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将重返五元时代,燃油车迎来重大利好,新能源该如何面对?

2.92汽油重返“8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少花14元,油价下调利好什么?

3.油价涨到8元了,大家还建议买车吗?

油价将重返五元时代,燃油车迎来重大利好,新能源该如何面对?

油价八元时代词语_油价8元时代到来

此前,油价告别了五元时代,直接进入六元甚至七、八元时代。不断上涨的油价让广大车主苦不堪言,而更省油的日系车也因此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同时,油价的上涨也成为了制约国内车市销量上涨的一个客观因素。

而近日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相关部门也将对油价进行下调。据相关消息,本轮国内成品油价格按照原油价格40美元的水平下调。据机构测算,届时国内大部分地区将回到“五元时代”,小型私家车加满一箱油将比之前少花40元左右。据推测,92号油每升或将下调0.8元,95号油每升或将下调0.86元。而且新油价将于3月18日开始执行。

油价的大幅下调,这对于有车一族来讲,可谓是福音来了。此外,随着我国油气勘查开市场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基本进入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这对中石化、中石油来讲,意味着将迎来更多的竞争对手,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意味着加油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在竞争中未来油价或许将迎来进一步的下降。

据悉,2018年海湾石油在中国开出第一家加油站,并表示未来十年将在中国建立1000家加油站。同年,BP与东明石化成立合资公司,开展高端品牌成品油零售和便利店业务,同时BP还将在中国新增500家加油站。

除此之外,近日壳牌这个石油巨头加速了在中国的投资布局。去年1月份,壳牌(浙江)石油贸易有限公司成功在中国获得了成品油批发资质,这也意味着,壳牌在中国可以直接从炼厂批发成品油,向企业客户和加油站供油。而且目前壳牌在中国有1300家加油站,未来5年在中国加油站增加至3500家加油站。

不仅是海湾石油、BP、壳牌,而且还有SK、烁眸石油株式会社等多家国际石油巨头在中国布局了终端业务。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超过4000家外资加油站进入中国市场。

但鉴于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占据了中国加油站的半壁江山,而且所设置的网点均处于城市的有利位置。而外资加油站则在选址方面则处于弱势,加上外资油站的油品质量还有待市场检验、而且还未形成强大的客户群,因此短时间内,外资加油战想撼动中石油、中石化的地位,可能有点难。

此外,随着油价的大幅降低,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对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担忧,毕竟在10万元左右的纯电动车型来说,油价的大幅降低势必将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不过从长远来看,新能源车在节约养车费用方面依旧具有明显优势。不过此次油价降低,也势必将倒逼车企们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的升级。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夏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汽油重返“8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少花14元,油价下调利好什么?

此次油价调整,国内的柴油价格每吨下调345元,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下调360元。从全国平均价格来看,92号汽油下调每升两毛八分钱,95号汽油下调每升三毛钱毛钱,而柴油价格每升下调两毛九分钱。除了海南和部分地区,其他地区92汽油回到八元时代。按照50L容量估算,加满一箱92的汽油,能为车主节省十四元。

首先,油价下调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航空业。因为航空公司的成本大部分出自于原油,国内油价的下调,会减少航空业的运输成本,增加相关航空企业的收入。还有就是传统的物流业,因为柴油的价格下调,运输企业支出成本减少,收入增多,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物价的稳定。不会增加民众的负担。

其次是对汽车行业在短期内有利,因为油价的下调,新能源汽车的优势逐渐和传统汽车的缩小距离,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下降。大部分消费者会首先选择传统燃油汽车。再加上近期的购置税优惠政策,更多消费者更偏向于传统燃油车,让车企的收入增加。

还有就是化肥、塑料等行业。我国化肥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煤、重油和天然气。能源费用占了很大比例。而塑料制品行业以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为主要原料。因此油价的变化从整体上来说,对化肥、塑料行业影响很大,也会减少这两个行业的成本。最后,油价下跌还降低了制造企业的成本,加强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为随着油价暴跌,与原油密切相关的原材料和中间材料成本也有所下降。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出口商的利润将会增加。这对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中国来说是件好事。

油价涨到8元了,大家还建议买车吗?

又不是没经历过八元,大惊小怪的,没见过世面!

真正开车的那群人,你到十块还是要开的,哪怕上开点,战争也不可能无休止打下去,俄罗斯打不起,乌克兰经不起,欧洲耗不起,战争过后油价会有所回落的!

第二,不介意买电车,刹车问题电池续航里程问题,更严重的近年来,电动车起火,好像也不少!

总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不管油价如何涨,还是强烈建议大家买车,原因如下:

1、油价涨价部分对自己生活影响不会太大,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的车油箱加满35升。如果油价是6.5元,加一箱油花费227.5元。我们一个月加三箱油就够了,总花费为682.5元。

后来油价涨到8元,加满一箱油280元,一个月加满三箱油,总花费是840元。油价涨过之后,每一个月的油费才多出来近160元。

谁家每一个月还都拿不出来一百来块钱的加油呢?

