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

2.渤海大豆油质量怎样

3.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4.油莎豆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为什么没有广泛种植呢?这么好的东西为啥没有多少人知道呢?

5.贵州农作物菜子的价格.(影响粮油)

6.大豆什么时间种植最好?

7.今年的油菜进库是什么价格 请问专家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

今日四川大豆价格_四川大豆油价格走势分析

你好!花生油最适合炒菜。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类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较平衡,因此算是均衡型植物油。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

渤海大豆油质量怎样

很不错。

渤海大豆油,精选优质大豆,富含维生素E,口味地道,清香纯正,可补充人体必需营养元素,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维持家人身体健康。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

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从销售额的角度看,2012年精细化工产品占到行业总体销售额的70%以上,能源产品不足30%,造成两种产品比例悬殊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物柴油原材料价格高涨且销售渠道不畅,生产企业很难从能源产品上获得利润,而精细化工产品因为其附加值较高、环保等特点明显以及销售渠道成熟等原因,获得生产企业和市场的青睐,逐渐成为生物柴油行业的主要细分产品。

与同属清洁车用替代燃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相比,我国生物柴油生产相对发展缓慢。从我国成品油需求来看,柴油相对汽油更加短缺,在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不仅有助于降低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也具有缓解柴油资源短缺的现实意义。考虑到废弃油脂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产业化发展还能解决废弃油脂再次进入食品领域从而危害大众健康的问题。但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受到生产成本较高、政策扶持不足、相关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有助于明确产业定位、理清发展思路,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与示范我国2010年生物柴油产能约300万t/a,产量约20万t,主要原料为餐饮废油、榨油废渣等,产品主要用于农用动力机械及公路、水路和铁路运输动力机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进程也比较缓慢。自“十五”开始,政府加大对生物柴油研发的投入,但由于后期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尽管在建和规划的产能已有一定规模,但产能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主体为民营企业,国企和外企也有涉足。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以麻风树为原料的示范装置建设。其中,中国海油在海南的6万t/a装置于2010年底建成投产,是目前已建成的我国最大的生物柴油示范项目。

国内相关政策“十五”期间,生物柴油相关研究课题进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逐步建立餐饮等行业的废油回收体系”,并提出生物柴油发展目标为:生物柴油年利用量到2010年达到20万t,2020年达到200万t。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对国家批准的工业示范装置已制订一系列政策,包括工业装置建设的贷款,增值税、所得税减免,建成运转后达到合同指标的奖励等。但从总体上看,相关政策对产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政策连续性不强,甚至出现反复。例如,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发文规定:“以动植物油为原料,经提纯、精炼、合成等工艺生产的生物柴油,不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但在2008年《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又将生物柴油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直至2011年6月,国家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再次发布通知对以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

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生物柴油产量在经过数年的持续增加之后,目前已经开始下滑。

中国政府为解决能源节约、替代和绿色环保问题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早有一些学者和专家己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研究、倡导工作。中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一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内容涉及到油脂植物的分布、选择、培育、遗传改良及其加工工艺和设备。目前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无疑将有助于中国生物柴油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可以预计,在2-3年内,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将会有突破性进展并达到实用水平。

著名学者闵恩泽院士在《绿色化学与化工》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发展清洁燃料生物柴油的课题:原机械工业部和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就拨出专款立项,由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和贵外I山地农机所承担课题,联合研究长达10 年之久,并邀请中国石化科学院的专家詹永厚做了大量基础试验探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的施德路先生也曾于1985 年进行了生物柴油的试验工作;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承担的中国——欧共体合作研究项目也涉及到生物柴油;中国科技大学、河南科学陆军化学所等单位也都对生物柴油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系统研究始于中国科学院的“八五”重点科研项目:“燃料油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技术”,完成了金沙江流域燃料油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了30公顷的小桐子栽培示范片。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长沙市新技术研究所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对能源植物和生物柴油进行了长达10年的合作研究,“八五”期间完成了光皮树油制取甲脂燃料油的工艺及其燃烧特性的研究;“九五”期间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植物油能源利用技术”。

1999-2002年,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林业局引进国外先进林业技术(948项目)—— 《能源树种绿王树及其利用技术的引进》,从南非、美国和巴西引进了能源树种绿玉树(Euphorbiatim-cal li)优良无性系;研制完成了绿玉树乳汁榨取设备;进行了绿玉树乳汁成份和燃料特性的研究:绿玉树乳汁催化裂解研究有阶段性成果。

