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料金价趋势_今日分析师
1.人民币贬值利好哪些股
2.暴走的金价带来什么影响?
3.2021开年,金价下跌6.5%,“逢低买入”合不合适?
人民币贬值利好哪些股
您好,
本已处在贬值通道当中的人民币将继续承压,业内人士指出,人民币贬值有利有弊,从市场机会角度来看,人民币贬值将有利于出口企业,从行业角度考虑,有色金属以及出口占比较高的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板块有望受益。
有色金属
人民币贬值利大于弊
自2015年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贬值中,这导致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商品进入国内后价格出现上涨。进入2016年,人民币贬值的速度有所加快,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国内金价的走势有望强于国际金价。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受到避险需求增加和人民币贬值的影响,黄金价格有望继续保持强势,黄金板块存在交易性机会。人民币贬值对于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随着人民币的快速贬值,有色金属板块逐步走出底部区域。
除黄金股外,业内人士还认为有色金属板块中还有两个细分领域将受益人民币贬值。首先是有色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外币订单价值确定,外币收入占比较高,净利率水平不高,其业绩对人民币贬值有较好的弹性;此外是出口业务占比高的新材料与加工企业受益。这些企业以外币计价的出口业务占比较高,受益于一次汇率调整收益,及汇率贬值带来的出口增长机遇。
纺织服装
明确受益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出现持续贬值,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持续贬值并非一次性调整,加之美联储加息影响,未来仍然有一定的幅度的贬值空间。长期来看,要素成本上涨背景下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减弱的情况有望伴随着人民币贬值而得到改善,带来订单量以及中国纺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从在手订单、美元资产和未来订单回流等三方面受益。国泰君安(18.59 -0.96%,买入)证券分析师吕明指出,纺织服装板块A股上市公司中,出口占营业收入比重达40%以上的有21家。美元是大多数出口企业的主要结算货币,美国仍然为我国纺织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因此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使得国内出口导向型企业多方面受益。首先,大部分出口企业的订单仍然以美元计价为主,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使得企业在手的订单直接受益;其次,出口企业均有一定的美元现金和资产储备,这部分资产将对人民币升值;最后动态来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以提升。
暴走的金价带来什么影响?
岁尾年初,逢中国嫁娶旺季,黄金消费常常在这个时候走俏。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发现,2018年元旦小期期间,北京市内包括菜百等在内的多家金店销售火爆。回顾近期以来黄金价格走势,COMEX黄金期货主力自2017年12月12日开启本轮上涨行情,12月20日以来更是走出“八连涨”,但2018新年首两个交易日,该合约却连续回落,令多头“泄气”的原因是什么?金价后市会否重回涨势?
黄金市场多头归来
北京市西城区一家金店负责人介绍,2017年末这波黄金连续上涨行情,明显鼓舞了人们的购金热情。“元旦期期间,我们店的黄金饰品销量比2016年12月有明显增长,其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小件黄金饰品。”
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投资(Schroders)全球大宗商品和类股负责人Mark Lacey称,展望2018年,黄金有望成为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亮点,并称其公司管理的大宗商品基金超配了黄金。Lacey称,投资者已经开始少量持有黄金头寸以对冲来年风险。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可以预见的风险没有前两年那么多,主要央行也将陆续收紧货币政策,这将压制金价,但弱势美元或是全年的主基调,如果美元的影响加大,金价将得到一定支撑。
1—2月金价表现都不错
新年首两个交易日,黄金期货一改连涨势头,调头回落。相关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周三公布的2017年12月13日结束的FOMC会议纪要显示,多数与会者支持继续渐进加息,美元获利好反弹,黄金承压短线急跌。此外,美国ISM数据意外好于预期。数据显示,美国2017年12月ISM制造业指数意外回升至59.7,结束连跌两个月,表明美国制造业在持续扩张。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受提振重返92关口,黄金涨势终结最终收跌,黄金现货价格一度跌破1310美元/盎司,随后再度回升。
“本周的金价回调主要跟美联储公布的议息会议纪要略偏鹰派有关。技术上,黄金短期涨幅较大,存在修正需要,但这一波的涨势尚未结束。每年的1、2月份黄金表现都相当不错。”金大师黄金分析师王琎青指出。
金银分化料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2017年贵金属市场表现,黄金、白银分化是其特点之一,2017年年末,在黄金期货连续上涨期间,白银期货承压明显。
赵晓君分析,综合来看,贵金属仍然由其金融属性决定,由于黄金和白银在商品属性上的差异,使得在宏观基本面上的同步下,商品端弱势造成金强银弱格局。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投机、投资资金的博弈状况和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中期走势,仍直接影响金银走势,实物供需状况影响更多体现在期现内外盘的套利机会中。综合来看,2018年全球市场仍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就美国来说,强财政刺激政策、贸易保护主义、全球退出宽松货币政策能否顺利执行、进行到何种程度,将决定市场是否青睐贵金属。
国信期货贵金属分析师认为,在缺乏新的大金矿的情况下,黄金供应量将进入下降趋势,这使得供需面失衡加剧,黄金产量下滑将支撑金价。事实上,实物黄金的供应很难跟上需求增加的速度。从长期来看,金市供需前景比较乐观,金价将从中获得支撑。而从白银市场来看,需求锐减给予了银价较大下行压力。受银价走势低迷影响,不少白银矿产商目前都处境艰难。此外,由于白银市场被质疑存在操纵,投资者表现谨慎、买兴不高,因此银价长期受到压制。
“2018年黄金市场背后的支撑因素将依然不少,而白银的供需面则依然偏弱,目前尚未出现任何可以提振银价的亮点,白银的疲软甚至可能会拖累黄金表现。预计COMEX黄金期货主要波动区间在1200-140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主要波动区间在14-18美元/盎司。”国信期货研究指出。
2021开年,金价下跌6.5%,“逢低买入”合不合适?
