受影响。

“精准”调仓,出坑后又入坑

除了中邮睿利增强,在跌幅榜前列的基金,大多数主要还是偏股型产品,而这些产品一方面是所在的主题赛道今年表现一般,另一方面主要是没有抓住结构性行情。前者如上述所提及的多只科技主题相关的产品,后者则是今年完全没踩准方向。

比如华商远见价值,今年一季度主要重仓新能源板块,持有个股包括了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华友钴业等个股,而这些个股一季度的调整可以说比较大,这就使得该基金的净值在一季度出现了超22%的跌幅。

到了二季度末,原来的基金经理梁皓离任,由李双全来管理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也做了非常明显的调整——前两大重仓股在三季度末换成了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但换股之后,贵州茅台等白酒类个股在10月份迎来了一波明显调整,该基金再次受伤,单季度净值又下跌超过了22%。

一季度和三季度两个季度,虽然是两位基金经理在操盘,但是持仓都踩到了调整幅度较大的板块,且都出现超过22%的单季度跌幅,自然就使得这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越来越靠后。

同样没踩准节奏的还有富安达科技领航。该基金一季度对持仓结构做了一定调整,加大了与新能源汽车未来产业趋势相关的资产配置;同时增加了汽车产业链的配置;另外,还加大了光伏领域的配置权重。彼时,前十大重仓股中也汇集了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新能源个股。

但随后出现的板块调整,显然也“踩到了坑”,随着新能源板块的调整,该基金单季度的跌幅超过了24%。到了三季度,该基金减配了新能源汽车,增加了光储及风电的配置,不过这次调整后,基金也没有太好的表现。比如重仓的派能科技,在三季度之后一直在调整中。最终,该基金的单季度跌幅又超过了17%,这也使得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不断创出新低。

类似的基金其实在这些跌幅较大的产品中,还有不少,只是相比于这些“精准”的调仓,还有些是执着于某些板块,一直没有明显转向,而重仓板块今年以来又持续没有太好的表现。比如长城久祥,该基金一季度对数字经济、元宇宙产业链、智能生活等成长性方向进行了重点布局,单季度净值跌幅超过28%,三季度持续重点布局在数字消费经济、元宇宙产业链方向,单季度净值跌幅又超过了20%,显然这种坚持在今年并没有带来太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些跌幅较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因为没踩准板块的机会而出现净值的大幅调整,而主要的重仓方面都集中在科技、新能源、消费电子等今年跌幅较大的板块。

基金价格是衡量基金价值的标准,也是基金价值的体现。投资者会发现,有时基金价格会低于净值,那么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基金价格低于净值的原因吧。

基金价格低于净值的原因

1、封闭式基金

对于封闭式基金来说,基金低于其净值指的是封闭式基金的内在价值高于其市场价格。

1)第一个可能原因是,封闭式基金并不能像开放式基金那样随时可以申赎交易,因此它的价格低于它内在价值隐含了基金至到期日的风险;

2)第二个可能原因是,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法获得内部信息,非理性地把噪音当作信息进行交易的投资者,他们的行为对股价影响极大,也就限制了套利交易的进行。

2、开放式基金

基金份额净值是指每个开放日根据市场收盘价所计算出的基金总财产价值,扣除基金当日的各类成本及费用后,得到的该基金当日净财产值,再除以基金当日所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总数。

开放式基金的最大原因应该就是,基金累计净值等于当日份额净值与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分红派息之和。

有的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而累计净值高,是因为基金累计净值在扣除分红派息后等于基金份额净值。

以上关于基金价格低于净值的原因的内容就说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