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汽车油价表_2019年油费价格
1.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2.油价暴涨,我们以后真的会加不起油吗?石油永远也用不完?
3.油价进入5元时代,你需要放弃电动车吗?
4.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5.预警升级:8.23日猪价“涨翻天”,油价大跌,玉米、牛羊降价惨烈
6.国内油价什么时候起迎年内第八次上调?
7.猪价“大跌预警”,羊价“跌翻天”,粮价、油价传来新消息!咋了
8.20万左右,买什么车好?
9.女生适合开什么车?
10.全国油价调整消息:今天5月1日,各地区92、95号汽柴油最新价格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低油价对消费者的利好是暂时,伤害却是长期的。
成品油价格终于进入了「5元时代」,上一次国际油价滑落到30美元以下还是在2016年,美国大力发展的页岩气有了巨大实质性进展,沙特为了打击美国页岩气立即增加产能,将油价控制在60美元左右,而这一价格被认为是页岩气开发成本价。
2020年,时隔四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这回是沙特、俄罗斯两大产油国希望达成协议共同减产以便维持石油价格,但显然面对来势汹汹的低迷经济,俄罗斯拒绝了这一提议,于是沙特再次动用石油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石油价格战。
正常来说,石油暴跌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成品油,是所有老百姓乐此不疲见到的景象。可,石油暴跌的背后,却对你我、汽车行业造成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到底是哪些影响呢?
经济危机下,石油常年维持低位
如果担心石油暴跌只是昙花一现,倒大可以放心,以沙特和俄罗斯目前不断紧张的局势,两国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因此在沙特、俄罗斯谈判崩盘之后,两国相继提高产量。石油供需开始由全球平衡转向抢占市场份额。
对此,沙特以25美元/桶的价格向欧洲、亚洲那些使用俄罗斯原油的国家提供低廉优质的原油。俄罗斯不甘示弱,日前表态,俄罗斯能够承受石油价格在6到10年内维持在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同时可以承受极限价位15美元/桶。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减速,沙特和俄罗斯国内纷纷陷入危机。沙特等欧佩克国家经济滞涨,经济社会矛盾增多,而俄罗斯经济“发展不佳”,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说俄罗斯今年预算将会出现赤字,加上疫情影响,经济减速已经严重影响了航空运输、旅游业、小企业在内的经济部门,包括汽车在内的大宗商品的购买正在减少。
两个国家都希望通过抢占石油份额获得更多收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即便不以沙特、俄罗斯两国争斗为依据,按照往年经济低迷时石油价格走势,石油也终将在短时间内维持低位。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对于因疫情导致的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担忧加大,而一旦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原油的需求量首先会锐减,而这也会导致石油价格出现一波连续下跌。对比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超过一年,接近两年,也就是说这个短时间至少也会超过一年。
如此低廉的石油价格,却对消费者并非利好,对汽车行业更是弊大于利,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击新能源汽车产业
油价逐渐走低,会让人们在购买新车时不再过于关注燃油经济性,一旦这种情况发生,SUV等经济性并不占优的车型销量会得到提升。根据密歇根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UMTRI)的数据,2018年,原油价格下跌时,美国新车的平均燃油经济性下降了0.2英里/加仑,达到25英里/加仑。
从具体产品销量上看,新车销量下降了5%,但轻型卡车和SUV的销量分别上升了5.8%和2.2%。总的来说,自从UMTRI在2007年开始研究平均燃油经济性以来,这个数字已经上涨了4.9英里/加仑。
在油价走低的趋势中,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人们不在意经济性,同时更应该在意SUV销量上升是新车销量下滑5%的前提下,也就意味着油价走低,全球经济引擎对石油的依赖减弱,经济减速,消费欲望被打压,赚钱更加困难。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油价上涨,新能源汽车优势增加,油价降低,新能源汽车优势不再,也就导致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下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的定位,在支出成本面前,片刻土崩瓦解。
以目前92#汽油5.5元/L为例,加注一箱40L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可以行使500公里,总成本200元,而一款行驶5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80度电版本,快充电价普遍在1.3元左右,则每次充电为100元。两者支出差距正在缩减,同时由于传统燃油车售价带来的优势,新能源车辆优势减弱。
5.5元,实际是两桶油成品油最低价。国家对于成品油售价的管控是在国际油价30美元~130美元区间浮动时,油价跟随国际油价调整而调整,一旦低于30美元,则成品油价不调整。对此,面对低廉的国际油价以及两桶油成品油的供给,许多民营加油站会倾向选择购买海外走私原油,从而提供更加低廉的汽油,更降低了消费者支出成本。
实际上,石油暴跌直接扭转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逻辑,虽然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主要希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增加煤炭的利用(因为中国是个富煤少油的国家),但在低廉的石油面前,国内的煤化工企业基本上陷入全面亏损,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能源结构改革始终不能建立起强逻辑。
如果对消费者来说,油价走低只是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但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国家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无所适从。
中国政府曾希望在2020年施行对传统燃油车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尽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在此之前,政府不断对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以帮助新能源汽车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正当政府逐渐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时,国际原油暴跌,新能源汽车直接丧失了原本价格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也就是说低油价正在考验政府是否继续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维持新能源计划的顺利推进,否则将前功尽弃。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疫情对中国消费欲望打击严重,人们消费理念趋于保守,政府对汽车大宗消费是持鼓励态度的,无论汽油车和新能源车都不会加以限制,也就是说低油价使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受到了阻碍。
对政府来说,继续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是增加财政压力,而另一方面石油暴跌,短时间内中国将难以真正享受到国际低油价的红利。2014年,中国开始启动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分别在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4个地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保证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一国石油战略储备不低于90天消耗量。
作为主要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其自2005年以来,石油进口量不断攀高,并且在2019年创下新高,而相比之下美国由于大力发展页岩气,降低了对石油依赖,于是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中国高价战略储备的石油,在面对低油价时该如何处理?
