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比美国的还贵?

2.国内油价再上调?开上这些车再也不慌了!

3.郎咸平说:我们的油价就是全世界最贵的。是真的?还是造谣行骗、蛊惑人心、吸引眼球。为了卖书?

4.为什么现在的汽油价和柴油价要涨得这么高?

5.油价持续高涨及上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6.求有关国际油价与中国物价上涨的小论文一篇,1000字左右

7.油价再涨也与我无关!这三款15万左右纯电动SUV值得入手

8.成品油价格形成新机制是怎么样的机制呀?

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比美国的还贵?

教授讨论油价问题_教授讨论油价问题

油价为何比美国贵?

能源专家称,美国油价税率较低,炼油大规模化生产,成本较低。

美国能源署(EIA)的数据显示,2月21日,美国各州汽油价格平均3.189美元每加仑,合每升汽油不足1美元(6.6元人民币),由此可看出,目前美国的油价低于中国。

对此问题,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日前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的一个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油价在全球而言还是偏低的,中国的民众经常喜欢拿国内的油价和美国比较,却不喜欢和日本或欧洲国家对比。

周大地说,目前美国的汽油价格中税收大约占13%,原油成本大约60%,但欧洲国家在汽油中征收的税收水平很高,汽油价格中所含税收一般高达40%-70%,也使得欧洲国家的油价水平很高,多数国家汽油价格都超过每升10元人民币。

“美国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的消费观念主要是因为其早期就在全球控制了很多资源,这样的路子在其他国家是无法行得通的。”周大地表示,从炼油成本来看,美国的炼油早已实现大规模化生产,因此成本也相对较低。

而有的专家则认为,炼油成本不透明是问题所在,呼吁公布炼油成本。“如果这方面的问题能给出比较清楚的解释,可能对价格的变化就有正确的认识。”北方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欧国立近日在一论坛上表示。

另:国际油价一路飙升时,国内的油价一直保持在一人均衡的水平,当时是赔了钱,现虽然国际油价有所回落,但当时的欠款仍难补的上,所以国内的油价不会轻易的降下来。

国内油价再上调?开上这些车再也不慌了!

日前,国家发改委消息,2020年7月1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元。这也是国内油价今年以来第二次上涨,同时也是首个二连涨。

据悉,全国平均计算,92号汽油每升上调0.08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08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09元。如果按家用车油箱50L计算,加满一箱92#汽油,大概需要多花4元。

面对油价的再次上涨,一部分车主因油价上涨不断递增的油费支出感到烦恼;一部分持币待购的准车主,却早已谋划着入手一辆燃油经济性出色的车型来应对油价上涨的“危机”。

雷凌,作为卡罗拉的兄弟车型,销量、文化底蕴固然不及卡罗拉有名,但如今也是每个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上的常春藤。相比卡罗拉,雷凌除了定位不同,产品素质表现可以说一模一样,而且新一代车型都加持了丰田最新的THS?II混动系统。

相比上一代THS系统结构,这一代THS?II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功率控制单元的尺寸和电池尺寸得到进一步减小,与此同时,整个系统运行过程的能耗亏损度降低了20%,加速能力提升了10%,诚意十足。

当然,工作原理还是一如既往,低速行驶而且电池满电情况下,仍是优先使用EV模式;高速状态下发动机工作,一部分能量用于驱动车辆,一部分用于给电池补充能量。

基于TNGA架构GA-C平台打造的全新一代雷凌双擎车型,依旧是搭载一套1.8L阿特金森引擎+E-CVT+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但综合最大输出变为122Ps,与上一代车型相比动力数据有所下降,而这很可能与国内推行的国VI排放标准有关。

根据工信部的雷凌双擎综合油耗和现有油价(广州市5.70元/L),按照雷凌双擎40L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大概需要花费228元,可以跑1000km左右,而行驶一公里的花费约0.22元,燃油经济性无可挑剔。

本田雅阁,作为一款和凯美瑞针尖对麦芒的宿怨车型,早前以中庸、商务调性受到不少家庭人士的青睐,但十代雅阁却一反常态,走起年轻风,也因而吸引了一大批追求时尚、个性的年轻消费群体的眼球。

