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出口原油价格多少_俄罗斯石油出口额
1.印度:不是G7成员!我们购俄石油满足能源安全需求,还有哪些信息?
2.原油一桶多少吨?
3.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对油价有哪些影响?
4.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印度:不是G7成员!我们购俄石油满足能源安全需求,还有哪些信息?
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是为了满足其能源安全需求。这是对美欧官员频繁鼓动印度加入?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联盟?的回应。印度不是G7成员国。印度获得了3400万桶?打折?的俄罗斯石油。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印度自一直在从俄罗斯进口更多石油。与此同时,欧盟***同意对俄罗斯实施第六轮制裁:欧盟将立即停止进口75%的俄罗斯石油,并在今年年底前将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减少90%。
由于出口商大幅削减俄罗斯主要原油出口产品乌拉尔原油的价格,印度对俄罗斯海运石油的购买量大幅增加。乌拉尔原油价格比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每桶低近30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印度自冲突爆发以来大幅增加了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这只是出于国家利益的市场运作,而不是?对的购?。当印度企业走出家门,试图满足印度的能源安全需求并寻找石油时,他们基本上是从市场上获取石油。这些不是间的购。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莫迪将会晤,讨论包括食品在内的贸易问题,以及俄罗斯化肥的销售问题。莫迪预计还将在双边会谈中讨论乌克兰冲突和能源安全问题。很少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印度炼油商,将进口从一年前的每日2万桶增至创纪录的每日75.7万桶。在煤炭方面,俄罗斯也已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的第四大煤炭供应国。根据印度咨询公司的数据,在冲突后的半年里,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激增至935万吨,较一年前的483万吨几乎翻了一番。为了避免全球货币贬值的影响,印度储备银行启动了国际贸易的卢比结算,立即生效。此举被视为有助于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
原油一桶多少吨?
问题一:原油一桶是多少吨 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4.546升。
知道体积在加上密度就可以计算了,
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也就是0.15739吨。
问题二:一桶原油是多少吨? 吨和桶之间的转换关系是:1吨(原油)= 7.33桶(原油),它是约136公斤多一点。虽然有吨和桶之间的固定转换,但由于t是质量单位,桶是单位体积,和原油的密度范围和相对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如果按照不同的单位计算的,会有不同的效果。你也可以关注石油投资网。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50多美元/桶,换算成吨的话,每吨原油大概在350-400美元之间。
问题三:一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原油 品名 桶/吨
中国原油 米纳斯原油 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纳原油 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 汉迪尔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 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2 7.89
*** 轻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 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 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轻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轻油 0.8559 7.35 英国原油
巴士拉中油 0.8698 7.23 不伦特原油 0.8348 7.53
中原文留油 0.8321 7.56 俄罗斯原油
辽河外输油 0.930 6.76 原苏联出口原油 0.8659 7.26
胜利孤岛油 0.946 6.65 美国原油
江苏真武油 0.8403 7.49 西得克萨斯中质油 0.8251 7.03
华北任邱油 0.8410 7.48 北坡原油 0.8944 7.03
南海惠州油 0.8380 7.51 澳大利亚原油
南海绥中油 0.2 6.47 吉普斯兰油 0.8017 7.085
印尼原油 贾比鲁油 0.8156 7.71
基本在130KG左右
大约7桶多一点
问题四:石油一桶等于多少吨? 135
一桶石油等于多少呢?
