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纪念币金价低

2.银行黄金产品价格是按什么算的?!

3.2008年7月金价最近会不会跌?

为什么纪念币金价低

1986年金价走势_1986年金价是多少钱一克

为什么金纪念币这么低

金币含金但不是千足金以才会比较便宜。

2、规避市场风险

如金银币的面额比实际成本高,理论上讲,收藏者只要能兑换出来就不会亏本了。

因为如果金银材质上涨,金银币肯定也会上涨。即使金银币下跌,但有面值顶着,购买者也不会亏,大不了去银行再换成人民币。

防止的泛滥。

在1986年,正值裕仁天皇在位60周年,日本大藏省连续发行了三枚纪念币。

其中就有一枚20克的金币,纯金材质,这枚金币就按高于当时金子的价格来标注了面值,面值10万日元,但实际含金价值尚不到4万日元,金币面值高出实际含金价值太多。

▲裕仁天皇在位60周年10万日元金质纪念币

这就为投机者打开了方便之门,于是,就有人用真金去私铸这种金币,通常用4万日元的成本购入纯金,造好就可以卖10万日元了。

由于是真材实料的真金币,又是国家法定货币,一般人又很难鉴别是不是官方铸造的,所以通常只能按面值给予回存或兑换。

在1990年初,几家日本公司在将这种金币存入银行时,被发现所持的都是赝品,总数达10万多枚。

消息传出,一时间舆论大哗,这次也成为了其它国家在贵金属钱币发行上的前车之鉴。

面值不等于价值

3克的金银生肖纪念币的面额是50元,但你用50元在银行肯定是买不来的!

银行所出售的价格是根据当时的黄金价格、铸造价格、运输流通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为一个相对升水的价格。所以实际的销售价格,要比面值高很多。像2019年猪年生肖纪念币圆形本色“金3g+银3g”,实际销售价为2303元,而不是面额所标注的60元这么单纯的数字。

实际上,2000年以后,中国金币总公司自“千年纪念”金银币发售开始,就规范统一了贵金属纪念币各种材质,及规格品种的面额标准

银行黄金产品价格是按什么算的?!

1、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包括现货和期货价格。这两种价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两种价格都受供需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变化大,而且价格确定机制十分复杂。重要来说,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所受的影响因素类似,所以两者的变化方向和幅度都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因为市场走势的收敛性,黄金的基差(即黄金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会随期货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减小,到了交割期,期货价格和交易的现货价格大致相等。从理论上来说,期货价格应稳定地反映现货价格加上特定交割期的持有成本。所以,黄金的期货价格应高于现货价格,远期的期货价格应高于近期的期货价格,基差为负。但因为决定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例如:黄金的近、远期的供给,包括黄金年产量的大小,各国央行黄金储备的抛售等;黄金的市场需求状况,这里又包括黄金实际需求(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黄金回收与再利用等;世界和各国政局的稳定性、通胀率的高低、利率以及一些突发都是影响投资者心理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黄金价格的走势;投机者利用金价波动、突发大肆炒作,加上各类对冲基金入市兴风作浪,人为制造供需象。这一切都将使世界黄金市场上黄金的供求关系失衡,出现现货和期货价格关系扭曲的状况,这时,因为黄金供不应求,持有期货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甚至形成基差为正值的状态,使得现货价高于期货价,近期期货价格高于远期期货价格的状况。

2、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根据生产成本建立一个固定在市场价格上面的明显稳定的价格基础。以现在的汇价估算,黄金开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每盎司260美元(1986年,南非黄金生产成本约为每盎司258美元)。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找矿、开、提炼等的费用一直在降低,黄金开来成本呈下降趋势。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表明,如今世界每年新增的黄金约为2600吨,而黄金每年的需求量都要大于开量300吨~500吨。可是因为1996年以来各国中央银行的大规模抛金行为,国际市场的金价从418美元/盎司的高位一路下泻,甚至下探到257.60美元/盎司,低于一定时期的黄金生产成本,使得各大黄金生产国遭受巨大的损失。

三、准官方价格。这是被中央银行用作与官方黄金进行有关活动而用的一种价格。在准官方价格中,又分为抵押价格和记账价格。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官方总储备量(各国中央银行往往是各国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98年大约为34000吨。根据如今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并且占已开的全部黄金存量137400吨的24.7%,这是确定准官方金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8年7月金价最近会不会跌?

2008年1月3日,美国原油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2月1日,伦敦金也创下了937美元的历史新高。黄金与号称“黑色黄金”的石油再次携手,双双上行。纵观历史,黄金与石油价格虽常出现背离走势,但整体而言,吻合度仍比较高。那么,黄金和石油的关联度究竟有多高?又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在未来的走势中,这种关联度还会继续存在么?

