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观察丨苏伊士运河停运一周刺痛全球经济,谁担责仍无定论

2.今日国际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油价下跌受益股有哪些

3.燃油附加费如何计算

4.大宗商品的市场

国际观察丨苏伊士运河停运一周刺痛全球经济,谁担责仍无定论

负油价与航运价格思考_负油价谁赚了

3月23日,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货轮、台湾长荣海运运营的“长赐号”,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意外搁浅,并拦住了整个河道,动弹不得,造成多年来最严重的航运拥堵。

为何让世界经济这么“痛”?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苏伊士运河提供了亚洲和欧洲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海上运输是最便宜的运输手段,世界贸易量的80%以上都是通过水路运输,12%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

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苏伊士运河这一次堵塞,让全球供应链“如鲠在喉”。

全球贸易每小时损失4亿美元

苏伊士运河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据CNBC报道,根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数据,仅2020年一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接近1.9万艘,平均每天51.5艘。

据航运数据和新闻公司劳埃德船级社(Lloyds)的清单,货轮堵塞苏伊士运河造成的全球贸易损失约为每小时4亿美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

苏伊士运河不仅支撑着欧洲和亚洲的物流,它更是埃及的主要外汇来源之一。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官员表示,苏伊士运河因为此次堵塞每天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万美元至1400万美元。

有分析称,如果堵塞持续下去,物品供应量会持续短缺,货物不够了,日常用品的成本就会上升,而相应的物价也就会提高。

航运市场价格或将大幅上涨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全球集装箱航运业正处于严重瓶颈期,本次事故或将给航运业供应链带来“多米诺骨牌”式影响,航运市场价格或将大幅上涨。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海运价格已大幅上涨,新发生的苏伊士运河航道中断,有可能令全球海运市场变得更不稳定。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6日援引的报道,堵塞致使近100亿美元的货物通行受阻,从而导致海上货运价格飞涨。例如,由于货轮搁浅,从中国向欧洲运输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涨到近8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2328元),较一年前增加了近三倍。

导致全球原油价格出现波动

截至3月24日收盘时,纽约商品2021年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42美元,收于每桶61.18美元,涨幅为5.92%。2021年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上涨3.62美元,收于每桶64.41美元,涨幅为5.95%。

埃及石油总公司前董事长、国际能源专家迈扎特·优素福表示,苏伊士运河对于全球石油供应特别重要,苏伊士运河迅速重新开放能阻止油价波动。

美国价格期货集团高级市场分析师菲尔·弗林24日表示,苏伊士运河交通遇阻将抑制全球石油出口的关键咽喉。

五角大楼称美军舰活动受影响

五角大楼官员28日表示,苏伊士运河货船搁浅造成的持续交通中断将影响美国军舰的活动,但强调国防部有其他支持该地区行动的手段。

美海军公共事务官员丽贝卡·里巴里希表示,“我们不会谈论具体的运营影响。苏伊士运河是必不可少的海上交通枢纽,通道停运的时间越长,对民用和军用船只的影响就越大。不过,我们还有其他能力来减轻影响并扩大对美国中央司令部负责区域的行动的支持。”

一些专家警告说,苏伊士运河两岸越来越多的船只积压将带来新的挑战,包括一些企业无法负担额外的海上航行时间以及海盗带来的风险。而目前该运河已经有超过300艘船无法正常通行。

美专家表示,“如果因这一有越来越多的船只沿着非洲海岸航行,那么在海盗经常出没的地区,特别是索马里和也门周围的水域,将需要加强安全保障。”

拓宽、改道、赔偿……运河“堵船”问题还没完

>>为何不拓宽?

