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器如何鉴定它的年代

2.奇蕾电动车质量怎么样

铁器如何鉴定它的年代

潍坊低价铅合金价格_潍坊低价铅合金价格表

关于铜器: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明,它以红铜为主要成分,加入锡的合金。加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铜的熔点,加强铜液的流动性以便于铸造,并可加强合金的硬度。由于锡矿的产地有限,开和冶炼需要一定的技术,因而青铜器的制作往往限于小件或珍贵的兵器、器皿,一般工具仍以石器为限。同时往往出现以铅代锡,或使用铜、锡、铅的三元合金;但合金的硬度较软,不适于实用。青铜器时代是继承新石器时代而发展的,但在一些边缘地区,新石器时代处于停滞阶段,没有经过青铜时代就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如日本的弥生时代,美洲和大洋洲便是如此。非洲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这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一、形成期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特点:

1、红铜与青铜器并存,并出现黄铜。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一件范铸的青铜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遗址发现两件带孔红铜牌饰;河南省登封王城岗龙山城内出土一件含锡7%的青铜容器残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内出土一件完整铜铃,系红铜;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两件黄铜锥;山东省栖霞杨家圈出土黄铜残片。发现铜质制品数量最多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齐家文化,有好几处墓地出土刀、锥、钻、环和铜境,有些是青铜,有些是红铜。制作技术方面,有的是锻打的,有的是用范铸造的,比较先进。

2、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但是应当承认当时人们已能够制造容器。此外,在龙山文化中常见红色或**陶鬶,且流口,腹裆部常有模仿的金属柳钉,如果认为这时的铜鬶容器与夏商铜鬶,爵、斝容器功能一样的话,当时的青铜器已经在或开始转向礼器了。

3、一般小遗址也出土铜制品,一般居民也拥青铜制品。此外,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多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等的几何文饰,绝无三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感。

二、鼎盛期:

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这种纹饰。饕餮纹,本身就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这种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像鸟、像凤、像人的。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可以说许多图案化的花纹,实际是从龙蛇、凤鸟两大类纹饰衍变而来的。

蝉纹,是商代、西周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把其他花纹差不多都挤掉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随后发展出来毋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

在青铜器上加以镶嵌以增加美观,这种技术很早就出现了。镶嵌的材料,第一种是绿松石,这种绿色的宝石,至今仍应用在首饰上。第二种是玉,有玉援戈,玉叶的矛,玉刃的斧钺等。第三种陨铁,如铁刃铜钺,铁援铜刃,经鉴定,铁刃均为硕铁。第四种是嵌红铜,用红铜来组成兽形花纹。春秋战国时也有用金、银来镶嵌装饰的青铜器。

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总结性文献《考工记》。书中对制作钟鼎、斧斤、弋戟等各种器物所用青铜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由于战争频繁,兵器铸造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吴、越的宝剑,异常锋利,名闻天下,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铸剑的匠师,如干将,欧治子等人。有的宝剑虽已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开成叠的纸张。越王勾践剑等一些剑,其表面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形成防锈的菱形、鳞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纹,异常华丽。

中国青铜器还有一特点,就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过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铜器用人的面形作为装饰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钺等,但这些人面都不是什么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体形象,如人形的灯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体作为器物的一部分,如钟架有佩剑人形举手托住横梁,铜盘下有几个人形器足之类,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从的装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立体像、人头像,大小均超过正常人,均长耳突目,高鼻阔口,富于神秘色彩,应是神话人物。

商周青铜器中数以万计的铜器留有铭文,这些文字,现在一般叫金文。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起着证史、补史的作用。

中国青铜器的铭文,文字以铸成者为多。凹入的字样,称为阴文,少数文字凸起,称阳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说铭文都是铸成的,只有极个别用锋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开始出现完全是刻成的铭文。战国中期,大多数铭文已经是刻制的,连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汉墓的三件极为典重的礼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异常圆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人认为青铜器极其牢固,铭文可以传流不朽,因此要长期流传的事项必须铸在青铜物之上。因此,铭文已成为今天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

三、转变时期;

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及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封建社会最终建立,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社会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体到某些青铜器,精美的作品还是不少的。如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掘获的两乘铜车马。第一乘驾四马,车上有棚,御者为坐状。这两乘车马均为青铜器铸件构成,大小与实际合乎比例,极其精巧。车马上还有不少金银饰件,通体施以彩绘。第二乘马,长3.17、高1.06米,可以说是迄今发掘到的形制巨大、结构又最复杂的青铜器。

