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锆中间合金价格_铝锆合金用途
1.用来制造自行车的钛合金有说明物理属性
2.哪些化工新材料最有前途?山东广东天津等省发布重点产业扶持政策
3.晶粒细化的变质处理
4.ASTM B464-NO8020 是什么材质
5.gh128是钢还是镍合金
6.奥氏体耐热钢都有哪些分类特性?
7.新型融雪剂含有的成分有哪些?A氯化钙、氯化钠 B氯化钠、氯化镁 C氯化钠、醋酸钙镁 D尿素、硝酸钙、硝酸镁
用来制造自行车的钛合金有说明物理属性
钛合金按组织可分三类.(1钛中加入铝和锡元素.2钛中加入铝铬钼钒等合金元素.3钛中加入铝和钒等元素.)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而密度又小,机械性能好,韧性和抗蚀性能很好.另外:钛合金的工艺性能差,切削加工困难.在热加工中,非常容易吸收氢氧氮碳等杂质.还有抗磨性差,生产工艺复杂.
titanium alloys
以钛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钛的工业化生产是1948年开始的。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使钛工业以平均每年约 8%的增长速度发展。目前世界钛合金加工材年产量已达4万余吨,钛合金牌号近30种。使用最广泛的钛合金是Ti-6Al-4V(TC4),Ti-5Al-2.5Sn(TA7)和工业纯钛(TA1、TA2和TA3)。
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60年代中期,钛及其合金已在一般工业中应用,用于制作电解工业的电极,发电站的冷凝器,石油精炼和海水淡化的加热器以及环境污染控制装置等。钛及其合金已成为一种耐蚀结构材料。此外还用于生产贮氢材料和形状记忆合金等。
中国于1956年开始钛和钛合金研究;60年代中期开始钛材的工业化生产并研制成TB2合金。
特点 钛合金与其他金属材料相比,有下列优点:①比强度(抗拉强度/密度)高(见图),抗拉强度可达100~140kgf/mm2,而密度仅为钢的60%。②中温强度好,使用温度比铝合金高几百度,在中等温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强度,可在45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③耐蚀性好,在大气中钛表面立即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氧化膜,有抵抗多种介质侵蚀的能力。通常钛在氧化性和中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海水、湿氯气和氯化物溶液中的耐蚀性能更为优异。但在还原性介质,如盐酸等溶液中,钛的耐蚀性能较差。④低温性能好,间隙元素极低的钛合金,如TA7,在-253℃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塑性。⑤弹性模量低,热导率小,无铁磁性。
合金元素 钛有两种同质异晶体:882℃以下为密排六方结构α钛,882℃以上为体心立方的β钛。合金元素根据它们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可分为三类:①稳定α相、提高相转变温度的元素为α稳定元素,有铝、碳、氧和氮等。其中铝是钛合金主要合金元素,它对提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强度、降低比重、增加弹性模量有明显效果。②稳定β相、降低相变温度的元素为β稳定元素,又可分同晶型和共析型二种。前者有钼、铌、钒等;后者有铬、锰、铜、铁、硅等。③对相变温度影响不大的元素为中性元素,有锆、锡等。
氧、氮、碳和氢是钛合金的主要杂质。氧和氮在α相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对钛合金有显著强化效果,但却使塑性下降。通常规定钛中氧和氮的含量分别在0.15~0.2%和0.04~0.05%以下。氢在α相中溶解度很小,钛合金中溶解过多的氢会产生氢化物,使合金变脆。通常钛合金中氢含量控制在 0.015%以下。氢在钛中的溶解是可逆的,可以用真空退火除去。
类别 钛合金根据相的组成可分为三类:α合金,(α+β)合金和β合金,中国分别以TA、TC、TB表示。
① α合金含一定量的稳定α相的元素,平衡状态下主要由α相组成。α合金比重小,热强性好、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优异的耐蚀性,缺点是室温强度低,通常用作耐热材料和耐蚀材料。α合金通常又可分为全α合金(TA7)、近α合金 (Ti-8Al-1Mo-1V)和有少量化合物的α合金(Ti-2.5Cu)。 ② (α+β)合金含一定量的稳定α相和β相的元素,平衡状态下合金的组织为α相和β相。(α+β)合金有中等强度、并可热处理强化,但焊接性能较差。(α+β)合金应用广泛,其中Ti-6Al-4V合金的产量在全部钛材中占一半以上。
③ β合金含大量稳定β相的元素,可将高温β相全部保留到室温。β合金通常又可分为可热处理β合金(亚稳定β合金和近亚稳定β合金)和热稳定β合金。可热处理β合金在淬火状态下有优异的塑性,并能通过时效处理使抗拉强度达到130~140kgf/mm2。β合金通常作高强度高韧性材料使用。缺点是比重大,成本高,焊接性能差,切削加工困难。
钛合金按用途可分为耐热合金、高强合金、耐蚀合金(钛-钼,钛-钯合金等)、低温合金以及特殊功能合金(钛-铁贮氢材料和钛-镍记忆合金)等。典型合金的成分和性能见表。
热处理 钛合金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不同的相组成和组织。一般认为细小等轴组织具有较好的塑性、热稳定性和疲劳强度;针状组织具有较高的持久强度、蠕变强度和断裂韧性;等轴和针状混合组织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固溶和时效处理。退火是为了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组织稳定性,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通常α合金和(α+β)合金退火温度选在(α+β)—→β相转变点以下120~200℃;固溶和时效处理是从高温区快冷,以得到马氏体α′相和亚稳定的β相,然后在中温区保温使这些亚稳定相分解,得到α相或化合物等细小弥散的第二相质点,达到使合金强化的目的。通常(α+β)合金的淬火在(α+β)—→β相转变点以下40~100℃进行,亚稳定β合金淬火在(α+β)—→β相转变点以上40~80℃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一般为450~550℃。此外,为了满足工件的特殊要求,工业上还用双重退火、等温退火、β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等金属热处理工艺。
钛合金专利技术集:
1、一种含有钒钛合金的球墨铸铁活塞环及生产加工方法
2、制造钛合金提升阀的方法
3、高纯气体超声雾化低氧钛及钛合金粉末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4、钛合金叶片无余量精锻工艺用玻璃防护润滑剂
5、高密度钛合金体的制造方法
6、一种钛合金彩色金相组织的显示方法
7、钛合金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
8、钛合金人工关节精密模锻制造方法
9、钛合金高尔夫球头焊接舱
10、一种牙医用镍钛合金根管锉
11、镍钛合金超弹性医用导丝
12、两片式锻造钛合金高尔夫球头
13、镍钛合金眼镜架
14、具有高镜面反射率的铝-钛合金、含有此合金的反射层和包括此反射层的镜子和零件
15、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16、一种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
17、钛合金提升阀
18、硅灰石涂层-钛合金承载骨替换材料及制备方法
19、钛合金准β锻造工艺
20、用含氧化钛炭阳极直接电解生产铝钛合金的方法
21、除钛合金污染层溶液
22、一种钛合金渗氧的方法
23、钛合金眼镜镜腿组合件
24、颏部专用钛合金小夹板
25、钛合金电极ptc压电陶瓷元件
26、高效防粘附钛合金电晕极线
27、钛合金汽车雨刷器
28、具有高弹性变形能力的钛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29、钛合金部件及其生产方法
30、一种钛及钛合金小截面异型材矫直方法
31、硅酸二钙涂层-钛合金承载骨替换材料及制备方法
32、钛合金表面抗氧化的铝-铜-铁-铬准晶涂层的制备
33、一种碳基复合材料与钛合金的钎焊方法
34、一种用于钛合金非熔化极氩弧焊的焊剂
35、钛合金波纹管超塑成形的方法
36、热强钛合金叶片的挤压、精密辊锻方法
37、一种生物活性钛及钛合金硬组织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
38、一种钛合金化学镀厚镍的方法
39、温加工制造钛及钛合金管的方法
40、一种新型口腔用钛合金
41、用于加工钛合金制品的等温锻造液压机