苏伊士运河全长193.30公里,深24米,平均宽205米,其中最宽处345米,航道浮标间平均宽度135米,分为22公里长的北段、162.25公里长的主段和9公里长的南段。

2015年8月,埃及当局开通了“新苏伊士运河”,完成的工程包括新开凿一条35公里的河道以及拓宽和加深一条37公里的旧河道。“新苏伊士运河”可以供吨位更大的船只通行。

这两条平行的航道位于苏伊士运河的北段,而此次“长赐”号搁浅的位置在运河的南段,因此没有替代通道可供选择,这造成从红海进入运河的通路被完全堵死。

既然这条航道如此重要,又这么怕堵塞,为什么不去拓宽、挖深呢?其实,苏伊士运河通航以来一直在拓宽、挖深、改造。最新的一次改造就是2015年完工的这次,其主要内容是令运河中拥有“旁道”的区间增加。

但现实是,每次改造的结果,反倒增加了发生堵塞的危险。分析称,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当运河每次改造并因此提高“放行”尺度,船东、承运商就会相应量身定制新款放大号的“顶格船”。

另外,一次次的拓宽工程无疑增加了海路运输的成本,有可能失去原本的价格优势。

>>巨大损失谁来赔偿?

从救援费用到货物的延误成本,苏伊士运河“堵船”导致的巨大损失由谁来埋单,目前还是各说各有理的地步。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乌萨马·拉比耶27日表示,在事故调查结果出炉之前,苏伊士运河当局暂不会提出相关索赔事宜,但会保留索赔权对责任方追究赔款。

不过,拉比耶强调,恶劣天气可能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技术或人为失误造成。

承租“长赐号”的台湾长荣此前则表示,该船所有者日本船东正荣汽船株式会社应对所有损失负责。据悉,这艘船本身的保险金额可能高达2亿美元。

>>全球航路无其他捷径?

苏伊士运河管理方表示,货船可以自行选择等待还是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不过,目前没有船只选择绕行。等待,不确定何时能通行,每天都要付出额外成本;但绕行则意味着要付出数周的额外航程及连带成本。

此外,借此机会,俄罗斯方面也开始推销北极航道。

北极理事会俄罗斯特使科乔诺夫称,各国需要考虑除苏伊士运河以外的航路,北极航路就是明显的新选项。

科乔诺夫甚至认为,即使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行,全球贸易伙伴也该考虑下北极航路。与苏伊士运河相比,北极航路能将欧亚之间的航行时间缩短15天。特别是夏天,按照目前的地球气候状况,大约每年有三四十天北极航路将是无冰的。

但这对各方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北极航道每年7-9月是黄金时间。此外,北极航道对船只本身也有要求,必须带有破冰功能,对船只安全管控的要求也更高。

今日国际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油价下跌受益股有哪些

今日国际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油价下跌受益四大板块及个股如下:

一、交通运输:景气度与油价负相关。

航空公司:南方航空、中国国航、海南航空、东方航空等。

海运公司:中海集运、中国远洋、中远航运、中海发展等。

物流公司:恒基达鑫、飞力达、怡亚通等。

二、汽车:消费意愿可望提升。

汽车公司:上汽集团、长安汽车、一汽轿车、一汽夏利、江淮汽车、宇通客车)等。

三、化肥化纤塑料:成本将下降。

化工股:辽通化工、新乡化纤、武汉塑料。

四、其他行业:间接受益油价跌。

油价的下行还将促成火电、农业、渔业等其他行业成本的下降。

如:申能股份等。

燃油附加费如何计算

燃油附加费的计算方式是每吨燃料价格乘以船上消耗的燃料种类和价格,高硫油、0.5%低硫油、0.1%低硫油,然后再除以该航线所载集装箱数量。

计算公式为每UNIT费率标准燃油附加费=(船用油价—起征点油价)*系数+低硫油附加费。

起征点油价:RMB2000元/吨。

系数:0.177。

低硫油附加费:RMB12/UNIT上。

燃油附加费的含义

燃油附加费是由于油价上涨,航运公司营运成本增加,为转嫁额外负担而加收的费用,该费用以每运输多少金额或者以运费的百分比表示。

常见的燃油附加费包括航空燃油附加费以及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航空燃油附加费是航空公司收取的反映燃料价格变化的附加费,根据国家标准征收,主要用于缓解油价大幅上涨给航空公司带来的成本增压力,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是出租车公司收取的反映燃料价格变化的附加费,主要用于有效疏导油价上涨对出租车行业影响。

至2012年开始,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将下调各航段的下调幅度均为10元人民币。

