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海南省油价格便宜_海南油价贵吗
1.哪种车最省油性能又好?
2.汽车百公里油耗多少才算省油?
3.4w-6w什么车好还省油
4.全新伊兰特海外到店,比思域漂亮,省油且耐造,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5.海监船的中国渔船
6.省油又有劲!19万起,这台1.5T+电机的大气中国SUV实力如何?
7.只要8万块的7座合资SUV?这些便宜好车国产后必火!
8.柴油车省油,国外柴油车占比70%,国内为什么不推广柴油汽车?
9.最省油最耐用的皮卡车?
哪种车最省油性能又好?
省油性能又好的小型轿车推荐:威驰系列、YARiS系列、飞度、锋范、POLO、本田思域、日产轩逸、别克英朗、致炫、雨燕。?
1、本田思域
不得不承认,思域是十五万左右动力最火爆的紧凑型车之一,1.5T的发动机迸发出177Ps的马力,确实能让人热血沸腾。还有两个比较遗憾的地方,第一个是CVT变速箱,虽然这个变速箱很平顺很快,但对于喜欢玩车的人来说,还是有段落感的行驶更有运动风味。
第二点就是这一代思域在转向手感有退步,反而比前两代车型更模糊了。但总体来说,能跑,能家用,思域的综合实力已经很强。
2、日产轩逸
轩逸是一辆模范级别的家用轿车,舒适省油好开,十分适合作为家庭用车。改款后的轩逸把悬架的硬度提升了10%,也采用了更粗的后防倾杆,底盘质感更硬了,但在日常的市区道路依旧不失舒适性,而且过一些大起伏的时候车身姿态更加稳了。
3、别克英朗
作为老一代全民家轿“凯越”的接班人,英朗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亲民了,低于10万的起售价、宽阔的空间、舒适的悬架和座椅、容易上手的操控,这都是TA能够吸引大批消费者的优势。
4、致炫
价格在8-10.88万元,全新广汽丰田致炫是去年Dear亲概念车的量产版车型,与海外版新一代YARiS不同的是,国产版车型采用了本土化的设计风格,采用了梯形的大嘴前格栅设计,更加大气,.3L手动和自动挡百公里综合油耗分别为5.5升和5.6升,1.5L手动自动挡百公里综合油耗分别为5.6升和5.7升。
5、雨燕
价格在5.98-7.98万元,配置方面,低配车型自然不会给人惊喜,但基本的安全配置如ABS+EBD、双安全气囊还是配备的,另外还有前后电动车窗、后排杯架等。油耗方面,1.3L手动挡百公里综合油耗为6.5升,1.5L手动和自动挡百公里综合油耗分别为6.1升和6.5升。
购买家用车注意:
1、多关心品牌的满意度,客户的忠诚度。例如,上海通用公司的客户都可以享受跟踪服务,包括买车、保养等全部过程中的满意度调查。
2、以高品质的适用车辆为好。通常在强势品牌的产品中,配置强调精,而且适用。弱势品牌产品一般强调配置丰富,在利润的要求下,多采用低成本的配置。
百度百科-本田思域
百度百科-日产轩逸
百度百科-别克英朗
百度百科-致炫
百度百科-雨燕
汽车百公里油耗多少才算省油?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以1.6L自吸发动机为例,百公里油耗在7.5L左右,算正常水平,而低于这个值的车,就算省油。
油耗受个人开车习惯、行驶路段、车辆负载、轮胎气压以及天气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只要确保车辆状况良好,保持好的开车习惯,车辆相对都会省油。
4w-6w什么车好还省油
腾翼C30
价格是对比的基石,我们先限定一个价位。由于这四款车的起步价基本型都是属于比乞丐还“乞丐”的车型,要么厂家不投产,要么配置实在低得让人买了都提心吊胆安全问题。腾翼C30的5.89万的那款车型是否也像其他厂家一样打价格噱头还不得而知,就算是真的打价格噱头如今我也没话可说了,也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天下乌鸦原来都是黑的”。当然先不一棍子打死,到时看腾翼C30的市场销售情况。出于实际考虑,我们直接就将四款车的6万以下的“乞丐版”车型直接排除在外,看真正拿到市场卖的车型谁更厚道?
悦翔
这次对比将选出的车型是:悦翔 1.5MT 尊贵型,腾翼C30 1.5 手动舒适型,比亚迪F3 1.5智能白金版标准型GL-i和V3菱悦1.5 舒适版。官方指导价分别为:6.09万,6.29万,6.78万和6.38万。尽管官方指导价来看,比亚迪F3似乎价格最高,但考虑到比亚迪F3巨额的优惠,价格却还是三款车中最低的(北京的优惠幅度甚至达到两万!)。
比亚迪F3
为了突出公平我们还是以广州市场的报价为例去看这四款车的实际报价(详细报价文后会附上)。这样看来,比亚迪F3无疑是四款车中价格最便宜的那款,至于腾翼C30,由于是刚上市新车,价格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松动。
买车最关注的自然是价格问题,如果预算7万内搞定全车的话,这四款车无疑都在考虑范围之内,而比亚迪F3甚至还能让你节省一年的油费出来。当然,买车不能光看价格,还要看车型是否适合自己,下面一起去看看这四款车的实力几何?