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在发展生物柴油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长期徘徊在初级研究阶段,未能形成生物柴油的产业化:政府尚未针对生物柴油提出一套扶植、优惠和鼓励的政策办法,更没有制定生物柴油统一的标准和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因此,中国进入了WTO之后,在如何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和双重压力这种背景下,加快高效清洁的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发展生物柴油,中国有十分丰富的原料资源。中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水热资源分布各异,能源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主要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菊科、豆科、山茱萸科、大风子科和萝摩科等。目前中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发展初期,要从总体上降低生物柴油成本,使其在中国能源结构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向基地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集约经营,形成产业化,才能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生物柴油发展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中国加入WTO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经济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会有增无减,只要把关于生物柴油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则其在柴油引擎、柴油发电厂、空调设备和农村燃料等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广阔的。

中国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储量又很有限,大量进口石油对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提高油品质量对中国来说就更有现实意义。而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专家认为,生物柴油对中国农业结构调整、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目前,汽车柴油化已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据专家预测,到201 0年,世界柴油需求量将从38%增加到45%,而柴油的供应量严重不足,这都为油菜制造生物柴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生物柴油产业还可促进中国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如发展油料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柴油的供需平衡问题也将是中国未来较长时间石油市场发展的焦点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到2005年,随着中国原由加工量的上升,汽油和煤油拥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余地,而柴油的供应缺口仍然较大。预计到2010年柴油的需求量将突破1亿吨,与2005年相比,将增长24%;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1.3亿吨左右。近几年来,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目前,生产柴汽比约为1.8,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2.0以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重大基础项目的相继启动,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为突出。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义深远。

目前中国生物柴油技术已取得重大成果: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都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相继建成了规模超过万吨的生产厂,这标志着生物柴油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已在中国大地上诞生。

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十五”计划发展纲要提出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将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生物柴油产业得到了领导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并已列入有关国家计划。

▲《财税[2010]118号》经批准,对利用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从2009年1月1日起,对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一)生产原料中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用量所占比重不低于70%。(二)生产的纯生物柴油符合国家《柴油机燃料调合生物柴油(BD100)》标准。从2009年1月1日至本通知下发前,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已经缴纳的消费税,符合本通知第一条免税规定的予以退还。 我国在生物柴油的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7年首个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国家标准B100开始正式实施。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了《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标准。该标准于2011年2月1日开始实施。

由上述发展趋势可看出,出于成品油来源多样化、杜绝“地沟油”进入餐饮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政府对生物柴油领域的重视度在日趋增加。

我国生物柴油技术路线评价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包括菜籽、大豆、工业和餐饮废油脂等,而一些木本油料作物例如麻风树、黄连木、文冠果和光皮树等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开发潜力。这些技术路线在经济、环境和能效方面表现不一,因此如何根据区域特点发展合适的技术,成为生物柴油相关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经济性评价生产成本比较高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的最大障碍。

《油世界》称,欧盟地区今年的生物柴油产量料自上年的913万吨下滑至900万吨,从而终结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趋势。

报告还称,美国今年的生物柴油产量料自上年的329万吨增加至348万吨,但今年7月至12月期间的生物柴油产出料减少36万吨,但美国明年的生物燃料产出前景依然光明。

“鉴于美国2012/13年度豆油供应紧俏,令该国的生物柴油产出达到规定的水平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

报告指出,预计今年,阿根廷的生物柴油产出料自上年的243万吨小幅增加至245万吨,而2011年,该国的生物柴油产出增加了60万吨。

报告称,“阿根廷的生物柴油产商目前正面临出口销售大幅下滑和国内消费大幅缩减的困扰。”

低迷的大豆产出导致豆油价格走高,这也令巴西今年的生物柴油产量料自上年的235万吨下滑至229万吨。

但巴西上调了明年生物柴油混合比率方面的要求,这会令该国明年的生物柴油产出前景光明。

油莎豆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为什么没有广泛种植呢?这么好的东西为啥没有多少人知道呢?

油莎豆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地下长圆形的根状茎可生食、加工;是一种产量很高的油料作物,果实含油率27%左右;是利用价值很高的草本粮、油兼用作物。 油莎豆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20公分至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果。油莎豆叶子细长有韧性,是编织手工艺品的理想原料。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油莎豆种植前景如何?适合什么地方种植?

