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涨运价暴跌_油价暴涨运价暴跌什么意思
1.油价上涨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2.油价上涨!运费不涨!国家这是要干什么!
3.油价上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企业)请知道的给解答一下吧
4.国际油价大幅“跳水” 运输人能否享受油价下调红利?
油价上涨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研
究
报
告
市盈率
(TTM)
15.13?
市净率:
3.53?
行业评级
张宇
行业研究员
张志鹏
(
执业证书
S0820209120024)
邮箱:
zhangyu@ajzq
电话:
021-********-3502?
相关报告:
《低档起步,以稳为主——汽车行
业
2011
年投资策略》
构成负面影响,但程度有限
——成品油价上调点评
日期:
2010.12.22?
主要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自
2010
年
12
月
22
日
零时起,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分别提高
310
元和
300
元,调整后的汽、
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
7,730
元和
6,980
元。
点评与建议
l
对全行业而言,油价上涨将产生负面影响
油价主要通过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两个路径来影响汽车行业,价
格上涨将使得汽车的使用成本以及制造成本都有
相
应的
增长
从
而在需求
和成本两
方面
都行业的盈
利构
成
负面
影响。
但考虑到居
民收入
的
持续增长
和
极强
的
消费潜力
我们判断
影响
程度
有
限
l
成本敏感度差异决定乘用车影响程度
小排量轿
车的
消费者对
于汽车使用成本的
变化更
为
敏感
所
以
尽
管小排量轿
车有油
耗
低的
天然优势
但受
制于
较弱
的
技术含量
和
舒适性
仍
将
难
以
吸引
高
端轿
车
潜在消费者
的
需求下移
按受
油
价上调
负面
影响
程度
的
深浅排序如下
经济型
SUV>
经济型轿
车
>
城
市
型
SUV>
紧凑型轿
车
>
中级轿
车
>
大型
SUV
高
级轿
车和
豪华
车。
l
将加速商用车向两端发展的进程
由
于产品
属性
的
差异
商
用车用
户
的成本
转嫁能力
往往
较
之乘
用
车
更强
运营企
业
可
以通过提高
运
价来
抵
消
油价上涨的影响。
从
对商
用车的
长
远
影响
看
,油价上涨将
加
强
卡
车和
客
车
向
高
端化
和
大型化
演
变
的
趋
势
由
于
在
运输效
率
与灵活
度方面
的
弱势
未
来
中型
客
、
货
车的
份额
将
进一
步
被
两
端
车
型
蚕食
l
行业评级不变
在我们
的汽车行业
2011
年投资策略
报告
中
已
经考虑
了
油价上涨的
因素
因此依
然
维
持
行业
“
中性
”
和
“明
年行业
销
量增长
10%
、
盈
利增长
15%
”
的评
级
和
判断
油价上涨!运费不涨!国家这是要干什么!
这不是国家的问题,也是国家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运价不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配货软件的统一,二个坏孩子组成了一个帮会!(满帮)从好的方面来看是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可是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就相当于把车辆的数量增加了,运费当然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了。更可怕的是,配货软件让车辆的分散导制大型停车场的关门,司机被迫拚命跑才能有口饭吃,人得不到休息,车也得不到保养,结果是大大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危险!