一、黄金与石油的长期走势分析

从黄金价格与石油价格的长期图表来看,二者走势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虽然大同中包含小异,但是趋势基本吻合。整体来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前的稳定期;其次,是70年代中期的上涨;再次,是19年开始的上涨;随后是长达20年的低迷盘整期;而目前正处于21世纪初爆发的上涨过程当中。

二战以后到上世纪70年代,油价和金价之间的比率几乎保持不变,基本上维持1:6的稳定关系,即大约1盎司黄金兑换6桶石油。当时官方规定的黄金兑换价格为每盎司35美元,石油为每桶5美元~7美元。黄金价格与美元挂钩,不受供需变化影响,维持固定价格,缺乏波动调整效应。而石油价格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属于廉价石油时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突变,随之而来的美元贬值以及石油危机(13年~14年)更使得金价和油价的稳定关系消失殆尽。首先发生变动的自然是金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对黄金贬值,金价一路上行,顺利突破100美元关口,最高达到每盎司120美元。而第四次阿以战争后,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分别两次提高基准油价,飙升300%,达到每桶11.65美元,赶上了先前金价上涨的势头,形成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廉价石油时代至此结束。

19年,为解决第一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美国主动开始了第二轮美元贬值,加上当时政局动荡不安,国际市场对黄金的巨大需求使得金价再度暴涨。1980年1月18日,伦敦黄金市场每盎司金价高达835.5美元,纽约的黄金期货价格则为每盎司1000美元,这是黄金有史以来最高价。

美元贬值也极大的损害了各石油输出国的利益,使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财富大大缩水。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爆发。1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1980年两伊战争,都使得石油日产量锐减,直接导致了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以上。

1981年,金价和油价开始双双下跌。至1982年,金价下跌超过了50%。1986年,油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漫长的盘整期开始了。在长达20年的价格波动中,黄金和石油价格比率基本上处于15.5附近波动。这期间虽出现过短期背离,但很快又恢复到标准比率附近。

2003年伊拉克战争使得金价开始大幅度上升,国际油价也开始从每桶25美元的价位逐步攀升。受基金的多头推动、加息政策、炼厂事故频发、自然灾害的影响,油价持续走高,开始了强劲的上涨路程。比起石油的大幅涨价,金价的表现稳重许多,与01年的价格相比,油价已经翻了5倍,而金价只上涨了一倍多。

尽管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之间无法推演出一种确切的数字比例关系,但是我们却无法漠视它们之间这种模糊的正向联动关系。

二、黄金和石油价格关联度分析

为什么黄金与石油的价格会存在如此明显的关系呢?这期间,有着怎样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主要和如下几个因素有关。第一,由于黄金与石油均以美元报价,因此,美元汇率的波动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对金价与油价起着相同的影响。第二,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高油价引发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自然加剧人们的恐慌,使得对黄金的投资需求大大增加,从而推动金价上行。第三,中东地区的资产运作方式也将对金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仔细阐述这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黄金和石油在世界交易市场上都是以美元报价,而美元又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所以美元的升值或贬值,自然会带动金价和油价的同时下降或上涨。近年来,由于美国大量发行美元,造成美元主动性贬值,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节节攀升。许多研究者认为,美国的双赤字是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鉴于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不断增加,而解决赤字的途径无非有三:增税、从银行透支和举债。增税和从银行透支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而举债则是信用行为,有借有还、有经济补偿,相对来说问题少一些。因此美国的国债随之不断增加。而美元是以国债为抵押的,国债的日益庞大使得美元越来越多,美元贬值,通货膨胀加剧。

美国财政部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在去年10月1日开始的本财政年度头四个月里,美国财政赤字达877亿美元,是上财年同期422亿美元赤字的两倍多。根据该报告,在2008财年前四个月,美国财政收入增加3.2%,达到8614亿美元;但开支则增加了8.3%,达到9491亿美元。根据白宫日前的预计,2008财年美国赤字将达到4100亿美元,2009财年将为4070亿美元。布什表示,到2012年可望消除财政赤字并恢复盈余。

而次级债危机的风波未平,美国经济步入疲软的呼声不减,这些都使得投资者惴惴不安。美元贬值的趋势仍在继续,短期内迅速恢复上行的可能性不大,这使得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价值稳定、保值性强的资产。而黄金自古以来便是公认的硬通货,是保值避险的最佳资产之一。因此,大量的投资性资产开始向黄金市场转移,投资需求大增,从而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由于美元贬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也随之上行,加之石油又是当今工业社会必不可少的,市场对石油的需求愈加旺盛,石油价格亦高企不下。因此,黄金与石油双双上行的趋势正在继续。

其次,通货膨胀对金价及油价的影响也不可小觑。通常而言,温和的通胀对黄金和石油的价格影响不大。但是遇到短期内程度剧烈的通货膨胀,物价普遍大幅度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引起市场激烈的反应,从而带动油价和金价的上升。

