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应油价调整_油价调整的消息
1.易车早报:2023年油价首次调整/每升上涨约0.19元
2.国庆长假后国内油价或将继续下调92号汽油价格或将跌破8元
3.成品油价迎下半年最大降幅:92号汽油重返7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少花17.5元
4.涨价!汽油、尿素、肉鸡、鸡蛋价格都有涨,涨了多少?
5.中国的油价为什么涨的快跌的慢呢?如题 谢谢了
6.我国的油价到底高不高?中石化冤么
7.油价为什么涨快跌慢?
易车早报:2023年油价首次调整/每升上涨约0.19元
2023年1月4日,易车编辑为您精选以下内容:
1、2023年国内油价首次调整
2、比亚迪回应2023年销售目标“400万辆”
3、小米回应造车“遇坎”传闻
4、特斯拉因夸大续航里程被韩国罚款
5、河南对省内新购汽车按价格的5%给予补贴
6、网传朱晓彤已接管特斯拉北美销售工作
7、五菱凯捷混动铂金版预售
8、大众甲壳虫海外召回
头条:2023年国内油价首次调整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月4日0时起,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提高250元和240元。
根据测算,此次调价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9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1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元。如果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9.5元左右。
回应:比亚迪2023年销售目标400万辆?
针对有消息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比亚迪2023年年销量400万辆的目标”,有媒体从比亚迪获悉,受疫情影响,市场、消费需求及供应链体系等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比亚迪对2023年销售目标不好判断。
比亚迪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及变化,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灵活制定各项计划,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回应:小米造车“遇坎”传闻不实
针对小米造车“遇坎”且小米汽车品牌没批下来的传闻,小米公司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回应称:“该消息不实,不存在所谓品牌需要批准的说法,此外,小米汽车进展顺利,谢谢大家关注。”
有“大V”爆料称,小米汽车车型已经定版,造型酷似保时捷Taycan,且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品牌未批下来,被列入到资本无序扩张概念,可能将来不准叫小米汽车,只能给别人代工。不过在王化回应后该内容已被删除。
行业:特斯拉因夸大续航里程被韩国罚款
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将对特斯拉公司处以28.5亿韩元(约合1549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原因是该公司未告知客户其电动汽车在低温下的续航里程较短。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 (KFTC) 表示,自2019年8月到近期以来,特斯拉在其当地官方网站上夸大了“其汽车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与汽油车相比的燃油成本效益以及增压器的性能”。
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称,特斯拉汽车在寒冷天气下的续航里程与广告相比最多下降50.5%。
促进消费:河南对省内新购汽车按价格的5%给予补贴
河南省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其中提出,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惠民政策,将购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0元/台,省、市级财政各补贴一半。
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替代,培育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向干线公路服务区和县域延伸,到2023年年底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集中式充电示范站县域全覆盖。
网传:朱晓彤或已接管特斯拉北美销售工作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已接管北美地区的销售、服务和交付工作,其将担任全球管理层职位。就在上月,有消息称特斯拉CEO马斯克已安排朱晓彤协助运营公司在美国得州奥斯汀的最新工厂。在这之前,朱晓彤曾监督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
据悉,朱晓彤开始在美国担任更广泛的角色,负责北美的销售、配送和服务工作。目前,朱晓彤的官方头衔仍是负责亚太地区的副总裁,但知情人士称朱晓彤现在已被添加到北美销售、服务和交付组织架构中。
预售:五菱凯捷混动铂金版13.98-14.98万元
五菱官宣旗下首款混动旗舰产品——五菱凯捷混动铂金版正式开启预售。新车推出臻享型与奢享型两款车型,价格分别为13.98万、14.98万。
