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负的_油价为负被割韭菜
1.疫情过后,2020款奔驰GLC 260 L动感型提车作业
2.哪3个方面的体验会有明显提升?
3.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移民美国呢?
疫情过后,2020款奔驰GLC 260 L动感型提车作业
祝大家五一快乐!一月份提车260动感,平时看大家发的贴都是豪华或者300,今天有来一下丐版作业,换个口味!1.2.3月在家宅着也没出门踏春给爱车拍照,4月武汉解封后终于可以偶尔出小区晃悠,这才有机会拍照发帖。
疫情期间戴口罩噢!
原车2015年入手马自达昂克赛拉手动,老婆也是那一年入手的是标3008。 先说下两辆车: 昂克赛拉造型算是15万内比较有个性的;操控也没话说,指哪打哪;油耗低才7个左右(1.5L排量),手动挡比较驾驶;唯一的焦虑就是每次冷启动时,全村人都知道你要上班了的发动机声。
酷似玛莎拉蒂的前脸
转弯死角撞到加油站石头墩子
当时4s推荐切割,应该直接外面维修的。卖车时直接折价不划算。以后凡事能修的就不要动原厂件
3008比较耗油(2.0L排量),动力足够,15个左右。大部分时间是老丈人开。一次事故没出,收车的朋友都说划算[衰]
两辆车都才4年开了4万公里 年前半价出手了,肉疼。
换车过程: ①萌生想法: 去年生完孩子,感觉两辆车都有点紧凑,无意间老丈人看到GLB资讯。这么大的车当时预估上市才30万,看起来也不错,有GLK那种硬汉风格,又是7座,每天刷汽车之家都能看到广告,挺会造势的,奠定了换车决心。
网友拍的图。小号GLS?
②选车: 后来也是有点犹豫GLB才1.3T会不会有点吃力,正好11月底GLB上市到之前,有很多车展就干脆多去瞅瞅。 预算内能承担的备选车型就是Q5l,优惠确实大,次低配36左右可以落地;就是还有金融服务费之类的7788费用,宝马奔驰都不再收金融费了你好意思收呀,和销售聊得也不是很投入;看到实车后感觉内饰比较普通,没太大亮点,邻居正好也是开的这个车,年底又要改款,最终放弃了。 GLB上市后,去店内看了实车,觉得外观挺不错,但是没有试驾车,想试下1.3T排量,销售拿了台同等排量的轿车好像是cla试了一下,感觉两个人够用,人多了有点加速不得劲。每天看着网友在喷glb割韭菜缴智商税之类的负面评论,正好看到glc,决定试下2.0T,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1.3T的GLB就直接pass了。回家后决定加预算,买glc或者x3吧。 过了一周又去试驾x3,丐版落地差不多比glc丐版便宜1.5万左右,但是要加1w装饰,试驾的是老款,感觉内饰很普通,加上后排对比glc小太多了,平时老婆孩子坐后面。 ③订车: Finally决定买glc吧,与销售聊了好几次,最终优惠3万,送氛围灯,应该是年前武汉比较大的优惠力度了。 主角驾到
轮毂比较一般了
拍照水平有限,尽力了
个人觉得前脸霸气,满天星相对秀气一些
到了饭店居然没开门。。疫情啊
有点脏
月中去一趟宜家,结果还没开门
屁股还是挺饱满
配件类: 订车后,淘宝陆续买了一堆小玩意,给大家参考,个人认为比较实用 四门门槛条,四门防踢贴,四门储物盒,中央储物盒(带无线充电),中央水杯架,后备箱垫,油门刹车金属踏板,侧脚踏板,最后在车友推荐下装了行车记录仪
原车这里是两个搁置水杯的槽口
现在可以放手机,卡,钥匙这些小玩意
扶手箱盒,带无线充电,不过比较慢
四门储物
车门防踢贴
没洗车有点脏,将就看
这个4s报价4500 太黑了 tb700搞定
门槛条,加长的。末端服帖度不是特别好,建议买普通长度
这个垃圾箱很实用
64色氛围灯这三个比较喜欢,车友喜欢哪个色?