外观设计腾翼C30不再抄袭
自主品牌的外观设计抄袭之风由来已久,长城更是其中抄袭得比较疯狂的一家,为此长城精灵还和菲亚特打上了一场大官司。但是,长城最近出的新车都个性十足,长城酷熊和哈弗M2都是个性车型的代表作,腾翼C30有没有考虑沿袭这种个性思路的设计风格呢?很显然腾翼C30不想继续抄袭,但也不想继续个性。
从外观上看,腾翼C30身上确实没有找到明显的抄袭痕迹,这点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中网和大灯走的是老款凯越的路线,下进气坝则是目前最流的设计。腾翼C30的前脸设计并不出彩,但也不难看,给人一种老实巴交偏向稳重的感觉,缺乏一股时尚气息,这跟长城两厢车的性格大相径庭。但是侧面那条前低后高的腰线又刻意营造一股运动气息,相当漂亮。上翘的尾部确实也没有一种牵强的感觉,相当大气。
腾翼C30走的是家用路线,不求激进,但求中庸,这一点腾翼C30显然做到了。而且腾翼C30也不再刻意的去模仿其他车型的整体设计,这点进步值得赞赏。之前山寨名声堪比比亚迪的长城开始走自主设计路线实在让人欣慰。
比亚迪F3则是模仿花冠车型痕迹明显,甚至连底盘和悬挂照搬了花冠。比亚迪是模仿最成功的能将花冠和飞度统一起来而不突兀,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创新,F3销量已经达到一个让人惊异的高度,这也能看出比亚迪的外型有多讨巧。
外观上,比亚迪F3显然直击中国汽车用户要害,连续4个月的销量过3万辆可不是随便压库存就能得到的。傲人的销量显然不能排除比亚迪F3外观设计的巨大功劳。
东南V3菱悦是挂东南标的轿车的第一次相对胜利,但如果说V3菱悦是纯粹的自主品牌产品,真的让人有些底气不足。因为从外到内,它与我们早已熟识的三菱蓝瑟都有几分相像,但我们也欣喜的看到,V3菱悦并没有照搬蓝瑟的设计,比起略显中庸的蓝瑟,我们在V3菱悦身上不难发现硬朗的直线条和层次分明的造型,这些都让V3菱悦看起来更加动感时尚。
不过话说回来,V3菱悦的尾部过度是个败笔,侧面线条过度太过生硬,缺乏线条感。
长安悦翔的热销跟外观设计的成功也有不小的联系。作为长安自主品牌轿车的全球战略车型,长安悦翔由长安公司欧洲设计中心设计。整车体态、比例借鉴了大量马自达的设计基因。该车被一些网友戏称为“小马自达3”。作为长安汽车新推出的第四款“长安”自主品牌轿车(之前三款为:奔奔、杰勋、志翔),悦翔在外观设计上继承了“前辈”的神韵,更突出动感风格。
如今汽车设计的整体方向都是在往年轻化,运动话方向,悦翔在借鉴了多款运动车型之后,外观还是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在外观的造型方面,悦翔已经有先声夺人之势。
总体而言,在外观设计上,四款车各有取向,但长安悦翔、比亚迪F3和V3菱悦都有大量的借鉴抄袭痕迹,腾翼C30则好了很多。因此外观设计上中庸且抄袭痕迹不明显的腾翼C30从道义上取胜。如果从纯粹的设计理念来看,比亚迪F3就是一款没性格的代步车,默默无闻但很耐看;悦翔则有番时尚气息,迎合潮流,V3菱悦的外观设计有些许三菱的狠劲,能给人一种性能车的错觉。
配置长安悦翔胜 V3菱悦垫底
买7万价位的自主品牌车型,我们不大可能去期待有极高的做工和极佳的操控,于是外观看上眼后第二个要对比的就是哪款车的配置更加丰富,特别是安全配置是否到位这点必须关注到。
四款车都不是“乞丐”版,配置上倒确实有的一拼。毕竟钱必须花在刀刃上,自主品牌的品牌积累不够,就非在配置上大做功夫不可,车主可不能不去好好分辨各车型的配置优劣。
比亚迪F3
买车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安全,当然我们没人希望会出安全事故,但概率事件确实有发生的可能,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时刻的作用不容忽视。主动安全方面,我们自然不去奢望华丽的ESP,但基本的配备我们去看看四款车都做到没?
腾翼C30
欣慰的是,这四款车都配备了最基本的ABS+EBD,本身这些配置都已经没有拿来一说的需求,在欧洲全系标配ESP的安全面前确实太寒碜了,但比亚迪和V3菱悦的乞丐型号上还真没有这两个配置。发动机电子防盗和车内中控锁四款车也无一例外的配备了上来。
需要点名批评的是V3菱悦,6.38万的价格不低,但是是四款车中唯一没有安全带未系提醒和遥控车钥匙的车型。被动安全方面,点名批评的依然是V3菱悦,前排双安全气囊总该有吧,但V3菱悦只有驾驶席安全气囊,整车最危险的座位——副驾驶座却并没有安全气囊。
舒适性配置方面,7万价位的车能做到的也就是基本需求了,但有对比就有差别。四款车中长安悦翔的配置水平最高:后排空调出风口(这个出风口隐藏在座椅下面,车主一般找不到,效果可想而知了)、铝合金轮毂、真皮座椅、多功能方向盘都非常的贴心。舒适性配置上悦翔无疑遥遥领先。
其他三款车的配置则各有千秋,比亚迪F3一如既往的将真皮座椅好不犹豫的配置上来,但遮阳板连个化妆镜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腾翼C30和V3菱悦都没有配备真皮座椅,但腾翼C30在实用性配置上更胜一筹,前后排中央扶手并在后排扶手箱辟出杯架,这也是四款车中独一无二的。V3菱悦也有其特色,真皮、扶手箱全没有,但配的是隔热防紫外线玻璃。
综合来看,长安悦翔官方定价最低,但配置最为丰富,而比亚迪F3和腾翼C30各有偏重,比亚迪F3重舒适,腾翼C30重实用。V3菱悦不得不有一次排在末位了。
动力悬挂V3菱悦大获全胜
四款车型的动力配备出奇的相像,都是配备的1.5L发动机和5速手动变速箱,而且四款发动机中有三款4G开头的,是否动力底盘表现就没有任何比较的余地了呢?再倒回几年或许除了奇瑞外自主品牌的发动机确实没什么好对比的,大家都用的是三菱的发动机系列。不过进气不少自主品牌都开始研发自己的自主发动机,当然不能说技术先进,但最起码也百花齐放了。
先看比亚迪和V3菱悦的一个字的差别。比亚迪F3白金版采用三菱4G15S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78/6000(KW/rpm),最大扭矩134/4500 (Nm/rpm);东南V3菱悦启航版三菱配备的是4G15M发动机,最大功率81/6000(KW/rpm),最大扭矩134/3000 (Nm/rpm)
两款发动机相差一个字,但确是老款和新款的差别。V3上的这一款4G15M发动机是目前三菱投入在民用车型上最先进的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mivec技术。4G15M和4G15S这二款发动机尽管一字之差,但前者是双顶置凸轮轴的,而后者是单顶的。
毫无疑问,V3菱悦的发动机动力更强,技术更高,比亚迪的发动机能拿出来说的也就是技术成熟这一点了(因为这款发动机在国内大量使用)。
然后在去看看长城腾翼C30的GW4G15和比亚迪的4G15S又有何区别?
