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长期来看,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垄断组织OPEC为什么不能保持高油价?

2.油价暴跌,沙特卡塔尔英国等产油国为什么不崩溃?

3.沙特可能再度发动价格战!负油价危机卷土重来?

4.油价一直降,为何沙特坚持不减产?

5.沙特能源设施遇袭,70美元会是油价飙升终点吗?

6.沙特遭天人机轰炸,石油减少570万桶/天,油价是不是即将迎来爆涨?

从长期来看,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垄断组织OPEC为什么不能保持高油价?

沙特能维持油价吗_沙特能维持油价吗

其一因为政治的原因,产油国是无法对抗全世界的。其二价格过高会刺激新能源的发展,这样不利于产油国利益。其三OPEC是14个成员国,即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突尼斯、刚果。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各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所以不可能达成统一的垄断。

石油交易是重要的金融交易方式,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个人的财富创造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国内的石油交易市场的起步比国外晚,机构体系都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中,但这往往意味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潜力商机。

石油交易的形式主要石油期货交易以及石油现货交易。由于现货交易在许多方面都优于期货交易模式,石油现货交易是国际上广泛使用且备受关注的交易方式,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

OPEC

OPEC的全称是-organl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ed country即世界原油输出国组织,这个组织是由当今世界上原油出口量最大的几个国家组成,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俄罗斯等等,实际上它并不是个企业,或政治同盟,它的目的在于将世界上的主要石油输出国之间可能出现的原油价格差异或由此造成的竞争所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它们间统一定价,一致对外,同时也能在国际事务当中能不至于在美国等强国面前过于屈从,所以它的性质造成了一定的垄断效应但并不是为了垄断而成立的。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石油生产国为协调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反对开发和控制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而成立的国际组织于1960年9月成立。

油价暴跌,沙特卡塔尔英国等产油国为什么不崩溃?

这涉及到俄罗斯和中东产油国的真实经济实力对比。简而言之,俄罗斯经济实力不强,所以最容易被拖垮,中东产油国则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所以至今还没被拖垮,但不可否认已经有很大问题了。

从外汇储备和进出口来对比是最直观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汇率稳定性,也就直接关联了这些国家的财政实力。

我们可以拿沙特和俄罗斯做对比,选几组数据:

2014年沙特外汇储备官方数据为7300亿美元,全年进口总额1739亿美元,外债规模为零。

2014年俄罗斯外汇储备官方数据为4200亿美元,全年进口总额2868亿美元,外债规模6000亿美元。

沙特和俄罗斯的货币都不是储备货币,没有太大的境外留存和境外循环,因此外汇储备基本就是应付进口和债务支出的唯一蓄水池,而石油出口在两国出口结构中都占到了绝大比例,因此石油出口就可以看做是当期现金流。简单对比就能够看到,尽管沙特石油出口规模大于俄罗斯,似乎受到油价下跌的影响应该更大。但是沙特外汇储备规模庞大,达到约42个月进口额,而且没有任何外债压力,这使得即便油价下跌,沙特也有足够财力应对政府开支以及弥补国内投资缺口等。

而俄罗斯则相差巨大,即便全额认可官方储备数据,也仅仅相当于约17个月进口额,再加上庞大的外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全额外汇储备,因此一旦油价下跌,俄罗斯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当期收入发生明显萎缩,意味着为外债还本付息以及支付进口开支的现金流立即就会出现紧张,如果石油价格下跌太大,那出现现金流断裂也几乎近在咫尺。当期现金流一旦断裂就意味着债务违约、进口萎缩。须知俄罗斯进口商品中,食品、轻工产品占到了大多数,一旦进口被迫缩减,打击的就是国内民生,那政治格局就有可能受到冲击。种种风险叠加下来,当然会向国际商界透露出崩溃的迹象。

何况俄罗斯对外支付的蓄水池——外汇储备,其官方数据又有极大的泡沫。简单来说4200亿美元里,首先需要扣除120亿美元的IMF特别提款权和450亿美元黄金,因为这两项都不是现金,变现也都很困难,因此很难缓解短期支付危机,需要被扣除掉;其次还需要扣除820亿美元的退休基金和90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基金,因为这两项基金在绝大部分其他国家里,都不算外汇储备。这些基金有明确的限制用途,不能因为短期支付而损耗,除非修改联邦财务制度(当然俄罗斯是可能做得出来这种事情的,但是“理所应当”和“强行为之”还是差异巨大的)。扣除上述项目,实际上俄罗斯能够动用的外汇储备只有1910亿美元,根本无法支持进口、企业外债支付、国家外债支付这三项巨大的支出。因此其财政摇摇欲坠、国际信用屡次陷入崩溃边缘,也就不奇怪了。

