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油价_关注头条油价调整
1.从美团骑手的收入揭资本血腥的秘密
2.南京自驾游河南指南从南京去河南自驾游三日游
3.盘点 | 缓解油价飙升焦虑 4款油电混动车型盘点
4.X头条 ‖ 那些被影响的和不被影响的
从美团骑手的收入揭资本血腥的秘密
朋友,阅读前劳烦您动动手指关注本人账号,公众号、微博与头条账号同名,谢谢!
我在12月21日发表的《电商是中国消费躺平与内卷的罪魁祸首》一文中提及,电商平台通过拓展期的大量补贴、先期的高收益等不当竞争手段来拓展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掌握话语权后逐步取消补贴、降低平台参与者收益,客观上降低了社会收入水平,是制造消费躺平的重要因素。事实上,野蛮生长的电商极其背后的资本,在利用大众对新生事物的宽容及对新生行业的支持,在成为上市公司、登上富豪榜的同时,不仅制造了消费的躺平与内卷,还掠夺了小商户、快递员、骑手等依赖电商平台的灵活就业人员的辛劳收入,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目前,我们较大规模的电商有网络购物、直播、微商、拼团、外卖、网络货运与城运等平台。如果我们进一步更深入地对淘宝、拼多多等网络购物平台快递员,美团、饿了么等网络外卖平台的骑手,货拉拉、快狗等网络城市货运平台的司机的收入进行研究(电商平台对小商户的压榨另文研究),会惊讶地发现几个个颠覆我们印象的电商行业秘密。
第一、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普遍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
1、外卖骑手群体近三年收入比社平工资低40%左右。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美团骑手外卖就业报告》显示, 2018年美团平台骑手总数为到323万人,35%的骑手月收入小于3000元,61%在4000-8000元之间,超过8000元的有4%。按分段收入中位数加权推算,美团骑手的月平均收入为4720元,比同年社平工资低31.3%。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间美团骑手就业报告》显示,2019年通过美团平台骑手总数达到399万人,比2018年增长了23.3%。当年32.9%的骑手月收入低于3000元,30.2%为3000-5000元,29.2%为5000-8000元,7.7%高于8000元。按分段收入中位数加权推算,美团骑手的月平均收入为4262元,比同年社平工资低43.5%。差距大幅度扩大。
《2020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即使受疫情影响,仍有45.7%的骑手月收入在4000-8000元,7.7%月收入超过1万元。按分段收入中位数加权推算,美团骑手的月平均收入为4316元。比同年社平工资低46.8%,差距进一步扩大。
2、三年来快递员群体收入与社平工资的差距从低10%左右扩大到低40%左右。
由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与苏宁易购联合发布的《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2018年快递员群体总数量已经达到300万,平均工资在6200元左右,比当年社平工资低9.7%。
依据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发布的《2019年全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调查报告》, 75.07%的快递从业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3000-4000元占27.05%,4000-5000元占21.28%,2000-3000元占20.72%。按分段收入中位数加权推算,2019年快递员的月平均收入为4358元,比当年社平工资低42.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21年《社会蓝皮书》显示,(上一年)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仅占1.3%。2020年快递员平均月收入为4859 元,比当年社平工资低40.1%。
3、城运平台司机群体收入与社平工资的差距从高3.5%左右扩大到低36%左右。
2021年11月29日《车主指南》发布货拉拉司机收入调查显示,超过70%的货拉拉司机每月营收在6000元以下,货拉拉司机平均月收入仅5040元。
据我们在头条和抖音平台对121位在货拉拉平台从业超过3年的司机调查,2018-2020年的平均收入为:2018年7107元,2019年6292元,2020年5136元。2020年这个5136元的收入与《车主指南》调查的收入5040元比较接近,说明调查结果可信赖度还是比较高的。从调查收入看,货运司机群体收入从三年前比社平工资高3.5%左右,到2020年营收入大幅下降,反而比社平工资低36.7%。
据受调查的司机反映,收入下降的原因,一是平台提成和VIP客户售价每年都在增加,二是油价一直在上涨。三是平台抢单数量因为城运市场规模跟不上平台司机规模的增长一直在下降。四是平台远距离大单的比例一直在下降。
第二、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与电商、社平工资增长趋势相反