GW4G15发动机是长城汽车开发的一款全铝汽油机,采用双顶置凸轮轴、4缸16气门、塑料进气歧管、VVT技术。最大功率77kW,最大扭矩138N?m,这款发动机可轻松实现欧IV排放。长城这款GW4G15发动机并非源自三菱4G系列,甚至在机械设计方面也与三菱4G15存在天壤之别,两者相似的仅仅是4G15的名称而已。它参照的对象是丰田新一代四缸小排量发动机系列——NZ系列。
相对而言,长城自主研发的GW4G15发动机在油耗表现和技术上显然胜过比亚迪F3的4G15S系列车型。
再去看看长安悦翔的JL475Q7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来自江铃,江铃发动机也算历史悠久,其生产的JL系列发动机早在20年前就开始装备国产化的奥拓、长安之星、羚羊等车型上。江铃发动机公司的技术主要来自于日本铃木。JL475Q7这款发动机,从最大功率来看并不是很理想,仅仅72千瓦,4款车型中排名倒数第一,但是其最大扭矩产生的时间较早在3500转就能达到,仅次于三菱4G15M,这是一款以低转速高扭矩为特点的发动机,在城市和低速环境中动力充沛而省油,但是高转速表现欠佳,最大功率不足。
技术上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亮点,直白点将就是用的是相对老旧的技术。
因此从动力上来看,菱悦无论从动力上和技术上占尽优势。当然动力还跟车身重量有关,悦翔自重1120KG,腾翼C30自重1125KG,比亚迪F3自重1200KG,V3菱悦自重1150KG。四款车比亚迪F3最重,悦翔和腾翼C30最轻。综合来看,动力表现上东南V3菱悦无疑是表现最好的,腾翼C30次之,悦翔和比亚迪F3排在最后。
悬挂表现方面,V3菱悦同样胜出,前麦弗逊后五连杆悬挂系统让V3菱悦还能谈些许操控特质。至于长城腾翼C30、比亚迪F3和长安悦翔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系统就像是电脑里的XP系统,没有什么个性但在这个级别的用户群庞大。
空间表现比亚迪F3继续领跑
如今汽车是越做越大,汽车行业是要开始对汽车的分级进行重新定义了,否则如今汽车分级根本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新车越做越大是一个特色,但从长城腾翼C30的表现来看,大看来快到头了,因为腾翼C30的车身尺寸只能算是一种正常表现。
腾翼C30的车身尺寸为4452mm/1705mm/1480mm,轴距为2610mm,行李箱容积510L。唯一可以算得上有点出格的就是其2610MM的轴距显得相当霸道,这对腾翼C30的后排腿部空间有极大的帮助。
比亚迪F3的轴距为2600mm,比腾翼C30略短10mm,但长/宽/高为4533/1705/1490mm。现实来看,腾翼C30的空间表现依然没有超过入门家轿标杆车型比亚迪F3.