凯捷混动铂金版大四座的灵动布局下,二排座椅配备了560mm超长磁浮式滑轨、72°的电动腿托并支持180°电动放平;第三排座椅支持5/5独立纯平放倒,最多可拥有1514L储物空间;车内座椅坐感细腻柔软,第二排设有航空品质折叠桌板,并搭配自动恒温空调、PM2.5滤芯+负离子发生器。动力方面,2.0L混动专用发动机搭配大扭力电机,综合油耗5.9L/100km,最高续航可达1100km。
召回:大众甲壳虫共涉及37558辆
大众汽车甲壳虫在海外召回,共涉及37558辆。本次召回是此前召回的一次范围扩大,高田安全气囊问题自2013年首次召回,2015年时的召回突破了4000万辆。
针对大众汽车甲壳虫的召回,包括2015-2016款硬顶及敞篷版本。调查发现,湿度是可能导致安全气囊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高温等其他环境条件也是促使气囊破裂的可能因素。大众甲壳虫此前进口销售,提供1.2T、1.4T动力版本。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国庆长假后国内油价或将继续下调92号汽油价格或将跌破8元
经历了国庆长假,10月10日24时,国家发改委将开启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在此前的“第七跌”之后,这一次国内油价或将继续下调。
受国庆节假期影响,国内成品油调价停更,新一轮油价调整统计依然保留在第七个工作日的数据。据卓创资讯测算,截至9月30日第七个工作日,国内参考原油变化率为-3.72%,油价累积下跌约145元/吨,折算成公升价下跌约0.11-0.14元/升。
按照这一调整幅度,车主加满一箱50升的油箱将能节省5.5-7元;油耗方面,以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油耗为8升的私家车为例,油耗成本将减少17.6元左右。
与此同时,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今日油价网披露的数据发现,自从国内成品油价实现“第七跌”之后,除重庆、广东、广西、海南、西藏、云南以外,其余省份的92号汽油价格均低于8.20元/升,而宁夏、陕西、新疆92号汽油价格甚至跌破8.10元/升。
这意味着,按照当前油价预测下调趋势,假如10月10日国内油价按0.11-0.14元/升的幅度下跌,宁夏、陕西、新疆三个省份的92号汽油价格或将跌破8元/升。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进行18轮调整,共计“11涨7跌”。油价在涨跌互抵之后,汽油累计涨幅为1770元/吨,柴油涨幅为1530元/吨。
由于国庆放长假,成品油价预测周期拉长,在此期间全球原油市场也出现新动态,推动了国际油价的上涨。
在隆众资讯原油行业分析师李彦看来,如在今后三个工作日中,国际原油价格涨势较猛,不排除下跌趋势转为搁浅的可能性。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在国际原油市场方面,由于投资者对全球能源需求持续低迷的担忧愈发强烈,进而看衰了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前景。
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国际油价累计下跌已超20%。
根据经合组织(OECD)九月底发布的中期经济报告显示,能源和通胀危机有可能愈演愈烈,并在主要经济体引发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幅度或将大于此前预期。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3%,2023年将进一步放缓至2.2%。
受此影响,在此轮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前期呈现震荡下挫模式,WTI、布伦特原油期货累计降幅较大,迎来9月份以来较为罕见的大跌,WTI原油更是跌破了80美元/桶关口。
然而,这种下跌趋势并未持续下去,为了稳住不断下滑的油价,“欧佩克+”再度启动大规模减产,国际油价也立竿见影地强劲反弹。
当地时间10月5日,“欧佩克+”在维也纳召开部长级联席会议,决定自2022年11月起,将该组织的石油产量在8月的产量水平上下调200万桶/日。这一减产量相当于全球原油供应总量的2%。
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本次实际减产幅度约为每天100万至110万桶,这是对西方国家大幅加息和全球经济疲软作出的回应。
关于“欧佩克+”即将大幅减产的消息,带动了国际油价连续三天上涨。
统计数据显示,10月3日-5日的三天内,WTI原油期货价格从79.49美元/桶,上涨至87.76美元/桶,累计涨幅10.4%;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87.96美元/桶,上涨至93.37美元/桶,累计涨幅6.2%。
李彦分析称,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对石油供应趋紧的预期和对经济增长前景悲观以及石油需求的担忧继续博弈,促使国际油价在合理区间内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考虑到地缘政治和冬季欧洲能源供应问题,以及受“欧佩克+”加大减产幅度的影响,预计全球油价第四季度将有所走强。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月末以来,欧洲能源价格受俄乌冲突影响始终居高不下。由于天然气和电力价格不断飙升,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在过去12个月飙升了550%,电价一年涨近10倍。
