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钣金修复一个凹多少钱_特斯拉前翼子板钣金价格
1.特斯拉的再一次颠覆,各位看懂了吗?
2.特斯拉Model S车主:我胜诉了,退一赔三
特斯拉的再一次颠覆,各位看懂了吗?
大家都知道,我既谈不上是马斯克的粉丝,也不是特斯拉的车主,但对于特斯拉在电动车技术和AI智能科技方面的实力和脑洞,是真心的佩服,尽管其中不少还充满着争议。
对于这点,我是从不忌讳的。
我相信用“颠覆”这两个字来形容特斯拉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影响,大家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特斯拉的确凭借一己之力,逐步颠覆了我们对汽车设计、智能化、人机交互、甚至汽车售卖方式方面的认知。
在“2023 Investor Day“投资者日发布会后,我看到不少人都在吐槽这场被特斯拉称作“宏图第三篇章”的发布会只是在“画饼”、“缺少干货”,没有公布任何新车的信息“令人失望”等等,甚至也将此和当天特斯拉的股价下跌联系了在一起。
我不清楚国外投资者怎么看,或许这场超过3个小时的发布会的确有不少“尿点”,但在我看来,其中涉及汽车设计、制造和一些新的技术方面的创新,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因为那有可能会再次颠覆目前已沿用了几十年的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流程。
从业这么多年来,先后参观过的各个品牌在国内外的工厂也有数十次了,生产线上的机械臂越来越多,工人越来越少,数字化、现代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生产效率和速度也在不断提升,但人们俗称的整车制造“四大工艺流程”,也就是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这四个工艺流程却是始终没发生过什么变化。
但这次,特斯拉提出了一个堪称疯狂的:那就是不仅要将设计和制造融合起来,而且要将四大工艺流程“打散”再重组,以近似于堆积木的方式完成整车的组装。
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传统的四大工艺流程。在传统汽车生产流程中,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简单讲,就是通过大型冲压机和各种模具,把各种钢材冲压成型,例如车顶、“四门两盖”、侧围、翼子板等。
冲压完成后,这些部件就会进入焊装环节,也就是把它们通过各种焊接或其他连接工艺拼接在一起。大家很熟悉的“激光焊接”就是其中的一种焊接技术。这个工艺流程完成后,整个车身就算基本成型了。
紧接着,这个白车身就会被整体运送到涂装车间,在封闭式的流水线上,对金属车身表面进行清洁和各种防锈防腐蚀处理,喷上各种保护漆、底漆和各种颜色的面漆。完成涂装工艺后,整个车身就会变成“五颜六色”了。
最后车身会通过输送带运送到总装车间进行总装,也就是在这里,完成动力总成、挡风玻璃、中控内饰、座椅、各种油水管路、悬挂系统和车轮等部件的安装。
但为了方便安装车内的各种部件,在总装前都需要把车门都先拆下来,直至所有车内部件安装完成,最后才再次装上车门,结束整个总装流程。
当然,最后还会经过多个检测环节才算完成整个汽车装配工作,正式驶离生产线。
现在再来看看特斯拉的新玩法。
特斯拉在下一代新车型上,把设计、工程、制造和自动化组装这四个阶段进行高度整合以提升效率,从而缩短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交付的周期。
由于特斯拉用了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以及更多一体化铸造技术,所以就能把白车身分成了前部、后部、电池(车底)、左右侧围和的“四门两盖”这几个大的部分。
然后按照实际工艺需求,把这几大部分分成了两类:例如“四门两盖”和左右侧围属于需要“冲压+涂装”的,而前后车体和电池则属于可“直接组装”的类别。
由于对工艺需求进行了细分,所以特斯拉可以用全新的“并行式”生产流程,“四门两盖”和左右侧围冲压成形后就直接送到喷涂车间,而前后车体这些用一体压铸的部件就可以直接送到总装线上,和电池包一起,同步进行焊接和装配。
过去整个车体都需要进行喷涂,而现在只需喷涂表面覆盖件,喷涂面积大幅减少,真是既省钱也省时间。再加上特斯拉一直在通过提高集成度来减少电路线束数量,所以综合下来,组装一台车就像拼乐高一样。
大体上讲,这种组装方式和现在造船、搭桥和建高楼大厦这种大型工程的预制件组装的思路异曲同工。
这种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能简化流程,降低组装过程的复杂程度,从而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当然也能降低成本。
特斯拉把这种生产思路引入汽车行业,其影响力真的不可小看。
这种生产流程在过去燃油车时代的确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其他生产电动车的企业想要效仿,也存在很高的难度,毕竟这不但需要建立在CTC技术和成熟的车身一体铸造技术之上,也需要有高度集成的电子电气架构作为支撑。
还有一个挺“绝”的事,可以看到目前特斯拉Model 3在组装的时候,车载的电脑其实已经能随着生产流程,在不断进行自检和适配,变相取代了一些原本分散在各个不同工位上的检测设备。既简化了安装的步骤,提升了生产速度,甚至可以省去购买这些检测设备的高昂成本。
此外,特斯拉在新一代车型上,为降低成本提升性能,还会用不含稀土元素的电机,整合度更高的自研芯片和控制器、更少的线束、全车48V低压系统,更紧凑的热泵系统等技术。
说实话,这任何一项技术的背后,都是科技实力的体现。
在特斯拉的宏图第一篇章里就已经公开讲到,“特斯拉要通过生产跑车,把赚到的钱生产价格实惠的车,再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更实惠的车”。
不断增加销量,不断降低成本,降低售价,从而继续增加销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是特斯拉从不掩饰的“阳谋”,所以特斯拉也从不介意一些消费者对它不断降价行为的口诛笔伐。
其实客观地说,对于任何一个汽车厂商,乃至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降本增效”从来都是商业世界的金科玉律,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更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
当然了,这次投资者日上马斯克亲自介绍的机器人,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毕竟几个月前AI Day上的那个机器人还只是一个不能自由走动的摆设,但现在不仅能随意走动,甚至已经可以灵活地操作工具,动手组装机器人了。
机器人组装机器人,真有点细思极恐。
真心希望那些正在逐步超越传统车企的中国品牌新势力们,也能早日超越特斯拉,而不仅仅是跟随特斯拉降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大家车言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Model S车主:我胜诉了,退一赔三
文丨冬树童?C
前段时间有网红带货因夸大宣传,而后全部召回、承担退一赔三责任,一共销售57820单,销售金额1549.576万元,共需先退赔6198.304万元。
不到十天时间,汽车圈内也出现了一例"退一赔三"的案例。
12月4日,天津特斯拉车主韩潮在历经一年多的维权后,在其个人微博上宣布,"我胜诉了,退一赔三!"