在电商规模迅速扩大、社平工资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反而逐年下降,成为有消费需求但严重缺乏消费能力的主要群体。
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2018年6868元,2019年7542元,2020年8115元。2020年比2018年增加了18.2%,年均增长8.7%。
据统计,全国2018年电商成交额为34.81万亿元,2019年增加到41.85万亿元,2020年发展到48.3万亿元,2020年比2018年增长38.8%,年均增长17.8%。
但这三年来,城运司机的收入下降了27.7%,年均下降15%;快递员收入下降了21.6%,年均下降11.5%;骑手收入下降了8.5%,年均下降4.4%。城运司机的收入下降幅度较大,是因为叠加了油价上涨的因素。
第三、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劳动所得,比我们看到的数字更令人揪心
依据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发布的《2019年全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调查报告》,我国快递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长约为10.5个小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冯向楠2018年7月对北京地区外卖骑手的调查:“调研结果显示,84%的外卖员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只有14%的外卖员每天工作8小时。北京市外卖员平均工作11.4小时。
华东师范大学吕宣如,2018年3月-11月对上海地区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调查,这些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较多集中在8-12小时,平均在10小时以上。
2019年7月-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郑广怀教授团队对武汉的快递员和外卖员所做的调查,快递和骑手的工作时间集中在8-12小时,全月无休。以10小时占比最高。
大家通过以上调查应该可以发现,服务于电商的这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平均的日工作时长都在10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是10X7小时辛苦工作,月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合法用工时间的75%。如果计算这部分加班工资,服务于电商的这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平均时薪,大约只有社平时薪的34%,低于多数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折合的时薪。
在高劳动时长的同时,这批人普遍没有社保,没有医疗保险。他们中的快递、骑手和司机,又比一般的工作岗位更为危险。可以说,他们是这个社会最辛苦的劳动人群,却只能拿到这个社会最低的劳动报酬,还无法享受这个社会的救助体系。
第四、为什么电商赚得盆满钵满,助力电商发展的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却越来越低?
大家一定非常好奇,为什么电商飞速增长,电商背后的资本挣得盆满钵满,电商生态圈中的灵活就业人员却不仅享受不到电商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反而收入越来越少呢?
一是因为,国内所有的电商模式,发展初期都取了对平台参与者(卖方)和平台客户(买方)提供大量补贴和优惠价格的竞争策略,一方面用高收入来吸引参与者比如淘宝的小商户、美团的小商户和骑手、滴滴和货拉拉的司机入驻平台,另一方面用低价来吸引平台用户,从而推动平台规模的迅猛扩张。当平台达到一定的规模,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后,平台就会逐步退出补贴政策,通过收入分成、购买VIP等方式逐步降低平台小商户、司机、骑手的收益,仅保留低价策略来参与竞争,从而导致平台参与者一方的收入逐步降低甚至亏损。但因平台处于市场优势地位、控制了垄断程度的市场份额,卖方一旦因收益降低退出平台就面临失业的窘境而无奈被动接受现实。
二是因为,这几年宏观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发展艰难,很少新增就业岗位,小微企业又大量破产,破产的创业者、失业者、新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在平台夸张的广告引诱下涌入这些电商平台。有的发现收入落差大而转行,有的看到就业艰难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委曲求全。根据某联招聘的数据,外卖骑手离职率达到了50%,3个月内离职的人更是达到了70%,快递员的离职率也在30%左右,三个月的离职率达到42%。既然送外卖送快递这么赚钱,为啥离职率还这么高呢?所以啊,涉及电商行业的月入万元的广告看上去很美,实际上遥不可及,大家千万不要被这种招聘信息所蒙骗。
