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国加州油价表格_今日美国油价
1.埃克森美孚的尴尬:曾经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今年亏了24亿美元
2.请问美国自驾游有什么注意事项?
3.关于美国加州交通罚款是怎样的啊?
4.不止“番茄危机”,美国“菜篮子”被彻底打翻,引发3个深远影响
5.中国和美国油价
6.华人老移民眼中的美国生活
7.马斯克为什么要离开加州投奔德州?
埃克森美孚的尴尬:曾经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今年亏了24亿美元
撰文?/?马晓蕾
编辑?/?温?莎
设计?/?赵昊然
来源?/?Nytimes,作者:Clifford?Krauss
在它135年的历史中,埃克森美孚经历过被政府排挤、投资失败和灾难性的埃克森瓦尔迪兹漏油事件,可即便命途多舛,这家石油巨头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一艘埃克森美孚钻探船驶离圭亚那。尽管世界***加大了对抗气候变化的力度,但该公司仍计划在那里和其他国家开采更多的石油
但突然间,埃克森开始严重下滑,长期潜伏的短板因疫情的蔓延和能源世界的技术转变而显现出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几十年来一直是美国最赚钱、最有价值的企业之一,然而在今年前9个月却亏损了24亿美元,股价下跌了约35%。8月份,埃克森被踢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软件公司Salesforce替代。这一变化意味着,大石油公司的接力棒将传给日益壮大的科技行业。
“埃克森是幸存者吗?”爱德华?琼斯(Edward?Jones)的能源分析师Jennifer?Rowland问道。“他们当然是,拥有巨大的全球资产、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技术知识。但真正的问题是,他们还能继续繁荣下去吗?现在有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投资者给埃克森的压力越来越大。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增持埃克森股份的长期股东D.E.Shaw要求该公司削减成本并改善其环保记录。另一个激进主义投资者Engine?No.1也在加州教师退休系统和英格兰教会的支持下推动类似的改革。而在12月9日周三,纽约州主计长托马?帝纳波利(Thomas?P.?DiNapoli)表示,该州2260亿美元的养老基金将出售那些在减排方面行动不够迅速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票。
今年能源需求暴跌,各国***都承诺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当选总统约瑟夫?拜登(Joseph?R.?Biden?Jr)。每家石油公司都在努力。许多公用事业公司、汽车制造商和其他企业都承诺大幅减少或彻底消除温室气体的最大来源——化石燃料,转而主攻风能、太阳能和电动汽车。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Dutch?Shell)和英国石油公司(BP)等欧洲企业已经开始摆脱化石燃料的束缚。但是,埃克森和大多数美国石油公司一样,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投入在加倍,对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的投资却相对较少。
就在11月份,埃克森重申,它计划逐步增加化石燃料的生产。目前,该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横跨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以及圭亚那、巴西和莫桑比克的近海油田生产石油和天然气。
埃克森在自己的战略上很执着,即使它承认之前走错了一步。埃克森表示,它将减记其天然气资产的价值,其中大部分是在2010年前后买下的,减记金额高达200亿美元。为了削减成本,并维持此前近四十年来每年增加的股息,该公司还将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裁员约1.4万名员工,占其总人数的15%。
但如果说这场危机足够威胁到公司的生死存亡,那么埃克森的高管一直没有承认。"
“尽管目前存在波动和近期的不确定性,但推动我们业务发展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强劲不变。”从2017年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达伦?W?伍兹(Darren?W.?Woods)在最近的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
埃克森在石油界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公司,僵化的企业文化导致其错失了可行的关键性变革。自从约翰?D?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在19世纪末以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Oil,后来被政府因垄断拆解)的名义创立该公司以来,就一直如此。
埃克森美孚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的炼油厂。在可预见的未来,化石燃料生产和加工仍将是该公司的支柱
由于洛克菲勒是会计师出身,数字计算深深的刻在了埃克森的DNA里。埃克森高层主要由工程师构成,几乎都是从基层一路晋升到高管职位。整个高层团队都表现出一种决心,就是他们有能力克服每一个可以预见的屏障,比如OPEC石油禁运、战争和政府制裁。作为经常要在危险或荒凉的地方开展业务的公司,这种信心也许是必要的。
现任CEO伍兹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埃克森28年的老员工,他在说话时与他那些更知名的前任们一样冷静自信。但他是埃克森历任CEO中比较低调的一位,不像李?R?雷蒙德(Lee?R.?Raymond),他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抨击担心气候变化、石油枯竭是杞人忧天;更不像雷克斯?W?蒂勒森(Rex?W.?Tillerson)是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任国务卿。
虽然这两位都是该行业的主导人物,但他们给伍兹留下了许多遗留问题,这些问题短时间被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所掩盖。
雷蒙德公开质疑气候变化损害了公司的声誉,蒂勒森则迟迟没有利用页岩钻井的优势,而页岩钻井的确提升了美国的石油工业。他与俄罗斯和伊拉克交易让公司损失惨重。2009年,他以300多亿美元的价格收购XTO公司,以获得压裂技术和珍贵的天然气田,而当时天然气价格正处于高峰。随着此后几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该公司亏损,并在今年11月份撤销了大部分投资。
“达伦?伍兹(Darren?Woods)继承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近年来下了巨大的赌注,却并不成功。”华尔街退休分析师法德尔?盖特(Fadel?Gheit)说,他在1999年美孚与埃克森合并之前是美孚公司的研发工程师。
“埃克森美孚就像一艘大游轮。”他补充道,“你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航向。他们可以经受住风暴的考验,但不会走得太远。他们最终不得不转型保持与时俱进。”
雷蒙德拒绝发表评论,蒂勒森没有回应置评请求。埃克森主要通过伍兹和公司此前的公开声明来回应问题。
公司发言人凯西?诺顿(Casey?Norton)表示,收购XTO除了带来潜在资源外,还带来了人员和技术,帮助公司在二叠纪盆地的页岩油田取得成功。
在工作的头几年,伍兹遵循蒂勒森制定的广泛战略,通过借贷和大量投资以扩大生产。疫情迫使伍兹改变方向。该公司现在计划到2025年,在勘探和生产上的支出比原计划减少三分之一。
然而,埃克森所做的改变虽然绝对值很大,但与欧洲石油公司相比,却只能算得上是“打打补丁”。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未来十年将把低排放业务的投资增加10倍,达到每年50亿美元,同时将油气产量缩减40%。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of?France)和其他欧洲公司也在以不同的速度采取类似的行动。
在美国,唯一接近“欧式”目标的大型石油公司是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Petroleum)。该公司最近承诺,到2040年其业务活动的碳排放量将达到净零,到2050年其燃料的使用量将达到净零。它正在得克萨斯州建造一座工厂,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利用它将原油推出地面,同时将温室气体永久留在地下。
“我们已经从页岩时代进入了能源转型时代,所以各家公司的战略分歧较大,是现代以来最大的。”能源历史学家、《新版图:能源、气候与大国冲突》(The?New?Map:?Energy,?Climate?and?theClash?of?Nations)作者丹尼尔?叶尔金(Daniel?Yergin)说,“现在最大的争论是,石油峰值是在2020年代还是2030年代或2050年代?”