一、油莎豆种植前景如何?

1、油莎豆用来榨油,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0℃以下不结冻,营养价值较高,可作菜肴的调料油,是目前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油莎豆含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C,不含胆固醇,是优质的不干性食用油,可用于高温煎炸食品。

油莎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亚油酸,其中蛋白质8%~10%,亚油酸29%,极具抗氧化性。

油莎豆除可用于榨食用油外,还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我国生产生物柴油的能源树有许多种,如麻疯树、元枫果、黄连木、乌桕、文冠果等。但油莎豆与这些生物能源树相比,能源树从栽培到进入盛果期一般需要6年,而油莎豆则是春(夏)种秋收,周期短,见效快。另外,油莎豆的叶子细长有韧性,还是编织手工艺品的理想原料。

2、油莎豆,经济产出率很高,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地上长草,高可达100~120厘米,须根系,呈株丛生长,叶片扁而厚,细长呈剑状。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是饲养牛、羊、鱼、兔、鹅的优质饲料;地下结果,油莎豆的地下茎顶端膨大为椭圆块茎,形如大粒花生仁,每蔸结果数在100~300粒之间,春播亩产干果1000公斤,夏播也可达750公斤,干果可生食、炒食,饼粕可提取淀粉、熬糖、制酒等。

油莎豆成熟后,干物质比重大,富含油脂、淀粉,在土中不易腐烂发霉,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因此,收获后散落土中的果实,第二年春天会萌发新苗,起苗移栽即可,年年有收。除去各种成本,每亩纯收入1500~1700元。国内的油莎豆大部分内销,一部分出口到东南亚。其果实大多作为生物能源、食用油及休闲食品的原料来源;叶子多用于生产饲料。目前,油莎豆作为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可以加工成什么出售?

1.油莎豆食用油

提取加工步骤是:干净的油莎豆?破碎?软化?轧胚-低温浸出?毛油?精炼?成品油?包装。油莎豆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要成分。所以,油莎豆油对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生长发育、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有很好的功效。

2.油莎豆植物蛋白饮料

加工步骤:油莎豆洗净?蒸汽或碱液脱皮?热水浸泡?用磨浆机浸磨?目筛过筛?加热?冷却?加入生物酶进行反应?加热灭酶?目筛过筛。在制成的油莎豆汁中,加入脱脂奶粉、白砂糖、品质改良剂、复合乳化剂和复合乳化稳定剂进行调配;采用真空脱气,以除去氧气,同时加入抗氧化剂;经调配脱气后的果汁分别在10~20兆帕和20~50兆帕压力下进行两次均质处理;巴氏杀菌后灌装密封再经高温杀菌,冷却后,即为乳白色油莎豆植物蛋白饮料。制成的油莎豆植物蛋白饮料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糖类、淀粉,17种氨基酸,以及钙、铁、锌、硒、维生素。

3.其他产品

油莎豆还可加工成食品出售,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榨过油的饼粕可加工成糕点、酱油和醋,也可用来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和酿酒。榨过油的饼粕经分解发酵等流程,100公斤饼粕可提取优质淀粉30公斤,熬糖30~34公斤,还可酿造40~50度白酒14~16公斤,余下的粉渣还是很好的精饲料。

三、适合什么地方种植?

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滩、丘陵、岗地、林间等均可种植,抗旱耐涝,易种易管,可单种,也可以与其它作物套种(如茶林、果园、瓜地等)。油沙豆主要收获地下核状根茎果,干果重1.8~2.0g,含有大量的糖分,其播种、管理、收获、贮藏与花生相似,喜光、好气、耐早、抗盐碱,最好种植在黄沙土壤上,产量更高,根系发达,生长快,分孽多,每穴结果200~300粒。春季播种,每亩用种8~10kg,播期4~6月,株距30cm,行距50cm,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病虫害很少,不用打药。

油莎豆种植前景

油莎豆油品质优于菜籽油,堪比橄榄油,营养价值极高。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0℃以下不冻,可作精美菜肴的调料油,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当今植物中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

油莎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亚油酸,其中蛋白质8-10%,亚麻油酸20%左右,亚油酸29%,总油酸高达90%以上。

