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币对澳门币

2.苏联为什么会解体成几个国家?

3.今被称作现代 丝绸之路 的、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名称是什么?东西起止点是哪里?

4.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存在的问题

人民币对澳门币

塔吉克斯坦的油价_塔吉克斯坦100

人民币对澳门币?澳门币汇率换算器使用说明

外币汇率换算公式:四大银行有汇兑业务的货币为(银行平均卖出价+银行平均买入价+中国人民银行基准价)/3,非常用外币以此货币在外汇交易市场中兑美元汇率再兑人民币计算得出。输入需要换算的澳门币(MOP)或人民币(RMB)的金额,选择原始货币与目标货币,点击换算即可按今日最新实时汇率换算出可兑换的澳门币等于多少人民币钱数。如果要计算多国货币等于多少澳门币的汇率,请使用多种外币汇率计算器

常用货币兑人民币汇率

美元 人民币 欧元 港币 英镑 台币 新加坡币 印度卢比 加元 澳元 韩币 泰铢 菲律宾比索 土耳其里拉 新西兰元 越南盾 印尼盾 日元 卢布 马来西亚币 瑞士法郎 土库曼斯坦马纳特 塔吉克斯坦币

银行外汇牌价表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招商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光大银行 中信银行 民生银行

澳门元汇率相关查询

美元指数 离岸人民币 黄金价格 国际油价 白银价格 比特币 银联汇率 欧元牌价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成几个国家?

解体原因: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此时,苏联的特权阶层羽翼丰满。

据俄罗斯专家估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万人-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苏联的特权阶层早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贪污腐败的盛行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苏共党风以及社会风气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此时,苏联已经积重难返。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但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同时引发了苏联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势崛起,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共15个国家。

后续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俄罗斯总理盖达尔实行“休克疗法”,借此来刺激俄罗斯经济和他梦想的100天实现资本主义的目标。

并在其刚刚上台时就发行国有债券,每个俄罗斯公民都能拥有国有债券,但是俄罗斯人的憧憬很快就破灭了,在休克疗法的作用下俄罗斯经济出现严重问题,超过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老人没有退休工资,国家财富被个人占为己有,小部分人暴富,大部分人赤贫,支出锐减而税收沉重。严重的信用体系崩溃使大量工厂倒闭。?

叶利钦实行的休克疗法政策以及受到19年发生在东南亚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直接导致1998年爆发俄罗斯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使得俄罗斯经济几近崩溃,直至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导致国际油价上涨后俄罗斯经济才得以实现增长,而叶利钦失败的经济政策也导致其在1999年12月31日辞去俄罗斯总统一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今被称作现代 丝绸之路 的、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名称是什么?东西起止点是哪里?

第一欧亚大陆桥

从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起点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的西伯利亚大陆桥;

[编辑本段]第二欧亚大陆桥

1990年9月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的经我国兰新、陇海铁路的新欧亚大陆桥,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部分是经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又称作现代“丝绸之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 南疆铁路图

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

这条大陆桥跨越欧亚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大陆桥。现已于199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不仅便利了我国东西交通与国外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欧亚大陆桥”是相对旧欧亚大陆桥而言。它东起太平洋西岸连云港等中国东部沿海港口,西可达大西洋东岸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港口,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它的东端直接与东亚及东南亚诸国相连;它的中国段西端,从新疆阿拉山口站换装出境进入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站接轨,西行至阿克套,进而分北中南三线接上欧洲铁路网通往欧洲。

补充说明北线:由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北上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通往西欧及北欧诸国。

中线:由哈萨克斯坦往俄罗斯、乌克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至英吉利海峡港口转海运或由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南下,沿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塔什乾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西行至克拉斯诺沃茨克,过里海达阿塞拜疆的巴库,再经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及波季港,越黑海至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并经鲁塞进入罗马尼亚、匈牙利通往中欧诸国。

南线:由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向南入伊朗,至马什哈德折向西,经德黑兰、大不里士入土耳其,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经保加利亚通往中欧、西欧及南欧诸国

鹿特丹港图

中国有三条欧亚大陆桥、四条通道方案,具体如下:

1、大连方案,又称连满欧亚联运大通道。以大连为上岸港,把我国大陆、香港、日本、东南亚各国供俄罗斯和西北欧的货物,经哈(尔滨)大(连)铁路、滨(哈尔滨)洲(满洲里)铁路,由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内蒙古的满洲里出境,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经俄罗斯的莫斯科到俄边境城市布列斯特分流,再经波兰的华沙、德国的柏林、到荷兰的鹿特丹港。此方案铁路贯通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北部,经大连、沈阳、哈尔滨3个特大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横跨松辽平原,工农业发达。