长安悦翔轴距为2515毫米,长/宽/高分别为4360/1710/1475mm,是标准的小型三厢车“身材”。比起比亚迪,腾翼C30吃亏稍有吃亏,也还算中规中矩。
东南V3菱悦的轴距2500mm, 长/宽/高4405/1700/1415mm,V3菱悦是四款车中车身高度最矮的(这也是后排过度不够自然的导火索)。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佐证了V3菱悦的家用中带点运动调教的特质。
PK结果:刚刚上市的腾翼C30跟比亚迪F3不相上下。长安悦翔和V3菱悦稍逊。
全新伊兰特海外到店,比思域漂亮,省油且耐造,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前言:全新伊兰特海外到店,比思域漂亮,省油且耐造,或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国内上市
什么叫"百姓车王"?首先是价格要相对亲民,销量表现要畅销,其次是空间够家用、燃油要够经济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的乘用汽车市场发展的时间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在过去的时光里也诞生过不少的"百姓车王",例如售价含括在5万-13万元区间的:比亚迪F3、北京现代伊兰特、别克凯越、吉利帝豪、一汽丰田花冠等。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现代伊兰特这款便宜的"百姓车王",伊兰特这款轿车对于90、00后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对于80、70后的消费者者来说想必还是具有一定的历史记忆的。时光追溯到2003年,北京现代引进了第三代现代伊兰特,凭借其比同级大多数对手更便宜的指导价、省油且耐造的品质还有不俗空间表现力,让这款刚上市不久的合资车一路销量走俏,成为了那个年代紧凑型轿车的"佼佼者",在一二三线城市无论是私家车还是出租车,都能看到北京现代伊兰特的身影,就如同一汽大众捷达在驾校教练车领域和家用车领域一样火热的境遇。
但随着中国汽车需求量的爆发式增长,各大厂商嗅到了商机,不断的推出更多的不同型号的紧凑型家用轿车,于是面临了丰田、大众、别克、国产自主品牌一众强力的对手,国内消费者选择性多了后,伊兰特在往后的销量PK中逐渐的败下阵来,后续2012款车型上市后,就开始逐渐退出中国市场。时至今日,现代伊兰特也已经从当初的第三代车型,发展到了第七代车型,当初80后的伊兰特车主也从年轻小伙,如今也变成了中年油腻大叔,在这感叹一次岁月不饶人啊。
据悉,全新的现代伊兰特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在国内上市,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尾部的设计风格比思域更漂亮。海外版本伊兰特搭载了2.0L发动机,匹配CVT无级变速箱;以及1.6L+电机的混动车型,匹配双离合变速箱,无疑会更省油。根据国内已经停产的老款伊兰特8.88万元起步的指导价来看,全新的伊兰特引进国内起步价在9万元左右,不会超过10万元,价格方面也还算亲民。目前国产版的首台伊兰特已经在国内下线,不过并没有实拍图,各位网友可以先了解一下海外版本的配图。更多海内外新车资讯,尽在车讯之家报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海监船的中国渔船
“中国海监83”船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是中国目前综合性能最优越、已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的多功能大型中远程海洋监察船。它除装备了基本的船用设备外,还装备了世界最先进的全回转舵桨合一的电力推进设备、世界最先进的自动控位和定向系统、直升机升降平台和机库、世界上最先进减摇船水舱控制系统及国内最先进的卫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全回转舵桨合一的电力推进设备的应用使该船成为国内首艘没有舵和主机,只依靠电力就可以推进的公务船舶。其动力系统除了噪音小、省油、无废气排放等优点外,它的航行可不受船头方向的限制,横行、斜行、进退自如,并且可以以船体为轴原地掉头旋转,操纵起来如同玩“碰碰船”似的方便。
世界最先进的自动控位和定向系统,可以使船舶在各种复杂海况下始终控制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便于实施深海水下作业和执法监察取证。
直升机升降平台和机库,使该船可组合“中国海监B-7112”直升机实施海空互动,达到国内同类船舶难以企及的远程巡航执法和快速反应能力。
“中国海监83”船船长98米,型宽15.2米,型深7.8米,排水量3980吨,最大航速18节(约合33千米/小时),连续航行能力10000海里,自持力60天,适航范围为除极地以外的任何航区。 排水量为1500吨级。中国海监51船由武昌造船厂承造,隶属中国海监东海总队,总长87.7米,型宽12米,满载排水量1937吨,吃水3.5米,设计航速18节,续航力不少于6000海里,自持力40天;定员50人该船除常规配装外,还具有艏侧推、可调浆、减摇鳍以及现代化的卫通、导航系统等功能,具有机动性强、性能稳定等特点,可满足海洋执法监察和海洋环境调查等应用。
排水量为1000吨级。2011年4月22日在青岛正式列编中国海监北海总队船舶序列。该船总重1125吨,最大航速20节,续航力5000海里,拥有先进的卫星通信和导航设备及全船网络及监控系统,动力系统采用曼恩双柴油机和单变螺距可调桨推进,船舶具有航行速度快、机动性能好和快速反应能力强等特点,是中国海监系列船舶中设计速度最快的千吨级公务船之一。2012年9月14日,中国海监26船与海监50、15、27和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巡航编队抵近巡航了钓鱼岛。
“中国海监15”由中船重工701所上海分部设计,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船舶自2009年8月开工,至2010年11月完工。船舶总长88.0米,满载排水量1740吨,续航力6000海里,最大航速每小时18海里,拥有接收系统、光电平台、无线音视频传输、卫星通讯等海监执法设备。
海监111船是由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原海冰723破冰船退役改装而来。该船排水量4420吨,航速20节左右,通航能力强。
由于是由原海冰船改装而来,因此具有特殊的结构性能。该船上下共分7层甲板,设有会议室、图书室、洗漱室、淋浴室和室等舱室。破冰船结构特殊,船身短而宽,船体水下部分与一般船体不同,首尾和水线区用厚钢板和构架加强,总体强度高,首尾上翘,尖削前倾,两舷配有压载水柜。由特殊材料钢铸成的螺旋桨,韧性好,即使被坚冰压弯90度也不会断裂,能重新复原。破冰靠特殊形状船体“爬上”冰层,用船体巨大的自重力破坏压碎坚冰,壁开航道。冰层在80公分下,可连续航行破冰,80公分以上冰层,可采取撞击方法破冰,120公分以上,采取调整水柜、船首起伏下压的方法破冰。因此该船具有优良的抗撞击能力。 由于我国管辖海域辽阔,海洋维权执法任务大幅度增加,新造海监船入役依然未能满足需要,比起邻国日本海上保安厅十一个管区拥有500多艘舰船(艇),70多架飞机来,中国海监依然差距甚大,尚需建造更多的现代化舰船和购置更多的先进飞机装备各海区,以最快的速度壮大队伍。
在钓鱼岛局势升级的非常时期,我国不得不把一些已经退役或即将的退役海军舰船经过改造或改建后转为中国海监执法船,转隶海监、渔政部门,互联网上披露了转隶海监的中国海军辅助船。
根据网友拍摄到的照片,这些由军辅船改装的海监执法船还有6艘,分别为:
海监110船、海监111船、海监112船、海监167船、海监168船、海监169船。
海监110船原为海军北拖710远洋拖船,排水量3000吨;
海监111船原为海军海冰723破冰船,排水量5000吨;
海监112船原为海军814号布雷舰,排水量1000吨;
海监167船原为海军南拖154远洋拖轮,排水量2400吨;
海监168船原为海军南调411远洋调查船,排水量3300吨;
海监169船原为海军852号远洋电子侦察船,排水量4590吨。
网上消息,即将加入海监执法船队的还有前不久退役的131南京号、162南宁号051型导弹驱逐舰和东测226远洋调查船、南运830南沙运兵船,但这4艘舰船未见有证实。
这些转隶海监、渔政的海军舰船均是已经退役或即将的退役老船,服役时间均长达30年左右。海监110、海监137船更是曾参加过1980年洲际导弹全程试射的远洋保障任务
。如何保持这些老船处于最佳状态,是海监、渔政面临的首要难题,另外军用舰船在经济性上考虑较少、油耗很高,也需要投入高昂的保障经费。当然,在钓鱼岛局势升级的非常时期,花费再多金钱维持这些老军舰正常执行巡逻任务也是值得的。新型海监船设计和建造,是我国维护主权的当务之急,只有等到新型海监船服役后,这些二次服役的“功勋老臣”就可以圆满退休了。
省油又有劲!19万起,这台1.5T+电机的大气中国SUV实力如何?
