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俄石油大单为啥用欧元结算?欧元也将加入去美元化阵营

2.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么从国外进口价格是多少呢?

中俄石油大单为啥用欧元结算?欧元也将加入去美元化阵营

中俄石油贸易额_中俄石油价格区间变化

中俄能源大单交易,即将用欧元结算 ,以实际行动为欧洲站台,等于联手送了欧洲一份大礼,让欧元和美元在国际结算体系上硬扛, 打响了瓦解美元霸权的一枪 ,可谓神来之笔。

在国际能源交易市场上,有了欧元-石油结算体系,对于美元-石油结算体系,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俄都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等于是和欧盟联手了,或将吸引中东石油大户和其他需要石油、天然气的客户,也跟风用欧元-石油结算体系。

全球能源交易市场,用欧元-石油结算体系的多了,相应地用美元-石油结算体系的就少了,将呈现出 欧元上升 美元下降 的态势,则美元霸权就将逐渐衰竭,过程尽管是缓慢的,却是一个发展趋势,美国想挡都挡不住。

网上看到有一个说法,中俄的这一个能源大单用的支付货币是欧元。这事儿引起了一些人想不通。中俄双方的能源合作不用美元支付,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为什么不用本币支付?用人民币,用卢布都可以呀。干嘛非要用欧元来支付呢。

看到自媒体上有不少的解释,基本的意思是中俄在挖美国的墙角。“石油美元”是美元霸权的基础,而中俄两国从自己做起,在做石油交易的时候不再使用美元。这个头开了之后,如果发展下去,石油交易或者更大范围讲能源交易当中使用美元的越来越少。当到达一个质变点时,美元霸权就会发生松动甚至崩溃。但是对于一般的能源输出国而言,不用美元结算,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因为美国一直在用它的军事霸权维护着它的“石油美元”和美元霸权。所以这事儿要想开个头,要想打个样,必须从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开始。

中俄之间的能源交易摒弃美元,美国除了唧唧歪歪,恐怕连个屁也不敢放。毕竟使用军事手段胁迫中国或者俄罗斯在能源交易当中使用美元,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用美元交易,却使用欧元交易,就让许多人讲不通了。人民币将来不是能够替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吗?这事儿为什么不从现在做起?中俄能源大单不用美元交易,为什么不用人民币?哪怕用卢布也说得过去啊。于是有人在解释,这是中国和俄罗斯玩的一个小手段,小“阴谋”。通过这样的一个操作,可以产生割裂美国和欧盟的联盟关系的作用。毕竟欧盟早就有想法,希望把欧元做成世界货币。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直受到美国的打压,甚至有观点说美国为了打压欧元不惜挑起科索沃战争。现在中俄的能源贸易用欧元结算,欧盟很重肯定是心中暗喜,而美国心头不爽。但要制裁,你制裁谁呢?制裁欧盟吗?

这两天中俄合作又有了新的成果,双方签订了100亿美金的石油天然气大单,但是是中国网友不能理解的是,双方签订大单不是用,美元支付也不是用人民币支付,而是用欧元支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中有什么奥秘?仔细一想,不禁为我们国家的政治智慧拍手叫好。实现了一箭三雕。第一箭,进一步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了俄罗斯的经济安全。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能源第一大进口国,然而,我们的能源安全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能源大部分来自于中东,然而世界重要的能源通道都被美军所控制,尤其是老美在新加坡的驻军,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如果情况有变,随时对我们的能量通道进行重大威胁,甚至切断我们在马六甲海峡的能源通道。第二个就是俄罗斯近年来被美国和西方进行制裁,经济一落千丈,复苏乏力。所以中俄双方签订的100亿美金的能源大单,既保障了我们的能源安全,又对俄罗斯的经济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箭,扶持欧元,分化瓦解西方阵营,大家都知道,欧美虽然表面上是联盟关系,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甚至于矛盾重重,尤其是欧元对美元的挑战,一直使美国如鲠在喉,欲之死地而后快,欧元刚刚诞生的时候,一度超过美元比美元更加坚挺,这时候,美国就发动了南联盟战争,目的就是在欧洲制造混乱,打击欧元,其结果是,美国实现了他的目标,欧元遭到沉重打击,远远被美元甩在身后,但是去年欧元又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结算货币,这又使是美国坐不住了,所以千方百计鼓动乌克兰战争,其根本目的就是又想在欧洲制造战争,混乱,打击欧元,这时候,我们中俄贸易大单用欧元结算,既能扶持欧元,赢得欧洲好感,又能分化美欧关系。第三箭,加速去美元化,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和世界混乱的根源就是美元霸权,所以去美元化是世界很多国家的意愿,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去美元化,成了我们两个国家的战略,那么有的网友就会问了,中俄贸易为什么不用人民币呢?大家都知道,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更何况我们还不能完全放开金融,人民币还不能实现自由兑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俄两国能源贸易非得用人民币结算的话,不但得罪美国,欧洲也可能不太乐见,更何况仅凭中俄的这一次能源大单,对我们人民币国际化的帮助也不是很大,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用欧元结算,既保证了我们的能源安全,又扶持了欧元,又打击了美元,正所谓一箭三雕。

以上综合网络报道

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么从国外进口价格是多少呢?

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私家车,而我国的私家车数量十分之多,大家出行之时都不喜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会用开车的形式。而开车就必须要加油。如今网上有人讨论,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从美国呢?

所以,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升的时候,进口量不会有大幅增长,但价格方面却出现了较大的涨幅,毫无疑问的是,石油出口商赚发了。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对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所以我国也是全球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之一,那么我国主要从哪些国家进口石油,均价又是多少?

石油含量属于一个国家发展最新工业的基础。无论是从轻工业的角度来说,还是从重工业的角度来说,工业的发展都同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而言之,一个国家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内经济就离不开石油。

而中国一直以来都属于石油消费大国,但是由于我国自身的石油储备有限,所以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来弥补本年度国内石油的消耗量。近年来,进口石油已成为我国汽油消费的主要来源,中国从外购的石油总量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除了沙特,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也是我国的主要原油进口国,我国取这样的策略,主要是摆脱对某个国家过度依赖。因为一旦与这个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过度依赖这个国家的能源,那么就会让我们处在被动的情况,甚至会面临短缺的窘境,取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的办法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也导致了成品油价格水涨船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以来原油价格进行了9次调整,其中有8次上调的原因所在。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会继续取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的策略,和一些石油丰富的国家保持密切关系,并且和他们达成合作协议。

当然,价格最实惠的是伊拉克和伊朗,其中伊拉克是我国第三大石油进口来源地,一季度进口石油1475万吨,均价只有3850元,不到4000元;而伊朗的均价更低,只有3320元,但是从伊朗进口石油较少,只有25.9万吨,交易金额8.6亿元。

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较高,但进口渠道相对分散,中东地区进口量最大,俄罗斯次之,还从北欧、非洲、北美、南美等地区进口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能源安全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