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次贷危机,会造成什么后果

2.中国石油战略:我国是如何保卫我们的石油利益?

3.浙江石化价值分析化工成长龙头电话会议之四

4.先买车还是先买房?给点有实质性的建议?

5.2008年金融危机全过程

什么是次贷危机,会造成什么后果

惠州市今日油价_20174月惠州油价

1.次贷危机的概念[编辑本段]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次贷危机的产生[编辑本段]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2.1.产生原理[编辑本段]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其实现在已经非常严重了,10%左右的发展速度恐怕很难达到,除非报假表了,其实以前10%左右的发展速度就有水分,我是统计,我知道里面的猫腻,只有一个数字是最真实的那就是利税,相同的税负,利税多了,说明经济增长了.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预示着华尔街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我认为,影响有以下几点:  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  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  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  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  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15日宣布的“两率”下调市场并不领情就是证明。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  3.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主要原因:  ①在经济下滑状态下,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与贷款增量减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③经济下滑带来的行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很大(比如房地产贷款下面专门分析);  ④资产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贷款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第二还款来源丧失。如房地产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质押的贷款最为明显;  ⑤持有美国次级债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贷款造成的损失。如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贷款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贷款8000万美元;  ⑥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购及投资因危机加重,过去的“抄底”行为变成了现在的“垫背”结果。按照高盛的预测,2009年香港H股中资银行的获利大约下降4%-8%;规模较小的股份制A股银行获利下降幅度更达到8%-13%。  4.各国央行任何救市行为都会“失灵”。  就在最近两天,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各显神通,为金融体系注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美联储过去两天连续通过回购协议向市场注资1200亿美元,这是“911”以来最大规模的注资行动。在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瑞士等多个央行也连续采取注资措施。在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先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贷款利率,印尼则宣布下调隔夜回购利率。  但各国央行的努力没有马上收到成效,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欧洲股市、伦敦股市全线下跌沪深A股金融股抛压沉重,沪指的十年成本线也岌岌可危。在投资者的信心跌到“冰点”之后,任何的救市措施都会在沉重的抛压之下,变成“昙花一现”的“绿色风景”。但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税单边征收就是较好的救市行为。在投资者信心丧失后,最好是彻底取消印花税。  5.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冬天”来临,寄希望于政府救房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真正“冬天”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未来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和持币观望、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将大为提高。  根据高盛从银行向65家房产商贷放记录分析来看,从去年10月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但开发商仍以较高的利率,从国内外的私人投资者吸引了资金。为了筹集现金,国内大牌明星房地产开发商万科、恒大等都在竞相降价销售,明显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价已陷入下降趋势,尤其是同比下降较多的三个城市是深圳、广州与惠州。中国政府机构在16日表示,8月追踪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上海地区下跌了0.2%。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  此外,曾踊跃投资上海房地产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却要抛售部份最顶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产基金将两栋上海豪宅标售,包括新天地超过100间的商务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兴趣买下上海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楼层,而后也作罢。结合美国的“金融危机”来看,大摩标售中国房地产有可能是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做准备,它可能也预示着部分外资开始准备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这将对本在严冬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先是开发商面临偿付能力危机,其后是实力不济的房地产开发商倒闭,进而殃及国内银行。

中国石油战略:我国是如何保卫我们的石油利益?

一、

2018年过去了。

这一年,中国一共进口了4.619亿吨石油,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

尤其在锦州和惠州两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趁着11月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大笔购入石油,更加大冲高了进口数据。

虽然到处都有电动车推进的消息,但我国石油消耗高峰在2028年左右才会到来,我们对石油的依赖还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格林斯潘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中国毫不犹豫点了个赞。

二、

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但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才排在世界第13位,不含页岩油共有257亿桶,产油量也并不高,就算中国产油量高,以现在全球油价50美元左右的价格,我们的开采成本也不太划算。

(上图美国成本是35左右,但美国页岩油二叠纪成本低于25美元)

虽然中国石油产量1.9亿吨还能排在全球第五位,但大庆、胜利这样的老油田已经没多少储量,从2017年开始,中国进口石油占全年依存的72.3%,2018年占75%,预计到2020年,会占到80%,差不多成了一个完全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

保卫石油输入线,就是保卫中国经济的命脉。

在中国的进口石油列表里,2017年,前五大来源国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进口份额占比分别为14.24%、12.43%、11.11%、8.78%和7.42%。在前十位石油进口来源国中,中国自8个国家的进口增幅达到了两位数,增长最快的是自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同比增幅分别为24.98%和28.90%。俄罗斯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原油进口第一来源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主要油气产品进口国)

中国每年总共从44个国家进口原油,其中中东地区9个、非洲地区14个、北里海地区3个、南美洲地区5个。

每年从这些国家进口的石油,主要运往中国的青岛、宁波、大连、湛江以及杭州海关,进口份额占比分别为28%、12%、11%、8%和7%。

那些在茫茫大洋上航行的巨型油轮的航线,像一根根细微的细管,不断给正在茁壮成长的中国经济,输入新鲜的血液。

如果你仔细留意我们宏大的一带一路图,你会发现,大多数我们的原油供应国,正好在我们的一带一路版图内。

(一带一路图,几乎将中国所有重要的石油进口国都覆盖了)

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度互补,互助互利,他们需要中国工业生产的产品,中国需要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同时,中国向这些国家给予经济援助,帮助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是互利互惠的宏大战略。

三、

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情况就要好得多了。

到了2018年,拥有页岩油技术的美国,产量已经超过沙特与俄罗斯,11月,美国已能做到日产1170万桶石油,超过俄罗斯的1140万桶每日和沙特的1063万桶,成为当今第一大产油国。

其中,美国,沙特,俄罗斯三国的石油总产量,已经超过欧佩克15国的总产量,已能左右全球经济起伏。

美国一年要消耗约10亿吨石油,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主要进口加拿大(最重要),沙特,伊拉克,委内瑞拉,墨西哥的重质含硫油,他们的炼油厂从80年代开始主要炼这种油。