42、一种钛合金表面共溅射沉积羟基磷灰石(ha)钛(ti)梯度生物活性层的方法及其制品
43、演示镍钛合金双向形状记忆功能的装置
44、肩锁关节及锁骨外镍钛合金接骨器
45、下胫腓复位内固定镍钛合金记忆钩
46、可回收全覆膜镍钛合金食管内支架
47、一种镍钛合金牙根锉
48、加工钛合金等温锻造液压机上的带缸滑块装置
49、加工钛合金等温锻造液压机上的快速换模装置
50、加工钛合金大型等温锻造液压机上的顶出装置
51、加工钛合金大型等温锻造液压机上的工作台调平装置
52、加工钛合金大型等温锻造液压机上的工作台顶料装置
53、加工钛合金大型等温锻造液压机上的移动式防护平台
54、高强度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55、钛及钛合金制品的等离子体抛光方法
56、制造β-钛合金的方法
57、钛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高硬度耐磨陶瓷涂层方法
58、用石墨电极对钛合金材料表面电火花放电强化处理的方法
59、一种血管支架用β型钛合金
60、一种稀土铝硅钛合金的生产方法
61、一种钛合金颅骨修复体制备方法
62、一种外科植入件用β型钛合金
63、带有四角液压同步调平装置的大型钛合金制品锻造液压机
64、可回收全覆膜镍钛合金气管内支架及其回收装置
65、钛以及钛合金建材用的除变色清洁剂、以及除变色清洁方法
66、具有良好耐高温腐蚀性和耐氧化性的耐热性钛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67、法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
68、β型钛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69、钛合金化的铝铜镁银系高强耐热铝合金
70、定向生长柱晶及单晶钛合金的制备方法
71、ti-6al-4v钛合金的脉冲大电源加热焊接方法
72、一种基于电弧超声的钛合金焊接方法
73、齿外医用钛合金
74、外科植入物用医用钛合金
75、提高钛合金基体表覆mcraly涂层寿命的方法
76、一种高强度低模量生物医用钛合金
77、一种钛及钛合金熔炼坩埚材料
78、含有钒钛合金的球墨铸铁活塞环
79、钛合金制品的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方法
80、高强度低合金钛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81、钛合金高尔夫球杆头铸件氧化锆陶瓷型芯
82、一种低成本超塑性钛合金
83、一种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涂层复合材料
84、钛合金表面氧化锆涂层制备方法
85、大容量钛合金脉冲微弧阳极氧化动态控制电源
86、制造钛合金提升阀的方法
87、钛合金厚板焊缝x射线双壁单影透照检测方法
88、一种低成本的β型钛合金及制备方法
89、钛合金表面耐磨涂层的火焰喷焊工艺方法
90、一种钛合金渗氧-扩散固溶复合表面强化处理方法
91、一种钛、钛合金锭的加热方法
92、一种超弹性低模量钛合金及制备和加工方法
93、一种钛合金准β热处理工艺
94、包埋钛或钛合金金属团蔟的金属陶瓷薄膜
95、激光雕刻“类正弦”管式镍钛合金支架
96、一种大规格钛合金中间坯棒材的生产方法
、磨削钛合金的工艺方法及砂轮
98、钛合金熔膜铸造用覆膜砂及其制壳工艺
99、磨削钛合金的混合磨料砂轮
100、双层包套挤压钛合金的方法
101、消除钛或钛合金锭中硬α相缺陷的方法及按此法制造的锭
102、电解用钛合金阳极及其制造方法
103、宽束混合离子注入钛合金人工全髋关节
104、一种钛合金平叶片的保护端梢
105、一种在含有钒的钛合金制成的叶片上涂覆钴-铬-钨防护涂层的方法和一种有涂层的叶片
106、一种耐热钛合金
107、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
108、向钛合金叶片上涂敷保护层的方法及按此法获得的叶片
109、α+β钛合金显微组织等轴细晶化工艺
110、大型汽轮机钛合金长叶片精锻工艺及装置
111、颅骨缺损修复用镍钛合金铆钉及板的制造方法
112、生物活性涂层-钛合金人工骨人工关节及制备方法
113、颅骨缺损修复用**钛合金铆钉及板
114、一种硅钛铁合金的制造方法
115、细等轴显微组织钛和钛合金制造方法
116、接钛合金材料用的新型焊枪
117、细等轴显微组织钛和钛合金材的制备方法
118、船用钛合金
119、改进多组分钛合金的方法及所制备的合金
120、铝钛合金膜织物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21、制造具细针状显微组织的钛和钛合金的方法
122、高温耐蚀钛合金
123、电解二氧化锰用的钛合金阳极
124、钛合金高尔夫球具的制造方法
125、铝钛合金
126、钛合金微型钢板骨折固定术
127、钛合金钓鱼竿
128、一种55ompa级抗硝酸腐蚀钛合金
129、一种用于钛合金熔炼的铝钛稀土化合物型中间合金
130、制造冷轧不锈钢带材和金属带材,特别是钛合金带材的方法
131、钛合金电极超声雾化压电换能器
132、一种以钛或钛合金作为打击片的高尔夫球杆头制作方法
133、改良结构的钛合金及其他金属高尔夫球头
134、一种铸造用镍钒钛合金生铁及制法和用途
135、一种新型医用钛合金硅橡胶板
136、钛合金高尔夫铁杆头
137、镍钛合金自动加压装置
138、一种新型耐蚀钛合金
139、一种钛及钛合金型材冷拉伸的表面处理方法
140、一种含钛合金的网球拍及其制法
141、高强度钛合金及其制品以及该制品的制造方法
142、钛或钛合金部件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143、钛和钛合金的等离子体除锈皮
144、一种钛合金燃烧速度的检测方法
145、钛合金球头密闭焊箱
146、改善了的锌基含钛合金
147、镍-钛合金牙医铰刀的制造方法
148、一种钛合金及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防护技术
149、涂层-钛合金复合人工椎板
150、镍钛合金薄膜多元化学刻蚀剂
151、钛合金基弥散强化的复合物
152、钛合金提升阀及其表面处理
153、光亮电镀用的钛及钛合金表面活化处理方法及其活化液
154、眼镜中镍钛合金部件的加固连接方法
155、钛及钛合金薄板一体化处理工艺及专用设备
156、钛合金的离子轰击时效兼表面强化方法
157、颗粒-增强的钛合金的生产方法
158、陶瓷、钨钛合金表带
159、一种检测钛合金燃烧速度的燃烧室
160、钛合金中空调节式人工椎体
161、双向调节钛合金椎节撑开压缩固定器
162、镍钛合金前列腺靠背型支架
163、铝钛合金反射型绒毛保温材料
164、两相铝化钛合金
哪些化工新材料最有前途?山东广东天津等省发布重点产业扶持政策
近日,上海、广东、福建、重庆、天津、山东等多个省份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多种化工新材料。
一、重庆市
1.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概述
先进有色合金:电子、 汽车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用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高性能镁合金及其制品,钛合金结构件及紧固件,铜合金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制品等高强高导铜合金。
高端合成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弹性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合成革等聚氨酯产品,尼龙66、尼龙6、长碳链尼龙等聚酰胺产品,PET、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产品,PMMA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产品,VAE、PVB树脂等聚烯烃产品,聚碳酸酯产品,聚甲醛产品,BDO产品,以及合成材料主要原料。
其他新材料:玻璃纤维及制品、 碳纤维材料、气凝胶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
2.具体内容
(1)先进有色合金
加快氧化铝项目建设,积极谋划电解铝、再生铝项目,构建与后端铝加工制造能力相适应的上游材料本地供应保障体系。推动现有铝加工企业加强铝合金纯净化冶炼与凝固技术研究、高强高韧大规格型材板材加工技术等技术研发,规划实施好高端铝材系列项目,不断丰富铝及铝合金产品种类;
加快航空用高强韧钛合金工程化、产业化步伐,积极引育上游原料企业,进一步完善本地钛合金产业体系。发挥镁合金领域技术优势,推动现有企业加快高性能镁合金及变形镁合金、镁合金锻件、耐蚀镁合金等产品开发,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壮大镁合金产业;
推动现有铜加工企业加快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铜合金引线框架、电子铜箔等铜合金产品开发。
(2)高端合成材料