究竟现在是不是买黄金的最佳时机呢?相信不少投资者目前都有这个疑问。
根据金投网的数据得知,2021年2月18日,现货黄金的收盘价为1775.59美元/盎司,达到了连续六日下跌,而就在19日,亚市早盘仍旧延续了这一下跌趋势,跌幅0.7%,跌至1762.40美元/盎司。
据悉,这一数字突破了2020年七月初以来的新低,且自2021年开年以来,现货黄金的价格下跌超过6.5%,成为黄金市场的“最差开年”。
据悉,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Jeffrey Halley对此表示,黄金的下跌趋势或将持续,美国国债的小幅度回落,推动了部分资金流入黄金市场,为现货黄金带来了支撑,其认为,关键支撑将在1760美元。
而FXStreet的分析师也认为黄金价格还有下跌“空间”,而其分析的关键支撑则位于1765美元。且据其分析,若这个价格被“突破”,现货黄金可能会迎来一波大规模的“抛售潮”。若美国国债逐渐恢复,那么黄金价格还可能会迎来新一波的抛售。
而作为抵御通胀的一种“工具”,黄金的下跌让人们开始“蠢蠢欲动”,无论是想要“补仓”,还是想要趁低价买入的,有不少投资者都开始关注起了目前的黄金市场。
全球放水,黄金逢低买入?
据悉,为快速恢复就业市场,美国近期公布1.9万亿美元刺激,不少人认为,这对于复苏市场经济有着正面作用,但可能会引发通胀加速,而黄金就成为了通胀对冲的“最佳工具”,其极高的收益率,就已经证实了这个地位。
加之全球放水,各国央行对于现货黄金的增持,包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央行都买入了不少黄金,更有不少金融机构都十分看好黄金市场的走势,逢低买入的情况出现,在春节结束后,我国市场就出现了一些这种情况。
据专业人士分析,现货黄金的价格也有上涨的倾向,若是金价能够突破1785.00美元/盎司,并且持续不跌,现货黄金很有可能会出现暂时上涨,只不过这一价格可能还会面临重新回落的情形。
黄金需求“象”,赚钱的不是散户
而目前买黄金,能否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要看黄金的需求量。实际上在十几年来,全球对于黄金的需求量都没有什么改变,只是黄金价格的升、跌创造了人们的投资需求,又创造出了黄金需求量的“象”。
我们都知道现货黄金的收益周期是十分长的,无论看涨入场、还是逢低买入,等待其收益可能至少都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且目前的下跌也并不代表很快就会再次上涨。从全球环境来看,无论涨跌,真正赚到钱的都不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投资者。
而美国国债的恢复、回落与否,通货膨胀的影响,都不是真正影响黄金涨跌的因素,真正掌握黄金“命运”的,实际上都是一些资本巨头,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垄断寡头以及金融机构,靠着杠杆的方式,获取大量利润。
增持黄金的风向也是他们的一种手段,吸引普通投资者投资,他们只要在黄金价格不断上涨时卖出,套牢散户、卖空黄金,再次等待黄金价格下跌买入,循环往复,真正赚钱的反而是这些资本巨头。
目前来看,全球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德国、瑞士、意大利、荷兰等多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在全球也名列前排,而我们买入的黄金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由这些国家卖出的,他们最终也会选择在黄金低价时再次买入。
而2013年时,就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美国华尔街的各金融机构联合“做空”黄金,向市场抛出了400吨黄金,导致金价在短短几日内,就下跌超过了12%,黄金价格一度跌至1400美元,一度引发投资者“踩踏”。
所以说,黄金下跌不一定就是入手的最好时机,很有可能会让我们在高位套牢,成为了资本家的“垫脚石”,至于要不要买入,具体还要分析整个黄金市场的趋势,如果有看涨趋势,此刻入手也不失为一个最好的机会。
大家平时关注金价吗?你们认为黄金价格会继续下跌还是会上涨呢?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