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汽油多少钱一升-新西兰柴油价格查询
1.新西兰自驾游驾车攻略2018
2.甲醇混合汽油项目好不好?甲醇不是会挥发,有毒么?
3.丰田海拉克斯特别版,2.8T柴油机超200马力!可惜右舵限量
新西兰自驾游驾车攻略2018
去新西兰驾车旅行要注意的还有一些多,这一片应该是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所以大家再去新西兰自驾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这些,祝大家旅游愉快。
自驾租车整个旅途轻松自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且沿路风光绝美,随走随停随拍。尤其是多人一起出行,费用share起来,优势明显大于其他交通方式。当然,除非是想要一些特别的体验,比如观景列车或者徒步什么的。
说起租车,这次依然选择了在租租车这个平台上租。在他家租过好几次车,感觉每次自己都能整点问题出来,但每次找他们,都能很积极地帮我们和租车公司沟通解决问题,所以整体感觉他家的服务还算蛮靠谱的。而且因为是国内租车平台,沟通零障碍,尤其适合英文不大好的人。我们这次途中也出问题了,嗯,居然很诡异地把车钥匙给弄丢了。和他们客服联系后,有帮我们和租车公司沟通,最终虽然也出了点小误会,但也算圆满解决。
租租车官网www.zuzuche.com
尽管从北岛到南岛,是可以直接租部车上轮渡过到对岸的。但我们整个旅程时间并不算多,在北岛呆的时间尤其不长,我们的决定最终是从奥克兰直接坐飞机到基督城的。所以,根据我们的这个行程安排,我们在北岛和南岛分别租了两次车,分别在奥克兰和基督城的机场提车还车。
01
车型选择
在网上提前预定时,我们选择的车型都是丰田的Rav4,属于中型SUV级别。不过在南岛基督城提车时给我们升级成了更大的汉兰达。
奥克兰
选择Rav4的主要原因有二。
尽管做过功课,新西兰的大部分路况基本都是非常好的。但如果要去一些偏远一点的地方,也可能会经过一些碎石路段,比如我们想去的天堂镇,所以还是想租个底盘稍高一点的车子。
不过另一个原因可能才是更主要的原因,因为我们三个人带着三个29寸的大箱子,小一点的车子的话,放不下啊。带着大箱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毕竟初春天气咋暖还寒,昼夜温差也很大,尤其考虑到晚上要出门拍银河拍星空拍延时什么的,所以冬天占地方的厚衣服还是得带着,可不想被冻傻了。再加上女生出门各种麻烦(对于这点我一向很有自知之明),带的东西终归不会少。租Rav4感觉还是很明智的,车尾打竖排排放,刚好能放下我们的三个大箱子,一点多余的空间都木有了。
新西兰南岛
至于南岛的汉兰达,车尾空间就有富余了,不管打横打竖,三个箱子怎么放都行,还能明显感觉在里面晃荡。我那个箱子的万向轮尤其灵活,第一天打竖放的,停车打开车尾箱时,居然居然。。。居然,额,整个箱子就这么直接滑下来重重地掉地上了,而当时地面都是碎石,那一刹我心都碎了。于是箱子很无奈的又被划花许多了,而她俩的箱子依然居高临下的立在车尾箱里。我心里一阵哀嚎,还好没砸到脚。
02
租车公司
对于租车来说,我们一般首先是选定哪个车型,其次才是选哪家租车公司。在租租车平台上搜索车型后,经过比对,我们最终南北岛都选择了在Europcar租车。倒也不是刻意要选同一家公司,就是刚好觉得两部车的价格和评价都ok,于是就选了他家。
Europcar也算比较出名的租车公司了,国际连锁,到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口碑也还是不错的。
03
提车/还车
我们两次都是下了飞机直接在机场柜台提车,很方便。人也不多,但是没有传说中的中文服务,接待的工作人员都是老外,态度都很nice。
提车手续不复杂,签合同,登记信用卡和驾照信息,讲解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就拿到车钥匙,我们自己去相应的停车场取车。停车场被各大租车公司划分了地盘,每个公司占据一块地方,我们根据指示,找到车子就可以开走了,不用验车,也不需要交押金什么的。
还车的时候,直接把车子停到机场停车场相应租车公司的停车位上就可以了。然后把钥匙还到柜台,如果时间较晚或者太早,柜台没有人上班的话,可以直接放到柜台的钥匙盒子里就行。
很幸运的是,我们南北岛两次拿到的车子,车况都很新,都只走了几千公里。对于我这种强迫症严重的处女座来说,不能更好。对了,我们一共登记了2个驾驶者资料,这样可以轮流开车,木有额外加钱。
04
注意事项
提车时工作人员提到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租车期限,不要超时了
2.加什么油,有分汽油和柴油别加错了
3.还的时候,记得加满油才还车
4.小心驾驶,blahblahblahblah。。。。。
关于满油还车这点说明一下,一般取车的时候车子都是满油的,所以租车公司会要求必须加满油才还车。如果还车时没有加满油的话,事后租车公司会在信用卡里扣费的。我们奥克兰还车因为赶飞机,所以没有加满还车,后来扣掉了一点油费,但也不是很多啦。
另外,如果车子太脏的话,建议洗了车再还。
右舵驾驶贴士考过驾照的人都应该清楚交通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全世界其实都大同小异,只不过在国内大家遵守得可能没那么好啦。但是在国外自驾,尤其在发达国家,一定要认真遵守这些交通规则。这不仅仅是素质问题,更是需要严肃对待的安全问题。
而新西兰,沿袭了英国的驾车传统,右舵驾驶。和我们刚好方向相反,所以一些交通规则和国内也刚好相反,这让驾驶体验和平时大不相同,一定要特别留心,小心驾驶并尽快适应。
注意事项01
尽快习惯左侧行驶
毫无疑问,必须靠左行驶!