全新一代雅阁,不仅设计变得愈发时尚,摆脱以往的油腻风,而且在硬核动力系统上也作出了一些改变,是本田最新研发成的i-MMD油电混动动力系统的尝鲜者,辅以不到二十万的价格,一时间在中型车市场也是风头无量。

本田的i-MMD系统和丰田的THS-II系统相比,系统结构更简单一些,而且各个部件之间采用固定的齿比连接,不需要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往往使系统更复杂,而且增加重量),引擎还可以直接驱动车辆前进,减少传动能量损失,燃油利用效率更高。

据悉,根据官网资料显示,在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加持下,混动雅阁燃油消耗率为30km/L,158kW,混合动力凯美瑞燃油消耗率为23.4km/L,综合输出功率151kW,比此前油电混合领域的王者车型凯美瑞还要更出色一些。

而根据工信部油耗数据(雅阁锐·混动)、现有的油价以及近50L的油箱容量计算,本田雅阁锐·混动加满一箱油约需要花费285元,在满油的情况下可供车辆跑1190km,跑一公里的花费大概是0.24元。

凯美瑞是中型轿车市场的明星产品,拔尖高颜值、用心做工用料,再加上丰田独家混合动力系统THS?II的加持,让它俘获了数不胜数的粉丝,而平均每个月销量(混动+燃油)轻松过万辆便是最好佐证。

凯美瑞混动使用的混动系统和丰田卡罗拉、雷凌双擎师出同门,都是丰田THS?II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不过,因为凯美瑞定位更高的原因,所以凯美瑞换装了排量、输出功率、峰值扭矩都更高的2.5L自吸发动机。

据相关数据显示,凯美瑞的这套2.5L+E-CVT+电机组成的THS?II油电混动动力系统,2.5L引擎41%的燃烧热效率是当前市场最高,相比普通引擎燃烧热效率水平要高出5%到6%。

丰田这套THS?II混动系统,共有EV和HEV两种驱动形式,车辆视情况不同选择不同驱动方式。正常情况下,EV主要在低速形式且电池电量充足情况下使用,而HEV则是日常行驶中最主要驱动模式。

当系统检测到油门踏板较深(包括高速路况)或负载较大,发动机动力一部分会用于驱动车辆,一部分会带动电机给电池补能;而在爬坡、超车等需更大推动力的环境下,发动机和电机会同时工作驱动车辆。

根据官方能耗数据和目前燃油价格,按照凯美瑞混动50L油箱计算,每加满一箱油大概需要花费285元,可以跑1220km左右,平均每公里的能耗花费约是0.23元,这一成绩放在中型车凯美瑞身上。不得不说很优秀。

CDX是讴歌品牌首款实现国产的车型,也是首款使用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SUV。作为本田旗下高端品牌讴歌的产品,CDX毫无疑问的搭载了本田自主研发的i-MMD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讴歌CDX搭载的这套系统也是由2.0L阿特金森发动机+E-CVT+驱动电机组成,但有别于丰田的THS?II混合动力系统,本田这套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拥有更灵活的驱动方式,能耗传递效率更高,损耗更小。

这套系统一共有EV、HEV和发动机直连三种模式,而系统会根据剩余电量SOC、当时车速、维持车速/加速需要的功率等因素,来判断使用哪种驱动模式。

一般情况下而言,EV模式和发动机直连模式,i-MMD系统能实现较高的燃油效率,前者主要用于低速路段,此时CDX的能耗表现接近于一辆纯电动车;至于后者,则主要用于日常大部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高速路等......

HEV模式主要出现在加速或者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启动引擎带动发电机产生电流,然后和来自电池的电流汇合,一共给电动机供电,提供更强的动力输出,如果电池没电,车辆加速力度会弱一些。

根据工信部现有数据和当前油价,CDX油电混合车型油箱容积为50L,加满一箱油费用仅需285元,行驶一公里最低约0.28元;满油状态可供CDX混动车型行驶1000km左右。

无论何时何地,省油都是绝大多数消费者购车时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油电混合车型作为传统能源向纯电能源过渡的最佳“人选”,无疑在省油这一层面给消费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比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它结合了两者的双重优势,不仅吸收了燃油车的行驶质感和超长续航里程优点,还糅合了纯电动车零排放、无污染、节能的长处,真正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

在油价上涨不断的今天,对国内很多关注燃油经济性的消费者而言,它们绝对是一个合格且值得消费者去信赖的产品。最后,教授想问,准备入手新车的各位看官们,它们会是你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郎咸平说:我们的油价就是全世界最贵的。是真的?还是造谣行骗、蛊惑人心、吸引眼球。为了卖书?