在页岩油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美国二叠纪页岩产量不断增加,美国的真实石油储量难以想像。

我国现有建成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共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利用上述储备库及部分社会企业库容,储备原油3773万吨,在国际石油供给突然中断的情况下,中国的石油储备,也只够33天左右,这距离国际常用的90天的储备“安全线”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和其他经济大国相比,中国的石油储备相差更多,美国的石油储备高达6.65亿桶,足够150天的消费。

日本的经济规模只有中国的一半,但其石油储备还高于中国,有2.97亿桶,日本的日均石油消费水平为445.1万桶,其储备规模足够使用68天左右。

四、

为了保卫中国的石油安全,我们现在主要解决从两方面着手解决,一个叫绕开马六甲,另一个叫保卫南海。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

中国经中东和非洲运输过来的石油,几乎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再进入中国(日本,印度也有90%的石油要经马六甲海峡)。

如果一旦发生战争,马六甲海峡被控制住,中国的石油安全将即刻被催毁,我们就只有33天的石油储备了。

一旦发生军事冲突,有敌对方封锁马六甲海峡,会对中国造成灾难性后果。

这也是我国为什么一直奋力发展海军,计划逐步建立数个航母战斗群及大型两栖部队的原因之一。

但现在美国海军实力之强,就是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海军全部堆在一起同美国血拼,大概也敌不过四分之一的美国海军,我们的海军还在缓慢成长中,因此,绕开马六甲海峡成为当务之急。

幸好在西边,我们有一个全地球最好的铁血盟友---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西边,有一片海岸线,离霍尔木兹海峡很近。

那里有一个深水良港,叫做瓜达尔港。

瓜达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由中方出资建设,从瓜达尔港再建一条铁路或石油管道,直通中国新疆喀什,再从喀什到上海,也就2500公里了,省下了上万公里的海上运输路程。新疆、甘肃地区原来老油气田已经开采殆尽,但当地还有许多配套的炼油加工设备,从喀什接进石油,一方面节约了绕道马六甲的海路,另一方面直接把石油送到了加工厂,直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有了瓜达尔港,中东地区我们主要的供油国,沙特,伊朗,伊拉克三国的石油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直接从巴基斯坦上岸,一路驶向喀什,再也不用经马六甲海峡,中国石油的陆上通道,就可以打通了。中国石油安全,也基本得到了保障。

不过目前中国运往瓜达尔的货物都是公路运输,虽然路程缩短,但成本比绕道马六甲海峡高几倍,要想实现经济效益,必须完善铁路、管道等运输设施,而中巴之间有高山阻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且需要时间。

而一旦瓜达尔港到喀什顺利对接,新加坡的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虽然巴基斯坦是我们的铁杆盟友,但我们也不能亏待巴铁,中方拥有瓜尔港40年经营权限,40年后将会送给巴基斯坦,在这40年里,中方拥有港口91%的利润,巴方拥有9%的利润,同时,中方在“中巴经济走廊”一共投资了560亿美元,为巴方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如果说巴达尔港是我们的现在,而南海,则是我们石油安全的未来。

南海是被称作“第二个波斯湾”,其远景保守石油储量相当于中东地区的一半左右,超过了整个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尤其是南海南部的万安滩、曾母暗沙周围、礼乐滩盆地地区。

中国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有很多不能尽如人意的障碍,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海洋石油资源方面。

整个南海盆地群石油地质资源量约在230-300亿吨之间,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的海上油田水深普遍小于300米,大于300米水深的油气勘探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也就是说,现在开发南海的石油资源,为时尚早,还需要等待技术的成熟。

除了石油,中国南海可燃冰储量世界第一,相当于800亿吨油当量,南海的可燃冰可供开采量3000年,而中国现在领先世界的顶尖技术细分类里,就有可燃冰开采技术。

南海拥有这么丰富的资源,关系着我国能源未来的生命线,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建设一支强盛海军,保卫我们富饶的南海。

五、

除了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中国还尝试在缅甸布局皎漂港。

皎漂港的优势是离中国陆地更近,运输成本更低,从皎漂港经铁路进入中国西南昆明,仅1500公里,昆明比喀什离内地可近多了,但去皎漂港还是要经印度洋,有可能为印度所制,所以中国也在斯里兰卡开始布局,在那里下了一步活棋。

缅甸内部政局不是太稳定,复杂多变,世界各国培植的势力暗流汹涌(我们平时新闻常看到出镜的果敢人,,罗兴亚等问题都是各国政治势力角逐的结果),没有比跟巴基斯坦合作来得放心。

(从皎漂港到中国西南地区陆地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中国三年前曾中标皎漂港项目,当时中方跟缅方谈的股权比是85%与15%,缅甸不同意,耽搁了三年,一直到2018年11月8日,终于谈妥股权比为70%跟30%---按原先的股权配比,缅甸不需要出钱,现在涨到30%股权,缅甸需要注资,第一阶段投资13亿美元,整个项目预计花费72亿美元。

另外中国也有尝试泰国克拉运河的可能性,不过克拉运河离马六甲海峡太近,开通运河成本太高,海峡又容易被封锁,跟不经马六甲是换汤不换药,这个是下下策,同时如果泰国克拉运河一旦开通,新加坡将会衰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新加坡是小国大政治,会以倾国之力阻止泰国开挖克拉运河。

(克拉运河一旦开通,新加坡将迅速衰落)

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瓜达尔港,还是皎漂港,抑或是克拉运河,中国走的每一步棋都将伤及新加坡的核心利益,因此大家会看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以华裔为主的新加坡,却是最喜欢怼中国的国家---我身边去新加坡旅游的大批亲友都反应新加坡对华人不怎么友好。