埃克森的高管们表示,他们已经认识到能源转型的存在和必要性。但他们也宣称,埃克森进入太阳能或风能业务是没有意义的。相反,该公司正在投资突破性技术,其中一个项目是利用藻类生产卡车和飞机的燃料。埃克森多年来一直在谈论这个项目,但尚未开始商业化生产。
二叠纪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田之一,埃克森正在那里投资数十亿美元
埃克森的炼油厂有朝一日也可能成为氢气的主要生产者,许多专家认为,氢气可以在减少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公司正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上,其中一个项目是将工业运营中排放的碳引导到一个可以发电的燃料电池中,在产生更多电力的同时减少排放。
伍兹在10月份给员工的致辞中说,“这些领域的突破对减少排放至关重要,为实现巴黎协议(2016年的全球气候协议)的目标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能源专家表示,埃克森有可能为二氧化碳想出新的用途,比如加强混凝土或制造碳纤维,从而取代钢铁和其他材料。
“如果埃克森和其他主要的石油行业参与者破解了这些难题,整个关于碳氢化合物的讨论就会发生变化。”美国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能源研究中心的高级主任肯尼斯?梅德洛克(Kenneth?B.?Medlock?III)说,“这个过程在前期会很缓慢。想一想风能和太阳能也是如此。”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上涨可以抵消埃克森的一些隐忧,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的。最近几周,油价随着对新冠疫苗的乐观情绪而攀升,埃克森的股价也随之上涨。
埃克森负责研发的副总裁维杰?斯瓦鲁普(Vijay?Swarup)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该公司明白自己需要降低排放,并正在开发更好的燃料、润滑油和塑料。
“但是在通往这个目标的途中,我们还不能停止供应平价的、可大规模应用的能源。”斯瓦鲁普说。
但英国石油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John?Browne)表示,尚不清楚埃克森和其他美国大公司是否会为低碳未来充分转型。
“他们可能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然后说,‘让我们看看长期会发生什么’。”他说,“如今,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策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请问美国自驾游有什么注意事项?
美国被人们称为活在车轮上的国家。因为美国车和油价都便宜,而且公路发达,租车远比坐公共交通来的更方便。不过,在你忍不住拔腿想要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之前,最好还是先熟悉一下在美国租车须知的注意事项,以免白花无用功哦。
美国自驾游租车攻略
美国自驾游有什么注意事项?
租车公司的选择
美国可选的租车公司有很多:
1.安飞士(AVIS),老牌租车公司,全球范围都可以租赁。
2.赫兹(Hertz),全美较大的租车公司之一!车型多,车况良好。
3.道乐租车(Dollar),英国租车公司,美国网点多,价格便宜。
4.Enterprise Holding,全美最大的租车公司,在欧洲和Eurocar是合作伙伴,在中国和一嗨租车合作。旗下有Enterprise、Alamo和National三个品牌。其中Alamo定位于经济性出游考虑,National定位于商务旅游。
如果在国内,有租租车等代理网站可供选择,还可以有打折、赠送免费GPS体验等活动,性价比算是不错。
我们在美国使用的是National租车,虽然整体价格要比Alamo的偏高,但是车况好,车型可选择性丰富。由于我们一行5人,加上行李的话需要租个7座大型SUV,在Alamo这样的车比较少,如果租两辆又不划算。所以National就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前提是要办理National的会员卡,而且配合一个Executive级别的会员折扣,简直是出行良器!当然,要是正好要一个Coupon券(折扣券)那就是省到家了。至于Executive级别的会员怎么搞,可以问问在美国的朋友,很多大公司都是用National租车,所以找起来比较容易。会员除了价格便宜以外,最大的好处就是网上预定好之后直接去会员区选车,如果预订了Fullsize尺寸的车型,那么停在该区域的所有车型均可直接开走!我们使用Executive会员,预定的是标准SUV,该区域内有7座版和大7座版的SUV,任意一辆都是可以的。最后选的是福特探险者,9天时间加上异地还车和全险一共只需325.45美元,真是便宜到不行!
从车型来说,有如下区分:
1.Economy(经济型),两厢小车,坐两个人合适。
2.Compact(紧凑型),两至三人,可以装一个大尺寸的箱子。
3.Standard / Intermediate(标准型/中档型),可乘坐四人,并携带一个30寸大箱子,一个登机箱。
4.Fullsize(全尺寸),最多可载员五人,带两个30寸大箱子。
5.Luxury / Premium(豪华型),和Fullsize差不多,但是配置更高一档。
6.Van / Minivan(面包车/小型面包车),乘员五至七人,带两个大行李的话只能乘坐五人。
7.Midsize SUV(中型SUV),长途自驾合适,乘员五人左右,美国西部自驾大部分都是SUV。
8.Standard SUV(标准SUV),乘员五至七人,可以放两个大箱子两个中箱子。
9.Exotic / Special(特殊车型),敞篷跑车之类,虽然看起来很拉风,但是感觉在西部的大太阳照射下还是比较难受的。
租车之后的保险,建议上LDW(Loss Damage Waiver)和SLI(Supple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就是盗损免责声明和增补责任险,基本上都会包括道路救援,所以如果人生地不熟,交给保险公司最简单。切记有几个人负责开车就一定要在租车的时候把驾驶人信息共同填入租车合同,否则万一发生事故,驾驶人信息不在其中,保险公司是不会管的。
出险后第一时间拨打911,买了全险的话车直接开回就近的公司,换一辆直接上路。
自助加油和吃罚单