沙特则不同,其7300亿美元(2014年的数值,现在没那么多了)的外汇储备中有1300亿是外国银行存款,其余超过5200亿是持有的外国有价证券,其中以美国国债及流动性好的固定收益证券为主。也就是说,沙特的外汇储备,是实打实的现金,或者可以很快变现成现金。自然有着极强的支付能力。国际商界也就不会去担心沙特的对外支付能力和信用情况了。

因此,我们看到,油价一旦下跌,俄罗斯的货币就会出现很大的贬值压力,甚至出现前段时间的卢布大崩溃,进而导致国内民生困难。而沙特尽管财政也在紧缩,但是却似乎并没有非常致命的影响。这里面的核心原因可不是因为“选择性宣传”误导,或者无良的媒体无良的政治导向等等,而是真实植根于两国绝然不同的财政实力。

有实力的,就挺得住,没实力的,就只能崩溃。世界是现实的。

沙特可能再度发动价格战!负油价危机卷土重来?

全球石油市场的持续疲软似乎正在加剧欧佩克+内部的紧张局势,其领导层内部的分裂现在也迫在眉睫。

与之前的评估相比,预计2020-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和石油产品需求不会出现 健康 增长。全球石油储备水平仍然很高,国际交易员公开质疑目前欧佩克+向市场投放额外石油的举措, 因为目前对这些油没有需求,现在印度成为疫情重灾区,欧洲局势不妙,单日新增已超过美国,甚至还是可怕的指数增长,不得不重回封锁,所以全球原油消耗的中坚力量印度和欧盟的需求水平远不及疫情前,甚至随着冬季来临还会持续下滑。

而对于OPEC+的产油国而言,石油就是命,其中的绝大部分经济体其GDP完全依赖能源出口,所以,眼前最重要的不是把产品卖个好价钱,而是卖出去!

按此前OPEC+达成的减产协议,2021年1月,之前减产约1000万桶/日(2020年5月)将降至600万桶/日。正如5月份所说,即使是现有的削减也不够,削减的放松只会延长目前疲软的市场状况。

可是对于OEPC的领头羊沙特而言,目前油价太低,无法维持沙特政府的战略。沙特政府预算的最新报告基于每桶50美元的假设,现实情况是目前的油价处于40多美元的低位。

随着国内经济压力和失业率的增加,如果合作不能带来必要的回报,新一轮油价战的旧选择并非不可想象。

上一次低油价之战,引发世界上首次出现负油价,致使世界能源三巨头的美国受创惨重,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美国今年申请破产的较大规模企业达504家,超过2010年以来任何可比时期的破产申请数量。申请破产企业中, 消费、工业和能源企业占了大头。包括鼎鼎有名的巨头 惠廷石油(Whiting Petroleum),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

一旦打价格战,毫无疑问将是整个产业链危机。受创的不仅仅是卖方,还有买方。例如,有人猜测作为买方是否可以借机囤货,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以中国市场为例,2 020年半年度 财报显示,中石油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同比下滑22.3%; 净亏损299.83亿元 ,同比下滑205.5%;中石化上半年盈利6.09亿元人民币,按年跌24.3%;中海油上半年的油气销售收入达663.4亿元,同比下降近三成;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下降65.7%。

印度石油公司第四季度一次性损失1130亿卢比,甚至连印度最大国有炼油公司也不得不卖身保命。就在6月份, 纳亚拉石油公司(Nayara)一个价值高达90亿美元的石化项目50%的股权被卖给荷兰石油巨头壳牌。

所以,无论是低油价还是高油价都是一把双刃剑,极端的价格战终将引发恶性混战。

油价一直降,为何沙特坚持不减产?