大宗商品的市场

电子现货之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的参与方要求和电子交易的业务程序。本标准适用于现货领域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活动,尤其是现货批发市场开展电子交易活动,不适用于期货交易。 根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最新发布的《2012年2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数据报告》显示,在其跟踪的100种大宗商品中有55种上涨,其中,能源涨幅居前,最高为2.14%。这反映出国际油价对我国的影响深远,但是耗能比重超70%的煤炭价格连续下跌,表明大宗商品市场虚热仍在,下游回暖仍待时日。

在生意社跟踪的100种大宗商品中,有55种在2月份出现上涨,100种商品的平均涨幅在0.35%。能源和有色成为2月份的两个亮点板块,其中能源平均涨幅最高,为2.14%,有色平均涨幅最低,为-1.87%。 石油、农产品和贵金属价格在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中彼此借力不断被推高,由此人们担心,价格居高不下的大宗商品将引发长期的通货膨胀。

大宗商品

虽然金属和石油勘探方面多年投资不足的局面已有显著改善,但方便开的石油和矿产却在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的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而增加了原材料的生产成本。除此之外,投资者纷纷投资于黄金等大宗商品,导致价格持续上涨。投资黄金更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规避通货膨胀和美元走软风险的方法。

巴克莱资本的分析师凯文·诺里斯(Kevin Norrish)表示,上个月油价涨到每桶近100美元,金价超过每盎司800美元,小麦价格涨到每蒲式耳10美元左右,之后虽有小幅回落,但人们极度担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使通货膨胀加剧。

在主要大宗商品中,除镍、铝等一些工业金属价格下跌外,其他金属价格均有上涨。2007年第四季度,因住房市场下滑导致铜价下跌了17%,但有些人认为这只是暂时性的。而2007年全年铜价上涨了6%。

尽管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以及无法遏制的高生产成本使很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底线“被永久性地抬高了”。

据诺里斯估计,每盎司黄金的开、冶炼和生产成本涨到了400到500美元,几乎占了金价(每盎司834.90美元)的一半。巴克莱的迈克尔·岑克尔(MichaelZenker)指出,北美一些天然气开项目的成本已涨到每百万英制热量单位6到7美元,几乎与美国市场上的售价持平,这严重打击了企业开天然气的积极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世界经济停滞不前,进而引起多种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没有人希望这样的悲剧重演。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等主要石油供应方正谨慎行事,努力避免油价上涨到令经济动荡、消费方式发生剧烈变化的水平。

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能源分析师在2008年展望报告中指出,油价还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他们指出,1980年沙特轻质原油的平均价格为每桶36.83美元,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为92.40美元。当年最高油价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为102.50美元。

沙特轻质原油的平均价格不足每桶70美元,油价曾一度上涨到最高90.12美元。雷曼兄弟的报告指出,虽然2007年经通货膨胀调整的最高油价与1980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只差12美元,但年平均价格与1980年的平均水平相差超过了25美元,仍有一定差距。

该报告还指出,美元的走软意味着以其他货币计价的油价涨幅较小,同时,全球的石油消耗量在减少。1980年创造1,000美元实际GDP需要消耗0.9桶原油,只需不到三分之二桶。2007年年12月份,虽然石油现货价格有所回落,但纽约商品五年内交割的原油期货合同价格保持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五年内交割的原油期货合同价格反映了对价格的预期以及储存原油用于远期交割的不方便程度。

2007年纽约商品原油期货价格上涨了57%,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石油供应日益悲观的情绪、产油国政治局势紧张以及投资者因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而纷纷转投原油期货。

独立能源经济学家菲利普·费勒格(PhilipVerleger)表示,纽约商品原油价格上涨到每桶近100美元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他说,美国能源部决定大幅缩减轻质低硫原油的供应,以扩大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规模,这也刺激了原油价格于11月21日上涨到每桶99.29美元。除此之外,上周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BenazirBhutto)遇刺引发局势动荡也是促使年底原油价格逼近每桶100美元大关的又一因素。

费勒格认为,如果能源部将增加轻质低硫原油储备的付诸实施,原油价格将很快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很多交易商和经济学家预测,继2007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后,2008年农产品价格涨幅将带给人们更多震撼。他们预计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燃料作物和食品的需求将加剧对农田的争夺。2007年,全球农作物储量较低再加上气候因素造成的减产刺激了农作物价格上涨。芝加哥商品小麦价格上涨到每蒲式耳8.85美元,涨幅77%,大豆价格涨了75%。稻米收盘价再创历史新高。