美国的加油站都是采用自助加油的方式,加油机上面都有信用卡刷卡机,直接按提示先插入卡,要求输入信用卡所在地的区号,然后选择相应标号的汽油,自己用油枪加完之后确认金额就可以了。但是大部分刷卡机不识别银联发行的国际信用卡,某些可以识别的机器在必须输入信用卡区号的时候输入4个0就可以使用。所以如果刷不出来的话,就直接去加油站的柜台(一般加油站内的柜台都是在便利店内)告诉店员哪个油枪,加几号的汽油,加完后可以现金或者刷卡结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美国的公路上摄像头很少,警察也不多,万一因为超速之类被警察叔叔抓住怎么办呢?其实不用紧张,警察需要你靠边停车的时候一定要缓缓减速,然后靠边停车,把双手放在方向盘上,摇下车窗玻璃,等警察到达后按要求递上驾照、翻译件和护照。未经警察允许不要随意下车和取东西。开好罚单后,看看罚单背面一般会给你3种付费方式(电话,上网和去指定地点缴费),罚单内容大致两个星期左右进入系统,所以先继续在美国的旅程,等两个星期左右上网看看,有的话就直接在网上缴纳。如果不缴纳的话因为有租车合同,而租车公司有你的信用卡号,所以会直接从上面扣除,当然还要加上租车公司的罚款等。建议还是自己缴纳比较省钱。
自驾注意事项
首先特别提醒:美国的交警大多不是定点守着的,他们会开车到处巡,所以不要以为没有摄像头就可以乱开了,警察分分钟就不知道在哪儿冒出来了。有些交警、高速公路巡警还不开警车,就开一个看着很普通的车带一个不太能看出来的顶灯,看到有车违章会马上亮灯示意路边停车,我们就被便衣警车罚过一次。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是有警车跟在你后面闪顶灯了,就是让你靠边停车了,停车之后打开车窗,司机手放在方向盘上,其它乘客也把手放在警察能看到的地方,美国警察相当暴力,万一英语不好沟通障碍,手又放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他很有可能立马拔枪真射你,好在我们小黄人一般不被认为是有威胁的。不久之前有个新闻说国内来的一家三口在高速公路上停车被警察发现了,后来他们开走了警察追车并示意他们停车,他们不明白怎么回事还越开越快,最后被警车逼停,由于不会英语停车后很不配合,警察直接掏枪了,得亏最后没真开枪。
所以为了安全,还是建议在出行前多了解一下美国的交规,而且美国人的驾驶习惯也和国内有很多不同,我总结了几点容易被忽视和容易出交通事故的,希望对来美国自驾游的朋友有所帮助,具体注意事项分条介绍如下:
1. 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
1)安全带:加州法律规定司机和所用乘客(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都必须安全带,不系安全带被发现肯定会被罚款,谁不系罚谁,要是有16岁以下的乘客没有系安全带,司机也会被罚。
2)儿童安全座椅:加州法律规定8岁以上儿童(含8岁)或者身高超过1米45的儿童,就可以不坐儿童儿童安全座椅了,不到8岁的孩子除非身高超过1米45的都必须坐安全座椅(估计姚明闺女肯定不用等到8岁就用不着了)。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还要注意,安全座椅必须安装的后排,除非没有后排、后排是侧坐/朝后的座、后排座椅坏了安装不了安全座椅、或者后排座椅已经坐满了7岁以下的儿童,安全座椅才可以安装在前排。另外,一岁以下和体重不超过20磅(约9公斤)的儿童,需要使用向后朝向的安全座椅,而这种安全座椅在前排有安全气囊的车里是无论如何不能安装在前排的,所以单排跑车就不能搭乘1岁以下的小孩儿了,必须换车了。2017年1月起,加州交规更新为2岁以下的孩子都必须使用向后朝向的安全座椅,除非体重超过40磅(约18公斤)或者身高超过3英尺3英寸(约99cm)。
2. 城市内路段开车注意事项:
1)一定尊重和避让行人,即使行人违规(比如闯红灯、横穿马路等),但是这不是说你走路的时候就可以不守交规,这一条主要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实际上闯红灯的人非常罕见。在国家公园附近和内部,还要注意避让动物。
2)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经常会有一个STOP的标志(路边有个牌子,有的地上也有条线写着),遇到这个标志一定要停车,不管有没有车辆或行人通过。如果这个STOP下面还写了ALL WAY或者4 WAY,表示这个路口四个方向都有这个标志,先到的车先停先走;两车同时到达,则右手的车先行;如果STOP下面没有写别的,表示只是你行驶的方向有STOP需要停车,这时你需要停车观察,直到垂直方向的车全部走了,你进入路过不会影响到垂直方向车辆行驶的时候你才可以继续前行。
3)还有个和STOP类似的是Yield,这个标志的意思是让行,一般上并入高速,或者小路并入大路的时候会看到,就是等没车了你再进的意思,这和国内的交规是一样的。
4.)左转:左转一定要让直行,直行的车比左转的车有优先的路权。有左转信号灯的时候看灯,没有左转灯,需要等直行的车走完了再转,绝对不能抢,很多国内来的朋友因为没有注意这一点发生车祸,还是自己全责,切记切记!左转也是要避让行人,不能抢路。
5)右转:如果有右转红灯,不可以右转;没有右转红灯,直行是红灯,先把车头伸出路口停下,如果你右转不会影响垂直方向车的行驶,可以右转;直行绿灯,右转不需要停车,可以直接转,但是有行人过马路的话,就要先让行人,不能抢。另外,有些车道写着RIght Turn Only,就是走在这个车道必须右转,不想右转需要提早换道。
6)遇上前方堵车,你前方路段已经没有能容下你的车的空间了,即使你是绿灯,你也需要在红灯线内等待,不能进入路口。也就是说,你是不能停在路口里面等的,必须在红灯停车线的后面等,以免堵塞路口,影响与你垂直方向车辆行驶。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堵塞。大概国内一堵车就堵死就是这个原因了,路口一堵,四个方向就全堵了,谁也走不了。而美国交规这个规定就避免了堵死,一个方向堵车不会影响其它方向车辆行驶,堵塞路口也会吃罚单的。
3. 高速行驶注意事项:
1)西部各州的公路基本都是不收费的,但是有些市区内的Express Lane是收费的,就是所谓的快速车道,一般是最左边那条车道,如果误入会吃罚单。也有个别收费公路,凡是看到Toll?这个单词就是收费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会遇到收费站,走这些收费公路一般需要先在网上预约缴费,误入也会吃罚单,但是如果你发现你进入的收费公路,也可以回去在48小时内上网补交费,以免被罚,罚款要比应交的费贵多了。例如,从洛杉矶到圣地亚哥的路走5号公路就是免费的,但是用导航又没有设定不走收费公路的话,导航一般会让你走收费的73号公路,因为73号比较近(但并没有近多少),第一次走这条路的同学容易碰到这个问题而吃罚单。看下图的标志,不要往73那边走就对了。
更多关于美国自驾游有什么注意事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关于美国加州交通罚款是怎样的啊?
最近美国加州参议院提出了一条关于加州交通的法案。在美国加州不但房价高,油价高,就连平时的交通罚单都要比其他的州高出好的。为此加州人是怨声怨气的,面对高额的交通罚单,加州政府是不能做事不管的。
鹰飞国际获知的法案内容如下:
将现有的罚款基准减少80%,罚款的额度和与被罚款人的收入高低进行挂钩。
出台了一套关于罚款的系统,系统规定出不同收入的罚款标准,收入越少罚的也就越少。对于正常纳税人(非贫困者),每月罚单金额不得超过家庭月收入的5%。
对于偿还不起罚金,不在吊销驾照,罚款金额可以为0,直到其收入发生变化,有效期为48个月。这些措施都需要贫困者需要提供相应的指定材料,证明自己的经济状况才可以。这就是相关法案宣称的:加州交通罚单的多少,要取决于收入水平!