石油体积与重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1.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每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依此类推。表1列出了国内外常规油品及常见的原油的吨与桶的换算系数。
美国市场的汽、煤、柴油价格以美分/加仑为单位,同样可用上述公式换算为以美元/吨为单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国旧金山93号无铅汽油价格为54.0美分/加仑,其换算方法推导如下:
93#无铅汽油价格=54.0美分/加仑;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仑),54.0*0.01*42*8.5美元/吨(1吨汽油约和8.5桶),54.0*3.57*(3.57即为汽油由美分/加仑换算美元/吨的换算系数)=192.78美元/吨
表1.原油和油品体积与重量单位换算表
一、油品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航空汽油 0.701 8.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车用汽油 0.725 8.67 减压渣油(大庆) 0.941 6.68
航空煤油 0.775 8.12 道路沥青 1.01 6.23
轻柴油 0.825 7.62 润滑油基础油150SN 0.8427 7.46
轻石脑油(44-100。c) 0.674 9.33 润滑油基础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脑油(102-143。c) 0.742 8.48 润滑油基础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中国原油 米纳斯原油 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纳原油 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 汉迪尔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 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2 7.89
*** 轻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 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 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轻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轻油 0.85......>>
问题五:一桶石油是多少公斤,一吨石油是多少桶 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 桶或7.3桶。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 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 157.3902公斤
问题六:原油吨和桶怎么换算? 桶和吨是常见的两个原油数量单位,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1吨=7桶(差不多的样子),因此,一桶原油是0.1368吨。(这个是一个约数)
问题七:一桶原油有多少升 国际上的一桶油是42加仑
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 桶或7.3桶。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 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 157.3902公斤
问题八:原油的一桶有多少 桶的全称US BARREL,美制桶,是液体容积计量单位。国际通用的油品计量与交易,一般是以60华氏度下的容积以美制桶为单位的数量来表示合同量,即俗称的一桶原油。
桶和吨都是我们常见的原油数量单位。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常用桶,而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家则常用吨。由于吨桶分别为质量和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只有固定的换算方法,而没有固定的换算比率。
吨和桶之间一般换算关系是:1吨约等于7桶,如果是布伦特、沙超轻、塔皮斯等轻质原油,则1吨约可等于7.35―7.5桶;而若是乌拉尔、杜里等中重质原油,则桶吨比可在7.0或者更低。
加仑和升是两个比较小的成品油计量单位。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而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换算关系:
1桶(bbl)=42加仑(美制)=159升(l)=0.159立方米(m3)
1桶(bbl)=0.137吨(t)=137公斤(kg)(全球平均)
1吨(t)=7.35桶(bbl)(全球平均)=1174升
1升(l)=0.246加仑(Gal)
1公斤=0.3055加仑(美)/0.2545加仑(英)
问题九:国际油价上计量单位一桶是多少公斤呢? 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对油价有哪些影响?
对石油的价格影响巨大,石油的价格现在下降了很多。
全球经济前景低迷,受供求关系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的爆发再次降低了市场需求,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在最近的欧佩克会议上,沙特方面希望成员国继续减少产量。在目前减少210万桶/天的基础上,又将减少150万桶/天,总产量将减少到360万桶/天。但是,该提议被俄罗斯拒绝。实际上,俄罗斯此前曾考虑退出欧佩克的减产。俄罗斯经济困难,不允许继续减少财政收入。俄罗斯面临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减少财政收入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俄罗斯的拒绝实际上意味着欧佩克的分裂和死亡,因为不想降低价格,所以你可以为它而战。沙特阿拉伯宣布,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将从每天0万桶迅速增加到每天1000万桶,将来将达到每天1200万桶。去年9月,沙特阿拉伯的主要石油生产设施遭到巡航导弹和无人侦察机的袭击,石油产量减少了一半,但很快就在10月恢复生产。