三是因为,在其他国家,各行业的劳动者都有行业公会介入与资方集体商谈工资,但国内这些电商这类新兴行业的就业人员,既没有官方工会撑腰,也没有其他组织代表他们的利益诉求,几千万个像沙粒一样的从业人员,自然无法左右资本的盘剥。
四是因为,电商平台利用劳动法和社保法律法规的漏洞,规避了与这几千万从业者的劳动合同关系,让这群劳动者无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据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测算,因准入门槛较低,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吸纳了大量创业失败的小微企业投资者、倒闭、萎缩企业的失业人员和新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全国电商从业人员2017年约4250万人,2018年达4700万人,2019年超过5100万人。加上快递人员,2020年电商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和依托电商的快递从业人员将近6000万人,在全国2亿个体(自由职业者)中占了近三分之一。
这一群数量庞大的劳动群体的收入,事实上都处于逐年减少、与全国平均收入逐年增长的趋势背离的状态,电商的的确确是中国消费躺平与内卷的罪魁祸首。
明年我们的主要政策是提高收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我们的有关部门应该高度关注服务于电商平台的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与经济发展趋势背离的严重问题,要迅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电商平台,合理分配电商发展红利,切实保护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的同步增长,把这部分社会底层群体的收入切实提高了,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
南京自驾游河南指南从南京去河南自驾游三日游
1.南京到河南自驾游攻略三日游
,全长1008.8公里。
1.沿二环路东行驶1.7公里至格头来。
2.向前行驶1.9公里。
3.在环形交叉路口,从第三个出口下高速,沿G104行驶63米。
4.往宁波方向右转,进入甬台温高速,行驶42.4公里到莱格头条。
5.出口离开,往天台方向,进入上三高速142.8公里。
6.出出口,往杭州方向,进杭甬高速60.7公里。
7.从杭州出口出来,往杭州市区方向,进艮山西路5.2公里。
8.开车到边陲环城北路,1.1公里到格头来。
9.右转进入中和路高架,行驶0.5km至莱格头条。
10.开车架空14.1km到上塘路,前线,莱阳头条。
11.出出口,往南京方向,进宁杭高速245.3公里。
12.向前行驶0.4公里。
13.行驶13.3公里到前面环城路,头条莱阳。
14.出口离开,进入二桥,行驶20.3公里。
15.行驶22.1公里到前面的罗宁高速公路到格头来。
16.行驶154.4公里到前南洛高速,头条莱阳。
17.从出口离开,进入符节-蚌埠高速公路,行驶181.1公里到达莱阳头条。
18.出出口进入南洛高速78.8公里。
19.从周口出口出来,进入S206,行驶2.3km到莱格头。
20.行驶1.3公里到前面的周商高速公路。
到达周口莱阳头条
2.郑州到南京自驾游沿途攻略
大概需要6/7个小时。可以开京珠高速,在漯河转南洛高速。我之前走的这条路线:全程约707.0公里,路线约675公里到江苏南京——约6小时33分钟。河南郑州走京珠高速收费公路,116公里第二出口,到南洛高速106米-3路口,往南洛高速方向继续左转。走南洛高速收费路段466km4,继续沿罗宁高速收费路段17.7km5,走二桥高速收费路段15.6km6,继续沿环城路9.0km7,沪宁高速/中山门/马群出口下,到江苏南京莱阳头条211m。
3.南京到河南自驾游安排
找到了莱朗的本期头条。
南京到郑州市中心车程约665公里(高速)。
汽车方面,按照百公里8L油计算,以目前的油价粗略估算,330元大概有100辆左右。
路费320左右,头条莱阳。
所以莱阳头条
总估价在650元左右。莱阳头条
4.南京到河南自驾游攻略三日游路线
大概需要6/7个小时。可以开京珠高速,在漯河转南洛高速。我之前走的这条路线:全程约707.0公里,路线约675公里到江苏南京——约6小时33分钟。河南郑州走京珠高速收费公路,116公里第二出口,到南洛高速106米-3路口,往南洛高速方向继续左转。走南洛高速收费路段466km4,继续沿罗宁高速收费路段17.7km5,走二桥高速收费路段15.6km6,继续沿环城路9.0km7,沪宁高速/中山门/马群出口下,到江苏南京莱阳头条211m。
5.河南到南京沿途景点
坐火车的话要经过商丘、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跳洋头
这些都是地级市。如果有县级市,有砀山、宿迁、滁州、丹阳。莱阳头条
盘点 | 缓解油价飙升焦虑 4款油电混动车型盘点
(编辑/邵帅)油价破9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面对同步上涨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价格,现在购入也确实不是时候。此外,对于大部分的家庭用车消费者而言,能通勤亦能远方的车,才是一款称心如意的车。那么,有没有办法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呢?一起来看看即将上市的油电混动新车型吧!