因玉米乙醇生产规模急剧扩大,2006年玉米价格同比上涨了81%,2007年同比上涨了近17%。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InternationalGroup)旗下的金融产品公司(AIGFinancialProductsCorp.)董事总经理丹·拉布(DanRaab)负责道琼斯-AIG商品指数及其他商品指数产品。他表示,2001年时,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种植面积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5%,而已达到25%,并且预计还会继续增加。

对大宗商品这种不随股市和债市的投资回报率而波动的资产,投资者的参与兴趣未显示出任何消退的迹象。拉布表示,即使有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了50%到100%,农产品在非传统领域的应用增加得非常明显。他指出,商品价格指数综合考虑了一篮子商品的价格,市场对其中的农产品期货的投资额约为460亿美元,高于2006年时的310亿美元。投资额的增加一方面是商品价格上涨所致,同时,还有6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

巴克莱资本在年终举行的商品投资大会上对客户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5%的投资者认为,在所有商品中,农产品的回报率将最高,而只有18%和19%的投资者认为能源和贵金属将成为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商品。因美国经济隐现颓势,对工业金属的预测好坏参半。主要矿业和金属企业中间的一波并购热潮显示出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该行业将进一步整合。

必和必拓(BHPBillitonLtd.)宣布收购力拓(RioTintoPlc)。它表示,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司对铁矿石、铜、煤炭以及其他金属的供应效率。不过,在将现金用于收购后,各大公司可能会减少矿项目上的投资,进而造成价格进一步走高。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弱势反弹。国际原油、有色金属、钢铁价格指数和农产品(000061行情,爱股,主力动向)价格强势反弹,其中,部分有色金属如期镍的反弹幅度超过20%,农产品价格反弹幅度在3.8-7%之间。而国际煤炭和国际航运指数持续下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下跌的幅度达到22%以上。

大宗商品

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展开反弹,一方面是技术上反弹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与国际间的救市政策趋于协调与一致有关。同时,随着前期国际商品价格展开暴风骤雨式的大幅下跌,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悲观情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或缓解。随着投资者悲观预期的逐步明确,国际商品价格未来的震荡走势有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稳定,这有利于投资者重新对商品的价值重新估价,使商品的价格更能反映供需基本面和商品本身的内在价值。但是,商品价格的短期反弹并未改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弱市的格局,因为全球经济基本面仍面临不断加大的衰退风险,特别是欧元区的衰退。

把握需求稳定和景气面临“拐点”的行业“过冬”。从行业的层面来看,在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加大,而且衰退的广度与深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随着国际大宗商品普遍的大幅下跌,将导致行业利润在上下游行业间的重新分配。从上下游行业来看,一些上游行业特别是大宗商品的掘洗选业,将面临需求和价格下行双重的运营压力,同时中下游行业的定价权将逐步增强,从而导致行业利润向中下游行业转移。从供需的角度来看,行业的下游需求是否稳定将成为决定行业能否度过这次经济“严冬”的最关键的因素。从经济需求本身的属性来看,只有必选消费品的行业,能在经济衰退的经济背景下保证需求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另外,从行业的内在结构来看,随着需求的减少与价格的下跌,在供需矛盾逐渐突出特别是产能存在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行业内的洗牌将不可避免。一些资本实力较弱的公司将会倒闭或面临被大公司并购的可能。从这一角度出发,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的公司有望在未来成长为规模更大的公司,公司的内在价值有望在可见的将来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带动投资价值的上升。反映在资产配置上,就是要关注需求比较稳定的行业,特别是必选消费品行业,如石化、电力、食品、商业和医药等行业。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可以关注产能过剩行业中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的公司 2月能源市场虽涨多跌少,但疲弱的需求、高库存形势以及供需矛盾致其寒意仍在。主要表现为油气涨、煤炭跌。这归因于国际原油价格强势反弹,成品油、燃料油迫于成本压力的跟随上涨,与目前国内大宗商品的整体弱势环境有些脱节。而煤炭板块则显现出疲弱依旧的局面,生意社监测的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连续16周走跌,煤炭的走势更能反映出能源行业甚至整个大宗商品的疲软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