油价上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企业)请知道的给解答一下吧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扩张期,近两年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超过10%以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上升,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当然,各行业苦乐不均,像石油天然气开业自然会随油价飙升而盈利丰厚;石油加工业成本压力较大;化工等行业成本虽然大幅上升,但行业景气使得大部分成本可转移出去而减轻油价冲击;农业、交通运输以及生活消费等方面则深受高油价之苦。
1、对农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据统计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林、牧、渔、水利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在6.67%-9%之间,而且,1998-2002年该行业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9%,仅次于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增速。农、林、牧、渔业主要以消费柴油为主,其柴油消费占柴油消费总量的1/5左右。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以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
尽管取措施控制农资的涨价,延缓或小幅调高柴油价格,但化肥、农药等农资存在变相涨价的情况,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普遍回升以及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等支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播种面积出现多年来少有的大幅增加的局面,因此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农机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农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加重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负担。
2、石油和天然气开业景气与油价同步。
石油和天然气开业与原油的关联最为密切,因而从油价的上涨中受益最为直接。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需求非常旺盛,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徘徊,而国内原油价格基本同国际接轨,因而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开业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能力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油价上涨将使石油开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行业盈利能力及资金收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0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业利润总额高达1777.2亿元,高居各行业之首,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9%,高出全部工业企业5.8个百分点。该行业资金收益率空前上升,2004年,资金利润率高达37.1%,成本费用利润率更是高达79.8%,产值利税率也达到了52.3%。
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成本压力较大。
原油成本通常占炼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该行业消耗了原油消费总量的72%左右,原油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炼油企业的成本;而且根据目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涨幅滞后并小于原油价格涨幅,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利润空间应该明显缩小。该行业资金回报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值利税率分别仅为6.6%、3.3%和9.4%。
但是,2004年毕竟成品油出厂价格经历了四次上调,而且我国石油行业主要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企业内部上下游之间结算价格低于市场原油价格。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总额保持了快速增长,2004年,该行业利润总额高达267.4亿元。当然,对于那些单纯经营炼油业务并非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而言,形势没那么乐观,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上所面临的不只是原油高成本压力,而且还存在没油可炼的风险。
4、化工行业具有较强转移成本能力。
目前我国正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而重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于原油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近年来,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消费总量的8.5%左右,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8.2%,增速比同期整个制造业高出2.7个百分点。原油作为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石化行业重要原材料,其价格上升将直接带来石化行业成本上升。
但是,考察数据我们发现,高油价并未给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带来多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同油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近年来化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由于化工产品需求旺盛,甚至化工产品的价格涨幅远高于原油价格的涨幅,化工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提高。2004年,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856.3亿元,同比增长86.4%,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肥料以及农药制造业的利润增幅均在100%以上。当然,相当部分化工产品仍是中间产品,这就意味着以化工产品为原料的下游行业面临着高成本压力。
此外,化学纤维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总消费量的2.8%左右, 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4.4%,增速略低于同期整个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比较接近产业链末端,受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原油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该行业的利润空间。2004年,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63亿元,同比仅增长16.1%,远低于全部工业企业利润的平均增速。
5、交通运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交通运输业是耗油大户,其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而且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在稳步上升,这一比重由1980年的10.4%上升至1990年的14.7%、2000年的24.6%,近年来保持在25%左右。其中,交通运输业汽油、柴油消费占汽、柴油总消费量的40%和38%左右。9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明显快于其他行业,1991-2002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10.5%,大大超出整个石油消费总量年均4.7%的增速。石油是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原料,油价的大幅上涨,导致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面对高油价,航空、航运、公路运输等领域的企业日子比较难过。
从我国民航的成本构成来看,航空油料消耗占总成本的比重在20%左右,是民航运输成本中最大的一块。航油的涨价明显加大民航运输成本,而目前各航空公司竞争异常激烈,机票竞相打折,上升的成本难以转嫁出去。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预计,由于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全球航空业在2005年将损失550亿美元。