六、

现在我们必须聊一聊,保卫我们石油生命线的中国海军,现在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由于过去亏欠海军太多,中国现在的江南造船厂,大连造船厂,沪东造船厂,武汉造船厂订单不断,堪称“疯狂”的造舰规模像下饺子一样生产各种军舰,一艘满载排水量超过3000吨的054A导弹护卫舰从铺设龙骨到建造完毕仅需不到一年的时间,强大、完备的工业体系为中国海军快速、大规模造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自2012以来中国海军新舰入列或服役的数量不少于82艘,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除去核潜艇与航母之外的所有舰船,足以碾压任何中等国家的海军。

虽然中国海军目前只拥有两艘航母,一艘辽宁舰已形成战斗力,首艘国产航母正在进行第二次海上试验,但传闻第三艘航母已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第四艘航母已提上建造日程。中国还有导弹驱逐舰052D10艘,052C6艘,052B2艘,0522艘,051C2艘,9569艘,051B1艘,0516艘,护卫舰054A28艘0542艘,05641艘,053H310艘,登陆舰0714艘,07211艘123224艘核潜艇0946艘,0934艘,0923艘常规潜艇元级潜11艘,基洛级潜艇24艘,宋级潜艇17艘,明级潜艇8艘。

同时我国海军还有多艘舰艇下水或在建,例如:国产航空母舰已下水并进行了两次海试;055万吨大驱4艘下水;另有052D型导弹驱逐舰多艘下水或海试等等。

中国海军军费开支逐渐上升到俄国的2.5至3倍,中国海军整体实力超过俄国与法国,位居世界第二将成既定事实。

但是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差距还非常大,美国海军一年军费是中国海军的四倍,我们舰艇虽多,但高科技方面还有很大距离,最悲观的预计是中国海军战力还不到美国海军一成。

七、

无论在陆地还是海上,中国都是呈现出积极的姿态,努力保卫中国经济的生命线,我们还会依赖石油进口非常长一段时间,因为石油,我们也被卷进了世界各地的地缘政治斗争,在新能源彻底普及前,我们依然会开港铺路,修舰强军,保卫南海,推进友国。

中国的崛起已不可阻挡。祝祖国日益强盛。

浙江石化价值分析化工成长龙头电话会议之四

2017年四季度的时候,我们开过一个千人电话会议,当时是认为,会有一批千亿市值企业崛起,就是基于大炼化。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已经看到了一批优秀的公司进入了千亿市值的行列。下一步的节奏,可能慢慢地,会迈入2000亿市值的门槛。我个人大致的一个判断是,万华应该是所有的化工企业中,率先站上并站稳2000亿市值的。可能在一到两年内,我相信,浙石化的控股股东荣盛石化,我觉得大概率也会站上2000亿市值。 确实来说,大型炼化装置,从我们17年的研究来看,发展中国家化工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比较快的路,就是全球化工市场上的十家,九家都有大型炼化装置。 这个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若要赶超发达国家,发展大型装置是必经之路。目前来看,在大型裂化装置方面,浙石化,我6月30日去了一趟,确实,二期计划和一期的相比,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个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呢?一期是2000万吨炼油,140万吨乙烯加400万吨PX,二期在和一期一模一样的情况下,另外又加了一套140万吨乙烯。我大致算了一下,整个化工品的收率,可能可以达到70%,除了原油直接做化工品,裂解制乙烯做化工品以外,应该说,在全球,这么高的化工品收率、这么大型的装置,是没有的。类似荣盛、浙石化这样一套的装置,放在全球,这么大的规模、这么高的化工品收率,应该说用“旗帜”来形容,我觉得是不为过的。这是在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背景下发展的一条新路径。随着太阳能、储能、锂电池电动车这三个形成一个闭环后,尤其是现在两头逐步在成熟,卡就卡在储能这一端成本比较高,如果能发展起来,我觉得会发生一场能源革命。就是在原油、炼油、汽柴油、到内燃机这条产业链,可能会被刚才我说到的这条产业链所取代。这样来说,原油的角色,可能以前是70%是能源30%是材料,后面就会转变成30%是能源70%是材料,可能在未来十年内,或者十年到二十年以内会逐步地完成这个角色的转变。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大型的炼化装置,要在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中获取先机的话,一定是要把自己从一个能源提供商变成一个材料提供商,这一点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这一点浙石化做的是相当不错的。

另外,在路演过程中也经常有人问我,大型炼化装置的壁垒在哪里?我说,大型炼化装置的壁垒,主要是在两个环节。技术没有壁垒,为什么技术没有壁垒呢?因为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是来自专利上的授权,要么是国内专利商的要么是国外的。主要的壁垒在哪里呢?我认为一个是政策上的支持。像荣盛浙石化两期装置的整个投资大概要2000亿,自有资本大概接近540到550亿,这是很明显的资本密集型,商业银行还愿意竞争剩下的部分,这是资金上的支持。 最关键的壁垒在哪里呢?是政策上的,允不允许你做,这才是一个最大的壁垒。 我看过台塑王永庆的回忆录,一九七几年的时候,台塑从下往上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有一个想法,我要做一个大型的炼化装置。但是当时国民党不允许,因为当时台湾是由类似中石油、中石化的国有企业在经营,不允许你经营。一直过了20年,1994年,台湾国民党放开了,给台塑石化一张允许进入大型炼化装置的许可,至此以后,就开始建设,90年代开始建设,完全建成是在07年,25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我们国家也是这样,会涌现出这样一批优秀的企业,能到千亿的市值,本质上,还是国家给了政策上的支持,这个是我觉得最关键的。没有政策上的支持,允许他们进入并且允许他们做大做强,就没有这些企业什么事情了,这是第一个大型炼化装置的壁垒——政策。 第二个比较关键的,是本土要有足够大的市场。 为什么?像国内,大型炼化装置肯定不止一两套,已经很多套了。因为国内的市场足够大,建一套大型的炼化装置,一部分外销,一大部分内销,相当于是能进能退,保证产品能够基本上全部消化掉。整个亚太区域,以前是日本,后面是韩国,接下去是台湾,他们有大型炼化装置,本土有市场是一个前提。在这个情况下,大型炼化装置能够脱颖而出,是借助于本土的市场。所以大型炼化装置的壁垒,我的理解,第一个是政策,第二个是本土有一个相对比较庞大的市场,可以消化、容纳产品。浙石化,现在搞了2000万吨,再搞4000万吨,后面甚至还有三期,6000万吨等等,都可行。这些可行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我刚才说的两大基础上,这是我对大型炼化装置壁垒的认识。另外,就后面发展来看,我记得在17年大型炼化会议上也提出过一点,1000亿市值仅仅是这些公司起步的一个阶段,可以预期的是,这些公司可以动用的自由现金流将在上百亿以上,为中国化工企业赶上全球先进的化工企业打下了基础,因为只有他们才可以动用大规模的资金去做研发投入。譬如像韩国知名的炼化公司LG化学,它就是炼化起家,逐渐在电子、芯片、半导体方面有所成就。所以我认为,现在第一步,大型炼化装置,尤其是浙石化一期二期设计上,荣盛也好、桐昆也好,上一个台阶,接下来,这批大型炼化装置公司,谁会走的越来越好?一定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跨越,往新型材料上走,往上走,就是我觉得这些大型公司再上一个台阶最关键的驱动因素。