对此,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随着冬季的到来,欧洲地区燃料短缺危机或将进一步加剧,柴油、汽油和煤油同时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而这将进一步推升能源价格,并增大通胀压力。
“如果天然气价格持续很高,会促使更多人转向使用石油,但是在‘欧佩克+’加大减产幅度,能源供应减少、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下,接下来原油价格存在上行的可能性。”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成品油价迎下半年最大降幅:92号汽油重返7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少花17.5元
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迎来“二连跌”。
12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今日24时起,国内汽油价格下调440元/吨,柴油价格下调425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下调0.35元/升、95号汽油和0号柴油分别下调0.37元/升和0.36元/升。
私家车主和物流企业的用油成本因此减少。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少花17.5元左右;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燃油费用减少14.4元左右。
据隆众资讯计算,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车柴价格和92号汽油零售限价均在7.7-7.9元/升左右;部分地区如西藏和海南的92号汽油零售价仍在8元/升以上。
本轮是今年第二十三次成品油调价,也是年内第九次下调。本次调价过后,今年成品油调价呈现“十三涨九跌一搁浅”的格局。
本轮零售限价的调整,为今年下半年的最大跌幅,也是今年全年的第二大跌幅。4月15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年内首跌,汽油价格下调545元/吨,柴油价格下调530元/吨,为年内最大降幅。
本成品油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
金联创成品油高级分析师王延婷指出,在本轮计价周期中,七国集团(G7)对俄罗斯石油设定的价格始终分歧不断,且限价政策或较为灵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对供应收紧的担忧。此外,经济扩展预期放缓,需求忧虑继续升温,也导致原油价格震荡走低。
12月欧佩克+会议决定产量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疫情管控政策调整,以及美联储放缓加息预期升温等因素则对油价形成支撑,国际油价一度反弹,但原油变化率始终处于负值区间波动。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12月5日的第十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82.22美元/桶,变化率为-8.06%
截至北京时间12月3日凌晨收盘,WTI1月原油期货结算价跌1.53%,报79.9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2月期货结算价跌1.51%,报85.57美元/桶。
在新一轮计价周期开始之际,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几项重要政策落定。
12月5日,欧盟禁运俄罗斯海运原油,以及G7集团、欧盟与澳大利亚对俄罗斯石油设置60美元/桶的价格上限的方案同时生效。在这一价格上限机制下,西方将禁止为超过限额的俄罗斯原油货物提供金融和运输保险等服务。
当地时间12月4日,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西方的这一举动严重干涉并违背了自由贸易规则,将引发供应短缺,破坏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
诺瓦克称,俄罗斯正在研究禁止使用价格上限工具的机制。即使不得不减产,俄罗斯也将只愿意在市场条件下与俄罗斯进行合作的国家出售石油和石油产品。
此外,当地时间12月4日,欧佩克+宣布将维持石油生产配额不变,即保持日均下调200万桶的水平。
机构对下一轮成品油价调整的方向,分歧较大。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李彦对界面新闻表示,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小幅上涨的趋势。
“目前欧佩克+坚定减产立场,俄罗斯也表态不会向接受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口原油,供应趋紧氛围仍在延续。”李彦预计,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
王延婷则认为,短期内原油走势依然较为震荡,新一轮零售价搁浅概率较大。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高青翠表示,欧佩克+维持产量不变的基础上,欧洲石油的出口禁令即将实施,后续将关注欧洲某国如何回应,同时中旬美联储加息概率加大,后期国际油价或宽幅波动为主。
高青翠预测,下周期伊始,原油变化率仍处于负值区间,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预期初现,成品油零售限价或有“三连跌”可能。
按照当前成品油调价周期测算,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2年12月19日24时开启。
涨价!汽油、尿素、肉鸡、鸡蛋价格都有涨,涨了多少?