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而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因而本网对中国古代铜器发展的研究,至隋唐为止。

关于铁器:

中国开始和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考古发现的人工冶炼的最早铁器属于春秋时期,目前已知有大约二十件左右,有凹形锄(臿)刃,梯形锛刃、削、刮刀、剑、鼎等,经金相核验,多数属固态还原的块炼铁(指不含炭的铁)。战国时期,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及其淬火工艺,大大提高了铁器的实用的性能,为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大量应用于军事和农业生产创造了技术条件。

关于我国何时出现铁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12年底,河北藳城台西遗址发现了一件商代中期的铁刃铜钺,而且,这件器物的铁刃经鉴定是经过锻打的。17年8月北京平谷县南独乐河公社刘家河大队商代墓葬中又出土了一件铁刃铜钺;此外,解放前还发现有一件西周初年的铁刃铜钺和铁援铜戈,传说是1931年在河南浚县出土的。上述几件器物经分析,均含有较高成分的镍,这正是陨铁的特征。所以,一般认为这几件器物由陨铁制成,而不是由人工锻冶的铁制成的。另外,在商代藳城台西遗址中还出土了两块赤铁矿石和十几块铁渣,所以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商代中期已开始冶铁的反映。但人们在冶铜时,矿石中的氧化铁同样会留在矿渣之中,而且矿渣中的含铁量可达到36%以上,甚至达50%。所以,有的研究者又认为:“台西遗址出土的所谓铁渣,应是炼铜的矿渣,而不是人工冶铁的遗物”,等等。总之,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意见认为,中国在商代还没有出现人工制铁。

第二种意见,西周初期有无人工冶铁?有的学者认为西周初期可能出现人工冶铁。《逸周书·克殷》载:“……乃石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钺”。有的学者认为,这里的“玄钺”并非铁器,而指陨铁制的铁刃铜钺,不能证明商末周初已能冶铁。《诗经·大雅·公刘》:“取厉取锻。”《尚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对这两处中的“锻”,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制锻铁,现在一些学者则认为“锻”指对青铜的捶锻。而且至今考古发现西周戈、矛等兵器均为青铜制品,青铜兵器、工具也可以通过锻打而变得锋利。因此,西周初期出现人工冶铁的意见也因缺乏实证而被否定。

第三种意见,西周中晚期出现人工冶铁。《礼记·月令》载:“天子……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这一记载系指西周而言。《诗经·秦风·驷铁》:“驷铁孔阜”,是西周末秦襄公时的诗,意为四匹马的颜色如铁。只有铁成为习见事物之后,才会以其颜色称呼别的器物。考古已发现了西周末的人工冶铁制品,即河南三门峡虢国大墓中出土的铜柄铁剑。这件器物属西周晚期人工冶铁的块炼铁制品已为学术界公认。此外,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墓出土了西周、东周之际的铁铲,甘肃灵台发现春秋早期的铜柄铁剑,甘肃永昌则发现春秋早期的铁锸等。据上述事实,学术界认为中国中原地区人工冶铁最早发生于西周中晚期。

从现在接触到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实物证据来看,把中国最早出现的人工冶铁定在西周中晚期是比较合理的。

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不一定用铁,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就行.

也不一定用硫酸铜,可溶性的铜盐就可以.

关于冶铁:

冶铁技术是古代化学工艺的应用实例,也是应用化学知识的集中表现。人类最早炼得的铁,是铁矿石在800℃~1000℃条件下,由木炭还原直接得到的。江苏省县程桥出土的公元前6世纪前后东周墓内的铁凡、铁条,在湖南沙市洞坡等地的遗址中,发现经过人工冶炼的铁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实物。

商周时代,我国的青铜铸造业非常发达,这意味着矿、鼓风、冶炼等技术都很先进。在这个基础上,冶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由于早期的冶炼技术底下,炼炉很小,鼓风能力也不强,无法使矿石充分熔化,因此只能炼成海绵状的熟铁块。在海绵铁中还含有很多杂质,需要经过反复煅打才能得到较纯的铁块,这种技术叫做块铁法。欧洲曾经长期使用这种方法炼铁,一直要到14世纪发明了水力鼓风炉以后才能冶炼铸铁,比我国晚了1900多年。

文献上关于冶炼生铁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公元前513年,晋国曾在国都征收“一鼓铁”的军赋,并把成文的刑法铸在铁鼎上,即所谓的 “铸刑鼎”。这说明春秋晚期民间已经出现了炼铁作坊,并且已经能够铸造鼎这样复杂的铁容器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器都是春秋时代的,这些铁器经金相分析,有的是块铁法制造的,有的是铸铁铸造的,有的是把铸铁加热退火柔化处理为展性铸铁制成的,显示出技术已经非常熟练了。