1、 历史 性机遇下的民营大炼化龙头

1.1、民营大炼化的 历史 性机遇

民营大炼化的起源来自“十三五”期间,国家在千吨级炼厂上对民营企业放开。2016-2018年,国内炼油化工行业迎来一波景气周期,民营企业对炼化行业投资热情高涨。恰逢2016年后民营聚酯龙头企业盈利趋势向上,积累了向上游做一体化延伸的资金,在这一波炼化投资高峰中,他们冲在了最前列。

“十三五”期间,国家制定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希望通过更为合理的规划,扭转国内石化项目分布分散、竞争力不强的格局。规划的七大石化基地均位于沿海经济发展水平高、港口条件优良的的区域:包括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和江苏连云港基地;泛珠三角的广东惠州和福建古雷基地;环渤海的大连长兴岛和河北曹妃甸基地。

这一轮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项目,无一例外占据了七大石化基地最有利的区域,典型的项目包括恒力石化2000万吨大连长兴岛项目,浙石化4000万吨舟山项目和盛虹石化1600万吨连云港项目。

2020年,恒力、浙石化和恒逸文莱项目一期均已经全面投产,开始为上市公司贡献利润。2020Q1,在油价下跌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国营炼厂普遍亏损,而民营大炼化仍有盈利,形成鲜明对比。民营大炼化证明了比存量炼化项目成本更低,分化在全年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然而,国内的炼油行业仍处于深度过剩状态,2019年国内炼油能力8.60亿吨,加工原油6.49亿吨,开工率只有75.5%,按照90%开工率估算国内炼油能力过剩约20%。国内的炼化企业不得不面临有6000万吨以上的成品油需要出口的压力。而下游产品的过剩正在从成品油蔓延到烯烃、芳烃等化工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家对新建炼化产能的审批将更为严格。此前抓住时机的民营大炼化企业,占据了沿海区位优势,项目采用了最新一代的炼化技术,是极具竞争力和稀缺性的。而浙石化,未来一年将从2000万吨增加至4000万吨规模,远期还有望增加三期项目到6000万吨,是这一轮民营炼厂扩张中占据资源最多的项目。

1.2、最具政策红利的民营大炼化企业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是2017年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设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将重点开展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中转、加工贸易、保税燃料油供应、装备制造、航空制造、国际海事服务、国际贸易和保税加工等业务。

2020年3月,批复《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指出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适度开展成品油出口业务,允许浙江自贸试验区内现有符合条件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开展副产的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先行先试,酌情按年度安排出口数量。

国内的成品油出口目前实行配额制,2019年只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化等国营企业获得配额。由于地方和民营炼厂在成品油分销网络的建设上大幅落后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等国营企业,成品油出口环节的限制,给地方和民营炼厂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2020年4月,浙石化已顺利取得100万吨低硫船用燃料油出口配额,预期后续在汽柴油的出口配额上也会有所放开。公司在7月又获得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质,为浙石化成品油的灵活安排生产和出口销售铺平了道路。

1.3、浙石化将形成民企控股,国企和外企三方合资的股权结构

目前浙石化的股权结构为荣盛石化(民企)控股51%,桐昆股份(民企)20%,巨化集团(国企)20%,舟山海投(国企)9%。舟山海投的股份拟转让给沙特阿美(外企),未来将构成民企控股,国企和外企三方合资的股权结构,有利于融合多方资源。

主要控股和参股方,荣盛石化和桐昆股份拥有庞大的PTA和聚酯产业链,可以和浙石化形成从油到丝的全产业链协同;巨化股份是浙江省内的大型化工国企,代表了浙江省国资的支持;沙特阿美是全球超级原油和炼化巨头,可以为公司带来原油进口、炼化技术、成品油和化工品销售贸易上的协同。

在成品油销售环节,浙能集团和浙石化共同成立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浙能控股60%,浙石化40%。浙能集团是浙江省大型国营电力、油气和能源服务巨头。合资公司将在浙江建设几百个加油站,作为浙石化成品油的一条重要销售渠道。

在对原油到化工品的技术发展上,沙特阿美和沙特基础工业的第三代原油制化学品技术,实现接近50%的从原油到化学品直接转化率。第四代技术是沙特阿美和CB&I、CLG联合开发的“热原油制化学品”技术,可通过研发加氢裂化技术将原油直接生产化工产品的转化率提高至70%-80%。

2、浙石化将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一体化炼厂

相比国内的存量炼厂,浙石化整体规划设计,装置规模大,技术领先;位于华东核心位置,区位优势显著。其主要股东可以就近消化PX和乙二醇。在政策支持方面,浙江省政府配套建设公用设施,给予800万吨规模煤指标,配套构建成品油零售网络。浙石化400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炼厂。