无疑这一法案的出台将会使很多的人受益,诸如失业者或者受福利救济的人。不仅让人想到“收入越少,罚款越少”“收入越高,就要罚的越多”吗?再来看看该法案的提议人是怎么回答的。赫茨伯格(Hertzberg)表示,虽然不会像芬兰的罚款系统那么极端,但也不能简单的说收入越高,罚款越多,然而目前各项罚单金额的上限还尚未公布,以后会出现天价罚单的情况很难说。
相关的调查报告说加州政府为了避免加重税负,就通过政府的行为加大交通罚款来增加收入,因此加州的交通罚单也就成了全美国最贵的地区之一了。
下面就让鹰飞国际带你看看加州的相关交通罚单吧:
闯红灯罚款490刀,据说是美国平均交通罚款的3倍。
留学生闯红灯罚250刀。
没带驾照,罚款214刀。
出车祸没有保险,罚款796刀,并吊销驾照4年。
红灯不停,右转弯红灯不停罚金一样$533
穿越双黄线:$425
红灯不停,右转弯红灯不停罚金一样$533
穿越双黄线:$425
违规转弯或掉头:$284
超速1-15英哩,罚金:$224,通常来说超10迈才会给罚单
超速16-25英哩,罚金:$338
开太慢: $328(这也要罚款)
没有完全停住:$284
穿越闪灯的校车: $675
车停在大巴位置罚金: $976
开汽车大探照灯超30分钟: $382
小孩没有系安全带或者没有儿童座椅: $436
汽车共乘违规: $401
不管在哪儿都要遵守交通规则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爱。
不止“番茄危机”,美国“菜篮子”被彻底打翻,引发3个深远影响
当前美国正面临着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能源价格的高企已经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了,然而更为严峻的是,食品价格的飙升更使民众的生活压力直线上升。
而食品价格的上涨简直是一骑绝尘。
比如,眼下的美国,就正在经历一场“番茄危机”。
番茄是美国第二大消费农产品,仅排在土豆之后,而加州地区的番茄加工大约占到全球番茄加工量的1/4。
但是由于受持续干旱天气的影响,美国的番茄产量正面临下降。
在数据显示,过去6年,加州的番茄产量就一直下滑,始终没能超过2015年时达到了1440万吨的高峰。
而2022年,恐怕会继续下滑。
但产量下滑的同时,需求却在增长。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加州番茄的加工产品订单量为1220万吨,同比增长了10%。
但是由于极度干旱使得农民没有充足的水分来浇灌农田,而另一方面,不断高企的化肥及燃料成本也在增加农民的种植成本。
不少农民称,今年番茄产量大概率会减产,这意味着,加州这些订单可能将无法满足。
供小于求,于是番茄价格大涨。
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10日的四周里,全美番茄的平均售价同比上涨了17%,而番茄酱的价格则上涨了23%。
更为严峻的是,一项学术研究表明,或许在未来几十年里,高温将持续影响着番茄主产区,这意味着番茄的供应可能会持续减少。
然而“番茄危机”仅仅是冰山一角,相比番茄涨价,美国鸡蛋价格更是一路狂奔。
截至今年7月份,美国超市零售的鸡蛋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上涨幅度接近了50%。
鸡蛋价格大涨除了通胀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禽流感的泛滥。
今年以来禽流感已造成美国超过3000万只家禽和野生鸟类死亡,已成为美国近7年以来最严重的禽流感,其中蛋鸡和火鸡品种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其结果就是,鸡肉和鸡蛋价格大幅上涨。
除了鸡蛋和番茄以外,其他关系民生的食品价格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例如面粉上涨了22.7%,鸡肉上涨了17.6%,牛奶则上涨了15.6%,水果及蔬菜价格的涨幅也达到了9.3%。
受此影响,“消费降级”已成为了常态。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而不是借记卡,更多地选择小包装的食品,购买罐装的罐头而不是熟食肉类。
很明显,油价以及食品价格的高涨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通胀高企,物价上扬,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1、通胀并不是过渡性的。
为了应对不断爆表的通胀,今年以来,美联储一直在大幅加息。
但当时很多人认为,通胀仅仅是过渡性的,但是现在看来,压低通胀的要求越来越紧迫,接下来更大规模的加息可能仍将持续。
而随着美联储的剧烈加息,影响的就不单单是美国自己了,美元是全球性货币,这种传导会侵入到全球市场,进而引发全球效应。
2、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的预期。
自美联储开始加息以来,美股开始下行,而美油以及布伦特原油也双双跌破了百美元每桶的大关。
这使得全球对于通胀见顶、经济衰退的预期不断增强,市场认为,需求正在被高价格破坏。
3、加剧全球供需格局的转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在一份报告中称,俄乌冲突已经催化了一场“全球生活成本危机”,使数千万人陷入贫困。
而随着通胀高企,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供需市场的平衡已被打破,而当前来看,新的平衡尚未建立,这意味着接下来全球物价波动仍将持续。
那么,对于我国会有哪些影响呢?