1月3日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将要迎来2023年的第一次调整,汽柴油的零售限价分别上调250元/吨和240元/吨。
尿素价格也呈现小幅上涨趋势,多地普遍上调20-60元/吨。
肉鸡价格明显上涨,其中快大类国鸡3天涨幅超过1元/斤。
鸡蛋价格也是连续上涨,局部地区的鸡蛋价格向1.5元迈进。
2023年油价首调即上涨,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0元
1月3日24时,我国将会迎来2023年首次油价调整,受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汽柴油零售限价分别上调250元/吨和240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价格上调0.2元,95号汽油价格上调0.21元,0号柴油价格上调0.2元。
加满一箱92号汽油,车主要多花10元。
本次计价周期呢,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美国要收储的消息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是欧洲某国反制措施的制定,禁止向实施限价的国家出口原油,市场担忧国际原油供应受到影响,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偏强走势。
对于2023年油价,机构预测油价中轴在80-90美元/桶,波动范围在70-110美元,也就意味着2023年油价大概率会维持高波动。
主要还是因为作为原油进口第一大国的中国,疫情防控放开之后有希望在需求端发力给了市场想象空间。
此外,欧洲某国也表示其可能减产至多70万桶/日,来回应其他国家实施的油价上限。
尿素期现同涨
最近几天,国内主流区域的尿素现货价格连续小幅上涨,其中,山东地区上调10-40元/吨,安徽上调10-20元/吨,河南上调40元/吨,山西上调20-60元/吨,江苏上调30元/吨,湖北上调20元/吨。
期货方面,1月3日相比前一个交易日上调了45元/吨,涨幅为1.78%。
尿素现货价格的上涨主要有这么三个逻辑:
1、此前尿素价格回调之后,农业走货增加,厂家出货顺畅。
2、临近年底,复合肥厂家有原料备货需求。
3、尿素日产量处于相对低位。
工业方面需求随着春节临近将会逐渐走低,农业需求也会告一段落,尿素价格难以形成持续上涨之势,大概率小幅拉涨后呈现僵持局面。
肉鸡价格大涨,3月会更高
最近一段时间,国鸡价格全面上涨,其中快大类国鸡三天上涨1元,价格来到了5.77元,中速类国鸡拉涨到6.09元,慢速类国鸡价格涨至7.28元。
白羽肉鸡的主流成交价格也回升到3.8元,其中东北地区棚前成交价格涨至3.92元。
此前,受各地感染人数不断增加的影响,大家外出消费意愿极速下跌,使得市场消费需求短时间骤降,叠加此前价格较高肉鸡养殖量处于高位,肉鸡普遍积压,企业降价促销也未起到明显的效果。
另外,企业员工感染人数增加也对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使得市场供过于求,肉鸡价格持续回落。
近期,随着部分地区感染高峰的结束,各地消费整体好转,肉鸡价格从北到南得上涨。
但市场上,鸡源供应依然处于高位,不少地区感染高峰尚未过去,消费恢复也有限,国鸡价格在短期拉高后还有回调的风险。
白羽肉鸡方面也是同样的问题,前期鸡源积压,需求端仍然低迷,白羽肉鸡价格也整体弱势。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肉鸡价格的彻底好转需要等到明年的3月份,一方面3月份能将此前积压的肉鸡产能消耗掉,另一方面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也将会陆续结束。
鸡蛋市场“量价齐升”
12月底鸡蛋价格跌至谷底后触底反弹,最低时,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跌至4.24元.斤,不过近期鸡蛋价格再次上涨,其中河南地区红蛋散筐大码价格涨至4.7-4.95元,山东地区红蛋散筐大码价格涨至4.55-4.7元,江苏地区红蛋散筐大码涨至4.62-4.9元。
此前,因为疫情感染人数增加后,市场需求较弱,而鸡蛋供应处于相对高位,导致各环节库存压力增加,致使鸡蛋价格明显走低。
不过,后续鸡蛋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鸡蛋供应层面:受12月份,养殖端淘汰鸡积极性较高的影响,2023年1月份产蛋鸡存栏量环比减少0.5%左右,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鸡蛋供应。
需求层面:1、春节消费即将启动,商超加紧备货,企业发放慰问礼品,居民家中为春节准备年货,春节礼品采购等都会增加鸡蛋消费需求。
2、部分地区感染高峰结束,鸡蛋餐饮消费需求被拉动。
总的来说,1月份,鸡蛋市场处于供应层面下降,而需求层面增加的状态之下,鸡蛋价格有望持续上调。
但考虑到当前各环节库存压力仍在,市场上鸡蛋供应货源相对稳定,餐饮消费恢复程度有限,鸡蛋价格很难形成较大的上涨空间。
中国的油价为什么涨的快跌的慢呢?如题 谢谢了
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作为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方面对此回应称,这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纽约油价大幅下挫,但是主导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一直高居不下,并未满足-4%,即未达到国内油价下调的条件。
记者从国内多家大宗商品资讯机构了解到,目前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接近于0,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保持下跌的态势,预计8月2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迎来下调窗口。
对于为何三地原油变化率下跌并不明显,金银岛资讯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三地原油变量率看的是22天的移动平均变化率,国际油价仅下跌几天对此影响并不大。
该人士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其实是很有“策略”的,其目的是希望能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平稳,因为国内汽柴油使用的覆盖面非常广,一旦价格频繁波动对于工农业的影响都比较大。