近几十年来,反式脂肪(人造氢化油)广泛被应用在与民众息息相关的面包、蛋糕、饼干等食品上,人们渐渐发现反式脂肪给身心带来的极大危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大量出现。禁止反式脂肪(人造氢化油)在食品上应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政府已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和限量使用在食品上。当前找到一种能替代人造氢化油的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

油莎豆富含的油脂,大部分为油酸、亚油酸,并含有大量VE、Vc,不含胆固醇,极具抗氧化性,是优质的不干性食用油,适宜所有人群食用,而且可用于高温油炸食品,是反式脂肪(人选氢化油)唯一的优质替代品,应用在食品上,将还人民大众一个健康身体。

油莎豆备受关注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石油危机。由石油危机带来的整个能源危机日益加深。各国科学家都在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美国主要用大豆油生产柴油,欧洲国家主要用菜籽油生产柴油。我国有13亿人口,农业相对薄弱,所以,中国解决能源危机绝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与农民争夺粮食资源。

一方面是食用油消费量日益高涨,一方面是产业对外依存度高,油瓶子被外国人拿捏着。尽管我省是油料大省,油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多年居全国第一,但并没有改变食用油不能自给的窘境,更遑论发展与粮争地的生物油产业。随着油莎豆机械化收获瓶颈的突破,油莎豆产业化之路柳暗花明,为油料大省的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油莎豆种植项目提醒

油莎豆易种好管,但收割极其困难,这是制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油莎豆块茎较少,千粒重在260至650克左右,播种(点播)一亩需要用工3人,而收割一亩则需用工30个,按每工30元计算,其开支几乎占每亩生产成本的70%以上,大面积种植成本问题更为突出。

油莎豆种植项目优势

油莎豆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实。果实椭圆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出油率一般为25%左右,被冠以“地下核桃”之称。

油莎豆易种好管,耐旱、耐涝、耐瘠薄,适宜于在河滩、荒地、荒山、荒坡种植。经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四川、新疆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至1000公斤,在瘠薄土地种植,也可产300至500公斤。种一亩油莎豆,等于种3亩油菜,2亩左右的花生,每亩可榨出品质优良、可降低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上等食用保健油150至200公斤,产饼粕400至700公斤。

发展油莎豆对于有效补充国内食用油资源,缓解我国食用油供求不足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油莎豆也可作生物柴油使用。目前生物柴油制备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生物柴油的原料成本高己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的瓶颈。采用廉价原料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实用化的关键。

除油莎豆外,我国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还有许多能源树,如麻疯树、元枫果、黄连木、乌桕、文冠果等等,它们的果实都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油莎豆和这些生物能源树比较,其共性是:适应性广,再生力和抗逆性强,具有较强的耐寒冷、耐瘠薄、耐盐碱、耐旱涝、易种好管,能有效的利用荒漠化土地;果实产油率相近。其特性是:生物能源树从栽培到进入盛果期需6年,而油莎豆则是春(夏)种秋收,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它成为生物柴油原料的首选。

油莎豆种植效益估算

油莎豆具有一般油料作物所不具备的天然优点,产出率很高,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地上长草,高可达100—120厘米,须根系,分蘖力强,呈株丛生长,叶片扁而厚,细长呈剑状。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是饲养牛、羊、鱼、兔、鹅的优质饲料。

地下结果,油莎豆的地下茎顶端膨大为椭圆块茎,形如大粒花生仁,每蔸结果数在100—300粒之间,每蔸鲜果重0.1—0.4斤。春播亩产干果1000公斤,夏播也可达750公斤,可生食、炒食,可榨优质保健食用油200—300公斤,产饼粕400——700公斤,饼粕可提取淀粉、加工食品、是熬糖、做酒和饲料。

生育期短,约110—120天,从3月初到7月都可播种,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的时间和劳力。

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尤其是幼林果园,既可肥地改土、复盘遮荫、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前期收入,一举多得。

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投资产出比为1:8.3。经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至1000公斤,在瘠薄土地种植,也可产300至500公斤。种一亩油莎豆,等于种3亩油菜,2亩左右的花生,每亩可榨出品质优良、可降低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上等食用保健油150至200公斤,产饼粕400至700公斤。

油莎豆还具有生产期短、播种期长的特点,可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劳力。油莎豆作为油料植物时,一年生栽培,全生长期仅135天,能大田播种,也可在果园、林地套种、间种、轮作,是安排年度种植计划和调剂茬口的优良油料植物品种。

