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吨燃油价格_燃油多少钱一吨最新
1.取代燃油车的性能宝座,电动车行么?
2.米26直升机
3.比亚迪唐dm没电油耗
4.客机的大中小型有什么区别?
5.怎么保养牵引车
6.标志307与标志308的区别
7.战列舰为什么不能装鱼雷
8.别克君威怎么样?
9.俄罗斯现在最先进的是战略轰炸机是什么型号?
取代燃油车的性能宝座,电动车行么?
性能车顾名思义,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比同级大多数产品跑得更快、操控更好、圈速更强。简单来说就是穿着轿车外衣,藏着跑车实力,价格不会贵到离谱,还能扮猪吃老虎。不过随着汽车工业开始从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近几年不少造车厂家都开始蹭“性能”的红利。单纯通过堆砌动力,就敢标榜自己的产品为“高性能”。不过真正的“性能”从不是跑得快那么片面。要知道打造一台跑得快、刹得住、操控好、实力均衡且开着有意思的车非常难。
什么是性能车?
单以燃油车来看,我们对性能车的概念和理解可以看成,入门级是追求驾驶乐趣和一定动力提升的小钢炮,比如高尔夫GTI或嘉年华ST。纯粹一些的是像斯巴鲁STI、奥迪RS3那一类在综合性能和赛道成绩上都很突出的车型。追求极致便是像奔驰AMG C63、宝马M4那样面面俱到如西装暴徒一般的高性能房车。不过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猛一看跟普通车型长得差不多,但跑起来的性能表现和驾驶体验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存在。
加速快就可以叫自己性能车?
当电动机被整合到动力单元后,让不少其貌不扬的家用车实现了5.9S破百、4.9S破百甚至更快的动力体验。虽然一脚电门就能体验到灵魂出窍的快感,但这绝不是与高性能划等号的借口。加速快充其量是电动车或新能源车不同于燃油车的一种产品特性,毕竟排量大的普通燃油轿车加速表现同样不慢。
内燃机有多样性,声浪、输出特性以及复杂的结构设计等迷人的产品点,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安静”的电动车无法比拟的。对于性能车乃至跑车而言,加速体验是一种产品属性,而性能车所涵盖的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电也仅是一种动力,就像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油电混合动力一样。而快永远不是衡量车性能好坏的唯一标准。
诚然加速快慢确实可以吸引一些眼球,但人类对事物的适应性很快就会消磨掉这种感受。而在性能车的世界里,开车的体验永远都是更重要的一层。有些车加速并不快但晚到的体验极佳,有些车虽然赛道圈速很快,但日常驾驶却缺乏乐趣。所以性能车能赋予驾驶者的不只是简单地快那一下。所以真正的性能车不仅要足够快,也要有驾驶乐趣,这种乐趣不仅在于动力、转向、悬架的密切配合,动力的顿挫或是声浪的传递等等能够提升肾上腺素,激发人驾驶欲的东西。相比之下,那些单纯是加速快的代步工具,虽然快得惊人,却无法持续带来快乐,终究还是个加速很快的工具而已。
所以不少品牌正是利用了车迷及购车者对跑车和高性能车的向往,以及快就是强这样对性能理解的误读。在短期内用有限成本打造一台电动“性能车”。要显得运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一辆车的体感很快。所以造一台研发门槛更低,加速特性强的电车,是最快的捷径。再通过账面数据的宣传,让很多“打酱油”定位的电动车都拥有了“高性能版”车款。
高功率的电车不配叫性能车么?
事实上,打造一台高性能的电车要比打造一台高性能燃油车更简单,毕竟先天的车辆结构有优势。但单纯通过加装高功率电机来优化加速表现的操作,并不足以让一台电动车变成电动性能车。电动车加速快是因为电机的特性与内燃机不同,没有活塞做工进排气燃烧等等因素的影响。在很短的反应时间内就能实现最大的扭矩和输出功率,所以它们的瞬间反应都很快,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自然也容易出成绩。但电机的特性决定了转速越高能耗越高,动力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在没有变速箱的加持下,极速都不太可观。
有人说加上变速箱不就完了?但电机的转速可以高达12000-15000转,考虑到能耗、耐用性和输出特性的不同,匹配合适的变速箱机构的研发及装配成本很高,所以目前很多厂家也只是停留在研发层面。要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时速破百的车是电车,而且可以追溯到能造燃油车都没几家的1899年。而那台电车不仅拥有流线造型,更装配了双电机后驱的动力组合。但除了直线它在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建树,甚至很少有人能记得它。您觉得它能被称之为性能车的鼻祖么?