也就是说如今我们正在享受的成品油低价,正是建立在以往高油价时买入的大量石油,随着油价大幅下跌,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高价买入的石油面临着巨大的存货跌价损失,这种资产减值带来的杀伤力可能会远超预期。
根据澎湃新闻《中国84艘巨轮赴海湾抄底原油?抢购可以有,但这是条假新闻》的报道,虽然中国有抢购低价油的动力,但商业库存处于高位,增量空间有限,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要求VLCC(一种大型油轮)减缓航行速度,成为中国储油的「浮仓」。
油价虽低,却没有更多地方可以存储,中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享受低油价的福利。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油价走低,意味着经济引擎动能不足,各国都会减少石油进口量,所以低油价往往预示着经济低迷,消费者除了享受到低油价之外,也要经受赚钱更辛苦的煎熬。
打击替代能源产业
过低的石油价格是不健康的,过低的石油价格会鼓励石油过度消费,同时会打击国内采油企业。沙特油品质量较高,采购成本较低,如果不加价格管制无限制涌入中国,中国本土石油企业会面临竞争压力,甚至倒闭。中石化旗下,胜利油田就曾经关闭4个油田,以减少低油价带来的损失。
这是全球石油巨头常用的招数。
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一定程度上就只针对美国页岩油革命。页岩油的实质性进步打击了传统产油国利益,为此,沙特为代表的OPEC破釜沉舟,在油价暴跌之际坚持不减产,成为油价暴跌的第二轮推手,使国际油价在2015年初迅速跌破60美元这一美国页岩油的成本线。美国的页岩油产区开始陷入亏损,随着油价持续下降,很多页岩油公司将被淘汰出局。当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美国开工的页岩油钻井平台数量急剧减少,资料显示,美国开工原油钻井平台数比一年前下降了%。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原油价格如果长期低位运行,对于中国经济的一大冲击在于,国内的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开发将遭受重挫,能源结构转型将会更加遥遥无期。
按照中国的能源消费计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到2030年达到20%左右。2018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达到了14.3%,当这一切循序渐进推动时,石油暴跌显然构成了极大挑战。
油价长期低迷,很多替代能源产业可能就会因为持续亏损而慢慢退出。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动的锂电池、氢能源战略,甚至日本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车型,大量企业可能面临亏损,最终破产倒闭。
如果中国替代能源企业倒闭,国际油价又重回高位,中国的能源消费将再次陷入被动。作为世界上对进口原油依赖度达到70%以上的国家,中国经济即便增速下降,对石油的依赖也十分惊人,而此次石油暴跌恰恰是中国丧失了对替代能源的布局,未来中国能源改革之路将会更加困难。
研发新技术的企业赚不到钱,即便这项技术很有前途,但仅仅一项「当前成本较高」,便有可能被迫中止,无力维系。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包括美国90年代,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时,丰田、本田、通用在美国、澳洲开展了大量的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甚至氢燃料汽车的项目,丰田在1996年推出普锐斯,通用在2008年推出沃蓝达,之所以不能大范围普及,恰恰是因为石油企业一旦将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这些新能源技术不得不被搁浅。
如果石油价格始终维持高位,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都会取得极为快速的发展,但石油企业清楚的知道,一旦替代能源发展成熟,石油将失去利用价值,其定价权便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能否扛过这一轮低油价冲击?
在目前30美元的油价背景之下,仅仅依靠新能源产业自身已经很难抵御寒冬,政府必须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这事关新能源产业的生死,同时更事关未来中国能源改革的布局,如果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这一轮低油价冲击下全军覆没,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
目前中国许多新能源产业已经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且已经被政府定为国家战略,在这场低油价冲击之下,这个战略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美国页岩油产业就是不断提升技术,增加防御能力得以生存,所以2005年之后,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对于此次油价暴跌,美国人乐开了花,特朗普甚至发推说「油价降低对消费者有利」。
政策和汽车企业的双重考验
2020年是汽车大考的元年,中国在2020年之后,对汽车排放的要求不断严格,并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排放要求最苛刻的国家,而欧洲也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排放限制,这就要求汽车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
不过,2020年,这项政策真能推行吗?