早期的铸铁是白口铁,质地脆而硬,容易折断,不耐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铸铁柔化技术。他们把铸铁加热锻打脱碳,得到白心可锻铸铁,或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得到韧性更好的黑心可锻铸铁。如果脱碳不完全,仅使铸件外层成为钢而内层还是铸铁,就可以得到一种钢和铁的复合品,使铸件的质量更加优良,欧洲要到18世纪才有白心可锻铸铁,美国要到19世纪才有黑心可锻铸铁,我国的铸铁柔化技术比他们早发明了两千多年。

生铁、熟铁和钢的区别在于含碳量的不同,生铁的含碳量大于2%,熟铁的含碳量小于0.04%,钢的含碳量界于二者之间。钢可以通过生铁脱碳得到,也可以通过熟铁渗碳制得。燕下都出土的一部分兵器就是把块炼铁放在炽热的木炭中长期加热使其表面渗碳,在经过锻打成为渗碳钢片,又把渗碳钢片对折锻打多次制成的,这种炼钢法也叫 “百炼成钢”,汉代有些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钢刀上常常刻有“卅炼钢”、“百炼钢”等字样。

汉代冶铁的一项突出成就,就是出现了球墨铸铁,而现代的球墨铸铁要到1947年才研制成功。百炼钢工艺的日益成熟和炒钢技术的发明,也是汉代钢铁冶炼技术进步的标志。西汉中晚期出现了利用生铁炒成熟铁或钢的新技术,即将生铁加热到半液体、半固体状态再进行搅拌,利用空气或铁矿粉中的氧进行脱碳以获得熟铁或钢。运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控制的把生铁炒到所需要的含碳量,然后再加热锻打成质量较好的钢件,从而大大的促进了百炼钢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技术。陶弘景认为钢铁即 “杂炼生柔做刀镰者”所谓“杂炼生柔”就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这是关于灌钢最早的文献记载。灌钢法是先把含碳量较高的生铁熔化,然后灌到熟铁上,使碳渗入熟铁以增加熟铁的含碳量来制成钢的方法。在坩埚炼钢法发明以前这是当时最先进的炼钢技术。

坩埚炼钢法,最早是波斯人在萨珊王朝时发明的,约在北魏时期传入西域,在宋元时期传入内地,当时人们把这种方法炼成的钢铁叫做镔铁,炼成的镔铁还得进行锻打和淬火才能成为优质钢。

汉代用反复锻打制成“百炼钢”工艺已经成熟,刀剑刃部淬火可以使刃部更加刚硬锋利,而未经淬火的脊部仍然保持着较好的韧性,从而收到刚柔并济的效果。宋代又出现了夹钢技术,使得刀剑的这一特点更加突出。

冶铁:://.zxls/Photo_Viewer.asp?UrlID=1&PhotoID=447

参考资料:

://219.239.238.40/200410/ca528602.htm

奇蕾电动车质量怎么样

给你个十大排名,供您参考。

2014电动车排名车十大品牌排名1:、雅迪

14年潜心精研,14年专业制造,雅迪科技以技术领先、质量领先、服务领先的绝对优势,缔造了年销量超百万,连续四年行业领先的行业!雅迪科技,中国电动车排名行业领军品牌!

雅迪科技是国内大型电动车、特种车、三轮车、摩托车的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化集团公司。下设电动车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及特种车分公司、控制器分公司、塑件分公司、电机分公司、车架分公司等零配件公司,拥有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四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500万辆,现已成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领军品牌。

雅迪产品现已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销售服务网点多达3000多家,并在全国建立了数千家形象统一的专卖店;在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同时,雅迪科技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雅迪科技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行业殊荣:2001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6年荣获“江苏省著名商标”,2007年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四年作为行业代表被列入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信誉跟踪产品”,2009年荣获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双满意示范单位及“最受消费者喜欢的电动车品牌”,2010年雅迪以绝对实力优势,荣膺中国轻工业电动车排名行业“十强企业”第一名及“品牌中国金谱奖?电动车排名 行业冠军”称号。2011年4月获得“全国售后服务十佳单位”。

雅迪科技在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支持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2004年9月,在安徽、贵州、广西等地捐资兴建五所雅迪希望小学;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向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与价值30多万元的救灾物资;2009年3月,向白血病女孩捐献骨髓移植款15万元。并于2005年9月分别被授予“希望工程贡献奖”与“全运会有功单位”。