现阶段电动性能车的代表
如今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把重心转向电动车,没有了澎湃声浪,没有了抑扬顿挫的动力传递,也没有了令人血脉喷张的燃料味。疾驰过后,只剩嘤嘤作响和橡胶摩擦地面的味道,多少缺点氛围。不过不论情怀如何,历史的车轮还是在滚滚向前,不如换个思路,电动车既然能代步,为什么不能更运动更性能呢?那抛开电动车加速傻快的认知,我们来聊聊什么样的电动车更适合称为电动性能车。
福特Mustang Mach-E GT
燃油版的Mustang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是入门级性能小跑车,也是很多人最容易触及到的dream car之一。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它的高性能版可望不可及,所以纯电的Mustang Mach-E GT也就成了离我们最近,也是目前福特旗下性能最好的高性能电动车。当然相比后面要提及的几款车型,Mach-E GT更像是偏重性能的大型GT运动轿车,它的绝对性能表现不一定好,但凭借着美系造车大力出奇迹的思路,使它拥有了359kW的最大功率和860N.m的最大扭矩,单这一点就让人无法拒绝,当然这也是“美系高性能”的常用手段。
另外“四驱”的加入,也让这匹暴躁的电马不需要胶地就能轻松挺进3.6秒的零百加速记录榜单。不同于普通版Mach-E,GT版的底盘和悬架结构都是按照运动化的思路进行标定的,不必担心福特对操控的理解向来手拿把攥。显然舒适一词并不太适合它,而且20寸的大轮圈和前后245宽度的低平宽比运动轮胎,显然也想证明这一点。
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
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是电动车中被严重低估的“性能车”,你可以把它看做电动车世界里的EVO。他不仅性能强,成熟的改装方案也非常多。在美国有很多改装品牌为它量身定制过悬挂及底盘套件,甚至是模拟声浪单元。你可以像玩RC一样更换它的悬挂及底盘强化件,个别公司研发它套件的思路也是来自于RC遥控车。也可以像传统燃油车一样一点一点探究它底盘层面的可能行,打造成一台刷圈神器。
前后双电机模拟的四驱系统,不仅保证了3.3秒破百的恐怖加速成绩,在动态表现上也丝毫不会拖泥带水。如果你被它与长续航版几乎没有差异的外表所蒙蔽,那就大错特错了。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出厂就拥有了运动取向调校的悬挂系统,强化了动态下的操控体验。它的前后驱动力分配甚至支持自行调整,也就是说拥有一台蹦直线神器的同时,还拥有了能漂移的后驱车型。当然有人可能会说马斯克可能还是更青睐加速无敌快且纽北圈速相当不错的Model S Plaid,但看看它的价格,你不觉得它的定位更像是燃油车里的道奇挑战者地狱猫么?
宝马i4 M50
宝马i4显然是宝马M3在纯电时代的外表精神双重继承者,不仅外观设计加入了很多运动化套件。零百加速也达到了3.9秒,甚至超越了M3雷霆版。而前后双电机的组合也将最大功率拉至400kW,峰值扭矩795N.m。而且令人兴奋的是宝马为了让其承袭M3的热血,还为其安排了一套能在车内模拟V8声浪的系统,在运动模式下的低频声浪甚至可以随着电门开度进行增减。比V8更敏锐的动态反馈,加上令人热血沸腾的声浪显然没人能够拒绝。当然在驾驶位能看到和感受到的也与M3雷霆版没有太多区别,风格相近的方向盘仪表、战斗气息极强的座椅,甚至让人爱不释手的鸡腿档杆也依然存在。而且当你同步猜下电门和刹车踏板,甚至三电系统都会为你做好弹射模式的供电准备。
虽然I4 M40是台电车,但宝马的工程师显然是把它视作M power的猛兽来做准备的。操控和底盘设定显然也是用高性能车的标准来研发的,2.3吨的整备质量显然是电车的先天缺陷,但通过前阻尼可调减震和后空气弹簧减震的配合,以及加强的多连杆悬架结构,极大的优化了动态表现和车身的扭转强度。此外I4 M50和所有的宝马高性能车一样,也对前后电机和电池组的位置进行了配重优化,不仅令整车的重心比M3更低,操控表现也不像一台2吨多的大轿车。此外在操控层面宝马的工程师还针对转向机和动力分配进行了优化,它的转向比要比普通版I4更小,不同速度下的动态反馈更犀利。而它的虽然为电四驱布局,但动力分配比例更偏重后轮,如果在弯道中后部轮端的附着力下降,那么前部电机将进一步加大驱动力分配,这种“智能”的四驱系统经过合理的标定显然要比传统的机械式四驱反应更快更精准。
奥迪RS e-tron GT
要说保时捷Taycan Turbo S绝对是目前市售电动性能车中的天花板,不仅性能强大,使用的各种技术也是目前业也最先进
米26直升机
米-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现改名为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股份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
发展历史
由于苏联在1970年代初期研发“米-12”直升机的效果不理想,于是重新开始研制重型直升机,任务代号为“90计划”,这就是后来的“米-26”直升机。这款新机型的设计方案要求飞机自身重量必须小于其起飞重量的一半,并由米尔设计局创始人米哈伊尔·米尔的学生马纳特·迪歇切科主持设计。
“米-26”以军用和民用兼顾的重型直升机为设计思路,其目的是取代早期的“米-6”和“米-12”重型直升机。新设计的“米-26”机舱载荷是“米-6”的两倍,它将是世界最大和最快的重型直升机,并在生产方面实现量化。苏联建造“米-26”的目的是为运送重达13吨(29,000磅)的两栖装甲运兵车以及协同军用运输机(如“安-22”和“伊尔-76”)将弹道导弹运往偏远地区。