一是在全球通胀供需格局发生转变的背景下,粮食安全将更加成为重中之重。
虽然我国粮食市场相对独立,但是仍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引发阶段性的价格波动。
尤其是对于像大豆等这类对外依赖度相对较高的品种,接下来政策面可能会有更多倾斜。
二是“保供稳价”仍将成为长期政策。
自疫情发生以来,受国内市场供需错配再叠加极端天气的影响,一度国内一些重要产品也发生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例如去年煤炭价格高涨,以及化肥尿素价格飙升后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渐渐回落到正常价格区间。
但由于全球市场尚未平稳,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国内的“保供稳价”政策仍将继续推行,将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产品将成为重点。
很多时候,全球一个地方一场危机的爆发,绝不仅仅是这一地区的小概率事件,就像亚马逊河流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几周后可能就会引发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当前全球市场就处于这种蝴蝶效应之中,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值得我们警惕。
中国和美国油价
美国缺乏公共交通,汽车是每个人必须使用的生活必需品。因而油价关系到民众生活,所以油价关系到选票。政府必然对此无比关注,努力降价,另外美国成品油质量更高吗?这方面不懂,这只有90,93的油,连97都没有,93和国内价格差的不多。(我在加州别的州或许有97吧)美国这两年油价涨到也很厉害,我导师经常抱怨油价涨得飞快,5年翻了3倍。美国人生活也不是那么美好,什么都要钱,税也很高。我们同学很羡慕国内这种免费下载,在美国BT是违法的,下首歌都收钱经常开玩笑说要学中文然后搬到中国,至少下游戏和**不要钱。
华人老移民眼中的美国生活
真实的美国什么样,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国的样子,但大多都是臆想罢了。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么,不在美国生活,又怎么能了解真实的美国呢?尤其是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中国人看美国,和西方人看美国又不一样。可能对于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老移民来说,他们眼中的美国,才算客观真实一点的美国。真实美国什么样!美国的房价
美国的房价与人口分布相关。一般而言,东西两岸(主要是纽约及周边的城市,还有加州)贵一点,中间地区便宜。另外,美国几乎人人有车,所以每个人的生活范围扩大了很多,买房时候的选择余地也很多。
美国房子的中间价目前在20万美元左右。前面说过,东西两头贵,所以美国中间大部分地方的房价,都不到20万美元。我今年到过美国的两个中部城市,一个是底特律,一个是堪萨斯城,就人口而言,这两个城市在美国排在10-50位之间,算是二线城市。但是人口100万都不到,中国大一点的县城都比它大。房价也便宜,一个楼都只要10几万,甚至不到10万,20万出头都是很好的房子了。
但是这些城市恐怖的一面,就是人口少,根本看不到中国熙熙攘攘的人群。晚上睡觉,外面路上一点响动都没有,自然也没有什么丰富的夜生活。事实上,住在这些二线城市的美国人也是挺无聊的,所以年轻人还是会往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跑。
美国人的收入
美国是一个大企业主导的国家,每个城市大同小异。买东西,都去沃尔玛吃饭,都去subway买家电,都去Bestbuy买衣服,都去GAP买鞋子,都去Nike?这些大企业几乎垄断了美国人所有的日常消费,是个无处不在的巨无霸,因此自然也要在每个地方聘用当地的员工。再加上电信、银行,小城市里的美国人有很大比例都是在这些大企业工作,收入也都很均衡,大约在3-4万一年,这就构成了美国所谓的中产阶级。
一年收入3-4万,除去税和保险,也就2-3万,再除去生活费用,算一半,一年存下1-2万。买个15万的房子也要10年。但是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很多在当地就有房子,因此买房的需求都没那么强烈。
什么行业工资高?多是有技术含量的行业,比如医生、律师、金融、技术。在美国,你有一门别人不会的手艺,收入总是相对会高点。微软的工程师,最底层的,年薪基本上在10万美刀左右。而白宫的秘书,放在中国,肯定是高级公务员,但是前段时间新闻说,也就3万多一年。
微软公司总部所在的西雅图,房价比一般的二线城市高很多。除了微软的原因,还因为它靠海,房价有炒作的价值。数据显示,西雅图房价的中间数从 1989年的22.1万飙到2006年的最高时候的44.7万。但是金融危机后,中间数又跌回了34万。如果你是微软的工程师,一年有10万收入,税和保险大概占到1/3,到手6-7万,一年可以存4-5万,那么大概需要将近10年的时间买一个房子。当然这只是中国人思维,美国人可能存不下这么多。
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够在微软得到一份年薪10万的工作。如果你在星巴克做服务员,收入也就在3-5万的范围。那么要买西雅图的房子的话,压力就大很多了。
美国的大学
相比房价,教育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美国最好的学校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8所常青藤大学,此外,还有一些学校不是常青藤,但是完全是一个档次的,比如斯坦福、芝加哥、麻省理工、加州理工。这些学校加起来总共20个,都是私立的。所以要评判美国学校档次,排名前20的算一个档次。美国人稍微有点钱的,都是想挤进这些学校。在那里,四年下来基本上都要20万美金,一般人都负担不起。
这20个学校之后是州立学校,每个州1-2所。构成了美国大学20-100名的学校。但是加州例外,加州有10所,而且每所排名都不错。大家都熟悉加州伯克利,在我们看来都是大牛校。但是在加州,只要稍微能读书的,基本上都能考进去?-这是一个伯克利的哥们跟我说的。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前面已经有20 所大学了。
州立学校对本州的学生便宜点,像加州学生进加州系统的这10所大学,一年学费大概7,000-8,000。要更便宜的,是社区大学,一年只要几百块钱。当然也是一分钱一分货。
美国的移民
涌进洛杉矶的人五花八门。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墨西哥人和其他亚非拉底层人民。
美国有500万非法移民,绝大多数都是老墨。而洛杉矶是离墨西哥最近的城市之一,因此很多老墨都在这里安营扎寨了。墨西哥人吃苦耐劳,几乎所有脏活累活全是他们包了。老墨对生活要求不高,只要有份工作就满足了。
美国政府对这500万非法移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也不能没有他们。把他们都赶走了,谁来干脏活累活。更何况他们的工钱都很低,老板们愿意用他们,只是表面上装傻。
所以在洛杉矶,你去沃尔玛,工作人员清一色的老墨老黑。只有在堪萨斯城,沃尔玛才是白人当服务员。
美国物价
美国有消费税,大概为8%-10%,每个州不一样。买100块的东西要付108元。吃饭要给小费,一般是税后10-20%。
总体而言,美国人月入2,000-3,000的话,日子还是过得去。你拿100元钱去超市,能够买上一推车的东西。过年过节去买衣服,你拿1,000元钱也可以买不少。
美国的蔬菜水果相对要比鸡肉猪肉贵,因为蔬菜水果有季节性,无法按需大规模生产;再一个原因,就是有保鲜期。所以美国的沃尔玛很少卖蔬菜水果,因为无法实现全国物流调配。蔬菜水果一般都在一些地方性的超市卖。而且美国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有farmers market。就像中国的赶集,都是定期定点的,农民拉着新鲜的蔬菜水果到市中心来卖,很受美国人欢迎。新鲜而且品种多,当然价格也比超市里面的高。这些农民就是看到了大型零售商做不到的市场。