2.1、整体设计规划,烯烃芳烃比例高,规模优势显著

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整体规划设计的,一期围绕最大化芳烃产能为中心,并配套大型乙烯装置充分利用轻烃资源;二期方案最大限度生产乙烯及下游产品。4套1000万吨常减压装置加工原油适应性强,其中一期设计可加工高硫中质和高硫高酸原油,可按照市场原油的供应情况加工低价的“机会原油”。

浙石化初期设计总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1040万吨/年芳烃(其中800万吨PX)+280万吨/乙烯。其中一期建成规模为2000万吨/炼油+520万吨/芳烃(其中400万吨PX)+140万吨/乙烯,即成品油收率为42%。一期重油加工选用固定床渣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焦化组合模式;二期将采用浆态床渣油加氢方案。一期化工部分乙烯下游产品主要为EO/EG、聚乙烯和苯乙烯;丙烯下游主要为丙烯腈,聚丙烯和苯酚丙酮,并配套60万吨丙烷脱氢装置充分利用炼厂副产的LPG多产丙烯。公用工程方面采用海水淡化、粉煤锅炉和煤焦制气,制氢成本较低。

浙石化二期在总结一期经验的基础上,计划增加一套乙烯,并扩大芳烃的产量,计划将整体调整为4000万吨/年炼油+880万吨/年PX+420万吨/年乙烯,化工品比例进一步提升。按照二期乙烯和芳烃产品的比例,预计浙石化一期也还有进一步优化增加化工品的空间。

2.2、下游一体化配套优势

浙石化的主要股东荣盛石化,其参控股的逸盛系,拥有1350万吨PTA产能,远期将达到2000万吨。荣盛石化还拥有255万吨聚酯产能,并在继续增加。另一股东桐昆股份拥有400万吨PTA产能,远期将达到900万吨;拥有640万吨聚酯产能,远期将达到1000万吨。两大股东完全可以消化其生产PX和MEG产能。其他聚烯烃等化工品方面,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最活跃的化工品交易和应用市场。

此外荣盛石化在宁波中金还有200万吨芳烃装置(含160万吨PX),采用燃料油和石脑油进料路线,如果上游炼油端可以放开,中金石化也可以扩展成一套炼化一体化装置。

下游方面,浙石化采用合作的模式,进一步深挖化工品深度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浙石化和德美化工成立德荣化工(50:50),对浙石化项目50万吨裂解C5和48万吨裂解C9进行深加工。将建设50万吨/年裂解碳五分离装置,20万吨/年碳五加氢装置,48万吨/年裂解碳九分离加氢装置,7万吨/年间戊二烯树脂装置,10万吨/年DCPD树脂加氢装置和6万吨/年碳九冷聚树脂装置。浙石化和BP计划以50:50的比例建设年产100万吨的醋酸厂,将采用BP的CATIVA XL技术。

3、全球首屈一指的炼化一体化基地

3.1、世界超大型炼厂情况比较

4000万吨规模的炼油产能,可以进入世界前五行列,到6000万吨可以名列全球前二。全球范围内,炼油产能聚集的区域主要是美国墨西哥湾、韩国蔚山、印度贾姆纳格尔、新加坡裕廊岛和沙特延布等。其特点是,既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又面向腹地广阔的消费市场。同样的,我国杭州湾也有望形成一个1亿吨以上的炼化产能聚集区,辐射长三角区域,该区域已包括浙石化、镇海炼化、上海石化、大榭石化和高桥石化的搬迁。

排名

公司

炼厂所在地

炼油能力 (万吨/年)

1

印度信诚石油公司

印度贾姆纳格尔

6200

2

委内瑞拉帕拉瓜纳炼制中心

委内瑞拉胡迪瓦纳

4830

3

韩国SK公司

韩国蔚山

4200

4

阿联酋阿布扎比炼油公司

鲁维斯

4085

5

GS-加德士公司

韩国丽水

3925

6

S-Oil公司

韩国昂山

3345

7

沙特阿美公司

美国得克萨斯州波特阿瑟

3015

8

埃克森美孚公司

新加坡亚逸查湾裕廊岛

2960

9

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

美国得克萨斯州Galveston港

2855

10

埃克森美孚公司

美国得克萨斯州贝敦

2800

11

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Garville

2780

12

沙特阿美公司

沙特拉斯塔努拉角

2750

13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麦寮

2700

14

埃克森美股公司

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巴吞鲁日

2510

15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

科威特艾哈迈迪港

2330

16

壳牌东方石油公司

新加坡武公岛

2310

17

中国石化股份镇海炼化公司

中国宁波镇海

2300

在全球这些规模名列前茅的项目中,委内瑞拉和阿联酋是因为原油产地区域而规划的炼厂,以生产燃料为主。委内瑞拉帕拉瓜纳炼制中心的大炼厂Cardon和Amuay最初都是由1950年左右的300万吨/年以内的炼厂发展而来,到现在的4830万吨/年规模,主要目的是将委内瑞拉的重质原油转化为燃料。但因为委内瑞拉的经济危机,使得投资和原料经常不足,炼厂负荷常年得不到保障。阿联酋鲁维斯炼油厂起步于600万吨/年的装置,2000年扩建到1500万吨/年,2015年扩至4085万吨/年,也以生产燃料为主。

韩国既不是中东那样的原料地,也不具备像中国、印度那样的消费市场,其炼厂以出口为导向。韩国大规模建炼厂是在1990年以后,以规模效应著称,其炼厂平均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由于靠近中国市场,2008年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韩国炼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红利,例如08年后中国每年从韩国进口大量的PX。但是,随着国内这一批千吨级炼厂的落成,失去消费地和装置先进性优势的韩国炼厂正在逐步丧失竞争力。