据《福布斯》报道,?2020年西欧轿车和SUV的销量或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降19%,而总部位于英国的捷豹路虎、梅赛德斯的母公司戴姆勒和法国大众汽车制造商雷诺因财务状况最为脆弱,面临的风险最大。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18日表示,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经济减速、消费欲望降低,汽车的生存压力空前。石油崩盘之后,美股率先表态,短短10天之内4次熔断,美联储降息,开始放水,保证流动性,但全球股票市场对未来依然是悲观的,尤其是汽车行业。
特斯拉距离顶部900美元股价,至今已经跌去一半,国内汽车龙头上汽集团重新回归2016年时的水平,吉利集团则从2017年的28元跌去三分之二,如今只有10元。全球市场对汽车行业的未来都一直悲观。
一方面是汽车行业营收出现问题,不断下调营业额和利润,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由于石油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石油的低价会带动许多产品成本降低,人们预期未来商品价格比现在会更便宜,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会选择延期生产或者消费,本就需要刺激消费的经济会更加低迷,中国经济开始有了「输入性通缩」。
于是,政府又要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环保法规的考核期一到,对不满足要求的汽车企业进行处罚;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汽车消费,使消费回归正常,保证汽车企业正常维持。
那么,环保法规会在2020年对汽车企业开出罚单吗?
这个罚单会不会成为压垮汽车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中国还是欧洲。
在此之下,政府极有可能推迟环保法规的实施,重新制定相对宽松的汽车排放政策,待经济好转时,继续对汽车企业提出排放要求。我们乐观地估计,2020年的排放要求可能会推迟到2025年,这将大大缓解汽车企业在引擎研发、投入的压力,是汽车企业拥有一段喘息的时机。
表面上,石油暴跌对消费者是一件利好,实际上当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们的未来。它让我们在加油时少花20块,却可能让我们多花500块购买空气净化器,50块买衣服、10块买食物,以及未来把少花的这20块还回给更高的油价….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暴涨,我们以后真的会加不起油吗?石油永远也用不完?
最近一段时间受俄乌冲突的影响,国家油价又大涨了一波,而且不少机构都预警说,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国际油价突破120美元大关,95号汽油或全面进入10元时代,不至于加不起油,只能说油会变贵,石油也总有用完的一天,新能源和旧能源交织碰撞,我们只能寻找新的方法!
新方法——发展风电一大批的风电光伏项目基地在内蒙古、甘肃等地集中开工,利用戈壁、沙漠等土地进行发电,有效带动产业和经济发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在去年大涨16.6%,与此同时,中国还贡献了全国海上风电增量的四分之三,中国已经在2021年成为全球第一的风电大国,就算是石油用完了,也可以开新能源车!
为了推进光伏产业发展,我国还鼓励智能光伏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向全球中高端价值链迈进,在传统的水电项目上,中国水电发电量占全球的30%,同样位居世界第一,足以用新能源来抵御此次油价上涨!
新方法——绿色出行汽车的增多、城市拥堵以及油价的不断涨价,更重要的是中大城市已经修建了地铁或者快速公交,大家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方式,再加上单车和步行结合的方式来替代城市内的汽车出行,这也会延长石油的使用时长,可以为能源改革争取一部分时间!
尤其在北上广的一线城市,交通堵塞,停车位少,停车费贵,而公共交通已经非常完善,所以,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这也标志着汽油车的时代彻底宣告结束,新能源汽车将不可逆转的取代汽油汽车!
新方法——能源革命目前为了解决油价上涨问题,中国正在剥离传统的石油煤炭,努力构建清洁能源为基础的新一代能源体系,用新能源来替代旧能源,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能源革命,更是中国在努力争夺未来话语权的革命!
油价暴涨只是表象,重要的是我们究竟要如何解决石油资源问题,过去我们仰人鼻息,能源进口看别人的脸色,经济命脉卡在别国的手里,发展处处受限制,如今正好利用碳中和发展契机,在自己的国土上构建属于自己的能源长城,来面对油价上涨!
?小结经济在发展,时代也在不断变化,国家也大力推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无论油价上涨是否会导致我们加不起油,我们也应该改变生活方式来应对这次油价上涨,要知道石油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用完的,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才是关键!
油价进入5元时代,你需要放弃电动车吗?
因新冠肺炎疫情令经济增长放缓,且沙特和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争夺战愈演愈烈,加之多国出台限制居民活动的措施,并关闭企业,导致燃料需求大幅降低。全球油价,因此大跌。
而这一次,中国市场终于跟上了国际步伐:3月17日24时起,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汽油每吨下调1015元,柴油每吨均下调975元,其中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8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40元。
以成都市为例,92号汽油的价格为5.56元/升,95号汽油的价格为5.99元/升。如果去偏远一点的民营加油站,价格可能更低。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油价太高”,导致燃油车用车成本高于电动汽车,消费者因此“移情别恋”,电动车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快速成长。数据显示,2013与2014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现爆发式增长,2016-2018年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到2018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127,125.6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如今,随着油价的回落,网上关于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争论也愈发火热:有的认为油价的降低会促进燃油汽车的销售复苏;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油价的回落只是暂时,汽车向新能源发展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那么,燃油汽车会迎来“第二春”吗?
01
首先,石油真的快要用完了吗?
