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五年国际原油价格及美国、香港、中国的油价、黄金、粮食的价格

2.为什么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会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3.西班牙汽车产值将创新高或超290亿欧元等|西班牙2017年人均产值

4.西班牙的Tecnicas reunidas是一个怎样的公司

近五年国际原油价格及美国、香港、中国的油价、黄金、粮食的价格

西班牙国家石油_16号西班牙油价

目前,我国主要粮食和汽油、柴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汽油、柴油价格不到日本、德国等国际市场价格的一半,大米价格则是国际市场的四分之一。我国已成为国际主要粮食和成品油价格的洼地。

为什么我国会成为全球价格洼地?它有哪些利弊?如何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稳妥理顺能源和粮食等价格,保障民生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记者近日访了部分生产者、经济学者和有关部门,对“价格洼地”现象进行。

“价格洼地”日益明显

去年以来,国际粮价和国际油价犹如两匹脱缰的野马,持续大幅攀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球小麦、玉米、大米等主要粮食价格均大幅上涨。以泰国大米为例,今年3月份平均离岸价每吨500多美元,4月份已涨到1000美元,5月份上涨势头仍处于高位。

粮价持续攀升的同时,国际油价也在飙升。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从年初“破百”,到7月3日突破每桶145美元,半年内涨幅近50%,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与国际价格的飞涨相比,我国粮食、成品油价格涨幅相对较小,国内外之间的价差正在拉大,"价格洼地"现象日益明显。”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说。

鉴于粮食、成品油在保障民生、稳定物价方面的重要性,我国对粮食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储备为辅的购销制度,同时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政策;对成品油则取由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的机制。

今年一季度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吨收购价格为1582元,同比上涨7.5%,远低于国际约一倍的涨幅。国际米价是国内的四倍,国际小麦、玉米价格比国内高出1%和70%。

从油价来看,自去年11月至今年6月19日,国际原油价格涨幅超过50%,国内成品油价格保持不变。6月20日,国家调整成品油价格,平均涨幅在20%左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仍比国际平均价格低50%以上,比如每升汽油德国大约2.35美元,美国约1.1美元,而中国不到1美元。

谈到国际油价和粮价暴涨的原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江涌认为,油价和粮价的暴涨,虽然与消费需求增加有一定关系,但发达国家对市场的操纵和国际资本的投机炒作难辞其咎。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垄断全球粮食贸易,全球粮食交易量的80%集中在四大跨国粮商手中。国际资本正利用并放大美元贬值等因素进行石油投机交易。一些专家认为,目前2600亿美元的国际商品期货投机资本中,约50%以上资金用于石油期货合约交易。而1亿美元的投机资金,就会使石油期货价格上涨1.6%。

食品危机、燃料危机引发的危机已导致一些国家的经济开始陷入困境,有的国家甚至出现社会动荡。

与国际粮食、国际油价近乎疯狂的上涨相比,中国的粮食和成品油价格保持着相对平稳,受国际市场价格剧烈变化的冲击也相对较小。

“价格洼地”现象的背后,是输入型通胀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压力,宏观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价格洼地”考验价格调控智慧

6月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左一)在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上发言。本届世界石油大会于6月29日至7月3日举行,包括20多位能源部长在内的约4000名官员、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将围绕“世界在变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这一主题,重点讨论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尤其是油气开发和能源供需问题。新华社记者陈海通摄

对我国来说,无论粮价还是油价,都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价格的调整变化需要考虑当时的物价水平,还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价格洼地”使决策者面临两难的抉择:一方面,如果不逐步理顺粮食和成品油价格,将不利于促进生产,保障供给;另一方面,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贸然放开价格,则会导致物价和大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暴涨,又不利于民生和经济的稳定。

今年以来,我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在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的水平上,今年前五个月又高达8.1%。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国际粮价持续高位徘徊,输入型通胀压力日益加大。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我国炼油企业亏损累累。今年前个五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52亿元转为净亏损443亿元。以山东一家地方炼油厂为例,6月20日上调油价前,每炼一吨油要亏3000元,开工率仅40%。