郎咸平又在造谣行骗、蛊惑人心、吸引眼球。为的是推销烂书《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

郎咸平说:我们的油价就是全世界最贵的。他又在造谣了。

美国报纸说中国油价低:“一加仑汽油在北京只卖2.6美元,还不到美国的一半。”又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油价最低的国家之一,只相当于美国的61%,日本的41%、英国的28%……”

质问郎咸平:一贯对美国膜顶礼拜的郎咸平为什么现在不提美国说法呢?

所谓中国油价世界最贵的算法是:油价6.3元、高速公路过路费8.33元、养路费1.08元。

质问1.:郎咸平你明明知道高速公路和养路费没有到是中石油、中石化口袋,你为什么闭着眼说瞎话?

郎咸平说国际油价跌的时候你(中石油、中石化)不跌,国际油价涨的时候你却使劲涨?

质问2:国际油价,每时不同样。你是真傻?还是假傻?你是不是要给每个加油站配一个油价翻牌工?你真的不知道国内成品油“22+4%”的调价条件?还是明知故问?

老百姓希望油价越低越好。你迎合这一心理,睁着眼睛说瞎话。还总是:总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好像自己是先知先觉。明眼人一看便知他为了卖你的烂书,真是不择手段、不要×脸。什么教授、博士。 简直就是狗屎!!

狗屎!狗屎!狗屎!狗屎!狗屎!狗屎!狗屎!狗屎!狗屎!

臭不可闻!臭不可闻!臭不可闻!臭不可闻!臭不可闻!

为什么现在的汽油价和柴油价要涨得这么高?

分析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国际能源署副署长威廉姆·拉姆瑟(William Ramsay)认为,油价上涨并不是由某个单纯因素造成的,首要因素是需求拉动,油价波动的直接原因是供应与需求的相互作用。

“长期以来石油领域投资不足,也是导致油价高企重要原因。”印度尼西亚能源经济研究机构基金主席Subroto教授说,石油投资不足导致了产能不足。1995至2000年间,全球对石油生产的投资下降了,石油的加工能力减弱了,这就为今天油价的上涨埋下了伏笔。

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将汽油与柴油的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与200元,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以及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无疑是油价上调的主要原因。原油价格的上涨常常牵动各方面的神经,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一组稿件,通过具体数据,深入分析原油上涨原因,并试图判断原油以后的走势。

原油(以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即WTI原油为例,原油价格均指WTI原油期货近期合约的价格)从1998年12月10的10.72美元/桶开始上涨,已经上涨了7年多,最高上涨幅度高达561%,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的迹象。这次原油上涨的涨幅之大、时间之长出乎人们的预料,推动油价上涨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供求关系是决定任何商品价格的本质因素,某种商品,只要需求增加或者供应减少就会导致其价格上涨。由于原油的特殊性,即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导致原油的供应受现有的油田与生产设备的制约,从而导致原油供应存在瓶颈,一旦对原油需求增加或者预期将增加而产能又不能相应增加,剩余生产能力不足,就会导致油价上涨。 即使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供应减少的突发事件的出现,也会使原来脆弱的供求关系失衡,导致油价上涨。本轮原油上涨正是在需求不断增加、供应存在瓶颈或可能减少的事实与事件的轮番作用下,使原油价格节节上升。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强劲增长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增加推动油价上涨。

