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石油行业发生的十大变革事件

2.中国油价历史最高时候多钱一升呢?

3.请指出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因素?

2019年石油行业发生的十大变革事件

19年成品油价格走势_19年的油价

导读对于能源行业从业者来说,石油行业的变革和事件关系着他们的工作仕途好前景,只有把握住石油行业未来的走向,才能更好的适应现实工作,规划好职业路径,今天带给大家的就是2019年石油行业发生的十大变革事件,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1、油服企业走向十字路口

任何企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但全球第4大油服巨头威德福走向破产重组,不免让人唏嘘和令行业警醒。2019年6月,威德福在连年的亏损和高债务压力之下,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提交了破产重组计划。至此,威德福算是暂时退出了“油服巨头俱乐部”之列。从行业经营的角度出发,油服企业目前不得不为以往粗放式扩张经营买单。未来一段时间,油气生产商紧缩性的支出政策,将真正考验油服企业管理经营水平。

2、国家管网公司正式成立

备受瞩目的国家管网公司在年末之际挂牌成立,成为了全年撬动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国家管网公司将划转整合三桶油干线管网、省级管网、LNG接收站、储气库四类核心资产,预计2020年底调整到位,它们只作为第三方的市场服务主体。这一机制将推进国内资源共建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更重要的是为未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国内油气上、下游业务提供了机遇。

3、沙特阿美上市

沙特阿美控制着全球石油约17%探明可采储量、约13%产量的巨无霸,在2019年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上市,超越微软、苹果等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短期来看,沙特阿美为保证投资者回报以及境外上市的可能,这一趋势或将延续。

4、中国石化行业“血战”开启

2019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残酷竞争如期上演。在5月份,我国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紧随其后,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装置陆续开车。至11月,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历经8年的艰辛努力,实现工厂全流程打通和全面投产。如今,项目的陆续投产不仅重塑了中国石化行业国企、民营、外企三足鼎立的全新格局,更为国内炼油产能严重过剩的石化行业添了一把火。

5、中东硝烟弥漫,扰动油市神经

9月14日,沙特阿美“世界最大石油加工设施”和沙特第二大油田遭无人机袭击,造成沙特石油产量锐减超一半。时隔不到一月,伊朗油轮在沙特港口城市吉达附近便遭到两枚导弹的袭击,发生爆炸起火,造成大量原油泄漏。

6、中国成品油终端零售争夺战白热化

今年上半年,中石油、中石化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广东、福建、安徽等地掀起了成品油价格战,降价幅度高达1.0-2.2元/升不等。在此之际,浙江石化、山东东明石化等炼化巨头却表明了兴建加油站,大举进军成品油终端零售市场的意愿,而这势必引发新一轮竞争。

7、国家主导7年石油大会战

年初以来,在国家层面的主导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等国内石油企业纷纷做出响应,增加投入大打勘探开发进攻战。中石油勘探取得42项主要成果,发现并形成了鄂尔多斯10亿吨级庆城大油田、四川页岩气和塔里木博孜—大北两个万亿方大气区,中石化勘探取得35项主要成果,落实了2个亿吨级石油增储阵地和6个千亿方级天然气增储阵地。

8、中国油气上游市场全开放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取消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这意味着油气上游产业垄断壁垒进一步破除,外商石油企业可独立在中国投资油气田勘探开发。

9、美国页岩油继续冲击原油市场

美国9月单月原油和石油制品出口量大于进口量,这标志着美国自1978年以来首次成为石油净出口国。而且按照EIA预计,2020年美国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净出口量将达到57万桶/日,将首次成为年度原油和燃料的净出口国,或将撬动世界格局。

10、中国打通又一天然气大动脉

12月2日,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历时20年谈判,4年多建设,当今世界最长的天然气输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这一史诗级工程,对于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的中国而言具有深远战略意义。这一天然气大动脉的打通,将夯实中国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完善中国油气进口多元化渠道,增强中国国际市场话语权。

2019年即将结束,对于石油行业而言,这是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上是通过广泛调研、智能数据进行的统计,评选出了2019年石油行业最重要的10大事件,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油气行业的最前沿脉搏以及未来走向,做好19年的总结。

中国油价历史最高时候多钱一升呢?

2018年10月份油价突破了历史之最,在个别地方现在95号的汽油更是出现了9.32元一升的价格,这已经突破了国内历史油价的最高纪录!我国的油价大大小小一共进行了十八次调整,其中上调11次,下调6次,搁浅一次!但是在这十几次的调整中,涨幅远远大于下调的幅度!