地方炼油厂因亏损开工严重不足,但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长又超过供应增长速度,一度导致国内成品油供不应求:北京、广东等地加油站油料供应紧张,频频出现加油难的现象。

由于境内外油价悬殊,囤油倒卖、擅自加价、走私出口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大连、杭州、广州和深圳等地的海关陆续发现不法分子将成品油和粮食走私出境的案件。今年前五个月,香港海关也侦破42宗由内地走私燃油至香港的个案。

“调整成品油和电价形成了新的涨价因素,上游产品价格涨幅持续攀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位上涨,通货膨胀预期仍比较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说。

浙江平湖一家箱包出口企业的负责人施纪鸿就对最近的油价上涨很头疼。箱包生产所需要的塑胶、轻纺等原材料源自石油,油价的上涨使企业生产成本今年以来上升了近10%。

油价的上涨还推动了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进而增加了粮食种植成本。山东邹平县种粮大户陈德民告诉记者,尿素从年初一袋100元涨到130元;磷酸二铵一袋从130元涨到280元。

成品油价格如不调整,不但市场供应无法长久保障,反而会鼓励耗费;如调整幅度过大,又可能担心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如何妥善处理"价格洼地",考验价格调控的智慧。”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

寻求理顺价格与减缓冲击的平衡

近50%的进口依赖度,使得我国成品油价格不可能长期背离国际市场;超过95%的自给率,使得我国粮食价格又可能在立足国内平衡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

“该理顺的一定要逐步理顺,但也不能一切都被国际市场牵着鼻子走,否则社会承担不起。”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成品油价格应逐渐与国际市场理顺,不但可以保证供应,而且可以促进节能减排。但国际市场粮价由发达国家决定,他们的人均GDP是中国的十倍以上,中国粮价不能盲目跟着走。

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及其它食品类商品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权重约占三分之一,粮价的变动对全社会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影响很大。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必须保持粮价的基本稳定,同时通过大力增加国家财政补贴等办法保护农民利益。

油价、粮价,已经成为人们对当前价格走势最突出的担心。为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我国把“坚决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市场和物价的基本稳定”列为当前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扶持粮食、生猪、奶牛、油料生产的政策措施。夏粮连续五年获得丰收,国内粮食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粮食供求关系总体上基本平衡。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及其制品的出口,并加大了打击粮食走私的力度。

7月2日,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我国粮食必须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供给;国家财政支出重点向农村倾斜,逐步理顺粮食价格,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种粮补贴。

庄健认为,中国逐步理顺粮食和能源价格,及时补助受价格调整影响的城乡困难群体和行业,既兼顾了生产和消费者的利益,又有利于物价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专家们认为,只要坚持既定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落实各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我国完全可以实现保持物价基本稳定、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目标。

