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油价暴跌原因分析-俄罗斯油价上涨
1.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2.俄罗斯未来会怎样
3.在的带领下,俄罗斯究竟变强了没有?
4.俄罗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有多大?
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从1917年沙俄爆发10月革命,苏维埃建立政权以来,一直到1991年苏联宣布解体,这个世界上第1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共存在了80多年的时间。这个由苏联***领导的世界上第1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建立的一刻起,就极为深刻的影响到了世界历史进程。?
苏联无论是作为击败纳粹德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还是二战后冷战爆发、东西方对峙,苏联都是绝对主力。而苏联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当然以及强大的工业及经济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巅峰时期苏联的经济究竟有多么强大呢?
众所周知,继承了沙俄疆域的苏联面积极其辽阔,苏联以绝对优势成为世界领土第一大国,高达22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苏联境内,几乎拥有全世界已知的所有自然资源。
苏联的前身沙皇俄国例如,苏联的煤矿总储量占全世界的60%之巨,石油探明储量占全世界的10%,天然气则占据了全世界总储量的35%,对于工业最为重要的铁矿石,则占据全世界的28%。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哪一个国家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话,那么,苏联无疑是最有可能的一个。
苏联的经济发展,大约分为两个阶段,二战之前和二战之后。从苏联成立到二战之前,是苏联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经过艰苦的战争,苏联红军先后击败了国内白军和英法等国干涉军,取得了政权的独立。
苏联领袖斯大林在独立之后,苏联倚仗社会主义政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尤其是工业建设。最为幸运的是,苏联还接连赶上了一战结束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使得西方国家不但没有精力围堵苏联,反而给苏联提供了海量的人才设备和技术支持。
正是得益于这些优势,苏联在二战爆发之前,已经将本国建设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此时的苏联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虽然略逊德国一筹,但经济总量却犹有过之。而这,也正是斯大林能够带领苏联取得艰苦卓绝的苏德战争的最大倚仗。
二战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然而,此时依然算不上苏联的巅峰时期。在付出2700万人的伤亡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取得了第2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曾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最终覆亡。不过,苏联为了取得苏德战争的胜利,也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苏联几乎所有的欧洲地区和工业发达地区都曾沦陷德国之手,战争最紧张时,苏联几乎所有的适龄男丁都上了战场,苏联最精华的欧洲地区更是被打成了一片战争废墟。
不过,苏联取得二战胜利后也并非毫无收获,除了从德国掠夺大量人才之外,大量德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被苏联几乎掠夺一空。二战之后,苏联再次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建设。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凭着二战的胜利和强大的体量,苏联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一。二战之后,苏联总共进行了8个5年计划。在这个在这8个5年计划中,得苏联的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长。
例如1917年刚成立时,苏联的工业产值只占到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而到了二战爆发前的1937年则提高到10%,1970年,苏联经济巅峰时期,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能够达到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占据了1/5强。
庞大的苏联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201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6万亿美元,美国为24万亿美元,美国占据了全世界经济总量的24%,中国则占据了16%。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依然没有达到苏联巅峰时期占据世界经济的比例。
经济的不断增长当然也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1960年时,苏联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85年时已经增加到13,825亿卢布,增长了3.5倍之巨,人均国民收入在1967年,折算成美元的话相当于1000美元。苏联的许多工业产品,比如发电量、石油产量、商品煤产量、生铁钢、铁矿石等产量,都位居欧洲或世界第一。
苏联***苏联时期,苏联驻扎在东欧地区的庞大钢铁洪流,更曾令整个欧洲瑟瑟发抖。能够威压个欧洲,苏联凭借的当然不仅仅是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所倚仗的根本,还是强大的工业实力。苏联巅峰时期占据美国80%的工业实力,正是苏联能够作为世界两极之一,与美国长期对峙不落下风的根本之所在。
俄罗斯未来会怎样
进一步衰败
的十年就是俄罗斯去工业化的十年,在这十年里,靠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提升,俄罗斯过了段好日子
但现在弊端全出来了,油价受打压,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毫无还手之力,现在还要扩军,结果就是经济进一步恶化
麦凯恩有句不无尖刻的话:俄罗斯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这句话虽然刻薄,但很有道理
点出了俄国的问题
虽然俄国现在也强调重新工业化,但积重难返,谈何容易
结果就是越陷越深,考虑到他们的人口稀少,和替代能源的出现
以后会越来越难过
在的带领下,俄罗斯究竟变强了没有?
8月10日,俄罗斯反对派在莫斯科发起了一场名为“让我们获得选举权”的大型抗议集会。据俄罗斯商业电视频道的报道,除莫斯科以外,在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托木斯克等其他俄罗斯城市也发生了抗议集会。其实,游行集会,在近年的俄罗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次莫斯科大游行的起因,民众抗议的背后,还是对艰难生存环境越来越明显的不满。
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就遭受到西方严厉的经济制裁。而与此同时,国际油价也长期低迷,这对高度依赖油气资源出口的俄罗斯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俄罗斯本来就家底不充裕,工业体系崩盘后,国家的维持可以说是十分勉强。虽然靠着本世纪头十年的油价暴涨发了笔小财,但这点钱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级地缘大国来说,远不足以改变其之命运。连造打压之下,俄罗斯处境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
最后,鉴于资源的匮乏,各利益集团之间围绕所剩不多的利益,也必然会产生愈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而这也都需要一个强力中央的协调和压制。
总而言之,现在的俄罗斯,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
但偏偏这是俄罗斯所没有的。
但现实又决定了,俄罗斯需要强力中央。
这可怎么办?