毕竟我们日常习惯了右侧开车,有时候潜意识就是想开到右边去。在新西兰自驾,首先一定要克服这个开车习惯。一开始的时候最好在车少的路段适应一下左右,习惯了才开上大路。油门和刹车和国内没区别(有区别就完蛋了),但雨刮和转向灯是相反的,怕是有不少人一开始开右舵车的时候都会两者傻傻分不清。特别注意右转的时候,因为惯常的驾驶习惯,很容易潜意识里就想开到右边车道,但真开过去就成了逆行了。所以,方向这件事是首先需要克服和适应的,千万千万不要逆行。
02
任何时候都不要超速,不要有侥幸心理
很不幸,这次我们就遇到超速罚款了,之后就很乖的再不超过时速100了。反正不管有没有摄像头和警察,都不要超速,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即便四周茫茫荒野,指不定警察就从哪里冒出来了(真的是突然冒出来罚我们款的)。一般城市或小镇限速时速50公里,离开城镇后,即便是高速,也不能超过100公里。基本上在每个城镇入口处都有个限速的牌子,要看好数字,进入城镇前一定要减速。如果遇到雨雾天气,更要减速慢行。
03
所有人都必须系安全带,包括乘客和司机
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不管乘客还是司机,一句话,所有人都必须系上安全带,否则会处以罚款的。如果是儿童,还必须使用儿童座椅。
04
不要随意在路边停下来,除非有观景台或停车区
正所谓一步一景,美景处处皆有,但我们可不能随意就停车,更不能停在路中间。一定要看好了有写着Look
Out字样的观景台或者有停车区的地方才可以减速停车,减速前一定要留意后面是否有车,停车一定要离马路尽可能的远一点。其实,在美景中驾驶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不见得非得见景就停了。
05
清楚过环岛的规则,并正确地打灯
新西兰有不少环岛,本地人过环岛的车速都很快,所以过环岛时一定要注意规则,如果错了就很容易出问题。首先,我们进入环岛时,潜意识总是往左边看,在这里一定要改过来变成往右看,要让行右边车辆,让他们优先进入环岛,然后自己再进入。进入之后,根据出口位置打相应的转向灯。第一个出口(左边出口),进环岛时就要打左灯。第二个出口(直行出口),进环岛后不用打灯,出环岛时要打左灯。第三个出口(右边出口),进环岛后打右灯,出环岛时要打左灯。灯一定不要打错了,因为会影响后面车的判断。
06
千万不要疲劳驾驶,累了就换人开
不要长时间一个人开到底,建议隔一段时间就换人开。再厉害的车神,也会有疲倦的时候啊。尤其是南岛有着不少临着悬崖的陡峭盘山路,更是注意适时换人,并且开车的人一定要打醒精神,不要逞强。
07
见到行人一定要避让,不管有没有斑马线
许多行人看都不看车,所以车子一定要看人,并停下让行,对于骑自行车的也是一样。这点和国内有点相反,事实上,国外大都是这样,特别发达国家。在国内过马路,我自己也是习惯让车子走先,因为许多车子不会让人的,等我自己开车的时候让行人走,许多人还不走呢。所以这点在国外自驾时要分外小心。
08
注意对方司机的反应
有时候如果实在搞不清楚是该让行还是该走,那就留意下对方司机的反应,他如果明显是在等候,那就走,否则就等待让他先走。在会车让车时,司机之间互相打招呼表示感谢也是一件有礼貌的事情。另外,还可能有时候对方司机会对着你晃大灯,这不一定是恶意,很有可能是前方有交警或事故,要注意小心行驶。
09
残疾人车位/私人车位不要停
即使找不到停车位,也不能停在残疾人车位或者私人车位(Private)上,这个道理不用多说了。不过许多人的心理就是找不到车位啊,我就停一下怎么了。在奥克兰的时候,就见到有人硬要停残疾人车位,别人怎么说也不听,后来酒店前台明确说不可以,然后带着去找别的车位了。其实就是一个素质问题,在国外一定一定要遵守规则啊。
10
注意动物出没,要小心避让
留心路上可能会出现的动物,比如小羊羊之类的,甚至有时候是笨笨的鸟,它们的反应有时超迟钝的,根本不怕车。所以看到它们要减速避让,当然减速前也要留意后车的车速。有些地方会有**路牌提醒。