为什么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会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与原油价格严重倒挂,不利于调动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和促进石油的节约,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鉴于上述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将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应该说,近期世界石油价格平均水平是温和上涨,并非暴涨。对于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价格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全球共有200种以上的原油品种,由于品质、产地不同等因素,其价格也是不同的。 近期石油价格暴涨是石油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结果。其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导致石油需求大幅度增长,轻质油品——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需求大增。 第二,世界原油产量大幅度上升,但低硫轻质原油产量增长有限,主要来自高硫重质原油产量的增长。欧佩克(OPEC)及其他石油生产国近期增产的原油绝大部分是高硫重质原油。我们判断国际原油未来的趋势是,低硫轻质原油产量将裹足不前,而高硫重质原油的产量将大幅增长。 第三,过去十年,全球炼油工业投资不足导致目前加工能力短缺,尤其是二次加工能力严重不足。这些情况导致炼油厂对低硫轻质原油的需求急增,而对高硫重质原油的需求有限,造成低硫轻质原油和高硫重质原油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导致全球对低硫轻质原油的需求猛增,促使其标杆原油系得克萨斯轻质原油的期货价格暴涨。由于低硫轻质原油增产潜力有限及二次加工能力难以短期内提高,这种状况将会持续数年。这种状况导致世界炼油工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能够加工高硫重质原油的炼油厂利润会大幅上升,而二次加工能力不足的炼油厂将会出现严重的亏损。这种情况将会促使全球范围加大在炼油工业上的投资,尤其是在扩大二次加工能力上 。 第四,欧佩克寡头垄断。欧佩克有11个成员国,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因此,长期以来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一直发挥着巨大影响作用。近几年来,虽然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增长,但这些国家石油出口量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来与欧佩克抗衡。欧佩克在饱尝1998年国际市场油价暴跌之苦后,面对当前全球石油市场的大好形势,必然要加强对石油供应的控制权以获取最大利益。从去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欧佩克先后三次宣布减产,以防止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局面,而这几次宣布减产都使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大幅回升,2月10日宣布的减产消息更使油价涨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第五,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依赖性过大,使石油需求弹性减小。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促进了石油产品市场需要强劲增长,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使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依赖性增大。石油第一消费大国美国去年经济也开始复苏,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并导致其库存水平不断下降,一季度其商业原油库存降到20多年来的新低点,目前美国原油库存比五年平均数低2000多万桶,低于美国石油理事会认定的2.7亿桶的"最低库存运作点"。全球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使需求弹性减弱,因此当油价大幅上涨时,石油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回落。 第六,主要产油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伊拉克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去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国际石油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伊拉克会迅速恢复生产并增加出口,从而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但到目前为止,伊拉克石油生产与出口设施仍然经常遭到武装分子的破坏,其石油出口量距战前的每天200万桶还有很大差距,而国际市场也没有出现因伊拉克恢复出口而导致油价大幅下滑的局面。委内瑞拉是欧佩克第五大产油国,每天向美国出口170万桶石油,占美石油进口总量的15%。由于委内瑞拉政局动荡,委美关系持续恶化,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一再警告美国不要干涉其内政,否则将切断对美国的石油出口。查韦斯的表态显然助长了油价的上扬。另外,3月11日的西班牙爆炸和3月22日的以军暗杀亚辛使中东局势更加紧张,为油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石油价格水平上升,是石油价值回归的体现。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类对其消费的不断增长,石油的供给趋势是越来越少。因此,其价值将越来越高。尽管勘探和开技术进一步提高,将会使我们发现更多的新油源供开。但是开难度的增加将会使开成本增高,进而会促使原油价格升高。例如北美地区原油的平均开成本从1999年的5美元/桶上升到了11美元/桶,欧洲则从11美元上升到18美元。虽然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巨大,但新油田的开成本将会比10年前提高100%。因此,除非世界经济衰退或革命性地发现新的替代能源,石油价格上升的趋势很难改变。考虑到轻质原油将持续供不应求,及冬季用油高峰即将来临,得克萨斯轻质原油将会居高不下,异常的寒冷天气及炼油厂发生停产事故等因素都可能会刺激其价格冲上60美元/桶。依据有关权威的研究,全球油气可供消费170年,在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面临石油供应短缺,但消费者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这是难以改变的发展趋势.

西班牙汽车产值将创新高或超290亿欧元等|西班牙2017年人均产值

西班牙汽车产值将创新高 或超290亿欧元 据西班牙工业旅游贸易部公布的统计,2007年该国汽车工业产值将超过29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西班牙2007年前三季度汽车工业产值已达247.09亿欧元,其中第三季度为71.12亿欧元,同比增加10.92亿欧元。第三季度,西班牙仅家庭轿车的产值就高达49.06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2亿欧元,同比增长20.1%。

西班牙秘书特鲁连认为,西班牙汽车工业产品正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尽管目前存在欧元渐挺、油价高升等不利条件,但汽车业出口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节奏,在世界范围内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汽车工业是西班牙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欧盟居第三位,仅次于德国与法国。世界上最大的六家汽车跨国集团在该国都有工厂。

