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乾隆治贪,越治越贪”,甚至出现不少冤错案,这是为什么呢?

2.我有一个乾隆二十九年含24K金的护身符,现在值多少钱啊

3.乾隆通宝有含金的吗?如果有价值如何,请各位懂得专家详细告知。

4.按照清代乾隆年间的物价水平,十两银子能干什么?

5.我也有一块《乾隆金宝》有牙咬有牙印,重62克,背面有,龙背上有一个不看清楚的“金”字,问一问...

6.乾隆年间的金条

7.我有一块金条<乾隆金宝>值多少钱呢?

“乾隆治贪,越治越贪”,甚至出现不少冤错案,这是为什么呢?

乾隆黄金真实价格_乾隆金价后市预测

清朝乾隆在位时期,对贪污腐败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为什么贪污却越演越烈,出现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案,如甘肃捐监冒赈贪污案、乌鲁木齐侵贪案等案。

乾隆惩贪屡禁不止的根源,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有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病,是贪污腐败的主要根源之一。

清朝是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王朝之所以走向覆灭的道路是因为其本身的制度,而作为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虽然创造了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但也无法阻挡这个王朝走向衰败之路。并且清朝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深,官吏的贪污腐败现象一直是其政治生活中的一大弊病,所谓君主专制,是以君主权力的不受制约性为其本质特征。

君主的意志凌驾于一切法律和机构之上,成为一切法律和权力的来源,君主不对任何法律和机构负责,不受宪法或法律的限制;还缺少依法设立的分权机构的监督制衡。于是,君主贤愚与否,道德品质如何,甚至其好恶,都会对国家事务产生极大的影响。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乾隆可以说是这个国家的大家长,这个国家的所有的事情都有他一个人来决定,当然这种权利从始皇帝就开始形成,并逐步加强。

也正因如此,难免一些大事会因皇帝的喜好而决定,例如说唐朝武则天笃信佛教。为帝期间大肆修建寺庙,给唐朝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乾隆,本人性喜浮华,好大喜功。统治前期因其文治武功,使清朝达到鼎盛,到中后期不免矜夸功德,厌政倦勤。他巡游无度,一人出游,兴师动众。地方官吏办差接驾,务求华美。乾隆带了头,示范效应自然无与伦比,大小官吏借办差接驾之机讲排场、比阔气,奢华至极,同时竭力对地方摊捐派差、贪污受贿、敲诈勒索。

而由于封建社会的帝制,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如古语说的那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国都是他一个人的,珍奇异宝也是他的,乾隆本身就是一个会享受的皇帝,还让大臣为其纳贡。试想,大臣俸禄有限,何来可贡之物,必定要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例如恒文与郭一裕一案,就是以向皇帝供金炉为由,结果勒派属员,短发金价。也就是说这些贪污始于乾隆。

另外,作为皇帝他是一国之君,但他也是一个凡人,人孰能无过,难免会有偏听偏信之事。

就如黄梅知县一案,就已偏听偏信将窦光鼐捉拿入狱,险些将一位清廉耿直之臣冤枉,又险些让黄梅这条蛀虫逍遥法外。虽然最后乾隆皇帝辨明真伪,但我们也看出由于这种制度难免会是一些忠臣被冤枉,这也许是忠言逆耳一词潜在含义之一。

正因清朝处在封建社会,且又是末期,那些弊病显露无疑,所以无论取什么样的手段措施,在不改变制度的前提下,都不能取得惩贪的最终胜利,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我有一个乾隆二十九年含24K金的护身符,现在值多少钱啊

24K是纯金,而当时只是有20K左右以下的鎏金技术.

怕你那是贵重的近代工艺品机率十分大.而於是不是护身符这回事.随便找位和尚开光则可了...

因此估计"你上当率"十分之高...回你多有得罪了!交了一堂被古玩的费用了...

乾隆通宝有含金的吗?如果有价值如何,请各位懂得专家详细告知。

楼主,我没见过含金子的乾隆通宝,如果有的话,这种钱应该是官方限量发行的东西,很少,虽然融化了,但是至少能当金子卖掉,建议你去当地大型古玩市场,找懂行的人看看~~~~起码有“隆”和“通”两个字,懂行的一般会告诉你是怎么回事,个人感觉绝对比金价高,说错莫怪~~~~

按照清代乾隆年间的物价水平,十两银子能干什么?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我也有一块《乾隆金宝》有牙咬有牙印,重62克,背面有,龙背上有一个不看清楚的“金”字,问一问...

这玩意, 好多版本的,具体你还是找个博物馆啥的 给鉴定下吧... 别找私人鉴定就好了..

价钱 这玩意 就是金子 也 值不少钱了,就是是不是古董 需要实质鉴定的,现在在太真了.包铅金,也难说啊!是不是真金子都难说..嘿嘿 只能这样说,俺也不太懂了 只是听说过 这个 乾隆金宝的 金条而已..

要是真的就 的是 金价 加上 文物价了!!

可以去 博宝拍卖网 哪里有快 68g的 乾隆金宝 拍卖的起价 是 40w

乾隆年间的金条

那当然要看这个赠与你家祖上得人得背景了。。就好比是个夜壶,那要是皇上用过得也得算个古董了。

所以东西无价,只是看其影响力了。我觉得肯定值钱。但是具体没有考究得价值,或是证据就不知道了,好像乔家大院发现得金砖,那比金价还值钱得,因为算是古董了

我有一块金条<乾隆金宝>值多少钱呢?

“咬下去会有牙印”从这一点上判断,应该是真的金条。

现在的工艺高超,关于金条的鉴定从保险的角度来讲,不知道它是不是只是外面包了一层比较厚的金子,你可以用测密度的办法检验它是不是真的金子,金属密度是稳定的,在密度面前任何的非黄金赝品都是无法逃脱的,用密度检验很科学,其结果有说服力也可以使人放心!

在不毁坏金条的前提下,可以用这种方法鉴别是否是真的黄金。

密度=质量÷体积

然后用黄金单质的标准密度表数据与自己求得的数据相比较,必须要差别不大才行!

最后用自己求得的金条密度除以黄金单质的标准密度乘以100%,就得到比较准确的含金量百分比。

对于两条龙的鉴定,要看它是否有乾隆时代龙文的特征,其龙文的具特特征:龙头上的鬃毛向后飘,龙须的弯曲程度不大,龙鳞精美,以及龙的整体风格:精,细,繁。

对于这个金条,应该作黄金本身鉴定以及图文风格的综合考量,根据推演得出几种不同而又可能发生的结果。

下面作以下几种设:

1)真金,古董。其价格是金价加上文物价,大约50000——90000元左右

2)真金,赝品。其价格可以按照金价计算。

3)金,赝品。铅芯包金的赝品其价格20——50元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