四年前,荣威RX5正式上市,凭借“互联网汽车”这个噱头一跃成为当年车市里赫赫有名的“网红”。那句问候语“你好,斑马”一夜之间也变得世人皆知,甚至一度成为“你好,小安”、“你好,小威……”的学习对象。
恰逢新能源车开始步入黄金发展期,不甘现状的荣威再三思虑后选择入驻蓝海市场。同年,推出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荣威eRX5。时隔一年多,伴随RX5?MAX的爆红,荣威趁热打铁再次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荣威RX5?eMAX,以此丰富新能源产品矩阵,提升蓝海市场话语权。
此前,荣威RX5?eMAX已在18年广州车展正式上市,补贴后统一售价19.58-23.58万元,价格在主流竞争对手面前有不小优势。新车除保留燃油版车型智能座舱和1.5T蓝芯引擎,还引入了全新的10速EDU驱动变速器,为其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保驾护航。
那么,这台车开起来到底有如何表现?是否能给予到用户足够的惊喜呢?闲话不多说,试驾文走起。
荣威RX5?eMAX是在常规燃油版车型RX5?MAX的基础上进化而成,因此外观相比燃油车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整体造型大气而富有张力感。值得注意的是,前脸的标志性家族设计语言“悬浮鲸翼进气格栅”赋予了它非常高的辨识度。
车侧,面线结合刚刚好,修长的车身线条流畅有力量感,19英寸的PS4米胖子轮胎和硕大的车身相得益彰,多幅式的轮圈炫酷造型配合双色涂装,充满高级感的同时饱含个性化特征。
车尾部分,造型设计没有太多的华丽的语言,但层次感鲜明,腰肾般的尾灯造型炫酷,镀铬饰条点缀恰到好处,整体符合绝大多数国人的审美态度。
当然,作为新能源车,荣威RX5?eMAX在细节处还是和传统燃油车作出了区分,譬如在翼子板、车尾上采用“NETGREEN”或“RX5?eMAX”绿芯标志、车尾右侧引入充电接口的方式彰显其新能源车的身份。
表里如一这个词用于形容荣威RX5?eMAX的设计再合适不过。车门甫开,依然是熟悉的环保座舱,简洁的设计风格借助流畅地横向线条和门板设计、256色氛围灯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提升车内质感和扩展车内横向视野。
在做工用料层面也传承了荣威惯有的高水准,中控台、门板扶手等触目所及之处均使用软性材质或者皮革进行包裹,并辅以双缝线制造工艺,以此提升豪华感和质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试驾车型所用的双拼色座椅,有着极强视觉冲击力。
此外,荣威RX5?eMAX继承了燃油版车型的高配置,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4.3英寸曲面玻璃中控屏幕、矩阵式LED大灯、360度全景影像、L2级别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拨片换挡、车道偏离辅助和主动刹车等兼容科技感与实用性的配置均能在其身上找到踪迹。
有别于eRX5车型,此次试驾的荣威RX5?eMAX还新增加了天眼系统,车主注册账号以后,可以通过天眼系统进行人脸识别,进入到车内踩下刹车即可启动车辆,随之座椅、后视镜以及功能等都会根据账号保存的数据进行自动调整。
多媒体系统层面,沿用14.3英寸曲面玻璃中控屏幕,但改换斑马3.0系统,相比斑马2.0系统功能更为丰富,除支持智能语音交互、智能导航、空调控制外,还新增能量管理显示系统,对车辆电池电能、续航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
对家用SUV来讲,空间往往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出自非纯电平台的荣威RX5?eMAX深谙此理,为此在空间上面也没少下功夫,这点从其给出空间答卷上便可以窥见一二。
新车尺寸和燃油版本保持一致,长/宽/高分别是47/1891/1725mm,轴距2760mm,数据在比亚迪宋Pro?DM、名爵HS新能源等同级车面前有不小优势,这也让它的空间表现更加出众。整个后排虽谈不上特别宽敞,但有足够冗余的空间供用户活动下身体。
不过,说到空间给人最大惊喜的莫过于后排中央位置,地台接近平坦,空间宽敞,加上座椅靠背本身支持三段调节,即便长途出行久坐也不容易产生劳累感。当然,前排也不差,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坐垫填充物柔软,舒适性好,但长度稍短,对腿部的承托稍显不足。
后备厢与燃油版车型有所不同,燃油版上的凹槽设计被纯平面板所取代,所以储物空间有所下降。但日常出行放4到5个大行李箱或自行车这样的大件物品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因为离地间隙较高,存取物品不是那么方便,幸好,有纯平开口设计为其实力挽尊。