没有另外买出风口,旋转高音,发光喇叭罩这些。不敢太骚。
魅蓝
有点诡异的颜色
油耗:见图。封城后跑的比较少。 正常市区路况应该是在12-14个油,堵的时候就有点吓人了,差不多15-17个。 相对来说比轿车还是耗油多了,还好近期油价5.9元比较便宜,附近有个加油站还可以减免10%。抖音经常弹出骑士卡广告,我没用过也不知道,车友们有用过吗?
最低一次,1个人跑市区高架桥,eco模式,定速巡航70,基本上都是高架桥路段,6.9表显
最近高速跑过一次,定速100,满载5人,表显8.7的油耗
目前2200公里综合油耗
行车记录仪本来准备提车加装360,后来网友说会影响原车倒车影像(原车的超清晰),加上车龄也有6.7年了感觉没必要。后来一直没装。前段时间听朋友说车被电动车撞了,对方很快跑了,没摄像头报警也没用。意识到行车记录仪还是必须得装的,虽然说万年无用(以前马3没装过也没碰到碰瓷的),现在想着还是以防万一吧。正好有朋友在汽配城倒腾小玩意,过去洗车顺便装了。 安装差不多就十分钟,超级简单。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隐藏式比较美观,省去了屏幕干净利落,可以连接记录仪wifi查看下载。清晰度也ok。
其实就是个壳子和一根线。 壳子替换原厂的直接接线到主驾左膝盖附近保险盒取电
起初以为安装很难会不会大规模拆卸塑料件,结果发现担心多余。无损安装。
原车的壳子下掉
师傅10分钟搞定
效果还可以,1600p
路上看到只双拼
原来是昂克赛拉,有些激动
手机直接连接
据说停车了要是发生碰撞会自动摄影
完结第一次发帖,预祝车友们今年身体健康!
这个颜色有点娘,老婆要没办法
第一次发帖,感谢支持!
哪3个方面的体验会有明显提升?
买混动车,哪3个方面体验会有明显提升
省油,不一定省钱
混动车确实能更省油
首先第1个体验提升的地方,肯定就是省油了。
拿凯美瑞举个例子:混动版车型,NEDC油耗4.1L/100km;2.5L自吸的燃油版,NEDC油耗是6L/100km。实际上的差距,其实还再大一点。
2.5L自吸的燃油版凯美瑞,平均油耗是8.3L/100km。混动版的凯美瑞平均油耗只要5.4L/100km,差不多相差2.9个油了。
同样加满油,燃油版凯美瑞可以开723km;混动版凯美瑞油箱小了11L的情况下,续航还能做到907km。所以说,混动车除了账面上看起来更省油,还可以让我们去加油站的频率更低。
省不省钱,取决于差价和使用情况
当然了,省油不代表一定能省钱,吃了低热量的零食,不一定能减肥。买车的时候,混动版的车价往往是要更高一点的。接着讲凯美瑞好了,混动版比燃油版要贵个2万块钱,购置税也会稍微高一点,大致算下来的话,落地贵个2万2。
油价浮动比较多,取个平均值8.5元/L差不多。如果想要通过混动车省油,把买车时候贵的2万2省出来,差不多要开9万km,才能回本。国内车主平均换车周期5到6年,平均每年行驶里程在1.2万km。
也就是说1台车子开到6、7万km,还没到刚才说的9万km,已经换车了,所以并不是每个朋友,买混动车都是能省钱的。
如果开的时间足够长,开的公里数足够多,回本的概率相对会高一点,回了本之后才是更省的部分。另外,也不是所有的车子混动版价格差别也都那么大。思域混动,类似的配置比燃油版也只贵1万块钱左右,差价也不算太大。
还有一些混动车型,能上绿牌、免购置税,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比如说,比亚迪秦plus DM-i,最低配裸车只要10万出头。既能享受到混动车的低油耗,还能免购置税。并且在一些限牌城市,能直接拿到牌照,还是比较划算的。油价是贵,这些10来万的车型,确实有机会既省油、又省钱。
但省油有个另外的好处,可以减少焦虑
省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对油价上涨的焦虑,也会稍微弱一点。
开头的燃油版凯美瑞,之前每百公里开销53块钱,现在70块钱了,多了17块。混动版的凯美瑞,之前开销是35块,现在是45块钱,多了10块钱。但是比燃油版的凯美瑞花销,还是低了不少。
花销更低,心里多少是会有点“暗爽”的感觉。也是我们人之常情、正常反应,对不对?