1977年9月14日,“米-26”直升机进行了首飞。1980年10月4日,编号为“01-01”的首架飞机交付使用。在飞机制造期间,有一架即将交货的飞机在测试单引擎着陆时坠毁,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米-26直升机 精彩照片(20张)
1983年,“米-26”的研发工作结束。1985年,飞机开始进入苏联的军事服役和商业运营。
“米-26”是第一架旋翼叶片达8片的重型直升机,有两台发动机并实施载荷共享,在其中一台失效的状态下,另一台发动机仍可以维持飞机的正常飞行。它的质量只比“米-6”略重一点,却能吊运20吨(44000磅)的货物,比“米-6”大8吨,是继“米-12”之后,世界第二大与第二重的直升机,但却是现今仍在服役的世界第一大和第一重直升机。
2010年7月,俄罗斯宣布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研发“米-26”的后续机型。
编辑本段
技术特点
性能
“米-26”机身为全金属铆接,后舱门备有折叠式装卸跳板。机身下部为不可收放前三点轮式起落架,每个起落架有两个轮胎,前轮可操纵转向,主起落架的高度还可作液压调节。“米-26”货舱空间巨大,可装运两辆步兵装甲车和20吨的标准集装箱,如用于人员运输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60张担架床及4至5名医护人员。货舱顶部装有导轨并配有两两个电动绞车,起吊质量为5吨。“米-26”飞行设备齐全,能满足全天候飞行需要,如:气象雷达、多普勒系统、地图显示器、水平位置指示器、自动悬停系统、通信导航系统等。它的机载闭路电视摄像仪可对货物装卸和飞行中的货物姿态进行监控。
载荷能力
米-26直升机具有极其明显的军事用途,这种直升机最大内载和载荷为20吨,相当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C-130“大力士”的载荷能力。米-26直升机主要用于没有道路和其它地面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边远地区,为石油钻井、油田开发和水电站建筑工地运送大型设备和人员。米-26往往需要远离基地到完全没有地勤和导航保障条件的地区独立作业,因此,要求直升机必须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
旋翼系统
米-26直升机为传统的铰接式旋翼,桨毂是钛合金制成的,有挥舞铰和摆振铰,带有阻尼器,没有弹性轴承或轴向铰。这种旋翼由8片等弦长桨叶组成,是世界采用桨叶片数最多的单旋翼。每片桨叶由一根管状钢质桨叶大梁和26个玻璃钢翼型段件组成。段件内部用翼肋和加强构件加固,中间填以蜂窝填料,前缘有不可拆卸的钛合金防蚀条。桨叶具有中等程度的扭转角,桨叶厚度沿展向向桨尖方向变薄,后缘装有调整片,可在地面上按飞行状态的需要进行调整。尾桨由5片玻璃钢制桨叶组成,位于尾梁右侧,钛合金尾桨毂。为适应高寒地区使用,旋翼和尾桨桨叶均装有电加热防冰装置。旋翼转数为132转/分。 传动系统包括V-26风扇冷却的主传动系统。主减速器传动功率为14710千瓦。单发工作时传动功率8500千瓦。尾传动轴位于座舱顶。
机身
米-26直升机传统的全金属铆接的半硬壳式吊舱尾梁结构。蛤壳式后舱门,备有折叠式装卸跳板。尾梁下表面平直。为了防火发动机舱用钛合金制成。垂直尾面向左偏置。尾桨安装在垂直尾面右侧。水平尾面位于垂直尾面与尾梁的交接处。飞行中平尾固定不变,但可在地面上调整,以适应最佳巡航状态。 着陆装置 不可收放前三点轮式起落架,每个起落架有两个轮胎,主起落架轮胎尺寸为1120毫米×450毫米。前轮可操纵,轮胎尺寸为900毫米×300毫米。尾梁末端有可收放的尾橇。尾橇收起时,可自由接近后货舱门。为了通过后货舱门和在不同场地上着陆,主起落架可以进行液压调节。离地时,起落架上的传感器可以通过飞行工程师座位后方的仪表板显示出直升机的起飞重量。 动力装置为两台7460千瓦D-136涡轮轴发动机并排装在旋翼轴前驾驶舱上方。为适应严寒地区和未经修整的场地上作业,发动机进气道采用了双套防冰装置——电加热和热空气防冰系统。进气道前装有粒子分离器,可防止外来物侵袭发动机。发动机两个进气道的上方有第三个进气道,供滑油散热器冷却用。发动机装有功率输出同步和保持旋翼转速的恒定系统。如果一台发动机输出功率衰减,另一台发动机可自动输出最大功率。米-26共装有10个油箱,每台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独立,8个油箱在座舱地板下面,两个汇集油箱在发动机上方,正常情况下用油泵供油,发生故障时,可以靠重力自行输油。最大标准燃油量为12000升。另外可带4个辅助油箱。 座舱 驾驶舱内可容纳4人空勤组,驾驶员位于左座,副驾驶员和驾驶员并排坐在一起,在两位驾驶员中间有一折叠座,后面左侧是飞行工程师座,右侧是领航员座。驾驶舱后设有4个座位的旅客舱。货舱可装运两辆步兵装甲车和20000千克国际标准的集装箱。沿货舱两壁设有大约20个折叠座椅。军用型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士兵。用于战场救护可容纳60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及4至5名医护人员。风挡有加温设备。驾驶舱有四个大型气泡状舷窗。前方的一对舷窗可以向外和向后打开。货舱前面右侧,主起落架后的货舱两侧各有一个可以向下打开的舱门,兼作登机梯。货舱可通过下面向下打开的舱门(另可当作装卸跳板)和两个向上打开的蛤壳舱门(关闭时可形成货舱的后壁)装卸货物。各个舱门均可借助液压系统打开和关闭,紧急情况下也可借助于手摇泵。货舱顶上导轨装有两个电动绞车,每副绞车可沿货舱吊运2500千克货物。有能装载500千克货物的绞车,地板上有滚轮传送机和货物系紧点。
发动机