全新动力总成是RX5?eMAX的核心看点之一,有别于eRX5车型,新车换装1.5T四缸引擎+10速EDU变速箱动力总成,以Hair-pin绕组结构的电机取缔原有的ISG电机,但仍是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组,容量16.6kWh,NEDC测试标准下纯电续航70公里,百公里油耗低至2.0L。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电池组加持有动态油冷式热管理技术,并且顺利通过了IP67防水防尘等级以及美国权威UL2580电池安全标准测试。其次,还为提供消费者了8年/15万km电池衰退小于30%的质保承诺。
实际体验过程中,虽然新车车重达到1881kg,相比燃油版本重了许多,但得益于全新混合动力总成(引擎124kW/电机90kW)的功率以及(250N·m/230N·m)的峰值扭矩输出,新车起步响应速度快,提速线性高效,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完成零百加速7.8s。
全新10速EDU变速箱改善了以往eRX5在加速过程中因模式切换致使动力中断的现象,并且实现了在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间找到韧性平衡。
在它的加持之下,发动机与电动机衔接紧密,升降换挡位很平顺,加上轻柔的转向调校,开起来整体感受和燃油车无异。
根据不同环境和驾驶风格,新车提供运动、经济、标准三种模式,但从实际体验看,三种模式下车辆动态变化并不明显。
反倒在EV模式下,驾驶者有了新体验,全油门下去,电机转速急剧攀升,伴随而来的是从后背传来一股强烈的推背感。
另一厢,荣威RX5?eMAX也配备了名为iEM智能能量管理的动能回收系统,此系统可根据实际路况智能调节车辆输出,并智能切换运行模式和能量回收强度。
能量回收强度分为三档,1挡能量回收力度非常弱,而到了2挡或者3挡,就开始有明显的拖拽感,庆幸的是没有生拉硬拽的感觉。
底盘调校方面,因为结构比较紧凑,调校风格上略微偏硬。所以,在面对不同的路况环境下,底盘悬架表现走向了两个极端,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态度。
在路面起伏比较大的坑洼地段面前时它可以轻松化解即将传到车内的振动感,而在高速过弯时能使车身表现出较好的支撑性;但在面对路面细沙、减速带这些时就显得有些过度操心,路感过于清晰,导致车内舒适性打折。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荣威RX5?eMAX作为荣威向插电混合新能源市场扩张的进阶力作,在设计、配置、做工质感、机械性能等方面都给出了足够的诚意。
而19.58-23.58万元的售价则为它和当红“炸子鸡”车型比亚迪唐DM竞争的资本锦上添花。至于未来其后续的市场表现究竟会走向何方,目前还难以下定论,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只要8万块的7座合资SUV?这些便宜好车国产后必火!
在教授看来,中国汽车选择多但更多是一种趋于同质化产品,SUV就只靠着大空间取胜、轿车就一昧降低售价博取消费者关注,豪华品牌也只能开始纾尊降贵开拓入门级市场...但这些就是中国汽车的全部。若是放眼海外市场,我们其实能够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车型,例如8万的本田7座SUV、·十多万的小跑车、还有精致感十足的丰田掀背车,又或者是15万价格却有着50万级越野性能的SUV….
可惜的是这些车型都无缘中国市场,背后又是怎样的原因呢?是我们不懂销售,还是这些中国合资厂家们不懂中国人呢?我们不妨来看下究竟有哪些超诱惑车型,以及分析为什么不引进。
闪光点:低油耗、7座布局、低价
本田BR-V是一款东南亚特供车型,与飞度共享平台,车身尺寸为4456*1735*1666mm,整体而言更应该称其是跨界车。轴距方面则达到了2662mm,更优于2660mm的同门大哥CR-V,并且在这个空间中BR-V塞进了三排座椅,实现了7座布局。动力方面,则是采用1最大功率118马力的1.5L发动机。
不引进原因:临近换代、也或许是时间问题
由于这是一款东南亚特供车型,本田(中国)要想将其实现国产,还需要作一定的努力。鉴于国内合资小型SUV崛起、价格下探的现状,未来还是有引进该车型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是,本田(中国)直接以全新飞度为基础打造一款中国特供的“BR-V”,用以进攻8-12万级SUV市场。
闪光点:卡罗拉车系的好口碑、旅行车的实用性
丰田卡罗拉在中国,乃至于全球市场都属于“明星级”车型,久踞销量前三位置。严苛生产体系带来的质量保证、相比同级优秀的车内空间,又以及同级中较低的油耗,这些都是全球消费者所青睐的地方。在中国,也同步推出1.8L混动车型,实测油耗基本能维持5L/百公里,同级对手油耗多半是7.5L/百公里,以一年2万公里、92#汽油7.00元/L来计算,卡罗拉混动一年就可以省下3,500元。