除了上诉所说的几点外,更重要的当然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有红绿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红绿灯,没有红绿灯时要严格遵循让行规则。事实上,除了城市,尤其在南岛很少见到红绿灯,好像只在基督城有,所以让行规则一定要熟悉。
01
红绿灯规则
1)红灯时,必须停。
2)红灯时,禁止左转。(和国内有差异,国内许多地方红灯可以右转)
3)黄灯时,除非行驶到很接近路口,一旦停车会造成危险,否则必须停车。
4)绿灯时,小转弯的车子让大转弯的车子先走,和没有灯时刚好相反。
02
交叉路口没有红绿灯时的让行规则
1)看看车子前面路面的划线,有划线的让没划线的先走,划黄线的让划白线的先走。白线意思是让行(giveaway),**意思是停车(full
stop)。
2)转弯车辆一定要让行直行车辆,除非直行车辆前面有giveaway标志或着有线。
3)大转弯的车子让小转弯的车子先走,和有灯时刚好相反。实在搞不清楚的话,建议看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不动,就直接走,如果对方正在转弯,那么就等等吧。
4)小路出大路的时候,一定要停在路口往右看清楚,没车了才走。
5)环岛让行,上文有详细说明。
03
其他让行规则
1)一定要避让右边来车。
2)变道一定要提前打灯,确认后方没有车辆才变道。
3)下坡车辆让上坡车辆先走。
4)见到Stop标识,不管有没有车都一定要停下来至少3秒,观望让行所有其他车辆,之后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才可通过,否则属违法。
5)见到GiveAway标识,不管有没有车,都必须减速观望甚至停车让行所有其他车辆,在确认安全后才可通过。
6)避让自行车及自行车道。开车接近骑自行车者的时候要放慢车速,确保安全才超车,也不能驶上自行车道。
7)新西兰有不少单行桥,只允许一部车通行。遇见单行桥时要注意标识(上图右一)。如果大箭头在自己这一方,可以先行。如果红色箭头在自己这一方,即使先达到桥边,也需要停下来让对方的车辆先行。
8)让行特殊车辆。有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在后面的时候,要在安全情况下靠左侧路边行驶或停车,把右边车道让给特殊车辆。
04
超车规则
1)尽量在超车道上超车。新西兰大部分公路都是双向单车道,但是每隔一段路会提供超车车道,保持点耐心到达超车道后再进行超车。超车车道会有PASSING
LANE的标识。
2)超车前一定要看清楚,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右侧超车。
3)黄线一定不可超车,白色虚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超车。
4)如果自己速度较慢,最好开在最左侧靠边减速或者停在路肩,打灯示意,让其他的车子超过去。
5)转弯处不可以超车。
05
停车规则
1)此行大部分时间不在城市,在景区入口和路边的观景台,都可以免费停车。
2)在城市里面,有些路边可以免费停车但要要留意是否有路牌注明了时间限制,商场也可以免费停车,一般都能找到车位停车。如果实在找不到车位,也可以进一些付费的停车场,费用并不会太贵。
3)住宿的地方,尤其是motel,一般都提供免费车位可以停车,建议在预定的时候提前确认好。
06
一些标识的含义
1)STOP停车至少3秒,让行所有车辆
2)GIVEAWAY减速观望甚至停车,让行所有车辆
3)NOENTRY单行道,禁止驶入
4)KEEPLEFTUNLESSPASSING除非超车,否则一律保持最左侧行驶
5)TEMPORARY+数字红圈临时限速
6)CLEARWAY+时间此时间内保持道路畅通,不可以在此停车
7)ACCIDENT必须减速到时速20以内
总之,为了安全起见,不要违反任何交通规则。而且据说在新西兰,路上的车辆也会举报违规的车辆,后续的事情想想都会很麻烦。为了避免任何这些麻烦,愉快地享受我们的旅途,最好的方法就是小心驾驶,乖乖地遵守规则!