2014电动车排名十大品牌排名2:比德文

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公司以“推广绿色动力科技,贡献全球环保事业”为使命,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绿色动力交通工具生产企业。

作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德文公司现下设潍坊、天津、无锡三大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动车生产企业之一。一路走来的比德文,不断创造着电动车行业发展的新高度。全面发挥全球最大产业园所整合的产业链凝聚力,把新能源的革新力量真正应用到每个消费者身边,向着“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好的绿色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方式,驱动精彩生活”的使命快速前进。

2014电动车排名十大品牌排名3:绿源

绿源电动车是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公司,公司十余年来保持着持续的高速增长,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电动车行业的一个标志性品牌。

绿源电动车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和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先后获得“浙江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等称号,“绿源”商标也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动车品牌之一。同时,绿源在电动交通和绿色能源领域所作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国际相关组织和专业人士的认可~

2014电动车排名十大品牌排名4:英克莱

山东英克莱电动车有限公司是山东英克莱集团权属子公司,主导产品电动车有电动自行车等八大系列;国内销售网络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同时远销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英克莱系列电动车以其精良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自协“信誉标志”产品、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十佳品牌等荣誉称号,出口产品被日本客商誉为“中国的本田”。近年来,英克莱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始终保持行业发展的前列!

2014电动车排名十大品牌排名5:立马

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技术创新,如今已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化高新技术企业。立马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持续的高速增长,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成为电动车行业的一个标志性品牌。

作为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不断进行创新,坚持走差异化经营发展之路。立马人秉承“追求卓越、共创辉煌”的企业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求发展,始终把客户的利益摆在首位,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关心支持公益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参与大型公益慈善系列活动,被授予“2007年大型公益慈善活动善行”贡献奖,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014电动车排名十大品牌排名6:捷安特

捷安特秉持永续经营的态度,精耕发展的新世纪经营哲学,并将“人性理念服务生活”作为企业的重要文化组成。

捷安特品牌已成为了国际时尚与尖端科技的代名词,秉持着“以客为尊,顾客所欲,长在我心;品质是第一工作”的品质方针,将人类对于未来的执着汇入自身对于自行车的设计理念中,将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在它的每一个细节;维系自然和人的交流,在充满机遇的全新时代,以科技、时尚、人本为主题,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建更完善的产品。

2014电动车排名十大品牌排名7:爱玛

爱玛科技切实注重绿色、清洁新能源在个人交通方面的实际应用,致力于研究运用数字控制技术的智能化代步工具的研发,是一家集节能电动车、运动自行车、环保电动汽车等智能型低碳出行交通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集团性科技股份公司。

爱玛电动车,结合精湛的工艺流程、严谨的质量保证体系,全新优化产品各项适用性能指标,切实改良、提升整车产品价值。爱玛无锡制造基地,年产能在200万辆以上。销售网点密布全国,拥用10000多个营销网点和服务售后网点,是国内电动车品牌的龙头企业。

2014电动车排名十大品牌排名8:新日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电动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大型民营股份制拟上市公司。新日电动车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及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拓宽经营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在中国拥有南北两大生产基地、5家骨干企业、员工总数3000余人,总资产达10亿元、产销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的中国电动车行业领先企业,并以年设计生产各类电动车200万辆(台)的生产能力和2008年预计产销超过160万辆的经营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树百年新日,创世界第一”是新日股份不懈的追求。在未来,新日人将用绿色、环保、科技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把新日人的情怀奉献给全世界。

2014电动车排名十大品牌排名9:千喜

中国群升集团浙江千禧工贸有限公司是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集团核心企业千禧公司主导产品为小飞哥牌系列电动车,93年开始投资、研发生产,是国内较早产业化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企业之一。

千禧公司秉承“科技兴企,质量立市”的经营理念,高度注重研发队伍的建设,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市小飞哥电动车技术开发中心,在公司本部成立检测中心,为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公司坚持科技兴企、质量兴企的战略,注重形象宣传,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人才为根本,坚持“质量第一、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引领潮流”的经营原则,誓将“小飞哥”系列产品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的名牌产品。

2014电动车排名十大品牌排名10:澳柯玛

澳柯玛电动车公司拥有先进的电动车生产线和光谱分析仪(SPECTROCAB)等国内外最先进的检测设备,产品经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被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山东名牌产品”、“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中国电动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等荣誉。

澳柯玛电动车致力于绿色交通工具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面向大众提供环保便捷、经济的交通工具,方便大众出行,以实际行动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