2019年6月1日,韩潮在特斯拉上以37.98万元的售价购入了一辆Model?S?P85官方认证二手车。在购车前,韩潮被销售告知,特斯拉认证车不存在重大事故、水泡、火烧和结构性损伤等。
从2019年6月5日到8月24日,两个多月的时间,韩潮所购的这辆官方认证二手?Model?S频频发生故障,在特斯拉服务中心进行过7次维修。
据车主韩潮描述:2019年8月24日,驾驶车辆在高速上,速度大概120km/h,行驶过程中车辆发出"砰"的一声,然后刹车、电门完全瘫痪,一并跳出5个故障码。事故发生后,涉案车辆由拖车公司托运到特斯拉服务中心,经服务中心检查告知,此车的电池伞阀,保险等损坏需要更换,电池无法接电,需要更换完配件进行检测。
而后,韩潮委托天津本地检测机构检测后发现,该车辆C柱及后翼子板有切割焊接。换句话说,根据出具的鉴定报告来看,韩潮买到的是一辆二手事故车,与购车前销售说的"非事故车"相反。其后韩潮要求免费更换一辆安全的汽车,遭到特斯拉方面拒绝。
351天,4次庭审,判赔151.88万。
12月4日,大兴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根据韩潮披露的部分裁判文书内容,大兴区人民法院认为:涉案车辆的维修确实涉及到大面积切割、焊接等,这种修理方式和程度必然对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产生重要影响,而特斯拉公司仅仅告知韩潮'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尚不足以达到应有的信息披露程度。
不论从积极的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来说,特斯拉公司都符合欺诈的客观要件。综合本案事实,特斯拉公司对涉案车辆所发生的事故以及维修情况是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其具备欺诈的主观条件。
最终大兴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撤销韩潮与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的《二手车订购协议》。特斯拉在判决生效十日内向韩潮退还3700元购车款,并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赔偿1139100元,即"退一赔三"。
对于一审判决结果,特斯拉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特斯拉一直注重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案一审判决尚未生效,特斯拉将依法提起上诉,并相信法院最终会对本案有一个公正的处理。
特斯拉Model?S?P85是全铝车身打造,优势就是减重效果明显,有数据显示,将一辆汽车上的钢铁全换成铝,可为整车减重20%以上,这对于新能源车型提高续航里程大有帮助。其劣势就是小剐蹭也无法进行钣金修复,只能通过切割更换的方式进行维修。
许晖表示:"由于这款车是全铝车身材质,第一任车主曾发生过轻微剐蹭,但因全铝车身在剐蹭后无法钣金敲打修复,切割更换后翼子板是官方手册指导的维修方式。特斯拉并不存在欺诈消费者的主观意愿,也并没有因为隐瞒后翼子板的维修而获得不当得利,因此并不构成欺诈。"
有汽车专业人士表示:后翼子板切割实际属于破坏了车辆结构,对二手车的价值产生影响,在特殊情况下会影响车型安全性,因此在二手车交易中需要对消费者明确告知。否则,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事实上,韩潮已有表示,韩潮被销售告知,特斯拉认证车不存在重大事故、水泡、火烧和结构性损伤等。
在笔者看来,特斯拉提起上诉,无非是想利用Model?S全铝车身为重点为自己辩解。如果后翼子板切割都不算是损坏车辆结构的话,那么特斯拉也确实是重新定义了"车身结构"。但无论如何,销售没有提前告知后翼子板有切割是始终无法辩解的。
特斯拉在华销量一路走高,月均销量一万辆以上,遥遥领先于众多自主品牌车型,但特斯拉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令消费者或者车主反感的事情,比如不停的降价影响老车主的保值率、HW2.5芯片并非随车环保清单上所标注的HW3.0芯片、召回后甩锅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等等,其口碑始终在走下坡路。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后浪代表,特斯拉已经成为市值超越丰田等传统车企的明星科技企业,若无法保护好车主的正当权益,狂飙的股价也难以成为支撑起质量问题的千斤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