在这种前提下,人们也更想拥有卡罗拉旅行版,颜值更高,更重要的是拥有SUV一般的装载能力,对于那些喜欢轿车驾驶质感又有大后备厢需求的用户来说,卡罗拉旅行车更为最适合。
不引进原因:旅行车市场小
但国内依然没有引进它的计划,原因除了丰田一贯的“稳扎稳打”战略,还有对市场方面的分析,毕竟大众、斯柯达在国内早就推出了相应产品,而销量则未达到预期。?SUV以及轿车,依然是国内最大的两个细分市场,丰田在华就推出了更有胜算的C-HR车系。并且就如今逐渐多元化的消费格局来看,卡罗拉旅行车还是有望进入中国市场。
闪光点:价格低、驾驶乐趣十足
本田S660的命名,源自S系列以及660cc的排量,所以说本田希望这是一辆跟S2000一样有乐趣的车型,只是排量缩小到660cc,也变成了一款无需车位证明、人人可以拥有的小跑车。虽然它尺寸小,但有着中置后驱、全独立悬架、后铝合金副车架这样的“硬件素质”,更别说它有着比S2000更高的车身扭转强度以及车辆重心高度。而这样的高素质小跑车…日本起售价更是只有11.50万。亲民好玩,这样的车若是引入国内必然受到不少“男孩”们的追捧。
不引进原因:进口价格不低、难以国产
但追捧归追捧,若真要买的话可就要打个问号了。首先是价格方面,在关税以及物流费加成之下,这款海外11.50万起的车型或变成了22万起,毕竟本田还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例如右舵改左舵、换装动力更强的1.0T发动机。如此一来,这款小跑就失去最大特点之一——亲民。另外它也难以通过国产降低生产成本,零配件也基本需要进口,也就更难以实现国产。所以说,不引进它是必然的。
闪光点:精致、省油、带有高性能的GR版本
这全新Yaris是TNGA架构下产物,有着低重心、强安全性能的特点,另外也采用了最新的丰田家族式设计。对于一款小型车而言,相当吸睛。它采用的是1.0L、1.5L以及1.5L混动三中动力总成,后者还是新一代?THS?-?II混动系统,是与凯美瑞、亚洲龙上混动总成同属一代产品。可以说,它坐定了最低油耗非插混小型车的称号。更变态的是,丰田还推出了261马力、5.5秒破百的Yaris?GR。
不引进原因:市场小、需求不一样
尴尬的是,这一TNGA架构Yaris只会在欧洲、日本进行销售,哪怕丰田最看重市场之一的北美市场也无缘引入。向来传统的丰田,自然不会引入这款不符合北美、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Yaris,哪怕它精致、低油耗、甚至受到北美消费者联名请愿(要是请愿有用的话…估计来自中国消费者的请愿信可以塞爆丰田高管的邮箱)。还好丰田已经着手打造全新小型SUV,这或许能引入中国市场。
闪光点:精致小巧、适合一般城市代步
这款标致208和丰田Yairs属于同一类车型——小巧精致并且低油耗,它与Yaris不同的是,它技能树可是倾向于“高颜值”、“精致感营造”,所以就颜值而言它绝对能占据小型车的前三位置。
不引进原因:市场体系小、需求不一样
但它是一款绝对不会引入的车型,首先是PSA集团如今在华更多是一种步步为营,更优先推出SUV、纯电动等适合当今中国市场的车型。其次,小型两厢车在华确实表现颓势,丰田也不敢引进最新的Yaris而将Yaris?L致炫进行改款,更别说在华力量相对较小的标致了。但作为替代品,PSA集团在华或推出C3L这一跨界三厢轿车,以及引进标致2008这一小型SUV,也算是一种曲线救国。
闪光点:亲民、能够日常使用的硬派SUV
只要你不嫌弃它是1.5L排量的,那么这是一款真正可以用于城市代步的硬派越野车。小巧的车身可以让它灵活穿梭在城市或者无人之境,1.5L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也能在油耗方面获得好表现,而在越野时它则能通过四驱系统放大扭矩,跨过障碍。所以说,这是一辆工作日能好好载你去上班,周末能带你去野外撒欢的实用大玩具。更重要的是,其价格还相当亲民,毕竟上代车型以进口方式引进也不过是14.18万起。
不引进原因:合资关系破裂、小众市场、排放标准受限
但硬派越野SUV始终是一种小众市场,上代铃木吉姆尼也只能在小部分消费者中受到追捧。如今,铃木作为外资方已经撤出了中国市场,如今的长安铃木与铃木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吉姆尼就无法通过先前的进口方式引进,只能以平行进口方式引进,这导致了价格的巨幅提升,此前甚至有车商给出了28万的超高价格,消费者又怎能接受没有价格优势的吉姆尼?最后是排放标准受限,如今的全新吉姆尼只能满足国5标准,在国6排放标准下无立足之地。
“买的没有卖的精”,这话其实一直不假。我们这些口头嚷嚷“引进必买”的消费者,在这些车型引入以后很大可能就选择放弃,这背后有的是价格、受众面、产品分布等原因。我们消费者看待新车型更多是一种选择性理解,从自己需求出发,而厂家们则是从整个市场去考虑,并且会考虑投入-产出比以及风险等,这些正是我们难以理解的。所以上述车型,有不少是难以实现国产的,但还好厂家们会带来更适合我们的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柴油车省油,国外柴油车占比70%,国内为什么不推广柴油汽车?