燃油汽车的发展,政策和环保法规是关键,油价更是关键。而关乎油价的,则是全球石油的储备和产量。
从读书开始,课本里就写的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一定要有节制地开采,然而,直到现在,石油也没有要用完的迹象。反而,随着勘探和开采技术的进步,地球上的石油却越来越多了。
有这样一组数据:
1882年,经济学家预估剩余石油还剩9500万桶,当年世界每年消费2500万桶,4年就能用完。
到了1919年,石油还没用完,当时的《环境科学》报道说,石油只够用20年,但是到了1950年,又过了30多年,石油还是没用完。当时美国石油研究院预估全球还剩1000亿桶石油。而这个时候,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已经是1882年的1000多倍了。
而在现实中,石油的已探明储量连年增长,到1980年已经高达80亿桶;1993年,仅仅13年后,储量又上升到了9990亿桶,2000年又涨到了10160亿桶,2008年为12380亿桶……
更重要的是,在2017年,中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宣告成功。自此,中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而据了解,世界可燃冰碳含量估计值是当前已探明所有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碳含量总和的2倍,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
也就是说,石油会不会被用完,谁也不知道。就算能用完,什么时候用完,也没人知道。而且现在人类已经发现了更多化石燃料种类。电,并非未来能源的唯一方式。
02
多家车企声明不放弃“燃油车”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身处市场一线的汽车厂商来说,“燃油车”的命运,关乎着他们的战略方向。
近几年来各国虽然掀起了一股“禁售燃油车”的浪潮,其中欧盟区域内的国家最为积极,就连印度也将时间定在了2030年;而国内第一次提到禁售燃油车是在2017年9月,工信部首度表态,称中国正在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但3年时间快要过去了,官方仍没有给出这一张时间表,只是海南省在4月发布的《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2030年开始禁售燃油车。不难看出,官方虽然对新能源汽车持有鼓励态度,并持续了多年资金和政策投入;但对于禁售燃油车这件事,还是非常谨慎。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传统汽车厂家,虽然将电动化视为未来的方向,但也承诺在现阶段内,仍要燃油+电动“两条腿走路”。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日前公开表示:“可持续出行解决方案必须赢得人们的青睐,而不是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因此,我们几乎为每个产品系列提供至少一款电动化产品。消费者应该有选择权,并且能在不做任何其他妥协的前提下选择电动出行。宝马集团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不同驱动技术的自由——我们称之为‘选择的权力’。”言外之意,宝马要燃油车、电动车两手抓。
而另一德国汽车巨头大众,在电动化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最拿手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现款的1.4T黄金动力马上就要被淘汰了,但大众立马又搞了一个1.5T四缸发动机,在参数没有发生大幅变化的情况下,大众为其注入可变几何截面涡轮、电控冷却液泵、APS缸壁减摩涂层、350bar高压直喷系统、可变气缸技术和米勒循环等新技术。
这也使得了这台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37.5%,压缩比则为12.5:1,油耗表现立马就能显露出来。参考于海外率先上市的1.5T高尔夫车型,1.5T低功率版综合油耗仅约4.6L/100km、高功率约为4.9L/100km。
而丰田则给出了另一个意见——油电混动才是王道。目前来看,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也是现阶段最先进最成熟的汽车节能减排技术,除了可使油耗减少约40%,动力性能还可提升约30%,可谓一举多得。
除此之外,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本田的“地球梦”、日产的VC-T发动机技术,几乎都在向油耗宣战……
03
为什么国内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
既然大家都在往“节油”技术发展,况且石油也没有用完的迹象,那么为什么国内外都在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国内,政策和补贴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的份额不断增长。
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对于环保越来越重视,使得政府不得不压缩燃油车的市场空间。
而另一方面,则是我国资源的禀赋决定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化石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石油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的油气资源不足,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不断提升。2019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已经达到50572万吨,原油的表观消费量达到69592.4万吨,2011年时,原油进口量仅为25378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45491.6万吨,据此来看,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从2011年的55.78%提升至72.67%。
众所周知,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太高,容易被人“掐脖子”。因此,寻找替代能源,或者多种驱动方式,是缓解对外依存度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层面必须要做的事。
04
燃油车迎来购买最佳时机?
对于消费者而言,油价的降低,他们最关心的是燃油车还该不该买?