发挥本地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AA(己二酸)产能优势,加强环氧化合物、聚醚多元醇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PTMEG(聚四氢呋喃)、聚氨酯树脂等领域现有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完善壮大聚氨酯产业链;
依托本地AA产能优势,加强ADN(己二腈)—HDA(己二胺)、尼龙66盐(己二酸己二胺盐)、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等产品规划建设, 积极引育长碳链尼龙、耐高温尼龙等领域企业,打造聚酰胺产业链;
依托本地MMA(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优势,加强丙酮等原料项目规划建设,扩大MMA产能,积极引育PMMA(聚甲基丙烯酸)领域企业,打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产业链。依托本地PTA(对苯二甲酸)条件,加强EG(乙二醇)、PG(丙二醇)、BG(丁二醇)等原料项目规划建设, 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产能,加快PET工程塑料产品开发,打造聚酯产业链;
依托乙炔、醋酸乙烯产品和技术优势, 发展VAE(醋酸乙烯—乙烯共聚)、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T-PVA(热塑性聚乙烯醇)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等聚烯烃产业链;
依托碳酸二甲酯项目,结合规划建设的MTO(甲醇制烯烃)项目和丙酮项目, 规划发展双酚A项目,打造聚碳酸酯产业链;
依托甲醇和POM(聚甲醛)技术优势, 扩大POM规模;
依托本地乙炔, 发展BDO(1,4—丁二醇)、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下游环节,壮大可降解塑料产品规模。
(3)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利用原料基础,推动相关企业研发制造 高性能PVA(聚乙烯醇)功能纤维、差别化氨纶、特种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PU(聚氨酯)超纤等产品。 推动现有玻璃纤维及制品企业加强无碱玻璃纤维先进池窑拉丝等技术研发,加快超细、高强高模等高性能玻璃纤维与制品,增强性复合材料,以及微纤维玻璃棉高效绝热及过滤材料、微纤维棉衍生品等产品开发。面向 汽车 、智能终端等整机产品结构件需求, 积极引育碳纤维、陶瓷纤维等其它高性能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领域企业。
(4)气凝胶材料
以硅基气凝胶为切入,延伸上游有机硅源、无机硅源、功能性硅烷等气凝胶前驱体及基材产业链,形成气凝胶产品集群及多种硅基化学品的新型高端硅产业基地。加快气凝胶绝热毡、气凝胶隔热板、气凝胶隔热纸等产品开发,积极拓展气凝胶在航空航天、管道保温、建筑建材、新能源 汽车 、冷链物流、高 科技 服装等领域应用场景。加强超临界干燥技术、常压干燥技术、铝基气凝胶、锆基气凝胶和碳基气凝胶等技术储备,不断丰富气凝胶产品种类。
(5)石墨烯材料
推动现有石墨烯企业加强石墨烯大规模制备工艺改进优化,加快导电剂、导热膜、散热剂等产品开发,积极拓展石墨烯在环境治理、节能储能、电子信息、保温隔热等领域应用。
(6)电子化学品
发挥重庆市化工产品功能因子多的特点,发展精细化学品。面向电子、 汽车 等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育电子用化学品、新型涂料等领域企业。
(7)未来材料
发挥重庆市在碳基材料和半导体两个领域技术积累优势,以碳纳米管材料为切入,积极引育纳米材料领域企业,搭建纳米材料在集成电路、新能源、医药等领域应用场景,争取实现工程化应用。加强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和新型超导材料等领域研发布局。面向空天、深海、深地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推动现有企业加强极端环境所需特种材料研发,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二、上海市
1.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概述
重点发展化工先进材料、精品钢材、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制造领域,延伸发展设计检测、大宗贸易等服务领域。推动先进材料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强材料基础研究、工程化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衔接,系统性开展材料综合性能评价、质量控制工艺及工程化研究,加快布局公共研发转化平台和中试基地,提升材料企业创新和产学研联合转化能力。建设新材料应用中心,强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关键材料的自主保障,完善上海市新材料产业重点指导目录,着力打造与战略性、基础性、高技术竞争性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材料产业体系。
2.先进材料产业集群重点领域
(1)化工先进材料
以安全环保、集约发展为重点,支持化工先进材料产业链向精细化、高端化延伸,提高高端产品占比; 大力发展高性能聚烯烃、高端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黏合剂等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突破高端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高纯溶剂、催化剂、医药中间体等专用化学品 ,加快布局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搭建面向产业链上下游的中试共享平台,支持建设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到2025年,以上海化工区为主要载体,努力建设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2700亿元。
(2)精品钢材
以绿色转型、精品提升为重点,优化钢铁产业产品结构,巩固提高第二、三代高强度和超高强度 汽车 用钢、高能效硅钢、高温合金等产品技术优势;突破高性能能源与管线用钢、高品质耐磨等高端产品的制造与深度开发技术,发展短流程炼钢;发展以特种冶金技术为核心的耐高温、抗腐蚀、高强韧的镍基合金,以及钛合金、特殊不锈钢、特种结构钢等。到2025年,以宝山基地为主要载体,打造高附加值精品钢材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保持1000亿元左右。
(3)关键战略材料
以强化保障、应用带动为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突出应用需求带动, 提升先进半导体、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性能膜材料、先进陶瓷和人工晶体等关键战略材料的综合保障能力; 支持重点应用领域企业建设市级新材料应用中心,开展重大战略项目的协同攻关。到2025年,打造若干百亿级关键战略材料产业集群。
(4)前沿新材料
以前沿布局、示范应用为重点, 加快高温超导、石墨烯、3D打印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建成中国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建设上海高温超导产业基地,推动高温超导带材向量产阶段转化并加快应用; 加快石墨烯在消费电子、智能穿戴、交通轻量化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推进3D打印专用高分子材料、陶铝新材料、金属粉末等专用材料及成型技术的开发应用。 到2025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前沿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5)先进材料服务
以检验检测、平台服务为重点,推动先进材料企业提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鼓励科研机构开展早期研发介入合作和定向开发服务,加快先进材料配方、设计等环节的攻关,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围绕原料检测、环境试验、质量检验、工艺分析等领域,发展第三方综合性检验检测服务;推进材料领域的大宗商品贸易平台和综合利用平台建设,提供涵盖大宗商品信息发布、购、销售、配送、供应链金融、物流跟踪等在线服务。到2025年,打造先进材料专业化、高端化服务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广东省