油莎豆成熟后,干物质比重大,富含油脂、淀粉,在土中不易腐烂发霉,且具有休眠期。因此,收获后散落土中的果实,第二年春天会萌发新苗,起苗移栽既可。真可谓“一劳永逸”,年年有收。

不仅产量高,价格也高,综合算账,效益高出一大截。我国的油莎豆种子市场价格多为30至50元/公斤,果实为10至20元/公斤,除去各种成本,农民每亩纯收入1500至1700元;国内的油莎豆大部分内销,一部分出口到东南亚各国;其果实多用于制作生物能源、食用油及休闲食品,叶多用于生产饲料。目前,油莎豆作为生物柴油的优质农作物原料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油莎豆种植条件

油莎豆对土壤要求非常低,可充分利用河滩、废弃荒地等广泛种植。不与大田作物争良田,可有效缓解我国乃至世界土地资源日趋减少的资源危机,还能达到改良土壤,降低盐碱,固沙、防风、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保持生态植被,调节改善局域气候。

油莎豆种植方法

1、地上长草,高可达100—120厘米, 须根系, 分蘖力强,呈株丛生长,叶片扁而厚,细长呈剑状。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是饲养牛、羊、鱼、兔、鹅的优质饲料。

2、地下结果,油莎豆的地下茎顶端膨大为椭圆块茎,形如大粒花生仁,每蔸结果数在100—300粒之间,每蔸鲜果重0.1—0.4斤,春播亩产干果1000公斤,夏播也可达750公斤,可生食、炒食,可榨优质保健食用油200—300公斤,产饼粕400——700公斤,饼粕可提取淀粉、加工食品、是熬糖、做酒和饲料。

3 、适应性广,喜阳光、耐高温、管理粗放、抗旱耐涝、易种好管、很少发生病虫害。由于其光合作用强、根系发达、分蘖再生力和抗逆性极强,几乎在各种土壤和条件下都可以生长。油莎豆系由野生驯化而变为家种,其原产地为沙漠干旱地区,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顽强的生命力,基本上不发生病虫害,不用喷施农药。

4、生育期短,约110—120天,从3月初到7月都可播种,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的时间和劳力。

5、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尤其是幼林果园,既可肥地改土、复盘遮荫、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前期收入,一举多得。

6、油莎豆成熟后,干物质比重大,富含油脂、淀粉,在土中不易腐烂发霉,且具有休眠期。因此,收获后散落土中的果实.第二年春天会萌发新苗,起苗移栽既可。真可谓“一劳永逸”,年年有收。

油莎豆加工利用

油莎豆食用油:

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0℃以下不冻,可作精美菜肴的调料油,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当今植物中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含80.4%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要成份,对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生长发育,预防心血管等疾病有不可替代功效。

油莎豆植物蛋白饮料:

是高钙、高硒植物原料加工产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糖类、淀粉,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富含钙、铁、锌、硒、维生素E、维生素D3、维生素B1、B2、B6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份,被美国航天局等官方机构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食品”。

其他产品:

也可加工成食品出售,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榨过油的饼粕可加工成糕点,制酱油和醋,也可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和酿酒。榨过油的饼粕经分解发酵等流程,100千克饼粕可提取优质淀粉30千克,熬糖30~34千克,还可酿造40~50度白酒14~16千克,余下的粉渣还是很好的精饲料。

油莎豆适合什么地种植

一、要选好地域,就是尽量考虑到与油莎豆原产地近似的地域种植油莎豆,如果想当然到海南去种植油莎豆,结果就不会理想。

二、要选好土壤,就是尽量选择砂质土壤种植油莎豆,不要认为啥地方都可以种植,像撂僵地、粘土地、红壤等就不适合油莎豆的种植。

三、要掌握种植技术,就是要努力学习了解油莎豆的特性,参照类似的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进行改进,从而完善掌握油莎豆的种植技术。

四、要有收获机,就是要提前考虑如何收获,一亩地人工收获需要

贵州农作物菜子的价格.(影响粮油)