飞机的发动机为涡轮轴构造,安装在驾驶舱上方,由乌克兰扎波罗日“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发制造。发动机采用电加热和热空气兼备的双防冰装置,以适应严寒地区飞行。为防止单一发动机发生故障,飞机装备了保持旋翼转速的恒定系统,当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时,另一台则会输出更大的功率,以保持飞机仍可正常飞行。出于防火需要,飞机的发动机舱采用钛合金制造。机内共装有10个油箱,最大载油量为1.2万升,还可4个副油箱。在机身内部的10个油箱中有两个在发动机上部,另8个在机舱底板下,均采用油泵为每台发动机独立供油。当供油发生故障时,飞机还可以靠重力自行给发动机供油。
系统
米-26直升机机上装有两套压力为207×105帕的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包括:28伏的直流电,备有辅助动力装置。主尾桨叶前缘有电加热防冰装置。有驾驶舱增压装置。装有标准昼夜全天候飞行所需的一切设备,包括7A813气象雷达、地图显示器、水平位置指示器和自动悬停系统,并可选装GPS。综合飞行导航系统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闭路电视摄像仪可用来监视货物装卸和飞行中的货物状态。军用型还装有红外抑制器,红外干扰发射机,红外诱饵投放器等。
编辑本段
主要型别
目前,米-26有如下几种主要型别:
米-26
军用运输型 该型与米-26基本型相似。
米-26A
带有PNK-90综合飞控和导航系统,可自动飞近并降落在指定点。 米-26T 基本的民用运输型,其中又包括消防型,内部燃油箱可用来装15000升灭火剂,或吊挂17260升水;地质勘探型,可携带10000千克的测量设备,在55米~100米高度以180~200千米/小时速度飞行时可飞行3小时以上;双人驾驶舱的米-26模型于1997年在莫斯科航展上展出。 米-26TS 类似于米-26T,1996年以来用于取西方国家的适航证和开拓国外市场,在西方国家编号为米-26TC。
米-26MS
米-26T的医疗救护型,用于重伤员抢救可安排4名伤员和2名医生;用于手术抢救可安排1名伤员和3名医生;用于手术前抢救可安排2名伤员和2名医生;用于一般救护可安排5副担架,3个伤员座位和2个医护人员座位。
米-26P
民用运输型。可运载63名旅客,4人一排,驾驶舱后有厕所、厨房、衣帽间。
米-26TM
吊车型,在机身下主轮后装有指挥员吊舱。
米-26TZ
加油机,可装14040升燃油和1040升润滑油。
米-26M
正在研制的改进型,主桨叶全部为玻璃钢,并且采用新的气动力结构。采用新的D-127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0700千瓦。改进了飞行导航系统,并带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实用升限、悬停高度有所增加,吊挂载荷达到22000千克。据报道,已制造了2架原型机,编号为米-27。
分布
俄罗斯陆军装备了35架,另外米-26还出口到2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印度(10架),乌克兰(20架),秘鲁(3架),哈萨克斯坦等国。
1982年2月,米-26创造了5项直升机有效载荷/高度世界纪录。单价1000~1200万美元(米-26TS,1996年币值)。
2006年6月,俄罗斯联邦工业署副署长,参加"Eurosatori-2006"展览的俄罗斯代表团代表A.雷巴斯在展会上宣布,法国有意与俄罗斯联合生产重型运输直升机,及对重型运输直升机进行联合改进。目前,俄方已经与法国国防部和"Eurokopter"公司就联合改进和联合生产米-26直升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磋商。近期计划签署米-26直升机在法国进行展示飞行的合同。雷巴斯指出,俄罗斯方面认为,联合研制是与欧洲在陆军武器领域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最重要方向。作为军事技术合作的另一方向,是与欧洲联合研制用于支援陆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俄罗斯的"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等公司将参与这一计划的联合工作,并且已经签署了为飞机和无人机研制新一代发动机的议定书。
驾驶
“米-26”直升机体积庞大,驾驶复杂。较早时期生产的机型,完成飞行任务需要5人协同配合:2名驾驶员,1名飞机工程师、1名领航员和1名理货员,因此,它的驾驶舱也是世界最大的直升机驾驶舱。由于“米-26”驾驶舱的标示为俄文,对不懂俄文的机组人员来说颇为复杂,要有专门的适应性训练。2006年初,俄罗斯罗斯托夫直升机制造公司为委内瑞拉制造的“米-26T2”型对驾驶系统和机载设备作了较大改进,完善了飞机的自动化功能,两名飞行员即可以完成飞行任务。由于“米-26”是世界最大的直升机,驾驶者驾机上天会颇感刺激。
飞行费用
“米-26”的两台发动机燃油消耗非常大,达每小时2.5吨,约3000升。油料消耗大,其动力亦非常巨大,相当于50辆法拉利跑车的马力总和。伴随巨大的燃油消耗,“米-26”的飞行成本自然奇高。在中国汶川特大地震中,有两架“米-26”直升机参与震后救援,它的核心任务是调运大型机器设备到抢险作业区。据执行设备吊运任务的“米-26”中国飞行员介绍,从汶川擂鼓镇吊运挖掘机等设备到堰塞湖作业区,飞行距离为5千米,一次往返大约需要25分钟,按当时每吨燃油7000元人民币计算,吊运一台挖掘机为一次往返,所有费用总计约3万元人民币。另据中国云南电视网报道,2010年初由中国国家林业局调用执行云南大理苍山灭火任务的“米-26”,2.3吨的油料仅够维持它1小时的空中飞行,在当时的消防作业中,每小时飞行总费用达人民币13万元,被称为“油老虎”。
性能参数
米-26 三视图旋翼直径32.00m
尾桨直径7.61m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40.03m
机身长(尾桨除外)35.91m
机高(到旋翼桨毂顶部)8.15m
机高(尾桨旋转) 11.60m