美国的税
美国人认为税很重,这也是他们骂政府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美国个人一般要交多少税呢?这实在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有一个返税制度。老百姓每年都要报税,向政府说明自己一年收入多少,该交多少税,已经交了多少税,然后政府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返回一部分税款。
就个人所得税这一块而言,一般3-5万年薪的人,1/3-1/4的收入都要用来交税(具体包括联邦税、州税等不同种类)。收入越高,个税越高。
在返税的环节,总体而言就是家庭负担越重(供房、有小孩),返税越多,有的甚至能够全部返回。而刚毕业的没家产的单身小青年,负税最重。
除了个人所得税,美国还有一个消费税。你买任何东西,都要交消费税,每个州税率都不相同。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州都调高了消费税,调高1个百分点政府消费税的收入就能增加10%还多,这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目。当然,每调高一次,美国老百姓就骂一次,毕竟是在你身上拔羊毛。
除了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个人税负还有一块大头,就是物业税。物业税也是根据地区和具体住房条件不同而不同。同样有冗长的法律对住房的用途和档次就行分类,不同州的税率不一样,豪宅物业税最高,一般的住宅大概1-2%,美国全国平均物业税率为1.38%。前面提到过的,你在曼哈顿有100 万的一套100平米房子,每个月大概要交1,000多元的税。
物业税能够抑制投资购房,但是还是有钱可赚的。一套曼哈顿100平米的房子如果有2-3个卧室,一个月能够租2,000-4,000元,税后还赚 1,000-3,000的样子。
美国的税是重的。算上企业税转嫁到个人头上的那部分,美国人收入的接近一半用来交了各种税费。
美国中小学
美国的中小学阶段,都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当然也有私立中小学,质量也不错,不过一年可能要好几万学费,除非特别有钱的,一般人不会考虑。
公立学校按学区招生,所以美国人为了小孩的教育,也买学区房。美国虽然没有人为设立的重点高中,但是只要知道学校是在哪个区的,好不好大家都是明白的。
美国的中小学不要学费。但是其它杂费还是有一些,一年大概几百块钱。上下学都有校车接送,那种**的大巴,美国**里也很常见。而且小学生读书基本上没什么压力。
美国学生高中毕业考大学,都是自己申请的。每个人会申请好几所学校,有时会被它们同时录取,自己选择一个。申请的时候主要提交这么几个材料。一个是高中的成绩单、排名,第二个是SAT考试,相当于我们的高考。SAT在美国一年考7次,学生到了高二、高三都可以去考,只要在申请之前拿到分数就可以了。考砸了还可以把成绩取消掉重考。这两个是最主要的。美国的大学招生主要也是看分数,看排名的。某个大学如果要说我们录取新生的素质高,就拿出SAT成绩来比,或者说我们百分之多少的学生的高中成绩是排在前10%的。此外还有推荐信,你得过什么奖之类全都一起附上,这些就有一些水分了。
美国交通运输
美国几乎每个人都有车,每年到DMV(相当于我们的车管所)去登记一下,几十块钱;每两年做一次尾气排放测试,也是几十块钱。此外没有政府方面其它的费用。考驾照,也是几十块钱,无需任何强制的培训,只要觉得自己会开了就可以去考。另外就是保险,就看你自己了,一年500-1,000的车险都在正常的范围内。
油价也相对便宜,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大概600公里的路程,按照现在的美国油价,开600公里左右的油费大约在50美元,折算成人民币350元。而且美国高速公里几乎没有收费站。
飞机票也相对便宜,从东北角的纽约到西南角的洛杉矶,横跨整个美国,往返机票加上税费大约在300美元,折算成人民币2,000元。所以即便是一个月 1,000-2,000美元的低收入人群,出门旅游都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
美国国土
美国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中国相当。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不太适合居住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天寒地冻的阿拉斯加,这个只有60几万人居住的州,面积比新疆还要大一点。
其次,美国西南地区,内华达、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大部分都是荒漠地带。西部其它的一些州,像犹他、科罗拉多西部、蒙大拿、怀俄明,很大一块是山地。那里除了部分地区有一些矿物和木材资源,或者适合搞一些旱地农业及畜牧业,居住环境也是不太理想的。这一块面积加起来(美国西部11个州,除了靠太平洋的加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以外的8个州)达220万平方公里,略少于西藏和内蒙古的面积总和(230万平方公里)。这么一大块地的人口总数却只有2,100多万,与内蒙古相当。
不难发现,美国广阔的西部地区,其实跟中国的西部也有几分类似。气候干燥,缺乏水资源。像就是建立在沙漠中的城市;实在生存不下去了,只好开赌常不过这一大片地区有着大量的国家公园,像科罗拉多大峡谷、黄石公园都在这个区域内。美国人大概因为没什么历史,没有什么太多的名胜古迹,因此这些国家公园成为美国人旅游的首眩旅游业是这些地区很大的一笔收入。单单黄石公园一年的游客数量跟中国入藏游客相当。
那么美国哪些地区适合居住?或者说美国人住在哪里?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美国人口最多的四大州为加州、德州、纽约州和佛罗里达州。这四个州人口总共大约 1亿。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美国人生活在这四个州。如果再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地区的人口其实十分集中。纽约州大约2,000万人口,其中1,300 万是生活在纽约市及其周边的八个县当中(不包括邻近的新泽西等州)。加州70%人口集中在北加州的湾区和南加州的洛杉矶?-圣地亚哥一线。德州的2/3 人口分布在休斯敦、达拉斯、圣安东尼奥和奥斯丁四大城市圈。佛罗里达30%的人口住在迈阿密。
这里顺便附带说说美国的土地制度。美国从政府到个人都可以拥有土地。比如国家公园,就是联邦政府拥有的土地;州公园(State park)就是州政府拥有的土地。这些公园无论是山区还是沙漠,都是政府所有;而政府一般会把路修通,对公众开放。有些土地是丘陵、森林、荒漠,没有使用价值,连观光价值都没有,政府也会把这些地圈起来,算作国有土地。所以像犹他、内华达这样穷山恶水的州,70%以上的土地都为政府所有,这样的地就叫做公共土地(public land)。
美国图书馆
美国每个地方,从城市到乡村都有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是属于地方上的,一般是属于一个县(county)或者一个市,由地方政府办。本地居民可以免费使用,只要出示身份证,证明你住在这里,就可以得到一个图书证,很快只要5分钟。一本书可借三个星期,还可以延期。图书馆在本地区有多个分馆,你可以在任何分馆借书,如果你所在的分馆没有你要的书,但是其他分馆有,你可以预定,他们会把书从别处调来。你借的书可以在任何分馆还,没有限制,很方便。
图书馆有各种书籍,较多的是小说,传记,其他的书多贴近生活需要,比如旅游攻略书,世界各地的都有,当然也包括中国。也有知识性的,历史地理,科学等等。
特别好的是,都有一个少儿图书部,里面的书适合各个不同年龄的孩子,从一两岁的孩子到十几岁,图文并茂,各种各样,种类繁多。
除了书,一般还有报纸杂志。多数有录像带,如今是DVD。主要是一些艺术性比较强,比较严肃的**,以及科教文化等内容的记录片。有的还有音乐 CD。图书馆有电脑,主要用于查寻图书,但是也可以上网,免费的。还有的图书馆出借地图,甚至小型雕塑,用于家庭装饰。
另外,有的大学图书馆也对公众开放,虽然要收费,但费用很少。
马斯克为什么要离开加州投奔德州?