1999年,世界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尤其是美国经济迅猛增长,对原油的需求开始大幅增加,导致原油价格开始回升。 2001年世界经济、贸易、投资从2000年强劲增长转为急剧下滑。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1年世界GDP增长率从2000年的3.8%降到1.3%,创10年来新低。<BR> 但从2002年开始,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均有所加快,尤其是世界经济2004年经历了25年间最强劲增长。 同时,全球低利率政策下的高投资率引起对石油等能源消耗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石油需求增长超过预期,2004年全球平均每天对石油的需求是8240万桶,增长达到3.4%,而2005年世界经济仍然是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增幅达到1.3%。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油价上涨。 笔者发现,1999年与2002年,世界石油都出现供需缺口,而这两年正是原油价格开始上升的年份;2001年世界经济大幅回落,原油的价格在这一年也出现回落,2003年以后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强劲增长,从而推动原油价格迅猛上涨,可见,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是原油价格上涨的本质原因与最终推动力。 第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增加石油储备,激化石油供需矛盾,加剧油价上涨。 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原油供应日益捉襟见肘,而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大量增加石油储备,无疑增加了原油的需求,激化了石油供需矛盾,加剧油价上涨。 我们首先来看美国的战略原油储备,表二是1998年12月10日WTI原油价格从10.72美元/桶开始上涨以来到2005年底的原油价格与美国战略原油储备之间的关系图,它显示出美国不断增加的原油战略储备与原油价格成高度的正相关,实际上7年来其相关系数达0.88,这说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增加原油战略储备正是导致对原油需求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而对原油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原油商业储备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在2002年10月以前,由于大量商业库存的压力,尽管对原油需求增加,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也都是恢复性的正常上涨,2002年10月到2004年底,一方面是经济的强劲复苏和西方国家增加战略原油库存对原油需求的双重增加,另一方面是商业库存的大幅减少,因此导致原油价格不断走高,刷新历史记录。 总之,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导致的对原油需求的增长以及西方国家大量储备原油更是加剧了对原油的需求,再加上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最终导致原油价格不断走高。经济增长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是本轮原油上涨的最本质原因,在原油上涨的过程中对原油价格上涨所起的作用大概在50%左右。

油价持续高涨及上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油价持续高涨及上升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以下影响:1. 成本上升:高油价意味着企业和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燃料费用,这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高物价。2. 经济增长放缓:油价上涨可能会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导致消费支出下降,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3. 能源需求下降:高油价可能会促使企业和消费者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寻找替代能源,从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4. 通货膨胀加剧:高油价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从而降低货币的购买力,推高物价。5. 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油价上涨可能与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有关,如冲突和战争等,这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和经济增长放缓。

求有关国际油价与中国物价上涨的小论文一篇,1000字左右

中国的物价谁说了算?美国!物价上涨老百姓的辛苦钱都哪里去了?美国!中国粮食价格谁做主?美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对华金融超限战!(从而影响实体经济乃至于控制民生)读完以下内容请转载。

今年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中国的食用油零售市场又遭遇了一轮10%以上的大幅上涨,业界认为炒作等人为因素是本轮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一次,政府部门运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迅速扑灭了食用油上涨的势头。

然而,食品用油涨价的根源是不是解决了呢?业界认为未必。在中国食用油70%的批发权掌控在外企手中,仅ADM等四大国际粮商掌控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和85%的产能的情况下,中国食品用油的定价权早已不在自己手里,而这也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安全和食品安全。

这让人们回忆起2008年春节食用油暴涨的情况。2008年春节前,食用油价暴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当时,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宣布,从2008年1月15日起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规定食用油及其他部分农产品价涨幅不准超过5%。然而,这很快成为一纸空文。即使国家动用了战略储备油应对,也无济于事。

“因为中国食用油70%的批发权掌控在外企手中。仅ADM等四大国际粮商就掌控了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和85%的产能。”20多年研究流通渠道的中国美旗控股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谢秉臻介绍,占食用油市场60%份额的金龙鱼100%是外资,连中国最大花生油供应商鲁花的总代理权也在外企手里。

“外资控制了食用油渠道,不让涨价,就断供。”谢秉臻说,外资食用油巨头先断供深圳,接着,2008年春节时,整个珠三角都开始闹食用油荒。随即,食用油荒迅速蔓延了全国各大城市。

外资操控

那么,是什么引发了食用油的这轮涨势呢?