水平尾翼翼展6.02m
主轮距 7.17m
前主轮距8.95m
内部尺寸
货舱
长度(装卸跳板放下)15.00m
(不包括跳板) 12.00m
宽度 3.20m
高度 2.95~3.17m
容积 121.0m3
面积
旋翼桨盘804.25m2
尾桨桨盘45.48m2
重量及载荷
空重28600kg
最大有效载荷(内部或外部)20000kg
正常起飞重量49600kg
最大起飞重量56000kg
最大桨盘载荷0.68kN/m2
最大功率载荷3.81kg/kw
性能数据(A:米-26;B:米-26M)
最大平飞速度 A 295km/h
正常巡航速度 A 255km/h
实用升限
A 4600m
B 5900m
悬停高度(有地效)
A(国际标准大气,载荷5100kg) 1000m
B(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12300kg) 1000m
悬停高度(无地效、标准大气)
A 1520m
B 2800m
航程
A(2500m高度,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7700kg)500km
B(2500m高度,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13700kg) 500km
A(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最大内燃油,最大起飞重量下,5%的余油) 590km
A(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带4个副油箱) 1920km
比亚迪唐dm没电油耗
预算20-30万,如果要选择7座中型SUV,你会怎么选?在过去,大多数消费者会更喜欢合资车,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自主品牌的崛起,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这就是比亚迪“唐& quot。
作为一款中型SUV,“Don & quot”拥有宽敞实用空的空间和丰富的配置。而且借助比亚迪领先的混动技术,加速性能非常出色。百公里加速仅需4秒多,几乎达到超跑水平。要知道,这可是2吨多重的中型SUV。不仅如此,凭借出色的性能,"唐"还有不错的燃油经济性。所以问题来了,“唐& quot它有多省?针对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个关于它的调查,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保养费用、保险费用、油费。
保险费用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21 DM 2.0T四驱高性能版创世旗舰”热度最高,销量最好。原因是低配车型虽然便宜,但功率规格较低,单个电机加速性能不如中高档车型。此外还有氛围灯、Brembo高性能刹车系统等配置的欠缺。中配车型基本功能齐全,价格合理,但驾驶辅助功能不够全面。相比顶配车型,少了悬挂软硬调节、方向盘记忆等功能,纯电动续航里程也少了。所以,这次我们就以“2021 DM 2.0T四驱高性能版创世旗舰”作为调查车型。
根据保险费用的调查结果,“唐& quot的车税价格是480元。购买百万三责任险、车损险、交强险三大险种后,首年保费约8880元。如果后期使用过程中不出意外,保费会进一步降低,我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计算(第二年打八折,第三年打七折)。”Don & quot三年保险费用约22202元,平均每年保费约7400元。
保养费用调查
根据保养手册,“3500公里或6个月(以先到者为准)需要更换机油和机滤,首保免费。之后需要每隔7500km或12个月保养一次,每隔15000km更换空的滤芯;每30000公里需要更换火花塞、空空气滤芯和防冻液;每15000公里更换一次制动液;燃油滤清器每22500公里需要更换一次。
从配件和工时价格来看,“唐& quot一次小保养要790元。空调整滤芯35元,工时费35元;空空气滤芯135元,工时费40元;火花塞在220元,工时在200元;防冻液100元,工时费135元;制动液在98元,工时在150元。
我们以一般家用车一年20000km,三年60000km为一个周期来计算保养费用。这款车售价约为10,849元,平均一年约为3,616元,小保养最低为790元。大家可以看到,“Don & quot”小保养价格一般,部分配件更换周期有些频繁,配件价格相对较高,所以保养价格比同级贵很多。但是,如果你一年只开10000公里的小里程,你的实际保养费用会大大减少,所以总体来说,“不& quot保养价格是合理的。
油费调查
"Don & quot作为一款插电式中型SUV,纯电最大续航可达100km,其NEDC综合油耗至少1.5L/ 100 km,低功率状态油耗7.5L/ 100 km。根据我们的调查,“唐”用户的实际平均油耗为6.5L/ 100 km。因此,为了计算方便,目前每升7.1元的92号汽油按“不”计算,20000公里的燃油费用为9230元,三年60000公里为27690元,平均每月约为769元。综合来看,“唐& quot”油耗很不错,充分发挥了插电混动车型的优势,比同级中型SUV至少节省了500元,800元不到的油费水平甚至低于很多小型车。
结语:
我们可以把上面的维修费用,保险费用,油费加起来算一下。Don & quot三年行驶60000km的费用约为60741元,平均一年20247元,一个月1687元。日均费用56元。综合来看,“Don & quot”作为一款插电式车型,保养价格略高,6万公里比同级别的传祺GS8贵几千块钱。不过在油耗方面,“唐& quot”的表现还是很出色的,一年的油费只有9000多元。而这也让“唐& quot”三年总成本比传祺GS8省多了一万元左右,完全做到了性能和油耗双丰收。
百万购车补贴
客机的大中小型有什么区别?