3.2、印度信诚实业:高速发展的市场化民营炼厂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石油需求持续增长。由于印度炼油业对私人资本开放,私营炼厂得以蓬勃发展,目前已占印度炼油能力的40%。印度信诚石油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民营炼化巨头,在贾姆纳格尔的炼厂拥有140万桶/天的原油处理能力,对应7000万吨/年,是全球最大的炼厂,复杂系数为21.1。同时,公司在2018年成功投产了150万吨美国乙烷进料的乙烷裂解装置,增加乙烯的产能。

印度信诚实业集团是一个横跨能源化工、零售和电信业的超级大集团,是印度市值最大的公司。炼化板块目前仍是其盈利最好的板块,是其发展的基石,帮助其培育了快速增长的电信业。

近年来,为解决其高企的负债和保持增长,印度信诚也展开了和国际巨头的合作。沙特阿美计划斥资150亿美元收购印度信诚炼化板块20%的股权,其对印度信诚炼化板块的估值达到750亿美元。作为合作,印度信诚将从沙特阿美采购50万桶/天的原油。下游分销方面,印度信诚和BP公司合资(51:49)的成品油零售公司,目前在印度有约1400座加油站,估值20亿美元,计划未来5年内将加油站增加到5500座。

3.3、台塑石化:浙石化的“简配版本”

台塑石化拥有2700万吨炼化产能和300万吨乙烯产能,其主要装置在1998年、1999年和2007年投产。台塑石化主要由3套900万吨常减压装置、2套400万吨重油加氢装置、2套420万吨渣油催化装置,和3套分别为70万吨、103.5万吨和120万吨的乙烯装置组成。其芳烃组分交由台化芳烃厂加工,烯烃组分也被交由台塑集团其他子公司加工,所以台塑石化相当于70%比例浙石化产能的“简配版”。

台塑石化在原油价格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净利润大致在50-120亿人民币之间波动,市值在2009年炼厂建设完成后基本在1500-2000亿人民币之间波动。

估值方面,台塑石化近10年平均ROE水平在11.5%,而平均PB为2.5倍,PE大致在20倍附近波动。

3.4、浙石化的国际比较

从炼厂产能规划上来看,浙石化二期建成后将远超台塑石化,三期建成后将达到印度信诚炼化板块的规模,并且在化工品方面产能更大,向下游延伸更深。从产业链配套来看,浙石化在下游聚酯产业链的配套和产业集群上也优于台塑石化和印度信诚。

从过去10年亚洲炼厂PB-ROE情况来看,日本炼厂的ROE水平最低,韩国炼厂次之,印度和中国的炼厂ROE水平较高。从我们对民营大炼化各个板块的理解来看,过去聚酯和PTA板块的ROE水平大致在10%左右,而民营大炼化项目的ROE水平有望提升至20%以上。民营大炼化公司的PB水平应该高于亚洲其他炼厂。

先买车还是先买房?给点有实质性的建议?

随着当代 社会 不断的前进,无论是物价还是房价都在不断上升。这样的状况对于工薪族可谓是不够友好了。毕竟工资增长的速度完全比不上物价和房价上涨的速度。

我的一个朋友大学刚毕业,凭借着优秀的成绩和不凡的能力,轻松地找到了一份月薪一万的工资。但是由于他是在大城市工作,加上平时有点赖床的习惯,于是他只好在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租房子。

结果,一万工资一下子就用去大半去负担房租了。再加上较高的物价,让他每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因此,他就觉得自己要么买车,要么买房,来逼迫自己省钱。

那么是应该先买车,还是先买房呢?个人觉得还是先买房可能会好点!

第一,车的价格没有房子的价格贵,买房子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筹钱。虽然,车和房子是目前在进行相亲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事情。但是 汽车 相对于房子,还是排在了第二位。毕竟房子才能给人安定和温暖的感觉,是相亲之中的基本要求。而 汽车 在相亲之中,只是加分的项目罢了。

第二,养车的费用也一笔不小的开销。随着近期油价再次上涨,养车和用车的费用再次升高。虽然 汽车 的价格较低,更容易购买,但是养车的费用会在无形之中不断消耗你的积蓄,这样的情况,会让你买房子的路途变得更加长远。这样就少不了亲朋好友和邻里的质疑和鄙夷。

第三, 汽车 价格越高,质量和舒适度也就高上一个层次。如果先考虑买车再买房子,那么就会因为要买房子的牵制,导致投入过多的钱去买 汽车 ,很多时候只能将就一下,选择较低价格的 汽车 。这样情况下,买下的 汽车 很有可能不是自己满意的 汽车 ,就会想等买完房子过后再换一辆车。

第四,现在的交通设施已经足够完善了,开车有时候可能还不如公共交通方便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投入在交通方面的资金也就越来越多了。很多城市都修建了许多地铁,使无车一族可以更加方便地去上班。而高铁和动车已经连通了全国许多的城市了,在外出 旅游 的时候,开车反而会堵车,而高铁和动车就显得更加方便了。

第五,共享 汽车 的出现!如果先选择买房子,即使出行的时候需要用到 汽车 ,也能够通过共享 汽车 满足一时之需。毕竟,在筹钱买房或者 汽车 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努力工作和尽量省钱一般不会进行自驾游等花费较贵的 活动。这样用车的机会也就少之又少,共享 汽车 已经足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了。

从这五个原因可以明显感觉到,先选择买房子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你十分喜欢 汽车 ,那样还是可以先买 汽车 的。毕竟千金难买我喜欢!如果你的父母已经为你买了房子,那样的话买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随着当代 社会 不断的前进,无论是物价还是房价都在不断上升。这样的状况对于工薪族可谓是不够友好了。毕竟工资增长的速度完全比不上物价和房价上涨的速度。

我的一个朋友大学刚毕业,凭借着优秀的成绩和不凡的能力,轻松地找到了一份月薪一万的工资。但是由于他是在大城市工作,加上平时有点赖床的习惯,于是他只好在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租房子。

结果,一万工资一下子就用去大半去负担房租了。再加上较高的物价,让他每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因此,他就觉得自己要么买车,要么买房,来逼迫自己省钱。

那么是应该先买车,还是先买房呢?个人觉得还是先买房可能会好点!