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08年我国菜油市场风云变幻,使得湖北很多榨油企业在危机中损失较大。近期受CBOT豆类产品走强,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减少,原油走稳以及国家收储等因素影响,国内油脂价格持续走强,给市场后期走势更多的悬念,特别是近期面临新菜籽上市,新菜籽开秤价格多少,油脂价格还能有多大的空间,后期走势怎么走都值得我们关注。近期笔者就菜籽开秤价以及新作情况和后期油脂走势深入产区进行调研。

目前市场上有部分地区新菜籽已经开秤,湖南地区水杂在15%,含油率在37%的菜籽开秤价在1.8元/斤,四川地区水杂在13%,出油率35%的菜籽开秤价在1.6-1.7元/斤,湖北部分小菜籽在1.65-1.7元/斤之间。而受到国储托市影响,市场上普遍预计今年湖北地区菜籽开秤价在1.7-1.8元/斤。但是据笔者走访油厂和农户以及农发行发现,不同阶层之间对价格的期望是不同的。农发行受到去年贷款较难收回影响,今年他们制定的开秤价在1.6元,油厂普遍认为1.7元比较合理,而农民则希望越高越好,期望值最低都在1.8元。

目前进口菜籽成本不断上涨,到上周末进口菜籽成本已经在4000元/吨,由于国外菜籽含油率高,水杂低等因素,一般国内外菜籽之间有400-500元之间的价差,因此4000元/吨进口菜籽折算成国内菜籽大概在3500-3600元/吨。前期由于国际菜籽价格远低于国内菜籽,导致国际菜籽大量进口,对国内菜油产业造成巨大冲击;而农户由于水杂等原因,交给国储的菜籽其实并未达到2.2元/斤,据笔者调查统计,农户交给国储的价格大致相当于1.9元/斤,因此实际上农民也未完全享受国家托市政策的利好,国储收购相当于国家补贴了国际菜籽。在目前情况下,预计国家将再次出台临时收储菜籽的具体细节,其中肯定会考虑进口菜籽的成本,避免出现08年大豆市场那样的油厂,农户双输的局面。综合各种原因,国家收储价格不可能太高,按照目前农发行1.6元/斤的指导收购价以及国际菜籽折算成国内菜籽1.75元/斤价格为依据,个人判断目前国家收储可能在1.8元/斤左右收储,收购量大概300万吨。

众所周知,由于上一年度油菜籽种植效益较高,08-09年度很多农户都将种植小麦改成种植油菜籽。笔者从武汉出发到荆州,钟祥地区调查发现,公路两边种的全是油菜籽,而去年钟祥地区是成片的小麦。08-09年度,国内菜籽播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上一年度增加50万公顷,而产量也达到1300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20万吨。而湖北地区菜籽播种面积更是达到1850万亩,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7.7%,产量达到200多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0.2%。同时,世界油菜籽产量也大幅增加,据USDA估计,08-09年度菜籽产量达到5683吨,较上一年度增加840万吨。

目前国内菜油市场被大豆油、棕榈油市场挤兑,市场份额在逐步减少,同时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油脂油料消费下滑,企业的减产、停产甚至关闭和农民工的返乡,都将对油脂油料的需求大打折扣。供应增加,需求减少,导致油脂后市不容乐观。

近期由于原油的持续反弹,全球大豆不断爆出利好,刺激CBOT豆油持续上涨;BMD棕榈油库存不断减少以及夏季到来,棕榈油消费高峰期到来等利好刺激,BMD棕榈油也不断创出08年9月后新高;海运费不断提价,到港油脂油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国内由于对国储托市利好的预期等等各种因素均使得近期油脂期货不断反弹,RO909合约截止上周五有7950元/吨,而近期还可能有反弹的空间。但笔者认为,目前油脂进入高位震荡时期,高位风险加剧,同时由于菜籽油本身基本面不好,供应大幅增加,09年国内包含期末库存,进口菜籽以及今年新菜籽上市,加起来有接近1750万吨的菜籽供应,而需求方面则金融危机影响,使得企业停产关闭以及农民工返乡,市场上油脂消费有豆油替代菜油,挤占菜油市场等因素影响,使得菜油需求持续低迷,供需不平衡肯定会限制菜油涨势。同时虽然目前期货上菜油近期反弹较大,但现货上菜油价格涨幅确很小,成交也较清淡,现货销售情况也同样限制期货价格走势,同时农发行信贷政策也同样限制了菜油上涨空间。

通过笔者最近走访油厂,农户,菜贩子以及农发行相关人士发现,市场上人士对菜油现货后期走势都不是很看好,认为目前看不清局势,而后期更可能维持弱势震荡格局,菜油更可能局限于6500-8500之间区间震荡。笔者认为近期油脂涨幅过快更多的是对国储的炒作,在国储出台后,可能变成利多出尽为利空,因此在相关政策出来后,市场将可能进入调整。近期投资者密切关注国储以及市场开秤价。

这是我收集的看法,你自己可以参考参考!