附上相关网址,建议下载新西兰各种官方制作的的PDF自驾指引。
新西兰自驾安全实用手册(非常详细,建议下载备用)
新西兰交通管理局海外司机说明手册
自我安全评估测试
冬季自驾注意事项
新西兰旅游局自驾相关页面,含视频短片
新西兰交通局网站
扫盲
1、没有一个月以上的假期,不要走澳新连线
个人不建议去新西兰玩,走澳新连线,这种安排,貌似只是大巴团才会走的路线,目的只为多去个几个国家而已,就像一个老外来亚洲玩,10多天走中国
日本一样,完全的走马观花。澳洲本身就很大,稍微玩好点,比如去大洋路GreatOceanRoad、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黄金海岸Gold
Coast等地,就要16天以上(而且不轻松)。如果加上新西兰,那只能是蜻蜓点水的看看。除非你一次有一个月以上的假期。
2、新西兰主要玩北岛+南岛
北岛奥克兰Auckland是主要的入境口岸,加上霍比屯HobbitonMovieSet(霍比特人系列**拍摄地)、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Glowworm
Caves(全世界9大自然奇迹之一)在北岛,所以,北岛不建议错过。但新西兰旅游的精华主要在南岛(详见后文)。所以,我建议第一次去新西兰旅游的同学,走南北双岛路线。
3、关于新西兰南北岛之间,是飞还是坐渡轮?
个人建议,如果你的时间在14天以内,那没必要做渡轮穿越库克海峡,从北岛到南岛。因为南北穿越的路线,耗时较多,沿途会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这个后文中详细说明。而且,多数租车公司不允许北岛取车,南岛还车。即使你在预定时,是北岛取车,南岛还车。他们实际上会让你在北岛结束后,上船前,把车还在惠灵顿码头,坐渡轮到南岛后,在皮克顿港口再重新取车。
答疑1、为什么在库克山住2晚?为什么不住在蒂卡波湖?
库克山地区(包括福克斯冰川暗黑星空保护区观星)水汽大,经常降雨或者起大雾,一是没法坐飞机看冰川,徒步参观也受影响(一年一半时间在下雨)。所以安排2晚,这样,机会更多一些。而且,库克山地区有暗黑星空保护区,是完美的观星地,很容易就可以看到璀璨的银河。安排2晚,观星的机会也多。(后文会有详细描述)
蒂卡波湖距离库克山不远。订不到房,住哪儿都行。但蒂卡波湖Lake
Tekapo和它前面的好牧羊人教堂,路过参观15-30分钟即可,虽然很美,但就是一个湖而已。如果住在这里,参观完,没什么事儿可干了。库克山这边可玩的项目很多。美丽的普卡基湖(魔戒五军之战拍摄地)也在库克山这边。
2、为什么不是北岛开车去南岛呢?
这样还可以经过陶波湖LakeTaupo,汤加里罗火山国家公园TongariroNational
Park(有著名的东汤加里罗步道徒步),惠灵顿Wellington等地。到了南岛下渡轮后,还可以去南岛北段的尼尔逊Nelson玩和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Abel
TasmanNational
Park,最后走南岛环岛。这个路线,特别赶路需要16天,稍微玩好点儿,需要18-20天,我走过2回,但是一般人不会有这么长的假期。如果压缩到14-16天,那南岛精华的景点,就需要压缩。有关新西兰南北岛穿越自驾路线,请关注我后期关于新西兰的自驾攻略。
3、为什么不去福克斯冰川那边?
原因是:福克斯冰川和附近的弗朗兹约瑟夫冰川FranzJosefGlacier没有库克山国家公园里的塔斯曼冰川Tasman
Glacier(可以去百度百科一下)。另外,它们的角度都很低,只有坐直升机或直升机+冰川徒步才可以看到,很贵,基本1800元-2500元每人起。如果你只是走到冰川的尽头,只能看到冰川的尾巴,因为两个冰川角度太低。还有,这里因为住宿比塔斯曼冰川那边多,所以国内的大巴旅游团也来这里,你懂的。
在库克山国家公园MountCookNationalPark玩的时候(胡克山谷步道HookerValley
Track),免费就可以看到好几条冰川,如胡克冰川等,它们虽小,但是你不用花钱。如果不差钱,这里的塔斯曼冰川Tasman
Glacier也有坐直升机或直升机+冰川徒步的活动。所以,我们一般走库克山国家公园。不去福克斯冰川那边。其实这几个冰川都是库克山顶流下来的,2条流向了库克山西侧,几条流向了库克山东侧。
甲醇混合汽油项目好不好?甲醇不是会挥发,有毒么?
