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比美国的还贵?

2.中俄原油管道的评论

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比美国的还贵?

德州大地能源油价_德州大地能源油价多少

油价为何比美国贵?

能源专家称,美国油价税率较低,炼油大规模化生产,成本较低。

美国能源署(EIA)的数据显示,2月21日,美国各州汽油价格平均3.189美元每加仑,合每升汽油不足1美元(6.6元人民币),由此可看出,目前美国的油价低于中国。

对此问题,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日前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的一个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油价在全球而言还是偏低的,中国的民众经常喜欢拿国内的油价和美国比较,却不喜欢和日本或欧洲国家对比。

周大地说,目前美国的汽油价格中税收大约占13%,原油成本大约60%,但欧洲国家在汽油中征收的税收水平很高,汽油价格中所含税收一般高达40%-70%,也使得欧洲国家的油价水平很高,多数国家汽油价格都超过每升10元人民币。

“美国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的消费观念主要是因为其早期就在全球控制了很多,这样的路子在其他国家是无法行得通的。”周大地表示,从炼油成本来看,美国的炼油早已实现大规模化生产,因此成本也相对较低。

而有的专家则认为,炼油成本不透明是问题所在,呼吁公布炼油成本。“如果这方面的问题能给出比较清楚的解释,可能对价格的变化就有正确的认识。”北方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欧国立近日在一论坛上表示。

另:国际油价一路飙升时,国内的油价一直保持在一人均衡的水平,当时是赔了钱,现虽然国际油价有所回落,但当时的欠款仍难补的上,所以国内的油价不会轻易的降下来。

中俄原油管道的评论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昨晚在接受《新闻纵横》访时表示,各国对于石油需求的不断攀升,造成了一些国家的恐慌,由此也就导致了俄罗斯对其石油待价而沽。

韩晓平说,过去的十年是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对石油需求也不断的上升,造成了一些国家的恐慌,比如说日本。日本非常担心未来的石油供应不能保证,因为中国需要的石油太多了。中国自身也有一种恐慌,再加上像韩国等这样一些国家,大家都去追求石油的供应,也导致了俄罗斯把它拿到的待价而沽。结果一会儿想卖给中国,一会儿想卖给日本,一会儿又考虑到韩国,他老想把它的油价不断的推升,导致中俄一直是谈不下来。

韩晓平认为,有限的,加上高昂的开发和运输成本,让俄罗斯西伯利亚石油的“一女多嫁”并不现实,而将绣球抛给中国,是俄罗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韩晓平评论道,俄罗斯的石油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它没有很多的勘探开发投入。而且在这个地区都是冻土层,要开发石油实际上能够做工作的时间非常短。同时俄罗斯由于资金的紧缺,在这个地区也没有进行很深入的调查。我们知道这个地区是高寒地区,石油勘探出来、开发出来以后输送的时候成本非常高,因为不断的要进行加温,这个加温的过程要消耗更多的石油。它的输送、开发各方面的成本都是非常高的。所以俄罗斯在这样一个有限的,而且未来成本可能比较高的情况下,把它的一个“女儿”许配给多个国家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他选择这个方案首先是供应给中国。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周大地介绍说,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主要集中在欧洲,对亚太地区的出口量暂时还较小。通过一条管道盘活一片地区,对俄罗斯而言,这将是进入有前景的亚太市场的一个重要出口。发展中的中国市场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具有广阔前景。

而反观中国方面,中国2009年生产原油1.89亿吨,与此同时,净进口原油却达到1.99亿吨,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由此首次跨过许多国人心中50%的心理防线。这种情况下,中俄石油管道的开通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我们中国石油进口并不是只要增加一两千万吨的问题,或者是几千万吨的问题,中国的石油进口是两亿多吨,以后可能增加到三亿吨、四亿吨,增量主要是靠进口,所以我们还是要不断开拓新的石油进口的来源,实现原油进口的多元化。

据了解,随着东部石油管道以及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管道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俄将每年为此供应3000万吨原油,并逐步扩大到5000万吨,那么这一数字对中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韩晓平说,我们一年进口3千万吨,大概每年的平均增长大概在5千万吨左右,所以如果能够增加到5千万吨,在中国石油整个供应格局中,未来如果我们达到4亿吨的进口量的时候大概在1/8左右。它如果能够稳定供应的话,对中国来说也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石油来源,而且这些石油可以供应中国的东北地区,使我们已经建立的像大庆这样的炼油设施,能保证它平稳的运行,对于整个东北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