这个问题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地缘关系,下面就通过几个比较容易理解的理由来给你解释一下吧。

第一是工业体系庞大,难以灵活调度。要知道沙特的经济基本靠的就是石油工业了,所以在国内建设了非常多的石油设施。对应的利益集团、工人以及各种设备非常庞大、如果你要减产,必然会减少产出,减少产出就用不了那么多劳动力,而劳动力不需要了就会导致大部分人失业,失业就会造成国内局势动荡,为社会增添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真的爆发什么危机,那个时候又要花非常高昂的代价才能平息。所以说,这样一算,即便是不挣钱甚至赔钱也要比盲目的去减产石油好得多。

第二是人为调控很难跟得上市场规律。要知道,石油价格的增长和下跌最终还是受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控的。即便是一个国家政体,也很难掌握经济的走势,更不要说根据经济走势来提前调整自己的石油生产了。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出现某种情形的时候尽最大可能进行调控。但通常的经验是,人为参与的力量越多,对扭转经济的效果越差。所以现在很多政府都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因为如果把时间尺度放大,我们就会看到经济走势总是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这个大趋势人为改变不了。

第三是涉及到石油工业的特殊性。不少人由于对石油工业的结构以及内部流程不了解,所以容易产生误解。要知道,石油并不是我们小工作坊里生产出来的馒头花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的控制产量。在期货市场上,石油也是重要的产品,很多国家都是提前就在沙特定好了大量石油的。而期货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按照最初合同的价格进行交付。所以系如果沙特减少生成,很可能不少订单就无法满足了,进而造成的违约损失更大。

沙特能源设施遇袭,70美元会是油价飙升终点吗?

我认为70美元并不是油价标上的终点,目前国际社会的油价极不稳定,而且上涨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我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国际社会当中的石油价格还会出现上涨的,因为国际社会当中石油的产出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碍,所以供需出现了不平衡。

沙特最近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沙特的能源设施遇到了袭击,所以影响了整个国际社会当中的油价业务。由此可见,沙特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沙特的石油产出量在世界上还算是一个占比比较高的产出量,所以任何的举动都会影响着国际社会的油价的。

一、影响了人们对于未来石油价格的预期。

石油不仅仅作为一种货物,而且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一种大宗商品,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当中对于大宗商品普遍都是有一定的预期的,既然目前已经受到了沙特阿拉伯的影响,那么更多的资本市场将会对石油产量保持一个比较负面的态度,虽然会导致石油的价格出现比较大的上涨的。

二、国际社会目前并不稳定。

目前的国际社会其实一点也不稳定,目前的国际社会当中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因素,而且很多的国家之间的矛盾是非常严重的,对于中东地区的石油的争夺也是有很多的因素存在的,所以现如今的社会对于石油的价格也是一种推动的作用,只有国际社会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够导致油价的下跌。

三、日常生活受到油价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其实日常生活所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每一辆汽车都会使用石油能源,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汽车的成本会变得比较高的,因此每个家庭都会受到汽车成本的影响,从而会减少对于汽车的使用。

中东国家属于石油产出的主要地方,我们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其实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国家的石油生产并不大,因此我们国家要想在未来发展的过程当中掌握石油的主动权,就必须要和其他的国家搞好关系,而且必须要积极主动的进行能源的转型,才能够从根本上不受制于美国人的控制。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于任何行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因为很多的行业都会间接的和石油进行打交道的。

沙特遭天人机轰炸,石油减少570万桶/天,油价是不是即将迎来爆涨?

觉得应该还是会涨价吧,但是涨价的幅度是一定不会太大的,毕竟我们国家还是很强大的,这些东西还是可以控制好的。那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具体讲一讲油价。

顾名思义,油价就是石油价格,中国每年还是可以生产出很多油的,并且我们的地下还是埋了很多,只是可能现在还没有挖掘出来,石油市场的市场有效性和油价运动规律。所以基本上都是上下浮动。

现在几乎每一家每一户都是有车的,所以了解汽油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这个关系到钱的问题嘛,希望石油可以稍微在发掘一下,这样说不定会降低一下石油的价格。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油价在国家的控制下,几乎是不会有太大的波动的,所以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当前沙特供应关停是预防性的主动关停,绝大部分供应或能在短期内尽快恢复。预计即便供应尽快复产,当前油价仍有将有6至8美元/桶上行风险,指即便尽快复产,沙特9月份供应也已受较大影响。如果沙特断供不能如期复产,对油价影响可能超预期,具体影响还需要根据未来事态演变来判断,但预计不会长时间持续。

好了,最后还是要给大家总结一下,石油的价格可能还是会涨价一点点,但是幅度肯定不会太大,并且时间也是不会太长,但是我们还是祝愿这种情况可以稳定下来吧,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