1.绿色石化发展要点概述
(1)提升炼油化工规模和水平,支持高质量成品油、润滑油、溶剂油等石油制品和有机原料发展;
(2)以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功能性膜材料、日用化工材料、高性能纤维等为重点,加快石化产业链中下游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研制。
(3)围绕安全生产、绿色制造、污染防治等重点,加快推进石化原料优化、能源梯级利用、可循环、流程再造等工艺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加快推进单位产品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逐步形成粤东、粤西两翼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向珠三角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供给,珠三角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向粤东、粤西两翼先进制造业供给的循环体系。到2025年,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打造国内领先、 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2.绿色石化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
(1)炼油石化
依托广州、惠州、湛江、茂名、揭阳等市,加强油气炼化,发展上游原材料。
a.广州
加快推动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绿色安全发展项目投资建设,促进油品质量升级,建设园区化、集约化、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石化基地;
b.惠州
以中海油惠州石化炼油、中海壳牌乙烯和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为龙头,大亚湾石化园区为依托,建立上中下游紧密联系、科学合理的石化产业链;
c.茂名
以中石化茂名炼油和乙烯项目为核心,茂名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茂南石化区为依托,形成高质量成品油、润滑油、溶剂油、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液蜡等系列特色产品;
d.湛江
以中科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巴斯夫新型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加快石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清洁油品、基础化工材料,形成较完整的炼油、乙烯、芳烃等石化产业链;
e.揭阳
加快中石油广东石化项目及相关石化项目建设,加强与大亚湾石化区联系合作,重点发展清洁油品、化工原料等产业。
(2)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
依托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惠州、中山、肇庆、茂名、湛江、揭阳、汕头、汕尾、清远等市,发展下游精深加工产业。
a.广州
巩固精细化学品及日用化学品发展优势, 发展合成树脂深加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工程塑料、化工新材料、日用化工等高端绿色化工产品;
b.深圳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合成材料、工程塑料、特种化学品;
c.珠海
建设丙烷脱氢、顺丁橡胶、润滑油调和、丁辛醇、丙烯酸、精细深冷胶粉等天然气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重点发展新能源锂电池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d.佛山
重点发展高档涂料、高纯试剂、粘合剂、气雾剂、专用化学品、稀释剂等;
e.东莞
着力发展日用化工材料、高附加值中间原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等产品;
f.江门
以珠江西岸新材料集聚区为重点, 发展涂料及树脂、油墨、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食品添加剂等产品;
g.惠州
着力推动炼化深加工、 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的发展 ,加快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h.中山、肇庆
重点发展日用化学品、林产化工、合成树脂、粘合剂、涂料等产品;
i.茂名、湛江等市
依托上游炼化基础,向上中下游延伸,推动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发展;
j.揭阳
加快发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
k.汕头
加强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汕尾、清远加快发展玻璃钢材料、航空材料、稀散金属、光电子材料、助剂、涂料等产品。
四、山东省
1.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
光威碳纤维高效制备成套装备项目、山东蓝湾功能高分子材料系列项目、石炭纪纳米材料产业园项目、尼龙12新材料及深加工项目、日照航空航天超轻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中材锂电池隔膜项目、航空航天用钛合金材料研发制造项目、风电叶片拉挤梁和深海设备保护装置新材料项目、潍坊增材制造产业化项目等。
2.发展内容
聚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品类实现智能化、轻量化、高端化,建设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
做大做强氟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特种橡胶、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建设万华全球研发中心,打造烟台、青岛、淄博、滨州等先进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高端功能陶瓷、特种玻璃、高性能玻璃纤维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依托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推动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5G、风电新能源等领域的耐磨、耐高温、低介电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打造淄博、东营功能陶瓷新材料和泰安高性能玻璃纤维产业基地。 大力推动碳纤维T700、T800的产业化,积极开展碳纤维T1000、T1100、M60J、M65J、M40X的技术攻关,将威海、济宁、德州、泰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 开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医用金属材料及重大工程结构与基础设施用镁铝合金、高品质先进铜合金、纳米金属等特种金属材料。布局新一代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研制推广使用激光、电子束、离子束驱动的主流增材制造工艺装备。
五、福建省
突出精深加工、高值应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做大做优先进基础材料,突破一批关键战略材料,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支撑能力。
1.先进基础材料
大力推进有色、石化等量大面广的基础性原材料技术提升,重突破先进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优势产能合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基础材料由大变强。