马斯克正式向加州道别,宣告自己的新家是德州。
这位特斯拉和Space X的双料CEO本周在美国一个CEO在线峰会上透露,自己已经搬到了德州。这事并不令人意外,他此前已经拿到了德州驾照,个人慈善基金也已经搬到了德州首府奥斯汀。但与此同时, 马斯克对加州政府颇有微词,认为加州就像是“一支常胜球队,对成功有点自满,觉得理所当然,迟早会输掉冠军”。
49岁的马斯克如今正处在自己事业的巅峰,也是最志得意满的时刻。尽管昨天发射的SN8重型火箭在德州试飞时爆炸,但这丝毫无损他在美国商界如日中天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 现在的马斯克就像是十多年前的乔布斯一样,成为了美国 科技 行业新一代的创新代表人物。
他创办和领导的几家公司都成为了美国标志性的创新企业:特斯拉是电动车行业的明星,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市值已经高达5000亿美元,甚至是传统 汽车 巨头的数倍;Space X已经成为美国载人航天领域的骄傲;脑神经科学创业公司Neuralink和高速隧道列车The Boring Company也站在各自领域的前沿。
随着事业登上巅峰,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也不断膨胀。他的资产几乎全部是特斯拉和Space X的股权和期权。随着特斯拉股价在过去一年疯狂增长近八倍,马斯克的 身家现在已经接近140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富豪,仅次于亚马逊创始人兼CEO贝索斯, 远远超过了盖茨和扎克伯格等原先的顶级 科技 富豪。 去年年底的时候,马斯克还在英国潜水员起诉自己的诽谤官司中向法庭承认,自己的个人财富约为200亿美元,但全是股权,几乎没有现金。
过去一年的新冠疫情虽然让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却造就了一个疯狂的股市。在美联储无限制放水的刺激下,几大股指纷纷创下 历史 新高, 科技 类股更是涨势迅猛。特斯拉则是走势最为疯狂的一支股票。马斯克此前放弃了自己的现金薪酬,将自己的薪酬完全与特斯拉股价业绩绑定(以期权方式授予),这一选择给他带来了高达千亿美元的回报。
马斯克的“美国梦”起步于加州。他出生和成长于南非,17岁来到母亲故乡的加拿大。马斯克选择加入加拿大国籍,是为了方便来美国求学,在枫叶国过渡了两年后,他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求学。1995年,他来到斯坦福就读硕士,但仅仅两天之后,就决定放弃学业开始创业之旅。马斯克拥有美国、加拿大和南非三国国籍。
马斯克的创业之路赶上了上世纪末的网络股泡沫热潮,1999年他把创办四年的软件公司Zip2作价3亿美元出售给了康柏(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品牌),拿到了人生的第一顿金;随后又马不停蹄创办了第二家网络金融公司X.com,2000年与彼得·蒂尔(Peter Thiel)创办的Confinity合并,共同打造了PayPal,因此他也是PayPal的联合创始人。2002年,蒂尔带领PayPal上市之后,当年就作价15亿美元出售给了eBay。
刚刚30岁的马斯克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成为了亿万富翁。在蒂尔转向风投行业的同时,马斯克则延续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02年,他来到洛杉矶创办了Space X,同时也把家搬到了这里。两年之后,他以投资人的身份加入了两位工程师创办的特斯拉,从此开始了洛杉矶和硅谷两地奔波的双城生活。
和其他超级富豪一样,马斯克也喜欢洛杉矶,喜欢这里的豪宅海景,也迷恋好莱坞的明星生活。 他在洛杉矶和硅谷的超级富豪区拥有总计七栋豪宅,总价接近1.5亿美元。他和 明星们交往密切,莱昂纳多等热爱环保的明星们更成为了特斯拉最早的顾客和免费代言人。
马斯克交往过不少好莱坞女明星,甚至介入了《加勒比海盗》明星强尼·德普(Johny Depp)和妻子安铂·赫徳(Amber Heard)的生活。 据德普豪华公寓的门房在法庭作证,当德普不在家的时候,马斯克经常半夜探望赫徳,甚至还拥有门禁卡。在德普和赫徳分居之后(当时并未离婚),马斯克还和这位女明星高调交往过一段时间,还在Instagram上晒过香吻恩爱照。
马斯克已经在加州生活了25年时间。他在这里登上了事业巅峰,他所领导的四大 科技 公司总部也都在加州(两家在洛杉矶,两家在硅谷),自己也迷恋洛杉矶的明星生活,还有家人在这里。马斯克的女友、加拿大女歌手Grimes在洛杉矶也有一套五个卧室的“小户型”独立屋,两人育有一个儿子。此外,马斯克还和第一任妻子育有五个儿子(都是),两人共享监护权。
看起来他不太可能离开加州。但今年5月份,马斯克突然高调宣布自己将出售所有房产,称“自己不需要现金,只献给火星和地球,财富会让人压抑,以后只考虑租房”。公开资料显示,这些豪宅至少已有四栋售出(数千万美元的超级豪宅销售需要较长时间)。相比他翻了几倍的特斯拉股票,房产的确是马斯克最不值钱的资产。
马斯克对加州的不满主要在两个方面:加州民主党政府的高额税收,以及在企业监管中偏向劳方与环保。他也没有避讳这一点,在解释为何搬去德州的原因时公开表示,德州没有州所得税,而加州则有美国最高的州所得税率(最高13.3%,面向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人群),而且还在考虑提升最高税率到16.8%。
马斯克还没有提到更为重要的资本利得税。如果马斯克选择出售股票的话,那么他除了面临着20%的联邦资本利得税,还要向加州缴纳13.3%的资本利得税(同样是美国最高)。而德州不仅没有州个人所得税,还没有资本利得税。值得一提的是,贝佐斯和盖茨所在的华盛顿州,和德州一样没有州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
具体来说,马斯克目前大约持有价值135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和期权。假如他行使期权并且在目前600美元价位悉数出清所有股票(当然马斯克不可能卖光股票,这是假设情况),那么他总计需要向加州缴纳高达180亿美元的资本利得税!但现在他成为了德州居民,就根本不用担心这笔天价税款了。
马斯克的个人财富和特斯拉股价直接相关。那么,特斯拉股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飙升的?是从去年12月开始的。过去一年时间,特斯拉股价涨了八倍以上,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也在急剧飙升。如果说此前他还没有考虑这笔巨额税收的话,那么现在身家近1400亿美元的马斯克,确实需要认真考虑避税的问题,离开美国税率最高的加州是最便捷的手段。
无论多有钱,超级富豪们也不会错过合法避税的机会,搬到低税率州则是最简单合法的途径。 美国总统特朗普是避税的高手,为了降低税收,他从纽约州搬到了佛罗里达州。因为特朗普原本需要向纽约州和纽约市分别缴纳9%和4%的最高税率。
为了避税,Facebook联合创始人萨维林(Eduardo Saverin)甚至在Facebook上市之前放弃了美国国籍(他是巴西人,11岁才移民到美国),成为了新加坡公民。因为新加坡的个人所得税率最高只有22%(当时美国是接近40%),而且没有资本利得税,更没有遗产税(美国最高是55%)。现在萨维林个人财富超过130亿美元。
在特朗普总统上台执政的2017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税改法案,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个人年收入超过41.5万美元人群)从39.6%降低到37%。对比其他G7国家,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都超过了50%,澳大利亚也高达47%。与此同时,民主党一直主张提升对超级富豪们的税收,甚至增加财产税,将新增税收用于扩大美国民众的医保和教育成本。