具体区别如下:
1、小型客机不分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
小型客机一般是飞支线的,用螺旋桨或者尾部的发动机吊仓。单通道,两边也就各2个座位,所以载客在20人至60人。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3小时,所以乘坐环境就像大客车一样,不分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
2、中型客机有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之分。
中型客机的定义比较模糊,但应该是喷气式的高空高速客机。除了空客A380、波音747,一般都叫中型客机。
代表有波音737、空客A330,都是双发、单过道与双过道都有。一般在中国坐飞机就是这些中型和大型客机,他们的飞行高度、速度几乎一样。有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之分,只是国内的航空公司一般经济舱设得多。
3、大型客机有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之分。
最典型的是空客A380、波音747。都是宽体、四发。载客在300人以上。一切都是大的,也更豪华。可以担负远程越洋航线。
客机的大中小型对比:
1、大型客机优点:商载人数多,飞行距离远。
大型客机缺点:一般用于价格相对较高的国际航线,价格昂贵。
2、中型客机优点:对机场要求低,周转和整备时间短,经济性高。
中型客机缺点:商载人数少,飞行距离短。
3、小型客机优点:对机场要求低,周转和整备时间短,经济性最高。
小型客机缺点:商载人数更少,飞行距离短。
补充说明:
1.大小型客机的区别一般在用途,长度,宽度之中。小型客机就是支线客机,如新舟60,ERJ190,CRJ200等等。干线客机分为大型和中型两种。
2.大型客机一般是宽体客机,如波音747,波音777,空客A380,空客A340等等,中型客机一般是窄体客机,如波音737,波音757,空客A320等。
扩展资料
客机广义即民用飞机。民用飞机是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民用飞机也称民航飞机。按各自的用途,民用飞机又分为执行商业航班飞行的航线飞机和用于通用航空的通用航空飞机两大类。载客量最大的民航客机是空中客车公司生产的A380,标准三级客舱布局为555座。
客机依其分类标准的不同,可有以下划分方法:
按飞机的用途划分:
有民用航空飞机和国家航空飞机之分。国家航空飞机是指军队、警察和海关等使用的飞机,民用航空飞机主要是指民用飞机和直升飞机,民用飞机指民用的客机、货机和客货两用机。
按飞机发动机的类型分:
有螺旋桨飞机和喷气式飞机之分。螺旋桨史飞机,包括活塞螺旋桨式飞机和涡轮螺旋桨式飞机,飞机引擎为活塞螺旋桨式,这是最原始的动力形式。它利用螺旋桨的转动将空气向机后推动,借其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前进。螺旋桨转速愈高,则飞行速度愈快。
喷气式飞机,包括涡轮喷气式和涡轮风扇喷气式飞机。这种机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速度快,一般时速可达500-600英里;燃料费用节省,装载量大,一般可载客400-500人或100吨货物。
按飞机的发动机数量分:
有单发动机飞机、双发动机飞机、三发动机飞机、四发动机飞机之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发飞机,即安225,1988年12月21日原型机首飞,1989年5月13日首次作 了背带“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至今只生产了2架飞机。
按飞行的飞行速度分:
有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高超音速飞机之分,亚音速飞机又分低速飞机(飞行速度低于400公里/小时)和高亚音速飞机(飞行速度马赫数为0.8-0.9)。多数喷气式飞机为高亚音速飞机。
按飞机的航程远近分:
有近程、中程、远程飞机之别。远程飞机的航程为11000公里左右,可以完成中途不着陆的洲际跨洋飞行。中程飞机的航程为3000公里左右,近程飞机的航程一般小于1000公里。近程飞机一般用于支线,因此又称支线飞机。中、远程飞机一般用于国内干线和国际航线,又称干线飞机。
我国民航总局是采用按飞机客坐数划分大、中、小型飞机,飞机的客坐数在100座以下的为小型,100-200座之间为中型,200座以上为大型。航程在2400km以下的为短程,2400-4800Km 之间为中程,4800KM以上为远程。
但分类标准是相对而言的。短航线的飞机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飞行,长航线的飞机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飞行,现在的普通民航客机最高飞行高度不会超过12600米,有一些公务机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5000米.