车型 - 1:奇瑞瑞虎8 PLUS鲲鹏e+
价格信息:15.18-16.58万元
奇瑞瑞虎8 PLUS鲲鹏e+版此前公布了先享价信息,新车推出2款车型,售价为15.18万元和16.58万元。作为瑞虎8 PLUS的插电混动车型,外观设计用 与燃油版基本一致的手法,动力上搭载1.5T发动机+前双/后单电机动力总成。
该车型外观方面用了大量横向线条和点阵式进气格栅,并搭配了矩阵式LED日行灯,使其3D立体视觉的点阵式格栅更为明晰。车身侧面,新车运用了上提式腰线进行勾勒,为其营造出了整洁动感的视觉效果。同时,整车侧面姿态饱满,镀铬装饰更为亮眼,也增加不少高级感。尾部方面,新车尾灯内部用列阵式LED光源布局,搭配双边双出排气布局,看上去运动感极强。
新车内饰与燃油版差异不大,配备全液晶仪表盘、多媒体中控屏,可以展现更多的信息。新车的中控液晶屏内置了高德地图、唱吧、爱奇艺等应用,触控式的空调控制以及SONY音响的搭配,使其高级感陡然增加。此外,新车还提供全景影像、驾驶模式切换等。座椅布局层面,新车用2+3+2的7座空间布局,前排为电动调节,副驾驶座椅配备老板按键,第二排提供独立的空调出风口。
动力方面,瑞虎8 PLUS鲲鹏e+是搭载鲲鹏DHT混合动力系统,全系标配19.27kWh电池组,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100km,可实现510牛·米的输入扭矩,官方百公里综合油耗1.0L。
车型 - 2: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
价格信息:17.37万元(预售)
吉利星越L雷神Hi·X作为品牌旗下的的一款油电混动版车型,目前仅给出了17.37万元的预售价信息。新车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星越L的风格,但也融入了新能源汽车的部分设计元素。动力上搭载1.5T三缸发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
设计层面,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车型延续了星越L的外观设计主旨,但换装了全新样式的前格栅,内部的不规则设计显示出更多前卫元素。新车侧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融入了全新样式的轮圈,风阻系数进一步降低。尾部方面,新车将继续使用贯穿式尾灯,全新的样式显得大气不失时尚。
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车型的内饰与现款星越L的设计大同小异,科技性的三连屏将是主要特色,而双色内饰风格和大面积的皮革面料,增加不少豪华感。动力方面,新车搭载1.5T三缸发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最大马力150匹,峰值扭矩225牛米,匹配3挡电驱变速箱(DHT Pro),油情况下最大续航为1300km。
车型 - 3:比亚迪驱逐舰05
价格信息:11.98-15.58万元
3月17日晚间,比亚迪e网旗下首款军舰系列车型——驱逐舰05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为11.98-15.58万元。这使10-15万元级的新能源车市场,又多了一位竞争者。
设计层面,新车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与王朝系列不同的是,新车的风格更趋于凌厉,视觉效果上更有辨识度。整车放弃龙颜设计语言,无边式进气格栅搭配全新的Logo使其整体的视觉风格新颖个性。同时,新车的侧面整体平整,尾部造型简洁。此外,车身尺寸的长宽高分别为4780*1837*1495mm,轴距为2718mm。在同级别中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内饰方面,驱逐舰05整体造型吸取了比亚迪最新的设计语言,其中控台造型显得格外简约科技,并将根据配置不同,提供12.8英寸/15.6英寸可旋转中控屏。配置方面,新车全系标配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比亚迪智能云服务、4G网络服务、车载蓝牙系统、车载Wi-Fi、OTA远程升级等功能。此外,外后视镜电加热除霜、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手机NFC车钥匙、智能遥控驾驶、遥控启动车辆等配置也不会缺席。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1.5L发动机和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组成的 DM-i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马力110匹,最大扭矩135牛米。驱动电机提供两种动力版本,最大马力分别为180匹/1匹。新车的WLTC综合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55km和120km。