所以我认为从这个角度看,油价的涨价对于买不买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看经济实力到底允不允许。

2、如果是电动 汽车 ,那油的事情就不用考虑了。

之前看过一个朋友买了吉利的电动 汽车 ,每充一次电的花费为25元,可以跑400公里,这么算下来,花费变得更少。

所以,如果在意油价的问题,那就换电动 汽车 好了,电费相比于油费,更加省钱。

从这个角度看,更加建议大家买车。

当然,买车了你的朋友圈会变大,生活变得更便利,幸福指数更高,何乐而不为呢?(完)

哈哈,新能源车研究下!

宏光mini EV 用家用充电桩6毛一度电,充满14度,跑110-160公里,1公里划5-8毛钱,一年顶破天1000块电费。

汽油涨价到8块9块跟我有一毛钱关系[奸笑]

北方的气候实在不适合新能源车。

不过买车还真是刚需。

首先有了车,自己的生活半径是扩大了的。去哪里不会觉得因为交通不方便而取消。

如果有孩子,带孩子出去玩,带很多东西也方便。

我猜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可能是正处在犹豫的时候。买个省油的先试试,很多事,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别人的建议会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而不一定适合你。试试才知道。

现在生活成本高,就业压力大,未来不确定性大,两个人不一定比一个好过。所以这年头非常适合不婚不育才能过的好。[捂脸]

也就一年多花两千块钱,,可人们为了几道题解,可以眼睛不眨一下的付补课费,结果老样子,不爱读书的照样不读书……需要就买吧,花不起也别逞强买豪车,实用为主!面子这东西~哼,肤浅者,不可深交尔!

油价涨到8元了,大家还建议买车吗?如果买车能给自己带来经济收益,那可以买车,如果买车就是为了装点门面,建议没必要买车,车就是消费品,一年的保险,保养,加油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油价已经进入10元时代了,这个时候买车就更加成了负担了,买不买车自己看看经济能力在决定吧!

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可以说是一家人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也是 汽车 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市场无比强大,比如说刚需的那就算油价在高也要买车,我爸出去和客户谈生意,你不可以打车出去吧?还有很多人上班的地方离家比较远,你可能每天都坐公交车搭地铁出去吧?不方便实在是不方便,这种刚需人群买车不会考虑油价,因为人家有那个实力养车。

还有很多买车就是为了装点门面的,个人建议还是别买车,买车就变成了自己的负担得不偿失,比如小两口结婚买车,根本用不上,就是为了好看有面子,有可能买车的钱还是逼父母给的,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还有就是出去打工的人群,为了春节回家方便,为了不用坐火车,买车的人群,这个也没必要买车吧,春节回去上班后,车就盖起来停哪里一个月也不会开一次的,这样的人群,建议没必要买车。

如果刚需买车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为了面子就不建议买车啦,如今不出远门的话,可以考虑新能源 汽车 ,充电比加油划算一点,就在本地接送孩子上学,都可以选择新能源 汽车 ,油价一直涨买车就要考虑一下自身的经济能力啦,对吗?

有经济实力可以潇洒,但一般生活家庭过日子要紧,出门打车、租车都方便,而且省钱。

买车还是不买车,不是根据油价的高低来决定的,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的。

如果需要的话,不管油价高低都要买的,买的话还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高额来买,每月还着车贷还要养着车,这样的做法是不提倡的,因为车是消耗品,从你买的那刻起,都要开始花钱了,不说油钱,光每月乱七八糟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买车的话还是买油车,因为电车的电池技术还不成熟,电池的续航能力还达不到长途跑车的需求,还有配套的充电设备也不完善。

真正开车的人是不会在乎油价涨了多少的!

当开车已经变成刚需,你随时都会有用,所以无论油价高低你都会开,由不得你在乎!

有些人开车是为了方便出行。他们随时出门和别人洽谈生意,一场生意谈下来,动辄几十万甚至上亿,你和他谈油价涨了,只会被他笑话。

还有些人工作生活安排的非常紧凑,除了上班还要接送孩子,时间那是争分夺秒的,哪里还会去计较油价涨了多少!

有些人上班路途远,如果不开车,为了赶时间要么早起,要么打的,如果迟到,被罚款挨批评,就得不偿失了!

真正在乎油价涨的是那些收入没有多少,只是看着别人都买车了,自己也不能拉别人后面,跟风充面子,买上车了当个宝贝似的,偶尔开开,也怕上路颠坏了,费油了,天天算计。

有一个同事因为开车路过减速带时极度磨蹭小心,被人笑话,说是就差自己下去把车抬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