第一,车的价格没有房子的价格贵,买房子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筹钱。虽然,车和房子是目前在进行相亲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事情。但是 汽车 相对于房子,还是排在了第二位。毕竟房子才能给人安定和温暖的感觉,是相亲之中的基本要求。而 汽车 在相亲之中,只是加分的项目罢了。

第二,养车的费用也一笔不小的开销。随着近期油价再次上涨,养车和用车的费用再次升高。虽然 汽车 的价格较低,更容易购买,但是养车的费用会在无形之中不断消耗你的积蓄,这样的情况,会让你买房子的路途变得更加长远。这样就少不了亲朋好友和邻里的质疑和鄙夷。

第三, 汽车 价格越高,质量和舒适度也就高上一个层次。如果先考虑买车再买房子,那么就会因为要买房子的牵制,导致投入过多的钱去买 汽车 ,很多时候只能将就一下,选择较低价格的 汽车 。这样情况下,买下的 汽车 很有可能不是自己满意的 汽车 ,就会想等买完房子过后再换一辆车。

第四,现在的交通设施已经足够完善了,开车有时候可能还不如公共交通方便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投入在交通方面的资金也就越来越多了。很多城市都修建了许多地铁,使无车一族可以更加方便地去上班。而高铁和动车已经连通了全国许多的城市了,在外出 旅游 的时候,开车反而会堵车,而高铁和动车就显得更加方便了。

第五,共享 汽车 的出现!如果先选择买房子,即使出行的时候需要用到 汽车 ,也能够通过共享 汽车 满足一时之需。毕竟,在筹钱买房或者 汽车 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努力工作和尽量省钱一般不会进行自驾游等花费较贵的 活动。这样用车的机会也就少之又少,共享 汽车 已经足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了。

从这五个原因可以明显感觉到,先选择买房子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你十分喜欢 汽车 ,那样还是可以先买 汽车 的。毕竟千金难买我喜欢!如果你的父母已经为你买了房子,那样的话买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在杭州是一名房地产经纪人,身边的朋友都是先买车,因为工作需要,带客户看房这样体验感更好!

先买车还是先买房?看你自己了,为了上班方便可以先买车,或者为了结婚稳定下来先买房,个人需求问题,因地制宜,如果按我来说如果有买房钱,先买房,房子涨的厉害啊

其实在中国一直有一个终极问题困扰着国人,那就是到底先买车还是先买房?为了这个问题有不少人分成两派吵得是不可开交。站买房的人认为无论人到哪里总要有一个落脚点和一个家,而且现在的房子不仅很保值还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况且结婚之后肯定要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相对买车买房的好处是太多了。而买车的人认为,现在房价就算在奋斗一辈子估计也买不起,但是相对而言车现在人人都买得起国产吉利长城合资丰田,而且在当今 社会 也很实用,所以按照目前的情况买车才是最实际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人有不同的看法。

先来跟你分析一下:我自己的买车买房经历给大家说下!

如果是买车的话,先看看自己从事什么岗位、职业?对车的需求程度大不大?

就拿我本人来说,我是一名杭州的房地产经纪人要经常做一些业务上的事情,当然别人也有车可以用。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名业务员是必须往自己当老板这一条路走的,所以买车就会成为首选。一辆1.6或者1.8的车每个月1500公里的话,油费是一千块多一点的了,有时候也不排除跑不了1500公里。另外,正常情况下一辆车一年下来算上保险、油费、保养等等之类的费用是两万左右。虽然车是消费品,但它同样是你赚钱的工具之一。 社会 很现实,你有车子后社交网络也会慢慢宽起来。况且,你和一伙做生意的人出来吃饭应酬,人家不会问你家住哪里,是租还是月供。但至少他看到你不是做公交车或者打摩托过来。

我是一个喜欢到处走走的人,有车的话可以多点带家人和朋友多出去走走,自驾游,生活也是可以很美满的。如果你是在外工作打拼的话,也可以偶尔回老家看看自己年迈的父母、过年过节不用携家带口坐火车回老家。当然,房子也是要买,不过是要把买房的时间推后一点点,等自己事业有了起色,袋里的银两再宽一点就入手。

在中国,很多人都有房子的情结,觉得有房子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岳母娘找女婿也是首先看有没房子。不过她们那个年代的 社会 财富结构跟现在已经不一样了。20年前有房子跟2014年要房子的基础门槛不再一样。当然,如果你有经济能力的话而且对车的依赖不大,那就先买房子。

最后跟你说说我身边的一些买房朋友的状况吧。

存了好几年的钱,再向家里或者朋友借一点就凑够了一个首期(30%),然后按揭贷款分15或者20年供,每个月月供就两千多块,家庭柴米油盐以及一些小开支至少一千五,还有平时的 社会 开销呢;就这样过上了省吃省用的有房子的生活,然后两个人慢慢的存点小钱。再过一两年要有小孩了,你猜猜生小孩头几个月的开支是多少?

试想一下,这样的生活你能过上几年?别说15年,1年我都受不了。这样做人太压抑。但如果你的收入比较可观、而且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家庭负担不重的话,那就先买个房子吧。

毕竟在中国人心目中,成家立业中的成家,就是得需要一套房子,没有房子,很难娶妻生子,也不可能在一个城市安身立命。当房子成为了婚姻的必备品,大家自然不会因为房价飞涨而放弃购房!而且目前政府调控房价,其实调控的并不是高昂的房价,而是将房价的涨幅控制在一定水平内,也就是说,未来房价一定还会涨,只是这个涨幅水平,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相比较而言,购车方面需要的花费,并不大,而且现在很多车企,都在不断的提高车型的性价比,甚至是做活动降低车型售价!不过一旦买车,车主们就必须负担起车辆的保养费,维修费,停车费,油费,保险费,而这些费用对于那些刚入 社会 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负担!