这个问题,从两方面讲,好处,甲醇混合汽油经济,不好的地方,用过甲醇汽油汽车故障较多,最重要的是有毒,虽然目前提出规范使用可避免毒性,但使想,汽车的规范使用的规则总会遗漏,因为甲醇汽油是挥发性液体,卖过含甲醇汽油的卖家会发现在封闭的情况下几日后会挥发,这种毒性是潜移默化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才看得出,这跟个人身体素质有关.但现在人类注重健康的时代,试想汽车封闭的环境下,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呼吸到甲醇汽体,会有什么感觉,即使它在汽油下层,所谓封闭不可能完全做到.甲醇的环保功能并不环保,我国都是用煤炼甲醇,实际煤炼甲醇排出的污染环境气体更是量大,这点,看下这篇文章描述得较好.我想这也
国外甲醇汽油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衰退3个阶段。由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德国、瑞典、美国等先后开展了甲醇替代能源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推动下,甲醇被列为清洁燃料,得到了进一步的示范推广。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在欧洲甲醇汽油逐步被乙醇汽油取代。1998年后,美国甲醇燃料汽车和甲醇燃料也都开始减少。人们不愿意接受甲醇汽油的根本原因是其暴露出的诸多缺点,包括:甲醇有毒,易造成人员伤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甚至致命;腐蚀性强,短时间难以察觉,缩短汽车使用寿命;热值只有汽油的一半,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距离;甲醇汽油冬季冷启动困难,而夏季又易发生“气阻”现象;甲醇汽车尾气中甲醛等非常规排放远高于普通汽油,而甲醛为强致癌物质。同时经济上失去竞争力也加速了甲醇汽油的衰退。根据对国外甲醇汽油发展过程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建议中国应禁止使用甲醇汽油;即使要强行使用甲醇汽油,也应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实际上,在中国推行甲醇汽油,最终受益的将是中东和新西兰甲醇生产商,而非中国甲醇行业。
关键词:甲醇汽油,衰退,替代能源,乙醇汽油,腐蚀性,冷启动,甲醛
1 前言
甲醇是一种可以清洁燃烧的液态燃料,其原料通常为天然气、煤或生物质。国外甲醇汽油开发及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从替代能源的角度考虑,德、美、日等国先后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甲醇汽油并未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
2 国外甲醇汽油发展概述
国外甲醇汽油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衰退3个阶段。
2.1 研究开发阶段
由于“石油危机”,许多国家为了能源安全,积极寻找替代石油的能源。醇燃料作为液体燃料,其储运、分销、使用方式都与传统的汽油和柴油差不多,而且甲醇原料资源丰富、燃烧清洁,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德国、瑞典、美国等先后开展了甲醇替代能源的研究。如从1975年开始,瑞典组织诸多项目对甲醇燃料生产工艺及甲醇燃料汽车进行研究。1976年,在瑞典召开了第一次国际醇燃料会议(ISAF),推动醇燃料(主要是甲醇和乙醇)发展。德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组织1000多辆车参加的M15车队,跨越北欧国境做大规模研究和示范。
2.2 示范推广阶段
20世纪80年代,虽然石油价格回落,但全球对大气质量要求提高。研究发现,醇燃料不仅可替代石油,而且使用醇燃料的汽车尾气常规排放比汽油和柴油车都更低,对环境更有利。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推动下,甲醇被列为清洁燃料,得到了进一步的示范推广。
瑞典从1980年开始以M15大规模引入甲醇替代燃料,并计划10年内使甲醇替代量达到汽油和柴油消费量的10%。
为了鼓励发展替代燃料,改善大气环境,美国国会在5年间通过了3个立法法案:1988年,里根总统签署了《替代车用燃料法案》;1990年,老布什总统签署了《清洁空气法修正案》;1992年签署了《能源政策法案》[1]。其主要内容是:对生产清洁替代燃料汽车和使用替代燃料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要求各城市实施净化城市环境项目;政府部门带头使用甲醇汽车。这些法案都从政策上和经费上促进了甲醇燃料的发展。
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在1978-1998午的20年间开展加州甲醇汽车示范项目。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汽车示范项目,曾对18种甲醇汽车进行示范,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试验专用的甲醇汽车,但遇到加油站太少、不能推广的问题。到了80年代,转向发展既可烧M85甲醇又可烧汽油的灵活燃料汽车(FFV),以解决过境加油、冷启动和甲醇火焰五色等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加州共有15000辆甲醇汽车及几百辆甲醇公共汽车和校车。当时,欧、美、亚洲汽车厂生产的甲醇FFV车主要使用并不昂贵的现成汽车零部件进行组装,增设了甲醇燃料传感器、甲醇燃料泵、喷嘴等部件,并更换了燃料系统的部分材料。当时市场供应4种专门生产的FFV:福特Taurus(1993-1998年型)、克莱斯勒道奇Spirit/PlymouthAcclaim(1993-1994年型)、克莱斯勒Concorde/Intrepid(1994-1995年型)以及通用Lumina(1991-1993年型)。这些车辆增加的成本由政府承担,不增加消费者额外负担,福特的Taurus甲醇车甚至比同型汽油车还便宜345美元。到1996年,福特Taurus汽车成为美国唯一在汽车生产线上大量生产的甲醇汽车。