百度百科:客机
怎么保养牵引车
保养要对牵引座各部件进行检查,特别要检查牵引销、牵引销板、半横轴等部位的磨损情况,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润滑;
紧固支承座螺栓,必要时更换螺栓;调整锁钩和牵引销的配合间隙,调整方法是通过调整螺杆进行调整,调整完后通过螺母锁紧。
拆卸牵引座检查时,注意检查牵引座本身有无裂纹和严重磨损,如果有裂纹或出现严重磨损而使牵引座变形或太薄时,应更换新件;检查锁孔,可用牵引销作配合检测,如果磨损超限导致配合间隙大,可堆焊并加工到要求尺寸来进行修复。
扩展资料:
牵引座的检修
1、检查整体式横轴和纵轴,如有变形和严重磨损,应堆焊加工到要求尺寸,修复或者更换新件,保证牵引座可以灵活的横向、纵向摆动,并且配合间隙应符合标准。
2、检查横向摆角和其2侧的缓冲装置,如横向摆角过大,则通过2侧的锲形块进行调整,缓冲弹簧或橡胶块老化则更换新件。
标志307与标志308的区别
先说油耗:堵车的时候307的油耗并不算低,因为它的自重空载也接近1.3吨。1.6的发动机带着就算是正合适。而且307的发动机调校属于偏高转速输出。所以307在市区比同级车型要高出1个油左右。
动力:2.0的EW10A是首选,但是现在307好像没有2.0的了,因为产能的问题2.0的发动机现在只供308,408,508和c5。1.6的发动机只能说够用,因为无论是307还是308,空车自重都接近1.3吨。所以1.6只能说够用,要想获得更好的动力,需要将车子转速拉高至4000转左右。那时候的车子会很暴躁,这就是高转速发动机的魅力。你要开过2.0的307就会感觉到这车动力牛足,加速线性非常好,不像带T的车,加速时一窜一窜的。动力方面个人还是推荐2.0车型。
舒适度:307的头部空间在这个级别的车里,应该没有对手,大面积的风挡给驾驶员带来了清晰的视野,如果你开惯了307,换了同级别的其他车型你会觉得视野很憋屈。由于307的坐姿比较高,所以坐进去感觉很舒服,前排那两个座椅简直是无敌了,长途旅行的时候也不会感觉累。
操控:柔中带刚的减震调校的恰到好处,总体来说属于偏舒适性的调校,后悬挂虽然是扭力梁式,但是不得不佩服法国人的底盘调校功底,开起来很舒服,甚至媲美于很多所谓独立悬挂的车型。
安全:完全可以媲美德系车和美系车,04年307来到中国,出车祸死亡的例子太少太少了,从欧洲的碰撞成绩上可以看出。307是一款在安全方面给你十足信心的车型。
保养费用:不算便宜,和保有量有一定关系,但是307的保养里程为15000km,即使在恶劣的环境里使用,缩短到10000km也没什么问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
外观:307是99年在欧洲车展上亮相的。2000年量产,2002-2005年在欧洲非常流行,2002年咱们在开什么车型?普桑?捷达?富康 法国人的设计总是那么前卫,直到08年307第一次该款,变成大嘴,我才感觉这车真的很漂亮。拿现在的新车和307比外观的人让我很无语,拿着十年后的车型和十年前的车型比外观,简直没有可比性嘛。
至于308,就是307的拉皮版,改动了一下外观,内饰风格换了一下,总之没有307实用了。后排座4/6分放倒也取消了。
小毛病:有些异响,同级别的车大多数都有,基本上都是可以排除的。平时过坑过坎的时候慢慢的,我总结,新车一般很少有异响,大多数都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异响,总结:大多数都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所以别把307当拉力赛车用。虽然有着wrc的血统,但是民用车和拉力赛车是截然不同的。4速的自动变速箱偶尔会发发小脾气。所以不是经常堵车的话,还是建议选手动吧。
内饰:307的内饰绝对对的起这个价格,车内装饰部分大多数都是用软性塑料做的,摸起来很舒服,不会硬邦邦的。黑色内饰很苦。晚上橙色的仪表看着很舒服,而且有时候会激起你飙车的欲望哦。
308改了一下仪表盘排档。其他基本上都差不多。
战列舰为什么不能装鱼雷
战列舰Battleship,又称为战斗舰、主力舰,是一种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战斗武器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由于战列舰上装备有威力巨大的大口径舰炮和厚重装甲,具有强大攻击力和防护力,所以,战列舰曾经是海军编队的战斗核心,是水面战斗舰艇编队主力。由于这种军舰自1860年代开始发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止,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因此在过去又曾经一度被称为主力舰,但由于近代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核潜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舰队中的主力,因此这样的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
战列舰曾经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最后一艘战列舰已经在1998年退役。现在,战列舰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上是战列舰的简史,下面我说一下战列舰为什么不装鱼雷的问题。二战时鱼雷射程一般在8公里到20公里间,而战列舰主炮口径一般是12英寸至16英寸,射程一般在33Km到41Km左右,两相对比可发现战列舰上装鱼雷并不适合,这涉及一个效费比的问题。况且战列舰主炮很占地方,基本上三到四座三联装主炮就把空间占得差不多了,况且还要有副炮、防空炮、库、救生艇、雷达、锅炉、燃油舱、烟筒、指挥塔、装甲、人员居住、作战指挥······ 基本上这些加一起就达到15000吨到18000吨。一艘战列舰造价动辄上千万上亿,装鱼雷既占空间,实战时又用不上,实属鸡肋。
别克君威怎么样?