今年新当选的总统拜登则在竞选时承诺,上台要将最高税率再度调回39.6%,并且对超出部分再度征收12.4%的 社会 保障薪酬税。他还建议对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征收高达39.6%的资本利得税,而不是目前的23.8%。当然,他能否成功对富人开刀,还取决于民主党能否赢下佐治亚州的两个参议员席位。
当然,超级富豪有的是方法合法避税,向慈善基金捐款抵税是最常见的手段。 近年来,超级富豪们最为热衷的是“捐款人指定基金”(DAF),就像是为超级富豪个人慈善基金管理慈善资金的基金管理公司。DAF不仅可以让超级富豪们拿到巨额抵税额,还可以保留慈善资金使用的决定权。
以马斯克举例,2016年马斯克将120万股特斯拉股票捐给了自己的私人慈善基金,这笔资产当时价值2.6亿美元,可以用来抵税。马斯克慈善基金那年对外捐出了4780万美元,其中3780万美元是捐给了DAF基金。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GoPro创始人伍德曼(Nicholas Woodman)都使用过DAF基金来避税。
马斯克最早宣布要搬到德州是今年5月份。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之后,马斯克多次在推特上表示,对新冠病毒感到恐慌是愚蠢行为,自己绝不会因为疫情而停工。他当然有自己的原因:当时特斯拉正面临着交付困难,工厂停产会导致Model 3无法交付,会直接影响到特斯拉宝贵的现金流,进而影响到特斯拉的股价。
3月底,在加州政府宣布居家停产之后,特斯拉工厂拒绝遵命停产,直到政府多次警告之后,才在一周后被迫关闭。而5月初,在没有得到阿拉米达郡卫生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马斯克指示特斯拉工厂强行开工复工,并且高调宣布“要抓人就抓我”,甚至炮轰加州政府的疫情管制是法西斯行为。
正是在与阿拉米郡卫生部门爆发冲突之后,马斯克才宣布将“特斯拉总部和未来工厂立即搬往德州,至于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是否搬迁,则取决于未来受到的对待。这可是加州最后一家 汽车 工厂了。”他说的是事实,由于加州严格的劳工和环保等监管政策,以及高企的土地和劳资成本,过去几十年时间各大 汽车 厂商已经陆续将工厂搬离了加州。
在劳动保护和工会问题上,特斯拉也在加州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批评声。马斯克一直抵制特斯拉工人组织工会,更漠视特斯拉工厂的安全防护问题,并且要求工厂加班加点提高产能。在注重保护工人利益的加州,劳资机构已经多次组织对特斯拉的抗议活动。
最终加州政府默许了马斯克的强行复工行为,没有对这一公开违反疫情管制的行为实施任何惩罚。但马斯克和地方政府的防疫冲突,也引发了德州官员的争相示好。从德州联邦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到德州州长阿伯特(Greg Abbott)到地方官员,都在热情欢迎这位美国商界领袖来到德州。
实际上,加州和德州长期以来都在明争暗斗。能把马斯克从加州挖来德州,显然也是德州政府的一大胜利。这两个州不仅在美国人口排名前两位(分别为4000万和3000万人),也是美国经济最大的两个州(2019年GDP分别为3.14万亿美元和1.89亿美元)。
在经济政策和价值观方面,加州和德州更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两大核心阵营,高举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大旗。
加州政府主张大政府高税收、平等与弱势群体,加强企业监管;而德州政府主张小城市低税收、放松监管。今年年初,加州甚至因为“德州歧视LGBT”为由拉黑了德州,禁止自己公务员去德州出差,德州则选择在最高法院起诉加州。
此外,德州是美国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产地,对新能源并不热衷,而加州是美国最注重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的政府。和加州政府人为抬高油价以推广电动车不同,石油产区德州是美国油价最为亲民的地区。美国 汽车 协会(AAA)的价格显示,加州目前87号汽油油价是每加仑3.182美元,而德州则是1.857美元,正好是美国的两个极端。
德州没有个人所得税的州税部分,生活成本和薪酬水平更是远低于加州;德州的企业所得税和土地成本也低于加州。企业搬迁专家弗兰尼奇(Joe Vranich)去年统计认为,过去八年总计有1.3万家企业离开了加州,从加州搬到德州可以节省30%的运营成本。除了特斯拉,惠普企业也从加州硅谷搬迁到了德州。
与此同时,为了逃避高税收和高房价,大量加州居民也在往德州搬迁,单是2018年就有8.6万名加州人涌向了德州,同比增长了36%。但有趣的是,加州居民为了避税来到德州,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又因为自由主义价值观而继续支持当地的民主党,反而推高了德州民主党的选民基数,把德州逐渐从深红变成了浅红。德州民主党在得到大量新选民之后,甚至提出了“把德州变蓝”的口号。
过去十多年时间,马斯克的私人飞机每周都在洛杉矶和硅谷之间奔波。而现在他的固定航线又增加了德州。目前Space X在德州中部的McGregor进行火箭测试,在德州南部的Boca Chica组装火箭。而特斯拉投资10亿美元的新超级工厂也在德州奥斯汀建造中。这是特斯拉的第五家电动车组装厂,于今年7月破土动工,预定明年年底投产,主要生产Model Y和电动皮卡Cybertruck。
今年7月,德州州长阿伯特喜气洋洋地和马斯克共同宣布了这一项目。奥斯汀是在与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Tulsa)的竞争中拿下特斯拉工厂项目的。奥斯汀所在的Travis郡政府正面临着数万失业人群的难题,他们2018年也曾经竞争过亚马逊的第二总部项目,但输给了靠近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和纽约市。
当然,马斯克是绝不会错过在新建项目上向地方政府争取税收优惠政策的机会。 2014年特斯拉在内华达的超级工厂项目获得了内华达州总计13亿美元的税收减免(具体金额与就业和纳税直接挂钩)。亚马逊第二总部在全美公开招标,灵感正是来自于特斯拉工厂。
据奥斯汀当地媒体报道,为了争取到特斯拉超级工厂的项目,Travis郡政府同意给予特斯拉至多4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这家公司将给奥斯汀创造5000个工作岗位,但工人薪资只需要3.5万美元起步,劳资成本远远低于加州。马斯克承诺至少一半工人都会在Travis郡本地招聘。
不过,德州政府真正感兴趣的只是招商引资建工厂解决就业。 由于传统经销商行业的强烈反对,德州政府一直禁止特斯拉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 汽车 。他们的直接销售模式在德州属于违法行为,德州的13家特斯拉门店只能展示产品,店员甚至不能介绍价格。德州民众当然可以通过网络购买特斯拉,但却不能在特斯拉的门店下单。去年德州甚至通过法案,禁止车企在德州直接提供维修保养服务,针对的就是特斯拉。
不知道这次马斯克公开示爱德州,能否推动德州议会解除这一直接销售禁令。尽管曾经公开要求特朗普施压中国,指责中国的 汽车 进口税和合资建厂限制,但随着上海超级工厂项目得到上海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特斯拉在中国销量爆发式增长,马斯克很快就变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甚至兴奋地现场跳起了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