1.这跟国人的固有印象有关,以前我们使用的柴油乘用车很少,都是拖拉机,大卡车,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冒黑烟,噪音大,给人一种很LOW的感觉,所以就成就了奥迪A6柴油版在中国大陆刚上市0销量的囧像,当时的奥迪A6可是神车呀。
2.国内的油品问题,路虎,奥迪,奔驰等豪车连直接进口都很少,就因为人家的柴油车到中国后水土不服,动不动就油路给堵了,车主苦不堪言,4S店售后更是有理说不清,所以人家就干脆不卖柴油版的,开过柴油车的车主都应该知道,柴油车油路堵了是很常见也很麻烦的事,而且花费也不小,特别是博士高压供轨刚开始一个喷油嘴就上千元。
3.有地域性,大家应该知道柴油根据温度是有标号的,0号以下到冬天就会结腊,跟粥一样,气温越低越厉害,所以-20号-35号都是对应冬天的气温加的,不然车就发动不了,油泵泵不上来油,车当然就发动不了,再着柴油车是压燃启动的,没有火花塞点火,到了冬天气温本来就低,在北方地区即使加-35号油启动非常困难,如果车上没预热系统,室外零下20 几乎就不可能,就是有预热的新车还能勉强启动,要老车就很难了。3.柴油车舒适性差,柴油车发动机噪音明显要比汽油车大的多,即使隔音做的再好也比不了汽油车,再者就是振动也比汽油车要大,国人都爱面子,你花好多钱买辆车人家坐车的又不懂,你的车又吵又震的别人一定会评价的,认为你车档次低,你能接受吗?还有就是柴油车在冬天暖气升温特别慢,估计车跑起来快1个小时水温才能起来,要不另外加柴暖的话在北方地区很痛苦的,大冬天的开车在车里还穿个羽绒服,再者柴油车比起汽油就是提速慢,就是有涡轮增压的也一样,在起步时涡轮没介入之前(1800转之前)就几乎被汽油车秒超,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不多,涡轮没介入之前跟牛一样慢悠悠的,涡轮一介入又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冲出去了,那感觉,没开惯的人着实是受不了的,所以在乘用车上国内不懂车的人很少受得了的
虽然柴油车省油,扭矩大,但在乘用车市场能接受的人不多,只是一些硬派越野车的最爱,轿车几乎没有,前些年的柴油捷达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柴油车能更加省油!因为我就是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十多年)的全省(浙江省)节油标兵!并又在2008年至2013年间发明了全球首创的“柴油机水光解燃烧节能法”和“一种发动机水蒸汽回收光解复式燃烧节能减排”发明专利(公告)的民间发明~ 科技 人!经过这十多年来的努力研究实验!已经能让~ 科技 又有了强势提升!节油率提升到60%~70%以上!尾气排已能达到真实的零排放(0.02~0.07~0.58)!并能让柴油机车“天天喝水,告别黑烟,节能减排又省钱”!利国利民,为民服务,引领全球,为国争光,造福人类[呲牙][可爱][大笑]!!!等着我(民间发明~ 科技 人)[祈祷][发怒][捂脸][笑哭][大笑]
是啊!柴油车省钱,我就在用柴油皮卡,发动机有力,确实省钱。[赞][赞][赞]
柴油属于战略资源,国家真是有长远的目标,引导正确消费
汽油利益高,不然中石化中石油没有钱争。
不赞成推广柴油车,因为我用的是柴油车,加油时看着汽油车那边排着长长的队,心理特别的舒爽。
我的国产黄海挑战者柴油版,动力强劲,省油,皮实耐用,就是声音大一些。国产柴油发动机应该把噪音降下来,使用柴油绿净发动机。我的黄海柴油车在北京用 现在每公里平均下来,燃油费用在3毛5上下。真的省油啊。
国外的空气中没有雾霾,没有污染,所以柴油车占比例大
都用柴油,汽油卖给谁,还是汽油挣钱呀
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
最省油最耐用的皮卡车?
1、国产长城风骏系列皮卡就是比较好的,是长城汽车公司的经典力作,曾连续14年全国销量第一,特别是长城风骏5、6、7的发动机都有搭载GW4D20D的2.0T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荣获中国十佳发动机称号),也能在中国十大皮卡质量排名前列。
2、中兴皮卡也是国产皮卡的老牌子,拥有70年的皮卡造车经验,29年海外出口的履历,有着利比亚战火淬炼出军车品质的良好口碑。另外中兴皮卡采用加宽加厚的高性能专业越野底盘,同步福特Ranger皮卡,达到世界级水平,表现低速越野能力强,高速行驶稳定性好等特点,也是国产皮卡不错的选择。
3、丰田品牌质量大家都有目共睹,而丰田皮卡也是值得推荐的,就是进口价格相对偏高,丰田三大皮卡分别是丰田海拉克斯(Hilux)、丰田坦途(Tundra)和丰田塔科马(Tocoma)。其中中东版的海拉克斯价格为26.18-28.60万元、中东版坦途为38万元、塔科马加中东版是36万元。如此高的价格在中国销量并不乐观,而丰田小皮卡16万左右就是Hilux Rocco版。
4、福特皮卡也是相当不错的,猛禽系列皮卡在北美市场相当受欢迎,但是在国内养成用车成本都是非常高,比较入门的皮卡车型就是福特猛禽f150,价格高达52.38-61.28万元,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而买这辆车的用户大多用来越野或改装。另外国内有福特猛禽取消强制报废的相关政策。
往往在二手皮卡车交易市场,在二手皮卡车大全价格中你会发现很多2万二手皮卡,但这些皮卡“水分”很高,特别是急售二手车皮卡更加需要注意了,很多时候这类皮卡车快接近报废,有的是事故车或水浸车,维修成本大的同时,车辆技术状况存在安全隐患。
5、风骏5柴油车型油耗7.3L/100KM,汽油车型油耗10.2L/100KM。长城风骏6油耗实测表现,测试综合油耗为7.8L/100km,这款静音发动机的表现还是比较出色。而长城风骏7依然沿用长城风骏5和风骏6的动力系统,因此在油耗表现方面相差不大。至于长城炮排量比较大,并没有给出官方油耗参数,因此预估10-12个油。总的来说,长城皮卡还是比较省油耐用的。
6、东风锐骐皮卡也是非常省油的,其搭载的发动机采用博世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最大功率140马力(103千瓦)/3800rpm,扭矩峰值为305牛·米/1800-2600rpm,压缩比达到16.9:1,在东风御风节油大赛中,东风御风商用轻卡车正直搭载ZD30发动机,以百公里油耗4.55L夺冠,也可以算是国内最耐用的皮卡车之一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