1988年,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建立了加州甲醇燃料储备,并和阿莫科、埃克森、美孚、壳牌等石油公司订立了为期10年的租借协议,建立了甲醇地下储罐和60座甲醇加油站,同时协助建立了45座便于私人车辆加油的甲醇加油站。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除了加州以外,美国还有15个州建立了甲醇加油站。
自1987年第一辆商业运营的M85汽车投产以后,到1997年达到高峰,美国运营的甲醇车辆达到2.1×104辆,建设甲醇加油站100多座。
2.3 衰退阶段
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甲醇汽油应用最初是以M15推广,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甲醇汽油逐步被乙醇汽油取代。1998年后,美国甲醇燃料汽车和甲醇燃料也都开始减少。一方面,10年租借期满后,石油公司所属甲醇加油站绝大部分都转回加汽油。没有了加油站的支持,甲醇汽车没有地方加油,FFV汽车都改为加汽油。另一方面,之前投入市场的甲醇示范车辆逐步被淘汰,到2003年,M85汽车几乎完全退出了市场,而各大汽车制造商也不再继续研究和生产甲醇燃料汽车。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甚至在其用户手册上公开声明:使用甲醇汽油的车辆发生损害不在汽车的保修范围之内。2008年8月29日,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制定的加州新配方汽油法规生效,排在新配方汽油中禁止加入的含氧化合物清单中第一位的就是甲醇[2]。
1998年以后,美国甲醇工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美国有18家甲醇厂,年产甲醇20×108gal(1gal=3.785L,下同)。到2005年,美国只剩下5家甲醇厂,年产甲醇300×104gal,甲醇燃料渐渐受到冷落。
3 甲醇汽油在国外衰退的原因
目前,甲醇汽油在国外已基本衰亡。甲醇作为燃料在美国、瑞典、德国等国家经历了政府支持、示范推广、最终被限制使用或禁用的过程,除与各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有关外,其作为燃料的自身缺陷是最根本原因。
3.1 甲醇汽油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是人们不愿接受的根本原因
甲醇的主要缺陷包括:①甲醇有毒,甲醇汽油使用不慎容易对生产者、加油站人员、使用者、维修者造成伤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甚至致命。②甲醇腐蚀性强,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麻烦,对储油罐、加油枪、汽车油箱和油路的金属及合金材质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发动机中弹性体和密封垫等溶胀,对汽车发动机造成渐进式、短时间内难以察觉的损坏,缩短汽车使用寿命。甲醇的腐蚀性同样会表现在低比例甲醇燃料中[3]。③甲醇的热值只有汽油的一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距离。④根据甲醇的蒸发和燃烧特性,纯甲醇在固定的沸点64℃沸腾,蒸发潜热比较高,为1178kJ/kg,而汽油仅为330-420kJ/kg,因此冬季甲醇汽油不易蒸发,冷启动困难;而夏季甲醇汽油又表现出反常的高蒸气压,容易发生“气阻”现象。⑤甲醇还可能与汽油清净剂不兼容[3]。
美国洛杉矶和西雅图的运管部门由于甲醇燃料的高腐蚀性放弃了甲醇项目。洛杉矶的交通管理官员宣布,其甲醇防污染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甲醇汽车需要经常修理。经过5年的试验后,西雅图地铁交通署的官员撤销了甲醇车示范项目。项目试验结果显示,当公交车运行6×104-7×104mile(1mile=1609.344m)后会产生严重的发动机故障,主要是由燃料的腐蚀性造成的。
汽车制造商也反对在汽油中掺烧甲醇。1998年以后,汽车制造商不再生产甲醇汽车,他们解释的原因是,虽然甲醇汽车技术已经成熟,但没有市场,用户不愿意用。1998年12月,世界汽车制造商组织联合发布的《世界燃料规范》中要求“不允许使用甲醇”;在2000年4月新一版的燃油规范中,再次明确要求“不允许使用甲醇”。
美国石油公司也不愿意支持甲醇汽油。尽管这些石油公司曾将部分加油站租赁给加州能源委员会,但并不承担甲醇汽油的营销工作,相反还在各种公开场合反对将甲醇作为替代燃料。7家美国石油公司曾提议建设81座甲醇加油站,但到1996年总共仅建设了52座。雪佛龙于1992年宣布收回承诺;阿科和壳牌于1995年宣布将不再建设M85加油站;在加州能源委员会提出再建要求时,其他石油公司也拒绝继续建设甲醇加油站。在10年租赁期满后,这些石油公司所建甲醇加油站全部转回常规汽油加油站。
同时,用户也不愿接受甲醇汽油。甲醇汽车故障较多,维修成本较高,最麻烦的是加甲醇汽油很不方便。在欧洲,汽油中允许含有3%的甲醇,但统计数据显示,燃料中添加的甲醇却低于0.5%[4]。
3.2 环保优势的相对减少也是甲醇汽油衰退的重要原因