2007年我国汽车行业

利润有望突破1000亿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2007年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了22%以上,大大高于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市场增长率。尽管2007年汽车降价让出了近400亿元的利润,但整体经济效益较好,实现增收,预计今年整个汽车行业利润有望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分析,中国已进入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期,汽车市场在不断扩大,如果工厂不扩建,每辆车均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会大大下降,人员、能源的消耗增长也很有限。加上这几年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实,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取得大幅度提高。

饶达介绍,今年汽车企业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提升,是源于合资企业新投产车型的国产化率有大幅度提高,最高可达80%以上,而超过90%的合资企业新上市的车型起步国产化率超过40%。目前,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平均可达75%左右。

2007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将突破4000辆

2007年是豪华车的丰收年。2007年11月22日,保时捷中国高层宣布2007年保时捷在华销量突破4000辆。

保时捷中国捷成(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新任董事总经理柏涵慕先生表示:与2006年2305辆的销量相比,保时捷中国2007年的销量增幅为73.5%。

柏涵慕先生告诉记者:“中国是保时捷汽车全球销量第2大市场,我们预计不久的未来,中国有可能成为保时捷在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

至2007年底,保时捷在中国大陆的经销商网络从2005年的5家增至20家。

海外生产扩充 预计韩国汽车产量增8.3%

据韩通社2007年12月4日报道,韩国汽车制造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现代汽车公司等韩国主要汽车制造商不断扩张其海外生产规模,预计韩国2007年的汽车产量比2006年增长8.3%。

韩国汽车制造协会预计,韩国的五大汽车制造商2007年总产量将达到520万辆,而2006年的产量为480万辆。韩国汽车制造协会认为,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等韩国主要汽车厂商大力拓展海外生产规模以及韩国汽车出口强劲,成为推动韩国汽车生产的主要动力。

该协会此前预测,韩国2007年的汽车出口总额有望达到320亿美元,远远超过2006年285亿美元的出口额。

我国汽车出口秩序明显好转800家企业退市

来自商务部的消息称:2007年3月1日《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实施以来,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有超过800家汽车出口企业退市。2007年前10月,汽车(不含改装车)出口企业数量共348家,不到去年同期的1/3;汽车出口46.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77.6%;出口金额54.7亿美元,增长120.8%。

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出口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出口经营单位过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此,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以市场准入制度为基础,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经营管理,那些出口数量过少以及抱有“一锤子买卖”观念的企业被排除在出口企业之外,引导汽车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进入良性循环。

西班牙的Tecnicas reunidas是一个怎样的公司

西班牙Tecnicas Reunidas牵头的一个私营财团Energias9日递交一份为期20年,价值400亿美元的炼油厂,拟将巴拿马变成拉美的炼油和石化中心。

Energias包括从美国到亚洲的私营投资者,建造炼油厂、石化厂和一条长56英里(90公里)的石油管线流过巴拿马运河。

该项目将拥有200万桶/天的炼油能力,将生产300万吨/年石化产品,包括聚合物和化肥。项目希望利用美国炼油能力短缺和高油价以将巴拿马变成一个主要的能源集散中心。

西班牙Tecnicas Reunidas公司承建扬巴四套装置

西班牙Tecnicas Reunidas公司在与日本日挥、韩国大林工程、日本东泽工程

和伍德公司角逐中胜出,获得总投资29亿美元的扬巴石化项目。一份价值8000万美

元的建设合同,将承建中国南京扬巴公司4套装置。

这4套装置分别是5万吨/年的甲酸装置、3万吨/年丙酸、3万吨/年甲胺和3万吨

/年二甲基甲酰胺(DMF)。这些装置将用巴斯夫工艺技术。

Tecnicas Reunidas将建乙二醇装置

据英CNI2005年8月1日报道,西班牙Tecnicas Reunidas获得了伊朗国家石化公司在Bander Imam新建一套60万t/a乙二醇装置的合同,合同金额3.91亿美元,该装置将建在Arvand石化联合装置内,预计40个月内投产,产能为单乙二醇55万t/a、二乙二醇5.5万t/a和三乙二醇2700t/a,产品将销往中国、印度等亚洲市场。