扩展资料
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来,其自身缺陷日渐暴露。用一个有失偏颇的制度作为基准,其在执行过程中必然难以“服众”。
一是“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措辞使制度权威性降低,价格调整原则性不强。“可调”“可不调”这样的伏笔不应出现在严肃的制度设计中。
国家发改委作为石油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是规则制定者,引导市场变化,而非强化行政管控,陷入一轮又一轮价格调整的争议中。
二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计算方法不透明,易引发社会猜测。国家发改委从未正面公布三地22天移动加权平均变化率计算公式,所选取国际石油报价也未公开。
诸多社会机构只得揣摩官方定价公式,监测石油价格变化率。
三是22天调价时限较长而滞后,难与国际油价接轨。在现有石油市场格局下,滞后必然产生投机。在以往的价格调整过程中,总有消息灵通的社会贸易商借机囤油套利。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我国的油价到底高不高?中石化冤么
最近这样一则帖子在网友间热烈转发。“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国油价每升6.3元。2015年的今天,国际油价每桶43美元,中国油价仍然是6.3元人民币。”
中石化官方微博上用中国和欧盟的油价对比回应“喊冤”,以此阐述无论国际油价高低,中国的油价始终比欧盟低得多。“今天,国际原油每桶43美元,欧盟每升约9.1元,中国每升6.3元。七年前,因中国经济形势及各方压力,压缩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欧盟每升约14.8元,而中国每升仅为6.3元。谁是‘冤大头’,你懂的。”
中石化官微再次发布微博,展示了全世界多个国家的本月油价。其中,石油出产国委内瑞拉0.02美元/升,美国0.71美元/升,日本1.13美元/升,英国1.67美元/升,中国香港1.92美元/升。与此同时,中国的价格为1.08美元/升,处于中间值。
到底谁是冤大头?
七年前的2008年,因中国经济形势及各方压力,国家压缩了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同时中国石化也于当年获得了503.42亿元的政府补助。中石化在该年报中称,该等政府补助是为了弥补有关境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以及本集团采取措施满足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而于相应年度中产生的亏损。
从中石化官微的数据分析,中国油价并不算“贵”。但有业内人士立刻撰文指出,挪威一加仑汽油的价格只占挪威人一天工资的3%,而中国一加仑汽油价格约占其人日均收入的30%。该观点认为,如果按照人均购买力,中国油价就是贵。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七年之间,针对油品的税费有过多次变动,无法就七年前的油价跟现在的油价直接进行对比。特别是去年到目前,连续上涨三次的消费税,对油价的影响很大。
林伯强认为,成品油的成本包括三个环节,上游生产或进口、炼化以及销售。现在进口原油时的成本大幅减少,其他的生产及销售环节的成本并没有减少,甚至有所上涨。
油价为什么涨快跌慢?
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作为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方面对此回应称,这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纽约油价大幅下挫,但是主导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一直高居不下,并未满足-4%,即未达到国内油价下调的条件。
记者从国内多家大宗商品资讯机构了解到,目前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接近于0,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保持下跌的态势,预计8月2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迎来下调窗口。
对于为何三地原油变化率下跌并不明显,金银岛资讯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三地原油变量率看的是22天的移动平均变化率,国际油价仅下跌几天对此影响并不大。
该人士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其实是很有“策略”的,其目的是希望能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平稳,因为国内汽柴油使用的覆盖面非常广,一旦价格频繁波动对于工农业的影响都比较大。
扩展资料
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来,其自身缺陷日渐暴露。用一个有失偏颇的制度作为基准,其在执行过程中必然难以“服众”。
一是“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措辞使制度权威性降低,价格调整原则性不强。“可调”“可不调”这样的伏笔不应出现在严肃的制度设计中。
国家发改委作为石油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是规则制定者,引导市场变化,而非强化行政管控,陷入一轮又一轮价格调整的争议中。
二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计算方法不透明,易引发社会猜测。国家发改委从未正面公布三地22天移动加权平均变化率计算公式,所选取国际石油报价也未公开。
诸多社会机构只得揣摩官方定价公式,监测石油价格变化率。
三是22天调价时限较长而滞后,难与国际油价接轨。在现有石油市场格局下,滞后必然产生投机。在以往的价格调整过程中,总有消息灵通的社会贸易商借机囤油套利。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石化回应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是定价机制问题[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