业界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广东省物价协会副会长文武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四大粮商在炒作。”除文武汉之外,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博客)也在公开场合谈到这一问题。

有圈内人士表态:“中国粮商都在抱怨,中国粮食期货被四大粮商控制了,至少被其代理人控制。”

四大粮商是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四家公司,根据这四家公司英文首写字母,人们把它们简称为“ABCD”:ADM(ArcherDanielsMidland ,简称“A”)、邦吉(Bunge,简称“B”)、嘉吉(Cargill,简称“C”)、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简称“D”)。其中的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益海嘉里集团。金龙鱼就属于益海嘉里集团,它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著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是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

那么,外资是如何一步步浸透到中国食用油领域里,并掌控了中国食用油的定价权、大部分的产量和销售渠道的呢?

郎咸平在博文中说,因为在2004年的时候,中国败于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联合发动的一场大豆金融战。

事实上,当时正是国内压榨行业的大发展时期,大豆进口量随之大幅增加。然而,大豆的定价权却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由于国际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控制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原料市场及全球运输和仓储系统,因此,期货市场的定价权被跨国资本操纵。国际粮商以低价采购大豆,然后通过左右国际期货市场,再以高价卖出。中国企业在2002年~2004年连续三次遭遇国际粮商和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

如2003年~2004年年初,中国向美国派出农产品采购团采购了150万吨大豆。美农业部称当年大豆收成不好,中国采购团到美国,大豆期货价已达4300元人民币/吨。中国代表团在这一价位签下订单,一个月后,大豆价格跌至3100元/吨。

这一年,参与采购的中国企业亏损达80亿元以上,一半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倒闭。四大粮商则借机收购了我国停工企业,也从此起,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

油价再涨也与我无关!这三款15万左右纯电动SUV值得入手

最近油价的疯涨让不少燃油车的车主苦不堪言,相信不少准备购车的用户都纷纷将目光转向了新能源车型。那么教授接下来就给大家推荐三款适合城市通勤、价格实惠的纯电动SUV,一起来看看吧!

比亚迪元PLUS在前不久刚刚上市,作为元Pro的换代车型,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打造,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定位也从小型升级到了紧凑型SUV。Dragon Face 3.0相比2.0拥有更简洁和流畅的车身线条,而且车身宽度的增加,明显看上去更加协调了。

与大哥宋PLUS EV和唐EV相同。车身侧面的C柱是银色“龙鳞”饰板,尾灯的羽状灯腔造型与比亚迪海豚的风格类似。车身尺寸的长宽高分别为4455/1875/1615mm,轴距达到了2720mm,相比上一代车型有了很大的提升。

内饰设计同样颠覆了前代车型,采用与海豚同样的风格,配色非常年轻动感,而且在科技感的营造上也非常优秀。而空间方面不用担心,纯电平台保证了其后排空间的表现,对于家庭用户来说非常友好。

元PLUS搭载的是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204Ps,峰值扭矩或超过330N·m。电池使用了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有430km和510km两种可选,电池容量分别为49.92kWh和60.48kWh,在这个价位当中绝对算得上非常优秀。

教授认为,新款元PLUS更像是SUV版的海豚,如果觉得海豚尺寸太小,那么元PLUS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合创汽车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有点模式,其实它是由珠江投管集团、广汽集团和蔚来汽车共同打造的新能源高级品牌,而合创Z03是合创汽车旗下的第二款量产车型。从外观上看,很明显能看出Z03与同为广汽集团打造的AION Y有不少相似之处,的确两者完全可以视为兄弟车型。内外的设计都贯彻了简洁大气的风格,但依旧能感受到它散发的科技感。

智能化方面是它最大的亮点,其搭载了H-VIP智驾互联系统、HYCAN PILOT 2.0驾驶辅助系统、自动代客泊车生态、自动驻车、360倒车影像等功能,而且H-VIP智驾互联系统中的VI智能语音交互,使用起来极其方便。

动力方面,合创Z03提供两个动力版本车型,其中一款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35kW、峰值扭矩225N·m;另外一款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60kW,峰值扭矩为225N·m;它共提供了两种电池容量电池组,分别为.6kWh和76.8kWh,对应的续航里程分别为510km和620km。