石油价格猛涨应该说只是一种市场恐慌,但是结构性供应危机谈不上。虽然利比亚的局势一直扑朔迷离。但是从世界的整个石油供应结构来说,利比亚占的份额并不大。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本身就处在一个通胀的轨道中。里面更大的原因还是投机在作怪。”

同时,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也发表观点认为:无论从短期或长期来说,流动性泛滥、美元弱势及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导致油价将持续上涨,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应做好应对长期高油价的准备。

国际油价暴涨:

国际油价周四大幅反弹,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原油期货双双暴涨逾10%,收复本周早些时候全球市场动荡时的大幅失地,得益于市场臆测委内瑞拉呼吁召集OPEC紧急会议、全球股市反弹和供应速度放缓催生空头回补式反弹行情。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委内瑞拉与OPEC成员国接触,力促与俄罗斯召开紧急会议制定遏制油价大跌的计划。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收涨4.42美元,涨幅10.25%,报47.56美元/桶;美国NYMEX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收涨3.96美元,涨幅10.26%,报42.56美元/桶。

中国股市大涨缓解了市场有关该国经济的担忧,并推动大宗商品在本周遭遇抛售后普遍上涨。周四,上证综指收盘上涨5.3%。美国股市周三打破连续六日下跌的走势,缔造近四年来最大单日涨幅。根据分析师,证券资产的上涨支撑了所谓风险资产如石油和铜的普遍上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油价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油价迎2018年最后一次调整,或以“五连跌”收官社会

请指出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因素?

“2008年原油每桶近150美元时国内汽油每升卖6元,现在每桶原油才60多美元,每升汽油却卖5元多,还要涨价,真不知道中间的利润都让谁拿去了!”此次上调汽柴油价格前后,这样的质疑不断出现在一些网站的显著位置。 国家发改委在发布汽柴油价格上涨的消息时称,自今年3月25日国内汽柴油价格上调以来,WTI原油期货价格由每桶53.98美元上涨到66.31美元,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由每桶45美元左右上涨至目前的57美元左右。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上调汽柴油价格,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适当缩小了价格调整的幅度。 国际原油价格2008年初“破百”后一路走高,到当年7月中旬冲破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位。此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油价大幅回落,于今年初跌至每桶30多美元的低位。近期,国际油价再度出现大涨态势,仅5月份单月就上涨了30%,与年初低位相比,几乎又翻了一番。 与国际油价的“过山车”走势相比,国内成品油价格却画出了一条相对平滑的梯形路线。为减轻国际油价上涨给下游用油行业和群体的负担,国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去年6月20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1000元前,国际油价冲高至每桶130美元,国内成品油价仅相当于国际油价每桶68美元。此后,相对应于国际油价每桶83.5美元的价位,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去年6月20日至12月19日期间再度画出一条直线,而期间国际油价冲高到每桶147美元后大幅回落至每桶40美元。直至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启动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小幅震荡中,渐渐与国际油价走势趋同。 但就在国际国内油价反复的变化中,消费者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过高的质疑却一直没有停歇。一些消费者发出这样的疑问:“美国百姓收入比中国百姓高好几倍,为什么中国的汽油价格却比美国还高?” 还有一些人对国内石油企业的“亏损说”表示怀疑。“为什么石油巨头生产原油获得国际高油价带来的高额利润,却不能承担炼油亏损补贴消费者?”北京私家车主樊**说。 “消费者基于收入的考虑提出种种质疑,确实反映出了一些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接受采访的一些专家表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则认为,“社会对油价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垄断的一些质疑。”祝昉指出,“这需要国家继续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包括在石油流通领域引入更多竞争主体。” 石油企业:价格不上调就亏损? 这次上调汽柴油价格之前,我国两大石油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纷纷发出了国内汽柴油价格如果再不上调就要亏损的抱怨。 中石化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汽油价格中包含1元燃油消费税以及增值税、城建教育等附加税费。去掉这部分上缴国家的费用,即使炼油零利润,此次上调前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仅相当于每桶原油50多美元。 这位负责人说,此次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400元后,大大缓解了中石化炼油板块的压力。但由于这次上调是根据上一个计价期的油价走势,近期国际油价已冲高至每桶65美元以上,如果这一走势延续,国内炼油企业经营压力仍会持续。 中石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6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维持不动,按照近期的原油价格,每加工一吨原油将出现300多元亏损。此次上调价格后,企业炼油盈略大于亏。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说,不仅是两大集团,此次调价前整个炼油行业都已出现亏损压力。一些地方炼油厂由于炼油成本上升,前段时间开工率较低。近期基于油价上调预期开工率虽有所提高,但囤油惜售心理严重,已经对市场稳定供应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