2、绥芬河方案,又称绥满欧亚联运大通道。以国内货物或日本、香港过境货为主,海运到俄罗斯的纳霍德卡港或海崴战港,经铁路至黑龙江省的绥芬河,途经哈尔滨和内蒙古的满洲里,然后到俄国的札拜卡力斯克——塔尔斯克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到布列斯特分流,直至西抵鹿特丹港。此方案,中国境内的铁路横贯东北最北部;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兴安盟、呼伦贝尔盟,沿线丰富,工业发达。

3、天津方案,可称津蒙欧亚联运大通道。货运集装箱从天津新港上岸,经天津、北京、山西的大同、内蒙古的二连入蒙古国,经乌兰巴托北入俄境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该方案铁路经过华北平原、工农牧业均较发达,煤炭、电力、天然气丰富,途经京、津都是特大城市。

4、连云港方案,又称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江苏省连云港,经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从阿拉山口出境,经中亚塔吉克斯坦等国到新西伯利亚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经莫斯科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该方案地理位置适中,覆盖西部省区较多,除在兰州以北要翻越乌鞘岭外,该道路横穿中国中部,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6个省区,顺行范围大,沿线工农业较发达。

在1991年“亚欧大陆桥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杨吾扬教授等专家对上述四条通道科学比较后指出:

大连方案可取之处较多。其铁路在我国和俄罗斯(原苏联)境内的距离均较长,我国境内铁路及大连港的通过能力和吞吐能力均较强,两国都看重此线,开展大陆桥运输基础比较可靠,条件比较优越。

绥芬河方案虽然系海陆联运,竞争力较强,1908年已开通。但海参崴港是座冻港,天寒地冻时每年有2—3个月结冰期。绥芬河口岸过货能力现已饱和,目前运力紧张而且由于经中国的运距短,所以按现行运价对我不利。

天津方案全程运距最短,在中俄境内的距离也最短,运费应最省,但是北京--天津的铁路运力非常紧张,增加运输比较困难。况且,目前在蒙古境内的收费标准较高,对中俄两国都不利。

连云港方案优点是铁路在中国境内的距离较长,达4100多公里,可以收取较多的过境运费。但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如:目前我国境内兰新铁路是单线,石油运量较大,缺水严重,运力比较紧张;陇海铁路宝鸡--天水也是单线,运输的能力小,经常塌方断道,是进出西北的卡脖子地段;徐州以东的陇海段亦为单线。境外因苏联解体,中亚变成了很多国家,许多问题协调困难;铁路建设与集装箱方面的技术问题因穿越不少山洞而受阻。

中国、尼泊尔、欧盟将在未来合作修建被称为第三欧亚陆桥的的跨欧亚大铁路,这条铁路以青岛为起始点,荷兰的鹿特丹为终点,经京鲁-京包-包兰-兰青-青藏线,由中尼铁路至加德满都,在京南亚北部铁路、伊朗高原铁路、土耳其-波兰铁路(北上铁路)、波兰-荷兰铁路,线全程15300千米。经过青藏高原地区和南亚地区,预计第三欧亚陆桥修建竣工后,西藏、南亚旅游交通将会便利许多,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西藏、南亚与中国内陆、西欧、东盟的发展合作,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有很大的必要性。

[编辑本段]第三欧亚大陆桥

第三欧亚大陆桥地处中国南部,尚在酝酿之中。湛江市坐落于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粤、桂、琼三省的交汇中心,占广东省总海岸线46%。这个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中国大陆通往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航程最短的对外贸易口岸。湛江是目前国内少有同时拥有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立体交通运输方式的城市,湛江港是12个国家级主枢纽港之一,港口优良,地理位置特殊,偏中国西南方,是欧亚大陆对接东盟之南海海上各国的最佳港口,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成为第三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定位于国家沿海战略第五个支点的泛北部湾经济区,是由我国的海南、广西、广东雷州半岛及越南的北部所围成的我国西南地区出口通道咽喉。尽管目前湛江在泛北部湾经济圈中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湛江定位为泛北部湾的中心城市之一,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圈是必然的。如果湛江能成为第三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湛江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地位将明显提升,湛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亦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湛江能成为第三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湛江作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则得以确立,湛江港作为中国南方的枢纽港口的地位亦得以彰显,湛江城和湛江港在中南地区、亚洲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将大大提升。