(1)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重点
以高强高韧铝合金、高强变形镁合金、高强高导铜合金、耐蚀耐磨铜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为重点,发展重大工程急需、严重依赖进口的新一代大品种有色金属材料。
(2)化工新材料重点
巩固发展高性能聚烯烃、高端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新型涂层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大力发展氟新材料;提高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加快精细化工的绿色工艺和产品开发,重点突破高端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
(3)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
建设国家级特种陶瓷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加快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和透波/吸波材料、陶瓷先驱体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4)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
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纤维的系列化、产业化技术,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砜纶纤维的产能,加速研制聚苯硫醚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开发纤维增强和颗粒增强的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先进复合材料及构件。
2.关键战略材料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我省产业提升需要,重点发展一批关键战略材料,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完善原辅料配套体系,产业化和规模应用。
(1)稀有稀土功能材料重点
引导厦门钨业、星技等企业大力发展稀土永磁、储氢、发光、催化等高性能稀土材料和稀土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加设龙岩、三明稀土工业园,延伸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链,推汀金龙稀土永磁材料三期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加快建设
中国厦门钨材料生产应用和研发基地,推动硬质合金材料、涂层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发展硬质合金工具、刀具、数控刀片、整体刀具等高端产品。发挥三祥新材等企业作用,开发镁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发展纳米陶瓷材料、氧化锆功能陶瓷、氧化锆结构陶瓷高性能研磨材料等。
(2)锂电新能源材料重点
发挥厦钨新能源、青美、杉杉等企业作用,发展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和电池构件、包材等配套材料,研究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推动厦门、三明、宁德等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扩大锂电正极材料生产规模。加强钴、锂跟踪开发,加强冶炼副产品(伴生产品)中相关元素的应用提升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富锂锰基材料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安全性、性能一致性与循环寿命。建立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为电池材料生产提供保障。
(3)石墨烯重点
以福州和厦门为创新核心区,以厦门火炬高新区、泉州晋江和三明永安为产业集聚区打造两核三区产业发展格局加强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聚焦复合材料、能源材料、导热材料、电子信息器件、环保 健康 产品等石墨烯应用材料与功能器件领域开展应用技术研发,重点突破超薄石墨烯导热膜的低成本、连续成卷生产技术,石墨烯分散技术、表面修饰技术,以及石墨烯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技术。
六、天津市
1.新材料发展要点概述
面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六大重点领域。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8%,建成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
2.发展内容
(1)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
扩大8-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和外延片产能,加快6英寸半绝缘砷化镓等研发生产。开发生产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功率光纤材料,提升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水平。 推动ArF光刻胶、正性光刻胶材料绿色发展,改进光刻胶用光引发剂等高分子助剂材料性能,提升抛光液材料环保性。推进聚碳酸脂类改性材料在智能硬件壳体应用,增强产品美观性、耐磨耐热性和绝缘性。
(2)生物医用材料
加大钛合金椎弓根钉、纯钛接骨板等脊柱植入材料开发力度,提高关节类、创伤类骨科植入材料性能。重点开发生物仿生纳米药物控释材料,增强纳米粒子靶向、缓释、高效性能。 发展医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医用高分子材料,提升医用泌尿植入管、医用导管性能水平,提高密封塞等药用包装的安全性。
(3)新能源材料
重点突破高端钴酸锂等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发展硅碳附件、中间相炭微球等负极核心材料,推进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材料生产线落地。 引入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企业,研发长寿命高分子质子交换膜,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纸等气体扩散层基材。推进太阳能光伏硅材料扩大产能,加快发展铜铟镓硒等太阳能薄膜电池材料。
(4)高端装备材料
积极开展首批次应用示范,推进高强度止裂厚钢板及船用耐腐蚀钢产业化技术开发。面向国产大飞机需求,引入先进航天材料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飞机风扇、反推装置用碳纤、玻纤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开展镁铝合金薄板产业化制备技术攻关,加快轻量化镁铝合金材料在 汽车 车身、底盘、轮毂等领域应用。开发综合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传感器、伺服电机用钕铁硼永磁体、钐钴永磁体性能。
(5)节能环保材料
发展混合基质膜、高性能中空纤维膜等气体分离和水处理膜材料,拓展膜材料在水污染、空气污染治理领域应用。推进硅气凝胶、碳气凝胶技术革新,降低气凝胶生产成本,扩大气凝胶在建筑节能、保温领域应用。重点开发低辐射镀膜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等高档节能玻璃,加速产品优化升级。加快天津市生物基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进生物基聚乳酸材料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
(6)前沿新材料
深化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推进石墨烯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石墨烯防护装甲材料、石墨烯导电浆料、石墨烯弹性体材料等。推进高温超导电缆材料开发,革新高温超导薄膜技术,推动超导技术实用化。发展三维(3D)打印用合金粉末材料、纳米陶瓷材料,开发粉末雾化制备关键技术和快速制模工艺。