不仅如此,沙特阿美甚至宣布,4月份向亚洲出售的石油价格下跌了4-6美元/桶,而向美国出售的石油价格也下跌了7美元/桶。轻质原油的价格下跌了每桶10.25美元,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同类原油只能减少约2美元。显然,沙特的报复性价格战是针对俄罗斯的。许多国际机构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从45美元左右跌至20美元甚至10美元。沙特阿拉伯正在使用自己的石油武器迫使俄罗斯重返谈判,。否则,俄罗斯的金融破产只是时间问题。与2014年克里米亚的占领,美国和欧盟的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以及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相比,沙特阿拉伯持有的剑是威胁俄罗斯的最大剑。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一、俄罗斯的经济贸易概况
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2年12月1日,人口1.453亿,居世界第7位(俄罗斯国家概况,转自外交部网站,2003,8,14)。苏联解体后俄全盘接受美等西方国家推荐的经改药方,取“休克疗法”,推行以大规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经济改革,经济连年下滑。1999年受卢布贬值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普里马科夫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经济呈现好转势头。2000年普京继续推行稳健的社会经济政策,利用国际油价一度上涨的有利形势,大力拓展国外能源市场,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上扬。2001年俄进一步深化社会和经济自由化改革,经济增幅小于2000年,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保持,且增长质量有所提高。2002年俄政局进一步稳定,发展经济成为当局的中心任务和朝野共识,在这一有利环境下,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投资和经营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同时借国际油价上涨之机,获取大量石油美元。但俄经济增长受国际能源市场行情影响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002年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焦炭、机器设备、黑色及有色金属等(俄国家海关委员会,2003年)。2002年俄与欧盟国家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的36.6%,与独联体国家占17%,与亚太国家占16.4%,与东欧国家占12.9%(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社会经济状况,2003年)。
二、俄罗斯的油气产储量和油气贸易概况
俄罗斯是原苏联解体后所独立的最大的国家,而其经济却一蹶不振,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也比较小,但俄罗斯是世界石油,特别是天然气大国。据不同来源的估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石油探明可储量为70亿~100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可储量的8%~13%。俄罗斯2000年石油探明可储量为66.25亿吨(表8-1),其分布情况见图8-1。与1999年的石油探明可储量相比没有变化。
表8-1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储量变化表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万亿立方米)
全球42%的天然气和34%的天然气储量在俄罗斯,其2000年天然气探明可储量为48.1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38%~45%。
在俄罗斯石油工业体系有13.35万口油井和6400口气井。俄罗斯石油行业已经受了多年的严重衰退,自1992年到2000年油量大约减少了25%。俄罗斯石油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生产技术过程复杂、多专业纵向一体化的行业整体。在原油生产方面、俄罗斯有130家石油股份公司,其产量水平见表8-2。但是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停产油井在大幅度减少,投产新井大幅度增加。
图8-1 俄罗斯油气区分布图
(据李国玉,2001)
表8-2 1998年俄罗斯联邦石油开企业生产状况
(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1999)
俄2002年原油产量达到3.7963亿吨,比2001年增产3140万吨,约增长9%(孙永祥、刘倩如,俄罗斯燃料能源工业一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第四期)。俄罗斯2000年石油产量为32300万吨,比1999年增加了8.94%。俄罗斯天然气2002年的开量达到59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产137亿立方米,约增长2.4%,其2000年的天然气产量为5450亿立方米,比1999年减少了20.%(表8-3)。
表8-3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量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据BP2001;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
俄罗斯每年向本国市场供气超过3000亿立方米,通过管道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约1200亿立方米,占欧洲天然气市场需求的25.7%,此外,还向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出口天然气近800亿立方米。1998年俄罗斯共向国内外供应天然气为5900亿立方米,其中59%供应俄罗斯联邦,25%流向欧洲市场,16%供应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各国。俄罗斯1998年的天然气贸易量为1194亿立方米,而1999年的贸易量为1255亿立方米,增加了5.1%。1999年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增加5.1%,达1255亿立方米。输往中欧的气量减少5.2%,减到393亿立方米,向西欧国家(包括土耳其)出口862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0.7%)。亚(马尔)-欧(洲)输气管道波兰段的完工以及德国段的扩容增大了向德国的出口能力,目前德国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进口国,年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能力达到191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14.4%。随着新的天然气进口合同生效,土耳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上升30.3%,达88亿立方米。希腊也大幅度增加了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达15亿立方米。
