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的委内瑞拉,怎么国内那么穷?

2.国际油价都负数了,两桶油一季度还亏损360亿,怎么看?

3.下次油价调整是涨还是跌

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的委内瑞拉,怎么国内那么穷?

俄罗斯国际油价_俄罗斯油价300美元多少

在不少人的眼里,石油丰富的国家,无一例外都富得流油,比如中东的迪拜、卡塔尔、沙特等国家,人均GDP高达数万美元。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同样以石油丰富著称的委内瑞拉,近年来却是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仅2019年的通胀率就高达万倍之巨,经济危机持续加重。

委内瑞拉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大国,早在2011年时,探明的石油储量就高达2965亿桶,排名世界第一,比沙特还多300多亿桶。

(在街头寻找食物的委内瑞拉人)

根据美国的最新估算,委内瑞拉的重油储量已经超过5000亿桶,比国际认同的数量翻了一倍还多。仅一个奥里诺科石油带的储量,就和沙特的总储量持平。

按照沙特富裕的程度,委内瑞拉应该更富有,更土豪才对。但为什么如今的委内瑞拉,守着号称黑金的石油支柱产业,却穷得揭不开锅呢?而且他们不仅穷,连他们要用油,还需要向国外进口。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原油品质差,开难度高。

沙特、俄罗斯这些国家,石油埋得不深。随便架设个油井,很快就能挖出石油,变现卖钱。而且这些石油都属于杂质极少的轻质油,买家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出售。加工程序简单,油品质量还好,在国际上大受欢迎。

委内瑞拉却十分悲催。虽然储量世界第一,但这些深埋地底近万米的石油,却属于品质较差的高硫重油。这种原油以油砂形式蕴藏于较深的地底,不仅开难度极大,成本极高。而且还必须经过提炼和混合后才能出口。品质和轻油相比也要差许多,只能依靠低价策略,销往一些经济落后地区。

开困难和油质低劣导致的二次加工,严重影响了委内瑞拉石油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在世界轻质原油丰富的前提下,油气开企业当然不愿意开重油。特别是油价大跌的今天,谁也不愿意亏钱赚吆喝。

开难易度的高低,还决定着产能的大小。在日产量上面,沙特的最高日产量达到1000万桶。而石油储量最高的委内瑞拉,却只有200万通,连世界排名前十都进不了。

从开成本上看,沙特的开成本最低,仅为3美元/桶。委内瑞拉却高达23美元/桶,翻了七倍还多。对于国际原油价格20美元/桶的今天,难怪委内瑞拉情愿进口原油了。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

二、设施投入少,炼技术落后。

和沙特一样,委内瑞拉最初的石油开体系,也依赖于欧美的石油公司。他们将土地租给欧美的石油公司,自己收租金和分红。

这样一来,大量的石油利润,都被外国公司拿走,因此沙特和委内瑞拉都想夺回石油控制权。

沙特通过不断收购股权,用20年时间控制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但并没有参与公司的运作和管理,石油的开和销售仍然由欧美人负责。于是阿美石油公司的技术和市场得以不断提升,成本越来越低,利润则越来越高。

委内瑞拉的做法却简单粗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规定新的油田只能由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开。对外资石油公司不断提高税收和租金,甚至按利润的90%进行征缴。无利可图的外资,只能大量撤离。委内瑞拉也因此受到各国制裁。

于是委内瑞拉的石油开技术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与开成本高企对应的,是石油冶炼水平的低下。此消彼涨,这些中低端的石油品种,自然利润极低。所以虽然石油储量最多,但卖油的收入却完全不能和沙特相比。

(前总统查韦斯)

三、推行高,没有财政积累。

上世纪90年代,国际油价高歌猛进。

伊拉克战争打响后,原油价格更是飙升到每桶140美元以上。那时的委内瑞拉,得益于高油价,也曾赚得盆满钵满,成为拉美富有的国家。

不过当时的委内瑞拉,并没有拿这些钱来提高石油开水平,更新先进设备,建立多元化的工业体系和产业,更没有做财政积累。

当时的总统查韦斯,为了拉选票,在全国推行高。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免费汽油、免费工资一应俱全。那时的委内瑞拉人,几乎成了全世界人民羡慕的对象。

这种迎合民众的模式,在油价达到100美元以上时,还能维持它的欣欣向荣。但是当油价跌到50美元以下,甚至跌到今天的20美元时,委瑞内拉国内就只能穷到破产,一片哀嚎了。

当然,委内瑞拉的贫穷和美国的制裁也有很大关系。由于地处拉美,却处处和美国对抗,因此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饱受美国制裁。除了古巴,南美各国都不敢与它交易。而销往其它洲的话,高昂的运输成本,更得不偿失。

国际油价都负数了,两桶油一季度还亏损360亿,怎么看?

