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有哪些旅游景点值得推荐?

2.谁知道四川资阳市有什么变化?

四川有哪些旅游景点值得推荐?

现在乐山油价多少钱一升_现在乐山油价多少

四川推荐的旅游景点有:峨眉山、乐山大佛、熊猫乐园、都江堰。

峨眉山地势险峻,风景优美。在上山的路上,也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你大饱眼福。山上的万佛峰位置最高,海拔3099米。你我们最好不要选择开车去那里。毕竟旅行的乐趣是欣赏美丽的风景。如果你想看日出,4点左右起床时钟,快速爬到金顶,大概需要2个小时。下山的话可以选择缆车。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岷江东岸的凌云寺,紧邻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可以说景色非常壮观。大佛是弥勒佛坐像,是一座摩崖石刻造像。佛头地区允许游客通过直播发送信息和许愿。同时,你会得到一个佛的礼物。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熊猫公园里有许多大熊猫。在公园里,你可以近距离观察大熊猫的日常生活。大熊猫的日常生活真的很可爱。不管是它可以随意滚动或静止不动。非常有趣。整个园的自然环境也很好,配有观光车和亲子活动,非常适合带孩子来玩。

都江堰的第一次接触是在一本语文课本上。我相信很多人都想真正来到这里,感受它的宏伟。都江堰是我们民族的结晶的勤劳智慧和科学创造。如果带孩子来这里,可以通过旅游的方式给孩子讲这里的故事,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

四川推荐景点:若尔盖草原、四川华峨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星堆遗址。

1.若尔盖草原像一颗瑰丽的绿宝石镶嵌在川西北的边陲,被誉为川西北高原绿洲是中国三大湿地之一。其行政区域包括四川省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甘肃省玛曲、碌曲,青海省久治,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15万人。

由于气候寒冷潮湿,蒸发量小,排水不畅,地表经常处于湿度过大的状态,有利于沼泽的发育。若尔盖草原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若尔盖沼泽,占整个面积的20%-30%,平均泥炭厚度在1m左右。从而成为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

2.四川华峨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东北部的万源市,是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其自然综合体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保护价值。主要保护对象是珍稀动植物及其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华四川峨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历史悠久,受地质构造影响。保护区以中低山为特征,其东北边缘为大巴山主脉。华的最高点峨山海拔2380米,最低点位于后河上游支流白沙河中段蒋家河坝,海拔780米,相对高差1600米。大多数山脊和山峰海拔在1,700至2,200米之间。局部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常见岩溶冲沟、溶洞、峰峦、洼地。

3.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鸭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5000至3000年历史。它是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村落和古蜀文化遗址。现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墙保存完好。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表明长江流域像耶

其中,出土文物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中,是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文物群之一。在这些古蜀珍宝中,有一个2.62米高的青铜巨人,一个1.38米宽的青铜面具,一棵3.95米高的青铜圣树,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和以饰有花纹的边张为代表的玉石器,则是前所未见的稀世珍品。

谁知道四川资阳市有什么变化?

综合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展国民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资阳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3.5亿,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1亿元,比上年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1.7:37.1:41.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加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4086元。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2009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51.4%,化学需氧量削减9.7%。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49%。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全年发生生产事故175起;增长%;死亡人数15人;受伤人数58人;直接经济损失54.8万元;亿元生产总值死亡人数0.28人。

为民办实事圆满完成。由资阳区19个责任单位承办的为民办实事30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安排“低保”资金指标等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新建沼气池、扩改建乡镇敬老院等指标100%完成目标任务。