环保因素曾是推动甲醇汽油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后来又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根据《清洁空气法修正案》推行新配方汽油。这种清洁燃料首先做出对车用汽油化学组分含量进行限制以减少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的规定,从而引发了汽油组分的优化问题,并引导了全球汽油清洁化的发展。新配方汽油的应用使甲醇的环境优势相对减少。值得指出的是,甲醇曾在新配方汽油中以MTBE(甲基叔丁基醚)形式作为含氧组分,显著减轻了汽车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可是后来发现MTBE有水溶性高、可生物降解性差、能迅速迁移至饮用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于是,美国又立法禁止添加MTBE。
其次,使用甲醇汽油尽管可以减少尾气中CO、NOx排放,但尾气中非常规排放物总醛却增加了3倍以上,而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汽油中加入甲醇后蒸气压上升明显,运输、加工、使用过程中挥发损失增加,加上甲醇又具有相当的毒性,使用甲醇汽油对环境存在明显的负面效应。
国际能源机构(IEA)曾委托芬兰国家试验研究中心对几种清洁燃料的汽车尾气排放性能进行试验[5]。1995年所做的试验评价报告见表1;瑞典在20世纪80年代也做过这种测试,结果见表2。
最后,在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事实得到确认,引起极大重视。各国首脑协商共同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也成为醇燃料发展的推动力。乙醇燃料由生物质制成,在成长过程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可补偿乙醇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CO2,对减少向大气排放CO2有利。而甲醇主要是采用矿物原料(煤、天然气)生产,属于不可再生燃料,也不能减少CO2排放,对气候有不利影响。因而,各国政府转而大力发展生物乙醇。
3.3 欧美等国家的政策决定了甲醇汽油逐渐被乙醇汽油所取代
进入21世纪,由于油品生产技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进步,汽油车的排放性能得到很大改善,从环保角度看甲醇燃料的优越性相对减少;同时,由于石油供不应求状况的加剧以及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生物乙醇受到更多重视。美国农业州的州政府为了支持本州的农业,也愿意支持乙醇燃料的发展。此外,农场主对国会政策影响也很大,使得乙醇燃料得到较多的支持。欧美各国政府逐步放弃对甲醇燃料的政策支持,转而支持生物乙醇的发展。
2005年《新能源法案》推出了一项180亿美元的能源税收减免计划,鼓励使用乙醇类能源。提出到2012年要使每年利用燃料乙醇或生物燃料的数量达到75×108gal,同时提出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将禁止在汽油中添加甲基叔丁基醚(MTBE)。此外,美国车用无铅汽油标准ASTM 4814要求,汽油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3%。
美国1997年M85甲醇汽车保有量2.1×104多辆,M85甲醇燃料年消费量最高曾达到245×104gal汽油当量。但1998年后美国甲醇燃料汽车和甲醇燃料都在减少,与此同时,由于毒性小且安全性较好的乙醇汽油克服了甲醇汽油的上述缺点,得到大力发展,消费量迅速增长。到2003年,甲醇燃料几乎完全被乙醇燃料所取代。1992-2007年美国甲醇、乙醇燃料汽车保有量和燃料消费情况见表3[6]。
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甲醇汽油应用最初是以M15推广,但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甲醇汽油逐步被放弃。目前,欧洲车用汽油中甲醇的添加量被限制在3%(体积分数)以内,仅相当于添加增氧剂以改变汽油性能,而早在1993年,欧洲共同体已要求汽油掺混燃料中含5%的乙醇。
3.4 经济上暂时失去竞争力也加速了甲醇汽油衰退
当时欧美国家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而且天然气主要依赖进口。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世界各地大力开发石油,石油生产蒸蒸日上,供求关系得以全面调整。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价格不断回落,1993-1995年降至15-20美元/bbl。同时,天然气和甲醇价格持续上涨,甲醇价格最高曾涨至500美元/t以上,从而使甲醇燃料在经济上失去优势,导致各国失去了继续开发甲醇燃料的热情,加速了甲醇汽油的衰退。
4 国外甲醇汽油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能迅速增长,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现有消费领域无法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2008年中国甲醇产能达到约2800×104t/a,而开工率仅约40%。但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成品油与甲醇价差不断扩大。因此,甲醇行业和一些地方政府对推广甲醇汽油热情高涨,力图将推广甲醇汽油作为扩大甲醇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甲醇汽油地方标准,并启动试点工作。甲醇行业则声称甲醇汽油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已完全解决,不断呼吁国家出台明确政策措施,制定国家标准。一些不法加油站经销商或明或暗地在普通汽油中掺入甲醇,把甲醇当普通汽油卖,坑害消费者,利用普通汽油与甲醇的价差牟取不义之财。而国家出于环保性、安全性的谨慎考虑,始终没有对甲醇燃料出台明确的政策措施。