个体倾向于与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来维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油价上涨的时候,大家都在抱怨:“啊,油价太贵了,涨得真的很厉害,养车养不养得起?”
但是对混动车主的影响相对就会小一点,焦虑感也会少一点,算是心理上的一个优势。如果说是广义范围上的混动车,把插电也算进去,心理优势就更明显了。
混动车驾乘体验的优势
混动车低速行驶的体验更好
买了混动车,除了能够享受低油耗,第2个体验提升的地方,就是驾乘体验,尤其是市区代步,低速走走停停的时候。
市区里面开车,等红绿灯,普通燃油车发动机一直都开在那边,对吧?对大部分我们的家用车来说,多少还是有点噪音和抖动的。
混动车的发动机,停车的时候,可以达到完全停机。只有在电量不足的时候,才需要隔一段时间来启动,给电池充电。
起步也是一个道理,混动车起步用电机就可以了,不需要去换挡,没有低速的顿挫,动力输出也更平顺。速度起来了,发动机再跟,噪音自然也是会更小一点。
在大城市通勤,这种优势会被放大
如果是住在大城市的朋友,上下班通勤的时候,混动车安静、平顺这个优势,还能被放大。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上面有个数据的。
像杭州、武汉、南京、成都、重庆等等这些特大城市,平均单程通勤耗时在35到40分钟。像北京这种超大城市,平均通勤时间甚至有47分钟,还是平均,大家懂的。简单的讲就是,大城市的朋友,1天24个小时,在车上的时间都接近1个半小时了。
车子安静点、平顺些,至少是让我们的心情更好一点的,车子也更有高级感,谈事情也会更方便。
插混车型,可以体验纯电的感觉
第3个体验提升的地方:如果买的插电混动车,不仅可以体验纯电车的低用车成本,还没有纯电车的烦恼。
还是前面的《通勤监测报告》上面数据,北上广深这些超大城市,杭州、武汉、成都等等这些特大城市。平均通勤距离一般是在8到11km,一天总的通勤距离在20km左右。
现在市面上在卖的插电混动车型,续航用来上下班,基本上是绰绰有余的。比亚迪秦plus DM-i,基础版的纯电续航55km,再怎么打折都打不到10km吧?对不对?本田CR-V新能源,纯电续航85km,上下班平时都是够用的。
就有点像小电瓶车一样,反正上班就是开,回家就是充。有了这个效果的话就很舒服的,加油站拜拜了,不用去加油了。
当然了,没有充电桩在家里,有些朋友上班比较近,单程只有3到4km的话,每周去公共充电桩充个一次,一样还是开的一周的。
不少朋友都是周末的时候,商场充着电,带着朋友、家人,看看**、吃吃饭,开开心心回来,下周继续再出发。周末偶尔如果要跑的远一点,用油就可以了。
节日跑长途的时候,加完油继续上高速,不一定抢得到充电桩,有些休息区还不一定有充电桩,加油站总有吧?对吧?
