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涤纶等化纤面料上,嵌段硅油为什么比氨基硅油更有优势

2.化纤消泡剂是什么?用在什么领域消泡?

3.乳化好的201二甲基硅油与水混合如何能不分层?

在涤纶等化纤面料上,嵌段硅油为什么比氨基硅油更有优势

硅化油哪里有卖_芜湖化纤硅油价格

在涤纶等化纤面料上,嵌段硅油相比氨基硅油更具优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嵌段硅油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可以在面料的处理过程中,使纤维表面形成均匀的润湿膜,对面料有很好的润滑效果,能够使得处理后的面料柔软、光滑。相比之下,氨基硅油虽然也有润滑效果,但对于亲水性较弱的纤维面料来说,效果相对较弱。

2. 嵌段硅油的渗透性好,能进入织物纤维内部使织物变得蓬松滑爽柔软。

3. 嵌段硅油可以降低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使纤维更容易相对滑动,使得织物变得更为柔软蓬松。

4. 嵌段硅油相比普通氨基硅油,赋予织物更为突出柔软滑爽蓬松的手感。

5. 嵌段硅油是绿色环保型助剂,不含APEO、NPEO,符合欧美ROHS环保标准。

综上所述,嵌段硅油在涤纶等化纤面料上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化纤消泡剂是什么?用在什么领域消泡?

化纤消泡剂其实是一种是用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具有生物惰性的专用发酵消泡剂。符合食品级标准,根据发酵工艺的特点,可直接与基础料一起加入发酵液中,经高温流加或补料,克服了发酵前的稳定性和发酵过程中对生长的抑泡性、及发酵罐结垢缺点, 且发酵后易分离,罐易清洗等优点。它的特点是一次加入,快速消泡、超长抑泡、用量极少、得罐率高、通用性强,尤其耐200℃高温,耐酸碱性好,化学稳定性优。稳定性优于其它消泡剂,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美,是发酵行业高性价比产品。

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制浆等行业中

乳化好的201二甲基硅油与水混合如何能不分层?

楼上的那个盗用我的东西,垃圾!

二甲基硅油具有极强的疏水性,使纤维产生较大的静电,因此常在油剂配方的设计中加入抗静电剂。而加入一般的抗静电剂时,油荆的性能并非二者优势的加和,油剂的平滑性以及抗静电性都会下降。例如:在配方(含硅油50 )中加入3%的O。PK 作为抗静电剂,纤维的比电阻由4.5×10 变为3.1×10(e11)。纤维的抗静电性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而油剂的平滑性却由于硅油份额的减少而下降。而且往往由于多数抗静电剂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与配方中的主体成分相溶性差,限制了抗静电剂的加入量。

经研究发现,当在二甲基硅油的分子上引入聚醚时,由于分子中引入了亲水基,增加了二甲基硅油的水溶性,同时赋予二甲基硅油一定的抗静电性;随着二甲基硅油在整个分子中比例的增加.硅油的平滑性增加,而抗静电性却基本保持不变口-。另外,有一些油剂配方中还使用专门为解决抗静电性而设计的硅油,使油剂配方既保持了硅油的良好平滑性又改善了抗静电性,如:在日本专利中,氨纶油剂中加入4j 含铈的硅油(具体结构不详)可使纤维比电阻由5×10(e12)减至1×10(e10) 。而在文献中报道,在油剂中加入适量的磷酸酯改性硅油,这种单体的主链结构仍为二甲基硅油,只是在侧基引入磷酸酯基团.使其既具有硅油良好的平滑性,又可明显改善纤维的抗静电性,同时可同配方中的硅油有良好的亲和性。

1.4改善油剂综台性能

二甲基硅油作为平滑荆时,它本身的结构特点是甲基暴露在外,因此整个分子的极性很小,油性差,油膜强度低,比一般的平滑剂如聚醚,醑类都低 因此,在使用硅油作为油荆主成分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硅油油膜强度低的关键是分子的极性低,因此如果分子中具有极性基团,则可以大大改善油剂的油膜强度,如:使用聚醚硅油,氨基硅油等。由于硅油本身具有极强的疏水性,与油荆配方中的极性组分相容性差,因而必须选择适当的乳化荆,才使油剂配方稳定。

2 硅油在纤维改性中的应用

由于硅油类表面活性剂所具有的通用特征:倾向于聚集在表面,而本身又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因此在纤维的熔体中加入硅油类表面活性荆,可使纤维的使用性能或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1)纤维润湿性、水洗性提高

日本专利报道 ,聚酯切片与0.001 ~5%的硅油表面活性剂混合,在240~280℃进行真空加热后熔融挤出后可得到改性涤纶,该纤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纤维挤出后经过热处理,熔体中的硅油类表面活性剂聚集到纤维的表面,从而使纤维表面产生一定的亲水性,进而可提高涤纶等疏水性纤维在水洗、抗静电等方面的特性

(2)加工性能提高

在锦纶熔体中加入0.05 ~1 的硅油表面活性剂纺丝,由于硅油本身具有良好的平滑性,在相同的纺丝工艺条件下.可使纺丝断头率由0.143次/km变为0.013次/kin(3)功能性增加日本专利。” 将阳离子硅油表面活性剂(含季铵盐的硅油)溶于有机溶剂,与粘胶液混合后纺丝,可制成抗菌纤维。

3 结语

目前,国内的二甲基硅油表面活性荆仍停留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上,离子型硅油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则为空白;而且由于对硅油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化学性能与物理性能研究较少。目前仅在印染助剂、聚氨酯发泡、消泡剂等方面应用较多,而在化纤行业中应用很少,部分含硅油的化纤油剂需进口,在纤维改性方面的应用就更加少见。因此,应尽快开发含硅油的高质量油剂,并利用硅油进行纤维改性的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