如果你是对于续航有要求的用户,合创Z03会比元PLUS更合适,但如果仅仅是在兼顾市区通勤的话,教授还是更推荐510km的版本。

哪吒U作为哪吒汽车的主力车型,每月销量都稳定在三四千辆,这一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其最大的卖点就是拥有多款续航配置可选,入门车型价格比较实惠,因此非常受家庭用户欢迎。

外观设计上,哪吒U拥有很高的原创度,而且辨识度也很高,尤其是前脸的贯穿式灯带和两组造型别致的大灯组。

内饰部分完全是新势力品牌的作风,主要以三块屏幕组成,车内只保留了很少的物理按键,而且A柱上的两块屏幕也足够有新意。

在动力方面,哪吒U提供三种续航里程版本车型可选,Pro 400/Pro 500/Pro 610车型的NEDC续航里程分别对应400km、500km以及610km,其中Pro 400和Pro 500车型的价格几乎都在13-15万左右,也是最热销的版本。

而2022款车型增加了Pro 400畅行版车型,价格拉低至10.28万元,在价格上占据很大的优势,如果是通勤距离比较短的用户,选择Pro 400车型完全够用,剩下2万元充电更香。

教授此次推荐的三款纯电紧凑型SUV,它们不仅搭载了出众的智能配置,而且续航里程也如今大多数纯电动车的水平,对于目前想要购买纯电动车的用户来说,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家庭短途出行都能胜任!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玩车教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成品油价格形成新机制是怎么样的机制呀?

  燃油税怀胎十年,终于在人们猝不及防的时间呱呱落地。

12月5日18:40,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拟定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发布,按照这一方案,燃油税将采取从量定额的方式征收,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

国家发改委同时公布了《关于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方案,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坚持与国际市场有控制地间接接轨,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将现行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最高零售价格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将原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

明年1月1日开征

12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其协同相关部门拟定的《方案》,并按照国务院要求,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征求意见时间为12月5日-12日。

“《方案》的拟定主要是为了建立规范的税费体制和完善的价格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公平负担、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国家发改委公告称。

《方案》指出,将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附加费等6项收费,并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同时,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这次调整税额形成的成品油消费税收入,主要用于替代公路养路费等6项收费的支出,补助各地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对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必要扶持。

“当前是深化中国成品油改革非常有利的时机,离公布方案没几天了,按照惯例,明年1月1日起征收养路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此前表示。

而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目前燃油税正式开征时间就是2009年1月1日。

“油价下调同期出台”

燃油税取代了养路费等6项收费,正式征收时,体现在现行成品油零售价格上,将使得现行成品油零售价每升上涨0.7-0.8元。

对此,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于目前国际油价下跌幅度较大,但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因为一直滞后于国际市场,政府对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有个滞后期,所以,国内成品油价格尚未及时下调。

“目前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仍相对应于国际油价100美元/桶的水平,政府在正式开征燃油税之前,肯定会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最大的可能是明年1月1日同步出台,也可能是提前下调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超过1元。”该负责人说。

12月4日,由于投资者对能源需求前景担忧,国际油价暴跌逾6%,纽约市场油价跌破每桶44美元,收于每桶43.67美元,创下近4年来新低。

中石化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国际油价已经跌到40多美元/桶,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调幅度不会达到一半,其实政府在计算国内成品油价格时,除了参照中国进口国际原油到岸后的价格,还要综合运输成本、炼油成本、流通成本等,最后测算出一个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不会受到国际油价不正常波动严重影响的国内成品油价格。

“当国际油价涨到140多美元/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对应着100美元/桶的水平,现在国际油价直落至40多美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也不会完全受其左右。因为过高和过低的成品油价格对经济以及能源的有效使用都是不利的。”该负责人说。

但他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调幅度肯定要高于因为征收燃油税而上调的每升0.7-0.8元,综合下来,消费者除了免交了养路费等6项费用外,最终的成品油价格还会远低于目前的价格。

“燃油税的改革是非常合理的,政府目前的态度是希望老百姓去消费车,但不是完全当做代步工具,而是实现出行多样化。”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