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油气出口大国。每年通过管道出口天然气1303亿立方米,出口石油1亿多吨。它的大量石油运往意大利、爱尔兰、德国、英国、瑞士和匈牙利。此外,还向希腊、奥地利、波兰、西班牙、加拿大、丹麦、美国、土耳其、芬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以及古巴、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国出口石油。欧洲占俄罗斯石油出口量的95%,其中,中欧占46%,南欧占26%,东欧占21%,北欧占2%。2002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达1.845亿吨,比上年增长13.8%;汽油出口量达到5800万吨,增长14.3%;重油出口量达到2580万吨,增长38.7%;天然气出口量达到1864亿立方米,增长3%(孙永祥等,2003)。
至2000年底,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21.3万公里,2002年输油气总量209亿吨公里(俄国家统计委,2002)。
目前,俄罗斯正在就俄罗斯的石油向亚太市场出口而努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俄就签署了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石油并共同出资修建输油管道的备忘录,但关于俄罗斯是把石油输往中国(安加尔斯克—大庆),还是输往太平洋沿岸(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见图8-2)合算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很久,俄一直在两个方案中举棋不定。这主要是日本从中想获得一些油气利益。为了与中国竞争,日本官员也用各种方法向俄罗斯频频示意:日本准备将俄罗斯作为其固定的石油进口国,改变过度依赖波斯湾国家石油供应的现状。目前,波斯湾是日本石油的第一大进口地,占其进口总量的82%,但是今后日本承诺每年从俄进口近5000万吨石油,这相当于其年进口量的四分之一。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访问莫斯科时,曾表示日方愿参与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这条长3765公里,耗资38亿至56亿美元的石油管道建设,并许诺在以后的几年中向俄罗斯石油工业投资80亿~100亿美元。
图8-2 东北亚石油管线方案示意图
(据新浪网,2003)
三、俄罗斯的油气消费
1.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和油气消费
自从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经济出现低增长或负增长,这样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消费也进入低迷状态(表8-4和表8-5)。
表8-4 俄罗斯的人均GNP及其经济增长 (单位:美元/人)
(据《能源政策研究》,2000.4)
表8-5 俄罗斯的石油及天然气消费(单位:石油为百万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俄罗斯近几年每年的天然气消费量为3772亿立方米,石油消费量为1.23多亿吨。
2.俄罗斯的油气消费结构
俄罗斯的油气消费水平比较高,特别是天然气高达50%以上。俄罗斯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见表8-6。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见图8-3。
表8-6 1998~1999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
(据中国矿情通报——能源矿产专辑.2001)
四、俄罗斯的油气安全战略
1.俄罗斯储备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大国,其生产的油气不但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有大量的出口。因此俄罗斯近几年不用担心其油气消费的供应安全问题,但是俄罗斯目前仍有许多的油气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图8-3 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油气储运》,2000年第6期
俄罗斯油气安全问题是:
1)国内石油产量在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里从5亿吨逐步下降到了3亿吨。但是出口还不可能迅速地减少。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生产和地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伏尔加的油气产量在全俄罗斯的比重开始下降。到目前为止储量很高。从今后5—10年看,俄罗斯必须在它的油气区找到足够的,才能替补或保持全国油气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出口的需要。新的油气区主要是在季曼诺—伯朝拉地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里海地区和北部大陆架,但是前景都远不如老油气区,而且开发的成本相当高。
3)由于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比例比较大,受石油价格波动和外部市场的影响之大直接威胁俄罗斯的外汇和经济基础。
4)目前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岛东欧管道运输仍然面临支付问题,而新的通道建设面临资金问题。亚太地区的需求量潜力巨大,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但是本地区的市场开发还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有待和工业界的密切配合和解决。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主要体现在《21世纪前20年的能源战略规划》,其总体思路是从全俄罗斯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出发,重新认识和确定能源战略和政策。在今后的20年里,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战略转移和强化开发是主要内容。