油价上涨对公路运输业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我国运输汽车总量已超过1000万辆,因长途货运、客运对汽油、柴油依赖性较大,石油价格连续多次上调明显加大了运输公司的营运成本。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运营车辆空载率较高,地区分割导致路桥等各种收费过高。因此尽管运费有所上升,但仍面临较大的油价上涨压力。对于公共交通而言,由于公交票价执行的是指令性价格,所以汽油、柴油的涨价不会很快反应到公交票价上面,自行消化一部分运营成本再所难免,油价的上升使原本已比较困难的城市公交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
出租行业损失巨大。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是由确定指导价格,而出租车的价格也是由确定的。2004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6次上调,而出租车并未提价,同时由于出租车普遍实行单车承包制,这样一来,涨价所增加的成本开支,完全落在了司机身上。目前出租司机的收入已经摊薄,每次汽油提价都会增加他们的开支。不过,部分城市出台了出租补贴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价上涨的损失,但大部分情况下,补贴由出租公司来负担。
油价上涨对于海运行业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一些。由于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和我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高位徘徊,给航运创造了良好的盈利空间。目前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在4600点左右,由于货源充足、需求旺盛,2005年货运价格快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油价虽然有所上涨,但海运企业受影响比较小。
6、高油价冲击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汽车制造业本身石油需求量并不大,但是,使用汽车将大量消耗石油。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汽车消费将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2003年,中国汽车消耗汽柴油量大约7600万吨,相当于全年成品油消费量的28%。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石油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沿用高油耗模式将造成我国石油供应难以为继,我国必须推广使用节油型汽车。同时,高油价必然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进而对汽车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节油型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上的新宠。
7、对生活消费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从石油平衡表来看,生活消费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6%左右,而且生活消费主要以液化石油气为主,2002年,生活消费中液化石油气占79.1%,汽油、柴油、煤油分别占11.1%、5.7%和4.1%。近年来我国液化石油气并未紧跟大幅上涨的原油价格上调,汽油、柴油价格的涨幅也明显小于原油,因此总的来看,国际油价上涨对生活消费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随着住宅、轿车以及高档家电等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石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1998-2002年,生活消费石油年均增长9.5%,增速仅次于交通运输业。
特别是能源消耗巨大的耐用消费品----汽车,近几年加速进入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还不到1辆,1999年仅为0.34辆,到2004年已达到2.2辆。一些大城市的汽车销售量以年均30%以上速度递增,其速度不亚于一些家用电器的普及速度。目前,全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已达到780万辆,按照年均行使1.5万公里,百公里平均耗油9升估算,一年就要烧掉上千万吨汽油。因此,未来石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机械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会比较大。“我市这类企业往往都拥有自己的运输车辆,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使用油做热处理燃料。这两部分成本叠加增长,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利润影响都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除了运输成本,其实影响更大的是油价上涨带来的企业生产原料成本上升。高先生说,凡是原材料与石油行业相关的,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比如,自己公司用到的原料有甲苯,这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不止是甲苯,还有二甲苯,以及芳香烃类,像这些通过原油提炼出来、用于生产制造业的产品很多,所以,只要原油一涨价,这些贝形机原料就会跟着涨价。本来,行业内预测春节后甲苯的出厂价会下降,但是,油价上涨后,不但没下降,现在反而企稳了,而且还有上涨态势。
不止是化工类生产企业,只要用到石油提炼产品的,都会有影响。像纺织服装类企业,一般人觉得可能跟石油扯不上什么关系,实际上,化纤类面料全部由石油提炼,另外,纺织染整中也要用到石油类相关产品,包括助剂,而且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油价上涨,影响的真的是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
国际油价大幅“跳水” 运输人能否享受油价下调红利?
3月17日24时,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下调1015元,柴油价格每吨下调5元。
从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价格下调0.80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8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受沙特近期一系列原油降价、增产措施影响,此次调整是自2008年以来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次。
3月9日,沙特宣布对销往欧洲的原油进行降价,并将产量增加至1000万桶/日。3月11日,沙特方面再次宣布,将原油日产量提升至1300万桶,并声称从4月起,沙特的原油供应量将大幅提高至1230万桶/日。这一突发举动导致国际油价大幅跳水,全球股市遭遇“大地震”。
国内油价不会持续下调
截至3月16日,美国纽约WTI原油价格已经跌破30美元/桶,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09元/桶。按照国际标准,一桶原油约为158.98升,以209元/桶的价格计算,一升原油价格约为1.31元,而一升矿泉水的价格接近2元,也就是说原油价格已经跌到了矿泉水价格的三分之二左右。
但是,即便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跌,国内成品油价也不会再随之大幅下调。因为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40美元/桶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板价”,即便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跌,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也不会跟随下调。
运输人能否享受红利?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降低,从而降低车辆运行成本。
目前疫情形势好转,正常社会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成品油价格下跌既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动商品降价,也可以减少消费者出行成本。
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对使用燃油车的运输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减小了与燃气车相比在燃料费方面的劣势,增强了竞争力。但是,从运输人网记者访的多位运输人的反馈来看,他们并没有为国内油价可能下降而感到乐观。
运输人普遍担心货主会通过降低运价来侵占油价下降带来的利润,毕竟此类现象在免收高速通行费时就已经出现。有运输人表示,在国内成品油价下调之前,部分地区的运价就已经先降一步。对于相关政策油价调整所带来的压低货运价格的现象,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设立运价监督机构,对在疫情过后运输行业复工复产这样的非常时期恶意压低运价,获取不当利润的货主给予警告和处罚。
通过此次疫情,可以看到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和制造业对全世界民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社会生产资料运转的运输行业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