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更长远地来看——汽车消费是一个长周期的活动,少则几年,多则上十年,而油价的涨跌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发生变化。因此,因为油价降低就去买车,显然是不理智的行为。
另一方面,虽然电动化是汽车发展的方向,但燃油车的基数庞大,使用范围广,且使用条件成熟,很难在短时间内淘汰。甚至可以这样说,在10年内,汽油车仍然是绝对的主流。而大多数人一台车的用车周期是低于10年的。所以,燃油车依然可买。
综上所述,购买电动车和燃油车,是根据消费者自身的情况和使用环境决定的,油价的涨跌只能影响短时间的节奏,改变不了汽车发展的方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供求关系,原油库存,汇率因素,经济发展状况,突发事件与气候状况。
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扩展资料: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
原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接近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
原油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参考资料:
预警升级:8.23日猪价“涨翻天”,油价大跌,玉米、牛羊降价惨烈
#国内油价迎下调#转眼进入8月下旬,农产品市场再度上演下跌潮,猪价、粮价、牛羊价格普遍出现“温水煮青蛙”行情,看着闹心;当然也有好消息,成品油市场连续下跌,让大家开车出行的压力再度减轻。
01、猪价进退两难,走势“揪心”
最近一段时间,生猪价格趋势纠结,涨不上去,跌不下来,一直在10.5-10.8元/斤之间波动。
今天猪价再度由小跌转小涨,全国共有11个省份上涨,3个省份下跌。
上涨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中、华东、东北等地,上涨幅度也仅在0.05-0.10元左右,涨幅不大;今天下跌的省份有重庆、四川、河北等3个省市,其中重庆下跌0.05元,10.6元/斤;重庆跌0.1元,10.7元/斤;四川跌0.15元,10.75元/斤。
刚刚收到8月23日的猪价消息,还不错,出现了大范围上涨,希望上涨势头能有所保持。
全国有21个省份上涨,其中:山东猪价上涨2毛,主流价10.6-11.0元/斤;河南2毛,10.5-10.9元/斤;吉林上涨1毛,10.3-10.6元/斤。
目前,猪价走势揪心,进退两难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利空因素与有利因素相互作用,分歧严重,导致猪价震荡。
从有利猪价的因素分析:
一是已经入秋,天气逐渐转凉,按照我国人民的习俗,会增加一些肉类食品的摄入,增加能量,以抵御寒冬。
再叠加中秋、国庆,以前未来的元旦和春节等诸多重大节日消费,未来几个月的猪价有搞头。
二是全国数以万计的各类学校陆续开学,学校食堂开火后,会增加一部分肉类食品的消费。
三是从猪周期角度分析,目前正处于生猪上涨周期当中,很多中小养殖户在去年秋季到今年年初这段时间,陆续退出养猪市场,导致规模养殖比重上升,也会对猪价上涨构成一定利好。
除了这些有利因素,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目前猪肉价格偏高,有些居民消费有难度,据了解,现在各地猪肉价格大体在16-18元/斤区间,甚至个别地方达到20元/斤,虽然比2019、2020年的一斤27、8元相比低了不少,但是与2018提闹猪瘟之前的12、3元一斤的肉价相比,还是偏高了一些。
二是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一些企业开始“双降”,还有的企业压缩生产,导致部分居民收入缩水,消费能力下降。
三是一些生猪贩子、屠宰企业因素,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着压价收购的情况,也对猪价比较不利。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导致当下猪价出现进退两难,不过在个人看来,第四季度猪价会有一个上涨的小高潮,值得期待一下。
02、油价持续下跌,有望回到7字头
今天是8月22日,油价调整前的第9个统计油价的工作日,从前9个工作日统计情况看,8月23日24日,油价大概率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原油变化率为-4.97%,预计油价下调265元/吨,折升计算就是预计下跌油价0.20元/升-0.24元/升。
按此理解,如果明天油价没有大的波动,到明天24时加一箱50升的油,将节省10-12元,这样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将累计下调1.1元/升左右。
届时,全国92号汽油主流价格将回到8.20元/升左右,95号汽油或将全面回到“8元时代”。
明天的油价调整值得期待,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第16轮油价下调之后,国际油价仍然存在下行的趋势,下半年92号汽油回到“7字头”时代的概率很大。
03、粮价震荡下行,后市还能乐观吗?
近期的粮食市场,确实让大家感觉到很压抑,尤其是玉米、小麦市场,走势偏弱,跌多涨少。
据了解,由于玉米市场连续多日下跌,目前全国玉米均价已经跌到1.42元/斤一线,华北地区、山东地区部分企业收购价格已经低于1.35元,价格较低的滨州金汇已经跌到了1.32/斤。
8月22日,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已经逼近1.30元/斤,从跌幅来看,目前的玉米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约下跌了200-250元/吨。
目前,关于玉米后市行情,市场各方可谓是一片悲观,似乎玉米价格就此会一跌不起,然而依个人的浅见,感觉目前玉米价格大概率已经接近底部,稍加时日,震荡过后,玉米市场很可能会出现一波反弹行情。
至于逻辑并不复杂:
一是2022年玉米产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减产的概率偏大,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6月份以来,降雨频繁,存在一定的内涝情况,再叠加今年东北玉米面积下降,有机构预测今年东北地区玉米减产幅度大约在600-800万吨。
二是国际玉米产区遭受旱灾,据了解,8月初以来,欧洲的部分地区由于酷暑天气,玉米干旱严重,其中玉米生产大国罗马尼亚大约有3/4产区玉米遭受干旱。
再加上俄乌冲突,国际玉米出口份额也将受到影响。
三是玉米性价比上升,由于持续降价,目前的玉米价格与小麦价格、大豆价格、稻谷价格相比较,已经处于较低位置,性价比较高,未来在同等情况下,玉米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价格优势。
04、牛羊价格持续低迷,肉价却居高不下
粮价在降,猪价涨跌两难,油价正在回归,而牛羊市场也不乐观,年初以来,牛羊价格一直在震荡回落当中。
从牛价来看,去年冬季育肥牛价格多在19-21元/斤的价格区间,经过7、8个月的回落,目前各地育肥牛主流价已经降到了15.5-18.0元/斤一线,平均每斤下跌2-3元,一头牛跌了至少2000、3000元。
据了解,内蒙通辽开鲁西门塔尔16.5元/斤,乌兰察布四王子旗16.12元/斤,吉林四平市19.0元/斤,江西新干县18.4元/斤,山东济南市长清区15.2元/斤,湖南长沙芙蓉区15.2元/斤。
相比之下,羊价比牛价还闹心,跌得比牛价还要多一点,平均一只羊比年初至少掉了200元,多的会达到300元,尤其羊羔价格掉得更厉害。
虽然羊价在6、7月份有所反弹,但是进入8月份之后,羊价再度迎来下跌行情。
据了解,内蒙通辽35斤公羔650元/只,45斤母羔500元/只;内蒙四子王旗30斤公羔520元/只,40斤母羔只卖到500元/只;黑龙江齐齐哈尔40斤公羔的价格540元/只;黑龙江省牡丹江淘汰母羊12元/斤。
关于牛羊价格下跌,原因并不复杂:一是因为2018年以来,养殖牛羊的利润不错,很多人加入到养殖行列,目前牛羊的存栏量均相对较高。
二是由于全球经济不好,国内也有些居民收入下降,面对30多、40多一斤的牛羊肉望而却步,消费下降。
三是上半年处于牛羊肉的消费淡季,对牛羊价格的拉动力不强。
虽然牛羊价格低迷,但是各地牛羊肉的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没有特殊情况,真的让人买不下手,据了解,现在全国牛肉的主流价格大约在38-45元/斤之间,羊肉主流价格多在35-43元/斤之间,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8.58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0.9%;牛肉77.21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0.3%;羊肉67.09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0.4%;
据观察,目前有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面对牛价、羊价低迷,而牛羊肉价格较高的情况,一些地区开始大量宰杀母牛、母羊,这样势必会影响犊牛、羊羔的产能,对明年的牛羊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各位朋友,8月23日猪价“翻红大涨”、油价又要下调,玉米、牛羊价下跌惨烈,牛羊肉却居高不下,大家咋看?你那里猪肉、牛羊肉贵吗?欢迎发表看法,供大家参考。
国内油价什么时候起迎年内第八次上调?
近期国际原油处于高位窄幅上行的态势,两大原油期货指标攀升至近两年高点,布伦特首次突破70美元/桶关口。在此之下,国内油价开启上调窗口将于6月11日24时开启,这将是本年度第八次上涨。
近期原油基本面表现偏强令多头重获信心,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两周录得上涨,6月1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自2019年5月底以来首次站上每桶70美元的关口上方,之后呈现震荡上涨走势。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许磊认为,疫苗注射加快推进影响下市场预期全球石油需求改善,且欧佩克+联盟继续坚持在6-7月逐步恢复供应的举措,抵消了美伊核协议谈判达成共识可能导致供应增加的风险以及一些其他地区疫情不确定性对油市需求造成冲击。
近期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在于三点:
1、美伊核谈判再出新波折。此前双方一度接近达成协议,但最终仍有一定的分歧。美方表示即使重启伊朗核协议,包括美国政府实施制裁在内的其他数百项制裁仍将保持不变,这是伊朗所不能接受的,他们希望一次性取消所有制裁。
2、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需求持续向好。目前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美国每日新增下降到1万人左右,欧洲下降至2万人左右,印度也从40万人高点回落至15万人附近。随着疫苗全面覆盖,各大机构对后期的原油需求普遍比较看好,认为下半年需求增长在每天600万桶附近。
3、全球各国的宽松政策,尤其以美国为主。美国持续推出各种刺激宽松政策利好油价,拜登政府先后推出2万亿基建计划、6万亿预算计划以及耶轮多次表态不会提前加息,对油价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 潇湘晨报-国内油价将迎年内第八次上调
猪价“大跌预警”,羊价“跌翻天”,粮价、油价传来新消息!咋了
#油价调整信息#最近几天,在国际形势、供求关系的影响下,
那么市场到底怎么回事?接下来的行情如何演绎?下面着重讨论一下这几种商品的市场情况:
一、猪价连连回调,短期行情难言乐观
最近生猪价格虽然反复出现涨跌震荡,但是总体感觉是平均价格在小幅向下发展,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0.75元/斤,比昨天下跌0.08元。