抓紧油气勘探开发。俄罗斯目前的油气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据统计俄罗斯大体有65%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和85%的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位于西西伯利亚。但俄罗斯巨大的后备油气在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北部和大陆架。按目前的规划,东西伯利亚的产量比重可以提高到15%~20%。出于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比较成本优势,俄罗斯已经并将继续在中亚、伊拉克、利比亚、印度和南美一些国家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其次俄罗斯在本世纪初还将建设第二条到欧洲的天然气管线、到亚太地区的油气管线和控制中亚油气出口的管线。
在保持石油供应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发展战略:
1)开发西西伯利亚天然气,特别是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
2)扩大天然气出口,巩固欧洲原有的天然气市场份额,开辟亚太地区天然气新市场。
3)进一步提高国内城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气化水平,优先满足商业、民用和农业部门的天然气需求,扩大电站的天然气消费量。
4)进一步修复、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加速建设新的长输管线。
2.俄罗斯油气的储运
俄罗斯管道运输约占全国货运周转量的60%和占货运量的30%。俄罗斯石油运输股份公司和成品油股份公司负责原油和成品油的运输业务。这两家公司是按照1992年7月1日俄联邦总统令决定组建的。
通过输油干线向国内消费者提供石油并向国外出口。俄罗斯的输油干线总长度超过4.8万公里。随着俄罗斯石油产量和输油管道运量(指相当于设计能力的一般)的下降,地区性输油管道系统的效率和作用随之削弱。输油干线老化形势更加严重。为保证管道的可靠性,必须经常检查管道线路部分和泵站的设备,发展管内诊断是提高这项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针。
从表8-7的数据不难看出,规模很大的俄罗斯输油业与西欧相比是落后的。除了自然气候条件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很长的距离决定的。例如,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消费的燃料和动力占全国消费量的60%以上、而自产的一次能源只占46%。1994年俄罗斯运输1吨原油和成品油的平均运输距离为2133公里,而法国为300公里,英国为147公里,挪威110公里。
表8-7 俄罗斯及西欧国家的油气储运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俄罗斯统一供气网管道总长为14.88×104公里(不包括配气管道),其中设有5508座干线阶段阀,河流穿越2000多处,在管网中设有地下储气库22座,在气田、输气干线和地下储气库共设有压缩机站250座,输气干线按不同直径构成见表8-8。
表8-8 俄罗斯不同直径输气管道所占比重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3.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
俄罗斯联邦和燃料能源部提出,当前对外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用外交手段使国家参与平等的国际能源合作,巩固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同时要在对外经济和地缘政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为此俄联邦的确定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是:
1)把独联体国家放在其能源地缘政治的首要地位。俄很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合作。俄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战略是发展和深化一体化进程。
由于美国借助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而在中亚地区大动干戈,派军队留守在中亚地区,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渗透中亚和滨里海地区,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益。这对俄罗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俄能源外交在此地区最优先的工作是参与独联体国家间多边和双边能源合作,防止美国在该地区的进一步渗透。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新独立国家的利益,以及在利益平衡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的能源合作。
2)确保欧洲作为俄罗斯的传统能源出口地。俄罗斯在此地区的主要任务是,保留对临近的欧洲和非洲以及中亚国家的竞争力;使俄罗斯能源企业参加东欧和东南欧地区的能源产品出售、当地能源企业的股份制和私有化,保证以优惠的价格和可靠的条件将俄能源输向西欧;建立有欧洲伙伴投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
3)中近东既是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其潜在的财源。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是为俄能源公司参加有关该地区的能源项目创造条件;巩固俄罗斯在土耳其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保留俄罗斯作为向土耳其供气的主角等。
4)把南亚和亚太地区作为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考虑的特殊地区。俄罗斯将扩大与该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目的是要找到理想的能源出口市场。
俄罗斯正加紧与中国进行谈判,以便建立走向中国特别是东北亚市场的油气管道。目前正在论证的管线有:
图8-4 东北亚管线地理分布图
(据胡见义,2001)
路线一:伊尔库茨克州→满洲里→哈尔滨→沈阳→大连→仁川
路线二:A.管输天然气到萨哈林岛南端的南萨哈林斯克,经液化后,以LNG方式销往日本、韩国、中国沿海等地区,其中以日本为主要消费市场,直接参与东南亚地区的LNG市场竞争。
B.萨哈林→海参崴→图们江地区→朝鲜→韩国
路线三:伊尔库茨克州→乌兰巴托→北京→日照→韩国(日本)
路线四:雅库特→黑河→大庆→沈阳
以上管线见图8-4。
俄罗斯不仅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双边合作关系,还要发展多边关系。
5)美国既是俄罗斯的竞争对手,又是难得的伙伴。俄罗斯对美国取了既斗争又联合的办法,无论在里海、中东等“热点”地区,还是在俄罗斯国内产油区都出于自身油气工业发展的需要和战略上的考虑,与美国进行着“秘而不宣”的争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