大豆什么时间种植最好?

大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豆制品主要原料之一,大豆还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家发布相关新闻说要加大大豆种植面积,其中在大豆补贴方面也有所提高,这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那么大豆什么时间种植最好?2021大豆种植前景如何?

一、大豆什么时间种植最好?

大豆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地区来决定,不同地区种植时间也是有所差异的,比如南方地区主要以种植春大豆为主,夏季就可以收获,但是有的地区是以种植秋大豆为主,所以需要根据你所在地区的气温条件来决定,关于大豆什么时间种植最好,为大家整理如下:

1.春大豆什么时间种植最好?

(1)北方春大豆种植时间是在4-5月份;

(2)黄淮海春大豆植时间是在4月下旬至5月初;

(3)长江春大豆植时间是在3-4月份;

(4)南方春大豆植时间是在2-3月份;

(5)东北大部分地区春大豆植时间是在5月份。

2.夏大豆什么时间种植最好?

(1)黄淮海夏大豆种植时间是在6月份,这时候小麦已经收割完毕,有利于种植大豆。

(2)南方夏大豆种植时间是在5-6月份,一般是冬季作物收割完毕。

3.秋大豆什么时间种植最好?

秋大豆种植时间一般在7-8月份的时候进行播种,到11月份的时候成熟收获。

以上就是有关于大豆种植时间的介绍。

二、2021大豆种植前景如何?

1.大豆种植前景分析一

以前是土地问题咩有得到解决,导致我国大豆种植没有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导致大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2019年以后,我国土地确权工作已经完成,土地流转就会推展开来,这时候土地得到集中化的,面对土地政策激励下,大豆种植面积将会增加,为大豆种植规模化提供了良机。

2.大豆种植前景分析二

2019年1月,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新的大豆振兴计划,提出要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安徽、山东、河南、四川等传统大豆种植区实施新的大豆振兴计划。

从2018年补贴数据来看,2018年大豆补贴增加,高达320元每亩,东北地区2019年大豆种植面积大概率增加。而玉米补贴则处在下降态势,那么2019年大豆补贴必定会持续增加。

3.大豆种植前景分析三

大豆的关键不是大豆油,而是饲料的原材料。其中,豆粕,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全面禁止泔水喂猪,违法者将会重罚。此举,也为饲料行业带来发展良机,而作为饲料来源的大豆同样存在市场需求红利。

2019年,国产大豆肯定还没有实力和机会和进口大豆相抗衡。但是种植前景还是有的,特别是得到的国家的政策扶持,希望未来能振兴我国的大豆产业。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大豆种植时间以及种植前景的分析,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本文综合于互联网。

今年的油菜进库是什么价格 请问专家

2009年油菜籽收购价格走势及成因分析

预计2009年荆门市的油菜籽价格稳中略涨,但难以走高,据调查,开秤价格在1.7元/斤,截至6月3日,湖北日月油脂等公司收购价格升至1.82元/斤(对菜籽品质不作要求,不分杂质,不要求水分含量达标),但后期上涨空间有限。主要原因:

一、市场因素决定,价格难以持续走高

据了解,油脂行业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受供求、成本、终端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1)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值得关注的是,现在油菜籽收购价格博弈已移师全球,今年进口油菜籽价格先降后升,国际豆油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商务部4月24日发布大豆、油菜籽进口预警通报显示,前4个月累计进口大豆约1400万吨,增长近40%,油菜籽约90万吨,增长近1.2倍,创历史最高进口量。3月份,加拿大油菜籽到我国口岸的完税价格每吨为3460元左右,比国内油菜籽进厂价低53元,价差继续缩小,已连续5个月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美国墨西哥湾豆油离岸价每吨646美元,折人民币4412元,比我国山东地区国产豆油价格低1986元;到岸税后价每吨为6235元,比当地国产豆油出厂价格低183元。4月份,进口油菜籽价格扭转了连续5个月低于国内的趋势开始走高,进口豆油价格仍低于国内。加拿大油菜籽到岸税后价每吨为3689元左右,比国内油菜籽进厂价高289元;美国墨西哥湾豆油离岸价每吨769美元,折人民币5254元,比我国山东地区国产豆油价格低1511元;到岸税后价每吨为6588元,比当地国产豆油出厂价格低176元。国内油脂企业收购油菜籽积极性不高,增加进口油料的加工量。