晶粒细化的变质处理
变质处理是向金属液中添加少量活性物质,促进液体金属内部生核或改变晶体成长过程的一种方法,生产中常用的变质剂有形核变质剂和吸附变质剂。 形核变质剂的作用机理是向铝熔体中加入一些能够产生非自发晶核的物质,使其在凝固过程中通过异质形核而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对形核变质剂的要求
要求所加入的变质剂或其与铝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晶格结构和晶格常数与被变质熔体相适应;稳定;熔点高;在铝熔体中分散度高,能均匀分布在熔体中;不污染铝合金熔体。
形核变质剂的种类
变形铝合金一般选含Ti、Zr、B、C等元素的化合物作晶粒细化剂,其化合物特征见表1。 表1 铝熔体中常用细化质点特征 名称 密度/g/cm? 熔点/℃ TiAl3 3.11 1337 TiB2 3.2 2920 TiC 3.4 3147 Al-Ti是传统的晶粒细化剂,Ti在Al中包晶反应生成TiAl3,TiAl3与液态金属接触的(001)和(011)面是铝凝固时的有效形核基面,增加了形核率,从而使结晶组织细化。
Al-Ti-B是目前国内公认的最有效的细化剂之一。Al-Ti-B与Re、Sr等元素共同作用,其细化效果更佳。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受各种因素影响,TiB2质点易聚集成块,尤其在加入时由于熔体局部温度降低,导致加入点附近变得黏稠,流动性差,使TiB2质点更易聚集形成夹杂,影响净化、细化效果;TiB2质点除本身易偏析聚集外,还易与氧化膜或熔体中存在的盐类结合造成夹杂;7系合金中的Zr、Cr、V元素还可以使TiB2失去细化作用,造成粗晶组织。
由于Al-Ti-B存在以上不足,于是人们寻求更为有效的变质剂。不少厂家正致力于Al-Ti-C变质剂的研究。
变质剂的加入方式
1. 以化合物形式加入,如K2TiF6、KBF4、KZrF6、TiCl4、BCl3等。经过化学反应,被置换出来的Ti、Zr、B等,再重新化合而形成非自发晶核。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不理想。反应中生成的浮渣影响熔体质量,同时再次生成的TiCl3、KB2、ZrAl3等质点易聚集,影响细化效果。
2. 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当前工业用细化剂大多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如Al-Ti、Al-Ti-B、Al-Ti-C、Al-Ti-B-Sr、Al-Ti-B-RE等。中间合金做成块状或线状。
影响细化效果的因素
1. 细化剂的种类。细化剂不同,细化效果也不同。实践证明,Al-Ti-B比Al-Ti更为有效。
2. 细化剂的用量。一般来说,细化剂加入越多,细化效果越好。但细化剂加入过多易使熔体中金属间化合物增多并聚集,影响熔体质量。因此在满足晶粒度的前提下,杂质元素加入的越少越好。从包晶反应的观点出发,为了细化晶粒,Ti的添加量应大于0.15%,但在实际变形铝合金中,其他组元(如Fe)以及自然夹杂物(如Al2O3)亦参与了形成晶核的作用,一般只加入0.01%-0.06%便足够了。
熔体中B含量与Ti含量有关。要求B与Ti形成TiB2后熔体中有过剩Ti存在。
在使用Al-Ti-B作为晶粒细化剂时,500个TiB2粒子中有一个使α-Al成核,TiC的形核率是TiB2的100倍,因此一般将加入TiC质点数量定为TiB2质点数量的50%以下,粒子越少,每个粒子的形核机会就越高,同时也防止粒子碰撞、聚集和沉淀。此外,TiC质量分数0.001%-0.01%,晶粒细化就相当有效。
3. 细化剂质量。细化质点的尺寸、形状和分布是影响细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质点尺寸小,比表面积小(以点状、球状最佳),在熔体中弥散分布,则细化效果好。以TiAl3为例,块状TiAl3比针状TiAl3细化效果好,这是因为块状TiAl3有三个面面向熔体,形核率高。
4. 细化剂添加时机。TiAl3质点在加入熔体后10min效果最好,40min后细化效果衰退。TiB2质点的聚集倾向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大,TiC质点随时间延长易分解。因此,细化剂最好在铸造前在线加入。
5. 细化剂加入时熔体温度。随着温度的提高,TiAl3逐渐溶解,细化效果降低。 吸附变质剂的特点是熔点低,能显著降低合金的液相线温度,原子半径大,在合金中固溶量小,在晶体生长时富集在相界面上,阻碍晶体长大,又能形成较大的成分过冷,使晶体分枝形成细的缩颈而易于熔断,促进晶体的游离和晶核的增加。其缺点是由于存在于枝晶和晶界间,常引起热脆。吸附性变质剂常有以下几种。
含钠的变质剂
钠是变质共晶硅最有效的变质剂,生产中可以钠盐或纯金属形式加入(但以纯金属形式加入时可能分布不均,生产中很少用)。钠混合盐组成为NaF、NaCl、Na3AlF6等,变质过程中只有NaF起作用,其反应如下:
6NaF+Al→Na3AlF6+3Na
加入混合盐的目的,一方面是降低混合物的熔点(NaF熔点992℃),提高变质速度和效果,另一方面对熔体中钠进行熔剂化保护,防止钠的烧损。熔体中钠质量分数一般控制在0.01%-0.014%,考虑到实际生产条件下不是所有的NaF都参与反应,因此计算时钠的质量分数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应超过0.02%。
使用钠盐变质时,存在以下缺点:钠含量不易控制,量少易出现变质不足,量多可能出现过变质(恶化合金性能,夹杂倾向大,严重时恶化铸锭组织);钠变质有效时间短,要加保护性措施(如合金化保护、熔剂保护等);变质后炉内残余钠对随后生产合金的影响很大,造成熔体黏度大,增加合金的裂纹和拉裂倾向,尤其对高镁合金的钠脆影响更大;NaF有毒,影响操作者健康。
含锶变质剂
含锶变质剂有锶盐和中间合金两种。锶盐的变质效果受熔体温度和铸造时间影响大,应用很少。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是Al-Sr中间合金。与钠盐变质剂相比,锶变质剂无毒,具有长效性,它不仅细化初晶硅,还有细化共晶硅团的作用,对炉子污染小。但使用含锶变质剂时,锶烧损大,要加含锶盐类熔剂保护,同时合金加入锶后吸气倾向增加,易造成最终制品气孔缺陷。
锶的加入量受下面各因素影响很大:熔剂化保护程度好,锶烧损小,锶的加入量少;铸件规格小,锶的加入量少;铸造时间短,锶烧损小,加入量少;冷却速度大,锶的加入量少。生产中锶的加入量应由试验确定。
其他变质剂
钡对共晶硅具有良好的变质作用,且变质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对厚壁件变质效果不好。
锑对Al-Si合金也有较好的变质效果,但对缓冷的厚壁铸件变质效果不明显。此外,对部分变形铝合金而言,锑是有害杂质,须严加控制。
最近的研究发现,不只晶粒度影响铸锭的质量和力学性能,枝晶的细化程度及枝晶间的疏松、偏析、夹杂对铸锭质量也有很大影响。枝晶的细化程度主要取决于凝固前沿的过冷,这种过冷与铸造结晶速度有关。靠近结晶前沿区域的过冷度越大,结晶前沿越窄,晶粒内部结构就越小。在结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枝晶细化程度可用吸附性变质剂加以改变,形核变质剂对晶粒内部结构没有直接影响。 金属 变质剂一般用量/% 加入方式 效果 附注 1系合金 0.01-0.05Ti Al-Ti合金 好 晶核TiAl3或Ti的偏析吸附细化晶粒 0.01-0.03Ti+0.003-0.01B Al-Ti-B合金或K2TiF6+KBF4 晶核TiAl3或TiB2、(Ti,Al)B2,质量分数之比B:Ti=1:2效果好 3系合金 0.45-0.6Fe Al-Fe合金 较好 晶核(FeMn)4Al6 0.01-0.05Ti Al-Ti合金 晶核TiAl3 含Fe、Ni、Cr的铝合金 0.2-0.5Mg 纯镁 细化金属化合物初晶 0.01-0.05Na或Li Na或NaF、LiF 5系合金 0.01-0.05Zr或Mn、Cr Al-Zr合金或锆盐、Al-Mn、Cr合金 好 晶核ZrAl3,用于高镁合金 0.1-0.2Ti+0.02Be Al-Ti-Be合金 晶核TiAl3或TiAlx,用于高镁合金 0.1-0.2Ti+0.15C Al-Ti合金或碳粉 晶核TiAl3或TiAlx、TiC,用于各种Al-Mg系合金 需变质的4系合金 0.005-0.01Na 纯钠或钠盐 好 主要是钠的偏析吸附细化共晶硅,并改变其形貌;常用67%NaF+33%NaCl,变质时间少于25min 0.01-0.05P 磷粉或P-Cu合金 晶核Cu2P,细化初晶硅 0.1-0.5Sr或Te、Sb 锶盐或纯碲、锑 较好 Sr、Te、Sb阻碍晶体长大 6系合金 0.15-0.2Ti Al-Ti合金 好 晶核TiAl3或TiAlx 0.1-0.2Ti+0.02B Al-Ti、Al-B合金或Al-Ti-B合金 晶核TiAl3或TiB2、(Al,Ti)B2
ASTM B464-NO8020 是什么材质
N08020介绍
N08020对应牌号:
Alloy 20合金、UNS N08020、NS143、Inconel alloy20/NAS 335X、W.Nr.2.4460Nicrofer 3620 Nb-alloy20、ATI 20、NiCr20CuMo(德国)? 、0Cr20Ni35Mo3Cu4Nb?