别克君威怎么样?这位老司机行驶了一个月后说出了大实话!
我是一名别克君威的车主,现在已经购车一段时间了,大概行驶一个月800公里,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这些日子来的行驶体验,想知道这车到底怎么样,下面请听鄙人一一道来!
外观外观挺好的,一开始就说它很大气了,又不失时尚,车身线条很好看,主要还是看个人喜欢。
内饰内饰方面也是我不太在意的,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要是不太喜欢它原本的内饰,自己可以装饰装饰,反正我个人是很满意。
空间空间方面是不用多说,单单从外面看感觉里面空间不是很大,进到车里面以后发现还是不错的,相比较的空间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关于这点我还是很满意的,我自身175的中等个子,坐到前排调整好驾驶的姿势后,距头顶刚不到一拳的距离,这个时候坐在后排腿跟前排座椅大概两拳左右,乘坐还是比较舒服的。车子前排驾驶空间伸展自如,后排空间也比较宽敞,后备箱空间大,出去玩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东西没有地方放了无论是后备箱还是前排,后排都符合我的心意,我认为是挺宽敞的,不过如果身材过于庞大,那就只能另当别论了。再说,这部车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开,所以空间方面我觉得够用就好。
动力动力方面我倒不是很介意,也没有太多关注,动力起步的时候微偏肉一点点,但发动到中后段加速还是比较平顺的没有什么顿挫感,家用也绝对是够了,在市区超个车还是木有问题的。加速表现:起步初期会有些许慢一拍的感觉,中后段加速还不错没有乏力感。不过与其他车子相比较我也没有觉的有很大的差别,考虑到安全因素嘛,所以这动力我还是可以接受的,慢慢开嘛,不着急。
操控君威开的感觉还是很平稳的,操控精准,方向盘很轻巧,转向手感很好,没有任何虚位,开车很轻松。它的底盘比较稳,所以有时候的太快,也没有感觉到车身一点发飘的迹象。
油耗车子到手刚开不到一个月左右,还在磨合期,油耗有点大,目前车子已经开了有800多公里了,油耗在8和9左右,平时跑市区多一点,都说房子增值,车子减值,但我觉得本来就是享受的东西,所以花多花少,我觉得都还好。
舒适性舒适感这块,座椅没有一坐就往下陷一样的感觉,支撑和包裹不错,看这个座椅硬度应该使用的时间会比较长。有时候带妹们出去,他们都喜欢坐我的车,玩的那叫一个高兴,看他们开心,我也高兴。
最满意马上准备结婚了,为了工作来回方便,也为了回家方便点,决定买一辆车,但是买车不是买一件衣服那么简单,选得好也是一种省钱的方式,于是我也询问了家人,朋友,在结合了不同人的意见之后,也看了很多不同的车型,比如奔驰Smart,帕萨特等等,最后我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别克这个品牌,同时选择了君威2.0T精英型这款,我也在4s店实地对比了与君威各种类型比如像领先型,豪华型等等做了各方面的比较,也在网上做足了功课,就怕买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虽然说君威不是十全十美但是综合比较下来,我认为这是最符合我心意的。首先它的外观本人就很喜欢,大气,我想许多选择这个牌子的朋友都会这么觉得,大气的车开出去就会觉得心情舒畅,感觉整个人都显得有气场,当然外形只是我选择它的一方面,除此之外,它的安全指数高啊,这是重点,而且空间也大,我比较喜欢自驾游,这样平时带家人出去玩也很不错,至少一家人坐在一辆车不会觉得拥挤,不会觉得不舒服。
最不满意不管是车还是其他东西,真的是没有一样东西是十全十美的,总的来说我是很满意这款车,但是不能说就不考虑它的不足之处,看待任何事情都是两个方面,我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是它的动力了,起步有点肉。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这款车对于动力不是特别有要求的人来说还是足够的。
俄罗斯现在最先进的是战略轰炸机是什么型号?
图-160是超音速战略导弹轰炸机,由图波列夫设计局1970-1980年代研制,从1987年开始进入武装。自2005年前后,图-160开始被改进为图-160M,改进过程中,除对飞机进行延寿外,还对机载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进行了改进。加强版的图-160已在去年11月进行首飞,据称速度比美国的B1轰炸机快80%,航程多45%。
图-160是俄罗斯空军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也是俄罗斯现役轰炸机中唯一不经空中加油就能对美国本土实施攻击的轰炸机。其航程可达1.3万公里,无需空中加油可连续飞行23小时,能携带12枚带有核弹头的导弹。
伊尔-78加油机载有100多吨燃油,空中加油过程中,每分钟在空中泵压入2吨燃油,完成后两机迅速分离。有分析称,俄公开最先进战略轰炸机的空中加油过程,这意味着图-160的巡航范围已覆盖大西洋、太平洋和北极地区,有威慑西方国家的意图。
普京曾驾驶图-160发射巡航导弹
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被称为核打击力量的“空中利剑”,图-160远程战略轰炸机则被称为“空中利剑”中令敌方闻风丧胆的“三驾马车”之一。它具备洲际活动能力,既能在高空、超音速的情况下作战,发射巡航导弹,又能以亚音速低空突防,用核炸弹或导弹攻击重要目标;还可进行防空压制,发射短距攻击导弹,甚至还可以把轻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