农业

2009年资阳区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亿元,同比增长6%。粮食产量27.68万吨,同比增长3.2%。蔬菜产量20.12万吨,同比增长2.8%。水果产量3.05万吨,同比增长64.1%。出栏肉猪43.16万头,同比增长4.5%。出栏牛0.1万头。出栏家禽达到125.6万羽,同比增长10%。水产品产量1.87万吨,同比增长4.5%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花卉苗木、牲猪养殖等城郊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品牌化、专业化正在形成。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资阳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3.1亿元,增长26%;完成工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22.6%,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8.9%,规模工业快速发展,资阳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总数达到80家,实现增加值12.8亿元,增长24.6%;景泰峰印业、龙建达电阻、口味王槟榔等10家企业年产值过亿元,年纳税过100万元的企业达22家。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12家,省级“双高”企业达9家,高新技术产值达7.5亿元,增长50%。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4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25%,续建和新开工工业技改项目58个。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43亿元,实现增加值11.8亿元,增长23%。园区发展步伐加快。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4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9.69亿元,增长27%,占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5.7%,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我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6家,共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66亿元,同比增长23.3%。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09年,资阳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资33.5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7亿元,同比增长41.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完成更新改造5.5亿元,同比增长108.7%。基本建设10.4亿元,同比增长11.1%。房地产3.8亿元,同比增长102%。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2009年完成城建项目投资2.38亿元,同比增长326.91%。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鹅羊池改造、幸福渠一期工程改造项目竣工。五一西路、桥北广场和马良南路以及57条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全面完成,硬化了幸福中路、兴业南路、文昌北路、贺家桥北路、沿江东路。完成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城区部分排污管网建设和城市防洪主体工程。新增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旧城改造项目进度加快,完成资江一桥周边改造、御景华庭等项目拆迁298户2.25万平方米。滨江财富、旭辉家园、欣悦花园工程主体完工,资江明珠、御景华庭、泰祺华苑项目进展顺利。贺家桥片区改造项目76亩土地成功出让,高档小区建设即将启动。和顺家园二期、和益家园二期、和瑞家园安置小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增廉租房2002套。新增储备土地505亩,融资1.27亿元。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在中央启动农村消费政策的支持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呈现活跃态势,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增长18.6%。其中:批发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9.8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和18.2%。

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喜人。2009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31亿元,比上年增17.9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5亿元,全年财政支出8.37亿元,增长33.2%。金融机构存保持增长。2009年末,资阳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6.4亿元,比年初增长18%,各项余额13.5亿元,比年初增长21%。

教育

各项教育事业协调迅速发展,职业与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全面推进。资阳区共有小学60所,普通中学17所,中等职业学7所,2009年在校学生49330人,在职教师612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在100%。建成沙头镇中学、实验小学等5所合格学校,职教中心实训大楼主体工程完工,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稳步实施。

科学技术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9年,资阳区各级科技投入达到410万元。2009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0项,争取上级项目资金300万元,新增国家授权专利65件。成功申创国家科技进步县和湖南省知识产权试点县,一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瑞亚高科、宇晶机器成为首批重新认定的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2009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346人,失业人员再就3278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近8000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新增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5414人,征缴社会保险费16108万元,发放社会保险金27483万元。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民政救助资金4863.3万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口和生育工作申创“国优”进展顺利。成功承办了省青少年网球比赛,举办了区第四届大众运动会。资阳区共有医院、卫生院20所,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技术人员1387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1人,注册护士501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201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弄平均参合率达.36%。

人口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9年年末资阳区年人口42.15万人,城镇人口24.07万人,乡村人口18.06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1.71万人,女性20.44万人,城市化56.%,人口密度760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6‰。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增加14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7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增加5元。

2010年概况

2010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5.8亿元增长到64亿元,财政总收入由0.93亿元增长到3.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9.64亿元增长到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1.7亿元增长到24.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8423元增长到157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309元增长到7004元。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5:26.3:48.7调整为19.8:39.2:41。获得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全年工业总产值由18.4亿元提高到85亿元,工业增加值由6.5亿元提高到22亿元,工业对GDP的贡献率由22%提高到56.7%。规模工业企业由31家增加到86家,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4亿元提高到18亿元。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由1家增加到15家。年税收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从无到有,达到4家。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化工冶炼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9亿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增加到12平方公里。全力争取、充分运用“三年独立县市”政策,强势推进旧城改造。建成廉租房2522套、经济适用房1167套,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

全区有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优质养殖基地17个,面积过500亩的高标准种植基地11个,面积达千亩的蔬菜基地7个,万羽鸡场10个,万头猪场6个,成为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重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蔬菜区域基地县”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县区”。

全年共引进项目395个,形成到位资金128.1亿元,引进培育了瀚鑫机械、生力化工、奥士康、森华林板材、红联冷链等一批投资额度大、技术含量高、赋税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被评为“全省经济协作先进单位”,荣获“全市招商引资进步奖”。目前,全区有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8个,其中投资上亿元的项目有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