(2)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7年底至2008年6月国际石油价格猛涨,迫使生物燃油需求量增大,油菜籽期货价格攀升到1.6万元/吨的高位,造成国内油菜籽收购从2007年的1.75元/斤窜到2.75元/斤的不正常价位,7月后,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价格曾一度跌落到1.2元/斤,国家增加了125万吨的油菜籽储备量,按2.0元/斤进行收购。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仍未见底,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生物燃油已经失去其优势地位,生物燃料的替代需求下降。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油脂油料消费将出现下滑,企业的停产、关闭和农民工的返乡,都将对油脂油料的需求大打折扣,再加上受2008年价格暴跌的冲击,企业被高价油菜籽“套牢”,食用油遭遇行业性亏损,而我省就有95%以上油厂亏损。如荆门环星油脂公司总经理许卫国称,去年公司油菜籽加工亏损了1000多万元。因此,油脂中间商和零售商都将会保持低库存,这将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消费下滑。

(3)终端食用油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对油菜籽收购价格走高产生消极影响。近期荆门市散装菜籽油4.32元/500克,散装色拉油4元/500克,金龙鱼调和油54.9元/5升,分别比同期下降40.33%、42.9%、24.1%。而今年由于气候因素,油菜籽含油量比2008年普遍低1-2个百分点,按3斤油菜籽榨1斤油计算,则油菜籽收购价在1.7元/斤左右是适合的。

(4)收购价格已与期货交易价格基本持平。2009年6月4日收盘时,国际菜籽油期货交易价格为7900元/吨左右,这意味着,企业如果按照1.85元/斤收购油菜籽加工,基本上属于保本,利润空间有限,故后期收购价格上涨幅度不大。

二、国家政策托市,价格不会大幅下降

5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在湖北、四川、安徽、江苏、湖南、河南、贵州、江西、青海、陕西、浙江、甘肃、重庆、内蒙古、云南、新疆、西藏等17个油菜产区对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同时确定今年油菜籽托市收购价格为每市斤1.85元。其中,冬播油菜产区托市收购期限为2009年6月1日-9月底;春播油菜产区为2009年9月1日-12月底。此次临时储备,国家没有明确储备数量,表明将实行无限量收购。

综上所述,油菜籽价格主要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一方面国际油菜籽价格的低位运行,国内油菜籽市场收购弱势局面仍将延续;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需求大幅减弱,再加上今年油菜籽处于丰年,油菜籽收购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考虑到国家对农民增收力度的加大,在国家收储政策的支持下,预计荆门市油菜籽市场价格不会出现下降,但也难以走高,去年前高后低“过山车”式的价格走势不复存在。但农民想达到2008年2.5元/斤以上的收购价格,也是不现实的。

三、种植油菜与小麦效益分析

今年种植油菜,理论单产146.73公斤,按1.82元/斤收购,每亩效益534.1元,亩平投入(含人工)456.3元,亩平纯收入77.8元,如不计人工成本258.03元(投工6.57个,每工折价41.69元),则亩平收入为335.83元。

今年种植小麦,理论单产282.5公斤,按0.83元/斤收购,每亩效益468.95元,亩平投入(含人工)378.38元,亩平纯收入90.57元,如不计人工成本128.45元(投工3.4个,每工折价41.69元),则亩平收入为219.02元。

2009年种植油菜与小麦相比,亩平产值多65.2元,如果不计人工成本,亩平纯收入比小麦高116.81元。

四、应大力宣传发展油菜生产

一是种植油菜能培肥地力,小麦需肥量大,消耗地力较大。二是油菜成熟期比小麦早,有利于下茬作物的播种,特别有利于中稻抢抓季节、早栽获高产。三是推进订单生产,创建双低油菜品牌,可适当提高油菜籽的收购价格。四是大力推广油菜“一菜三用”,提高油菜的比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