N08020执行标准:
ASTM B463/ ASME SB463、ASTM A240/ ASME SA240、ASTM B729/ ASME SB729
N08020物理性能:
密度:8.14g/cm3, 熔点:1370-1400 ℃,磁性:无
N08020热处理:
900-1150℃之间保温1-2小时,快速空冷或水冷。
N08020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σb≥550Mpa,屈服强度σb≥240Mpa:延伸率:δ≥30%,硬度;HB135-220
N08020耐腐蚀性及主要使用环境:
N08020合金具有很多优异性能的耐蚀合金,对氧化性和中等还原性腐蚀 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具有优异的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和好的耐局部腐蚀能力在很多化工工艺介质中有满意的耐蚀特性。有优异的抗应腐蚀开裂能力和好的耐局部还原性复合介质腐蚀,运用于硫酸环境及含有卤族离子及金属离子的硫酸溶液工业装置。?
N08020配套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
焊接建议用AWS A5.14焊丝ERNiCrMo-3或AWS A5.11焊条ENiCrMo-3。
N08020应用领域:
化工和相关工业、合成橡胶加工、高辛烷值汽油、溶剂、制药、农业化学、硫酸酸洗设备、磷酸生产设备、石油化工装备、煤化工、海洋平台、海水淡化、复合板、波纹管膨胀节等行业和产品。?
N08020主要规格:
N08020无缝管、N08020钢板、N08020圆钢、N08020锻件、N08020法兰、N08020圆环、N08020焊管、N08020钢带、N08020直条、N08020丝材及配套焊材、N08020圆饼、N08020扁钢、N08020六角棒、N08020大小头、N08020弯头、N08020三通、N08020加工件、N08020螺栓螺母、N08020紧固件。
篇幅有限,如需更多更详细介绍,欢迎咨询了解。
gh128是钢还是镍合金
GH128高温耐蚀合金,镍基合金材料
GH3128(GH128)固溶强化型变形高温合金
GH3128特性及应用领域概述(勃西曼特钢摘录):
该合金是以钨、钼固溶强化并用硼、铈、锆强化晶界的镍基合金,具有高的塑性、较高的持久蠕变强度以及良好的搞氧化性和冲压、焊接性能。其综合性能优于GH3044和GH3536等同类镍基固溶合金。适用于制造在950℃下长期使用工作的航空发动机的燃烧室火焰筒、加力燃烧室壳体、调节片及其他高温零部件。
GH3128相近牌号:
GH128、红星11号
GH3128其他标准:
GJB 1952A 航空用高温合金冷轧板规范
GJB 2612 焊接用高温合金冷拉丝材规范
GJB 3317A 航空用高温合金热轧板规范
HB/Z140 航空用高温合金热处理工艺
辽新7-0062 航空非转动件用GH128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技术条件
辽新7-0087 航空非转动件用GH128合金热轧棒材技术条件(暂行)
辽新7-0090 航空用GH128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技术条件
QJ/DT01.73092 GH3128中厚板技术条件
QJ/DT01.73131航天用GH3128合金饼材、棒材技术条件
GH3128热处理制度:
摘自HB/Z 140,GB/T 14995、GB/14996、GJB 1952A、GJB 3317A、辽新7-0062、辽新7-0087、辽新7-0090、QJ/DT 01.73092和 QJ/DT 01.73131,各品种的标准热处理制度为:
a)冷轧板和热轧板,(1140~1180)℃/AC,保温时间根据板材的厚度而定;
b)中厚板(δ15mm~65mm),(1180~1200)℃/AC,保温时间根据板材的厚度而定;
c)热轧和锻制棒材,(1140~1200)℃/ACX (1.5~2)h/AC;
d)饼材,(1180~1200)℃/AC,保温时间的选取应保证制件能热透、固溶充分或满足退火要求。
GH3128 金相组织结构:
该合金在固溶状态为单相奥氏体组织,含有少量细小均匀分布的TiN和M6C。
GH3128工艺性能与要求:
1、钢锭锻造时装炉温度不高于700℃,终锻温度大于900℃。
2、该合金的晶粒度平均尺寸与锻件的变形程度、终锻温度密切相关。
3、合金可以用氩弧焊、点焊、缝焊等方法焊接。
GH3128主要规格:
GH3128无缝管、GH3128钢板、GH3128圆钢、GH3128锻件、GH3128法兰、GH3128圆环、GH3128焊管、GH3128钢带、GH3128直条、GH3128丝材及配套焊材、GH3128圆饼、GH3128扁钢、GH3128六角棒、GH3128大小头、GH3128弯头、GH3128三通、GH3128加工件、GH3128螺栓螺母、GH3128紧固件。
奥氏体耐热钢都有哪些分类特性?