根据对国外甲醇汽油所经历的从研究开发到示范推广直至衰退3个阶段发展过程的调查和原因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4.1 中国应禁止使用甲醇汽油
尽管甲醇常规排放量低于普通汽柴油,目前价格(在热值相同条件下)低于汽油,而且国内产能严重过剩,但笔者仍然建议国家禁止使用甲醇汽油。主要依据如下:
一是甲醇作为汽车燃料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包括:①甲醇有毒,易造成人员伤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甚至致命;②甲醇腐蚀性强,短时间难以察觉,一般5-6年以后出现发动机故障,缩短汽车使用寿命;③甲醇热值只有汽油的一半,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距离;④甲醇汽油冬季冷启动困难,而夏季又易发生“气阻”现象;⑤使用甲醇汽油,汽车尾气中甲醛等非常规排放远高于普通汽油,而甲醛为强致癌物质。因此,发达国家消费者不愿接受甲醇汽油。
二是甲醇无法与乙醇和MTBE相比。乙醇和MTBE作为汽车燃料,没有明显的缺陷。乙醇的主要问题是遇水后易分相,导致腐蚀问题,而这一点甲醇也存在,且更严重。MTBE的主要问题是可能污染地下水,故美国禁用MTBE,但欧亚并未发现此问题,均将MTBE作为重要的汽油调合组分。可见,在用作汽车燃料方面,甲醇劣势明显,无法与乙醇和MTBE相比。因此,发达国家汽车公司和石油公司不支持甲醇汽油。
三是甲醇汽油的使用有悖于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世界潮流和实现我国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承诺目标。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发展低碳经济,我国也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为发展低碳经济和实现承诺目标,就必然要调整能源结构,大幅降低碳热比(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热值之比)高的煤炭的比重,提高碳热比低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碳热比基本为零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而我国甲醇生产主要以煤炭为原料,生产过程能耗也很高。无论是从发展低碳经济还是从能源高效利用的角度看,甲醇都不适合用作汽车燃料。因此,发达国家政府最终也不得不放弃甲醇汽油。
是中石油一直没推甲醇汽油的原因吧.
丰田海拉克斯特别版,2.8T柴油机超200马力!可惜右舵限量
丰田海拉克斯特别版,2.8T柴油机超200马力!可惜右舵限量
在硬派越野车领域当中,皮卡产品一直都拥有一席之地,因为大多数皮卡车都会采用非承载式车身架构平台,而且是整体桥带大梁的结构,所以这就非常适合跑烂路,面对长时间的恶劣路况,皮卡车型的可靠性反而会比那些城市SUV更高。其实有很多经典的日系皮卡车都是具备不错越野能力的,比如在很多越野车队当中,丰田海拉克斯都是比较常见的保障车,这款车型实在太过经典,看似其貌不扬,其实穿越无人区非常让人放心。
最近丰田汽车在海外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特别版丰田海拉克斯,这款新车型命名为mako版本,新车增加了不少外观装饰套件,越野能力会比原版车型更强大。首先从外观造型设计方面看,车头正前方换上了黑色大嘴进气中网,两侧采用了LED的光源,车头保险杠明显进行了更换,可以让整部车的接近角更大,而且保险杠两侧有大红色的拖车钩非常显眼。
车身侧面换上了更加夸张的粗壮黑色防擦轮眉,后视镜外壳也改为拼色设计,黑色高强度重型防脱圈轮毂相当霸气,与之搭配的是花纹更大的AT越野轮胎,整部车的悬架系统也进行了升级,能够明显看出这款特别版车型的离地间隙更高了,悬架行程加大之后,面对交叉轴路况会更有底气,车尾增加了原厂的拖车钩,结合整车的大梁相连。
打开车门之后可以看到内饰设计略有改动,前排驾驶舱空间采用右舵设计,因为这次推出的特别版车型限量250台,首先面对新西兰市场。驾驶员正前方并没有搭载全液晶仪表盘,不过中控台面上的关键是屏幕尺寸有所增加。前排两个独立座椅采用了赛车桶形座椅造型,运动感更加明显,而且这种超薄的背靠背让后排乘客腿部空间进一步扩大。
该车型在新西兰市场起步价达到7.999万新西兰元,算下来大约就是超过36万人民币,这样的价位确实相当高调,不过该车型搭载了2.8t涡轮增压发动机,而且是柴油版本,这台柴油机的极限输出达到204马力,峰值扭矩则达到500牛米,尤其是在低速状态下的扭矩输出更加让人放心,这就非常适合低速越野。超200马力的柴油机在高速状态下当然也能够爆发出不错的性能,所以这款海拉克斯足够均衡,作为日常代步工具非常实用,作为一台越野车能够带着你跋山涉水。
问题来了,你觉得这款特别版海拉克斯如果引进国内会定价多少?欢迎在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关注孔明有惊喜,小编在手随便你!部分来源于网络,严禁转载抄袭,欢迎点赞分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