车型 - 4:长安UNI-K iDD
价格信息:17.69-19.29万元
长安UNI-K iDD作为长安汽车旗下的混动车型,已经于3月10日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7.69-19.29万元。
作为一款中型SUV,其外观设计与燃油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其UNI家族化的无边界前脸风格十分明显。同时,整车的隐藏式门把手也进一步降低了行驶风阻系数。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65*1948*1700mm,轴距为2890mm。此外,新车尾部造型宽裕,视觉效果更为大气,贯穿式尾灯组同样极具辨识度。
新车内饰的运动化风格较为明显,双横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造型简洁动感,全液晶仪表盘的科技气息浓郁,中控多媒体触控屏还融入了大量的智能化配置,电子换挡机构呈现出更多高级感。
动力层面,新车搭载蓝鲸1.5T发动机搭配电动机的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马力170匹,最大扭矩260牛米;电动机最大马力116匹,最大扭矩330牛米。整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到130km,综合续航里程1100公里。
写在最后:
面对飙涨对的油价,以及上调不断的新能源纯电动车型的售价。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上的消费者,尤其是家庭用车的消费群体,不得不对新能源汽车开始关注。在既要满足多场景使用环境,又要满足经济实惠的需要,油电混动的车型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友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X头条 ‖ 那些被影响的和不被影响的
上周,最值得纪念的数字大概就是3月13日湖北新增疑似病例的归0了。然而难过的是当国内疫情在严格防控下日渐缓解的同时,国外的疫情却眼见地汹涌起来。
到目前为止,受疫情影响的汽车领域大(包括并不限于)——
F1在取消了中国站比赛后,又紧急取消了澳大利亚站以及接下来的巴林、越南站的比赛,预计比赛恢复时间将推迟至5月。
德国房车大师赛3月16日至19日在德国霍根海姆赛道的赛前测试赛宣布取消。
而作为北美的顶级赛事之一的Indycar也官宣取消整个3至4月的所有NTT?Indycar系列比赛。包括3月13日至15日在圣彼得斯堡的凡士通大奖赛和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美洲巡回赛。
而NASCAR,也在周五贴出了《通告》,宣布推迟亚特兰大和迈阿密霍姆斯特德的比赛。
国际赛车运动协会(IMSA)也对旗下一系列比赛的时间进行了调整,比如Sebring12小时将改期至11月11日,而原本应在本周末3月13日至15日举行的圣彼得堡大奖赛以及下周末的4月3-5日阿拉巴马州大奖赛都将延期举行……而其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影响后续一系列比赛的排期。
本应和北京车展差不多时间举办的温哥华车展,也官宣延期。
作为好邻居的纽约国际车展,自然也无法如期举行。不过与北京车展与温哥华车展的不定时延期相比,纽约车展倒是给出了一个大概时间:8月。
福特首席传播官Mark?Truby13日发推,建议除了“无法在福特工厂以外完成关键业务任务的工人”以外,福特员工尽量在家远程办公。
通用女掌门人Mary?Barra也给出了相似的表态:希望员工们远程居家办公,“对于无法做到的人,我们会取一切预防措施以确保其安全”。
比起上面两位的安全劝阻,身处更为严重的疫情之中的兰博基尼就不得不选择更为严厉的隔离方案:上周四,兰博基尼电子邮件官宣将暂时关闭其意大利工厂直至3月25日。CEO?Stefano?Domenicali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现在处于特殊状态的特殊情况下,这项措施是对我们的人民负责……我们将继续监视局势,以便我们与员工能够正确、灵活地迅速做出反应,并在适当的时机恢复生产”。