1、根据个人的资金能力来考虑,想清楚买车或买房的理由。

2、如果只是为了有面子,平时代步,建议先不急着买车,毕竟车子一下地,折旧很快,而且油费、保养费、停车费等等开销很大。

3、现在的交通设施已经足够完善了,开车有时候可能还不如公共交通方便了。很多城市都修建了许多地铁,动车及高铁,使无车一族可以更加方便地去上班去 旅游 ,开车反而会堵车。

4、共享 汽车 的出现!如果先选择买房子,即使出行的时候需要用到 汽车 ,也能够通过共享 汽车 满足一时之需。毕竟,在筹钱买房或者 汽车 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努力工作和尽量省钱一般不会进行自驾游等花费较贵的 活动。这样用车的机会也就少之又少,共享 汽车 已经足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了。

5、在中国人心目中,成家立业中的成家,就是得需要一套房子,没有房子,很难娶妻生子,也不可能在一个城市安身立命。

6、房产属于资产。买房除了居住还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具备一定的保值、增值特性。此外,购置房产还有附加功能,比如孩子入托入学、增加相亲资本等等。如果目前即没房也没车,先买房吧。

在这个问题上,对于在A和B之间有过长久的徘徊,并且做过错误选择的我来说,可以给你分享一下个人的经历。我建议你先买房。先买房再买车。

首先,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但是相信你只要是在外面打拼哪怕是在家里县城或者市区工作都是一样的。目前来讲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结婚先过丈母娘这一块,那就是先买房,当然我猜测你是男生,因为女生很少会在车和房上面纠结,买了房才能踏实的去和女朋友见丈母娘,可能结婚了丈母娘就回赠一辆车,车就有了。

其次,2017年初,我也是面临现在这个情况,当时看着别人都有车,做业务很方便,最后就想着自己如果先把车买回来那不是也会很方便,或者可以做更多的业务,结果就直接去买了一辆车,买完车之后,新车保险,各种费用,加油保养,无形中都丢进去很多钱,属于钝刀慢慢割,惠州那一段时间是不断再涨,一涨再涨,后来自己经济压力也变大了,房子也越来越远了。这么多钱用来打滴滴都够打一年的费用,如果买车只是为了面子,建议冷静一些,现在出门打车别提多方便。

最后,如果是工作需要,同时所处的城市房价特别高,建议先买房,毕竟把钱拿在手里都是贬值的,随着物价的上涨存款就会越来越少可以先置办一辆车。

总之从个人经历和长远来看,还是先买房吧,买不起城市买家里,把钱变换成不动产,自己才会有目标,有动力,现在买车首付比较少,一两万几千都可以,月供没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买车了。

以你个人信息来看,你有五险一金,建议你先买房,买房可以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就少了很多,买了以后房子就是你的,或许还有增值的空间,买车就是消耗品,月供,保险,停车费,保养,年检,油钱,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时间长了,磨损严重了又要换,两者比较还是买房好点

在这个问题上,对于在A和B之间有过长久的徘徊,并且做过错误选择的我来说,可以给你分享一下个人的经历。我建议你先买房。先买房再买车。

首先,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但是相信你只要是在外面打拼哪怕是在家里县城或者市区工作都是一样的。目前来讲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结婚先过丈母娘这一块,那就是先买房,当然我猜测你是男生,因为女生很少会在车和房上面纠结,买了房才能踏实的去和女朋友见丈母娘,可能结婚了丈母娘就回赠一辆车,车就有了。

其次,2017年初,我也是面临现在这个情况,当时看着别人都有车,做业务很方便,最后就想着自己如果先把车买回来那不是也会很方便,或者可以做更多的业务,结果就直接去买了一辆车,买完车之后,新车保险,各种费用,加油保养,无形中都丢进去很多钱,属于钝刀慢慢割,惠州那一段时间是不断再涨,一涨再涨,后来自己经济压力也变大了,房子也越来越远了。这么多钱用来打滴滴都够打一年的费用,如果买车只是为了面子,建议冷静一些,现在出门打车别提多方便。

最后,如果是工作需要,同时所处的城市房价特别高,建议先买房,毕竟把钱拿在手里都是贬值的,随着物价的上涨存款就会越来越少可以先置办一辆车。

总之从个人经历和长远来看,还是先买房吧,买不起城市买家里,把钱变换成不动产,自己才会有目标,有动力,现在买车首付比较少,一两万几千都可以,月供没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买车了。

买车属于消耗性消费,而工业消费品随着时间推移性能只会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便宜,故新车入手即贬值。此外,养车每年的保险、油料费、停车费、保养费等等也是不小的开支。没车对生活影响不会太大,毕竟现在交通发达,可替代品很多。比如城市公交、 汽车 租赁、共享 汽车 等等。

房产属于资产。买房除了居住还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具备一定的保值、增值特性。此外,购置房产还有附加功能,比如孩子入托入学、增加相亲资本等等。如果目前即没房也没车,先买房吧。这几年房价涨得厉害,买房的没有后悔的吧。

先来跟你分析一下:

看你的月收入是多少?有没有存款?工作收入问不稳定?

如果是买车的话,先看看自己从事什么岗位、职业?对车的需求程度大不大?

如果是买房的话,就要看自己对房子的消费能力(这个很重要)。

1.要根据个人的资金能力去考虑,其次要想清楚买房买车的理由。

2.如果只是为了有面子,平时代步,建议先不要急着买车,多攒一点钱去买房。

3.车子是个消耗品, 汽车 行业发展迅速,其竞争力很大,但房子是个投资品,是有回报的

2008年金融危机全过程

金融危机从2007年就开始了,直到2008年,中国的影响才明显开来: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金融危机是金融领域的危机。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全球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