就相当于,既享受了纯电车的低成本,又没有纯电车的烦恼,体验还可以的。
多花几万买混动车确实有不错的体验
所以总得来讲,多花几万买了混动车,确实能在油耗、驾乘、近距离通勤等等这些方面,都有不错的体验。
如果买车的时候预算够,确实加一下不一定是吃亏或者是被人割韭菜。
当然,要不要加钱,和我们买手机一样的道理,就不能说,买手机一定要Pro、Max的,没有plus,手机根本就不能用,也不至于。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移民美国呢?
据美国移民局统计,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墨西哥人和印度人的移民美国的主力军,移民总数达到了2百万,是美国总人口的5%。加州、纽约等许多州已经被中国人“占领”了。那么这么多人移民美国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高度发达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其国内竞争力已连续数年位居世界首位。美国不但工业化程度很高,在农业领域也是全球最好的国家之一。美国以其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为基础,在 GDP和外贸总额上位居全球第一。
就算不看美国的综合实力,单拿出一个洲,其实力却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有关数字表明,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3,000美元,比中国高出6倍。美国移民中,有的是有钱人,有的是精英,有的是学识渊博的精英,有的是为了梦想,为了美国的梦想而奋斗。正是因为美国有着高度发达的经济,所以在美国一切皆有可能,普通人也可以闯出自己的天地。
2.教育顶级
没有什么比美国顶级的教育更能打动移民人士了。美国有很多知名的大学,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名校,其中美国就占据了70多所。顶尖名校多了,就代表着有更多的选择。
持有绿卡的永久居民子女,与美国公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教育,在美国享有12年的义务教育,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免费的。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移民资格的学生比留学生更容易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名校每年都会招收大约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学生,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名额是给了永久居民和公民。
即便成绩不好,也不用为在美国上不了大学而发愁,只有愿不愿意上的问题。和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不同,美国的一般高校对考试的要求很低,根据学校的学习成绩和 SAT/CAT的得分,就可以申请大学。
3.畅行无阻的黄金护照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邂逅不期而遇的美好,是很多人心中的愿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大家更加憧憬国外自由的生活如今,出国旅行签证很难。但是,如果你有美国的绿卡,那么你就可以自由出入很多国家了。比如,持有美国绿卡的人,可以免签加拿大、牙买加、墨西哥6个月。
4.就业机会丰富
很多人都是因为国内工作岗位太少,无法满足自己的就业需求,才会去美国工作。美国有许多世界顶尖的高科技公司,比如苹果,谷歌,微软,脸书等等。对于那些向往顶级高科技企业,向往高质量工作和居住环境的精英人士而言,移居美国也能实现他们的心愿。
有了绿卡,你就可以在美国工作,而且你可以优先去那些世界500强公司工作。如果失去了工作,美国也会提供援助,并有专业的组织为你免费寻找工作。除此之外,还会为你提供相关工作的技术培训,使你的求职更加顺畅。
5.完善
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有着非常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美国不但会关心美国本地居民的需要,还会特别关心移民。住在美国,你可以得到一些生活上的保障,比如生活补助和养老金。在就业上,美国也是尽心尽力,提供失业保险金、工人补偿、公共援助等等。持有美国绿卡的人,在美国也能享受到健康保险,而且基本上不用花钱,就算花钱也不用花太多钱。因此,一些人特意移居美国养老。另外,美国也会为失去劳动能力的人们提供一些基本的帮助。
美国发放失业保险金
6.法律制度健全
美国健全的法律制度,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自美国《权利法案》颁布之初,美国社会就十分重视男女平等,并在法律中明确提出了“平等”的要求。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有钱人,都要遵守法律。同时美国也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在美国,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担心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会受到威胁。只要不违法,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移民美国,并不一定要放弃中国公民身份,有关资料表明,持有绿卡的移民人士中,40%的人保留了他们的国籍。获得美国绿卡并不等于有了美国国籍。有了这张绿卡,能给自己和家人更多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冲击,更多具有前瞻性的人开始认识到“第二个身份”的重要性。而美国作为移民大国,吸引了不少的移民,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选择移民美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