也许兰博基尼工厂的关闭有来自于大众集团的谨慎,但法拉利工厂的关闭也许更能说明汽车行业眼下的问题。
虽然意大利要求人们尽可能在家工作,但只要公司承诺遵守严格的安全和卫生措施,便可以继续进行正常的工业生产。但法拉利在周末也发表《公告》将从3月16日停产到3月27日,原因是面临了严重的供应链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再允许继续生产”。
同样宣布临时关闭工厂的还有FCA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公司CEO?Mike?Manley发出致员工信,表示公司正在加快在办公室所在地远程部署“智能办公”,鼓励员工居家远程办公;同时还对Pomigliano?d'Arco、Melfi、Atessa和Cassino等几家北美制造工厂实行每周三至周六的临时关闭政策。
如果,你还觉得以上各条官宣都对自己影响不大,那么下面这条则将切实影响着你的期待:
只是《速度与9》的延期速度也着实,一步直接就跨到了2021年的春暖花开……
除了疫情,上周对出行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头条应该就是石油的骨折式“打折”了。原因自是不必展开,毕竟时政、财经号们已经掘地三尺地数尽了石油世界各位巨头间的世代恩仇。
只是作为石油产业的强相关行业,汽车领域却不似以往对油价变化的应声而动,对这轮波动毫无波澜,难道因为电气化进程已成不可逆的大势——
X
大众大众汽车公司战略负责人Michael?Jos?3月12日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石油和汽油价格下跌)可能持续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或一年。但从长远来看,石油‘不会变得更便宜’,并且不会改变公司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我们已经明确承诺到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纯电动汽车则是大众汽车现在与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它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是我们电动汽车战略中无可替代的选择。大众汽车目前正在为市场开发大众最后一套纯内燃机汽车,可能会在2026年投放市场。”
X
BMW3月12日,宝马发布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指出:尽管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154亿美元,但净利润仍约为55亿美元,年利润下降了29%。根据报告透露,这是由于对电气化技术的大量投资,以及应对欧盟与污染相关的反托拉斯案带来的沉重法律成本。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宝马将在2022年底之前削减超过130亿美元的成本,以用于扩展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而根据宝马今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的目标,一小部分将通过进一步改进常规动力系统来实现,而大部分将通过发展电动汽车来实现。
由此可知,“削减”和“改进”基本上都会实施于传统动力总成的车型上。根据报告透露,将有多达50%的传统动力总成车型将于2021年停产。虽然宝马并没有宣布具体车型,但拥有柴油发动机、V8和V12汽油发动机的车型确实最有可能是首当其冲的被“革命”者。
X
Tesla上周五,Tesla正式启动了Model?Y的交付工作。这款于2019年3月发布的新车型,预计于2020年夏天量产交付的新车型终于一举打碎了Elon?Musk“鸽王”的名号,准时甚至稍有提前进行了交付。
随着车主们新车到手的欣喜,也揭开了Model?Y一直神秘的面罩:
同样在上周,Elon?Musk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消息:
虽然100万台这个数字本身说明不了什么,毕竟这不过是很多传统品牌的年产量。但是累积生产百万量的同时,市值超过绝大部分传统品牌,直逼苹果等寡头而去的一骑绝尘,却足以说明电动汽车的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