亏损有两个方面原因,

第一是肺炎,大家用油减少,导致储存油周期更长,成本增高,销量下滑。

第二是,会计口径的问题, 这个是主要因素,例如中石油存了2亿桶油,原理是45一桶,现在是11一桶,核算资产时候,这个就是亏损,资产贬值了嘛。所以亏损很正常。

一季度,“两桶油”合计亏损超过350亿元。为何在政策“保护”、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三次未作调整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巨亏?

亏损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其一,一季度石油公司加工的原油是油价暴跌前进口的高价原油。为了保证生产稳定,石油公司必须事先消耗一定时期加工量的原油库存。从原油购到加工成产品销售的周期约为2-3个月。

3月初,沙特和俄罗斯就减产协议谈判失败,国际油价暴跌。3月7日收盘,WTI原油价格跌至41.2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45.27美元/桶,此后一段时间维持在40美元/桶。

3月17日,到了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期,按照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近10个工作日的价格变化做出调整。

换句话说,这时石油公司卖出的成品油价格挂钩的是40美元/桶的国际油价。为此,石油公司损失了约30美元/桶。

其二,在疫情影响下,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的销售量大幅下滑,不仅影响了营业收入,且延长了高价油的库存周期,这进一步影响了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

一季度,中国石油(601857.SH/0857.HK)亏损162.3亿元,中国石化(600028.SH/0386HK)亏损191.45亿元。两家公司的炼油、销售板块均现巨亏。

其中,中国石化炼油板块经营亏损257.94亿元;营销及分销板块经营亏损15.36亿元;化工板块亏损15.68亿元。

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板块亏损额为87.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7.72亿元。

“两桶油”业务板块略有不同,受油价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中国石油以上游勘探开发为主,由于国内油气生产成本较高,当原油价格处于低位时,其上游业绩会受到较大冲击,中下游会有盈利;油价高时,上游则受益较大。

作为全球最大炼油商,中国石化则以炼油和成品油销售为主,90%的原油依靠进口。油价低时,其原料成本降低,中下游会因此受益;油价高时,业绩受损较大。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两种极端情况会令石油央企出现政策性亏损。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徘徊在20美元/桶附近,甚至一度出现“负油价”,但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三次未作下调。

不调价的依据来自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不调整,金额以风险准备金的形式上缴国库。

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的“天花板价”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同样导致“两桶油”出现政策性亏损。

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创下 历史 最高点147美元/桶。WTI和伦特原油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100.06美元/桶和.26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8.66%和34.37%。

彼时为了稳定物价,成品油价格并未同步进行大幅上调,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石油公司出现政策性亏损。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曾表示,成品油价调整设定上下限,主要是考虑中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过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2008年,在国际油价均价在100美元上下,国内成品油价格6.3元/升左右。中国和三家石油央企为此“补贴”1652亿元。

国际油价在2008年登顶 历史 峰值,中国石油利润却同比下降22%;中国石化炼油业务亏损615亿元,利润同比下降47.34%。

因此,石油央企的盈亏并未和国际油价的涨跌完全同步。只有当国际油价运行在40美元/桶-130美元/桶之间时,石油央企的盈亏和市场表现较为一致,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或者高于130美元/桶时,政策端的影响便会显现。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油企也投资了海外的企业,并且大部分的海外投资的石油也在国际市场销售,建议你可以看看这个

s://.ixigua/i6820317340387770893/

油价和两桶油的业绩长期以来是很的人所诟病的,特别是有车一族和炒股的,两桶油作为央企背负了很多的任务,维持稳定、税收、战略储备、能源安全等,我国定了一个地板价,每桶原油跌到40美元时国内油价不再调整指在保护石化油服、石油开踩等国内相关产业链公司,当然作为央企它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前几年出现的各种油老虎让国人对它们的印象差到了极点,潜意识里认为两桶油里还有很多老虎、苍蝇,造成了信任感缺失。