只能仰赖领袖。用领袖的个人威望,来代替中央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尊崇地位;用领袖个人的强力,来协调和压制不驯服的地方官僚体系和利益集团;甚至用领袖个人的强人形象,来掩盖俄罗斯日益衰颓的现实,以挽救民众岌岌可危的凝聚力、自信心和对体制的认可。
这么多需求,最后都被系于一身。用自己这个肉身,承担了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政府所需承担的大量职能。
这就是不能退的原因。
但是,再有精神力,也架不住肚皮空空的煎熬。随着生计的日益艰难,民众的不满是无法遏制的。
所以,俄罗斯近年愈演愈烈的民众抗议集会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这个国家日益窘迫的现状。随着资源越来越稀缺,俄罗斯在苏联解体30年之后,再一次逼近那个历史的抉择点——是要现实生活改变?还是要国家影响力衰退,甚至二次解体?
即便不退,他也不能逆天改命。无论他怎么努力,俄罗斯国运衰颓的大势,他也无法凭一己之力逆转。
这是的无奈,也是的煎熬!
所以,的煎熬,可能还要持续下去。俄罗斯能否顺利渡劫,真的难料!
俄罗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有多大?
世界上能够称为超级大国的没有几个国家,大英帝国、苏联、美国,这几个可以算是仅有的超级大国。但是二战把大英帝国打残了,直接沦落为一般的强国,而美苏经过40多年的冷战对抗,苏联在1991年从内部解体,这使美国成为当今仅存的超级大国。
苏联的解体减轻了美国的压力,继承苏联主体的俄罗斯实力大不如以前,但是瘦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现在依然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5亿人口,位居世界第二的强大军事实力,丰富的各种资源,如果假以时日,俄罗斯是否会重新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呢?
这个问题很多人比较感兴趣,今天铭苏先生就给大家具体来分析一下: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由内外部多种因素决定的,而且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对于一般国家而言,成为发达国家比较容易一些,而要成为超级大国是几乎不可能的,只有极少数的国家才有可能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因为要成为超级大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个超级大国的成长需要庞大的资源支撑,而在全球资源首先的情况下,一旦一个地区率先有一个超级大国发展起来,那么其周边国家就很难有机会再成长为超级大国了。
一、俄罗斯的天时
俄罗斯的天时,也就是俄罗斯的机遇。
苏联在短短的几十年就成为超级大国,好像苏联一下子就把俄罗斯的机遇耗光了。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实力大幅衰落,尤其是经济领域一蹶不振。虽然在2000年以后俄罗斯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GDP世界排名只有三次杀进前十名,2017年排第12名。
目前除了美国依然是世界超级大国以外,俄罗斯的邻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经济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二,将世界第三远远甩在身后,大有向着超级大国发展的趋势。而俄罗斯目前经济萎靡不振,财政收入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俄罗斯现在是欧盟和中国的原料和能源供应基地。但从经济发展角度上来看,这样的经济结构就难以支撑俄罗斯成为超级大国,而一旦中国发展成为超级大国,那么俄罗斯基本上失去了重新成为超级大国的机会。
二、俄罗斯的地利
俄罗斯的地利,也就是俄罗斯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方面。
第一、国土资源条件。
俄罗斯目前依然是世界第一领土大国,国土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横跨亚欧两大洲,从国土面积上来说,俄罗斯的国土足够支撑其成为超级大国。但是从其国土质量来说,俄罗斯主要的优质板块位于东欧平原,这里是俄罗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中心地区,俄罗斯80%的人口位于欧洲部分。
而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却是地广人稀,在苏联时期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将其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西伯利亚和远东来垦荒,这一地区才勉强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苏联解体以后,由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条件恶劣,大部分人都抛弃这里,重新回到了欧洲部分过舒适的生活,这也导致原来的很多土地被抛荒。从这可以看出,尽管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但是真正能够利用,或是被充分利用的主要是东欧平原,其他地区由于条件较差被利用的少。所以俄罗斯国土虽然看上去很大,但是质量比美国的差得远。
资源条件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俄罗斯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实现资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俄罗斯的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油气产业也是俄罗斯目前的支柱产业。有人说,即使俄罗斯什么都不发展,但依靠卖石油和天然气就可以支撑200年,这么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气候条件。
俄罗斯的欧洲地区由于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寒冷,比较适合俄罗斯人的生活。但是乌拉尔山以东的广大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冬季大部分是极寒天气。西伯利亚本来都是蒙古高压的发源地,再加上北冰洋的冰箱效果,使西伯利亚冬季气温达到零下四五十度。这样的气候条件别说是发展工农业生产了,就是人类活动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正是很多人忍受不了这里的极寒天气,所以这里才地广人稀。
第三、经济结构问题。
苏联时期,经济主要是以重工业为主,而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的苏联的经济结构。现在的俄罗斯虽然也在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但是经济结构依然靠出口资源和出售武器为主。由于资源出口可以换取大量的财政收入,使俄罗斯形成对资源出口的依赖,而对于一般制造业却缺乏投资的动力,这使俄罗斯的民用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当然俄罗斯人也认识到这一问题,但是要想改变单纯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经济规模缩水严重,在接手以后,虽然力主恢复俄罗斯的经济,但是这也不是靠一个人就能改变的。当然2014年以前的油价大幅上涨让俄罗斯尝到了的甜头,但是油价的大幅下跌又会使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俄罗斯经济如果不摆脱对资源的过渡依赖,不要说俄罗斯要恢复超级大国地位了,就连重新成为经济大国都比较困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