从今天全国市场猪价来看,多达21个省份下跌,下跌超过2毛钱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两个市场跌0.1-0.2元/斤,主流价10.5-10.8元/斤;安徽跌0.2元,10.4-10.6元/斤;江苏跌0.3元,10.4-10.6元/斤;新疆跌0.1-0.2元,9.9-10.2元/斤,处于全国价格低点。
从当前的市场行情看,市场处于一个涨跌分歧较大的情况之下:
一方面当前猪价虽然不算高,但是猪肉价格却普遍偏高一些,猪价10块多钱,而各地猪肉价格却高达16-20元/斤,老百姓对于这个价格有些不认可,据了些居民反映,现在肉价涨了,买肉的时候少了,即使买肉,数量也不多。
由于终端消费的下降,屠宰企业采购生猪、加工生产都会受到影响。
同时,前期压栏的大猪陆续现栏,一些大型猪企的有序出栏保应等情况,也加大了猪价上涨阻力。
另一方面,从季节上看,马上进入秋季,天气变凉,猪肉的刚性消费会有所上升;再加上最近升学宴,以及中秋节的日益临近,都会对猪价构成利好。
从上述两个方面分析,接下来的8月中上旬生猪行情,大涨难,大跌也难,所以大概率会是一个震荡横向发展的格局,个人认为8月下旬开始,猪价或将进入一个反弹行情当中。
二、羊价低至成本线,回暖尚需时日
2022年初以来,羊价市场走势不佳,步步下行,很多养羊的朋友感觉到压力山大,就目前的12-15元的价格中,搞好了,一只羊能赚个百八十的,搞不好连成本都不够。
据业内人士分析,导致今年羊价震荡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这几年养羊的越来越多,受国内外经济的影响。
有些人外出务工、经商赚钱困难,看到养羊挺赚钱,便有一些人进入养羊市场,导致目前全国羊存栏量持续上升。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羊存栏29714万头,2019年30072万头,2020年30655万头,2021年31969万头,3年间净增2255万头。
面临羊存栏量的大幅增长,市场需求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所以羊价下跌是唯一的选择。
二是羊价虽然低迷,但是羊肉价格仍然居高难下。
喜欢吃羊肉的人们可能感觉到,现在的羊肉价格与年初时的价格相差无几,不管羊价只有12、3块钱一斤,可是羊肉该30多一斤还是30多,该40多还是40多,根本没降。
下面是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8.98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3%;牛肉76.7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3%;羊肉67.06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3%。
这只是批发价格,如果加上零售商的利润3-5元,那么羊肉均价一斤也要涨到40元了。
正是由于羊肉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终端消费不足,对羊价也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是上半年是传统的羊肉消费淡季。
每年的3-7个月,都是羊肉消费淡季,对羊价上涨的拉动力不强,所以羊价较低也不难理解。
关于后市,个人认为,从市场供需情况分析,由于羊价不好,从5、6月份开始,已经有些养殖户开始减少存栏,或者清栏出局,这样整体供给有望出现下降,再叠加8月份以后传统羊肉消费旺季来临,再加上各种节日增多,羊肉消费量会上升,对羊价的拉动能力会有所增强,所以下半年羊价大概率会有一个震荡反弹的行情。
三、粮价利空来袭,后市依然乐观
最近几天,玉米、小麦等粮食市场走势普遍不佳,出现了大范围的下跌行情。
山东地区有12家玉米企业下调0.3-1.3分,山东地区玉米主流报价跌至1.380-1.472元/斤之间;华北东北地区,也有近7、8家企业下调,降幅为0.5-0.8分/斤;小麦市场也是多地下跌,跌幅在0.2-1.0分不等。
业内人士分析,导致近期粮价下跌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利空因素,乌克兰谷物成功出口,对市场氛围有一定影响。
二是定向水稻的投放,在饲料方面玉米、小麦的消费数量会受到影响。
三是贸易商的心态不稳,面对当前形势,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对未玉米、小麦行情看空氛围浓重,出货愿意上升。
在个人看来,大家对粮食的后市价格不必过于担心,因为:
一是目前的玉米价格已经处于阶段性低位,继续大幅下跌无几可能。
二是今年部分玉米产区出现一些灾害性天气,对玉米产量也将有一些影响。
三是下半年是重要的大消费时段,对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是偏积极的。
所以,在个人看来,小麦的后市难言有多乐观,但是就目前的玉米价格来讲,出现一波反弹是大概率事件。
四、油价“四天连续下跌”,15轮油价下调概率大增
由于今年上半年油价的连续大涨,大家开车的燃油消费压力大增,与去年同期相比,在6月份油价最高时,加满一箱50升的汽油,92号的汽油涨到了9块7、8毛钱一升,要多花100多块钱。
在众人期盼当中,油价出现了“3连跌”的走势,可以说一箱油节省了40块钱左右。
今天是接下来8月9日第15轮油价下调前,作为油价调整依据的第8个工作日,刚刚市场传来好消息,今天油价下调93元/吨,加上前3个工作日分别下调的51元/吨、41元/吨、52元/吨,4天累计下调238元/吨,前4天的统计情况累计情况上,目前油价下调0.99%,预期跌幅48元/吨。
虽然没达到调整50元的标准,处于搁浅状态,但是距离下跌调整只差2元,由此分析,如果接下来剩下的2个工作日,油价只要稍有下降,就会触及下调机制,8月9日24时的第15轮油价下调将成为现实。
虽然油价四4天连续下跌,但目前国内油价仍然执行7月26日的调价标准,国内92号油气主流价格仍然在8.50元/升左右,95号汽油主流报价仍在9.02-9.30元/升之间。
下面是具体报价情况:
各位朋友,8月9日油价跳水,或迎“4连跌”!猪价、羊价、粮价都在跌,大家咋看?还能涨吗?欢迎发表你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20万左右,买什么车好?