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存在的问题

1、成员国间能源战略的差异。上合组织框架内各成员国能源战略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相互间的能源合作。如俄罗斯作为全球性的能源大国,其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是:考虑本国和全球的能源安全,建设保证多元化出口的能源运输基础设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益和继续发展技术创新。由此,俄对上合组织能源合作的出发点是:要形成有发展前景的规划;挖掘能源潜力及其再生产的能力;综合考虑能源出口国-过境运输国-进口国-转运站-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能源安全;统一水力电力系统;发展投资和技术创新。俄在上合组织中考虑的自身利益包括:多极化的世界地缘政治;能源的进出口;能源运输主干线;投资和技术创新。

中国作为世界的能源消费大国,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需求越来越多。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国内能源消费,尤其是石油消费大幅增长,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能源供求关系日趋紧张。因此,充足而稳定的能源供应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一五”时期,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是:“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由此,中国对上合组织能源合作的态度是:围绕油气领域对外合作的进展,不断加快从能源国进口:从哈萨克斯坦通向中国的输油管道已经开通;中国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即将开通;中俄之间也确定将修建从俄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输油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得到国家核准,将于2009年底前全面实施。这一总投资达930亿元的庞大工程,将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同时,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也已规划完毕,成都、天津千万吨级炼油厂也将开工建设。中国的一位业内人士说:“随着这些工程逐步实施完成,不仅将有效调整能源结构,也将增强中国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

能源战略在直接涉及每个国家切身利益的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国家间能源合作的顺利进行。中俄能源合作延续十多年的曲折进程,就是明显例证。另外,目前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能源合作仍以油气、水电为主,同时开展部分能源的勘探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合作主要是在双边框架下进行的,多边合作形式尚处于探讨阶段。

2、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不可避免地给上合组织国家的发展带来压力。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能源和价格。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过低的条件下,上合组织能源生产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乏充足的能源勘探和投资,以致对许多能源公司的开、融资造成不利影响。如俄一些专家现已对本国能源的过度开和出口提出了质疑。俄还有一些能源公司不得不减少或者重新安排它们的开量。2008年,俄东西伯利亚石油储量增长就比少了1/2;11个石油公司均未完成许可证要求应完成的任务。2009年1月和2月,俄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1.9%,只达7850万吨(5.75亿桶);天然气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2%,只达1050亿立方米。

在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中,2009年1-2月,哈萨克斯坦天然气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为53.68亿立方米。乌兹别克斯坦能源产品出口,因价格下跌导致出口减少并影响到生产者的利润和效益。

上合组织中能源大多依靠进口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国内经济形势也不看好。吉国不仅电力和天然气短缺,而且还出现食品短缺。塔国到2009年1月1日,外债总额已达13.71亿美元,占GDP的26.7%。而从今年1月1日起,塔向乌兹别克斯坦购买的天然气,从原来的145美元/千立方米,上涨到240美元/千立方米,提高了近100美元,所有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用电价格上调了25%。

3、上合组织能源合作还受到其他国外势力的干扰和影响。突出表现在:目前,美国和伊朗的敌对关系尚未终结;阿富汗问题又对美构成严峻挑战;俄罗斯在后苏联地缘空间要继续维持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欧盟要摆脱对俄的能源依赖,拟直接从中亚-里海地区获取能源;美国早把中亚-里海地区纳入其“大中亚”战略。铺设从中亚地区通往欧洲和南亚的新输油气管线和决定价格的博弈仍在继续。预计,涉及中亚-里海地区各个能源项目博弈的结果,仍将取决于世界主要大国在该地区政治利益的分配。尽管中亚产油气国***常说,他们“与国外的能源合作是正当的商业行为,相关游戏规则不会被金钱,特别是‘大国政治博弈’所左右”。可是,至今俄、美、欧盟,甚至还有日本、韩国,以及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等国,谁也没有放弃参与对中亚地区能源的争夺。

近年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加强了对中亚和里海地区的工作力度。现在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的输油管道已在运作;通向欧洲的跨里海输气管道,也列入欧盟优先发展的大项目。而里海的法律地位问题也是制约上合组织能源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一直是中俄能源合作中的有力竞争者。中日作为东北亚地区两个能源消费大国,都将自己能源进口的多元化目标瞄准了俄国,从而导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亚地区也有直接涉及能源的利益之争。其突出表现在,应如何长期合理利用和分配中亚国家的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