在当前社会中,石油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极其重要的动力和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油价的上涨将使得世界经济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境地。因此,高油价往往被视为通货膨胀的先兆。由于油价的高企会影响到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中的能源构成部分,逐渐拉高整体物价,而随后通货膨胀又反过来作用于石油价格,带动油价进一步上涨。

在通胀的背景下,黄金的抗通胀性和保值性将被充分发掘出来,成为通货膨胀的对冲工具,旺盛的投资需求推动金价步步走高。比如,19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印尼的金价在7个月内上涨了375%。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均开始面临高通胀或预期高通胀,国际市场金价的上涨本在意料之中。

最后,石油出产国关于黄金的运作对金价的影响也比较重要。长期以来,油价被视为金价升降的信号指标,因为市场显示金价常追随油价的升降而波动,这和石油生产大国的运作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与这些石油生产大国手中巨额的石油美元有关。所谓石油美元,是指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也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美元。随着石油价格的步步高涨,目前石油美元已经超过万亿,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支令人瞩目的巨大力量。

这种巨额的石油美元,无论是对石油输入国还是对石油输出国,甚至对整个世界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对石油输出国家来说,由于国内投资市场狭小,必须以资本输出方式在国外运用。 由于石油美元在性质上大多是国际短期资金,可以在国际间大量而迅速地移动。因此,石油美元的流向将对世界经济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最近随着美元贬值的进一步加剧,石油输出国更加迫切的需要将石油美元投资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去。而黄金作为规避风险、投资保值的优良工具,自然也在这些石油输出国的选择范围之内。

因此,在石油价格上涨后,产油国所持有的石油美元迅速膨胀,于是这些国家提高黄金在其国际储备中的比例,从而增加了对黄金的需求,推动黄金价格的上涨。而石油价格低迷时的情况正好相反。如石油收入不足以弥补其进口支出,那么石油生产国将削减部分黄金储备,确保本国经济正常发展,从而使得黄金价格走低。油价与金价便如此互相影响,同涨同跌。

另一个敦促石油生产国购买黄金的动力来自于国际组织。除了中东地区比较富裕的国家外,还有一些处于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产油国,如墨西哥、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中亚的一些国家,它们比较容易遭受石油低价的伤害,所以这些国家非常重视黄金储备。并且这些国家接受了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量,一旦石油价格下挫,这些国家难以归还国际,容易引起国际债务危机。为此,一方面,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要求这些国家准备一定的黄金储备以抵抗风险,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为了减轻债务压力,其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同时降低利率,推动黄金需求增长,带动金价上涨。

三、2008,黄金与石油充满机遇

2008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将是动荡不安的一年,同样也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一年。虽然美国的次债危机给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成为世人瞩目的一道亮丽风景。

华尔街著名投行高盛集团曾发布报告说,美国次级抵押危机将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预计杠杆投资者的放贷额度可能缩水达2万亿美元。根据以往经验,主要抵押机构的次贷业务相关损失粗略估计将达4000亿美元。而其中首当其冲的是银行、对冲基金等杠杆投资者,它们通过较少的自有资金借助信贷放大资本实力进行投资。如果上述情况持续一年,美国经济将出现“显著衰退”;若持续2至4年,经济将长期处于缓慢增长状态。随着次债风波的越演越烈,美国内需拉动也开始随之显现乏力,处于对就业形势的担忧、能源价格上涨、房屋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美国月度零售额开始下降。由于消费者支出占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70%,消费减少将对美国经济产生进一步的冲击。美元贬值之路漫漫无尽头。

通货膨胀近期也开始加剧。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经济预测报告中称,欧元区通胀率在今后几个季度里仍会保持高位,并将在2008年中期开始回落。而对于国内的物价来说,快速上涨状态依然没有改善。而此次南方的雪灾更是雪上加霜,使得我国的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加大,通货膨胀风险仍趋于上升之中。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对原油的需求有增无减,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表示供应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原油的上涨趋势依然不减,站稳100美元大关只是时间问题。对于黄金而言,生产商对黄金开始保持偏多看法。07年投资者对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和店头市场交易的兴趣不断上升。虽然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涨,首饰需求受到遏制,但是投资需求的强烈增长基本上弥补了首饰需求的减少。

因此笔者认为,2008年石油和黄金价格将在美元的进一步下跌带动下继续上涨。美元走软将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初级商品对非美国投资者来说更加便宜,而能源、金属及农产品等市场表现也将优于股市及其他资产,从而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尽管近期黄金和石油价格上涨令两市看起来有些过热,但全球的经济形势、地区政治环境、投资者对能源供应的担心以及黄金价值的再发现都将促使原油和黄金价格互相推动、共同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