20万左右能买的车多的去了,还能买一些比较不错的车
如果想要省油的话,主要还是买轿车,它会比SUV省油多了,对日系车没有偏见就可以选择日系车,因为日系车的省油和舒适性是出了名的。
第一款:凯美瑞,凯美瑞日系车里的代表者之一,它有35年的历史,无论是技术和性能都已经很成熟了,此外凯美瑞的外观非常大气,小毛病少,正常情况下十年内不维修,口碑相当好。油耗也很低,凯美瑞百公里综合油耗在5.7L左右。除此之外,日系还有雅阁比较好,和凯美瑞优点大概相同,日产天籁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款:大众迈腾,上海大众的经典之作,驾驶的安全性和车辆的保值性都是无可比拟的,底盘较低在高速上非常平稳。在省油方面表现的也是相当的不错,百公里6L左右,精致的长相也是一改德系车的外观缺点,加上大众品牌长久的安全的口碑,真的是20万左右车辆的优选。
当然,要是能接受的话,奥迪A3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价格可能20w+了,但是不会偏差多少,奥迪这个品牌就足以说明了一切,A3的紧凑,经典,更是让这辆车驾驶起来更有感觉。(身材高大或魁梧的男士并不适合)。
第三款:本田CR-V,在省油的前提下考虑SUV,那么还是回归日系车才能符合这两个条件了,本田CR-V是日系车的经典之作,在全球SUV的市场占有率就已说明了一切,以良好的驾控感,安全性,和可选择四驱的动力风靡SUV市场,我觉得楼主的问题大概一这几个为参考。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女生适合开什么车?
女人适合开的车型的车推荐如下:
1、大众polo,Polo有着出色的驾驶性能,空间宽敞,并配备了出色的发动机,Polo建立在其前辈的优势之上。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尔夫,与超迷你竞争对手相比,它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和技术。简而言之,这是同类产品中的优质选择,如今它跨越了普通超级迷你车和MINI等高级车型之间的差距。
2、本田雅阁本田雅阁是本田最畅销的车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畅销的汽车之一。它的尺寸和性价比高于本田思域紧凑型轿车。雅阁宽敞的内部和后备箱、平稳的行驶和强大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成为他的强项,它的便利设施也促使一些车主将雅阁与豪华车进行比较。
3、大众迈腾GTE大众推出全新设计的全新迈腾GTE油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它基于MQB平台打造,于2019年12月18日亮相。全新迈腾GTE拥有完美的油电式混合动力总成和新技术、新技术配置,在当前安全性、舒适性、多功能性和燃油效率标准方面均有提升。
全国油价调整消息:今天5月1日,各地区92、95号汽柴油最新价格
今日汽油柴油价格最新动向:今天2020年的5月1号星期五。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第一天,相对于车主小伙伴而言五一是一个长达五天的小长假,时间推移国內环境影响日趋消退,想必许多车主小伙伴都开着汽车,哼着小曲正行驶在小长假的旅途上了吧,五一期间高速公路全部免费,让大伙儿出远门旅游的时候降低了一些费用,感谢我们的国家!
2019年大伙儿被油价上涨搞到身心疲惫得不得了,2020年的油价重磅消息频频,今天重磅消息再写给大伙儿,相对于2020年的来,油品时刻逢低,92、95号汽油曾一度靠近“地砖价”,提醒大伙儿的是,此次5月份第一阶段价格调整或许将保持乏力增涨!
数据信息表明:截止到国內下一个交易日,整体原油产品弹性系数为负4.30%,当前油价预期下降151元/吨,尽管在近2个交易日来看,原油价格升幅保持涨了201元,但能让大家发现原油价格不增涨的期待是现阶段国际石油价格尚处在19.9美元/桶下面的“地砖价”,下一次价格调整的时间为2020年的5月14日的24时开始,请多多注意了。
期待新一轮的原油价格有所突破原油价格走低趋势!
今天最新油价快讯:截止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付的质轻期货原油价格飞涨3.79美元,收在每桶18.85美元,上涨幅度为25.11%。6月交付的伦敦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行情增涨2.74美元,收在每桶25.26美元,上涨幅度为12.12%。opec与俄罗斯等非opec石油输出国先前促成限产合同,将从5月1日起每日平均限产970万桶,第一轮限产期为2个月。
今天全国各个地区加油站成品油基准价明细表,各地区汽油柴油价格可参照上图。其中部分省市汽油和柴油价格:广西地区92#汽油价格为5.57元/升,95#为6.02元/升,98#为6.85元/升,0#柴油为5.17元/升;江苏地区92#汽油价格为5.49元/升,95#为5.84元/升,98#为6.72元/升,0#柴油为5.07元/升;河北地区92#汽油价格为5.49元/升,95#为5.80元/升,98#为6.62元/升,0#柴油为5.09元/升;其余各地区汽柴油价格可查阅全国各省市汽柴油价格明细表,此价格仅作参考,具体汽油价格以当地的加油站为标准。诚邀广大小伙伴车主们共享当地的加油站汽柴油价格信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