奥氏体耐热钢基体为奥氏体组织的耐热钢。这类钢含有较多的镍、锰、氮等奥氏体形成元素,在600℃以上有较好的高温强度和组织稳定性,焊接性能良好,是在600~1200℃应用最广的一类耐热钢。
奥氏体耐热钢成分:
1、低碳多在0.1%以上,可达0.4%。要利用碳形成碳化物来保持高的热强性。
2、加入大量铬、镍总量一般在25%以上。Cr主要提高热化学稳定性和热强性,Ni保证获得稳定奥氏体。
3、加入钨、钼等提高再结晶温度,并析出较稳定的碳化物提高热强性。
4、加入钒、钛、铝等形成稳定的第二相,提高热强性。第二相有碳化物(如VC等)和金属间化合物[如Ni(Ti,Al)等]两类,后者强化效果较好。
奥氏体耐热钢按其合金元素组成可分为铬-镍、铬-镍-氮、铬-锰-镍-氮、铬-锰-氮、铁-锰-铝等不同系列:
1、铬-镍系。是这类钢中应用最广,牌号最多的系列,以其不同的铬、镍含量配比,满足不同温度档次的需要,随着铬镍含量的增高,抗氧化性及高温强度随之提高。根据需要在钢中加入固溶强化元素(钨、钼),碳化物形成元素(钒、铌、钛)及微量元素(硼、锆、镁、稀土等)以进一步提高钢的热强性。
最典型牌号是1crl8Ni9,在此基础上演变的0Crl8NillTi、0Crl8NillNb、Crl7Nil2Mo2等可分别用于600~650℃锅炉管,850℃左右并承受一定应力的石油化工用各种板管材料,如加热炉管、热交换器管、燃烧室筒体、炉罩等。适当提高铬镍含量形成了Cr23Nil3钢,用于1000℃左右的炉用耐热构件,1cr25Ni20(Si2)是用于1000~1200℃范围内世界各国普遍用的耐热钢牌号。为了提高耐热钢的抗渗碳性及热强性,国外发展了Cr21Ni32AlTi(Incoloy800),用于石化及核能工业。Cr14N|14W2Mo、OCrl5Ni一25Ti2MoAlVB、1Cr22Ni20Co20Mo3W3NbN等钢中加入较多的强化元素钨和钼,提高了热强性,前者用于承受负荷较高的排气阀材料,后两牌号用于700~750℃高温汽轮机转子、螺栓、叶片等。
2、铬-镍-氮系。为了节约镍,同时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在钢中加入氮,中国发展了3Crl9Ni4N、3Cr-24Ni7SiN(RE)等牌号,前者可代替1crl8Ni9,后者可代替lCr23Nil3、lCr25Ni20及HK40(4Cr25Ni20),3cr24Ni7SiN(RE)已列入中国国家标准而广泛应用,2Cr22Nil2N为引进钢种,用于汽油机及柴油机排气阀。
3、铬-锰-镍-氮和铬-锰-氮系。同时在钢中加入锰和氮,可节省大量的镍,国内外均发展了不少牌号,如5Cr21Mn9Ni4N为典型阀门钢,大量用于经受高温强度为主的汽油及柴油机排气阀。在此基础上加入钨、钼、钒、铌可进一步提高高温强度,用于承受更大负荷的排气阀,如中国的Cr21Mn9WNbN、Cr21Mn-10MoVNbN等。2Cr20Mn9Ni2Si2N、3Crl8Mnl2Si2N为中国自己发展的钢种,有较好的高温强度,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及抗渗碳性,可用作吊挂支架、渗碳炉内构件、加热炉传送带、料盘等,前者抗氧化优于后者,还9ao奥可用作盐浴坩埚及其他炉用材料。与铬镍钢相比,铬-锰-氮和铬-锰-镍-氮钢强度较高,但由于钢中加入了较多的锰,对高温抗氧化性带来不利的影响,抗氧化性不如铬-镍系耐热钢。
4、铁-锰-铝系。这类钢完全不含铬镍,以锰碳形成奥氏体基体,靠铝解决高温抗氧化问题。早在1934年德国首次发表了铁-锰-铝系铁角相图,发现了含碳的铁-锰-铝系存在一个稳定的奥氏体相之后,铁-锰-铝系奥氏体耐热钢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节约镍铬,中国开始了铁-锰-铝系耐热钢的研究,借鉴国外的经验,发展了Mn30A19型耐热钢,用于700~950℃的炉用构件。为了节约合金元素,针对950℃以下炉用耐热钢的要求,开发了性能优于Mn30A19型的6Mnl8A15型的耐热钢,合金元素节约了40%,改善了工艺性能。中国牌号6Mnl8A15Si2Ti为炉用钢,6Mnl8A15SiMoTi、6Mnl8A15SiMoV为阀门钢。2Mnl8A15SiMoTi(2Mnl8A15Si2Ti)为双相钢,可以生产钢管,用来代替1Crl8Ni9。在生产铁-锰-铝系钢变形材时,需经电渣重熔,以保证质量和成材率。这些牌号60~70年代在中国曾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后来由于镍铬易于得到,同时也因使用性能的局限性而使用较少。
新型融雪剂含有的成分有哪些?A氯化钙、氯化钠 B氯化钠、氯化镁 C氯化钠、醋酸钙镁 D尿素、硝酸钙、硝酸镁
1、薄壁铸件铸造用涂料
2、醇基或水基砂粉防渗透粘砂铸造涂料
3、醇基及水基系列铬铁矿砂粉防渗透粘砂铸造涂料
4、醇基涂料干粉制备方法
5、负压实型铸造用涂料
6、改良的消失模用水基涂料
7、锆质乳水基铸钢用抗粘砂涂料
8、固体钢锭模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9、金属型系列涂料
10、金属型铸铁用绝热涂料
11、快干铸钢涂料
12、快干铸铁涂料
13、离心铸造高合金炉管金属型涂料及方法
14、离心铸造管型涂料
15、离心铸造用金属铸型涂料
16、锂基膨润土锆英粉粉状铸型涂料
17、连续铸钢用镁质中间包涂料
18、连铸用中间包镁质涂料
19、连铸中间包用镁铬质耐火涂料
20、连铸中间包用镁质涂料
21、炼钢连铸中间包镁钙涂料
22、铝合金薄壁件金属型铸造用焓变涂料及其涂敷方法
23、铝合金压铸用水基涂料
24、镁钙质中间包涂料
25、镁合金金属型铸造涂料及制备方法
26、镁合金消失模铸造阻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27、镁砂铸钢涂料
28、配制钢锭模涂料用固体粉料
29、人造理石装饰板光固化涂料
30、熔模石膏型的制造方法及涂料
31、熔铸有色金属及合金用的防护涂料
32、水基消失模铸造专用涂料
33、水基压铸涂料
34、水基铸钢涂料
35、水基铸铁涂料
36、水性硅钢片涂料
37、特种铸造用涂料
38、吸附性铝合金消失模铸造涂料及制备方法
39、消失模铸造用涂料
40、新型高效压铸水基涂料
41、压铸润滑涂料
42、一种离心铸造型桶涂料
43、一种熔模铸造表面层涂料的配制方法
44、一种用于铸造涂料的复合分散悬浮剂
45、用于芯撑和内冷铁的涂料
46、铸铁件树脂砂型(芯)用水基涂料
47、铸铁件型芯用浅色涂料
48、铸铁内嵌钢背表面无机防渗碳涂料及涂覆工艺
49、铸铁压滤板高强度复合涂料
50、铸造涂料改性增效剂
51、铸造用聚乙烯醇水基自干涂料
52、铸造用磷酸盐铝矾土涂料
53、一种树脂砂铸造醇基涂料的生产方法
54、一种消失模专用水基涂料的生产方法
55、一种高熔点金属液态模锻涂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56、铸型涂料淋涂机
57、稀土镁合金覆膜砂砂型铸造用涂料及其使用方法
58、由铸造树脂砂再生粉尘制备的铸造涂料及其方法
59、铸型装置、铸造方法以及铸型涂刷涂料的方法
60、一种钛及钛合金铸造用石墨型涂料
61、低粘度铸件树脂砂芯铸型涂料制备方法
62、铸造涂料喷涂机
63、金属型铸造涂料制备方法
64、铝或锌合金铸造用涂料
65、高铝多晶复合骨料的浅色铸铁涂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