国际油价跌到了负数并不是现在去拉油别人倒给你钱,负油价的产生是资本的博弈,是美国资本挖韭菜根的一件事,利用油轮稀缺,储存已满,时差,规则等,对参与石油期货资本的收割,两桶油的成本对油价变化是不敏感的,因为石油不能长期大量无损化的储存,所以都有库存,中国的石油储备在60天左右,所以原油的价格变化要持续60天以上才能体现出成本的变化,如果油价在20美元左右持续到年底,两桶油的业绩就不会亏,石油、烟草、银行、电力、是国家支柱性产业,他们税高点、利润多点,其实是国家的须要,关乎国家大事我们不应该抱怨,而是多一点支持!

最近有人在问,为什么国际油价都那么低了,最新公布的季报显示中国的两桶油一季度还亏了360亿元,差不多以每天4亿元的速度在“烧钱”?其实答案很简单,两桶油作为我们国家的超大型国企,其经营范围除了炼油、卖油之外,还有其他业务,这中间包括石油开、石油钻井,石油工程建设等,可以说包圆了整个石油行业的上、下游;而这些业务很多都是重资本,高技术密集、高劳动密集的产业,这些产业需要相对合理的油价作为支撑,才能获得利润。我们可以对比下美国的页岩油企业,他们目前的油成本和两桶油差不多,都是40-50美元/桶。自从油价跌到40美元以下之后,美国页岩油企业是亏得厉害,很多都陷入破产的境地。

 那么两桶油为什么亏损那么多呢?老易特意找了下他们各自发布的一季度季报,其实里面说得很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或者证券软件上去查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易花3分钟时间简单帮大家梳理下两桶油亏在了哪里――

 先说中石油的季报,季报显示中石油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总共亏了 133.49 亿元,,归属母公司利润净亏损162.30亿元,亏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一季度由于疫情严重,部分产能转为喷绒布等防疫物资生产,导致炼油和化工板块经营亏损87,02亿元,其中炼油业务亏损62.92亿元,化工业务亏损24.1亿元。

 2,受到成本品价格下跌和市场需求下降影响,成品油销售亏损165.93亿元

 3,销售进口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亏损39.33亿元。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最主要的亏损集中在油气营收减少和成品油销售额下降,光这两块就亏损超过300亿元。(当然也有盈利的业务板块,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为全部列出)

 我们再来看中石化亏在了哪里――

下次油价调整是涨还是跌

在进入2022年之后我国的油价就不断进行调整,到目前为止今年油价已经调整了22次,这之中只有8次油价进行了下调。看着越来越高的油价许多车主都感到非常头疼,甚至有很多人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决定把车换成纯电动汽车。

在11月21日我国的油价重新迎来下跌,就在12月5日我国的油价将会开启第23次油价调整窗口,而此次调整油价或许将会大幅度下跌。那么此次调整油价到底会下跌多少呢?

下次油价“或大跌”

一直以来我国的油价就与国际原油价格相关联,当国际油价上涨时,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就会随之上涨;当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我国的成品油价格也会随之下跌。在进入2022年之后受到国际纷争以及“黑天鹅”的影响,国际原油供不应求导致油价持续上涨。

然而目前国际油价已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下跌到了83.63美元/桶,跌幅为2.08%。连美国的原油价格也下跌到了76.287美元/桶,跌幅为2.13%。由此可以推测出在12月5日油价调整窗口开启之后,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将会迎来下跌。

按照当前的油价进行计算,我国成品油价格将会下调为380元/吨,每升油价将会下调0.29-0.34元。由此可以推测出下次的油价将有希望迎来“大跌”,但距离最终的油价调整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在12月5日预计将会下调为300元/吨。

之所以会出现下“大跌”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欧盟宣布在12月5日起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除了停止进口石油之外,还停止进口所有石油有关的产品,这就导致全球的石油需求量大幅度下跌,价格自然也就有所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